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信条》读后感

第一篇:《我的教育信条》读后感

       读《我的教育信条》的几点感悟

       一、前言

       《我的教育信条》,杜威,写于1897年。读《我的教育信条》第一章,我就发现了杜威这样一种教育的姿态:“我相信”。

       “我相信”,这完全是一种纯主观的、仅是可能性的言说。“我相信”,这不代表绝对权威,不是绝对真理,只是一家之言。可是,“我相信”,同样也凸显了“我”,是我的所思。“我相信”是一种相对说来不卑不亢的姿态。

       我愿意以这样“我相信”的姿态,来说我对杜威“我相信”的感觉。我认为杜威对教育有忧患,有见地也有实践,语言省俭,不偏颇。这样的写作姿态,通常是更可亲可信服的。

       《我的教育信条》是文字相当省俭的,但是阅读起来完全没有阅读《教学勇气》时那种诗的气韵,也不是《沉思录》里那样诗意的理性,只是理性。

       杜威说:“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便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的财富。他就成为一个固有文化资本的继承者。世界上最形式的、最专门的教育确是不能离开这个普遍的过程。教育只能按照某种特定的方向,把这个过程组织起来或者区分出来。”

       似乎少一个字都不能够,多一个字也不能再多了。

       二、关于“什么是教育”

       我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更多地落实在人的自我教育上。所以杜威对教育的理解,一度使我茫然,他说“惟一的真正的教育是通过对于儿童的能力的刺激而来的,这种刺激是儿童自己感觉到所在的社会情境的各种要求引起的,这些要求刺激他,使他以集体的一个成员去行动,使他从自己行动和感情的原有的狭隘范围里显现出来;而且使他从自己所属的集体利益来设想自己。”

       思考了一番后,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我读到的杜威教育是一个碎片,缺失阅读的语境吧。杜威这里所谈的教育,更狭义地特指父母对子女、教师对学生、成人对儿童的教育,这样就比较顺畅一些。按照我补充上的这个语境去理解,杜威所说的“惟一的真正的教育”还是有比较说服力的,既有社会对生命个体的影响,也有生命个体的内在心理层面的变化。虽说石头是不能孵出小鸡来,但是外界的刺激确实是儿童确立自己如何行事的重要指标,甚至是成人也不外如是。连续性的全方位的刺激会形成这个人的外部世界和后天的内在世界。高分得巧克力,低飞挨大棒。在金龟子的世界里,拇指姑娘一定是丑的。所以教育不都是积极正向的,有时也强大的挫败和摧毁的力量。外部的禁锢会造成内心的恐惧,而内心的恐惧会加固这外在的禁锢。这样想着,身为教育中人的如履薄冰的使命感又涌上来了,想要给学生适合的自然的人性的教育。

       “我认为这个教育过程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学的,一个是社会学。它们是平列并重的,哪一方面也不能偏废”,杜威如是说。

       强调社会学向度,我国古有这传统,孟母三迁,强硬的外部刺激以期实现造成预设的后果。而当前教育对社会学的方面似乎有更多独断的仪仗和渗透,把本不该简单的处理为简单简化。各种考核比对,压力层层下达,到学生身上形成了分数的重压。那种粗糙的简单的残暴的社会压力形成的教育现状和困境,使我对所谓“教学质量出类拔萃”的地区都怀着忐忑的畏惧,作为一线教师我完全可以想象到这背后付出的代价。

       言必提及考试如何,中考怎样高考怎样,考不上好大学会怎样,找不到好工作会怎样,这个思路下去,语势里有过来人的正确与权威,然而必然截断了教育者与教育真实之间的联系,也阻断了对当下的清晰遇见。一个连今天都看不清楚的稚嫩小童,看未来岂非更茫然?何况兼伴着成人对其考试的种种利诱恐吓刺激。我最近一直在想“爱是不忧虑”,实际上很多教师“把不爱变成看得见”,自觉充当“人为忧虑”的制造机。

       人当然是有心理弹性的,也会有儿童在这样的体制中得到相对较好的生长和发展。但这不能作为当前教育合理的佐证,若是能够获得更生命化的教育,这样的儿童会有更为美好的生命的面相和走向。

       这两个方面,有微妙的契合的度和点,在不同的生命个体不同的生命阶段上有不同的体验。摈弃功利化的想法,才有可能触及感知这教育的本相。不去夸大,无论口头笔头或者实际行动中。相类的,也不去粗暴地简化。接纳生命的复杂和幽微,不把对生命的教育复杂化和幽微化。

       外在合适了,内在也合适了,就好像小鹿跑在草地上,鱼游在水里,社会的预期与成绩,与内在的兴趣和能力,趋于同化一致,人有好的自我认知和对世界的认知。或者,这就是我对杜威对教育定位的个性解读吧。

       三、关于“什么是学校”

       近年来,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教育的弊端集中显露出来。一些私塾雨后春笋般成立,还有一些儿童被留在家庭里由父母指导。有人说郑渊洁的孩子不上学自己教如何如何,类似的还有一些其他的成功例子来佐证。但是单从“成就”的层面判断教育的优劣,其实也往往受到家族的声望、心智程度、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的,未必是没有受学校教育直接引至的成功。何况,就算郑渊洁成功了,想要自己教育孩子的父母,你是郑渊洁吗?个人的修养、对教育的理解、教育实践的经验和能力,经济上的储备,时间和精力的丰富度,你都足够吗?

