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穗》教学设计和反思

小班拾穗者美术教案

       春天是什么

       春天是

       原野上开出的第一朵花

       破冰而出的迎春花。

       春天是什么

       春天是

       大树上小鸟唱出的第一串音符

       随风飘动的七彩音符。

       春天是什么

       春天是

       从南方飞回的第一批大雁

       带来远方祝福的邮递员。

       春天是什么

       春天是

       远足孩子们的第一声欢笑

       迎接春天的欢快笑声…

名画《拾穗者》赏析

       《拾穗者》米勒 1857年 油画 83.5X111厘米 巴黎卢佛尔博物馆藏。

       在这幅画中,米勒采用横向构图描绘了三个正在弯着腰,低着头,在收割过的麦田里拾剩落的麦穗的妇女形象,她们穿着粗布衣裙和沉重的旧鞋子,在她们身后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天空和隐约可见的劳动场面。

       米勒没有正面描绘她们的面部,也没有作丝毫的美化,她们就如现实中的农民一样默默地劳动着。

       画面上,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二块头巾那种沉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和米勒对农村生活的特别的挚爱。

       在造型上,米勒用较明显的轮廓使形象坚实有力,很好地表现了农民特有的气质。

我的老师 冰心 原文

        我的老师我永远忘不掉的,是T女士,我的老师。

       我从小住在偏僻的乡村里,没有机会进小学,所以只在家塾里读书,国文读得很多,历史地理也还将就得过,吟诗作文都学会了,且还能写一两千字的文章。

       只是算术很落后,翻来覆去,只做到加减乘除,因为塾师自己的算学程度,也只到此为止。

       十二岁到了北平,我居然考上了一个中学,因为考试的时候,校长只出一个“学而后知不足”的论说题目。

       这题目是我在家里做过的,当时下笔千言,一挥而就。

       校长先生大为惊奇赞赏,一下子便让我和中学一年级的学生同班上课。

       上课两星期以后,别的功课我都能应付自如,作文还升了一班,只是算术把我难坏了。

       中学的算术是从代数做起的,我的算学底子太坏,脚跟站不牢,昏头眩脑,踏着云雾似的上课,T女士便在这云雾之中,飘进了我的生命中来。

       她是我们的代数和历史教员,那时也不过二十多岁罢。

       “螓首蛾眉,齿如编贝”这八个字,就恰恰的可以形容她。

       她是北方人,皮肤很白嫩,身体很窈窕,又很容易红脸,难为情或是生气,就立刻连耳带颈都红了起来。

       我最怕是她红脸的时候。

       同学中敬爱她的,当然不止我一人,因为她是我们女教师中间最美丽、最和平、最善诱导的一位。

       她的态度,严肃而又和蔼,讲述时简单而又清晰。

       她善用譬喻,我们每每因着譬喻的有趣,而连带的牢记了原理。

       第一个月考,我的历史得九十九分,而代数却只得了五十二分,不及格

       当我下课自己躲在屋角流泪的时候,觉得有只温暖的手,抚着我的肩膀,抬头却见T女士挟着课本,站在我的身旁。

       我赶紧擦了眼泪,站了起来。

       她温和地问我道:“你为什么哭

       难道是我的分打错了

       我说:“不是的,我是气我自己的数学底子太差。

       你出的十道题目,我只明白一半。

       她就款款温柔地坐下,仔细问我的过去。

       知道了我的家塾教育以后,她就恳切地对我说:“这不能怪你。

       你中间跳过了一大段

       我看你还聪明,补习一定不难;以后你每天晚一点回家,我替你补习算术罢。

       这当然是她对我格外的爱护,因为算术不合格,很有留级的可能;而且她很忙,每天抽出一个钟头给我,是额外的恩惠。

       我当时连忙答允,又再三地道谢。

       回家去同母亲一说,母亲尤其感激,又仔细地询问T女士的一切,她觉得T女士是一位很好的老师。

       从此我每天下课后,就到她的办公室,补习一个钟头的算术,把高小三年的课本,在半年以内赶完了。

       T女士逢人便称道我的神速聪明。

       但她不知道我每天回家后,用功直到半夜,因着习题的烦难,我曾流过许多焦急的眼泪,在眼泪模糊之中。

       灯影下往往涌现着T女士美丽慈和的脸,我就仿佛得了灵感似的。

       擦去眼泪,又赶紧往下做。

       那时我住在母亲的套间里,冬天的夜里,烧热了砖炕,点起一盏煤油灯,盘着两腿坐在炕桌边上,读书习算。

       到了夜深,母亲往往叫人送冰糖葫芦或是赛梨的萝卜,来给我消夜。

       直到现在,每逢看见孩子做算术。

       我就会看见T女士的笑脸,脚下觉得热烘烘的,嘴里也充满了萝卜的清甜气味

       算术补习完毕,一切难题,迎刃而解,代数同几何,我全是不费工夫地做着;我成了同学们崇拜的中心,有什么难题,他们都来请教我。

