《马恩选集》第一卷读书笔记

《 -宣言》是《马恩选集》第几卷

        一、《 -宣言》被收录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中。

       二、当前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有三个版本的,第一版本出版时间是:1972年05月;第二版本出版时间是:1995年06月;第三版本出版时间是:2022年9月;出版社都是人民出版社;作(编)者都是中央编译局。

       每个版本的《 -宣言》所在页码也可能不同,写论文时可以注意下。

       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分为四卷,《 -宣言》被收入到《马恩选集》第一卷之中,存在7版序言,1872年德文、1882年俄文、1883年德文版、1888年英文版、1890年德文版、1892年波兰版,1893年意大利版。

       四、在当地大一点的图书馆可以找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这系列大部头的书。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读书笔记

        大二开始,我就对马恩的著作产生了兴趣,并曾试图阅读马恩四卷,这是一个同学从地摊上买来的,后来转手于我。

       泛泛而览,从来一知半解。

       第一卷读到《德意志意识形态》就比较难了,从来没有完过。

       研究生,曾经在一年级的时候下过决心,认真将马恩选集读过,后来谈恋爱了,时间更少,就没有将这个计划实行。

       这足以见得自己的意志是如何的不坚定,而我对马恩著作的了解又是如何的肤浅了。

       古人常云:读书要通一经。

       在现代社会,阅读越来越成为一种奢侈时,通一经未尝不是一种捷径。

       目前来看,四书可选《论语》,诗集可选《杜工部集》,史可选《史记》,理论可选《马恩四卷》。

       单位要求每人一本书,写一篇读书笔记

       我心中一排序,现在最想的的正是马恩的著作。

       我这个人有时就是这样的,必须有压力才有动力,像马恩的选多艰深晦涩的文章,不硬着头皮很难下来。

       我想就选一直以来成为我的拦路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吧。

       用的是人民出版社的单行本,这是个节选本。

       包括后记共137页,主要内容是节选的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这和马恩四卷一样。

       就是这八十多页,我了二十多天,阅读的快乐是有的,但是也有头昏脑涨不知所云的时候。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恩最重要的文本之一,马恩身前未能出版,直到1932年才第一次全文发表。

       其中,《费尔巴哈》章是马恩未完成的手稿。

       长期以来,这本著作的价值被低估,上世纪90年代初,《读书》杂志上发表了李文的一篇《回到马克思(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手记)》(1990年第3期),被认为是学界学理地完整地理解马克思的开始。

       这部巨著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对当时的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进行了批判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是通过对“真正的社会主义”或“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在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三是通过对人类历史的分析,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起源,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些天才的观点在《资本论》中得到了更加系统完整和清晰地阐述。

       在《费尔巴哈》章中,“分工”无疑是一个核心词汇,它出现的频率甚至超过了“生产力”、“交往形式”(马恩对“生产关系”概念的最初的比较普遍的表达)等词汇。

       本文试图通过系统分析这一核心语词,以期对于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文本以及马恩的基本思想有所裨益。

       一、分工的起源

       马恩认为,分工是伴随着意识产生的,要分析分工的起源,首先要弄清意识的起源。

       马恩认为,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25]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人与动物相区别,“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

       [25]也就是,因为动物之间不存在社会关系,所以也就不存在意识。

       动物所具有的只是一种本能。

       人和动物不同的地方在于,人的本能是一种意识到了本能,或者说人的意识代替了本能。

       虽然历史地看,开始生产生活资料和意识的产生很难确定先后顺序,但是,逻辑地看,生产生活资料先于意识的产生,这是符合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

       所以马恩认为:“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11]。

       在论述了意识的起源之后,马恩紧接着指出:“与此同时分工也发展起来。

       [26]但是,分工并不是意识的产物,在唯心主义者那里,也许就会将分工看着是意识的产物。

       但恰恰相反,分工是人类交往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社会的产物。

       分工伴随着意识产生这一论断只是表明,分工是“有意识”的分工,是人类为了适应交往的发展需要,而主动采取的。

       了解了分工的起源之后,就会知道,分工是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的,可以说自有人类始,就有了分工。

       而“分工是迄今为止历史的主要力量之一”[43],那么分工是否会消灭呢

       分工的消灭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分工已经不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反地,他起一种阻碍社会发展的作用。

       而分工的发展,不仅仅在一个家庭内部,一个社会内部,而是只要人类交往所及的地方都有分工。

       马恩所讲的消灭分工并非是在人类的生产中不再有分工这种形式,否则生产本身就是无法想象的。

       马恩所讲的消灭分工只是指使人类不再屈从于分工,而是能够驾驭分工以及通过分工所创造出来的巨大的社会生产力。

       马恩提出的关键就是消灭私有制以及社会调节生产,这样人类也就驾驭了分工。

       也就是说,抽象的分工,或者说社会调节生产条件下的分工,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分工形态。

