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之标题的作用(教师)

第一篇:散文阅读之标题的作用(教师)

       散文阅读之三----标题的含义和作用(教师)

       在近几年的北京高考散文阅读中,标题的含义和作用这一考点经常出现。如:

       2022年西城一模23题;作品以“西川的沉静”为题,结合文意解释“西川的沉静”的丰富内涵。(4分)

       2022年1月东城期末题;23.文章以“西方的光,东方的影”为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5分)

       2022年房山一模;25.本文以“福耀四海”为题,结合全文理解题目的含义及作用。下面从基本题型、解题思路和基本练习三个方面对这一考点进行分析:

       一、基本题型;1本文以......为标题有那些含义?

       2、以......为标题有何妙处(作用)?

       二、解题思路:

       1、标题的含义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标题本身包含的意义;标题的主旨意义;标题的情感意义;标题的作用意义;标题的结构意义。

       2、标题的妙处和标题的作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点明写作特点或含义;揭示或暗示了文章的主题;表达的情感或态度;记叙的线索;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三、2022--17年期末、一模、二模题

       (一)海淀2022年1月期末 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

       这一代的清风明月

       ①电影《黄金时代》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萧军、萧红受邀到上海见鲁迅先生的那一幕:两人站在虹口内山书店的门外,隔着玻璃窗望见坐在书店里的鲁迅。演萧红的演员虽没有太剧烈的肢体语言,却让我清楚地读到萧红当时的兴奋与激动。我当年第一次见董桥先生,表情虽不自知,却亦大约如是。②初读董先生文章,始自《乡愁的理念》一书。之后因公务来往香港渐频,于是一本本补买,补读,补功课。董先生年轻时写时评,发议论,奇思妙构,引经据典,笔下常埋珠玑。过了耳顺之年多谈旧物、旧人、旧事,往往睹物思人,因人念事,旧南洋、旧台湾、旧香港、旧英伦,一幕幕好像是铁皮饼干盒里翻出来的老明信片,四边泛黄,往事仿佛都镶了楠木镜框,等你挂它上墙。

       ③老派文人都爱字画古董,都读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董先生尤是。2022年出版的《小风景》,书里用董先生的藏品照片为文章配图,从此 甲(一发不可收拾/一发不可收),字画、成扇、竹木、牙角、铜炉、砚台、嵌宝、雕漆、吉金、古玉、印章、葫芦、藏书票,还有手工装帧的西洋典籍。董先生一边收藏,一边考据,一边落笔成文,集结付梓,活脱脱十几部白话版的《前尘梦影录》(清代徐康所撰写的文物考古的专著),也成了我开始接触字画文玩的参考书。无奈“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闲财碎银,都付于那僻摊、冷肆、拍卖行,落得个家有长物,身无余资,倒也不算凄凉。多年后我请董先生为拙作《玉成墨影》题写书名,趁机打趣,说这都是他教我,也是他“害”我,更是他“救”我了。

       ④ “ 玉成墨影”四个字写得真好,半隶半楷,五分何绍基,三分倪元璐,两分台静农,融在墨里,变成自己。老先生做事认真,裁了瘦长条的洒金粉笺,用铅笔打了淡淡的格子再写,看了让晚辈感动。写字实难,临古人先贤临到七分相似是本事,是用功;临了几十年,终于在漆黑的墨汁里琢磨出自己的一点风骨,是天资,是造化。北京中华书局最近选编沈从文先生以“古代文化”为主题的文章,出版了一本《古人的文化》,书里有一篇谈写字,沈 先生说得中肯:“必明白字的艺术,应有的限度,折中古人,综合其长处,方能给人一点新的惊讶,新的启示„„这种专家当然不多。另一种专家,就是有继往开来的野心,却无继往开来的能力,终日地乱涂抹,自得其乐„„这种专家一多,结果促成一种风气,便是以庸俗恶劣代替美丽的风气。”古人没有书法“专”家,读书人个个都要练字,字写得俊的,也大都学问好,文采佳。王羲之写的《兰亭集序》,书法好,文章更好。

       ⑤董先生退休,闲来无事,天天在家读书练字,朵云轩仿古木板水印花笺上写蝇头行楷,有时默几行唐诗宋词,有时录满页笔记旧谈,写完正文更题跋文。跋文要比正文还好看,跋文里你能知道董先生年少时读过什么书,临过谁的字,背过多少诗,能知道董先生与前辈结交的前尘往事,能知道香岛半山,南窗灯下,董先生读书写字,竟到天明。我最喜欢董先生录杜少陵《佳人》后题的那一段:

       予小学读杜甫《佳人》,至今不忘,老师谓天宝乱后当是实有其人其事,杜工部状 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合当千古绝唱。甲午年深秋录此旧爱,追念 往事不无感慨,古今佳人无数,予有缘相识二三而已,今垂垂老矣,再诵此诗追忆似水 年华耳。香岛半山书斋南窗下。

       ⑥ 好一个“似水年华”,好一个“不无感慨”!⑦ 董先生水印花笺写了几十张,朋友林道群先生看惯了他的墨迹,说他的字近来越写越好,董先生称之为“养字”,我说看这字能养心。

       ⑧ 旧字画、旧文玩就好像旧时代的清风明月,董先生总爱这样比喻,常说他这辈人是有幸 乙(如沐春风/沐得清风)、照见明月的最后一代。也是,旧年月文人只要笔头勤快大都小康,运气好,冷摊上能换一两件小文玩。那时候的冷摊真冷,冷得只剩清风明月。丙(斗转星移/白驹过隙),这几年拍卖兴旺,富翁豪客一掷亿金,清风明月身价陡涨,东西一贵,赝品也多,读书人想要一件前辈文人像样的手迹比登天还难。我求董先生匀我些写好的花笺,让我替他办一个精致的文人墨趣展,多少是盼着清风又来,明月再度。

       ⑨ 每一代有每一代的清风明月,每一代的清风明月不尽相同,但都相似。这一代的人,还是要找回这一代的清风明月才好。(取材于潘敦同名散文)18.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发不可收拾

       如沐春风

       斗转星移 B.一发不可收

       如沐春风 白驹过隙 C.一发不可收

       沐得清风 斗转星移 D.一发不可收拾 沐得清风 白驹过隙 答案:C,一发不可收,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既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一旦发生便不可收拾。形容对发生的情况难以控制。如沐春风,形容心情愉快舒服。与对“景物”的感受无关。沐得清风,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斗转星移,星斗变动位置。指季节或时间的变化。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 19.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董桥先生酷爱字画古董,藏品丰富,且有深入研究,著作颇丰,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B.文章画线句中的“融”字,含有模仿、借鉴、吸纳、融合等意思,言简意丰,堪称妙笔。C.沈从文的话,表达了对有继往开来野心而无能力的专家的讥讽之意和对董桥先生的欣赏之情。D.在第⑧段表达了对当今社会难得“清风明月”的遗憾以及对“清风又来,明月再度”的期许。

       解析:沈 从文的话,没有涉及到对董先生的态度。答案:C 2 20.第③段与董先生“打趣”说,“这都是他教我,也是他‘害’我,更是他‘救’我了。”根据文章内容,简析话中之“趣”。(6分)

       解析:20.解答此题,重点是,审读题干,分析题干中的重点词“打趣”“救”“害”。联系上下文,“无奈“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闲财碎银,都付于那僻摊、冷肆、拍卖行,落得个家有长物,身无余资,倒也不算凄凉”,结合分值,得出答案。

       答案:“教”“害”“救”语意陡转,于起伏中幽默地表现出丰富的意趣:以“教”字郑重表明对董桥先生引领自己接触字画文玩、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谢意;“害”字则正话反说,似埋怨董桥先生使自己因收藏而身无余资,实则感激董桥先生对自己迷恋上字画文玩的影响之深;又以“救”字一转,略带夸张地表达了对董桥先生助己小有所成(找到精神寄托)的感恩之心。

       21.请简要回答,为什么认为看董桥先生的字能“养心”。(6分)

       解析:回答此题,需要从文本中明确答题区间,找出文章中“认为看董桥先生的字能“养心””原因所涉及的文字,划分层次。从文中“老先生做事认真,裁了瘦长条的洒金粉笺,用铅笔打了淡淡的格子再写,看了让晚辈感动”、““玉成墨影”四个字写得真好,半隶半楷,五分何绍基,三分倪元璐,两分台静农,融在墨里,变成自己。”、“跋文要比正文还好看,跋文里你能知道董先生年少时读过什么书,临过谁的字,背过多少诗,能知道董先生与前辈结交的前尘往事,能知道香岛半山,南窗灯下,董先生读书写字,竟到天明”等可以归纳答案。根据分值,分条作答。

       答案:①董桥先生的书法有自己的风骨,令人赏心悦目;②董桥先生书写的作品富有文化内涵,可以陶冶人的性情;③董桥先生书法作品中所蕴含的品格、体悟,给人启迪。22.文中的“清风明月”喻意丰富,请根据全文内容加以解说。(5分)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首先,审读语境。对文章中具体词语含义的理解必须把词语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词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它的含义。其次,把握词语的比喻意义。“旧字画、旧文玩就好像旧时代的清风明月”,这是词语的比喻义。“每一代有每一代的清风明月,每一代的清风明月不尽相同,但都相似”是针对全文说的,这就需要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文章中心,以对全文的理解作为理解句子的依托。

       【答案】2“清风明月”既指字画文玩等藏品,又代表了高雅的传统文化,还寓指董桥先生这一代文人身上所具有的认真勤勉、提携后进等美好品格及深厚的人文艺术修养。

       (二)、2022年一模西城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题。

       西川的沉静

       像西川这样的村落,必然是沉静的。在沉静中,它正渐渐地老去。

       事实上,西川已经衰老,露出满脸的皱纹,静寂地趴在山坳里,更显得老态龙钟。而因为衰落,沉静的味道就越发浓烈地弥漫出来,直沁我心。西川距县城二十七公里,海拔八百六十米,因村西有一条河而得名。据记载,明朝天顺元年,一张姓先生寻访到此,认定这里是块风水宝地,于是购地建屋定居下来。随后,陈姓、吴姓相继入住。整个村落因山势而布,错落有致,高低谐和。

       过去从未见过这种全是黄泥筑成的民屋,层层叠叠,那么有层次地布排着。黄泥墙厚实,碎小的石子镶在其间。似乎少有草筋,泥土成为屹立的支柱。依旧平整的泥墙,墙壁上已分化出一棱棱的粗犷线条,令人想象出充满泥浆味儿的《打墙歌》,一堵堵的泥墙就在这般的场景中渐渐竖起,成为一栋栋黄色标志的建筑。黑的瓦,黄的墙,一排排,一层层,洒脱而成,蔚为壮观。像版画,线条分明,底色清晰;又如油画,色彩浓郁,意境厚重。土黄,这孤独质感的颜色,如此沉寂地映衬在山坳间,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震撼。即使是断壁残垣,也顽强地默然支撑着,静静地展示一种岁月的痕迹。远眺整个村落时,会分明地感觉到,村庄环境是那么幽静,幽静出一种偏僻的感受。在雄峻险要的大山脚下,土地极其贫瘠,不难想象村落里人们生活的艰辛:地少,仅有山坡上所开垦的一块块梯田;水远,虽有西川的水,却远离着村,得引水而入;交通不方便,过去只有五条古道可以通向村外。惟有一点给我的感觉是如此的深切,那便是村落沉静在高山之际。这一深山里的村落,即使曾经居住过八九百人,一栋栋的土屋拔地而起,一缕缕的炊烟高高飘升,却终究难掩其沉静的本色。沉静是它骨子里的特质,悄无声息地演绎着。至今,这种沉静渐渐地剥落了出来,越来越深。

       现在的村庄只有四五十人居住,以上了年纪的为主。这些人,要么是恋土,不愿外出;要么年老体弱,无法外出;要么没有什么特别的技能,外出也无依无靠。他们与土屋相依为伴,依然是一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节奏。

       一位面呈褐黄色、皱纹满面的老汉,佝着背坐在门口的竹椅上,静静地看着我们,目光里是那么的淡然。一位妇人坐在小小的道地上,织着毛衣。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站在她身边,睁着圆圆的眼珠,呆呆抑或好奇地看着我们。待我们走近,妇人笑笑说,这里可穷啦,能出去的都出去啦。我问这小孩怎么在这里。妇人叹了口气说,她上不起幼儿园,就让我带着啦。走了一段路,回头望望,妇人与小孩依旧在道地上,像一幅剪影定格在那里。

       在村子的另一边,一位近六十的老婆婆站在高岗墩的平地上,见我们走近,笑笑,问来游玩呀?接着就说其实没什么可看的,也就这么些老旧房子。顿了顿,又说,你们多来游玩也好,那样村里也才热闹一点;人气一旺,我们也才充实一些。她是这么说的,却不知当游人都回去后,她的心里会不会失落。可能会是一声叹息,一种无奈吧。在这样的叹息与无奈中,村落也仿佛更趋沉静。

       村边有一片古树群,下面是一小方平地,像沟壕里平整出来似的,一垄垄排列。一位戴着竹笠穿着浅红衣裳的妇女蹲着身子,不知在插种什么作物。平地的下方就是一块块细长的梯田,一层一层地次第延开,绿油油的秧苗清瘦般地映在澄亮的水里,给梯田点缀出一脉清新,一种生机。令人想象早先的西川人是怎样挥着锄头在贫瘠的山坡上开垦的情景,又是如何在沿山势筑成的梯田上种植着庄稼,在清苦、艰辛的场景中,栽种出四季景色不同的风情。可是如今,多处梯田已荒芜,芦苇在曾经的土地上摇曳。惟有眼前这片梯田依旧陈列似的,寡淡地沉静着,让人好一阵叹为观止。

       西川古道像被遗弃似的,早已少有人问津。当水泥路连通到村里的时候,古道的静默便越来越浓。这条全程约五公里的古道,由山上大大小小的石块垒成。褐黄的树叶落满古道,沙沙作响,回应出一种原始的质朴,仿佛自垒成以来就一直处于幽深之中。古道上筑有两座凉亭,就像遮阳避雨的大树,古道穿亭而过,更透出一种古朴和自然。上一道坡,转一个弯,沉静的韵意便沿着古道一路相随。

       如同一个独守沉静并害怕沉静被打破和侵入的人,西川默默地承载了几百年风雨,咀嚼着自己的命运。值得欣慰的是,它终于为世人所认识。然而,当我回望西川古村的时候,一个问题倏地冒了出来:当西川成为一个景点时,这样的沉静还会存在吗?或许,夜深人静时,西川会在重重的喘气声后,歇上一会,固守它沉静的模样;但是,那还是“西川的沉静”吗? 我想,人声嘈杂的西川,车水马龙的西川,饭店林立的西川,古道上游人如织的西川,一定不是西川的本意,也不是西川所向往的。(取材于复达的同名散文)19.文中黑体字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

       A.老态龙钟 B.断壁残垣 C.叹为观止 D.车水马龙 20.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感觉到,张姓先祖的选址定居,注意到了山势的雄奇,却较少考虑到人居的困难。B.在看来,那独特的地理因素和环境特点,是形成古村西川的“沉静”的重要原因。C.希望有更多的游客光顾,从而提高“人气”,这也成为所有的西川人现在最迫切的期待。D.作品中说,“惟有眼前这片梯田依旧陈列似的”,反映出西川的“沉静”中缺一些生机。21.结合文意,赏析第四段中的画线语句。(5分)

       22.作品写到一位“老汉”和一位“老婆婆”,谈谈你对写这两人意图的理解。(5分)

       23.作品以“西川的沉静”为题,结合文意解释“西川的沉静”的丰富内涵。(4分)

       24.作品结尾,对于“人声嘈杂的西川„„古道上游人如织的西川”这样一种假想,断言说:“一定不是西川的本意,也不是西川所向往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见解,请谈谈自己的认识。(6分)答案19.(3分)C20.(3分)C 21.(5分)参考答案示例:画线语句运用整散句渲染色彩和线条,(1分)显示出在初次面对西川时内心的变化与起伏。(1分)既有对西川外在状貌的强大视觉冲击力的描摹,(1分)也有对西川厚重历史的强大内心震撼力的凸显,(1分)突出地表现了西川的沉静带给内心强大的影响。(1分)22.(5分)参考答案要点:

       ①作品中的老汉,对外界事物并无兴趣,淡然宁静。作为眷念故土因而不愿走出西川的一部分人的代表,他们的淡然是西川继续“沉静”下去的真实依据。

       ②作品中的老婆婆,希望多来游客,渴望有人气的充实生活。作为渴望西川与外界同步变化的一部分人的代表,他们的焦虑是打破西川“沉静”的最大动力。③两位老人的存在,其实就是西川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状态的呈现。

       评分标准:①②各2分,③1分。

       23.(4分)参考答案示例:

       “西川的沉静”,指西川自然环境的特点:静寂、幽静和幽深。也指西川在现实状态中的人文特色:既有西川现实的寡淡、静默和衰老,也包括西川人内心的质朴、淡然和坚忍。

       评分标准:三个方面,写出一个方面得2分,写出两个方面得3分,写出三个方面得4分。24.(6分)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

       (三)、2022年一模【顺义】 陌上何时花开 刘玉琴 ①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②有些话,总能让人禁不住。万物肃杀的季节已去,冰雪早融化在暖风里,此时,陌上的花开了,鹅黄嫩紫,青草萌绿,怎不令人眼前一亮?而“可缓缓归矣”,仿佛又以别样的深情和延宕的心绪,诉说着百转千回、欲扬还抑的思念,让人。

       ③写下这个句子的,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君王钱镠(liú)。这位横刀立马、成就天下的乱世英雄,被后人记得不是因为他的雄霸吴越,而是缘于他对原配夫人戴氏王妃的一片深情。④戴氏王妃是个孝顺女子,每年寒食节必返临安郎碧娘家,看望并侍奉双亲,直到陌上花发才归去,岁岁如此。这一年,王妃在娘家盘桓数旬未归。一日,料理完政事的钱镠走出宫门,见杭州凤凰山脚,西湖堤岸已是樱花嫣红杨柳如烟,便提笔写下一封书信: ⑤“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⑥九个字,平实温馨,情愫尤重。钱镠的感动古今之处,在于对夫人的深情,九个字融 入了几多思念与柔情以及对陌上风物的深切感知。钱镠同样令人记忆深刻、极为钦佩之处,还在于欲催归而请缓的心境。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和心绪!思念着王妃,催促她归来,却又深情款款,让她不要着急,慢慢欣赏路边的风景。一代君王对美的流连,对季节变换心灵敏感的悸动,对身边万物发自内心的珍惜之情,让人内心深有触动。