       因着T女士的关系,我对于算学真是心神贯注,竟有几个困难的习题,是在夜中苦想,梦里做出来的。

       我补完数学以后,母亲觉得对于T女士应有一点表示,她自己跑到福隆公司,买了一件很贵重的衣料,叫我送去。

       T女士却把礼物退了回来,她对我母亲说:“我不是常替学生补习的,我不能要报酬。

       我因为觉得令郎别样功课都很好,只有数学差些,退一班未免太委屈他。

       他这样的赶,没有赶出毛病来,我已经是很高兴的了。

       母亲不敢勉强她,只得作罢。

       有一天我在东安市场,碰见T女士也在那里买东西。

       看见摊上挂着的挖空的红萝卜里面种着新麦秧,她不住地夸赞那东西的巧雅,颜色的鲜明,可是因为手里东西太多,不能再拿,割爱了。

       等她走后,我不曾还价,赶紧买了一只萝卜,挑在手里回家。

       第二天一早又挑着那只红萝卜,按着狂跳的心,到她办公室去叩门。

       她正预备上课,开门看见我和我的礼物,不觉嫣然地笑了,立刻接了过去,挂在灯上,一面说:“谢谢你,你真是细心。

       我红着脸出来,三步两跳跑到教室里,嘴角不自觉地唱着歌,那一整天我颇觉得有些飘飘然之感。

       因为补习算术,我和她面对坐的时候很多,我做着算题,她也低头改卷子。

       在我抬头凝思的时候,往往注意到她的如云的头发,雪白的脖子,很长的低垂的睫毛,和穿在她身上匀称大方的灰布衫,青裙子,心里渐渐生了说不出的敬慕和爱恋。

       在我偷看她的时候,有时她的眼光正我和的相接,出神地露着润白的牙齿向我一笑,我就要红起脸,低下头,心里乱半天,又喜欢,又难过,自己莫名其妙。

       我从中学毕业的那一年,T女士也离开了那学校,到别地方作事。

       但我们仍常有见面的机会。

       每次看见我,她总有勉励安慰的话,也常有些事要我帮忙,如翻译些短篇文字之类,我总是谨慎从事,宁可将大学里功课挪后,不肯耽误她的事情。

       她做着很好的事业,很大的事业,至死未结婚。

       六年以前,以牙疾死于上海,追悼哀殓她的,有几万人。

       我是从波士顿到纽约的火车上,得到了这个消息,车窗外飞掠过去的一大片的枫林秋叶,尽消失了艳红的颜色。

       我忽然流下泪来,这是母亲死后第一次的流泪。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

       享年99岁,籍贯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

       被称为“世纪老人”。

       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简介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

       此后著有散文《南归》,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

       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

       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

       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

       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集》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

       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

       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

       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

       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冰心崇尚“爱的哲学”。

       “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

       她非常爱孩子,把孩子看做“最神圣的人”,认为他们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好好呵护。

       同时也成为了小读者的知心朋友,深受人民的敬仰。

       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美。

高中美术米勒晚钟教案

        世界名画,由法国著名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创作于1850年,属布面油画。

       规格为55.5×66厘米。

       现藏于巴黎卢浮宫。

       简介:

       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1814-1875年)是19世纪法国杰出现实主义画家,以描绘农村主题见长,他创作的作品以描绘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为主,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

       米勒出生于诺曼底的一个农民家庭,在瑟堡接受了最早的艺术启蒙教育。

       1873年,他来到巴黎,受教于德拉罗什画室,并在卢浮宫研究学习历代 -的作品。

       1848年,他的作品《簸谷者》在沙龙展出。

       1849年,他定居于巴黎东南郊外的巴比松农村。

       在以后的27年里,他创作了一系列以农民的生活和劳动为主题的作品。

       代表作品有:《播种者》、《拾穗者》、《晚钟》、《喂食》、《慈母的爱》、《倚锄的人》、《牧羊女》等。

       欣赏:

       《晚钟》,创作于1958年至1859年。

       画面十分简洁,米勒撷取身边农民的日常劳作场景进行描绘,将普通的瞬间描绘成永恒的艺术经典。

       暮色中一望无际的田野,远处隐约显露出教堂的钟楼,画面前景是一对正低头合掌祈祷的青年夫妇,身边停放着独轮小推车、篓筐、装土豆的麻袋和农具。

       整幅画面宁静而安详,一切都表明这对年轻夫妇在一天的劳作忙碌后停顿下来,画面在此刻凝滞,原来是远处教堂飘荡过来的钟声使他们如此虔诚,观者仿佛也听到了远方依稀的钟声。

       这对伫立在农田里剪影一般的夫妇与地平线交叉的形式,使人联想到了庄严、神圣的“十字架”,从而拉近了农夫、教堂与观赏者的距离,并强化了教堂钟楼的“音响”感应。

       在画面中,画家让日暮余晖的笼罩、屏息静思的农夫和静

一些在困境中,奋发图强从而获得成功的事例

        1、大作曲家贝多芬由于贫穷没能上大学,十七岁是患了伤寒和天花病,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在爱情上也屡受挫折。

       在这种情况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

       在与命运的顽强搏斗中,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

       逆境不但没有吓倒他,反而成了他获得强大生命力的磁场。

       2、曹操兵败赤壁,80万大军被扫荡一空,身边只有数骑。

       逃亡路上,将士都心情沮丧,无精打采。

       曹操却谈笑风生,似乎是在凯旋。

       他的乐观情绪感染了周围的人,行进速度明显加快,不久便脱离险境,回到魏地。

       后来重整旗鼓,卷土重来,也没要太长时间。

       3、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谪,这一跤让他跌得鼻青脸肿,惨不忍睹,先贬黄州,又贬颖州、惠阳,最远贬到海南儋州,这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

       面对人生低谷,超强的乐观精神救了他,东坡放言:\"百年须笑三万六千场,一日一笑,此生快哉

       于是,黄州城外赤壁山前开怀一笑,《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便横空出世,奠定了他文化伟人的历史地位。

       4、海伦凯勒在19个月的时候因为一场猩红热,失去了视力和听力。

       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自暴自弃,但在导师安妮·莎莉文的帮助下,海伦学会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

       她热爱生活并从中得到许多知识,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

       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女子学院,成为一位学识渊博,掌握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五种语言的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

       她走遍世界各地,为盲人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

       她获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 -的嘉奖。

       5、命运向张海迪挑战。

       五岁时,她就得了硬脊膜外血管病变。

       此后的十六年间,她先后动过四次大手术,摘除了六块脊椎板,使她从第二胸椎以下,即占三分之二的躯体失去了知觉。

       张海迪的命运是很不幸的,可是在党和人民的抚育、关怀和帮助下,她没有沮丧,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向命运挑战。

       她克服种种困难,自学了小学和中学的基本课程,阅读了一千多册政治、文学、医学、外语等方面的书籍;自学英语达到大学程度;翻译了十六万多字的英文作品和资料;她还不顾自身的病痛,用自学的医学知识和中医针灸技术,为群众治病一万人次以上。