       这里马恩所讲的消灭分工和消灭劳动一样,不是消灭“劳动一般”,也就是人类改造世界这样一种活动,而是消灭作为人类的对立面的这种“异化劳动”。

       所以,共产主义的现实性只是在与社会调解生产如何才能达到资本主义社会调节生产所达到的那样的效果

       在允许采用分工这种形式的基础上

       也就是说,还能使分工能够充分发挥其效率?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

       那就是,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只有计划,资本主义社会是否只有市场

       从马恩的论证来说,前者是肯定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只有计划。

       在马恩来,私有制是物物交换的基础。

       “实际上,我只有在有可以出卖的东西的时候才有私有财产”[92]但是,马恩只是提出了一个一般的原则,并没有特别具体的设想。

       关键是在现实中的可能性的问题。

       也就是通过计划来调节分工能否达到市场那样的效率。

       那么如果承认市场的话,就必须容忍私有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存在。

       总之,这个问题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二、分工的发展阶段

       在马恩看来,分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性行为的分工阶段。

       这是动物也具有的,因此,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分工。

       第二个阶段,是自然形成的分工阶段。

       “后来是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地’形成的分工。

       [26]第三个阶段,是真正的分工阶段。

       “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真正成为分工”[26]。

       分工的扩大导致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同时也使劳动对人的异化程度不断提高。

       第四个阶段,是消灭分工阶段。

       “分工是迄今为止历史的主要力量之一,现在分工也以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在统治阶级内部表现出来。

       [43]“一部分人是作为该阶级的思想家出现的,他们是这一阶级的积极的、有概括能力的意识形态家”[43]“而另一些人对于这些思想和幻想则采取比较消极的态度,并且准备接受这些思想和幻想,因为在实际中他们是这个阶级的积极成员。

       [43]“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

       “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域局限性向民族的过度而开始的,它贯穿着文明的全部历史直至现在(反谷物法同盟)。

       [48]“在这里,居民第一次划分为两大阶级,这种划分直接以分工和生产工具为基础。

       [48]“在城市中各行会之间的分工还是非常少的,而在行会内部,各劳动者之间则根本没有什么分工。

       每个劳动者都必须熟悉全部工序,凡是用他的工具能够做的一切,他必须都会做”[51]“分工的进一步扩大是生产和交往的分离,是商人这一特殊阶级的形成。

       [51]“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工的直接结果就是工场手工业的产生,即超出行会制度范围的生产部门的产生。

       [52]“织布是一种多半不需要很高技能并很快就分化成无数部门的劳动,由于自己的特殊个性,它 -行会的束缚。

       分工与所有制的关系。

       “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因而产生了私有制,它的萌芽和最初形式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儿子是丈夫的奴隶。

       家庭中这种诚然还非常原始和隐蔽的奴隶制,是最初的所有制,但就是这种所有制也完全符合现代经济学家所下的定义,即所有制是对他人劳动力的支配。

       [27]“其实,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

       [28]“其次,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相互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28]“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28]国家“特别是在我们以后将要阐明的已经由分工决定的阶级的基础上产生的”[28]

       分工包含的矛盾。

       “上述三个因素即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彼此之间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矛盾,因为分工不仅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而要使这三个因素彼此不发生矛盾,则只有再消灭分工。

       [27]“分工中包含着所有这些矛盾,而且又是以家庭中自然形成的分工和一社会分裂为单个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

       [27]“最后,分工立即给我们提供了第一个例证,说明只要人们还处在自然形成的社会中,就是说,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这种力量。

       [29]“原来,当分工一出现之后,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29]“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化,我们本身的产务局和为一种同志我们、不受我们控制、使我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并使我们的打算落空的物质力量,这是迄今为止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分工最终引起了人的“异化”,也就是说引起了人们对于自己的劳动产品或创造的生产力的异化关系。

       共产主义社会消灭分工。

       这种“异化”只有在具备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

       其一,必须让它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其二,“这些人又同现存的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30]。

       更为重要的是,马恩同时指出,“这两个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30]。

       马恩在论述这个前提的必要性时,提出了两点:其一,没有物质财富的巨大发展,人类会重新陷入必须品的争夺之中,同时“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会死灰复燃”[30];其二,“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类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30]“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30][可见马恩在设想共产主义革命的条件的时候,考虑得非常简略,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更没有比较具体的意见。

       “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这种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66]马恩在这里已经触及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第一,生产力表现为一种完全不依赖于各个人并与他们分离的东西,表现为与各个人同时存在的特殊世界”,另一方面“这些力量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是真正的力量”。

       [72]“在以前任何一个时期,生产力都没有采取过这种对于作为人的个人的交往完全无关的形式,因为他们的交往本身还是受到限制的。

       [72]“个人力量(关系)由于分工而转化为物的力量这一现象,不能靠人们从头脑里抛开关于这一现象的一般观念的办法来消灭,而是只能靠个人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靠消灭分工的办法来消灭。

       马恩还简单地写了这样一句:“分工对科学的影响。

-文选读书笔记1500到2000字

       【范文】:

        -的社会主义观初探

       《 -文选》第三卷读后感

       班级 姓名 学号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 -文选》第三卷的主题,也是 -新的社会主义观的理论表现。

