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学的三大理论视角分析大众传媒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第一篇:从社会学的三大理论视角分析大众传媒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从社会学的三大理论视角分析大众传媒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大众传媒编织的巨大的信息网略里,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报刊、广播、电视、书籍、互联网等传播媒介渗透在我们现代生活的各个阶层和各个角落,小到个人的衣食住行、工作、学习和娱乐,大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无一不和大众传媒有着密切的关系。大众传媒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在和社会的互动中得到发展。

       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略信息化时代,大众传媒作为这个网略编织者和信息传播者,今天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一、大众传媒全面参与人们的生活,满足了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的现代人。媒介为我们提供新闻,帮助我们了解外部世界的动向和变化;为我们提供知识,帮助我们提高素质,增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我们提供生活的有用信息,帮助我们安排日常生活;为我们提供文化享受,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为我们提供娱乐,使我们能够从工作、学习和生活紧张压力下解放出来,获得轻松和休息。如此等等,大众传媒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不一而足,更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改造着我们的意识和行为。

       二、大众传媒是组织社会大众强有力的工具。在我们国家,作为各级党和政府组织直接管理的报纸、电台、电视台,是党的舆论工具,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大众传媒通过信息的生产、复制和大面积传播,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同类信息传遍整个社会,协助政府机关开展工作,并以其具有的公开性、权威性、直达性、显著性等特性在传达上级方针政策,宣传中心工作,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大众传媒的独特的功能对社会起舆论监督作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渠道,表达具有普遍意义的意见,以舆论的方式对国家机关的政务以及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社会事务实施非强制性的监督。这种监督是现代社会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发展、消除腐败现象、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力武器。

       从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来看,该理论强调社会系统都会像人体系统一样自然地协调发挥作用以确保系统自身的稳定或均衡,社会中的各部分对社会的稳定都发挥着一定的功能。以上大众传媒对人的生活和社会运行产生的影响,即为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组成的一部分,具有稳定社会稳定的功能。

       著名社会学家默顿指出社会系统中并非所有组成部分都发挥着正功能。显然,在当今社会大众传媒领域,尤其是网络媒体之中可谓是鱼龙混杂,许多媒体为谋一己私利,违背职业操守,传播虚假消息,混淆公众视听,甚至存在网络欺诈等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为,给社会稳定带来恶劣影响。

       然而,从冲突论来看,尤其是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的组织直接管理报纸、电台、电视台。大众传媒在向公众传播信息的同时也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存在,宣传政府意志和主张,从而实现对大众思想和认识的引导或控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统治阶级控制被统治阶级冲突反抗的一种方式。

       符号互动论强调人的行为基于一种人类定义的共识,以同样的方式解释和定义多数同样的情境,在今天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规则、规范等。反观大众传媒,从符号互动论的角度来看,其自身也是一种工具符号,也可以看做是我们人类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共识——大众传媒是一种传播信息的工具。同时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也在不断的在人的生活中建立着新的共识。

       学过哲学的我们都知道“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延伸到大众媒介和社会生活的关系也是如此。大众媒介在深度影响社会生活的同时,其自身发展创新的根本动力也源自于社会生活。每一种新媒体的诞生都是因为现有的媒体不能满足人的某种传播需求而产生的,当旧媒体形式的性能达到巅峰时,对信息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就会转而向下,于是更适于信息传播和价值释放的新媒体诞生。新媒体、新技术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也在变革着社会关系,而变革社会关系,又是在促进和创造新的需求,二者是紧密相关、互相促进的。

第二篇: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当代社会

       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学年论文

       从社会学视角分析当代社会“门当户对”的择偶观

       社工1091班顾笑晓

       摘要“门当户对”的择偶观作为一种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习惯存在于我国婚姻土壤上几千年,一直是传统社会人们选择配偶、缔结姻缘的规则。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快速推进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迅速转变,“门当户对”的择偶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观,弱化了原本的封建落后意识,赋予了现代的进步思想,强调人们在择偶时应该讲求文化上的“门当户对”,对此本文运用初级群体的形成条件、社会交换论、社会心理学等社会学的有关理论对其存在的合理性进行了解释并指出择偶中讲求“门当户对”的现实意义 ,同时也指出了过于追求“门当户对”会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关键词门当户对,初级群体,社会交换理论,社会心理学,择偶观