       她满腔热情地帮助周围的青年学习、工作和进步,使他们奋起革命精神,在工作中做出贡献。

       她在高考预选中得四百三十六分而不能跨进校门,却鼓励和帮助别的青年进了大学,她自己不能进工厂劳动,到边疆保卫祖国,却鼓励和帮助别的青年成为先进生产者、战斗英雄。

小学语文有哪些名师

       :上海特级教师贾志敏 江苏特级教师于永正、江苏省特级教师孙双金 天津市特级教师靳家彦 上海特级教徐善俊 特级教师支玉恒 北京特级教师,窦桂梅

       斯霞,女,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县斯宅乡,取名碧霄;8岁时,进族里办的\"斯民小学\"读书,改为斯霞。

       1922年考上浙江省杭州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毕业后到绍兴第五中学附属小学任教,1929年转浙江省嘉兴县集贤小学工作。

       次年经人介绍到肖山湘湖师范学校工作。

       婚后转到南京东区实验小学教书,不久又转入中央大学实验学校小学部工作。

       1947年,又回到南京中央大学实验小学(1952年学校改名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工作。

       1956年被评为南京市先进工,小学一级教师,同年光荣加入中国 -。

       1960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并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教群英会。

       1963年,《江苏教育》、《人民日报》先后刊登《育苗人》、《斯霞和孩子》的报道,着重宣传介绍斯霞和学生的关系。

       1973年,江苏省教育厅调她到省教材编写组,编写小学语文教材。

       1977年底,她回到南师附小,担任一年级班主任,次年,被评为小学特级教师,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劳动英雄,全国\"三八\"红旗手,南京市人民 -任命她为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197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1980年辞去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职务,次年因病住院,不得不离开了心爱的讲台。

       主要著作有:《斯霞教育经验选编》、《我的教学生涯》。

       霍懋征,女,汉族。

        -党员。

       1921年9月出生。

       194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任北京第二试验小学教师、副校长,至今从教60年。

       是我国50年代就蜚声全国教育战线,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

       全国首批特级教师,荣获北京市教育工一等奖。

       多次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她光荣地被评为中国现代百名教育家之一。

       霍懋征老师一家三代八人选择了教师这一光荣职业,1991年这个教师之家当选“全国优秀教育世家”。

       霍懋征老师是一位成功的人民教师,她在半个多世纪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为我们的基础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教改实践,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经验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

       袁瑢(1923-)江苏南通人。

       女。

       交通大学肄业。

       建国后,历任上海实验小学教师、副校长校长,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妇联执委会常委。

       特级教师。

       1954年加入中国 -。

       1960年、1983年两次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1960年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

       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于漪,1929年生,浙江人,1951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教育系。

       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

       全国教育先进工、劳动模范。

       历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上海市杨浦中学语文教师、上海第二师范学校校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语言学会理事,上海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等职。

       著有《于漪文集》、《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珠》、《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等,音像教学辅导材料有《于漪语文教学课堂结构精析》、《妙笔生辉》等数十盒。

       李吉林,女,1938年5月生,1956年8月毕业于江苏省南通女子师范,毕业后在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任教。

       1978年被评为江苏首批特级教师,现任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

       李吉林老师长期坚持教学改革,创立了情境教育理论体系及操作体系,得到教育部领导及专家的高度评价。

       出版《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李吉林情境教学详案精选》等6本专著,发表近二百多篇论文,计300多万字。

       这些科研成果先后荣获国家教委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新闻出版暑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等。

       她主讲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电视讲座21集,由中国教育电视台通过卫星向华语地区播放,1999年获全国电化教材师范最高奖。

       她应邀外出讲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受到教育界普遍的欢迎与尊重,是基础教育界卓有影响的小学教育专家。

       支玉恒,1939年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1959年于河北体育学校毕业后在小学上体育课,后由于种种原因,1977年,近40岁时改教语文课。