       每个孩子都有适合自己的教育场所。我个人认为将来我的孩子是应该接受学校教育的,比较容易在大致这个程度上实现“应然”的“成人”的目标。那是因为“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在这种社会生活的形式里,凡是最有效地培养儿童分享人类所继承下来的财富以及为了社会的目的而运用自己的能力的一切手段,都被集中起来。”

       可是,学校教育的确是存在了问题的,这是不能否认和回避的。“我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说来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们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我们太过寄望未来,太过分准备,并为准备不足过分焦虑(这是心理暗疾一种,成人要转嫁自己的压力给儿童),正如上个月《人民日报》刊发的一篇名为《中国家长的集体焦虑》中说道的那样:“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是焦虑的。”使学生意识到学校教育是一种正在经历着的生活,使家长意识到学校教育才是孩子正在经历的生活,真正意义上地活在当下,真实地体验和感受,而不是为了将来出人头地而活、不是为了向别人证明而活,其实是说难就难说简单就简单的事,抛开选拔性考试这样一个指挥杆,可能只需要教育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

       四、关于“教材”

       “我认为我们由于给儿童太突然地提供了许多与这种社会生活无关的专门科目,如读、写和地理等,而违反了儿童的天性,且使最好的伦理效果变得困难了。因此,我认为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这是我觉得这是最切心的部分。

       华东师大的刘良华老师提过相似的观点,教育不应该把有机的整体肢解成鸡零狗碎教给学生,而应该按照最自然的方式,母亲教育孩子的方式。刘老师还提到了一个笑话,妈妈拿一瓶水说:“宝宝,这个水的名字叫做农夫山泉,这个水的味道有点甜。”宝宝不会说话,宝宝只是听着,会说的时候再说出来。老师教学生却不是这样教的,老师说:“你们跟我一起念,矿、矿、矿泉水的矿。”学生必须马上大声跟着一起朗读。

       还有一些家长会困惑到“孩子为什么不肯学我让他学的那些知识?”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很好的答案,成人以成人世界的秩序和意志强迫孩子学习,学习的内容不是孩子内在追寻的。孩子在关心小狗的习性时,你却要求他学习“3 2=?”

       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方面很多学校也在做着自己的努力,开发校本课程、民族特色课程等等,让学生不再仅仅拘泥于全国统一的教材之中,而是更加量体裁衣,贴近实际。

       五、关于“方法的性质”

       对这一节的阅读简单地梳理一下,不管我们采用哪种具体的教学方法,都要审视这些方法的内在性质:是不是遵从了规律、是不是有助于形成儿童内心的表象、是不是儿童觉得有兴趣的、是不是沿着真善美的方向没有引起儿童负面的情绪。

       “我认为在儿童本性的发展上,自动的方面先于被动的方面;表达先于有意识的印象,肌肉的发育先于感官的发育,动作先于有意识的感觉;我相信意识在本质上是运动或冲动的;有意识的状态往往在行动中表现自己。”

       杜威认为,忽视这个原理,造成了教育的阻力和浪费。读到这里,我想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其实这些哲学观点离我们日常的生活、我们的教育很近,只是我们常常忘记了。

       本科时期,在实习、参加比赛时我自己常常会有这个思路:“这个环节怎么讲才会更顺畅,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最近两年,也常常意识到了过于顺畅对孩子思维成长的弊端,比如减弱了承担思维阻滞的过程和能力,减少了暴露学生思维断点的机会。没有什么绝对的好,也没有什么绝对的不好。我们评价一堂课,常常希望这节课多么流畅精彩,其实磕磕绊绊的课也是另一种有机的精彩。但是如果这是一节参加比赛的公开课的话,我是一定没有勇气去“露出”这种磕磕绊绊来的。

       现在读到这部分,再次想到了这个问题。教师们苦苦追求的“最优化”是不是没有价值和意义呢?按照杜威所说意识在本质上是运动的,我认为是没有最优化的。那么是不是应该去追求“更优化”呢?

       关于“表象是教学的重要工具”,我非常赞同。假如将现在用以使学生学习某些事物的90%的精力用来注意学生是否在形成适当的表象,那么教学工作将会容易得多。

       关于兴趣,杜威认为“兴趣是成长中能力的信号和象征”。这让我联想到昨天在学习陈时见教授讲座时他提到的关于“基础”与“兴趣”的关系,他认为我们不应该将100分的精力都集中于“基础”之上,而忽略了自身的兴趣,现高校正在从1.0向2.0转变,我们应该追求80分的“基础”,学有余力的同时去发展80分的“兴趣”,这样我们就可以成为160分的人了。对于这个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这样的160分的人按照好学生的标准,他也许就不是那么优秀,但是注意一下他的兴趣,还有他最有可能发展的较好的智力,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儿童时期还是成人之后,这样160分的人都可能是一个会生活很自在的人呢。

       六、关于“学校与社会进步”

       在《学校与社会进步》这一节里,“我相信”仍然出现着,却有了一种排山倒海的汹涌,有一种毋庸置疑的强势力道。杜威说教师是“真正上帝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人”。

       而谈到“教育是达到分享社会意识过程中的一种调节作用,而以这种社会意识为基础的个人活动的适应是社会改造的唯一可靠的方法”时,杜威也许是想表达如果你是个人主义者,如果你认为人具有某种优质的品格是获得合理生活的重要前提甚至是唯一前提的话,你要相信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改革的基本方法。如果你是社会主义者,如果你认为个人的力量无法超越组织和社会对儿童成长的影响的话,你要相信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改革的基本方法。

       身处在教育当中,我们要明确教育的真正功能,也要明确教师的职业尊严。我是一直都相信教育是可以塑造社会的,就像是“经常微笑的人会变得更美”一样。全文杜威的表达确切有度,按照东方视角说很中庸,按照西方视角大概就是联系、发展、一分为二。这是思维上的严密,或许这种思维的严密也更利于认识和理解上严密。向杜威致敬。