       ⑦最令我感慨的,正是其中漫漶出的放慢脚步,舒缓心情,从容欣赏的真情和韵致,“多少事,从来急”,能在如此着急和迫切中握住节奏,真诚地叫自己、叫别人放慢脚步的人委实不多。尤其是当下,放慢脚步成了这个时代的稀缺之姿,脚放不下来,心也慢不下来。这是一个时常以数字和速度作为衡量指标的快节奏时代。一切都在迅速变革,故而诱惑很多。浮躁、急躁、焦躁„„许多人似乎成了被放在火上炙烤的鱼,翻来覆去,躁动不已,时间的飞逝中夹杂着深感幸福太远的焦虑。于是,不但停不下匆匆的脚步,甚至忘记了生活的真正目的,一再与身边的风景、人生的快乐失之交臂。

       ⑧真该多读几遍“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在内心涌起的阵阵温情中,放缓脚步,随时欣赏沿途的风景。说到底,学会欣赏是一个人善于发现、丰满内心的前提。

       ⑨放慢脚步,神宁气定,也许可以看到五月的风里,红色的夹竹桃,积攒了全身的气力,欢跳着在枝头上绽放。深秋的寒气里,总有一些叶子不肯从枝条上飘落,等待着白霜覆盖它们高贵的身影。也许可以听到午后的果园,在许久的沉寂之后,传来一声脆脆的鸟鸣,或者淅沥的细雨,在屋檐下发出清亮的低吟。当然,也有可能看不到什么,尤其是在高楼摩天的城市,看不到水泥地里长出的青草,天上的白云也不够絮一床薄被。但只要留心,总有惊喜。当我们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每一处风景,每一件事情,会发现许多不曾看到过的美丽,发现许多不曾想到过的通向生活之美的途径。找回本应属于我们的快乐。也许,那些东西对我们来说,比最终的结果更重要。

       ⑩可能我们习惯了繁华和喧嚣,但放缓心情,可以让思想和灵魂清醒独行,可以及时立定反省:每一步是不是都有实实在在的分量和意义?有时走得太快,忘记了出发的目的,有时走了很远,发现心思还没有跟上来。所以,不妨时常停下来,让脚步等一等心灵,听一听心灵的诉说。守住内心,清理欲望,让心灵的顿悟,凝聚起全身的力量。

       ○11人的一生,会相逢许多季节,遭遇许多变故,既有“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忧伤,也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欣喜。虽然不能人人都“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但却可以放慢脚步,站稳脚跟,将目光投向更远。这是生命的权利,也是人生的要义。身体在物质的世界里穿行,心灵需要在思想的世界里高蹈。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位哲学家也说过,当你从匍匐的地上起立,才可以看得见天上的光辉。在浮躁喧嚣的今天,在匆忙急促的过往中,人们有时容易忽略和失去对价值意义的判断与追求——效率有时导致功利,速度容易使人来不及体味境界的本色和含义。所以,静下心来,适时调整向度,犹如弓在手中,向后满拉,是为了更好击中目标,走得更远。

       ○12人生是一个奇妙的旅程,需要追求,但不能过多,需要加快速度,但还得学会放慢脚步,否则过多的追求、过快的脚步会湮没了作为初衷的快乐和本意。当然,这里的慢,并非速度上的停止或坐等。它更多是一种心态,一种修为,一种坚守——宁静的心境,积极的奋斗,对人生的高度自信,是细致、从容应对世界的方式。一位学者指出,放慢脚步不是支持懒惰,不是拖延时间,而是在生活中找到平衡,找到乐趣。

       ○13一边是力量积累的宁静,一边是积累力量的迸发。慢下来,在生活的芬芳气息和悠远意境中,去感受一个个鸟声如洗的清晨。(取材于的同题散文)21.第②段两个画线处依次填入的成语最恰当的是(2分)

       A.热血沸腾 黯然神伤 B.怦然心动 心驰神移 C.热血沸腾 心驰神移 D.怦然心动 黯然神伤

       22.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提到的寒食节, 是我国古代重要节日,在清明节前一二日。这天禁烟火吃冷食,相传此俗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

       B.“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出自晏殊《蝶恋花》,文章引用这句诗,意在表明一种苦苦追寻而无所得的惆怅迷惘的人生际遇。

       C.“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意思是回头一看,寻找的那人正安静地站在灯火稀少的地方!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望岳》中名句。引用这句诗,意在激励人们不要停下脚步,要勇敢攀登人生的高峰。23.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钱镠被后人记得缘于他对戴氏王妃的一片深情,而不是他建立的功业,认为这对钱镠来说很不公平。B.从全文看,引用钱镠的故事,主要是感慨于他能体贴、关怀夫人,克制自己的思念,嘱咐她“缓缓归”。

       C.对以数字和速度作为衡量指标的现代社会进行了彻底的否定,主张清心寡欲,放弃功利心,回归自然。

       D.让人们多读几遍“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是提醒人们在迅速变革的快节奏时代,能放缓脚步,享受生活。

       24.在“陌上花开”一句中嵌入“何时”二字,并以此作为文章标题,请分析这样拟题的妙处。(5分)25.为什么主张人们在当今时代要放慢脚步?(6分)26.有人说,“诗意与速度成反比”,请结合文意,联系生活实际,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答案2022顺义 22.(3分)D(根据上下文,引用这句诗意在表明,人生在世,不妨放慢过于匆忙的脚步,超脱出日常庸庸碌碌的琐事,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人生的目的和意义。)

       23.(3分)D(A项“认为这对钱镠来说很不公平”文中无据;B项从全文看,更为感慨的是“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其中漫漶出的放慢脚步,舒缓心情,从容欣赏的真情和韵致,文章后半部分主要是围绕这一点展开的。C项“彻底的否定”不妥,“主张人们要清心寡欲,放弃功利心,回归自然”也不准确,并不是完全否定欲望和追求,而是反对追求太多,速度太快。)

       24.(5分)评分参考;①题目中加上“何时”二字,表明对“花开”的期盼和呼吁,表达珍惜生活与自然诗意的态度(2分)②与文中钱镠“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故事相照应(1分)。③形象、生动,富有诗意,能够引起读者美好的联想和想象(2分)意思对即可。

       25.(6分)评分参考: ①时代节奏快,世界诱惑多,人们易浮躁,急躁,焦躁。(2分)②放慢脚步,会发现许多不曾看到过的美丽(1分)③可以审视自己的思想和灵魂:(1分)④可以适时调整人生的方向,走的更远更好。(1分)意思对即可。

       26.(6分)评分参考:考生能够结合文中的相关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对“放慢脚步”的内涵与意义即可。可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打分。如果有考生不同意此说法,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四)、一模石景山中药芬芳

       ①2022年阳春的正午,我走进这间叫做“春泽堂”的百年中药店,为病中的母亲取药。此时屋外阳光灿烂,小摊小贩的叫卖声和车来车往的喇叭声全被隔在外面了。在中药店里,7 能感受到一份安静和几丝安全。

       ②“春泽”,是取自“春天的光泽”之意。我坐在凳子上想,在春天中享受光泽,多好啊。这样想着,我等候抓药的心情就比较悠然自得。我坐的长条凳,木板厚而重,上面的红漆漆面斑驳,可凳子依旧是那样的结实。坐上这样一条凳子,心自然也会踏实了许多。

       ③装中药的木匣子,大小一致,上面一律用规规矩矩的正楷毛笔字写着药名,有数百种药,可抓药的医生目光一扫药方子就能准确无误地走到装那味药的小匣子边,轻轻一抓,数量常常是八九不离十,这就是熟能生巧啊!中药最是讲究配药的分量,多一分少一分则药效....有天壤之别。这就是中草药的奇妙之处!我看着抓药的医生有节奏地来回走动,他时或来到案板边看一眼医生开的药方子,时或轻轻拉开那一排排整整齐齐的小木匣子,取药,用小秤称,轻轻地抖去一些,确保重量的准确,而后返回案板,将药倒在黄皮纸上或纸袋中,再返回称第二味配药。他们的动作轻而柔,来来往往,脚踩在木地板上也从不会发出巨大空洞的声响。看着这流畅的动作,病人的疼痛仿佛也一下就减轻了许多。在中药店看医生抓药,谁都会赞同这样的说法:那抓药的医生本身也是一味药啊!

       ④药抓好了,医生朝空中轻轻一招手,“唰唰唰”就开始包药了。我暗自称奇,这多像魔术般奇妙神秘啊!仔细看,禁不住哑然一笑,原来看似虚无的空中还垂着一根根的白线呢。抬头望去,蓝瓦下的屋脊上还吊着一个个纺锤形的线圈呢。那些线垂在空中,医生们随手就可包药了,一点也不用担心线会缠在一起解不开。这样的方法,既科学又节省时间,实在是妙。

       ⑤中药包好了,配药的医生就大声喊出某人的名字。有人应声而起,取药离开,又有人进来坐下。等待的过程,有些淡淡的焦急,也有些心安理得。我看不见医生白口罩后面的表....情,但那一双双眼睛却是同样的安静,同样的会说话,一如中药店里舒缓流淌的时光。与那样的眼睛对视,人自然而然会放下心来。药到自会病除的!

       ⑥中药成为我眼中飘着草木气息的意象,是在1980年的早春。那年我7岁,跟随着祖父,与中药结缘。祖父喜欢舞文弄墨,但常年的哮喘却让他饱受折磨。在早春的回潮湿气里,祖父用娟秀小楷字体抄写的黄纸药方,带着发霉的味道。这些方子,在如今的我看来,是一张张通往过去的车票。每忆起一张,就会想起一段缓慢的光阴以及光阴里散发的中药味道。

       ⑦祖父喜欢带着我走在午后的阳光里,拐过几条窄窄的街道,去“邱氏中药铺”拜访邱伯。当祖父和邱老伯拉着家常聊着药方的时候,我就会偷偷溜进屋内。当我跨过中药铺那潮湿的木门槛,一股浓厚而芳香的中药味道,总会扑鼻而来。陈旧的木屋,却藏着一个神秘的世界。掉了金粉的牌匾,风雨剥蚀的门联以及柔和光线穿过屋檐斜漏的瘦影,让我仿佛遁入明清的旧宅里。我的额头在古老的光线里,闪着不谙世事的微光。黑色的地面,黏糊糊的,....像被捣稠的面糊。而黑色古朴的药架子,长满了深藏不露的抽屉。抽屉的表面贴着药材的名称。一味味带着神秘感、可以救死扶伤的药啊!那些药名如同亲兄难弟,铺满了黄纸:半夏、冬青、春不见,莲心、防己、相思子,怀熟地、咸秋石、雪里青„„

       ⑧这些药名,有山野自然的气息,有诗情画意,又耐人寻味。

       ⑨浓厚的中药味,有点呛人,但我还是闻个不停。我拿起药材,细细地品赏,就像欣赏祖父铜皮盒里那些闪光的银元和铜钱。但这些稀奇古怪的药材比“光绪元宝”和“乾隆通宝”可爱多了。那时候,我就想,将来我就做一个乡村的药铺郎中算了,那该是一件多么幸福而 8 有趣的事情。如今看来,我是低估了工业文明的力量,西药已经超越了中药,成为了看病的主导。而我当药铺郎中的梦想,也在时间的过滤器里,被淘洗干净。现在我更多的是成年男人的焦灼和忧虑,全然没有了当初站在药铺架前的豪情壮志。

       ⑩很长一段日子,我和祖父都是在“邱氏中药铺”的木屋度过的。邱老伯在中药铺的后院,给祖父煎药。黑色的沙钵上面,升腾起一股温情的轻烟。当祖父喝下苦涩的中药,我觉得仿佛一个个生命融入到祖父的血液里。之后,祖父的哮喘有所好转。我们去中药铺的日子就渐渐少了。

       ⑪最后一次去“邱氏中药铺”,依旧是一个阳光慵懒的午后。掉了金粉的牌匾,在阳光下异常醒目。幽深、阴暗的木屋,越加衰败,如同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孤独地站在阳光下。....我当时还不明白伤感之类的词语,但是一股难过的激流那时却在心中激荡。我感觉眼角有点潮湿,带着孩子独有的敏感和单纯。几年之后,邱老伯先我祖父而去,他的中药铺也被一排崭新的诊所和药房取代了。

       ⑫周作人在《草木知秋》中说:“生病,吃药,也是现世的快乐呵。尤其是吃中药。”读后我不禁感叹:世上居然还有一个人也如我般从草药中喝出快乐来!回想那些中药颗粒,我就似闻到阵阵的草木芬芳,鼻息间的香气更浓重了。

       ⑬时光渐逝,病中的我同样垂青于中药的疗效。冰片、半边莲、夏露、荭草、紫藤„„这些中草药的名字给我留下了绿色健康的记忆。每当我端着浓浓的中药汤,就仿佛看到草木森森,每次喝下一碗中药汤,胸腔里会有一股无法言说的妥帖感,浑身流动着阳光、雨水与泥土的气息,肺腑间充满了绿色的血。生命应着四季的更替,没有死亡,只有不断的新生与希望。

       ⑭有时病中喝多了中药,我会带有一股淡淡的中药香。我特别喜爱那种药香,常抬起衣袖闻闻那股草木的香气。现在许多中药都被做成了胶囊,纤纤的中草药被时代换了筋骨,把实用的沟壑填得满满的。即使我吞再多的中药胶囊,衣袖间也不可能挥出草木的香气,胸腔间也唤不回喝中药那种妥帖温柔感了。(取材于林文钦同名散文)

       20.如果对文章中加点词语进行替换,替换后的表达改变了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熟能生巧——驾轻就熟 B.心安理得——问心无愧 C.不谙世事——少不更事 D.历尽沧桑——饱经风霜 2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A.文章开篇即写在“春泽堂”抓药时所见景象,传递出中药铺带给的独特感受。B.说抓药的医生“也是一味中药”,是因为他们非常熟悉中药药理而且技艺高超。C.“一张张通往过去的车票”,承载着对祖父的怀念以及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热爱。D.借周作人的话说明中药特有的草木香气带给人大自然的生命气息,弥足珍贵。E.文章以充满深情的笔触叙写了关于中药的丰富记忆与联想,怀念中不乏忧虑与惋惜。22.诗情画意又耐人寻味的中药药名吸引人们编制了许多有趣的谜语,请结合第⑦段的中药名为下面谜语选定谜底,将最准确的药名填写在相应横线上。(每空限写一个)(3分)

       (1)三省吾身:(2)五月既望:(3)低头思故乡:

       23.文章有三次关于“邱氏中药铺”的描写,这些描写有何作用?请任选一处加以分析。(4分)

       24.本文题为“中药芬芳”,这里“芬芳”一词有怎样的内涵?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5分)25.文章结尾画线句表达了怎样的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要说明理由。(6分)答案;石景山 20.(3分)B 21.(4分)B C 22.(3分)(1)防己(2)半夏(3)怀熟地

       23.(4分)答案示例:第一处描写:写出对邱氏中药铺的最初印象,古旧神秘的环境、丰富的药材、耐人寻味的药名激发了对中药的强烈兴趣与向往。交代了上文在春泽堂抓药时踏实安心的原因,为后文表达对中药及传统的热爱作铺垫。第二处描写:写邱老伯在药店后院为祖父煎药的情景,写出中药疗效及沟通情感的作用,突出了对中药无比的信任。交代了上文在春泽堂抓药时踏实安心的原因,为后文表达对中药及传统的热爱作铺垫。第三处描写:写最后一次去药铺看到的景象,写出古老中药铺衰败、没落的境况和的感伤。为下文进一步表达对中药命运的忧思作铺垫。24.(5分)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任意五点即可得满分。

       答案要点:

       中草药浓厚而芳香的味道。与中药和中药铺相关的美好童年回忆。

       中草药带来的山野自然的气息、新生与希望的感觉。和缓的生活节奏,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从容安然的心境,相互信任的社会氛围。日渐消逝但令人怀念的文化与传统。25.(6分)准确概述观点2分,表明态度1分,理由3分。

       的观点:对追求便捷、实用的工业文明的反感,对传统的怀念。

       (五)、2022二模朝阳区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2题。国

       宝

       吴承墨刚走下站台,梅城就用一场裹着梅花气息的温润小雨款待了他。让他感到温润的,还有王老板的那双手。见面握手是一种常见礼节,可王老板握着他的手时,掌心竟有些发热发潮。

       下榻,洗漱,吃早茶。吴承墨迫不及待地问:“东西在哪里?”“不急不急。”王老板说,“您老刚下车,先在这里养养神。”

       “那是,养好了精神,看东西才不会走眼。”吴师母说。

       午饭后,王老板就拉着吴承墨和师母直奔梅园。吴承墨的童年是在这里度过的,江南小城的梅花,曾给他带来多少灵感与熏陶。进了梅园,他一看到满园盛开的梅花,竟高兴得孩子似的手舞足蹈,当场吟就一首咏梅诗:

       不为浮华动,月下独自开。吟吟低浅唱,一枝报春来。

       刚刚吟完,王老板就拍手赞叹。吴承墨诗兴大发,又接连吟了好几首。

       第二天早餐桌上,吴承墨又问起东西在哪里。王老板还是说:“不急不急。我听收藏圈里的人说,您是国宝级的大师,您只要闭着眼在书画前走一走,用鼻子闻一闻,就能鉴定出是真品还是赝品。”“那都是人家瞎吹的。”吴承墨说。

       早餐后,王老板租了一条观光船,沿着古运河一路游览,还请来了两位评弹演员。老两口品着时鲜,喝着美酒,听着琵琶的伴奏和美女的清唱。吴承墨真的有些醉了,是被乡情陶醉了。陶醉之余,竟自言自语道:“看来,老了还是回江南来定居,江南的山水养人。”

       “这是古今常理,落叶归根嘛,大师!”王老板附和。

       闲谈中,王老板终于提起了那件东西。竟是一代国画宗师八大山人的一帧山水长卷。吴 10 承墨下意识地发出一声叹息:“哦!”这些年,他过目的书画不少,但能鉴定如此有分量的国宝,还是头一回。

       第三天早茶后,王老板带吴承墨夫妇驱车驶入一个新建小区。一幢幢别墅在湖光山色中隐现,路边,一株株春梅正含苞欲放。王老板领着两人走向湖边的一幢独体小别墅——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仿古建筑,门前就是鹤湖。转到三楼露天阳台,王老板朝湖面一指,道:“大师,您作首诗吧。”此刻,波光潋滟的湖面上,一群白鹤正飞上飞下,盘旋起落。吴承墨顿时诗兴大发,脱口吟道:

       岸边梅花湖中鹤,哪是青来哪是白?天上嫦娥楼上客,哪是人来哪是仙? 王老板又是拍手赞叹:“好诗好诗!吴师母,喜欢这里吗?”