       当时他连汉语拼音都认不全,于是虚心地向低年级老教师求教。

       踢球多年的脚很灵活,而用手写字却很费劲,于是苦练三年,无论写教案、改作业、批作文、写总结等,均用小楷毛笔书写。

       语文教学起步较晚,然而他以勤补缺,刻苦钻研,终于天道酬勤。

       他走出了张家口,走出了河北省,成为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

       贾志敏,上海市人,汉族人,1939年出生。

       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民进市委普教委员会副主任,民进浦东区委委员。

       小学高级教师。

       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已有46个春秋。

       由于他创造性的劳动,出色的工作而多次受到 -嘉奖。

       1994年,获上海市特级教师称号。

       1999年“五一”前夕,获“浦东新区开发建设特殊奖”。

       2000年获“浦东名师”称号。

       现任上海金苹果学校小学部校长,浦东新区首届政协委员。

       贾志敏同志一生坎坷,几经磨难。

       文革期间,贾志敏教师在政治上受迫害,身心上受摧残,但是他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矢志不渝。

       42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他的课堂形成“以学生为主,以训练为主,以激励为主”的风格。

       在作文教学中形成了“高、趣、真、活、实”的特色。

       提任校长以后,他大胆试验,积极探索,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经验获得了成效。

       1992年,上海电视台录制的电视系列片《贾老师教作文》,1994年上海教育台录制的作文教学系列片《锦上添花》相继在许多省市播出,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1999年中国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又录制了《贾老师教小学生作文》的光盘并面世,引起了海内外的关注。

       前年暑假,贾老师应邀赴新加坡为当地华文老师传授语文教学经验,并获得极好的反映。

       于永正,男, -党员。

       1962年从徐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现任鼓楼区教研室主任。

       1985年,于永正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同年被徐州市人民 -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5年,他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 -特殊津贴。

       于永正同志勇于革新,敢为人先,以语文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为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带来了一缕清新的风。

       他把如何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作为主要研究课题,形成了“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的教学特色。

       在小学作文教学上,他实践了“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

       中国教育电视台、山西教育电视制作中心、吉林教育电视台将有关教学实况拍成电视片向全国发行,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

       于永正老师多次应邀赴外省、市讲学,他的课和报告受到专家、老师们的赞誉。

       1992年12月14日—16日,国家教育部在南京专门召开了“于永正语文教学研讨会”,推广于老师的“五重”教学法。

       于永正同志曾出版《教海漫记》、《于永正课堂教学与经验》等专著,并在全国、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靳家彦,男,1944年12月生,毕业于天津教育学院中文系。

       从教38年,现任天津南开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荣获天津市模范教师、天津市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被国家授予“人民教师”奖章,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学专家。

       创立“小学语文导读法”,应邀赴30个省、市及大专院校讲学,做示范教学,受到广泛赞扬。

       出版《小学语文导读法》等专著17部,发表《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教小学语文》等论文200余篇,多篇获全国及省市奖。

       《中国教育报》开辟专栏介绍“靳家彦教育教学艺术”。

       参加多种教材编写,培养徒弟20余名,均取得优异成绩。

       张化万,男,江苏扬州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杭州市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协会副会长,全国小学作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现代小学语文>编委会主编,杭州市小语会副理事长.曾荣获全国 -先进教师二等奖、浙江省优秀教研员、浙江省十佳校长、区劳动模范、杭州市优秀党务工等荣誉称号.1994年,倡议并参与组织实施了\"杭州市上城区跨世纪园丁工程;5次代表浙江省在全国小学语文阅读与作文教学的观摩会上执教示范课;先后带出了浙江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曹晓红、王莺,培养了全国首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省教坛新秀虞大明等一批省内外有相当知名度的优秀教师.曾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上示范课,作学术讲座;有60余篇论文发表或获奖;主编或撰写<写好作文的金钥匙><猪八戒学作文><小学作文教学心理学><小学教育研究入门><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基础><小学语文典型课示例>等;出版专著<现代小学写话与习作教学>;出版<张化万阅读教学><张化万作文教学><中国名师张化万>等课堂教学录像资料;主编<浙江省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11、12册)<现代小学语文><小学语文国情教育补充教材>等教材12本.王崧舟,男,1966年10月出生,浙江上虞人。

       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

       现任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王崧舟校长醉心于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追求。

       他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语感素养为核心,从生命成长的高度观照和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