       深入研究 -新的社会主义观,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既是学习《 -文选》第三卷必须解决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也是加深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基础性的理论问题。

       一、怎样看待社会主义这一历史现象

       怎样看待社会主义这一历史现象,实质上是一个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问题。

       它既是 -社会主义观赖以确立的思想基础,又是 -社会主义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究竟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到底是对还是错

       自从70年末80年代初以来,国内和国外不断有人提出非议,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反对社会主义。

       那么 -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首先是怎样看待中国的社会主义

        -的基本观点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 -文选》)第三卷第311页。

       以下引文凡属此卷者只注页码。

       为什么

       在《 -文选》第三卷中,至少谈了以下五点理由:(1)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证明:“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06)(2)不搞社会主义,中国发展不了,独立不了,国际上就没有中国的地位。

       “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最终发展起来也不过成为一个附庸国,而且就连想发展起来也不容易。

       “为什么说我们是独立自主

       就是因为我们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11页)(3)不搞社会主义,中国稳定不了,四个现现代化也就实现不了。

        -说,一旦中国全盘西化,搞资本主义,四个现代化肯定实现了不了。

       这是因为一方面“肯定会有动乱”,(344页)另一方面还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

       (229页)因此,“中国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

       (229)(4)只有搞社会主义,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穷。

        -认为,中国是一个有十多亿人口的落后国家,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只能是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甚至连温饱问题都不可能解决,“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

       (64页)“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摆脱贫穷的问题”。

       (208页)(5)只有搞社会主义,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一直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有许多优越性,其中之一就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377页)正由于这样,所以 -的结论是:“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

       (116页)“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变不了的。

       中国肯定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

       (320-321页)

       其次是怎样看待世界社会主义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转入了低潮。

       在这种情况下,怎样看待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就成了全世界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

       在这个事关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上, -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382-383页)与此同时,他还提出并阐明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然是曲折的原理。

       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也同其他社会一样,在其历史发展的初期阶段,出现“严重曲折”乃至“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

       (383页)因此, -对世界社会主义总是抱着乐观的态度。

       他再次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再次是怎样看待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生活水平暂时不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问题。

        -向来不同意“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这种笼统说法。

       他认为:“中国人均收入水平低,但不是样样都落后。

       (358页) -不止一次谈到“中国是个大国,又是个小国”的问题。

       他说:“所谓小国就是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比较穷,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不过三百美元。

       (94页)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这种“小国”的地位呢

       是不是如有些人所说的是由于中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制度

       当然不是

       在 -看来,这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是历史的积淀。

       他在谈到中国近代以来为什么没有对世界作出应有贡献时说:“这首先同一百多年的帝国主义侵略有关,也与历代反动 -的腐败有关。

       (267页)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64)“我们从旧中国接受下来的是一个烂摊子,工业几乎等于零,粮食也不够吃,通货恶性膨胀,经济十分混乱。

       (63页)第二是我们工作的失误。

       一方面,“过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273页)另一方面,“我们还有其他错误”,主要是“左”的指导思想的错误,使得“中国社会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二十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

       (同上)第三是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

       (379页)“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在开始的一段很长时间内生产水平不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完全消灭贫穷。

       (10页)这是正常的历史现象,只有到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们就可以真正用事实理直气壮的说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了。

       (256页)

       二、什么是社会主义

       从《 -文选》第三卷中,我认为它至少包含以下三个层次的含义: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和社会主义模式。

       第一个层次:社会主义的本质。

       应该说,前此以往的马克思主义者没有从总体上对社会主义作出质的规定性,而往往是从某一方面来规范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例如,马克思从生产关系方面把共产主义规定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马恩选集》第1卷第265页)恩格斯则是在这个基础上推导出社会主义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同上第3卷第322页)列宁曾经从阶级关系的角度提出了“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7卷第272页) -的理论贡献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上揭示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73页)人们在理解和实际操作 -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五句话的过程中,提出一个怎样看待公有制的问题。

       有人说,所有制也同经济运作过程中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一样,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一种手段。

       因此,他们断言,公有制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这不仅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常识:任何一个社会的生产都不能离开一定的生产关系,任何一种生产关系都不能离开一定的生产力。

       离开生产力去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关系,是错误的;同样地,离开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关系去抽象谈论生产力,也是错误的。

       而且,它也直接违背了 -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

        -在判断特区姓“社”不姓“资”时提出了两条标准:一是公有制,二是国家政权。

       他说“从深圳的情况看,公有制是主体,…更重要的是政权在我们手里。

       (373页)可见,对于社会主义来就,公有制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逻辑学的观点说,任何一种事物质的规定性,都是由两层属性构成的:一是本质属性,二是特有或固有属性。

       比较而言,前者较抽象,较深沉,较难量度;后者较具体,较浅现,较易量度。

       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也是这样的。

        -概括的五句话,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它是一种深层次、贯穿于社会主义过程始未的稳定的质的规定性。

       而诸如公有制之类的体现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东西,是属于它的特有或固有属性,是第二层次的、规定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基本形态的一种质的规定性。