       “岂止是喜欢,我都不想走了!”吴师母笑道。“如果师母喜欢,我就送给你们!”王老板说。

       话音刚落,吴承墨就说:“这么贵的小楼,你就是敢送,我也不敢收啊!”吴师母看了他一眼。

       下午,王老板将二老接到了拍卖公司,从保险柜里拿出一个用黄缎装裱的轴盒,从里面取出一个装裱精致的卷轴,缓缓将其打开。吴承墨就像一个上手术台的主刀大夫,穿上白大褂,戴上白手套,围着长案缓缓转了一周,然后走近,俯身向展放在案上的墨宝。画面上有江南的群山、曲水、春梅,依山临水傍梅的,是一间小小的草寮。八大山人画草寮,只是草草数笔,淡墨上漂一层赭石,极其传神,似乎住在草寮里的人,都不食人间烟火。

       吴承墨特别喜欢八大山人的画,只要一看到八大山人的作品,浑身就会似过电一般。可这回,这种感觉却没有。他拿起放大镜细细审读起来,用笔,用墨,包括题款,都没有任何破绽。他将放大镜瞄准了题款下面的那方印章。这是鉴定书画的最后一道关口。那是一方八大山人常用的印章,只是印泥稍稍淡了一些,略显浅薄。他又站到了画前,将鼻子凑近画面,做着一次次深呼吸。目光又在那方印章上停留了足有数分钟,随后轻轻点了点头,呆立在那里。

       晚上吴师母就跟他吵了一架。吴师母道:“你今天吃错药了?你头都点了,怎么就不肯落笔?”“我还是有点吃不准。”他说,“那方印章看上去没问题,只是印泥按说不应该那么淡。而且八大山人早年用的墨里都混有冰片和麝香,可是这张画上,一丝气味也闻不到。”

       “你这是鸡蛋里挑骨头!”吴师母道。“看来,还得再看一遍。”吴承墨小声说。

       三天后,他又将画面上的笔墨以及题款、印章细细看了一遍,再将鼻子一次次凑近画面。起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可是看到后来,山也是山,水也是水,只是山水间的草寮,却变成了小别墅。里面传出一个声音:“就你清高?就你圣洁?就你不食人间烟火?”

       吴承墨转身拿笔蘸墨的时候,手似乎有点发抖。紧挨着他的吴师母说:“承墨,你随便写,就当平时练字。”这么一说,他的手就不抖了。

       刚在鉴定书上签了字,吴师母已将揿了印泥的那方大章递了过来。他接过后,手似乎有点不听话,微微发颤。吴师母就捏住他的手腕,朝下按去。

       第二天,吴承墨夫妇就要返京了,王老板掏出一串钥匙:“师母,这是一点小小心意。” 回到北京,吴承墨就住院了。医生说他是因为太劳累,再加上心理压力太大。一个多月 11 后,吴承墨才出了院。早晨,他从刚送来的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梅城市博物馆花重金从私人手中购得的一件国宝——八大山人山水长卷,经鉴定竟然是赝品。

       吴承墨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眼前一黑……(取材于徐锁荣同名作品)18.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写梅城裹着梅花气息的温润小雨,为全文奠定了温馨的基调。B.王老板安排吴承墨夫妇赏梅花听评弹,是为了用同乡的情谊打动他们。C.吴承墨只要闻闻就能鉴定出画的真赝,因此王老板才特意请他来鉴画。D.小说中的王老板,精明圆滑,虽然着墨不多,但性格鲜明,形象丰满。19.小说中写吴承墨两次即兴吟诗,两首诗分别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4分)

       20.小说中画横线的句子描写了吴承墨的幻觉。有人说画面里传出的声音是吴师母的声音,也有人说这是吴承墨自己内心的声音。你同意哪一种说法?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说明理由。(6分)

       21.小说结尾交代,八大山人的山水长卷是赝品。在前面的情节发展过程中已多次暗示这幅画是假的,请找出其中三处,简要分析。(6分)

       22.小说以“国宝”为题,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案;18.(3分)D(A.“温馨的基调”有误;B.“为了用同乡的情谊打动他们”不准确;C.“只要闻闻就能鉴定出画的真赝”“因此王老板才特意请他来鉴画”有误)

       【评分参考】选D得3分,选B得1分。

       19.(4分)第一首诗描写了梅花孤傲高洁的形象(1分),暗示了吴承墨清高自许的心理(1分)。第二首诗写别墅小区的美景令人沉醉(1分),暗示了吴承墨对住在别墅的奢华生活心生羡慕向往之情(1分)。【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20.(6分)答案略。【评分参考】可结合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主旨进行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21.(6分)【示例】王老板赠送别墅给吴承墨,表明他本来就知道这幅画是赝品,想贿赂吴承墨得到是真品的鉴定(2分)。吴承墨发现画上印泥颜色淡,画面没有冰片和麝香气息,与八大山人真迹不符,暗示是赝品(2分)。吴承墨在鉴定书上签字盖章时手发抖,不愿落墨盖章,表明他心知是赝品,内心犹豫挣扎(2分)。【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如答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2.(6分)“国宝”意为国家级的宝物,指极有价值的事物。题目点明小说以“国宝”为线索(1分)。贯穿全文的“国宝”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八大山人的山水长卷,一是指鉴定大师吴承墨(2分);但事实上,画是赝品,吴承墨为个人私利违背了职业操守,两者都不配称为“国宝”(2分),用“国宝”作为题目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1分)。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如答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六)、202201期末东城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9-24题。

       西方的光,东方的影

       ①来到爱荷华城后,每天都震撼于此处日落的美。我很难找到确切的词汇来形容眼前日 12 落的盛况,因为猛然发现自己的中国经验完全无法适用。

       ②在国内,日落也是美的,你会看到一枚咸鸭蛋般的夕阳缓缓落下,落下后,天边飘荡着绛紫色的襟带。爱荷华的日落很晚。夏天,夕阳要到晚上八点才开始依依不舍地退场。秋天虽早一些,但也得到七点半才见暮色。并且,日落最初昭示她的存在并非以溏心蛋那样的形状,她早已落到地平线以下,你看到的是整片天空的万道光芒,所有的云朵都是大块大块的金色,奔腾、立体、连绵不绝、充满力量,叫人联想起文艺复兴时期教堂的镀金浮雕。我痴痴地望着这金灿灿的天空,有一瞬间简直觉得会有胖嘟嘟的小天使从云朵背后探出脑袋来。

       ③我总觉得,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夕阳美景在东西方文化中激起的回响也完全不同。在东方文化中,日落总使人遗憾,如李商隐那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又或者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然而,在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中,日落的内涵却完全不一样。小时候读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就一直有个困惑:斯嘉丽在失去女儿邦尼,丈夫瑞德也离开自己之后,究竟是哪来的勇气,独自站上荒原面对夕阳,说出那句著名的“明天,又是一天”?

       ④偶然的一趟路程让我似乎寻到了问题的答案。那天,我在克林顿街等校车等了近半个小时,眼见着晕染整片天空的耀人金色渐渐被殷红取代。然而,当我坐校车再耗费半小时光.景回到位于西校区的宿舍时,刚下车的我竟然发现:即使黑夜已降临,那地平线仍是一道炫目的金光,我甚至起了个天真的念头,只要一路向西,或许我能永远看到一道金色的地平线。此刻,我深切地体会到日落释放的信号,是温暖,是希望,是永恒的光芒。

       ⑤光这个意象,在西方文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其英译就是“点亮”。光与黑暗的分界也就是文明与愚昧的划分,甚至可以说,光早已决定了西方人眼中的美学标准。

       ⑥西方人理想的家是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玻璃窗要擦得通透,让阳光能够完完全全照进来;客厅里设有壁炉,不仅是为了冬日取暖,也是漫漫长夜光芒的所在。无论在欧洲还是美国,公园里是成片的草地,你会看到人们在草地上或坐或躺或野餐,尽情享受阳光的滋养。

       ⑦常常在这种时候,我会感慨,东西方文化竟是如此不同!中国人为世界文明贡献了诸多发明,然而玻璃这东西恰恰不是我们发明的,甚至也不在我们悠久的历史中占据什么重要的位臵。或者可以这么说,玻璃这东西应该是被我们的美学排斥的——太通透,让所有东西一览无余,还有什么意思呢?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在其随笔《阴翳礼赞》中说,他装修房子的时候很苦闷,他讨厌玻璃,倾心的是糊在日式拉门和窗棂上的纸。可出于安全和应用方便的考虑,他还是在里层糊纸之余,于外层安装了玻璃,结果大煞风景。确实,在传统的东方,.纸才是符合我们生活趣味的发明。门窗上糊上纸,既,又。如果说西方人爱的是光,那我们 13 东方人确实更爱阴翳。

       ⑧如果你醉心于中国的园林,那你恐怕要觉得西方的公园多少是缺乏诗意的。我们的美源于一个“遮”字,芳草古木要用小桥流水或亭台楼阁掩去一部分,若隐若现,如此,才有了移步换景,才有了曲径通幽。

       ⑨不仅如此,文艺作品中流露出的对女性美的感知,西方和东方也迥然相异。⑩无论是文艺复兴的画作,还是之后的印象派,西方人眼中女性的美很大程度上由光展现,拉斐尔笔下的圣母,德加画中的芭蕾女孩,画家都用心将光引到画上,照亮女性。福楼拜在《包法利夫人》中呈现艾玛的美,也用了相仿的方式: ○11“在一个解冻的日子,院子里的树皮渗水了,房顶上的雪也融化了。她站在门槛上,把阳伞拿来,并且撑开。阳伞是闪色绸子的,阳光可以透过,闪烁的反光照亮了她面部白净的皮肤。天气乍暖,她在伞下微笑,听得见水珠点点滴滴落在绷紧了的波纹绸伞上。”艾玛明净的肤色是需要通过透过绸伞的阳光来确认的。

       ○12同样是女性的美,在东方的文艺作品中则更多借助被遮掩的部分来显现,有点欲盖弥彰的意味。中国古典戏剧舞台上女性角色手中的扇子,偶尔甩起的长长的水袖,常常会遮去容貌的一部分。这被遮掩的一部分便脱离了现实的桎梏,任凭各人天马行空的揣想。日本文..坛巨匠川端康成的作品《雪国》中,岛村初次见到叶子的描写就洋溢着一种东方的情致: .....○13“(姑娘)只有身影映在窗玻璃上的部分,遮住了窗外的暮景,然而,景色却在姑娘的轮廓周围不断地移动,使人觉得姑娘的脸也像是透明的,是不是真的透明呢?这是一种错觉,因为从姑娘面影后面不停地掠过的暮景,仿佛是从她的脸的前面流过,定睛一看,却又扑朔迷离,车厢里也不太明亮,窗玻璃上的映像不像真的镜子那样清晰了。反光没有了,这使岛村看入了神,他渐渐地忘却了镜子的存在,只觉得姑娘好像漂浮在流逝的暮景之中。”川端呈现的是阴翳中似幻似真的少女叶子的面庞,正因为模糊不清,才成为想象的对象,成为情感的对象。最后真作假时假亦真,表面上窗玻璃映出的叶子的脸庞是虚像,但这一刻却是唯独属于岛村的对叶子的“看见”,没有别人可以拥有这样一个叶子。

       ○14再有,在东方人眼里,直视美女的面庞实在于礼不合。蒲松龄在《婴宁》中写王子服在上元灯会时看婴宁出了神,换来后者一句“个儿郎目灼灼似贼”。所以,女性的美常常只能在匆匆一瞥中捕捉到一个点滴,但一个点滴就已足够唤醒所有的感官细胞了。.○15我固然能感到西方的光芒对人的感召和鼓舞,但更喜欢东方人和阴翳玩的游戏,东方强于感官,而西方胜于逻辑,各有所长,但我们似乎不认为“强于感官”是什么值得骄傲的资本。而今的我们还剩下多少阴翳可言呢?我们的公寓、大厦也都安上了玻璃,厕所铺上白色的瓷砖,宛然脱胎成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我们也都熟练掌握了西方的礼仪,说话时要和对方保持眼神的交流以示尊重——连对方的脸上有几颗雀斑也能清晰数出的时候,留 14 给美的空间,是否还存在呢?(取材于钱佳楠的同名散文)19.对文中加点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殷红:“殷”读作“yān”。B.大煞风景:“煞”不可以写作“杀”。

       C.桎梏:比喻束缚人或事物的东西。D.一瞥:“瞥”是形声字,上为声旁下为形旁。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的中国经验无法适用于爱荷华落日的主要原因是此处太阳落山太晚。B.认为在美国的文化中,日落和“温暖、希望”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C.对玻璃不是中国人发明的,且在中国历史上没有重大影响深表遗憾。D.对人与人交流时应目视对方保持眼神交流的西方礼仪持有否定态度。21.写小时候读《飘》的体验,用意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4分)22.为第⑦段横线处各补写一个句子,使文意完整、贯通。(4分)

       23.文章以“西方的光,东方的影”为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5分)

       13段中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体现着一种“东方的情致”24.第○,请结合其内涵,对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做简要分析。(6分)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答案: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19.(2分)B 20.(3分)B 21.(4分)【答案示例】

       ①丧女和丈夫离开应是斯嘉丽人生中的极大不幸,但她依然对人生与未来满怀信心。这与传统的中国式情感体验完全相反,深感疑惑。

       ②用联想的方法勾连上文议论“在西方文化中,日落的内涵完全不一样”,同时为下文在美国实际观赏日落时感受到的“温暖、希望、光芒”的全新体验作铺垫。【评分参考】一点2分。22.(4分)

       【原文句子】既可以让明烈的阳光减去锐利的锋芒,又让门窗上精心设计的寿字阑干以一种柔和的形态投影在地上。

       【评分参考】注意上文谷崎润一郎的心态及“生活趣味”一词,关照下文“我们更爱阴翳”。意思相关,表达语句流畅即可。23.(5分)【答案示例】

       ①以两个结构一致的短语为题,整齐、简洁,具有高度概括性。②光与影是文章的线索,将各种素材有机组织在一起。③光与影是感受生活感悟哲思的载体。

       ④以光与影分别代指西方与东方两种不同的文化观与审美观,将深奥的理论借助 生动鲜明的感性意象表达出来,便于读者理解,使文章富于艺术感染力。【评分标准】答出一点1分,答出两点3分,答出三点5分。24.(6分)【答案示例】

       ①“东方的情致”,即东方文化或文艺作品呈现的独特美感。文中提到东方的文艺作品往往借助“遮掩”的方式呈现女性形象的美,让读者充分展开想象,寄托情感,这种方式往往会带来独特的审美效果。

       ②《红楼梦》中对黛玉的描写,避开直接外貌描绘,只抓住有代表性的“眉”“目”特征并借助“娇花”“弱柳”的比喻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黛玉的多情、美貌与柔弱。“西子”“比干”的典故运用,唤起读者的联想、想象及文化认同感,使其进一步感知黛玉的美貌与聪慧。

       ③这种有意“遮掩”、避形重神的艺术手法,符合东方人的文化观与审美观,也使读者对这一独特的形象寄予了期待与深情,从而获得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评分参考】

       ①结合文章解释“东方的情致”得2分,②结合给的文字答出比喻用典修辞并解说各得1分,③答出所给文字的“东方情致”得2分。

       (七)、2022年1月期末西城区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题。

       庄 重

       ①在绿树掩映的弘一法师骨塔前,时光的力量已经渗透到旁边巨大的山石上——每一个游客都可以看到深深勒入石上的“悲欣交集”四个字。斜阳照在上边,又是一年深秋了,这四个字在萧瑟的松声里会诉说一些什么?它的含意太飘渺了,一些场景被放置在过去时上,把玩之下只能听到远来的风声。我想起来了,当时的情景也是在深秋,就要进入那个理想状态的世界了,法师挺着病体,已知未来。墨色在干裂的秋风里粘稠了,不是十分滋润。法师要来了纸笔,蘸满墨,闲闲澹澹地落下。字型依旧是清癯修长,像法师此时的一道影子。弟子们在旁屏息敛声,四周死一般岑寂。法师清瘦的面容和深陷的双目,流露出欣慰和平静之光——所有的感受都简化了,浓缩在这四个大字里。当笔轻轻搁下时,暮色已然卷进了高墙。我通常把这种寂静肃穆下的场景归于庄重。是的,怀揣庄严和深重,这种心情让人速长几岁。②人生的一些场景如果不懂得庄重,心就总是悬浮无着。

       ③来到这个省会城市的初期,我租住在城市边缘的老房子里,开始了没有人管束的大学生活。我忙着读书写字,不知道这个城市的走向,对这个城市的习俗浑然无觉。一个清晨,从铜管乐的吹奏声中醒来,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我伸着懒腰循声走去,婉转的《花儿与少年》在晨风里飘荡。接下来我吓了一跳,原来是办丧事——这是我第一次从侧面见到这个城市对远走的人的送别方式。后来,人陆续地到来,花圈慢慢地铺排展开,就有些人开始坐着喝茶抽烟、聊天说笑。这样的人多起来,气氛就有些变。庄重的场合一旦不庄重了,对其他人来说是一种隐痛,也使场景滑稽起来,模糊了主题。