第二篇:信读后感专题

       信读后感

       (一)彼此都很漫长

       顾奕

       我最近阅读了东野圭吾先生的作品《信》。作品主要讲述了一对在父母死后相依为命的兄弟,因工作受伤而失业的哥哥武岛刚志,为了筹备弟弟的学费,铤而走险犯罪抢劫最终杀人。而他的弟弟武岛直贵则因为哥哥突如其来的犯罪,不得不背负杀人犯弟弟的精神欠条,从此坠入社会歧视的轮回。

       我国古代常用“诗眼”来指称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既然如此,一部小说中最精彩传神的一个字,则称为“文眼”了,而对于信来说,它的文眼毋庸置疑是一个“信”字。

       基本上,信是连接全书重要情节制造波动和转折的道具。直贵的每一次人生嬗变,都因缘际会来自一封书信的催化——一封封寄自高墙之内的家信,寄托了哥哥对弟弟的无尽牵挂,同时也会给弟弟带来无尽的噩运。

       因为武岛刚志的犯罪,导致了他弟弟武岛直贵在社会上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歧视。从工作的不如意,老板听说这事后,大都害怕直贵,在组织乐队时,受到经纪人根津的排挤,被迫放弃这一理想;在住公司分配的公寓时,又受到别人的歧视,这次不只他一个人,还有他的妻子白石由实子和他的孩子实纪。到最后,直贵选择了与他哥哥断绝关系,勇敢面对生活。但我一直想不明白,既然是刚志犯罪,为什么让直贵也要随刚志一起受罪呢?这可能就是刚志和直贵血脉中那相同的因素吧,人们一定认为杀人犯的弟弟,一定和杀人犯一样,都不是什么好人,所以才感到害怕,并处处排挤他,歧视他,但这都因为血脉,因为“谁叫他哥杀了人呢”。

       “歧视是理所当然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被别人歧视的经历。歧视无处不在,它是人类社会中十分普遍的行为。所以当人们一听说武岛刚志的事情,对直贵的反应便会像那个大胡子店长一样“很快地就垒起了一堵墙”,只是不同的人垒出的墙壁有厚有薄而已。有时候即使很难说达到可以称为歧视的那种严重程度,但至少区别于与平常心看待的所谓的“偏见”也还是有的。

       家信的温暖,虽然治疗不了困顿的生命,却印证着斩不断的亲情,我和狱中的刚志一样,期待着直贵再一次拆开那一封信的瞬间。

       《信》读后感

       (二)整篇作品都弥漫着绵长的忧伤,深重的忍耐还有无可奈何的执着,而文字却是淡淡的、优雅的,将故事慢慢地展开,将伤口精致地深入,精细地处理,一点点撕咬着人的心灵,让逐渐尘封的神经呼吸到新鲜的氧气,赤裸地面对灾难深重的人生。

       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小说——《信》, 首先说东野对每一部小说,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的爱。整部小说字里行间凝聚着对这部分人群深深的理解和关爱。如果不是在内心中深切的怀着对他们的理解和包容,又怎么会将人物内心刻画的如此生动。这是一个会成为名作家的首要条件。我一直相信从前一位朋友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她说,画画的时候,只要你足够爱那个你要描绘的事物,那你画出来的就一定很美好,因为你在笔端和描绘的过程中,心中充满了对它的爱。写作业一样,爱的力量撼天动地,一部充满爱的小说首先可以使读者感同身受,进而体会的良苦用心。这份独有的感情不会随着已经结束的故事情节而结束,相反,在读这位的其他作品时,仍会带着那份真挚的感情认真的投入,随着这份爱的不断加剧,而深刻的融入到作品当中,我想这就是所谓的的控制力,用文字掌控读者。

       “被贴上标签的人,只能等待着自己应得的人生。我因为是杀人犯的弟弟,不得不抛弃音乐的梦想”……主人公直贵子唯一的亲人是自己的哥哥,哥哥为了帮弟弟积攒读大学的费用,辛苦地做着低贱的体力活,腰椎受损后,铤而走险去一个老太太偷钱,逃走时却错杀了老太太,从此身陷囹圄。弟弟生活在杀人犯的阴影之下,永远偏离了正常人的生活轨迹。为了躲避哥哥的来信,他屡次搬家,爱他的由实子姑娘以他的口吻与哥哥通信,虽然曲折,通信还是一直延续着,直到,直贵子发现自己的女儿也被孤立。

       直贵子给哥哥写了最后一封信:“我打算从这封信被投入信箱那一瞬间起,不再作你的弟弟了。同时,打算今后不再跟你有任何关系,下决心抹去我们所有的过去。”同时,他到单位改变了自己的履历,抹去了生命中这个亲人的一切痕迹。

       也许为了在心灵上与哥哥也作一个告别吧,直贵子决定实现哥哥多年的愿望,去了一趟被害人家,见到了老太太的儿子——绪方先生,在那儿,他看到了哥哥的写给绪方先生的一堆信,而哥哥的最后一封信是这样写的:

       “前两天收到了弟弟的来信。对于服刑者来说,没有什么能比受到骨肉亲人来信更能令人欣慰了,我按捺住内心的兴奋打开了它。可是读了那封信,我惊呆了。信上写道,从今以后再也不写信了,而且也不再收取我给他的信了。理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亲属。弟弟这样写道。那封信中深切的述说了只因有一个抢劫杀人犯的哥哥,他到现在遭受了多少苦难,那些苦难到今天还在继续。他的妻子和女儿又遭遇了多少艰辛。如果这样下去,将来甚至会殃及女儿的婚事,还有这样暗淡的预测。弟弟说,所以要和哥哥断绝兄弟关系。叫我出狱以后也不要再和他们联系。不知能不能理解我读这封信是所受到的打击。不是因为弟弟要断绝关系受到了刺激。而是被这么多年来因为我的存在他们一直在受苦受难的事实所震撼了。同时,本来这些事情是子让可以预想到的,可直到收到弟弟这封信时,我基本上没有意识到。对我的这种愚蠢,自我厌弃到了极点,恨不得一死了之。说明我人虽然在这样的地方,可一点也没有得到改造。同时我意识到,弟弟最想说的,是我不应该写信。给绪方先生的信也是一样,大概绪方先生看来,也认为这不过是杀人犯的一种自我满足,非常令人不快。对此我深表歉意,为此写了这封信。当然,这是最后一次了。是在抱歉。”

       我不知道直贵子的选择是不是正确的,我只知道我了解他的痛苦、他的纠结、他的无奈、他选择从此抹去哥哥的存在所给予他的痛苦,更甚于他自己失去一切的痛苦吧,可是,他却不得不作这样的选择。

       虽然这部小说不是推理,但东野还是不想随便结束故事,照例三番()五次的变化结尾。不过不管怎么说,最后看到弟弟不计前嫌,才放下心来。这个故事虽然充满悲伤,但是直贵和哥哥的故事,教给我爱、选择、坚强、坚持、放弃、果断和担当。

       信读后感

       (三)救赎

       东野圭吾的作品中,《信》可谓颇为与众不同的存在,其与东叔诸多的代表作不同之处在于它并非局限在推理小说的流派之中,读罢令人深思的往往是其作品传达和想要揭示的社会问题,同时无时不流露在文字之间的深情更使人为之动容。此外这部作品中所传达的犯罪家属的心理伤害亦深深触动我的思绪,以至于当我掩卷之时,比之以往读罢东叔作品的惊叹,令我思绪良多的是那些犯罪者家属们正承受着怎样的心理伤害。

       罪犯的犯罪行为伤害的不仅只有被害人而已,而与之至亲的亲属其遭受的伤害虽然无形却仍旧痛彻骨髓。难以相见的凄凉,对被害人的忏悔以及无形之中被社会乃至自我附加的犯罪家属标签,都沉痛的叩问着自己滴血的灵魂。可以想象,这些罪犯家属每日是在怎样的挣扎中睡去,又是在怎样的疑惑中醒来。我不清楚他们是不是时时会幻想着自己的至亲犯罪的场景,在每个寂静的夜里如电影一般一帧帧的回放;又是在怎样刺眼的阳光下恍惚中发现,自己仍旧是那个被社会和众人厌弃的罪犯家属,从而新的一日又成了无尽的黑白。

       可以体会这种忏悔和内疚以及被标签后的卑微,只因我曾有一同村人亦在数年前因抢劫出租车而入狱。我依稀记得听闻这个消息时自己的感受,惋惜和感叹以及脑海里勾勒的他父母的面容。此后几次回到故土那座村落,有一次与其母亲擦肩而过,我刻意避开了她的目光,我害怕这种注目会令其加剧心里的挣扎,可我看得出在她面颊之上,苍老和疲惫显然代替了原来应有的模样。可以想象这数年间其经历的心理折磨,坊间乡民提及其父母,亦难掩怜悯之情,可言语间不经意中被冠以的罪犯家属标签,却终也摆脱不去了。

       就如《信》中罪犯的弟弟武岛一样,背负罪犯弟弟的标签,承受他人的非议和诘问,处处碰壁。那么我们在惩罚犯罪,保护受害人的同时是否亦应关注一下罪犯身边的人们,他们之中许多对于罪犯的犯罪本无任何过错。不过是与罪犯流淌了一样的血脉,为此他们便要承受他人的侧目,社会的冷落,甚至自我的抛弃。倘若对这一群体多一点关怀,少一份非议,还他们一个宁静的生活环境,使他们与常人一样有着未贴标签的身份。也许背负在他们心上的压力会减轻许多,也许他们会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向受害人忏悔,同时思考至亲犯罪的诱因。

       那么问题是如何实现对犯罪家属的免打扰,最大限度的减少其遭受的潜在伤害呢?恐怕此问题并非一日可得出答案,传统文化嫉恶如仇和爱屋及乌的影响,想要突破这种束缚就宛如滴水穿石一般。然而同样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同样享受法制社会威严的约束,只因与罪犯切实的发生了关联便要承受多于常人数倍的压力,对其未免过于残忍。

       对于犯罪家属的保护,我能思及的也仅限于信息的保护及心理的救助,同时将罪犯家属所承受的痛苦传递予罪犯,通过此种反面激励亦能使罪犯更为深入的体会到其犯罪的危害和给人带去的伤害。

第三篇:《信》读后感

《信》读后感1

       走出地铁的时候,正准备看最后一章,实在忍不住想要知道结局,就边走边看,看完书,心情就沉重了一路…

       是刚志悲哀?还是直贵悲哀?相依为命的兄弟俩,因为“杀人抢劫罪”一个入狱,一个悲惨的生活着,一念成恶,导致着一系列的悲剧发生。这就是生活在社会底层人的状态,刚志也不想,直贵更不想,他拼命努力,想做好自己,无奈现实的残酷,将他最后的一点信心也撕碎,在面对妻女,面对哥哥这艰难的选择中,只能含泪舍弃哥哥,痛就痛在哥哥并没有埋怨,而是自知和原谅,让人忍不住眼泪,在亲情面前,人多么脆弱,不管做什么伤天害理之事,总能一瞬间选择原谅。然而世俗的眼光并没有让直贵做到彻底原谅,但在最后看到哥哥的时候,也控制不住自己了。