       Mate concept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match”from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AbstractSummary of the “perfect match” mate concept as a long history of traditional and customary for thousands of years of our marriage soil has been a traditional society, people choose a spouse, the conclusion of the marriage rules.At present, China is the rapid advance of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society to modern society,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rapid transformation of ideas, mate of the “perfect match” concept has also undergone a great change, weakening of the original feudal backward consciousness , giving a modern progressive thinking, emphasizing the “perfect match” should emphasize the cultural choice of a wife, In this paper, the formation conditions of the primary groups, social exchange theory, social psychology, sociology theory of reasonable carried out to explain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emphasis on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perfect match” in the mate, also pointed out too far in pursuing the “perfect match” will bring some negative effects.KeywordsPerfect match, primary groups, social exchange theory, social psychology, Mate Choice

       择偶是人生中一次至关重要的抉择,它关系着青年缔结婚姻、建立家庭的后续过程,决定着青年未来生活的稳定与幸福与否。选择什么样的人与自己相伴终生,对方应该具备

       哪些必要的基本条件?每个想要走进婚姻殿堂的人都会在社会环境与主观意志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一套自己的独特的“择偶标准”。门当户对一直是传统社会人们选择配偶、缔结婚姻的度量规则,基于建立美满婚姻的目的,现代社会的人们也同样在遵从这种择偶标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今天的“门当户对”有了全新的意义,即摒弃了旧时代落后封建的成分,融入了新时代进步理性的成分。究竟当代择偶观念的“门当户对”标准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标准又如何影响人们的择偶行为的呢?我们又如何从社会学的视角看待当代社会“门当户对”的择偶行为呢?

       一、当代社会“门当户对”择偶观的内涵

       (一)门当户对的历史含义

       有学者认为,“门当户对”一词的出处最早是在元朝的王石甫所写的《西厢记》

       解释

       [1]《中国婚姻史》,第112页.[2]史凤仪:《中国古代婚姻与家庭》,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3页.[3] 大清律例.户律?婚姻(第10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

       [4]陈一筠.情感与婚姻[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22

       [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

       [6]〔美〕戴维?波普若.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

       [7] 霍曼斯.《作为交换来看人的行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第3章第29页.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2、韩琳琳.社会学视角下对当代社会“门当户对”择偶观的再认识[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22(4)

       3、王跃生.社会变革与婚姻家庭变动――20 世纪30―90年代的冀南农村[M].三联书店, 20224、霍曼斯在《作为交换来看人的行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

       5、王琼.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谈现代社会的门当户对观.河北大学人口研究所河北保定,2022年

       6、徐安琪,叶文振.中国婚姻研究报告[M].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

       7、邓伟志,徐荣.家庭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8、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9、杨兴亮.社会转型期门当户对择偶观的选择偏好--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剩女”现象浅析,202210、王丹丹.社会工作视野下我国婚姻家庭问题的处遇探析,《社会工作》学术版,2022年第10期下半月

       11、沈洲.婚姻的30个忠告,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22年10月

       12、[加]大卫.切尔著,彭铟旎译,家庭生活的社会学.北京:中华书局,2022

第三篇:浅谈化学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浅谈化学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常熟市冶塘中学

       谭卫华

       化学是一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探求自然奥秘的一门学科,生活中充满着化学的踪影,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日常生活以及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科学等诸多问题,都体现了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化学发展的最新成果。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高品位的生活,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也日趋密切。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化学处处可见。

       21世纪所谓生活对化学的要求和利用会日益加大,人们对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新的需求都与化学紧密相连。基因疗法、转基因食品干细胞技术、生态环保型服装、智能材料、生物质洁净能源、纳米生物技术等,人们要用化学方法不断创造新的化学产品;创造新药品战胜癌症、艾滋病、SARS等病毒性疾病;战胜老年痴呆、心脏病与中风等影响健康长寿的顽疾。

       在衣方面,化学可谓给生活增添温暖。尼龙,分子中含有酰铵键的树脂,自然界中没有,需要靠化学方法得到;涤纶,用乙二醇、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等合成的纤维。还有类似的许多衣料,丰富了人们的衣橱。在食方面,化学同样重要。用纯碱发面制馒头,松软可口。各种饮用酒,经粮食等原料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制得。槟榔是少数民族喜爱的食物,在食用前,槟榔必须浸泡在熟石灰中,切成小块。到一定时间后,才可食用。食用松花蛋蘸点醋能除涩味,使食物更美味。学了化学,还可以使我们吃的更营养,如:如何烹调能防止维生素的流失,何时添加加碘盐效果更好,使用什么金属炒菜对健康更有利等。