       他的语文课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栏目播出,《语感教学法》入选教育部《中国名师》音像专著工程。

       他认为“语文素养”就是“人”的素养,“人文精神”就是“人”的精神,“母语教育”就是“人”的教育。

       他认为母语应该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风景、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甘泉。

       他主张语文教学应在继承传统的“双基”教学的前提下,着力加强学生的“语文基础积累”和“语文基本习惯”的培养;他认为一堂好的阅读课应该“关爱生命、着眼发展、依学定教、发扬民主、以读为本、以情感人、强化语感、鼓励创见、引导质疑、敏于点拨”,并独创“自读感悟—开放引导”教学模式。

       窦桂梅,女,1967年4月出生,汉族, -党员。

       从教于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副校长),现任清华附小副校长。

       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研究生课程班毕业。

       国家九五重点课题语文教材编写组的编委及编写人员。

       国家“十五”课题“现代教学艺术研究”课题组专家组成员。

       海淀中心学区课程改革领导组副组长。

       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全国反馈教学研究会理事,吉林省教育学会理事,吉林省青年教师研究会副理事长。

       从1994年开始搞“语文教学民族化与现代化研究”。

       具体目标是“继承工具性,打牢语文基础;注重人文性,弘扬主体精神;体现民族性,遵循汉语学习规律。

       孙建锋,男,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骨干教师培训对象。

       曾获江苏乍小学语文说课比赛一等奖,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比赛一等奖;近年来,他应邀到山东,河南,浙江,江西,内蒙古等地上课,课堂教学扎实,灵活,富有创意,深受一线教师的喜爱。

       在《小学语文教师》《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河北教育》等刊物发表文章60余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吉春亚,全国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中文本科学历。

       1964年生于美丽的太湖南岸,那“千山千水千秀才”的江浙人文沃土孕育的了她的聪慧灵气,再加上她博采众长、开拓进取,使她教学自成一派—带有浓浓“语文味”的且不乏诗情画意的“言语学习型”的教学风格。

       吉老师有很强的科研能力,曾主持和参与“语文思维训练”和“小学学科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等6项省级课题,其成果获得全国小语会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并由国家出版社出版。

       北京小学,是北京市最好的一所小学。

       吉春亚老师就是这所学校的唯一特级教师。

       薛法根,男,1968年生,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

       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校长、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从教以来,潜心研究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致力于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研究,提出了“走向智慧、走向生活、走向综合、走向运用”的教学新理念。

       曾先后在《人民教育》等报刊杂志发表教学论文100多篇,著有《智慧教学》一书。

       1995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1998年荣获江苏省“红杉树”园丁奖金奖,1999年被评为江苏省名教师,2022年荣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2022年获第五届全国“十杰教师”提名。

       孙双金,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现任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曾荣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江苏省小学语文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事迹收入《江苏教育名人录》、《中国当代教育名人录》和《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精品录》。

       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200多篇文章,出版了《孙双金语文教学艺术》和中华名师丛书《美丽课堂》等专著。

       盛新凤,女,1970年生。

       著名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中学高级...

问一下《千家诗》(出自于漪《往事依依》)的问题啊~

        于漪,女,江苏镇江人。

       1929年2月7日生,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

       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

       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执行委员,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

       现任上海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教师研究会会长。

       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教育工,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及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

       主要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珠》、《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等,音像教学辅导材料有《于漪语文教学课堂结构精析》、《妙笔生辉》等数十盒。

       永远的师者:于漪

       1951年,复旦大学教育系毕业了一位至今仍令母校感到骄傲的学生-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

       40多年来,尽管工作岗位发生过许多变化,但她心中钟爱的职业始终只有一个:永远的教师。

       一位激情似火的教师

       凭着激情,她在走出校门教了8年的历史课后,毅然改行拿起了语文教材,并从此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虽然她一直是一位优秀的学生和出色的历史教师,但面对学生们不敢有丝毫马虎。