       放弃梦想,失去挚爱,丢掉工作,无疑是最痛心的,然而直贵也是有收获的,有一个懂他爱他的妻子,听话乖巧的女儿,这样的一家子也是温馨的,在痛苦的时间中掺着这小小的暖暖的幸福,看着这些,心理还会好受一些,只希望他们幸福时光再多一些,再久一些。

       这本小说描述的是心理的变化,通过一封封信传递出感情,细腻又动情,但我更喜欢东野圭吾那些悬疑推理的小说,期待下一本书《放学后》。

《信》读后感2

       角色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游戏之一,如何有效地指导幼儿的角色游戏,既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又能在合适的时间介入,一直困扰着我。带着这样的问题,利用暑假的时间,我阅读了《和孩子一起跳舞——给幼儿教师的50封信》这本书,其中书中的第21封信,让我得到了一些收获。

       首先,分析了幼儿游戏的几个特点。如:游戏是幼儿内在动机所引起的活动,游戏不受外来规则所约束,游戏是一种假象的活动,游戏中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幼儿的这些特点是要告诉老师游戏的内容要是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中可以与幼儿一起商讨游戏规则,规则可以是灵活多变的,角色游戏就是开展一些模仿的游戏活动,游戏中幼儿只要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满足了内心的需要,就可以了。了解了幼儿的这些游戏的特点,在开展角色游戏时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设计游戏。此外,教师在角色游戏中对幼儿的直接指导应当减少到最低限度,并不是指导,而是在游戏前教师要进行大量的工作来辅助和辅导幼儿。

       其次,向我们介绍了一些角色游戏的指导原则。1.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生活经验来充实幼儿角色游戏的内容。可以通过讲故事的让幼儿从故事中获得无法亲身到的体验,还可以带幼儿去远足、参观社区等,这样的活动扩大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提供许多素材,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回忆描述自己生活经验的机会,让现实与幼儿的游戏更加的贴近。2.教师可以作为玩伴来参与幼儿的游戏。书中介绍了两种方法,一个是自言自语,二是在情景中提问题。用两个简单的实例介绍了两种方法的运用,效果也是比较好的,这些方法能够很好的对幼儿的游戏情况进行“间接的指导”。3.教师要注意帮助幼儿记录与总结角色游戏中的突出特点。我们经常在游戏的讲评环节完成这一点,通常教师在讲评环节针对游戏中出现的情况用语言来总结,有的是幼儿说,有的是老师来说,以直白说的形式来提炼幼儿的'经验。但书中的作法则不同,它介绍的记录方法有录像、拍照、录音、笔录对话等等。通过这些形式让幼儿重温自己的活动,或者从其他幼儿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这些拓宽了老师的思维,让老师知道在讲评环节时不一定用语言直白的总结,用一些拍照、录像的方式可能效果会更好,但前提老师要选择有价值的部分呈现给幼儿,时间也不要过长。

       虽然这本书没有读完,但在细细品味读过的每封信时,真的每封信都想写写读后感,如果教师发自内心地向孩子倾注真情,用真心、善意和语言去打动他们、感化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让他们增强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奋起直追,最终他们也会成为生活和学习的强者。

《信》读后感3

       诚信是金,诚信是胜,诚信是称,它衡量着人的言行,行事方法,对人态度,它胜于人们拥有的其它东西,这是我读了《诚信》这篇文章最大的感触。早在古代,孔子就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它表达了诚信的重要性。一个守信的人,走在哪里都有朋友,一个不守信的人,走到哪里都没有朋友。

       《诚信》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诚信,是人与人最基础的信念,是社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美德。是的,无论在生活、工作、事业等各个方面都要讲诚信。生活不讲诚信和学习不讲诚信,谁会跟你玩。在工作和事业中,你不讲诚信,让别人怎么放心信赖你,怎么安心把事情交给你去办。脱口而出的谎言又怎能收回来呢?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文章中指出,诚信不仅是个人关系成就,还关系着国家存亡。《诚信》这篇文章教会了我: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讲诚信,那和坏人也差不多,我们不讲诚信,那我们就是历史的罪人,所以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在我看来,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是诚信,没有诚信,我们就会生活在一个乱世中,失去了约定。

       在许多人的眼里,有时诚信很傻,很没意思,就像小孩子玩过家家一样,幼稚可笑。可往往在工作和事业上,没了诚信,损失了一大笔利益,也许就因为不讲诚信,而伴随着自身利益也失去。让我们想想,也许下一个要丧失诚信的就是自己亲近的人,那时候,你的企业就有面临破产的可能。或许违背约定还能得到一些小利益,但是就像花一样,当失去香味的时候,就算再美丽的花也难逃过枯萎的命运。诚信就是这样,它来源于自己的内心,要想控制住,必须从自我学会诚信。

       我深深地感觉到,诚信是高尚的品德,是坚持,是爱,是信誉,是对祖国有利的事,让我们行动起来,把“诚信”二字发扬光大。

《信》读后感4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一遍一遍地读了《鸡毛信》这篇文章,了解了抗日战争时期小英雄海娃的英雄事迹。我深深地被机智,勇敢的海娃所吸引,被他那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