       在《 -文选》第三卷中,把这种第二层次的质的规定性称之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第二个层次: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

       (《马恩选集》第1卷第77页)所以他们在概括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时,首先着眼于经济关系。

       恩格斯说,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先是单个国家实行)的基础上组织生产。

       (《马恩全集》第37卷第433页) -也是这样的,他在阐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时,从来就没有抛开所有制这一基本的经济关系,相反地,在《 -文选》第三卷中不止一次地指出,坚持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之一。

       如,1985年3月,他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说:“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就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111页)1985年8月,他在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时又说:“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

       (138页)同年9月,他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正式向全党宣布:“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

       有计划地利用外资,发展一部分个体经济,都是服从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个总要求的。

       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它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142页) -始终把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视为“基本点”,并把它同共同富裕看成是“社会主义固有的特点。

       (149页)这就充分说明了公有制也同共同富裕一样,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364页)

       值得注意的是,《 -文选》第三卷中多次提到改革的成败问题。

        -说:“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

       (111页)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会不会导致两极分化,会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

        -认为,关键就在于我们是不是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也就是说是不是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也就是说是不是始终坚持“基本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归集体所有,就是公有制。

       (110、91页)

       第三个层次:社会主义模式

       在过去很长的时期内,人们总是把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原则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赖以存在和实现的具体体制即社会主义模式混同起来。

        -的理论贡献就在于,他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社会主义的具体体制区别开来。

        -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370页) -认为,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不能变的,改革不是要改变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的制度的自我完善。

       (142页)对于社会主义的模式, -则认为应该是多样的和可变的。

       他曾经多次谈到不能搬用别国模式的问题。

       他强调指出,由于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就是同一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历史条件也是不同的,因此,“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建设社会主义。

       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

       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

       (292页)

       在这个问题上, -的另一个突出的理论贡献,是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降了格,从原来人们认为是第二层次降为第三层次,即把人们认为是从属于基本制度的范畴降为具体体制的范畴。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

        -说:“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

       (364页)他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203、373页)资本主义可以利用,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

       计划经济和市场本身并没有社会制度的属性问题,它们的社会制度的属性是由利用它们的主体来决定的。

       如果它是同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就是资本主义的;如果它是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就是社会主义的。

       因此, -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148页)

       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落后国家如何建成社会主义,是前此以往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国家都没有解决的课题。

        -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探索了中国怎么搞社会主义。

       归根结底,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逐步发展中国的经济。

       (117页)应该说,这是 -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思想。

       这一核心思想的展开,就构成 -社会主义观的主要内容。

       在这里,我把 -的基本思路归结为“三点一线”,即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序言"包含到"马恩选集"中了吗

       在哪一卷中

        这本书的内容部分应该包含到《资本论》了

       导言内容建议看一下《马恩选集》第16卷:“资本论”第一卷提纲,内容有部分是重合的;本书的两章作为《马恩选集》第23卷:资本论-第一卷 资本的生产过程,其中第一章和第三章出现,《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二章商品与《马恩选集》第23卷,第二章-劳动,这章有相当大的内容重合,建议up一下《马恩选集》第23卷:资本论-第一卷当中第一章至第四章的内容。

       如果有兴趣的话,建议完《资本论》三本书吧(至少是卷一),会让你对“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原始积累-资本流通”整个理论框架有更全面的理解,希望能帮到你。

马克思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实践转向,科学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实现了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 -的统一。

       科学的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

       由于马克思主义发现了科学的实践观,实现了哲学史上的实践转向,从而完成了一项哲学革命。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科学的实践原则是其基本的建构原则,科学的实践观点则是其首要的基本观点。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源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以实践为基础构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一: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生长和发展的最现实的基础,是哲学生命力的源泉。

       1:从对象看,哲学研究的诗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世界正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而人与世界的关系最现实最深切的基础是实践。

       因此,真正的哲学无疑应以实践为基础来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

       2:从内容来看,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获得灵魂。

       哲学从总体上统摄时代的内容和文明,反映着时代的本质特征。

       由此而言,真正的哲学也从实践中获得的最精致、最珍贵的东西,离开社会实践,时不能从实践的困扰中解脱出来。

       3:从特点来看,哲学具有优越性,它是最高智慧,但总得以现实的实践为前提和起点。

       超越性(即普遍性),是人的普遍性的反映,人的普遍性在于不受物质限制,按任何一种事物的尺度进行创造,并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人的普遍性就是实践的普遍性,或者说实践的普遍性是人的普遍性的表现,它标志着人赖以 生活的世界范围展开的广度和深度。

       人的普遍性就是实践的普通性,人的实践性之的所以是人的普遍性的表现,在于实践确证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本质力量是人在实践中所获成果的自然性积绽和社会性积绽,实践的过程和结果是关照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面镜子。

       二:实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和实质:1:实践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传统哲学是形而上学,即关于超验存在之本性的理伦,力国从一种“终极存在”或“初始本原”,中去理解和把握事物,抽像的物质成了一切变化的主题,抽象的实体成了交物的本性和存在的致动固,哲学变得敌视人了,旧哲学崇尚的理念“气”等一种抽象的存在,而黑格尔崇尚绝对精神,绝对理性也高人人耸于祭坛之上,人成了绝对理性自我实现的工具。