       由于有了化学,我们的住房才有多彩的装饰。生石灰浸在水中成熟石灰,熟石灰涂在墙上干后变成洁白坚硬的碳酸钙,覆盖了泥土的黄色,房子才显得整洁明亮。化学炼出钢铁,我们才有铁制品使用。由于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我们又能利用化学知识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化学加工石油,我们才能用上轻便的塑料。虽然废弃的塑料会导致“白色污染”,但它的优点是功不可没的,不利的一面我们可以利用化学知识来有效的防止。化学锻烧陶土,才能使房屋有漂亮的瓷砖表面,美化了我们生活的环境和质量。

       化学反应是交通工具得以行驶的动力。没有燃料的燃烧放出热量,车辆根本无法开动。化学能是它们得以行动的最原始的能量来源,即使用了电做动力,也不能忘记化学能伟大的贡献。在现在,化学仍是交通工具的生命仍对人们出行起重大作用。虽然汽油、柴油、煤等燃料的燃烧会给我们生活的环境带来污染,化学无时不在人们生活的各种活动中。洗涤剂是含磷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人们清洗器具、纺织、造纸、农药等部门。用黄铁矿燃烧制硫酸,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用“王水”检验金子是否纯。用酸洗去水垢。用汽油乳化橡胶做粘合剂。用氢氟酸雕画玻璃。用泡沫灭火器灭火。用二氧化碳加压溶解制爽口的汽水,用小苏打做可口的饼干。用腐蚀性药品清除管道阻塞。生活中,化学的频繁使用不是举例能举得完的,它已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化学本身是一面魔术镜,将一百多种元素巧妙地结合,组成神奇美丽的世界。它使碳这一元素形成了美丽高贵的金刚石和柔软廉价的石墨两种天壤之别的形态,跟人们开了玩笑。人们将在它的一个个玩笑中不断摸索进步。而我们的生活也将随着印染(有了印染我们能穿上不同颜色的衣服)、合成奶油(有了它我们能吃上各种可可的蛋糕)、钢筋、水泥、木料(有了它我们能住上高楼)、交通工具(有了它上班、旅游很方便)等等;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的健康;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化学是如此的奇妙,有了化学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第四篇:从评批语言学视角看当今大众传媒与女性

       从评批语言学视角看当今大众传媒与女性

       摘要: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大众传媒与女性研究在当今国内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女性,作为社会结构中弱势群体的代表,在大众传媒中无论是作为主体还是客体依然享受的是不平等的权力,这主要表现为女性在媒介行业中从事的大部分都是边缘工作、大众传媒依然将女性形象刻板化。大众传媒语篇所透露出的女性仍然处在一个男权社会,依然受着男权主义者的意识形态的控制和形象建构。本文从批评语言学权力和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对当今大众传媒与女性的关系作了一些尝试性的分析,表明了媒介文本所建构的女性在当今社会中仍处于从属地位,女性的身份和地位依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和提高。

       关键词:权力 意识形态 大众传媒

       1.研究渊源

       大众传媒在当今社会中早已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社会性别则是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的理论基石。自从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的召开,对媒介与女性的研究就生机蓬勃地发展起来了。在学术界,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被列为新闻传播学与女性研究的跨学科研究。“社会性别分析常常将资本主义的运行和其‘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如大众传媒、父权制度中女性的从属地位等概念相联系,检验媒介中的文本建构方式,揭示了媒介潜在鼓励女性在父权社会结构中的从属地位的本质”(刘利群,2022:4)。在世界范围内,女性仍然处于较低的地位,媒体行业中男女两性的关系仍处于“核心”与“边缘”的关系。以女性为特定服务对象的媒介也仍然有限。这主要从新闻传播学的视角来看待媒介与女性的关系。