       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抗日战争时期,小英雄海娃接受了一项送鸡毛信的任务,可途中遇到了鬼子,海娃急中生智,他把羊尾巴根的长毛拧成两根细毛绳,把鸡毛信折起来,绑在羊尾巴底下,这才躲过了敌人的严密搜查。当敌人要吃羊时,他怕敌人发现鸡毛信,深夜便带着鸡毛信逃走了。但不幸再次次被抓,他努力挣脱,成功的把敌人引入了埋伏圈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真想跷起大拇指对书中的小英雄说一声:你真了不起!你是我们小学生的骄傲!最让我佩服的是他在遇到危险时能够随机应变,凭借自己的聪明和勇敢沉着冷静的与敌人做斗争,有惊无险地将鸡毛信送到了指定地点。

       哎,真不知道,如果我回到了那个战争的年代,我会像海娃那样机智勇敢的与敌人做斗争吗?我会不会接受那样危险,随时可能丢掉性命的任务呢?想到这儿,我不禁联想起生活:那次老师让我上台演讲,我迟迟不做回答。因为我不敢在那么多人面前演讲。老师看出了我的想法,便来鼓励我,在老师的鼓励下,我才鼓起勇气踏出了这艰难的一步。不只这些,有时我还会被一只小老鼠吓哭,也很少帮妈妈做家务。我敢肯定,很多同学也是这样。而海娃连敌人都不怕,还会怕一只小小的老鼠吗?如果拿我与海娃相比,我惭愧不巳,我比他差多少呀!我还对海娃的机智惊讶不己,他多次落入敌人手中都能巧妙的摆脱。其实,这种遇事能够冷静思考的品质必须从小培养起来,父母也要帮助孩子克服胆小的心理,让我们处理些自己可以处理的事情,尽早成为善于思考,遇事沉着的少年。

       海娃这位小英雄的英勇事迹会永远记在我的心中,《鸡毛信》这篇文章将永远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激励着我勇敢,自信,自立,自强!

《信》读后感5

       文字在生活中是无法没有的一个东西,它也是我们自己的好朋友,每天都常常陪伴在我们人们的身旁度过每天的愉快。那你又是否没有看过没有一个文字的书籍呢?我想没有吧!就算也有没有文字的书籍看到的一定很少可以看到吧,大概看到的可能性只有那0.01%的微微的机会吧!我不明白书籍没有一个字,只有图画那还算是一本充满丰富知识的书籍吗?信上没有文字又写来有什么意思呢?真不明白啊!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下面的这篇文章吧!题目为?没有文字的书与信?。课文主要讲了:在古时候,还没有产生汉字的时候,人们是靠着结绳记事法去记载生活中发生地趣事。

       他们每发生一件事,他们就长绳上打上一个不同的绳结在长绳上。事情过后,又可以回忆回忆。也有的人在沙滩上捡到贝壳来记事,他们每天早上天空还没有亮起连一丝的光芒也没有的时候,捡起不同样的贝壳,有的像星星,也有的像树叶,各色各样的的都不同来记载在生活中这每一点一滴的事情。就这样古时候的古人就有了书籍与信了。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我们已在用笔与纸张去记载我们生活中的趣事。但是你知道吗?在山区住的小朋友们他们还在用石头在地上写字;用树枝在土地上写字;用粉笔在墙上写字。这种热爱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城市的小孩学习啊!最后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吧!

《信》读后感6

       海娃14岁,他爸爸是游击队的侦察员,海娃是龙门村的儿童团长。一天他爸爸来了给海娃一封鸡毛信让他送到三王村。海娃把信折起来,绑在一只羊的尾巴底下。鬼子挡住了海娃,要海娃给他们带路。海娃在鬼子睡觉时出去送信被鬼子发现了,乃让海娃给他们带路。海娃走进了埋伏圈,八路军猛打鬼子,海娃受伤了。被八路军发现了抢救过来,就这样海娃冒死把信送到了三王庄。

       在这种危险的情况下,你敢冒死把信送到三王庄吗?肯定不敢吧!但是海娃就勇敢地挺过来,为了国家的前途,牺牲了自己,幸福了大家。我们先不谈牺牲,就谈平常的小事。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如果有一张电影门票你会自己使用还是给别人呢?这可是你最喜欢的电影哦!有的人会想:肯定是自己看了,这么好看的电影如果不看是多么可惜呀!为什么不自己静静的欣赏呢?有的人会想:这么好看的电影,送给那些十分想看的人不就满足他人的愿望了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呢?而海娃作为一名小八路军,不为自己的性命着想,而是完成自己的任务,为国家献上自己微薄的力量,这样的精神难道不知得赞扬吗?虽然我们学习不了海娃这种“冒死送信”的精神,但也要做事以大局利益为重,才会有更好的结果!

《信》读后感7

       诚与信是人们优秀品格中最重要的元素,是做人的美德,是成就事业、走向成功之路的重要法宝。值得人们去深深地思考与实实在在的践行。

       所谓诚,乃诚实也;信,乃守信,信用也。它是一种个人正直的表现。诚则有信,信则有誉,诚实和信用情同手足,密不可分,它们共同构成事业大厦的顶梁之柱。人们应该积极培养这种优秀的品格。

       首先,诚实需要坚守我们的人格。人格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普通而又现实的问题,用简单的话来说,人格就是做人的资格和为人的品格的总和。它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行道德评价的一个概念。我们每个人都要懂得,在自己的生命中,人格是第一宝贵的。人格比“名”更崇高,比“利”更伟大,它是一个人的无价之宝,是任何代价都不能换取的。

       其次,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要成为一个诚信的人,就应该办事实在,不扯谎言。有道是诚信是金,诚信是宝。一个人如缺少诚信是无法立足的。在现实生活中拥有诚信美德是通行人间的特别证件。诚信还是人类社会和平发展,和平相处的基础,也是人性中最宝贵的部分,它与伪君子无缘,与空谈家远离。