       马克思拒斥形而上学,把唯物主义和人的主体性吻合起来,指出哲学应关注现存世界,人类世界,把人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自已身上(马恩全集161页—162页),现实的世界不是纯粹的自然界,而是实践着的人化的自然界,人类世界是自然与社会二位一体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聚焦点,从整个世界转向现存世界,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类世界,使哲学的主题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而转变的契机所在就是把目光转向了人类世界。

       实践把自然与社会溶为一体,社会在自然中贯注了自己的目的,同时,自然又进入社会,从而使社会成为自然的社会,自然成为社会的自然。

       2:实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点:

       唯物主义所唯之“物”有很大的不同,据此可分为自然唯物主义,人本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传统观点把唯物主义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旧唯物主义相比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都以自在的世界为研究对象。

       朴素唯物主义看世界是一个直观混纯的整体,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世界看成孤立存在的事物,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世界理解为联系发展和整体,但这些都是客体哲学,只是对世界的解释不同。

       马克思主义改造旧哲学仅在于提示了世界是什么更重要的在于说明了世界应当是什么,使哲学成为改变世界的工具。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自然唯物主义,它把世界理解为意识和自然的二维结构,反对把一切都归为精神,所以不得不反过来把一切归为自然,归于直观和客体,把自然界的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或始基,其根源在于使哪种物质成为始基。

       如果说也看到了人,那人只不过是自然物质的一种表现形态罢了。

       自然唯物主义所研究的世界是无活力、无生气、无主体的世界,普列汉诺夫说这是一种悲惨的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说,“只有人性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实在人乃是理性的尺度”,认为“思惟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进步,但从本质上讲,费尔巴哈并未前进,因为其“人是生物学的人,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虽然费尔巴哈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近在咫尺,但毕竟有本质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作为自己的本质特征,实践内在地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意识的关系,这些关系构面了现实世界的基本关系,可以说实践以缩影的形式映现着现实世界,蕴含了现实世界的全部秘密,是一切现实矛盾的总根源,如果劳动是人类社会的逻辑起点,那么实践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及其经典表述。

        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⑵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4、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但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只能通过社会主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因此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对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伟人都读过什么书籍

        你所列的那些都是政治家或者政治家兼军事家,文学家,律师,

       他们首先会历史书.

       其次会学习政治法律知识,并且以上这几位都是不世出的伟人,他们会博览其他各个学科的各种知识,有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

       这些伟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经历了世事的磨难,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足以对抗任何的外来压力.这一点是一般人做不到,学不来的,如果只是读书可以成为一个学究或者学者但不足以成长为一个果断坚毅有谋有识的政治家.

推荐几本哲学好书

        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海德格尔传》《从现象学到孔夫子》《西方哲学笔记》

       老子《道德经》

       庄子《庄 子》

       孔子《论 语》

       慧能《坛 经》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王庆节译;熊伟陈嘉映译也可)

如何理解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儒家君子人格

        看这篇论文

       对儒家“君子人格”的思考

       儒家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价值论是儒家哲学的核心,而“君子人格”则是与它的价值论相联系的,是其价值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的价值论在价值目标上向往个人道德的高尚和社会道德的普及,即:追求一种理想人格和理想社会—君子人格和德化社会。

       这一价值目标在中华民族个性品格和人格的塑造过程中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甚至到现在仍扎根于为数不少的中国人心理的底层,虽然儒家的价值论中有不少消极因素,对实行改革,开放、搞活的政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利,直至有些人喊“儒家文化该退休了”,也许正因为此,我觉得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的同时,有必要剖开儒家哲学的价值体系,辨别其利害得失,功过是非,以确立人们对它的正确态度。

       我们知道,儒家创造了伦理型的价值体系,追求一种理想人格。

       从史料中,我们也可以得知:儒家关于这种理想人格有好多种说法:“圣人”、“贤人”、“仁人”、“志士”等等。

       但是,最典型的、最理想的还是“君子”,对君子人格的基本特征和崇高价值,从孔孟到宋明时的儒家们都作了比较充分的论述和高度评价,那么,儒家所追求的“君子”竟究是什么样的呢

       也就是说,儒家所追求的“君子”应具备哪些条件呢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谈点自己很不成熟的看法:

       (一)仁、智、勇

       儒家哲学家认为,成君子者,非仁、智、勇三德不可。

       亦即通常所说的:“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这里所说的“仁”是指道德而言的。

       关于仁德,在儒家塑造的“君子”中,几乎包括了所有德目。

       谢无量曾将散见于《论语》、《诗》、《书》等书中的德目选集了四十八个:曰诚、曰敬、曰恕、曰忠、曰孝等,这些无一不是出于儒家们之口(其中很多出于孔子之口),最清楚的是孔子答复颜渊问仁的一段话,这段话应当看为对“仁”的比较全面的正面论述。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