       ④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这是很有道理的。人不像树,一棵树倒下的时候,内部昭示了它生前隐藏的秘密。人的内部没有年轮,他的出生日就成了一种值得重视的记录——满月、周岁、每年的生日,仪式落满了俗世的尘埃,却郑重其事地举行着。一个人辞别这个世界,仪式的庄重是不亚于出生的。凄美的清明,春雨滋润,空气中布满潮湿,无数的祭奠仪式。我想这就是一种转换,一个人到来了,一个人远去了,他们擦肩而过,都郑重其事。

       ⑤唯有心真正地投入,庄重的神情才会浮现。对于庄重的感受,最初是一个人给予我的。她就是我的二姨。自幼残疾使她对生活倍加珍惜,在她有生的日子里,她的善良、宽容和博爱让邻里无不称赞。每次用餐前,我见她闭目默祷,然后,徐徐用箸。她感谢上天给予的一日三餐的美食,细嚼慢咽,庄重的神情下用心品尝。其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低谷,日子贫瘠粗砺。粮店凭票证供给的陈年老米,淘米时一片浑浊,入口时一股酸气、霉味;配搭的玉米粉、洗去淀粉后如树皮的地瓜片,令人难以下咽。她常年的胃痛加剧了,却仍然吃得那么香甜,如甘饴入口,点滴不曾遗漏。吃饭时不要说话,二姨如是说。这里的道理是什么呢?后来,我悟出来了,它不纯是生理卫生意义上的,主要是心灵感应上的——安静,有益于用心地品味造物主的赐予,心怀感恩。⑥在离开家乡之前,我一直被这种庄重的神情熏染着,远离家乡的日子里,它不断涌出来。我最喜欢的还是独自用餐,慢条斯理,从容不迫。像二姨那样,我品尝到了大地的芳香。布莱克说:“从一粒细砂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鲜花便是天堂……”这“看”里肯定有心的投入,不是任何人用眼一瞥就可以那么轻易地感受。

       ⑦庄重的高级形式乃是敬。还是引朱熹的话来展开,“不要放肆,不要戏慢,整齐严肃,便是主一,便是敬”(《朱子语类》)。敬天地、敬社稷、敬祖宗、敬人伦,都是有道理的。人不是独立不倚的存在,连绵而下的遗传、血缘使人与这个世界的前前后后充满了联系。庄重的举止,使自己的心得到妥帖的安顿。不过,生活中这样的举止毕竟太少,无任何敬畏、禁忌,轻浮、放荡、粗野把更多时间与空间充塞了。在这个越来越娱乐化的世界里,戏说正在迅速消解着庄重;失去了敬,怀旧、伤春、悲秋、闺怨、别离这些恒久的主题,也会渐渐变得轻浮起来,甚至沦为世俗。

       ⑧放下书本,夜幕降临的时刻走到城市高处,在闪烁着艳丽的灯影里,我看到一个城市在娱乐中漂浮无定。这个城市早年生长过许多慷慨激昂的人物,我对他们是怀有崇敬之情的,把这些英灵看成城市的骨骼。他们的历程伴随着苦难与雄心,每一个人要被考证或阐释,都可以带出与之相伴的那段沉重的时光。可惜——没有噱头。他们的故居此时大门紧闭,黯淡无光,本该让城市所铭记的人,在娱乐声色中,渐渐被遗忘了。一个时代不庄重了,戏说搞笑如潮水浸湿了我们的生活,日子肯定浮华起来。时光如果像一盘不变质的录影带就好了,它可以倒卷,让我们看到一些凝重严峻的细节,包括每一个眉眼里那些值得崇敬的东西。⑨那么,自问:你,在什么时候显得稍稍庄重一些呢?

       ⑩庄重,它所持有的庄严、深重的气息,令今日的生命感到难以承受之重。太多的娱乐色彩,冲淡了我们生命中原有的厚实部分,阻止我们顺利追求一些本质的东西。在初秋的树干上,我看到夏日遗留在上边的三五蝉壳,风吹过来,微微作响。主人扔下它们远去,此时恍若三五空屋。(取材于朱以撒的同名散文)19.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清癯:清瘦 B.消解:消除 C.慷慨:不吝啬 D.噱头:引人发笑的事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来省会初期,租住在城市边缘的老房子里,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城市的习俗。B.认为人生需要各种仪式,在遵循这些仪式的过程中,人就能体会庄重,懂得敬畏。C.食物难以下咽,二姨却以庄重的神情用心品尝,甘之如饴,因为她对造物主心怀感恩。D.繁华的生活让城市的人们沉溺于娱乐,失去庄重之心,所以渴望回到艰难的过去。21.“庄重”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从全文来看,笔下的“庄重”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22.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引用朱熹的话有怎样的作用。(4分)23.请对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加以赏析。(5分)24.本文选择了“我” “你” “我们”三种不同的人称。变换不同人称行文,有怎样的效果?请任选其中两种人称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

       四、(24分)19.(2分)C 20.(3分)C(选B得1分,认为“仪式”很重要,应该郑重其事地举行,仅仅有仪式是不够的。)21.(4分)①“庄重”指对人生的一些场景(或际遇)怀揣庄严和深重之心。②面对生命的到来或逝去,持有最基本的肃穆、郑重之情;面对艰苦的生活、坎坷的命运,依然保持感恩之心;面对天地间的诸多人事,保持敬畏之心;对于已逝的英灵,要永远铭记与崇敬。22.(4分)

       【主一无适】主一:专一。专一,无杂念;专心于一件事,一点也不向别处分心。内容上:朱熹这句话意在说明“敬”的重要性(1分),引用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庄重的高级表现是一种敬畏之心(1分)。

       结构上:承上启下,既是对上文“庄重”表现的总结深化(1分),也引出下文——即对当代人缺乏敬畏之心、世界越来越娱乐化的反思与批判(1分)。23.(5分)【答案示例】

       本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将遗留在树干上的蝉壳比喻为空屋,表现出蝉壳被抛弃后仿佛人去屋空的无奈怅然(1分),流露出对人们抛弃生命中原有的厚实部分的隐忧与伤感(2分)。此处用语,形象又含蓄,令人思索与回味(1分)。【评分标准】

       本题5分。可从修辞手法、细节描写、想象、象征等方面来赏析。语用特点,1分;具体表现,1分;效果分析1分;情感表达2分。24.(6分)

       ①在文章的1至8段,总体上使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论述,便于以自己的想象、经历和感受来阐释“庄重”在不同场景下的内涵(1分),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自然(1分);②文章第9段使用了第二人称“你”,加强了与读者的直接对话(1分),更加令人警醒、引人反思(1分);③文章最后一段则使用了第一人称“我们”,与读者便融成一体(1分),使结尾的反思和批判更有说服力、感染力(1分)。总之,人称的变化旨在与读者构成交流或互动(1分),有利于文章观念、思想深入人心(或“符合论述的重心,有利于实现说理意图”)(1分)。

       (八)、2022一模丰台区: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0~25题。古典之殇

       ①“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②然而,多少古人有过的,今天的生存视野中却杳无了。比如古诗词中的盛大雪况,吾等之辈,虽未历沧海桑田,但一夜忽至的“千树万树梨花开”,还是亲历过的。满嘴冰淇凌的现代孩子,谁堆过雪人?谁滚过雪球?没有雪的冬天,还配得上叫“冬”吗?流逝者又何止雪?在新辈人眼里,不知所云的“古典”比比皆是——利于黄河枯床上,除了唇干舌燥,除了满目的干涸和皲裂,你纵有天才想象,又如何模拟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谁还能托起李太白心中的汪洋与豪迈? ③今天的少年人可真够不幸的。父辈把祖先的文学遗产交其手上,却没法把诞生那些佳句的空间和现场一并与之。那样的户外。那样的四季——若荷尔德林之“诗意栖息”成立的话,至少这天地洁净乃必须罢。可,它们今天在哪儿呢?那“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天光明澈,那“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皎夜寂静,今安在?

       ④从审美资源上讲,古代要比当今富饶得多,朴素而优雅得多。地球自35亿年前诞现生命以来,约有5亿种生物栖居过,今多已绝迹。在地质时代,物种的自然消亡极缓——鸟类平均300年一种、兽类平均8000年一种。如今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推测说,上世纪末,每分钟至少一种植物灭绝,每天至少一种动物灭绝。

       ⑤多少珍贵的动植物永远地沦为了标本?多少生态活页从视野中被硬硬撕掉?多少诗词风光如“广陵散”般成了遥远的绝唱?

       ⑥古典场景的缺席,不仅意味着风物之夭折,更意味着众多美学信息与精神资源的流逝。由于丧失“现场”,人类正在丧失经典。不久,对原版大自然丧失想象力的孩子,将对古籍中那些伟大的美学华章和人文体验——彻底不明就里,如坠雾中。阅读竟成了挽歌,竟成了永诀和追悼!

       ⑦语文课本中的诸多游记,无论赏三峡、登黄山,还是临赤壁、游褒禅„„除了传递水墨画般的自然意绪,更有着“遗址”的凭吊含义,更有“黄鹤杳去”的祭奠意味。比如我们对“蒹葭”“雎鸠”阐释时,难道只会停留在“某植物”“某水鸟”的字面意思上,再也领略不出别的了?难道就不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油生敬畏和感激?难道除了匆匆草草的娱情悦性,就涤荡不出“挥别”的忧愤来?类似的每一词语本身,无不包藏着生态、民俗、历史、美学和社会学信息。那“蒹葭”“鹿鸣”“雎鸠”“猿啼”„„不仅代表草木或动物,更指向一种生存文化和栖息美学,也是一部人间记忆。它让今人在阅读自然圣经的同时,更对眼下境遇和空间有一种检验、校对和反思。某种意义上,古典文学为后人矗起了一座纪念碑,是丰碑,更是殇碑。

       ⑧不知道老师们在领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之时,有没有升起一股隐痛?并把它悄悄传递给台下的孩子?如果有,如果能把这粒“痛”埋进孩子心里,我要感谢这位老师——今天,为孩子接种了一支珍贵的“精神疫苗”;明天,这粒小小的“痛”会生出郁郁葱葱的良知。我相信,接种这支疫苗的孩子,多少年后,当面对一片将被伐倒的森林、一条将被铲平的古街时,至少会有一丝心痛和迟疑吧?最终阻止粗鲁和野蛮的,或许正是那迟疑。

       ⑨其实,何止语文,地理、音乐、美术、生物、历史、哲学„„哪个不包含丰饶的自然信息和生命审美?哪个不蕴藏着比辞条、年代、人名、因果、正反等更辽阔的人文资源和精神风光?关键看有无感受到它们,能否深情地领略并分享它们。若连最初级的课堂都无法帮孩子立起“敬仰自然”“尊重生灵”“万物和平”的精神路标,当他们进入成人序列后,那些坚硬的环保口号又有何用呢?影响一个人终生价值观的,一定是童年的记忆和知觉——那些最早感动过其心灵的生命细节!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在最重要的“审美”和“信仰”方面做得远远不够。所以,当被“广州餐桌日均‘吃猫’一万只”的新闻惊得目瞪口呆时,我突然想:这些食客也曾是孩子,也曾是学生,可谁告诉过他人不是什么都可以吃呢?

       ⑩看过两则报道,皆和树有关。一个叫朱丽娅·希尔的少女,为保护北美一株巨大的被称为“月亮”的红杉树,从1997年12月10日起,在树上栖居了738天,直到树的所有者——太平洋木材公司承诺不砍伐它。还有,在瑞典的语文课本和旅游手册中,皆可见这样一件事:1971年,斯德哥尔摩,当市政铲车朝古树参天的“国王花园”逼近时,一群年轻人站了出来,他们高喊“拯救斯德哥尔摩”的口号,用身体当盾牌,挡在那些美丽的树前„„终于,政府作出让步,地铁站绕道而行。多么幸运的树!而它们,也给新一代瑞典人撑起了盛大的精神荫凉。

       ⑪多么童话的心灵啊,其力量源于健康的生命知觉,源于天然的性灵和秉质,他们保卫的不仅仅是树,更是生活和生活的美学理想。

       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的教育应该“树”出像树一样根深叶茂的人。(取材于王开岭的同名散文)

       20.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与高适并称“高岑”,为 盛唐边塞诗人的代表。B.《游褒禅山记》的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明人将其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C.“蒹葭”“雎鸠”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意象,“风、雅、颂、赋、比、兴”为《诗经》的“六义”。

       D.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古体诗,古体诗又称“古风”,包括律诗、绝句,讲究平仄、押韵,对仗等。

       2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现代人的想象力远不如古人,人们在诵读古典诗词时,无法重现、体验作品中所描绘的场景。

       B.紧扣“古典”与现实生存状态的关联行文,视角新颖独特,语言沉郁凝重,充满深沉忧思。C.现在的孩子成人后,环保宣传对构建他们的“敬仰自然”“尊重生灵”等意识已不起作用。D.汉语中的每一个词语,都包藏着生态、民俗、历史、美学和社会学信息,都指向了生存文化。

       22.文章第①段的诗句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4分)23.赏析第⑧段中的画线语句。(5分)

       24.在第⑩段写了两则报道,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4分)25.标题“古典之疡”中的“殇”有哪些含义?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6分)答案: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20.D【解析】古体诗不包括律诗、绝句,21.B【解析】A无中生有,C在文中有限制条件,D忽视了文中的“类似”。

       22.①引用诗词为全文营造诗意的氛围。②引出下文对古典现场消失现象的描述和感慨。③点明古典现场的消失,暗示文章的主题。

       【评分标准】3个要点,每点2分,答全2点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23.①将关于热爱自然、尊重生命、保护动物的意识和信仰比作“精神疫苗”,将由古典诗文所展示的场景与现实形成的对比而引发的忧患、痛心比拟为“痛”。②运用比喻、比拟(拟物)的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儿童时期注重“审美”和“信仰”教育,成人后会具备强烈地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良知。【评分标准】①解释“精神疫苗”“痛”2分。②鉴赏共3分,手法1分,效果2分。意思对即可。

       24.①两则报道与上文的“广州餐桌日均‘吃猫’一万只”的新闻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儿童欠缺“审美”和“信仰”教育的深深忧虑。

       ②用具体事例印证唤起儿童的忧患意识,突出对儿童进行“敬仰自然”“尊重生灵”“万物和平”启蒙的重要性。

       【评分标准】两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25.①“殇”的本义是“未成年而死”,在文中指非正常消失。

       ②指随着古典诗词所呈现的古典场景、风物的消失,众多美学信息与精神资源也随之消失。③身处现实场景的人尤其是孩子,在诵读古典诗词时往往没有理解其中的生存文化和栖息美学,不能生发忧患意识和悲怆之情,从这一角度说,古典诗词的应有义在消失。【评分标准】共3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九)、2022一模石景山: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阅读草书的表情完成19—24题。

       ①时常听到抱怨,草书难懂如同天书。

       ②我的想法是,何必执意认出每一个字?墨迹浓淡枯腴,运笔顿挫缓急,或者凝重如山,或者细若游丝,抚摸得到搏动于撇捺点划之间起伏的内心波澜,这就是懂得草书了。那些戏迷不在乎舞台上的故事情节,他们是为演员的柔软身段和激越唱腔而摇头晃脑。草书也是如此。跌宕错落,奔走踊跃,蓬勃之势潮水般地涌过纸面,至于写下的是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还是周敦颐的《爱莲说》,不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③无声的书法是有表情的。“厚德载物”也罢,“天道酬勤”也罢,“宁静致远”也罢,“清风遣怀”也罢,相同的辞句可以写出迥不相同的书法表情。草书甩开了一笔不苟的横竖撇捺,颐使气指,是篆、隶、楷诸体之中表情最为丰富的一种。

       ④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一把推开了正襟危坐的楷书,纵笔驰骋,不拘浓淡,率意涂抹,一腔的悲愤跃然纸上。王羲之当年与众多贤人聚会兰亭,流觞曲水,惠风和畅之间生死无常的哲学感叹没有切肤之痛。据说他的《兰亭集序》是微醺之际的书写,字形俊朗,风神飘逸。然而,日后的《哀祸帖》终于丧失了那一份优游自得,刚硬硌人,不暇修饰,第一行的几个字形同仰天哀号。怀素的《自叙帖》呼风唤雨,飞沙走石,阖上的字帖仿佛仍然有长长的呼啸回旋。因此,日后读到了怀素的小草“千字文”,不禁大为吃惊。这是他六十三岁的作品。相对于《自叙帖》,小草“千字文”安详恬淡,漫不经心。书法史对这一件作品赞不绝口。所谓苍劲静穆,所谓法度精严,甚至称之为“千金帖”——一字千金之谓也。然而,我在字里行间看到的是一个随和淡然的老者。岁月终于抚平了心中的激昂,年迈体衰,心意骤冷,神志与躯体似乎都有些萎缩,当然,书法史更乐意将这种格调形容为“人书俱老”。

       ⑤我与书法相遇,大约是四十多年前,偶然得到一本隶书字帖。临摹了一段时间,又借到一本残缺不全的草字汇。我设法弄到了一叠透明纸,细心地将整本字帖描了下来。这就是草书的启蒙了。一管毛笔开始在旧报纸上快速移动的时候,那个少年显然认为,草书比隶书有趣。

       ⑥我的生活再度拥有一张书桌时候,书法已经成为过时的传统手艺。窗外的日子充满了工业的节奏,书桌的统治者无疑是电脑。我在键盘上飞快地敲打五笔字形,毛笔如同一个古老的传说湮没在斑驳的往事中。很长的时间里,我与书法的唯一往来就是读一读字帖。书店里遇到一些名帖,总是忍不住要买下来。读帖是无言的对话,缓重的一点一划是隐忍,汹涌的笔势是慷慨陈词,古拙的横平竖直是心如古井,长长的枯墨是一缕不绝的歌谣盘山而过……当然,悠然心会,神交而已。发现了意外的精妙情不自禁,也不过伸出手指在空气中将某个字临写一遍。

       ⑦再度握住毛笔,仿佛是突如其来的一念之间。腾出一张桌子,展纸研墨,熟悉的感觉穿过了四十多年的尘埃骤然弥漫开来。草书,墨迹淋漓,运笔如风,意想不到的快乐。年龄渐长,腰酸背痛再也不能率性地走南闯北的时候,草书是另一种驰骋。吸一口气,提一管狼毫毛笔满纸飞奔,这里有天马行空的任意。“纸上江湖,笔墨风月”,这张条幅是为自己写的。从车水马龙之中脱身而出,一间空旷的屋子,一张大桌,一刀宣纸,一副笔墨,这就是自得其乐的时刻。