       再次,不讲诚信的欺骗者往往最后欺骗的是自己。《韩非子》中说:“巧诈不如拙诚。”巧诈的人乍看之下,好象是机灵的策略,但是时间一久,必定会被人怀疑而远离。应知道世界上假的东西很多,它们在一时间也许会蒙蔽不少人,但假的终究是假的,它经不起实践的考验,如果靠骗术来行事只会让自己遭到惨败的境地。所以做到诚实无欺是赢得众人之心的关键,获得事业成功的基础。

       总之,诚与信是我们通往成功之路的重要利器,天下没有任何一种广告能比诚信的美誉更能取得他人的青睐,善于对诚信做出深入的思考,进行认真地实践,必将使我们的人生更加辉煌。

《信》读后感8

       敬一丹在这本新书里,把敬家培养人才的秘诀献给天下父母;把战胜困难、健康成长的经验和哲理告诉青年。一个人的正确道路需要有明白人“点拨”。

       “在同样的时间、空间里,在同样的角色关系中……人可以有不同的选择,而不同的选择来自不同的心和脑。”

       人要有“偶像”。男性偶像是《春苗》里的方医生:“举止文雅,目光柔和,表情含蓄,声音悦耳,眉眼清秀。”这“淑男”,让我联想起了《关雎》中的“淑女”。

       文章的字里行间,不加思索,错认为平平淡淡。仔细玩味则发觉意味深长。

       1968年11月25日那天,真的天灰、下清雪?小学生“变”中学生就在那一天?抄她家也在那一天?是艺术加工。

       读者可从中学到写作方法,把不同时间的事集中到一天。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小学停课,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变”成中学生,而不是“升”。

       文章,创造了多个富有哲理的警句,如:“记忆是功能;记录是自觉。”“不忘是为了不再。”词语清新、简捷,多处有排比句。条理分明,节奏和谐,感情洋溢,气势强烈,描写细腻,形象生动。有男性的豪爽,女性的缜密。

       这书,是夜里的明灯,是登高的阶梯。当受到挫折,看看那信;当荣华富贵,看看那年。《那年那信》的读者将与日俱增。今天感动中国,明天感动世界。

《信》读后感9

       虽然落落在岛里面声明过《年华是无效信》只适合一部分女生看,男生恐怕根本就无法理解其中那样微妙模糊的情感,不过我还是买了落落殿的书。倒不是我顽固不化脸皮厚,也不是我要挑战男生理解能力的极限,只是因为看了落落在岛5埃泽尔里的短篇《捉影捕风》。

       近几年里看的书少了,看过的短篇小说更是少之又少,能让我感到心痛的短篇也就只有《捉影捕风》了。(至于《捉影捕风》写的如何好,那是另一篇文章所要讲的,这里不再繁叙)于是我就突然很想知道落落的首部长篇《年华是无效信》会告诉我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而故事又有一个怎样的结局。

       其实在岛系列里已经看过《年华是无效信》的几节,感觉应该就是高中少女美丽浪漫的爱情故事,悱恻缠绵如此而已!所以一直没有动过买书来看的念头,毕竟自己一直很喜欢的80后作家只是郭小四。直到我看完了《捉影捕风》,我预感到落落要给我们展示的年华是无效信一定不会只是少女怀春这么简单,于是我毫不犹豫的去书店买了这本拥有青涩封面的《年华是无效信》。于是每天睡觉前我就有了在灯下看一会书再睡的习惯,于是我就在落落编织的世界里被她折磨得犹如浸在泪海,对,就是浸在泪海的感觉,你无时无刻不被浓浓的悲伤所包围,却始终有欲哭无泪的压抑。很多时候我恨不得推开寂静的窗户对着灰蓝的夜空大声地喊叫:“为什么宁遥喜欢的人不是我!”

       是的,我那么喜欢宁遥!也是那么的可怜她!

       小四对落落有很高的评价:“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可以把平淡无奇的情节化成催人泪下的篇章”,在《年华是无效信》里,的的确确没有什么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时空的倒转、没有大奸大恶之徒,有的只是一两年的光景、两个生长在一起却互相排斥的高中女生、两个性格截然不同却惹起女孩心里阵阵涟漪的男生。落落用她独特的叙事方式,用花样繁复的比兴,用贴近心脏的细节描写,让我感同身受的体会到了宁遥所要面对的和承受的一切。即使这样我还是在宁遥哭着对陈谧喊“请你……”的时候错愕,然后感到锋利的刀片正把我的心脏细细的切片。陈谧,你为什么要喜欢漂亮的王子杨,不喜欢平凡的宁遥;你为什么要喜欢开朗的王子杨,不喜欢缄默的宁遥;你为什么要喜欢娇气的王子杨,不喜欢灵气的宁遥;你为什么要喜欢讨厌的王子杨,不喜欢可爱的宁遥!

       落落说的很对,我真的不理解宁遥那些在我看来简直自掘坟墓的举动。我不理解宁遥为什么要打电话让陈谧来接王子杨回家,为什么她要把两人合买的礼物说成是陈谧一个人送的,为什么她要对陈谧说那样的话。但这又恰恰是我觉得宁遥可爱可怜的地方。缠缠绕绕,爱与恨激烈的碰撞,快乐与悲伤各自为阵。难道真的会在这样边讨厌你,边依赖你的日子里,发现回头路上一片暖热光芒吗?

       说了很多,却好像很杂乱的样子,也许我喜欢《年华是无效信》已经到了语无伦次的地步,个中滋味,也许只有你读过才会清楚了。

       最后想说:落落,牛逼!我会耐心等候你的《尘埃星球》!