       除此之外,还有孔子答子贡的一段话:“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矣”(《雍也》)。

       这两段话,前者讲的是克己复礼。

       者讲的是立己达人。

       前者从约束修己方面讲,复礼集中表现了仁的政治倾向性,者从积极方面讲,但也离不开克己复礼的原则。

       孟子也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尽心》)。

       也就是说:为人之道,总而言之只是一个仁而已。

       孟子以后,汉代董仲舒论仁最晰,他以对人对己分别仁和义,爱人为仁,正我为义。

       实质上,仁即为人处事之道。

       不过,这种道是有崇高境界的。

        -曾经把它解释为友爱、团结,是有道理的。

       智:才慧的意思。

       “智者不惑”,一个人只有掌握了全面的知识,才不致被假象所迷惑,才有可能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孔子提倡在前人的基础上学习,“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先进》)。

       他强调,“博学于文”(《雍也》)、“学而不厌,悔人不倦”(《述而》)、“发奋忘食”、“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

       (《学而》)。

       他自己正是这样好学一生的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便是证据。

       因此,他才成了比同时代人,以至在以后相当长时间内无人可与比拟的学者。

       他自己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可见他好学求知的境界。

       勇:从整个儒家哲学来看,谈勇并不多,但它却是达仁成君子的重要一条。

       “勇者不惧”,“见义不为,无勇也。

       可见,儒家所谈之勇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气质、胆略。

       如果一个人胆小怕事,无论如何也成不了大事业。

       仁、智、勇三德融为一体,其中仁是中心,智者知仁,勇者行人,也就是说,只有智、勇才能达仁。

       并且由此构成一个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杀身成仁的理想人格。

       (二)文、质兼备

       儒家的突出代表孔子提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也就是说,君子人格包括“文”和“质”两个要素。

       这里所谓的质指的是内在的道德品质,其内容仍以“仁义”为主。

       孟子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离娄》)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卫灵公》),又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学而》)。

       此外,君子之德还有智勇等。

       所谓“文”指的是对古代文化典籍的知识素养,高度的文化修养以及文雅、庄严的风度仪容,以知识、礼仪、风度为内容。

       因之“文”总是与“学”和“礼乐”联系在一起的。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利”;(《雍也》),“文之以礼乐”、“礼以行之,逊以出之”(《卫灵公》);“色思温,貌思恭”;“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正其衣冠,尊其瞻视”等等都属于“文”的素质内容。

       司马光说:“古之所谓文者,乃诗书礼乐之文,升降进退之容,弦歌雅颂之声”(《答孔文仲司户书》)大体可以概括儒家所说的君子“文”的素质的各个方面。

       儒家认为:君子人格的素质应该是仁义道德(质)和知识文化素养(文)二者的完满统一,所以孔子反对只具备某一方面素质而忽视另一方面素质的片面性。

       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雍也》)。

       也就是说:光有仁义道德的质而无礼乐修养的文,尽管朴实,但未免显得干瘪、贫乏、土头土脑,不配成为君子;反之,仅有礼乐修养的文而没有仁义道德的质,就显得华而不实、虚伪,同样不配成为君子。

       当然,在两种素质结构中,儒家比较强调“质”—即:道德品质一面,要求君子“义以为上”、“无终日之间违仁”。

       (《里仁》)而且指出,“文”要为“质”服务,主张“君子学以致其道”,“学道则爱人”,“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三)重义轻利

       重义轻利是儒家君子基本的价值观念。

       君子穷不失义,弱不丧志。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

       这并不是说儒家不懂得利欲与人的关系,只是在义利关系上相对于利来说,重视义,即人的道德品质修养罢了。

       孔子就是一个很重实际的人,他既承认了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里仁》),也讲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述而》)。

       不过,他仍把利看得比较轻,并把义利之辨看成是君子和小人的分界线。

       他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孟子尚义反利,比孔子更甚。

       他认为,一切行动惟须以义为准绳,更不必顾虑其他。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离娄》)。

       在《告子》里也提到:“去利、怀仁义以相待”。

       自孔孟以后,儒家学者大多数把义利之辩作为君子、小人的根本区别,把重义轻利视为“君子人格”的基本标志。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喜曾说过:“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

       (《朱文公集》卷24《与延平李先生书》)直到王夫子仍坚持这一价值观念,认为“君子、小人之辩,人、禽之异,义、利而已矣。

       (《读通鉴论》中册61页),重义轻利的价值观,表现在生活中,就是重视道德境界的提高,反对对物质生活享受的追求。

       儒家强调君子应该“心不役于形,神不逐于物”,应该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追求道德的完善和心灵的净化,鄙视、贬低那些只顾蝇头小利的人。

       孔子说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君子谋道不谋食,小人谋食不谋道”、“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他一生可可怜怜、栖栖遑遑、生活贫困、但仍保持着旺盛的精神状态,为 -榜样。

       (四)心胸坦荡,成人之美

       儒家认为:君子是“不可小知而可大受”(孔子语)的人,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孟子语)的人。