       从语法、修辞、逻辑到中外文学史、甚至哲学、天文、地理、航海等知识,所有与教学相关的知识都一一学习,天天明灯伴夜到三更。

       奠定了自己作为师者的基础。

       《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珠》、《中学生作文指引》、《教师学概论》等著述,向人们展示的正是这种基于对语文教学充满激情的硕果。

       1978年,于漪以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突出成绩而被评为上海市特级教师。

       一位一身正气的校长

       凭着一身正气,1985年于漪走上了几经变迁的上海第二师范学校校长的岗位。

       当时,那是一所伤痕累累的学校。

       踏进校门,于漪看到的是衰败的校舍、涣散的教师队伍。

       于漪作出一系列令当时社会震惊的决定:教师实行坐班制,学生一剪头发,二穿校服。

       并斩钉截铁地面对校内外的各种议论;社会上允许的,学校不能都允许;社会上流行的,学校不一定都提倡。

       她着手开展两代师德的教育,请离休干部作革命传统教育,请盲人乐队用精彩的演奏诉说怎样做生活的强者,让教师、学生讨论当代教师和师范生的形象。

       规划兴建了图书实验楼、体育馆、艺术楼,开辟了大草坪,植树种花,让学校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硬是将学校营造成一块育人的净土。

       于漪有许多耀眼的荣誉:全国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工、全国劳动模范。

       但最为珍贵的是-永远的师者。

       一种清新的教学风格

       1、思想性。

       党的教育方针和“三个面向”是教学改革的依据,于漪牢牢地把握着这一依据。

       她的全部教学改革活动,贯穿着一条鲜明的红线,那就是“教文育人”。

       于漪所上的语文课,充分地体现着“文道统一”的精神,在听说读写训练中,结合着思想教育,恰似春风化雨,渗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真可谓教养与教育的和谐统一。

       于漪语文教学的思想性是很强、很突出的。

       2、重学性、重教轻学,是传统教学的积弊。

       于漪主张,教师应把从教出发的立足点转换到从学出发的立足点上来,重视对学法的研究,使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为此,教师必须“目中有人”,要研究当代学生的新情况、新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3、情趣性。

       于漪主张,讲课要有情趣。

       教学有了情趣,就能吸引学生产生一种孜孜石乞石乞、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才能产生实效,而效果又会促使兴趣的巩固和发展。

       为此,教学就须在“得”字上下功夫,学生学有所得,才能对语文学习产生情感和趣味。

       4、智能性。

       于漪站在培养开拓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高度,十分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

       只要全面地阅读于漪的教学论文,不难发现于漪全部语文教学活动中,贯穿着一条重要线索,那就是: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

       如何开发学生的智力,于漪曾写过不少专论,诸如“谈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谈观察训练”“谈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谈把握记忆的支撑点”等等。

       这些论述启示我们:语文教学要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主动、活泼的学习中,逐渐成长为聪明有为的人才。

       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于漪主张读写听说全面训练。

       她深感“重读写轻听说”教学的滞后性,从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角度考虑,她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是十分重视听力与说话训练的。

       纵观于漪的读、写、听、说实践,可以从中寻找出另一条重要线索,那就是:在教师主导下,让学生在主动、自觉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地培养起自学能力。

       5、文学性。

       人的生活离不开文学。

       文学修养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应该具有的文化素质。

       于漪的语文教学,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

       这只要听听她的学生在发言时能熟练地运用古诗词,能恰到好处地使用成语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在课堂上一首又一首地背诵古代诗词,也就可以知道于漪平时是怎样成功地向学生进行文学教育了。

       听于漪讲课,读于漪文章,文学味浓是一个突出的感受。

       平时她的教学语言也充满了优美的文学词语,感染力很强,这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把学生带入文学的情趣之中,可以提高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语文教学的效率也就必然随之提高。

       6、整体性、于漪认为,语文教学是个系统工程。

       它首先应具有科学的序列,然后才能有序有效地传授知识、进行训练。

       教师对每个学期教学工作的安排,既要全局在胸,又要明确每堂课、每个单元、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