       大众传媒与女性的关系还可以从批评语言学的角度来审视。批评语言学“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露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两者是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势关系又是如何为之服务的”(丁建新,2022:23~24),它以语篇为中心,而大众传媒是语篇的一种形式。女性在大众传媒中无论作为主体还是客体都是一定意识形态的体现。女性在大众传媒这一实现和产生意义的场所中,是弱势群体与被统治阶级的代表。即便是在新闻媒体从以“传播为中心”到“以受众为中心”的转变过程中,部分传媒受经济利益等驱动,忽

       视包括女性在内的弱势群体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从现实的语篇(这里主要表现为大众传媒)中批漏出隐蔽的不平等权力和带有偏见的意识形态,为弱势群体(这里主要表现为女性)说话,是本文的一大目标。

       2.权力和意识形态

       根据福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权力的解构,“权力不再是以统治主体为中心而单面实施,它也不再是只限于政治和国家活动的范围内,而是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实际社会问题。”(高宣扬,2022:1115)我们可以看出,权力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大众传媒对女性施加的不平等权力尽管隐藏在不同的话语场景中,但只要仔细分析便会很容易发现,大众传媒对女性形象的刻板化定义以及女性在媒介行业从事的工作和所占比例都充分体现了权力的不对等。

       在批评语言学中,有些批评语言学家(比如福勒,引自辛斌,2022:9)将意识形态理解为一个中性概念,指出它与“人们安排和证明自己的生活方式相关”。而汤普森关于意识形态与权力的关系的看法更具有参考价值:“意识形态可用来指意义在特定情况下为权力服务、帮助确立和维护不对称权力关系的方式„„从广义上来说,意识形态就是服务于权力的意义”(重引自辛斌,2022:

       10)。媒介对女性形象的刻板化描述其实就是男权制度下男尊女卑的意识形态的表露。

       3.女性媒介形象分析

       现今学术界在文本领域对女性媒介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说、电视、电影、女性杂志和广告的内容分析上。在这些媒介语篇中,女性大都被赋以固定的刻板印象(英文为stereotype)。

       在现实社会中,性别的刻板印象主要包括对男女两性的性格、形象、智力、社会分工、家庭角色等方面的定型化(刘利群,2022:156),比如男性往往是理性、勇于探索、坚强的代名词,而女性往往被冠以感性、柔弱、被动等形象。而媒介的刻板印象是指媒介对这种刻板印象的再现、复制甚至强化与夸大。如琼瑶小说中好女人一般都是温柔、善解人意型的,古装电视剧里也常常出现“红颜祸水”这一宿命的结论。女性杂志内容不外乎是时装、化妆品,好像女人天生就只懂得消费、赶时髦„„而广告中出现的女性要么就是一个时尚、跟随潮流的靓

       女,要么就是一个为全家“鞠躬尽瘁”的贤妻良母。广告中的职业女性,多以秘书、护士等服务型、辅助型职业为主,大都是“温尔文雅”的“现代花瓶”。即便是遇上一个事业有成的女性,也往往被描绘成家庭或个人生活不幸。而这种不幸又是由于她们忽略了家庭责任而出现的不幸结局。就算是素以客观真实而著称的新闻报道也同样存在着明显的性别不平等对待。有学者曾对各国黄金时段新闻事件的消息来源作了调查,大约3 /4的是以男性为主要消息来源,仅有6%的新闻以女性为主要消息来源,并且她们大部分以亲属或妻子的身份出现,女性仍然扮演着边缘的点缀角色。这是因为,报道的事件是客观的,而报道这些事件的人却是主观的。正如相机不会说谎,但拍摄照片的人会说谎。媒介控制者们将自己的意识形态有意或无意强加于这些媒介语篇中,在当今这个提倡男女平等的社会里依然奉行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原则。

       以上种种大众传媒文本的构建其实都是处于同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的。在这特定的社会环境里,权势关系(男性的强势,女性的弱势)以及维持这些权势关系的价值观念(父权制度中女性的从属地位)一直根深蒂固而从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媒介中女性刻板印象所折射出的意义,通过具体的物质形式或中介(大众传媒),产生与一定的社会条件之中(男尊女卑),与一定的主客体相联系而存在并得到解释:大众传媒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性别歧视的倾向,女性在现实生活中作为弱势群体的典型代表,其处境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和改善。“结构和权势关系是社会典型的构成方式”(丁建新,2022:4)。两性在当今社会各个领域构成结构也表明了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处在一个男权社会时代。就以媒介行业为例,在媒介集团的领军人物几乎没有女性的一席之地。据《广播与有线电视》的调查显示,在美国最大的25家媒介集团中,首席执行官无一女性。女性群体仍是媒介行业中的弱势群体。