       ⑧几幅字镶入镜框悬挂在墙上,不加裱褙。纸张微皱犹如乱头粗服,自有自然天真之态。有朝一日觉得了寡趣生厌,可以另行再写一幅换上。享受草书如同享受时装,心中快乐不减。不时挑选两帧发布在微信上,若干文友捧场点赞。偶尔有方家路过,指指点点。褒贬由人,心中快乐不减。忽然想为自己的客厅书写一幅,然而屡屡不能得手。除了满地的纸团,整个 21 下午一事无成。受挫之感潮水般地涌过,心中仍然快乐不减。

       ⑨我没有写诗的才能,无法将一腔的心事托付于铿锵的句子。诗是少年的狂放,中年的故事多半是欲说还休。现在好了,草书不期而至。孙过庭的《书谱》曰:“偶然欲书。”心血来潮的那一刻握住一管笔,点若飞石,横若枯木,盘旋若龙蛇,奔放若快马入阵,草书就是一个存放心情的空间。胸中有不尽之意,那么,铺一张大纸,挥毫泼墨,一片纵横起伏犹如无声的呐喊与长啸。

       ⑩闲暇时写几笔草书,似乎很难接受白话文。遇到“汽车”、“电脑”、“主义”这些词,草书写不下去,甚至不断出现的“的”也是一个障碍。写唐诗宋词的句子,笔墨立即就流畅起来。“月”、“雨”、“雪”、“云”、“水”、“茶”都是常常写到的字,古人的日子充满了水意,不枯燥。还常常写到“花”字。风高竹有声,夜深花不寐,这时我明白过来了,草书就是在纸面上回忆古老的诗意生活。“闭门煮茶,秉烛读花”,写下这一幅对子,写的是一种久违的期盼。(取材于南帆同名散文)

       19.根据作品内容,下列作为客厅的对联,恰当的一项是(3分)A.喜有和风驻 欣无俗客来 B.墨研清净日 书成春风庭 C.云山起翰墨 星斗焕文章 D.无事此静坐 有福方读书 20.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二段以反问起笔,强调欣赏草书重在关注墨迹的浓淡枯腴、运笔的顿挫缓急。B.列举颜真卿等书法家的作品,表明草书书写字如其人,性格决定草书书写形态。C.写草书时很难接受白话文,是因为他热爱诗意生活,排斥充满工业节奏的生活。D.叙写了自己对草书的独特感受,语言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增强了文章可读性。21.常写蕴含古人诗意生活的“雪”、“月”、“花”、“茶”等字。下列《红楼梦》中与 此相关的诗意生活,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A.贾母带领众姐妹在大观园中赏雪,四面粉妆银砌,众人在琉璃世界中享受美好时光,此时盛景显现了贾府的鼎盛繁华。B.中秋月朗,黛玉和湘云联诗吟月,“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表现了两人的诗情才情,也暗示了两人的悲凄命运。

       C.春日葬花,结诗社咏花,与众人赏花„„黛玉惜花爱花,花亦如其人,芙蓉、菊花、牡丹、海棠都能映射黛玉的性情。

       D.妙玉在栊翠庵中请宝黛钗三人饮茶,使用的茶具精美,烹茶讲究,品茶独到,这是贾府富贵雅致生活的一个缩影。

       22.再次遇到草书,从草书中获得了哪些乐趣?请概括作答。(5分)23.请对文中划线句子进行赏析。(4分)

       读帖是无言的对话,缓重的一点一划是隐忍,汹涌的笔势是慷慨陈词,古拙的横平竖直是心如古井,长长的枯墨是一缕不绝的歌谣盘山而过……

       24.文章以“草书的表情”为题目,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19.(3分)B 20.(3分)D 选C得1分 21.(3分)C 22.(5分)①从读帖中获得与书写者的神交心会②从尘俗的生活中解脱出来,获得新的生命感受③从欣赏自己草书作品中获得自在和满足 ④从书写中释放情感,表达心情的酣畅与快意⑤唤起自己对诗意生活的回忆与期盼

       23.(4分)答案示例:该句运用排比,写出了草书的多样形态及其中蕴含的书写者丰富的 22 情感这一特点,表现了对草书深入的理解和独特的感受,表达了他对草书的热爱。排比的运用突出了草书形态的多样性,行文节奏感强,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24.(6分)交代写作内容,文章围绕题目,叙写了的草书鉴赏感受和书写经历;运用拟人手法,含蓄地揭示了草书的外在形态是书写者内在情感的映射,表达了对草书的热爱之情;用语生动新颖,引发读者阅读文章的兴趣。

       (十)、2022一模房山:本大题共8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5题。

       福耀四海(加拿大)姚船

       ①一场大雪。窗外银装素裹,变成一个充满童话般如诗如幻的白色世界。太阳升高,璀璨的阳光照射在白皑皑的街道上,折射出耀眼光芒。

       ②昨天天气好,还没下雪。我们出去散步,见隔两幢房子的邻居门口,一对老人正在门上贴挥春。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大门正中一个斗大的“福”字,刚劲有力,似乎墨迹未干。驻足欣赏,大家聊了起来。男的道,他俩刚从中国来女儿家探亲。这个福字也出自他的手笔。他谦逊说,自个写的没外边卖的好,但出自内心。他太太接上嘴,这般年纪,能健健康康出远门走走,算是福气;能和儿女后辈相处,更是有福。

       ③我久久琢磨着两位老人的话。福,也许是中国人心灵中最向往祈求的。个人有福,人生顺遂,健康长寿;家庭有福,老小平安,温馨和谐;国家有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们不但把福字记在脑海,而且写在挥春上,红纸金字,贴在大门,挂在大厅,喜闻乐见。不管漂洋过海,离乡十万八千里,也时时把福念揣在心里。

       ④近年,随着移民日增,在多伦多这个加拿大华人最多的城市,红色对联,福字挥春和福字月历几乎随处可见。农历岁末,不单华人商场、餐馆,店铺和居屋,连主流大商场都会出现用中文写的“恭喜发财”,还挂着大大的“福”字。

       ⑤记得上周末,我们和友人一家在酒楼茶叙。当时他们刚从中文班接女儿回来。小女孩约七八岁,长相甜美,口齿伶俐,在我们面前秀她学会的中文,指着餐牌喃喃念着,这是虾饺、烧麦,这是肠粉、叉烧包。我们点头称赞。忽然,她有点神秘地把头挨近妈妈,悄声说,你看收银柜台那里,把福字挂错了,颠倒。她妈忙说,人家是故意倒过来贴的。为什么?她睁大眼睛,有点迷惑。

       ⑥我笑着给她讲一个传说。有一年年关将至,皇宫里的太监和宫女忙个不停,张灯结彩,贴挥春。有个不识字的小太监把福字贴反了,头朝下。刚好皇帝走过看到,勃然大怒。幸而旁边一位老太监脑筋灵活,随即应道,皇上,福“倒”乃福“到”之意(谐音),五福临门,吉祥如意,国泰民安,此乃天意,皇上之福气也!皇帝听后,龙颜大悦,小太监避过血光之灾。后来,把福字倒过来贴的做法传开,成了民间一种风俗习惯。

       ⑦虽然小女孩不一定听得懂,但对福字的印象相信会更深。其实,不管福字是正着贴还是倒过来贴,它在华人心中,永远是崇高神圣的期盼和追求。虽然无形,却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它是一种精神力量,鞭策人积极向上,鼓励人行善向好。祈福、积福,让更多人有福,是炎黄子孙祖祖辈辈善良纯朴的愿望,更是千百年来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华人移居海外,目的是想过另一种美好新生活。新移民抵达后,辛勤工作,艰苦创业。造福自己,建立新家园;也造福社会,为第二故乡做出贡献,潜移默化把福念传播。

       ⑧我又想起近期发生的一件事。城市警方召开记者会。据透露,在华人聚居地区,接连发生几宗入屋盗窃案,受害者都是华人。警方呼吁民众,尤其是华裔,要提高警惕,做好防范措施。同时,不要在门口悬挂或张贴有族裔色彩的物品,以免成为窃贼目标。

       ⑨对于警方及时提醒居民注意家居安全,大家都称道。但连门口的挥春也不要,华人却不敢苟同。斩脚趾避沙虫,并非对付歹徒的有效良方。优秀的文化传统,尤其在异国他乡,更感亲切,哪能随便丢弃?可见在加拿大这个多元文化国度,少数族裔要完全被主流社会理解认同,也非易事。

       ⑩把门前车道和人行道的雪清理完毕,我们到邻近商场,买小孙子喜爱的红灯笼。这是在除夕夜跟红包一样必备的礼物。几年前,我们约儿子一家周末去逛华人举办的年宵市场,让他们感受一下春节热闹气氛,顺便买点家乡特产年糕糖果。小孙子被一个摊位上能折叠的彩色灯笼吸引住。我说,挑一个喜欢的,爷爷买给你。他高兴地睁大眼睛,眼珠子滴溜溜转。五彩缤纷,他一时拿不定主意,遂把纯真的眼光投向妈妈。英裔媳妇微微一笑,马上摘下一个,又指着吊在灯笼下面那个被金色花边围住的“福”字,亲切对孩子说,这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以后,每逢春节,我们都会买一个小红灯笼给孙子,希望他拿在手上,传承在心里。

       ⑪ 回家的路上,我看到,随着春节临近,小街居屋门口的红对联和福字挥春越来越多。像朵朵红花,也像团团火焰,在白雪映衬下,显得更加光彩夺目。传统的信念,并没有随时间而流失,也不会因地域而淡忘。福耀四海,福飘四方。19.下列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银装素裹:“裹”在字典中“亠”部和“衣”部都能查到。B.祈求:“祈”读音为qí。C.伶俐:在文中的意思是机灵乖巧。D.血光之灾:在文中的意思是杀身之祸。

       20.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挥春:通用于粤语地区,包括春联、门联、福贴等,是春节时使用的传统装饰物。B.五福临门:就是幸福来到家中,一般认为五福是指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C.除夕:是农历每年腊月的最后一个晚上,又称除夜、大年夜、大年三

       十、元夕。D.红包:也叫压岁钱。过春节时长辈给晚辈希望其平平安安,晚辈送老人期盼老人健康长寿。

       21.贴春联和福字是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其实不只是春节,许多传统节日也有特定的习俗,找出下面节日与习俗不对应的一项是(2分)

       A.元宵节又称上元节,这一天人们会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B.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这一天人们会安排祭祖扫墓,踏青,植树,插茱萸等活动。C.中秋节又称仲秋节,这一天人们会安排赏月,赏桂花,吃月饼,饮桂花酒等活动。D.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这一天人们会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饮菊花酒等。22.下列对作品的理解或推断,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写到一对老人贴福字,“福”既有对现在生活的满足,又有对美好未来的期盼。B.红色对联、福字等在多伦多随处可见,表明春节习俗已经得到了加拿大民众的认可。C.文章写入了倒贴福字的小故事,解答了小女孩的疑惑,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D.文章多次运用回忆的方式,从多个角度来写福,层层深入,丰富了文章的内涵。23.⑧⑨两段写了警方及华人对于防范盗窃案件怎样的态度?谈谈你对这两段话写作意图的理解。(4分)

       24.鉴赏文章末段画线句子“像朵朵红花,也像团团火焰,在白雪映衬下,显得更加光彩夺目”。(2分)

       25.本文以“福耀四海”为题,结合全文理解题目的含义及作用。(4分)

       26.文章第②段中春联的内容是今天和平年代的人们表达的心声。在小说《红岩》中,狱中的革命者在庆祝新年时,题写在各个牢房门口的春联是这样的:

       其一:歌乐山下悟道,渣滓洞中参禅。横批:极乐世界。其二:看洞中依然旧景,望窗外已是新春。横批:苦尽甘来。请结合《红岩》回答问题。(6分)

       (1)(2分)两幅春联反映出革命者怎样的精神内涵?谈谈你的理解。(2)(4分)这样的精神内涵在小说中的革命者身上是怎样体现出来的?请举例分析。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题。(25分)

       19.(2分)C【伶俐:在文中的意思应该为“说话干脆利落”。】

       20.(2分)C【元夕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别称,又称元夜】 21.(2分)B【重阳节才有插茱萸的活动】

       22.(3分)B【从原文“可见在加拿大这个多元文化国度,少数族裔要完全被主流社会理解认同,也非易事”,可以看出春节习俗并未得到了加拿大所有民众的认可。】 23.(4分)(意思对即可)

       (1)双方态度(2分):在华人聚居地区发生入屋盗窃案,警方提示在做好防范措施的同时,不要在门口悬挂或张贴有族裔色彩的物品。华人却认为不贴挥春对联,并不是对付歹徒有效良方。

       (2)写作意图(2分):既表现出主流社会对中国文化传统的不理解不认同,也表现出华人对文化传统的坚守。

       24.(2分)参考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对联和福字挥春在白雪的衬托下更加鲜艳夺目,表明优秀的文化传统会在炎黄子孙中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意思对即可。将“优秀的文化传统”答成“春节习俗、春节文化”亦可。)25.(4分)(意思对即可)

       (1)含义:(2分,答出“福”的含义得1分,答出“耀”的含义得1分)

       ①福是一种精神力量,中国人祈求个人有福,家庭有福,国家有福,鞭策人积极向上,鼓励人行善向好。②海外华人造福自己、造福社会的同时,也把福念传播到世界。

       25(2)作用:(2分)

       ①文章的线索,全文围绕“福”字展开,层层深入,由“福”字的含义谈到“福”文化的传播,文章结尾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继续坚守的信念以及传承的期盼。(1分)

       ②富有文采,吸引读者。(1分)26.(6分)(言之成理即可)

       (1)(2分)要点提示:其一概括了革命者非人的铁窗生活,表达了革命者视苦为乐的革命情怀。其二表达了革命者坚信革命即将胜利的信念和对革命前途的憧憬。这两副春联全都洋溢着革命者的乐观的精神、坚定的信心、诙谐的情趣。

       (2)(4分)(答案略)

       (十一)、2022一模大兴区: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3题。

       向死而生

       徐海蛟

       ①1950 年9 月25 日,无锡。牙医协会成立大会的文艺演出正在进行。演出近尾声,一位身材消瘦高挑、戴着墨镜、拄着拐杖的盲人,上台了。他先用琵琶弹了一支旧曲,经话筒传播,琵琶的声音第一次在开放的广场上依然葆有了圆润和清晰。一曲结束,观众们开始喝彩,有人大声喊,“瞎子阿炳,你拉二胡啊!拉二胡吧。” ②是的,他怎么可以不拉二胡呢?二胡声响起,当然是《二泉映月》。从它第一声呜咽开始,喧嚣的人群就静下来了。

       ③那些起先跑动的人,嗑瓜子的人,闲聊的人,打情骂俏的人,此刻都被琴声捉住了。琴声从阿炳的指尖出发,从阿炳消瘦而高大的身影出发,开始抵达喧嚣之上,尘埃之上,抵达每一只张开的耳朵,抵达各种各样的心思。琴声像月光和清泉,洗过伤口,平息浮躁。阿炳已经忘记了痛苦的、千疮百孔的肉身,他成了一把世事洞明的二胡。他的手指在琴弦上滑动,他拉动的已经不是这脆弱的弦了,他拉动的已经不是一把琴了,他拉动的是他坎坎坷坷的命。此刻,所有的炎凉和疼痛都像潮水一样退去,所有世俗的卑微和不堪也像潮水一样退去。只有琴声高过喧嚣,高过尘土,高过偏见和幽暗的命运。

       ④阿炳原名华彦钧,他是一个私生子,四岁时,他的母亲终于忍受不了族人的道德唾弃撒手西去。华彦钧成了孤儿,被寄养在大婶家中。孩提时代,小彦钧就遍尝了世态炎凉。寄人篱下到八岁时,无锡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华清和来到华彦钧大伯家。他说要收华彦钧为徒。小彦钧的人生轨迹出现了一次改变。华清和精通各样乐器,他教小彦钧打鼓、弹琵琶、拉二胡。十二岁那年,华彦钧开始学吹笛子,华清和要小彦钧站在风口练习吹笛。冬天,风如刀割,小彦钧仍然站在风口,华清和还在他的笛尾挂上铁圈以增强孩子的腕力,后来又将铁圈换成了秤砣。残忍的训练,让原本就天赋非凡的华彦钧有了过人的技艺。⑤二十一岁那年,华清和突然去世了。华彦钧成了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当然,他还稚气,他的理想并非成为一个道长。他开始往热闹的红尘走去,仿佛要把少年时代寂静地洒落在幽暗道观里的时光都疯狂地补回来,他爱上了灯红酒绿的生活。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他开始放开那寂然的胡琴,放开笛子,放开与尘世格格不入的琵琶。他沾染了所有纨绔子弟的恶习,赌博、吸食鸦片和嫖妓,他像失控的竹筏,放任自流。无度的挥霍让恶果即刻显现出来,三十四岁那年,他的两只眼睛都瞎了。那个俊逸的少年,那个自负的飞扬跋扈的少年从此死了。其实,三十四岁那一年,死去的不仅仅是一个俊逸少年,还有那个叫华彦钧的人。他被赶出了道观,但他还需要活下去。现在他成了瞎子阿炳。

       ⑥瞎子阿炳走上街头,背着琵琶、二胡、笛子、手鼓,在一个乡下的苦命女人牵引下走上街头。他们走向了市井最深的路口,走向了卖艺人最常出现的街头巷尾。每次拉琴的时候,阿 炳总是把头微微仰起,仿佛那样他才能够到高出的天空,仿佛那样他能看得远些,再远些。吹拉弹唱,瞎子阿炳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他还能用二胡模仿男女老少说话、叹息、欢笑以及鸡鸭猪狗的叫声,这样才能吸引更多观众。他用说唱新闻这样的一种形式,清晰传达着他对这个世界的态度。他抨击权贵,讽刺奸商,他在别人的故事里吟唱着自己的寒凉。

       ⑦双目失明后的阿炳行动不便,除了在街头巷尾卖艺,他很少走到更远的地方。只有一个地方例外,无锡西郊惠山山麓的锡惠公园。阿炳隔些时日就会去一趟那里,他是去看惠山泉。惠山泉相传为唐朝无锡县令敬澄派人开凿,共两池,上池圆,下池方,又称二泉。惠山泉周围是青山绿树,幽静宁和。这是阿炳的疗伤之地,亦是阿炳的悟道之地。