       在实际教学中,她引导学生遵循文道统一的规律,从整体上去理解、把握课文,使学生不仅理解、把握课文写什么、怎样写,而且理会为什么这样写。

       学生从课堂教学中不仅学到知识、技能,而且受到思想教育。

       于漪精通于教学艺术,对于一堂课怎么开头,选择什么作突破口以带起全局,怎样展开教学进程,怎样收尾,都有独创的整体设计

       听她的课,所感受到的是:教学环环紧扣,节奏鲜明,抑扬顿挫,起承转合,有张有弛,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而且由于她的整个教学能“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所以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怎样上好一堂课,于漪的主要经验是:

       第一,“挖掘文章内在的思想性,揭示其寓含的深意”;第二,“重锤敲打关键词句,使它们溅出耀眼的火花”;第三,“变换提问的角度,选择最佳入口处,激发学生的感情”;第四,“创设情境,带领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使他们耳濡目染,受到熏陶”;

健美操动作编排4个8拍精确到每一个拍什么动作

        不知你编这套操有何用是要带操照样要去参加比赛。

       假如是带操的话请求的动作都比较简单你可以尝尝健美操的根本动作加一些转体最最根本的是踏步走步V字步交差步低冲击和高冲击动作的组归并且在编的时刻把动作方法写下来之后在多练几编就行

语文7年级的上册导学练 往事依依的答案,课内的,急求啊

        答对有20分

        看图画—有身历其境之百妙—热爱自然

       读诗歌—领略祖国风物之美—爱国爱美爱生活

       听讲课—使度我深受感动—爱课外阅读

       聆教诲—使我铭刻在心—热内爱文学 看山水画 甚得其乐

       读《水浒传》身历其境 爱自然

       读《千家诗》心旷神怡 爱生容活

       听国文课 抒爱国情 多读书

       登北固楼 感兴亡事 好读书

       读中外小说 开阔视野

晚唐诗歌的艺术特点

        晚唐诗歌的艺术特点:伤感无奈,细腻柔软。

       借古讽今,颓然消极。

       晚唐时社会状况急转而下,宦官专权、藩镇割剧、又爆发了最终令唐王朝轰然坍塌的黄巢大起义,面对这种情况,诗人们大都忧时嗟生、消极悲观,关注对象从社会转入自身情感,吟诵男女之情蔚成风气。

       艺术格调上,一方面继承中唐精工雕琢的“人工之美”诗风,另一方面也推重天真隽永、平淡的诗风。

       扩展资料

       晚唐诗派

       标榜学晚唐诗的近代诗派。

       领袖人物为樊增祥、易顺鼎。

       他们着重学习晚唐诗人李商隐、温庭筠、韩偓,从韩偓“香奁体”入手,好作艳体诗,追求对仗工巧,隶事精切,词采富艳,诗风典赡华靡,工整绵丽。

       樊增祥自称“性耽绮语”,“学诗自香奁体入”。

       学诗之初,“积诗千数百首,大半小仓(袁枚)、瓯北(赵翼)体,其余皆香奁体也”。

       又说“三十以前,颇嗜温、李,下逮西昆,即《疑雨集》、《香草笺》,亦所不薄”(《樊山全集》续集第26卷)。

       易顺鼎诗以“近于温李者居多”,“以学晚唐者为最佳”。

       近体诗“惟以裁对鲜新工整为主”,晚年“益纵情于舞榭歌场”,诗“多冶游之作”(陈衍《石遗室诗话》)。

       属于这一派的主要诗人还有三多、李希圣、曹元忠等。

       三多,字六桥,又署鹿樵、可园。

       满人。

       曾官绥远、奉天都统,杭州、库伦驻防大臣。

       为樊增祥诗 -,工于隶事,极似樊。

       所不同者,诗多边地莽苍之气,善以满蒙方言入诗。

       有《可园诗钞》。

       李希圣(1864~1905),字亦元。

       湖南湘乡人。

       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刑部主事。

       诗大多为七律,专学李商隐。

       有《雁影斋诗存》。

       曹元忠,字君直。

       江苏吴县人。

       光绪二十年(1894)举人,曾官内阁中书。

       诗亦专学李商隐,其工妙不下李希圣诗,有《北游小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晚唐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