《信》读后感10

       我非常喜欢看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作品是《鸡毛信》故事,其中讲述的是:

       华北抗日根据地龙门村,有赵姓父子俩,父亲老赵是民兵中队长,十二岁的儿子海娃是儿童团团长。一天,父亲得到鬼子要进山抢粮的消息,便让海娃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做掩护,携信上路。不料途中遭遇鬼子,海娃急中生智,将信藏在了一头羊的尾巴下面。鬼子们抢了海娃的羊还逼迫他带路去龙门村。晚上,海娃乘敌人熟睡时,取信逃跑。途中,信一度失而复得,但海娃却再次被捉住。机智勇敢的海娃故意把敌人引入歧途,至此,敌人才知中计,拔枪打伤了手,千钧一发的时刻,八路军赶来搭救,全歼了敌兵。海娃完成任务后晕倒了,八路军根据鸡毛信里提供的情报,炸毁了敌人的炮楼,并捉了猫眼司令。

       我们要像海娃一样坚强勇敢,敢于奋斗的良好品质。

       【《信》读后感】

       1.信的《原来》读后感

       2.《诚与信》读后感

       3.信客读后感

       4.《信客》读后感

       5.《信客》读后感

       6.诚信的力量读后感

       7.鸡毛信读后感

       8.关于诚与信读后感

       9.信客读后感三篇

第四篇:我之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

       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

       什么东西使我能看下去这本书?

       充满了童话?科幻?还是暴力美学呢? 一看之下,故事情节简单到了极点。内容一贯如西方文人的叙述(还不如马克吐温的书):19世纪美西战争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战略意义的书信,急需送到古巴盟军将领加西亚的手中,可是加西亚正在丛林作战,没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此时,挺身而出的一名军人——罗文,不讲任何条件,历尽艰险,徒步三周后,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为何会让我能一直读到最后一页?

       是主人公。通过他不畏艰险的敬业精神,才可以完成了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任务的精神,感染了我。正像我们公司那孜孜不倦,埋头苦干的领导和普通员工们那样敬业精神。有力地推动了公司事的发展.企业需要“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那些积极主动,坚忍不拔,积极和坚决完成任务的人,那些值得信赖,忠诚感恩可以委以重任的人,也许不需要太多高等文化知识,但一定要有罗文一样的道德品质,这种道德品质正是一个,企业和一个做人做事成功的有力支柱.罗文般的敬业精神应该作为我们每个人的敬业标准,对于工作任务不计得失,不攀不比忠于职守,爱岗敬业, ,全心全意地工作,认真地成每一.件工作,书中倡导了这种理念:工作的忠诚与信念.很多人对于自己目前的工作都不满意,所谓的“ 这山望着那山高”,总觉得别人的工作比自己好,而等自己真的失去目前的工作时,才发觉自己原先的工作有多好.读一本书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

       现在很多人工作时往往是抱着应付的态度,即把老板或领导规定必须做的事情做完就行了.这样的话,只会使自己永远处在被动的局面,换句话说,这样无法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

       我为公司服务了近八年.这之中也有困惑和迷茫。但我坚信既然公司选择了我。我就没理由不踏实地去完成每一项交代的工作!

       当然主人公的优秀是不言而喻的,而麦金莱的举重若轻,瓦格纳的知人善任,格瓦西奥,里奥等人的团结协作以及双方的共同价值目标,也同样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这些优秀的品质和精神都是一个企业,一个领导,一个员工必不可少的.年轻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种种的指导,而是更需要一种敬业的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 西亚因为有了这位英雄,阿尔伯特·哈伯德才创作了不朽的名 作《致加西亚的信》。让我们通过这部作品获取一种进取心,在这种追求中获得一种动力。我们自己即使付出再多的代价,为了国家也在所不惜。--哈里斯

       一本好书,它的内容不一定很精彩,但它一定会打动真正读懂它的人,原则做事,本色做人

       工程部:董志勇

       2022年6月28日

第五篇:我的教育信条读后感

       我的教育信条读后感

       工作之余,我也经常翻阅一些国外有关教育的书籍,发现在美国中小学教学中,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定理,教师总是煞费苦心地告诉学生怎样去思考问题,怎样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特别是近年来,美国风行一种“木匠教学法”,就是给孩子们一些木块和量尺,由他们去量木块的长宽高,然后拼造出一些简单的物体。这样,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就认识了尺子的用途与方法,也理解了线段长短间的加减关系。而教师只是布置任务和解答孩子们在动手劳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木匠教学法”的一个最大好处就是使孩子们始终处在一种具体的操作之中。它之所以成功,就在于通过“从做中学”,极大地锻炼了孩子们自我发现问题和亲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按教师事先规定的方法去做,从而给了孩子们充分的机会发展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学校虽然也有教科书,但教师讲课从不照本宣科,有时甚至不用教科书。大部分的教学方式都是采用学生主动参与的办法,从活动和实践中进行学习。美国学校更加注意让学生从社会中、大自然中获取知识,学生们经常出去旅行;学到什么内容,就到实地参观、考察什么内容,工厂、农场哪儿都去。如有学生因家庭困难没钱出去,学校会建议他用勤工俭学来解决经济困难。如果家长出国或到外地去旅行,并要带上孩子也去,学校也会积极支持,并不认为会耽误学习,反而认为这是最生动的学习,可以开阔眼界。现在,再反观我国的教育实际,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还屡屡呈现在课堂上,教师总是不厌其烦的牵着学生走路。这怎么能培养出敢于创新的一代新人呢?希望我们这些为人师者,都能拿出点时间来细细领悟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一书,以其精髓指导自己的实际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