       ⑧阿炳被牵引着,走两个多时辰,才能抵达惠山泉边。他什么都看不见,但他能听见泉水流动的声响。泉水的声响让一切都通透起来,仿佛他漆黑的双眼也能在水声的清洗下重新亮过来。坐在泉畔,阿炳仿佛能够看见少年时代自己看过的这两池泉水,他都能感觉到水从泉眼中涌出来的那种透明的生机。

       ⑨他静默地坐在泉水畔,坚硬的心逐渐融化。那样的时刻他开始变得出奇地宁和,开始原谅荒唐的生活,开始原谅生命里粗砺的风沙,他觉得自己僵硬的身体慢慢地被自然的柔情填满,他又成了一个血肉丰满的人了,有尊严、有梦想、有柔软的希望。⑩有一支曲子就在那样的时刻,在他心里响起来。起初是悠远的,若有若无,后来逐渐清晰。几乎每一次,等他安静地坐到泉水边,这支曲子就会在他的心里响起,仿佛他们有着前世的约定。就在这自然之声的抚慰里,阿炳遇见了他的《二泉映月》,《二泉映月》也遇见了阿炳。一支旷世的曲子,它的到来,肯定不是单向的,那是心和神的奇妙邂逅。阿炳在惠泉边望见了明亮的神,也望见了生命的向上的姿势。

       (11)往后,无锡的街头巷尾,人们经常能听到这支曲子。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杨荫浏无意间听到了这支曲子,他被《二泉映月》打动了,他当时正在收集民乐,他用国外进口的钢丝录音机录下这样好的民间音乐,阿炳仅有的几首曲子就是这样的机缘,通过录音,穿过最低的尘土,穿透苍茫的时光,最后被保存下来了。

       (12)牙医协会成立大会上的演出之后,阿炳肺病转重,1950 年冬天,阿炳的生命在严寒的角落里戛然而止。他终于摆脱了沉重而业已腐烂的形同骷髅的肉身,也摆脱了各样的羁绊,那些路旁的陷阱,转角的路障,那些生命里的泥沼和混沌。(13)他的灵魂进入了《二泉映月》,和曲子一起获得了永生。他在一首曲子里保持着自己的轻逸和安然,保持着作为人的尊严和神性。借助音乐的力量,阿炳最终打败了那个浮夸的华彦钧,也打败了泥沙俱下的时间。

       19.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A 世事洞明:对于人世间的各种事情,都看得透彻明白。B 纨绔子弟:富贵人家成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C 飞扬跋扈:指蛮横无理,性情暴躁。D 泥沙俱下:好的坏的事物混杂在一起。

       20.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写人们呼喊阿炳拉二胡,写喧嚣的人群安静下来,都是为了从侧面突出《二泉映月》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B.“华彦钧”和“阿炳”两个名字,一个是本名,庄重雅正;一个是艺名,通俗质朴。它们对应着阿炳不同的人生经历。

       C.“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寄寓着对华彦钧走入红尘、陷入花天酒地生活的一种遗憾与叹惋。

       D.如果没有残酷疾病的摧折打磨,阿炳就不会创造出绝世名曲《二泉映月》,可以说阿炳的成就完全归功于苦难。21.阿炳曲折的人生经历中有哪些重要的转变?(5分)

       22.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阿炳仅有的几首曲子就是这样的机缘,通过录音,穿过最低的尘土,穿透苍茫的时光,最后被保存下来了。

       23.你怎么理解题目“向死而生”的含义?(5分)

       答案: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1分。19.(3分)C20.(3分)D 21.(5分)①四岁时,阿炳成为孤儿,被寄养在大婶家里。②八岁时,阿炳被华清和收为弟子,传授技艺。③三十四岁时,阿炳因放纵而染病瞎了双眼。④阿炳在磨难中感受自然,创作出了《二泉映月》。⑤《二泉映月》被录音,流传后世。

       22.(4分)①通过比喻的手法,把《二泉映月》起初所流传的最底层的环境比喻成尘土,②形象生动的写出阿炳的作品不再仅限于底层的、民间的认可,经受了时间的检验,获得了权威的、历史的地位,获得了永生。③表达了对《二泉映月》得以流传于世的欣慰。(答出1点得1分,答出3点得4分)

       23.(5分)①面对苦难的命运,阿炳没有被打倒而是坚韧顽强的活了下去,②并且参透苦难,创作出《二泉映月》;③阿炳的肉体虽然死去了,④但是他的名字却和他用生命谱写的曲子《二泉映月》一起永存世间。(答出1点得1分,答出4点得5分)

       十二、2022一模通州区: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1—26题。

       携一本书游走

       张炜

       我小时候,大概是刚能阅读一点文学作品的年纪,读过一本没有封皮的书。这本书严格讲只是一部残卷,因为前后都撕去了一部分,最前边一篇的题目只剩下三个稍大一点的字:“暴风雨„„”所以我连这篇作品叫什么名字都不得而知,更不用说整本书的书名了。

       这部残卷让我如痴如迷。它写了俄罗斯莽林,写了猎人和林中各色居民的生活,更写了无数的动物。这些处处洋溢着浓烈林野气息的文字,绵绵无尽的天籁,把我深深地笼罩和吸引了。我当年也生活在林子里,那是海边的一处国营林场,林场又连接了几万亩滨海自然林和无边的荒野。书中景物与现实生活或可作比,我生活于其中的这片林野虽然远没有书中那么苍茫,但对我而言也足够浩大了。最为不同的是林子里活动的人和动物:身边的林子没有那么多凶猛的大型动物,也没有那么多出生入死的职业猎人,更没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故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诱人的生活之窗。透过这扇窗户,我看到了世界上另一片神奇的土地。在很长的时间里,我的神思一直跟着书中的人物和动物,几乎寸步不愿分离,一起痛苦,一起欢乐。那些猎人的枪散发出的硝烟味,时不时地从我的鼻孔前飘过,让我永难忘怀。这些文字让我入迷的原因,可能主要是它讲述的传奇故事,它展示的生活内容。时至今日,在经历了漫长的文字生涯之后,或许让我想得更多也更明白:一切绝非那样简单。这部残卷传递出的是更为复杂和丰富的东西,它难以言喻,这或可称之为一位苏俄作家所独有的生命气质与文学个性。如果仅仅是一则则曲折的故事,大概不会有那样的魔力。因为它是一部残卷,是谁,书名为何,我一直不知道。那是一个书籍奇缺的年代,能够遇到这样一沓好文字真是太幸运了。可我当时毕竟还读了许多其他的书,这其中也不乏经典,但最难忘最着迷的却是这样一部残卷。我的写作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它的影响,比如我常常讲述林子里的故事,这也是我的少年经历;更有趣的是,我笔下的人物也常常要背一杆枪。的确,我当年也看到了很多猎人,并曾经跟着他们在林中蹿跑。林中生活和一些人的行迹让我如此难忘,当然是受到了那本残卷的影响。长期以来,我深深地感激着一位不知名的苏俄作家。

       十几岁的时候,我不得不离开海边林野,一个人在半岛地区游荡。我有一个背囊,里面装的 全是自己的必需品,这当中永远有着这本残卷,外加我写成的一沓沓稚嫩的文字。由于太喜欢这本书了,我曾不止一次将它借给旅途上的文学朋友。我希望他们也像我一样喜欢,我们能够一起分享这道精神与文学的盛宴。这是怎样愉快的时刻。这使我们有机会一起畅谈林野和文学——那时看来这二者是不可分离的。那是多么难忘的日子。万分可惜的是,有一次远行,我把这本书遗在了一位朋友那儿,归来时却怎么也找不到它了。生活匆促多艰,我当时站在路边,觉得两手空空,一贫如洗。后来许多年,我都尝试着寻找这部书,但一直没能如愿。就这样,我失去了它。

       我牢牢地记住了书的内容。我经常想念它,如同想念一位儿时的挚友。

       我去城市上学,然后到了更大的城市工作。我最终从事专业写作,并且写出了上千万字。不一定什么时候,我会突然想到这部残卷。在深夜,偶有失眠时,我会想起它。

       不难想象,我仍然没有终止寻找,还在一次次做着努力。问题是我弄不清这部残卷的书名与。转过了多少图书馆,长时间站在浩如烟海的书目前。这真的是太难了。我差不多不再抱有那个希望了。

       互联网时代来临了。我可以在网上搜索。但没有书名也没有,这道难题并不好解。一个好朋友听我说过这部残卷。他不仅是一个极为认真仔细的人,而且精于网事。某一天,在我完全没有预料、没有指望的情势之下,他竟然发来了一则短信,上面报告了一个喜讯。我一开始不敢相信,电话里交谈了一会儿,详细说到了一些内容,让我心里一阵滚烫。我们笃信不疑:是的,是它,这一回真的找到了。

       找到了少年之梦、儿时挚友,一个曾经伴我游走四方的挚友„„这一夜差点失眠。朋友迅速将从旧书网上求购的仅存的几本书寄给了我。五成新。中短篇小说集。书名:《猎人的故事》。:阿拉米列夫。首篇:中篇小说《暴风雨前》。它出版于1957年的作家出版社。书的扉页上有的黑白照片,让我久久端详——有些瘦削的长脸膛,深邃的目光。从简介中得知,他生于1897年,仅仅活了57岁。(取材于《一本深刻影响我的书》)21.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不得而知:不能得到任何信息

       B.笼罩:带入情境

       C.盛宴:美好感受

       D.一贫如洗:物质极其贫乏 2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开篇描述这部残卷残损的情况,为后文寻找书的艰难做铺垫,同时强调这部残卷对他的重要性。

       B.在书籍奇缺的年代也读过不少经典,但最着迷的还是这部残卷,用夸张手法突出其内容的精彩。

       C.十几岁的时候,外出游荡,仍无时无刻不带着这部残卷,因为它是面临困境时的精神支柱。

       D.求学、工作到最终从事专业写作,几十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这部残卷的想念与日俱增。

       23.结合全文,请说说长期以来,“我”为什么深深感激一位不知名的苏俄作家。(4分)24.本文题目是《携一本书游走》,可后半部分主要写想念、寻找这部残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25.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文章第四段划横线的语句。(4分)

       在很长的时间里,我的神思一直跟着书中的人物和动物,几乎寸步不愿分离,一起痛苦,一起欢乐。那些猎人的枪散发出的硝烟味,时不时地从我的鼻孔前飘过,让我永难忘怀。26.说“这使我们有机会一起畅谈林野和文学——那时看来这二者是不可分离的”,那时认为“林野和文学”不可分离,请你从《边城》《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任一部书 中,也找到一组这样的关系,并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

       四、共23分21.D(文中指精神上的贫乏)22.A(选C得2分,选D项得1分,选B项得0分)

       23.①他的书陪伴了我的童年,拓展了我的友谊,生成了我的人生梦想。②他的书让我了解我生活之外的世界。③他的写作风格影响了我的写作道路。④他和他的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知道生活中有更为复杂和丰富的东西。【评分标准:共4分。每点1分。】

       24.①失去书的空虚、失落与前文拥有书时的充实、快乐形成对比,突出书对我影响的重要性。

       ②寻找书的艰难与找到书后的欣喜形成的对比,突出我对书的喜爱与感激。

       ③因为失去书,所以凸显我对这书的内容早已牢牢记住,它已经深入我的灵魂。

       ④行文有波澜,跌宕中吸引读者。【评分标准:共4分。每点1分。】 25.略【评分标准:共4分。从语言、手法方面均可赏析。】 26.参考示例:

       ①写出了乡土与文学的关系。一方水土滋养一方文学,凤凰之于《边城》(黄土高原之于《平凡的世界》、大海之于《老人与海》)就是如此。茶峒的山水草木滋养了顺顺、天保、傩送、老船夫、翠翠这样的人物,为情节的发展、人物的成长提供了背景和动力。比如山、河的存在才使得山歌更加动听,比如水急才有天保的溺亡等都是如此。茶峒的山水也滋养了人物的灵魂,充满了真和爱(4分)。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家生活的环境会对其创作产生重要的影响,赋予它创作灵感,是他创作的源泉(2分)。

       ③或文学对乡土也有促进的作用,文学的传播使乡土闻达天下,让更多人了解并感受自己之外的生活(2分)。

       【评分标准:共6分。从任意两方面谈即可,重点谈环境对文学的影响。】

第二篇:散文阅读之标题

       散文阅读之——标题

       一、常见题型:

       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

       2、标题的作用是什么?

       3、为什么以此为标题?换成另一个标题好不好?

       4、给文章取个合适的标题.二、答题技巧

       (一)含义类

       1、解题思路:

       一般标题有两层含义。

       ① 联系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义、常用义。

       内容(词语的含义,点明写作对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提醒补充:不要只想深层而对于表面的含义视而不见。当然有时候,题干问的是有什么深刻含义或者标题是一个形象的说法(比如比喻)刚可考虑只答深层含义。

       ②体会深层含义即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等,往往是抽象的精神品质之类,常常是文章要揭示的中心。

       2、答题的步骤

       第一步,理解标题的表层含义。一般指的是其字典义或常用义。

       第二步,体会标题的语境义(即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和象征义等)。要明确标题的语境义必须找到相关的关键句,即文章中“能概括本段文字的句子”“能透漏情感的句子”或“能体现本文主题的句子”等。第三步,联系全文内容,结合文章主旨,探究标题与文章中心的关系。

       第四步,提炼整合答案。从标题在文中的语境义、中心义中提炼答案,用文章中的点题句、中心句、主旨句、结论句,进一步印证标题含义,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之后,按照要求,精炼语言,整合答案,并在答案表述上要注意与题干和原文保持一致。

       (二)作用类

       1、散文标题常见的作用:

       ①点名写作对象的特点和多层含义 ②表达主观感情和态度 ③揭示文章的主旨和哲理

       ④成为文章的线索和构思思路。(如《药》《项链》)

       ⑤标题运用的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的作用,如象征、比喻、一语双关等,有的标题对文中的人物和主题有象征作用。⑥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⑦交代文章的写作内容。(鲁迅《一件小事》)⑧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两弹功臣邓稼先》)⑨交代文章的写作顺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附:小说标题常见作用

       (1)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以时间、地点、环境为标题)(2)概括故事情节、交代主要人物、暗示比喻象征、揭示小说主旨。(3)结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主题。(以物件为标题)

       (4)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以形象特征为标题)(5)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解题思路:

       ①题目含义:表面义、深层义。

       ②题目与表现手法的关系:运用何种修辞

       ③题目与与文章结构关系:是否起到贯穿全文线索作用。

       ④题目与内容的关系:是否明确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内容

       ⑤题目与主旨情感的关系:是否揭示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的情感。⑥题目与人物命运的关系:是否暗示或揭示了人物的命运。

       3、答题步骤: ①明确标题含义:表层义、深层义。

       ②分析文章结构:与开头结尾的照应、文章的线索

       ③标题与文章中心关系:本身的点题作用、揭示文章的中心内容 ④分析效果:注意题目本身特点(比喻等修辞、特定句式等);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义丰、发人深思、引起读者思考及兴趣。

       (三)“为什么以此为标题”或“能否换成另一标题”类

       1、方法思路:比较两个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看哪一个含义更丰富,作用更大。

       2、答题步骤:回答哪一个好。然后分析好的标题的含义和作用,指出另一标题的不足。

       (2022上海卷)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湖 殇 熊久红

       ①当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其实,那种心痛的感觉,就像是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

       ②我说的是,在西部腹地,看着被戈壁荒漠一寸寸吞噬掉的艾比湖;我说的是,面对一片白色的盐碱,以及狂风掠过时卷起的漫漫沙尘。

       ③对湖而言,它首先带给我们的,应该是那粼粼的波光,是鸥鸟的翔鸣,是蓝天白云的倒映,是渔歌唱晚的恬静,这些特征是湖带给我们的生活体验,也是湖应有的生命品质。而我脚下的艾比湖,正在丧失这些青春,就像一个散失了光鲜的干瘪水果,躺成一汪奄奄一息的物证,那些越来越多从湖底裸露出来的丑陋的盐碱污泥,总是让我联想到一具行将风干的木乃伊,一个湖的木乃伊。

       ④青年时期的艾比湖有着1200平方公里的水面;有着几万乃至十几万只野鸭水鸟嬉戏的场面;有着浩浩荡荡芦苇环卫的辽阔水域;有着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宁静致远。这些深深的怀念,使得我对眼前的景象,有着撕心裂肺的悲怆。

       ⑤在蛮荒的疆域里安插一个湖,应该是上帝对自己分配不公的一个补偿,她带给我们的是对绝望灵魂的抚慰,是对生存状态的重估,是能枕着入眠的一个梦境,而这个梦,曾经真真实实地存在过,在记忆的回望里,碧波荡漾。

       ⑥那是八十年代中期,一直对巴金的《海上日出》心存缱绻,期待感受红日出海的璀璨景象。新疆离海太远,使只好以湖的的水域,模仿海的苍茫了。从首府放暑假回来,邀几位同学,骑车六十里,去艾比湖看日出,以弥补对海的贫瘠和渴望。

       ⑦由于道路的崎岖到湖边时,太阳早已三尺竿头了。虽没赶上看日出,却被眼前一望无际、绵延至深的芦苇荡所震撼,清风拂过,波涛汹涌。一如百万雄兵拥围着这一城的浩淼,湖的浅滩上,密密麻麻布满了野鸭、灰鸭、斑头雁,随便朝水中甩一片卵石,都会惊飞几十只水鸟,空中盘旋两圈,又栖落水中。湖面很宽,即使极目远眺,也看不见对岸的轮廓。靠近水边是一排沙滩,赤脚从上面走过,可以感受到温热潮润的细沙与脚趾间密切接触的惬意。几行浅浅的脚印,一派浪漫的行程。

       ⑧二十多年的时间,都无法淡化湖在往事里的色彩,这幅精美的画面早已长在岁月深处,每一次温故,都在重新涂染一遍色彩,所以,停靠在回忆中的湖,其实,一直都很鲜艳,多少次在梦里,潮涨潮落,清波涟涟。

       ⑨但眼前的残败,总让人恍然隔世,觉得这个每年被大风从湖底卷起无数沙尘和盐尘的,这个每年以几平方公里的速度一点点消失的,这个在干涸湖底随处可见禽鸟尸骨和枯苇干枝的,不是记忆里的那个湖啊!它与往日被我们时常念想的碧水清波毫无瓜葛。

       ⑩多么希望艾比湖的枯萎是一次误诊!