       君子的社会责任就是实现仁义之备于天下,“君子之仕,行其义也”;“仁以为己任”(《论证》)。

       由于君子任重道远,因此,必须培养自己可以大受的责任能力。

       对此,君子应有高度的自觉性。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知己也。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他要求自己有高度的责任心敏行慎言,虚心好学,勇于改过,忠于上司,力争上游、善于合群,安分守己。

       只有这样,君子才能承担国家重任,完成自己的使命,“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千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论语》)。

       君子既要心胸坦荡,又要成人之美。

       要做到:“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也就是说,要做到庄矜而不争执,合群而不搞宗派,要严格要求自己,“君子求诸己”;“讲大信,不讲小信”、“君子贞而不谅”(《卫灵公》)。

       “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

       这里要说明白的是,儒家的所谓“不争”,并不是说对其所确立的理想目标不努力争取实现,在这一点上,儒家还是提倡努力争取的,主张“当仁不让于师”,“勇者不惧”、“勇而有义”,儒家在君子人格修养上要求的不争是指,不争利欲。

       所谓“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欲而不贪”、“戒之在色”,“戒之在德”皆指此。

       二是指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与人争斗,严于责己,以和为贵。

       所谓君子“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矜而不争”,“和而不同”、“成人之美”,也是指此而已。

       三是指不争权力,不作超越自己权限的事,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两袖清风一尘不染。

       这三点就是儒家在君子人格修养上所讲的不争的主要内容。

       因此,我们不能单纯地把儒家的君子不争理解为希望人们做不顾原则,不分是非的好好先生,在与人相处时一味地一团和气,“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卫灵公》)。

       我们知道,儒家哲学的根本目标在于:一方面追求人与人的和谐一致。

       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

       “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四海之内皆为兄弟”。

       另一方面,又具有积极乐观有为的精神。

       孔子虽然承认天命,但并不是消极地等待命运的安排,而是积极努力争取达到人力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孔子就是个忠实的积极入世的现实主义者,强调“内圣外王”、“修齐治平”、要求将内在的思想修养外化为治国正俗的事功,强调兴邦治国,化民为俗。

       《易传》提出:“刚健”、“日新”、“自强不息”的重要原则,提倡刚健的精神、宣扬日新、勉励向上,不断提高。

       可见,儒家特别是孔子的处世态度并非单一贯之,但并不是矛盾的,这正象我们现在既主张党性、原则性、斗争精神等,又主张灵活性、团结等。

       孔子的处世态度是春秋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诸侯争雄、战争连绵、国内明争暗斗、勾心斗争的复杂的社会现实的反映,他就是在这样的矛盾心境里,抱着“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矛盾心理度过了一生。

       儒家提出的“和”则是针对你争我斗的混乱情势提出的,规劝人们“以和为贵”,达到国安邦定的目的。

       此外,儒家还把“执两用中”的思维方式作为君子人格的一个必备条件。

       儒家要求君子按照“中庸”原则进行思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

       这里所说的中庸的思维方式是指:把矛盾两端直接结合起来,使双方处在和谐的统一体中,每一方都在自身应有的适当的限度内发展,不可突破其限度而压倒另一方,以免引起矛盾统一体的破坏。

       所以又把它叫作“执其两端而用中”(《礼记·中庸》),因此,儒家既反对过,又反对不及,认为这两者都是失度的,即过犹不及。

       儒家认为“中庸”的思维方式是最理想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最高尚的道德,倡导君子要“用中”的方法把“中庸”之道贯彻到自己的处事和修养中去,做到“周而不比”,“和而不同”、“群而不党”、“泰而不骄”、“矜而不争”(《论语》)等,可见,儒家把“中庸”作为君子最基本的思维方式。

       综上所述,“君子”寄托了儒家的理想人格,会萃了历代华夏人民的优良品质,几乎成了中国传统道德的化身,对于形成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传统道德起了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马克思说:“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马恩全集》第四卷174页),中国的传统道德,经历了几千年的沿革以后,经过历代洗筛,终于形成了中国人民优良品德的结晶,象忠诚、坚定、正直、热忱、勇敢、刚毅、谦虚、谨慎、克己、节制、明智、勤劳、艰苦、朴素、文明、善良、团结、互助等。

       这些优良品质作为传统道德的范畴,已经深深地凝聚在中国人民的传统道德之中,同时也激励着人们用相应的道德行为去实践。

       从个人来看,它可以构成一个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从整个社会来看,必然形成有别于其他异国邦族的中华民族独有的良风美俗。

       历史上那些为祖国、为人民、为真理而忘我奋斗、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无一不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皎皎者。

       很显然,儒家塑造的“君子”形象,在旧的传统文化道德中树起了一个榜样,它的影响是深远的。

       但是,历史地去考察儒家的理想人格—君子,则很明显地印记着封建道德的烙

哲学类 读书报告 1500字。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读书报告

       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因素”在分析人们创造历史时对参与历史活动的诸多影响因素时,历史唯物主义将其划分为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