       ⑪但更多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串的数字。近50年,我国失去的湖泊有243个,其中,新疆的数量最多,达62个。罗布泊消失于1972年;台特玛湖消失于1974年;玛纳斯湖消失于1974年;艾丁湖消失于1987年。这听上去多少有些像宣读阵亡名单,但它们确实是从我们眼中一个一个消失的。

       ⑫那些缭绕碧波的绿茵,那些水中游戏的鱼鸟,那些湖面泛舟的渔人,那些环湖晚炊的村庄,都随着湖的消失而泯灭了。

       ⑬通过同伴的结局,艾比湖一定看到了自己悲情的归宿,所以,湖才有了泪的咸涩。如果能发出呐喊,我想,湖是一定要向上天控诉的,控诉那贪婪者、破坏者、无知者、傲慢者,控诉他们以自己的短视,替子孙们挖掘着墓穴。

       ⑭时常看到一些赞美艾比湖的文章,对它仅剩的三分之一的水域,进行热情歌颂,听上去就像是对着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赞美她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不知道在鱼缸里长大的鱼,会不会朗诵有关海的诗句。

       ⑮我在为一个湖悲哀的时侯,突然想起了那些鸟,那些以湖为生的水禽,它们的翅膀,如何才能越过灾难,飞抵梦想的天堂。

       (有删改)

       【问题】结合全文,分析标题“湖殇”的含义。(3分)

       【答案】①“殇”的本意是指没有到成年就死去。现代常用于指重大的灾难事故或心理上的剧烈悲痛创伤或事件所折射出的巨大的悲哀遗憾等。②“湖殇”意思就是因为湖的消亡而感到的悲哀遗憾。③本文以“湖殇”为题,准确地揭示了文章的内涵,表达了的感情。

       (2022福建)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纸上故乡》

       邓琴

       故乡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它常常在梦中打探故乡的消息。

       我的家乡在千里之外的赣南,它的每一寸肌肤都浸润在红色文化里,在淡淡茶香中,在田间地头悠悠的歌声里。它是贫穷的,但它又是富硕的。它没有飞驰的动车,没有轰鸣的机器,有的是叮咚的流水、黛色的群山。且不说章江水日夜川流不息、润泽万物;也不说成片的稻田如一张巨大的地毯静卧天地间,恩惠万家;就说梅岭那漫山遍野、傲立寒冬的梅花盛景,已是天下一绝。

       离家多年,到过很多地方,心中始终挥之不去的是家乡的景象。在秋收的季节里,打谷机工作的声音,一声一声鼓动我的耳膜,提醒着我曾是故乡的孩子。内心深处的一丝不安也被催生出来,那就是当年因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而离开了家乡。如今,我虽然站立在了外面的缤纷世界里,但我奋斗的每一个脚印,享受的每一份安逸,却都被打上了“外乡人”的烙印。我对故乡的情感,只能在诗人的诗歌里、乡土作家的文字里寻找慰藉,只能寄托在自己尚不成熟的文字中。那些遥远的记忆,飘过了我最不懂乡愁的年华,飘过了故乡的山头,飘进了书页里,却厚重得让我无法高言阔谈。

       儿时最熟悉的影像,莫过于茶山。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茶树抽出新叶,新叶从老叶中间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这个美丽的地方。只有我们那群孩子才知道,这个美丽的地方究竟有多么贫穷。一到周末,我们就跑茶场,学着大人的样子采茶叶,茶叶一毛钱一斤,动作快的一天能摘个四十斤。四块钱在当时,可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在那贫穷的岁月里,茶山无疑给我们苍白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而农人与生俱来的勤俭生活态度,也开始渗透到我们的思想里了。

       故乡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影响。这也是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放不下故乡的原因。我想,穷尽我一生都无法忘记那些年在田地里干活的场景。小时候,一家子在稻田里收稻谷;长大了,一个人去拔秧苗,拔花生,拿着书在晒谷场上守谷子。在那不谙世事的年华里,那样的日子其实苦不堪言。现在,我深深地感激那些劳累而辛勤的岁月,感谢那片土地,是它们给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说今天的我,有那么一丝不怕苦的精神,能够宽容待人,懂得珍惜,都要感谢那片红色的土地。

       这片土地也是受过苦难的。当年红军在这里打游击,留下数不清的战斗故事,家乡从此有了一个革命老区的身份。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从小就在红色文化中接受灵魂的洗礼,接受家乡文化思想的滋养,也因此对苦难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的整个童年时期,都在聆听里面的故事;我的整个少年时期,都在这书中的文字里徜徉、震撼。有时候,一触碰到这纸上的故乡,思念就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满足从别人的纸上去想象我的故乡,不再满足在扉页中思念故乡,而是自己在纸上书写心中的故乡。记忆在纸上慢慢鲜活,对故乡的依恋在纸上渐渐清晰。我这个家乡人眼中的知识分子,总算也为家乡留下了点东西。这也算是我对自己十年前离开家乡心存不安的一种补偿吧!

       我是栖息在远方的一只候鸟,常会飞回故乡去寻找属于我的温暖。

       (摘编自《散文选刊》2022年第4期)

       【问题】根据文本,分析标题“纸上故乡”的含意。(6分)【答案】①他人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使“我”从中获得慰藉;②“我”关于故乡的文字创作,纾解了“我”厚重的乡愁;③“我”用文字构建的“心中故乡”,是我对故乡的回报,也是·我”的精神家园。(意思对即可。)(2022四川)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问题。

       太湖碎锦 范烟桥

       ①太湖,用文人的套语来形容,是“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民间则说“八百里太湖跨三州”。不经过实测,这样笼统地画出一个轮廓,只能给人们一种山明水秀、浩瀚无际的想象。至于它有什么诗情画意,要费一点时间实地去观察、探索,才能领会。

       ②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太湖的部分画面,就感到有不同的胜概。洞庭东山、西山是太湖里两个主峰。东山周围五十余里,山势并不陡峭,土壤又滋润,经劳动人民世世代代辛苦经营,已成了丰产地区。山下坡田,种植各种水稻,是秋熟的主要农作物。夏熟是三麦和油菜,还有豆类和蔬菜瓜果。他们更有园艺的丰富经验,梅、杏、桃、李„„多得数说不尽。枇杷、杨梅和洞庭红(橘名)名闻远近。随着春夏秋冬,它们先后开花结果,春天果然是“姹紫嫣红开遍”,夏天、秋天、冬天,也是各有烂漫绚丽的景色。说是“美尽东南”,并不夸张。从观赏说,四时皆宜;从生产说,那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江南的许多淡水鱼,这里样样都有。朝出暮归的千百艘大小渔船,点缀湖光水色中,渔民们勤劳、勇敢,征服自然,利用自然。

       ③西山和东山隔着东太湖,东山最高峰——莫釐,和西山最高蜂——缥缈遥遥相对,同为七十二峰的领袖。西山也是丰产地区,同是“花果山”,东山所有的名花嘉果,西山都繁生着。从东山坐独具风格的小艇——龙飞快,驶入东太湖,莫釐峰头,云气滃然如蒸。别的不知名的远近诸山,时隐时现,好似给烟波吞吐着,山色因明暗而浓淡不一。船家果然有眼明手快的本领,坐在船里的我,到湖心时常为颠簸震荡而惊心动魄。正因为如此,而愈觉山水奇丽得来不易的乐趣。兀立在东山、西山之间的石公山,则是以玲珑秀逸的姿态吸引着人们。小艇乘风破浪而去,到了山下,显然可见四围的山石,经过千万年的冲刷,有了“皱、瘦、透”的美姿,早给鉴赏者陆续凿去了,苏州园林里的太湖石,都是取于石公一带的石山。因此,石公山像斧削过,没有了山脚,正如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

       ④假使从苏州直接到西山,出蠡口,就展开了图画,山更多,湖更大,变幻就更多。王鏊“山与人相见,天将水共浮”,冯善“震泽春浮涨碧漪,净涵天影漾玻璃”,能把湖山之胜,描绘得恰到好处。道书上所说的第九洞天——林屋,就在西山。到了里面,石壁嶙峋如雕塑,是洞庭一奇。这里有许多神话,和山农们闲谈,妄言妄听,也增添了些兴趣。而西边的消夏湾,更附会着西施的种种传说。山湾柔顺的湖水,浅而澄清,可以游泳。有着荷花、菱叶,清风徐来,颇有凉意,确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到了包山寺,才窥见缥缈峰突起在丛林杂树之上。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有了山,有了水,才见得山的灵秀,水的空明。太湖就以此特饶奇胜。

       ⑤太湖还有四个画面,和洞庭东山、西山合起来,差不多得见其全貌。一是从湖州到无锡的一段水程,在群山断续中经过,前后左右可以看到云峦起伏,似乎它们都有动态,与人游戏。一是从无锡到宜兴,数十分钟的汽车行程,在湖边掠过,太湖平铺在车外,远山几抹,可望而不可即。一是无锡的鼋头渚,割取了太湖的一角,经过人力的整理,有着怪石突兀、惊涛汹涌的奇趣。不仅有色,而且有声。夕阳将下,余晖照映湖面,金光璀璨,不可名状。一是苏州光福的石壁,也是太湖的一角,更见得静止处,已不是空阔浩渺的光景。而即小见大,可以使人有更多的推想。

       ⑥阴、晴、风、雨、云、雾,固然使山水多变,适逢其会,逸趣横生。便是朝曦、夜月下特有的湖光山色,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古今诗人画师,尽管灵思妙想,摄取片断到诗画里,有着他们的杰作,还是概括提炼。我更无能,凭我接触到的,写了些体味,或许有三言两语,能引起到过大湖者的同情,作会心的微笑。毕竟是“尝鼎一脔”,太湖实在是描写不尽,描写难工的。

       (有删改)【问题】结合全文,分析标题“太湖碎锦”的内涵和作用。(6分)

       (1)内涵:①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太湖及周边景致的各种美好的特点,②比如,有的地方是粮疏主产区,有的地方是优雅的景致,有的地方变幻多姿,有着优美的传说。

       (2)作用:①体现不同视角之下太湖的美,②诚所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碎锦”二字形象生动地概括了太湖四周不同视角的美。(内涵作用各3分)

第三篇:散文标题

       散文标题

       余秋雨的《寻觅中华》《笛声何处》《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文化苦旅》自是经典,毕淑敏,《我的人生笔记》《毕淑敏文集》《心灵处方》《我很重要》个人极度迷恋她的散文,譬喻相当出彩,又由于她的心理医生职业历史,作品也挖掘了人很多内在的东西。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等,还有一些单篇散文巴金《随想录》丰子恺《作客者言》王了一《关于胡子的问题》王小波《思维的乐趣》王朔《我看金属》王蒙《作家是用笔思想的》韦君宜《编辑的忏悔》北岛《朗诵记》史铁生《我与地坛》龙应台《小城思索》李南央《我有这样一个母亲》陈敖《由一丝不挂说起》李辉《沧桑看云》朱大可《抹着文化口红游荡文坛》朱光潜《“慢慢走,欣赏啊!”》朱自清《荷塘月色》朱学勤《思想史上的失踪着》朱健《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老舍《我的母亲》江小燕《致余开伟先生》陈丹燕《上海的风花雪月》陈村《意淫的哀伤》何清涟《漫游二百一十年前的美国费城》苏青《我的手》邵燕祥《我代表我自己》汪曾祺《跑警报》扬之水《中年情味》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余纯顺《滴水之恩》 余杰《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余秋雨《酒公墓》辛丰年《两全其美,有得有失》 金克木《鸟巢禅师》茅盾《白杨礼赞》林贤治《夜读遇罗克》林语堂《所谓名土派与激昂派》杨步伟《杂记赵家》杨绛《孟婆茶》杨朔《荔枝蜜》郁达夫《故都的秋》周作人《三礼赞》张中行《书蠹行述》张中晚《无梦楼随笔》张承志《天道立秋》 这些可都是经典,出自散文选集《齐人物论》还有选集《在海德堡堕入情网》精选了台湾、香港和海外华文文学中的优秀作品,以小说、散文两大文学品种为主打。

第四篇:标题作用

       标题的含义以及作用(教师)

       综述:一含义:表层含义 深层含义 中心

       (一)联系表层含义

       内容(词语的含义,点明写作对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二)体会深层含义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象征、双关等),和文章内容相关的引申义,双关。二标题的作用:(6个)

       1线索

       2双关:象征人物的形象或精神

       3感情的触发点

       4含蓄的或形象的揭示文章中心(要具体写出中心是什么)

       5概括文章内容

       6用修辞,新颖独特,吸引读者

       答题技巧,具体解析

       例1《走一步,再走一步》

       表层含义:父亲鼓励我一步步走下悬崖

       深层含义 :大目标化解成小目标,一个个击破,取得最后成功。

       解析:

       揣摩标题关键字“走”

       联系文章内容看文题指的是:全文写“我”爬上悬崖却恐惧得不敢爬下来,后来是在父亲指点鼓励下“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结合文末主旨句分析,“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因此文题具有更深层的含义,暗含人生哲理。

       例2《爸爸的花儿落了》

       表层含义:夹竹桃凋谢

       深层含义:父亲去世,也预示我长大了

       解析:

       揣摩标题关键词“花儿落了”

       文题一语双关。“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

       结合文末主旨句揣摩标题深意,“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因此文题也暗含着另一层含义:我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例3《变色龙》

       表层含义:善于变色的蜥蜴

       深层含义:见风使舵的沙皇警察

       解析:

       揣摩标题关键词“变色”

       变色龙是蜥蜴类的一种,能随时改变皮肤的颜色,以适应环境的需要。联系课文内容,小说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围绕“小狗的主人是谁”态度发生五次变化,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和变色龙极为相似。

       因此,文题的含义其实是指像奥楚蔑洛夫这样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沙皇警察。(结合主旨)

       温故知新,当堂达标

       课文《我的第一本书》

       “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解析:

       揣摩标题关键词“第一本书”

       联系文中内容(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结合相关抒情议论的句子,理解这第一本书蕴含的深意。

       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

       链接中考,实战演习:

       1、小扇轻摇的时光(2022年)

       方法:紧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一指充满天真快乐的童年时光,一指与母亲享受的美好时光

       2、最美的善举(2022年)

       善举指什么事情,为什么是最美的?

       最美的善举是“络腮胡子”通过收买蝉蛹暗中帮助1号床病友的事情。最美一词更体现出行为的高尚,不仅是付出爱,还顾及了别人的尊严。(标题的含义)

       文题凝练地概括了“络腮胡子”帮助病友这一情节,表达了对络腮胡子行为的钦佩和赞扬。题目耐人寻味、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标题的作用)

       作用:

       (1)内容:概括主要内容

       很多文题是对文章所叙之事的概括,抓住了这样的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事件。如《智取生辰纲》《最后一课》

       (2)主旨:与主旨(中心)的关系(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文题直接揭示或形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文题含蓄地传达着的思想感情。

       如《再塑生命》的深层含义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正是文章的主旨,文题点明主旨。

       (3)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作品主要人物,表现人物性格、表明的情感与态度、情感的触发点)

       表明写作对象

       有的以人或物作为文题的文章,其题目里指出的人或物就是文章的写作对象。

       如《藤野先生》《邓稼先》

       (4)线索:(线索 贯穿全文/)

       标题本身就是行文线索的如《背影》

       “背影”是贯穿全文始终的线索:开头设疑——点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再现背影,这样就以“背影”为线索把各部分内容组织起来。

       (5)兴趣:悬念 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起阅读兴趣。

       如《喂——出来》

       《大自然的语言》

       3、最后分析其效果(题目本身特点,如果是比喻等修辞或或者运用了句式,就要还原。)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丰、发人深思、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例题引路:

       课文《我的第一本书》

       说说文章以“我的第一本书”为题的作用。

       “我的第一本书”是全文叙事的线索,暗示了文章的主旨,要铭记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

       《背影》(线索)充当文章线索,起贯穿全文的作用;(主题)抓住外貌特写镜头表现了父子之间深情。

       《阿长与山海经》(内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人物)表现阿长真诚、善良和乐于助人;(人物)表明我的感激和怀念。

       《变色龙》(修辞)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物)主人公善变(见风使舵)的性格。具有极强的讽刺性。

       《心声》(手法)语带双关,表层意义是李京京在课堂上十分渴望读课文。深层意思是需要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需要父母和好,家庭温暖,需要亲情和友情。文章为什么要以“六个馒头”为题目?

       从结构(线索)、主旨、引起阅读兴趣。来分析

       参考:(线索)六个馒头为线索,贯穿全文;(主题)表现了文章的主题,颂扬了同学们的深情厚谊;(题目本身特点)以平常的馒头为题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5.文章以“坑道口外,有一棵桃树”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示例:(标题本身技巧作用)坑道口借指战争,桃树呈现的是柔美的形象,两者对比强烈,构成独特的景观,引发读者思考,激发阅读兴趣;(手法、标题对于体现主题的作用)桃树在战火中顽强生存,象征美好的生命永不灭绝,象征战士们美好的心灵和坚强的意志

       15.文章以“张友鸾:报纸岂可无风趣”为题有什么作用?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6分)答案示例:(标题对于体现内容的作用)标题既点明文章写作对象,又强调了张友鸾

       坚持报纸应该“有趣” 的主张;(人物传主、主题)体现了张友鸾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标题本身技巧作用)标题采用反问句式,语气强烈,(人物)巧妙地表达出对张友鸾主张的认同与肯定。

       肯尼迪总统是地道的“美国人”,但文章却以“我是柏林人”为标题,为什么?

       答案示例:(标题本身特点)与开头的“他是在波士顿出生的美国人”构成矛盾,新颖别致,出人意料,激发阅读兴趣。(标题对于体现人物的作用)“我是柏林人”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肯尼迪总统“不顾阻碍、危险和压力而作他必须做的事”(标题对于体现主题的作用)“我是柏林人”是全文思想内容的升华,将人物为自己的国家的奋斗精神,上升到为世界和平而斗争的高度。

       15.本文题为“扯淡”,如何理解?有什么作用?(6分)

       答案示例:(手法:双关)题为扯淡,表面上指的事爷孙俩闲谈(1分),实际上是以看似漫不经心的闲扯方式叹息年青一代精神世界的苍白贫弱,呼吁民族精神家园的重建(2分)作用:(线索)作为行文线索,贯穿全文;(题目本身特点)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总结:

       题目也即文章的标题。通常被称作文章的“题眼”,既然是“眼睛”,那一定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即文章的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往往好的标题能透射出文章的内容概要,能使人从这“眼睛”中窥探到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在阅读文章时,一定要认真仔细的看标题。标题往往会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而线索往往可以是一个凝练精辟的句子,也可以是文章中人物的一个富有个性或意义特殊的行为、或动作,甚至可以是一个事物。(如:一个小物品、一种植物、一个小动物等。)有的线索往往是贯穿全文的人物情感的变化,这根线串起了全文,使原本散落的珍珠成了令人喜爱的珍珠项链。

       有的标题可以直接点明文章的主题,明确而扼要。有的标题具有象征意义,有的标题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因此考虑一个标题的好处,应从多方面去考虑,即要考虑浅层含义,又要考虑深层含义。

       回答这类题目,首先要仔细看文章的标题。然后再仔细阅读文章,进而思考:文章是以什么线索贯穿全文的,题目是不是就是文章的线索。题目有没有什么象征意义,题目是不是用了修辞,题目在字面上传递什么信息,在这文字背后还包含着什么深层意义。然后根据自己仔细阅读文章后所捕捉到的主要内容及作品所反映的主题思想等等信息,经过推敲思考,最后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归类一下,哪些是浅层意义,哪些是深层意义。注意既要答出线索、基本义、引申义、象征义,也就是浅层意义与深层意义,还要注意在用文字表述过程中,不要遗漏,要清楚明白。

       中考再现

       《我看到了一条河》谈谈你对这个题目的理解

       我找到了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

第五篇:散文阅读之结构作用

       散文阅读 考点一

       句段作用类

       一、具有特殊作用的句子、段落往往是全文行文思路上的重点句段,如在结构上,有特殊作用;在内容表达上,富有特色。

       二、该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有:

       1、为什么这样写?

       2、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好处、效果、目的、用意、妙处等)?

       3、在全文结构中有什么作用?

       三、理解句子在文中的作用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1、内容上:考虑句段与全文写作内容的关系,与主旨、情感、观点的关系。

       2、结构上:要注意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

       3、表达效果上:多是针对有表达上富有特色的句子,如有特殊表现手法的句子,这里不展开分析。

       具体分析如下:A、段落:

       (1)、开头语段:引出所写的对象,交代下文要写的内容,引出下文,总领全文(对内容的作用);开篇点明题旨(主旨作用);或设置悬念,埋下伏笔,照应后文,为下文做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欲扬先抑(结构作用);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氛围)。

       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引起读者思考)的作用 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2)、结尾段:

       总结全文,归结主旨; 呼应标题,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

       强化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有这样作用的试题,往往这一句很含蓄,一眼看不透,即有点“看不懂”)。(3)、中间段: ①中间段如果比较短:

       那么,它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过渡(承上启下)(近几年高考题中多属此类,要求会分析如何承上,如何启下),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

       在较短的中间段中,如果描写的物象(即散文写作的对象)并非选文的主要物象,而是次要物象,且与选文描述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和情感上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正面正衬(或烘托、铺垫);

       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

       如果后文围绕中间某点写,作用是总领后文; 如与前文中间某点呼应,其作用是照应前文。

       ②中间段如果比较长,而且描写的是选文的主要物象,那么,它在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B、重要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首句、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小说);埋下伏笔(小说),交代人物活动背景、设置悬念、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文中句——承上启下;引起下文;总结上文;

       文末句——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省;暗示主题;强化感情。

       中心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句段作用类阅读训练

       两篇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2022湖南 卷)

       一朵午荷 洛 夫

       这是去夏九月间的旧事,我们为了荷花与爱情的关系,曾发生过一次温和的争辩。“爱荷的人不但爱它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枝的挺秀,也爱它夏天的喧哗,爱它秋季的寥落,甚至觉得连喂养它的那池污泥也污得有些道理。” “花凋了呢?” “爱它的翠叶田田。” “叶残了呢?” “听打在上面的雨声呀!” “这种结论岂不太过罗曼蒂克。” “你认为„„?” “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

       记得那是一个落着小雨的下午,午睡醒来,突然想到去博物馆参观一位朋友的画展。为了喜欢那份凉意,手里的伞一直未曾撑开,冷雨溜进颈子里,竟会引起一阵小小的惊喜。沿着南海路走过去,一辆红色计程车侧身驰过,溅了我一裤脚的泥水。抵达画廊时,正在口袋里乱掏,你突然在我面前出现,并递过来一块雪白的手帕。老是喜欢做一些平淡而又惊人的事,我心想。

       这时,室外的雨势越来越大,群马奔腾,众鼓齐擂,整个世界笼罩在一阵阵激越的杀伐声中,但极度的喧嚣中又有着出奇的静。我们相偕跨进了面对植物园的阳台。

       “快过来看!”你靠着玻璃窗失神地叫着。我挨过去向窗外一瞧,顿时为窗下一幅自然的奇景所感动,怔住。窗下是一大片池荷,荷花多已凋谢,或者说多已雕塑成一个个结实的莲蓬。满池的青叶在雨中翻飞着,大者如鼓,小者如掌,雨粒劈头劈脸洒将下来,鼓声与掌声响成一片,节奏急迫而多变化,声势相当慑人。

       我们印象中的荷一向是青叶如盖,俗气一点说是亭亭玉立,之所以亭亭,是因为它有那一把瘦长的腰身,风中款摆,韵致绝佳。但在雨中,荷是一群仰着脸的动物,专注而矜持,显得格外英姿勃发,矫健中另有一种娇媚。雨落在它们的脸上,开始水珠沿着中心滴溜溜地转,渐渐凝聚成一个水晶球,越向叶子的边沿扩展,水晶球也越旋越大,瘦弱的枝杆似乎已支持不住水球的重负,由旋转而左摇右晃,惊险万分。我们的眼睛越睁越大,心跳加速,紧紧抓住窗棂的手掌沁出了汗水。猝然,要发生的终于发生了,荷身一侧,哗啦一声,整个叶面上的水球倾泻而下,紧接着荷枝弹身而起,又恢复了原有的挺拔和矜持,我们也随之嘘了一口气。我点燃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然后缓缓吐出,一片浓烟刚好将脸上尚未褪尽的红晕掩住。

       也许由于过度紧张,也许由于天气阴郁,这天下午我除了在思索你那句“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的话外,一直到画廊关门,我们再也没有说什么。

       但我真正懂得荷,是在今年一个秋末的下午。这次我是诚心去植物园看荷的,心里有了准备,仍不免有些紧张。跨进园门,在石凳上坐憩一下,调整好呼吸后,再轻步向荷池走去。

       噫!那些荷花呢?怎么又碰上花残季节,在等我的只剩下满池涌动的青叶,好大一拳的空虚向我袭来。花是没了,取代的只是几株枯干的莲蓬,黑黑瘦瘦,一副营养不良的身架,跟丰腴的荷叶对照之下,显得越发孤绝。这时突然想起我那首《众荷喧哗》中的诗句:“众荷喧哗/而你是挨我最近/最静,最最温柔的一朵/„„” 午后的园子很静,除了我别无游客。我找了一块石头坐了下来,呆呆地望着满池的青荷出神。众荷田田亭亭如故,但歌声已歇,盛况不再。两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繁华与喧嚣,到处拥挤不堪;现在静下来了,剩下我独自坐在这里,抽烟,扔石子,看池中自己的倒影碎了,又拼合起来,情势逆转,现在已轮到残荷来欣赏我的孤寂了。

       想到这里,我竟有些赧然,甚至感到难堪起来。其实,孤寂也并不就是一种羞耻,当有人在欣赏我的孤寂时,我绝不会认为他有任何罪过。朋友,这点你不要跟我辩,兴衰无非都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今年花事已残,明年照样由根而茎而叶而花,仍然一大朵一大朵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接受人的赞赏与攀折,它却毫无顾忌地一脚踩污泥,一掌擎蓝天,激红着脸大声唱着“我是一朵盛开的莲”,唱完后不到几天,它又安静地退回到叶残花凋的自然运转过程中去接受另一次安排,等到第二年再来接唱。

       扑扑尘土,站起身来,绕着荷池走了一圈,绕第二圈时,突然发现眼前红影一闪而没。我又回来绕了半匝,然后蹲下身子搜寻,在重重叠叠的荷叶掩盖中,终于找到了一朵将谢而未谢,却已冷寂无声的红莲,我惊喜得手足无措起来,这不正是去夏那挨我最近,最静,最最温柔的一朵吗?

       (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读本②· 一朵午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有删节)

       16.纵观全文,谈谈标题“一朵午荷”中“午”的含义。(4分)

       17.简要归纳画线段落的段意,并简析该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4分)18.概述文章所表现的荷之美。(6分)

       19.结合两次观荷,谈谈“我”在思索“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这句话的过程中,思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8分)

       二、【2022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在母语的屋檐下 彭程

       少年时代的伙伴自大洋彼岸归来探亲,多年未见,把盏竟夜长谈。我们聊到故乡种种情形,特别谈到了家乡方言,兴之所至,后来两人干脆用家乡话谈起来。

       本来以为这么多年不使用,很多方言都已忘记,不料却在此时鲜明地复活了。恍惚中,甚至忆起了听到这些话时的具体情境,眼前浮现出了说话人的模样。友人感慨:真过瘾。

       在一种语言中浸润得深入长久,才有资格进入它的内部,感知它的种种微妙和玄奥,那些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韵味。几乎只有母语,我们从牙牙学语时就亲吻的语言,才应允我们做到这一点。

       关于母语,英文里的一个说法,最有情感温度,也最能准确地贴近本质:mother tongue。直译就是“妈妈的舌头”。从妈妈舌头上发出的声音,是生命降临时听到的最初的声音,浸润着爱的声音。多么深邃动人的诗意!在母语的呼唤、吟唱和诵读中,我们张开眼睛,看到万物,理解生活,认识生命。

       诗作为浓缩提炼过的语言,是语言的极致。它可以作为标尺,衡量一个人对一种语言熟悉和理解的程度。“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坍了”,说的是世事沧桑,人生无常。“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说的是心绪流转,昨日迢遥。没有历史文化为之打底,没有人生经历作为铺垫,就

       难以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其间的沉痛和哀伤,无奈和迷茫。它们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每一种语言都连接着一种文化,通向一种共同的记忆。文化有着自己的基因,被封存在作为载体和符号的特有的语言中,仿佛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阿里巴巴的山洞里,藏着稀世的珍宝。“芝麻开门吧!”咒语念起,山洞石门訇然敞开,堆积的珠宝浮光跃彩。

       但洞察和把握一种语言的奥秘,不需要咒语,时间是最重要的条件。在一种语言中沉浸得足够久了,自然就会了解其精妙。有如窖藏老酒,被时光层层堆叠,然后醇香。瓜熟蒂落,风生水起,到了一定的时候,语言中的神秘和魅惑,次第显影。音调的升降平仄中,笔画的横竖撇捺里,有花朵摇曳的姿态,水波被风吹拂出的纹路,阳光下明媚的笑容,暗夜里隐忍的啜泣。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有母语,才有这样的魅力和魄力,承担和覆盖。日升月落,春秋代序;昼夜不舍的流水,亘古沉默的荒野;鹰隼呼啸着射向天空,羊群蠕动成地上的云团;一颗从眼角滑落的泪珠有怎样的哀怨,一声自喉咙迸发的呐喊有怎样的愤懑。一切,都被母语捕捉和绾结,表达和诉说。

       我骄傲于自己母语的强大生命力,五千年的漫长历史,灾祸连绵,兵燹不绝,而一个个方块汉字,就是一块块砖石,当它们排列衔接时,便仿佛垒砌了一个广阔而坚固的壁垒,牢牢守卫了一种古老的文化,庇护了一代代呼吸沐浴着它的气息的亿兆的灵魂。

       童年在农村度过。记事不久的年龄,有一年夏天,大人在睡午觉,我独自走出屋门到外面玩,追着一只蹦蹦跳跳的兔子,不小心走远了,一直走进村外一片茂密的树林中,迷路了,害怕得大哭。但四周没人听到,只好在林子里乱走。过了好久,终于从树干的缝隙间,望见了村头一户人家的屋檐。

       一颗悬空的心倏地落地了。

       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人,母语熟悉的音调,带给他的正应该是这样的一种返归家园之感。一个汉语的子民,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臵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官秩加身应谬得,乡音到耳是真归”,故乡的语言,母语的最为具体直观的形式,甚至关联到了存在的确凿感。

       因为时时相与,反而熟视无睹。就像对于一尾悠然游弋的鱼儿,水的环抱和裹挟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去意识和诘问的。但一旦因某种缘故离开了那个环境,就会感受到臵身盛夏沙漠中般的窒息。被拘禁于全然陌生的语言中,一个人也仿佛涸辙之鲋,最渴望母语的濡沫。那亲切的音节声调,是一股直透心底的清凉水流。

       每一种语言的子民们,在自己母语的河流中,泅渡,游憩,俯仰,沉醉,吟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并经由翻译传播,成为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E.文章融记叙、议论、抒情为一体,引经据典,华美而不失厚重,有较深的文化意以诗歌为证,《鲁拜集》中波斯大诗人伽亚谟及时行乐的咏叹,和《古诗十九首》里蕴。

       汉代中国人生命短暂的感喟,贯穿了相通的哲学追问;中世纪的意大利,彼特拉克 对心上人劳拉的十四行诗倾诉,和晚唐洛阳城里,李商隐写给不知名恋人的无题七 律,或者隽永清新,或者宛转迷离,各有一种入骨的缠绵,让不同的语言彼此尊重,在交流中使各自的美质得到彰显和分享。

       热爱来自母亲的舌尖上的声音,应该被视为是一个人的职责,他的伦理的基点。他可以走向天高地阔,但母语是他的出发地,是他不断向前伸延的生命坐标轴线上,那一处不变的原点。

       (原载《光明日报》,有删节)

       16.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7.赏析文中画线的文字。(5分)

       18.深情地诠释了母语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8分)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

       的两项是(4分)A.文中引用英语mother tongue,是为了引出“妈妈的舌头”这一 形象说法,强调母语的温馨可亲。

       B.用“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韵味”来形容母语的 微妙和玄奥,是说母语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C.文中引用阿里巴巴的故事,旨在说明封存在语言中的文化基因如珠宝般珍 贵。D.文中列举“昼夜不舍的流水”“亘古沉默的荒野”“一颗从眼角滑落的泪珠” 等意象,意在说明,只有用母语才能准确言说它们的内在情韵。句段作用类阅读训练

       两篇

       一朵午荷 洛 夫

       答案

       16.答案示例:明指“我”欣赏池荷的时间;暗寓荷的生命状态,虽已由“喧哗”走向“寥落”,“将谢而未谢”,但它安静地等待来年再唱,在“我”心中永远是“盛开的”。

       解析:此题考查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从题干的要求来看,要求考生对“一朵午荷”中的“午”的深层含义进行解读,但实际上是考查考生对作品主题的把握。从全文内容来看,“午”的表层义很简单,“午”的深层义应为由赏荷而得的生命感悟,从“花事已残”“毫无顾忌”“我是一朵盛开的莲”等句去体会。17.答案示例:通过“诚心”“紧张”等描摹“我”的心理,表明第二次看荷前“我”的心理准备和心理期待。该段是全文的关键所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我真正懂得荷,是在今年一个秋末的下午”紧承上文,而“再轻步向荷池走去”则引领下文。

       解析:此题考查对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理解和分析把握作品的结构思路的能力。要抓住总括性、中心性、关键性的语句(如诚心、紧张)进行信息筛选、提取要点、组织答案。对于结构思路的题目,要由句子所处的位置来确定它的具体作用。结合文本来看,画线句子在文中,一般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18.答案示例:(1)形象美:由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枝的挺秀所呈现出来的自然美;亭亭玉立的韵致美;在雨中英姿勃发的矫健美。(3分)(2)精神美:风雨中伟岸、挺拔的气质美;将谢未谢而安静温柔的孤寂美;接受命运安排,等待生命第二次接唱的平和美。(3分)

       解析:此题考查领悟作品内涵、体会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从题干的要求看,概述荷的美,必须从全篇着手,找准文中体现荷之美的角度,然后到文本中进行具体地筛选,如“亭亭玉立”“矫健”等。

       19.答案示例:第一次观荷,面对雨中之荷矫健、挺拔、矜持的形象,“听到欣赏别人孤寂是一种罪恶”,“我”有些不解,这引起了“我”的思索,也引发了“我”第二次诚心观荷。第二次观荷在花残季节,面对“空虚向我袭来”,“残荷来欣赏我的孤寂”,“我”由此悟出“兴衰无非都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从而认识到“孤寂也并不就是一种羞耻”,欣赏孤寂也不是“一种罪恶”,生命在澄明的自我关照中得到升华。两次观荷,围绕“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展示出“我”“不解——思索——感悟——升华”的心路历程。

       解析:考查作品的写作思路和思想感情。考生要通观全文,找出两次观荷的经历,对其中的心理变化历程进行认真比较,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抓住关键性的词语。文中第一次见到的是荷花的形象之美,对“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罪恶”这句话不理解;第二次有了心理准备,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认识。

       在母语的屋檐下 彭程【答案】 16.(4分)①内容上,用孩子迷路比喻游子离开母语,强调母语给人带来的庇护感和安全感。②结构上,呼应题目“屋檐”,引出下面的议论。17.(5分)

       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

       揭示出人和母语之间生死难离的关系 使事理具象化,生动形象 18.(8分)

       ①母语可以拉近彼此关系。②母语最早打通人与世界的联系。③母语可以自由地抒情状物。④母语包蕴文化基因,守卫民族文化。⑤母语给人以家的归宿感。⑥各民族用自己的母语创造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19.(4分)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