       社会历史中的客观条件指的是作为社会历史活动主体的人们在历史活动中所凭借的、不以人们的意识和意志为转移的全部条件和对象,包括主体活动的现实环境、历史背景和活动指向的对象;社会历史中的主观因素指的是活动主体,即个人、阶级、政党、人民群众,其影响作用通过其主观能动性即意识、觉悟、能力、组织性等等。

       笔者在研究题述问题过程中发现,对于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因素”是客观条件还是主观能动性这一问题,论者的看法不尽相同。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最终发现,两方面的争执竟然出现在“决定”这一概念上。

       片面地去按照自己对这一名词的理解分析问题,很容易就走了极端,犯了机械唯物主义的诟病。

       笔者不愿在这一词语上作字面意义上的分析的确定,只是通过对两方面因素的具体分析来明确二者的联系和具体作用。

       马克思主义从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出发: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

       所以,广大劳动人民进行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了其他一切活动。

       一切历史上的斗争,无论是在*、哲学、宗教或其他意识形态领域中进行的,实际上都是社会各阶级之间斗争的表现;而这一些阶级的产生、存在,以及他们之间的冲突,都是由他们的经济发展程度所制约的。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现存的生产关系发生了矛盾;这些生产关系原本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但此时变为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321页)而生产关系的进步是不可能同步的,所以束缚关系的产生是必然的。

       这时候,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所以历史进程中,经济基础的不断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

       于是我们可以说,社会*、法律、文化等变革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变革产生的。

       即社会历史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发展。

       在生产力的既定状态下,就会有相应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

       这些由上一代人那里继承过来的既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对于新一代人来说就是他们进行历史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就是历史活动中的客观条件。

       对于新一代来讲,不仅其活动要受制于历史活动中的客观条件,而且其自身也是这种客观条件的产物,这包括心理、意识等等。

       所以,主观能动性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环境下才能充分发挥,才能从事自觉创造历史的活动。

       西方历史上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试验失败,正是由于其主观能动性受到了客观条件的限制。

       我们由上面论述得出的结论是:社会历史中的客观条件为人们的历史活动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和限制性,因而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这种客观条件的基础性作用实际上是对历史进程的方向性有决定作用,即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不是直线的路,而有很多的曲折,但是其发展方向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因为客观条件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对这种方向性有清楚的认识,才预见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局是生产力高度发展\/按需分配的*主义社会。

       由于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经济、文化等上层建筑,当时有人攻击其为“经济决定论”恩格斯指出:“这些先生们缺少的东西就是辩证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486页)他们总是只在这里看到了原因,在那里看到结果。

       在马克思主义那里,从来没有对经济因素作唯一性的判断。

       恩格斯指出:“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阶级斗争的各种*形式和这个斗争的结果—由胜利了的阶级在获胜以后建立的宪法等等,各种法权形式以及所有这些实际斗争在参加者头脑中反映,*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宗教的观点以及它们向教义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477页)恩格斯在这里所指出的“参加者”头脑中的理论和观点实际是其主观能动性的根基。

        -同志在《论持久战》中给人的主观能动性作了定义,他说:“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

       思想,包括上述的“理论、观点”和路线、计划等,即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做或行动即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人的主观能动性,即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改造。

       当然,我们论及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并非恩格斯所比喻的平行四边形单个分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478页),而是整体上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

       正如上一节论述所说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某一些特定历史条件下,对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但是,正如恩格斯强调的那样,这种决定作用是表现在“斗争形式”等方面的。

       按上文关于路的比喻,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路的曲折性,如何曲折、曲折幅度等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

       在研究历史活动时,我们是决不能忽视这一种作用的。

        -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诚然,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作用,…然而,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又转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

       这也是必须承认的”。

       有些学者的论述即由此展开把社会历史发展决定因素的帽子戴在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头上。

       这是不科学的。

        -同志所论及的“一般”和“一定条件下”,我们完全可以将其分别理解为“方向”和“形式”在具体环境中的别名。

       从时代来看, -同志的意识里,是十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的。

       正是抱着一种坚定的人定胜天的信念,才有了中国*党武装斗争以弱胜强的革命伟业。

       而后来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为何就没有得到历史的肯定呢

       就是因为此二者让人的主观能动性过于凸凹,对于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没有适应的意识。

       从最根本的来讲,革命斗争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是适应生产关系转变的行动;而后二者是在生产力一定的情况下利用主观能动性改变生产关系的行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

       在当代,我们的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这其实是改革开放带动了人民群众投入发展生产力的社会实践的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当前的科学文化普及、精神生活丰富等众多的上层建筑形态变化正是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经济繁荣发展导致的。

       反过来,上层建筑的变化促使知识经济的概念深入人心,这必定带来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迅猛发展。

       仅此我们即可体会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条件之间的默契与不可分割。

       当然,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也对*制度、法律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和挑战。

       这需要 -顺应民心,做好新的规划和及时的调整,促进生产关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综上所述,“决定”本身是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的。

       客观条件中的生产力发展是对社会历史发展方向具有方向性决定作用的,客观条件中不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其他因素会由人的主观能动性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从而得到改变。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能够决定这种改变的形式与幅度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对形式的决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