       伴随着女性意识的逐渐兴起,女性在媒介作品中的地位逐渐提高。但从整体来看,媒介作品还是经常把女性的生存空间限定在家庭内,限定在母亲和妻子的角色上。无论是广告,还是影视作品,女性的价值很多时候都界定在美丽、温柔、依顺和性感上。实际上关于男女性别的宣传还是“男主外、女主内”、“男主女从、男尊女卑”的传统性别文化。女性的优秀体现在道德品行的完善上。一个典型人物就是电视剧《渴望》中的刘慧芳。

       《渴望》可以说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影视作品。它一经放映便引起很大的反响。女主角刘慧芳隐忍、忘我、默默承担一切的形象回归了中国传统的妇女形象,成为中国男观众择偶的标准。影片创讴歌女主角的善良,并且把这种善良推向了一种“忘我”“无我”的境界。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部作品的价值取向却是否定女性的主体性和个体价值。刘慧芳放弃了一切自我发展的机会,作出利他的选择。在消解自我的过程中创将慧芳推向善良的极致,推向最为传统性别角色认可的母亲位置,从而将两性性别角色更加定型,成为一个最为男权文化认可的母亲角色。传统文化包括男权文化对于现代文化的消解在慧芳形象的塑造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创关于“男主外女主内”、“好女人就是成功男人身后的默默支持者和帮助者”的意识形态在这里得到了全方位的诠释。总结

       大众传媒在担负提供信息、娱乐等产业功能的同时,还应肩负起宣传教育的功能和社会责任。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媒介传播对于提供男女平等的社会舆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批评语言学权力和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待当今大众传媒与女性的关系,为受到偏见的传媒中的女性说话,是本文的目标和尝试。

       参考文献:

       1.丁建新.叙事的批评话语分析:社会符号学模式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22

       2.高宣扬.当代社会理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

       3.刘利群,曾丹娜,张莉莉主编.国际视野中的媒介与女性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2

       4.刘利群.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2

       5.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2

第五篇:从中国现代大众传媒的视角研究现代新诗

       论文总标题:从中国现代大众传媒的视角研究现代新诗

       前言

       中国现代新诗自五四前诞生以来,迄今已经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这期间以来新诗的发展成就令人瞩目,尤其是五四以来至1949年这一段时间,其成就更是突出。据专家统计1917年—1949年发表新诗的刊物约千余种,发表的新诗在十万首左右,出版诗集达1500种以上。1即使发展到现在,由于市场经济和消费时代的来临,大家普遍认为新诗作为纯粹的艺术形式与商业化、市场化的大环境不相适应,发展面临困境。现在大多数人对现代新诗的发展产生危机感,80后作家韩寒甚至在网上发表文章宣称“现代诗和诗人没存在的必要”。但是从有关学者统计的数字看,新诗仍然有市场“每年仅大陆就发表诗约4万余首,出版近2000种诗集”,2而2022年出版的《中国新诗书刊总目》收录了1920年1月到2022年1月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及海外出版的汉诗集、评论集17800余种3。这些都可以说明,新诗没有也不可能消亡,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诗歌作为寄托人类思想感情的最佳方式,人类最纯粹的精神家园是会永远存在下去的。只不过每个时代的表现形态不一样罢了,例如,有唐诗、有宋词、有元曲、有近代新体诗、有现代新诗等等。对现代新诗来说,1917年—1949年作为现代新诗的黄金时代,至今仍是我们谈论的热点话题。

       一、选题缘由

       要研究现代新诗,我们先还是有必要对现代新诗的概念理清一下。这里所说的现代新诗,是指现代人用现代白话语言创作的,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具有现代艺术审美特征的诗歌。按照我们的理解,因为中国现代化到现在仍在进行,尚未完成,作为中国现代化事业中文化现代化一部分的新诗现代化,也是从五四运动之前的《新青年》开启“新文化运动”提倡现代白话新诗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仍在进行,所以现代新诗的概念从时间上讲应该从新诗诞生之

       日起算到现在,理应包括当下正在进行的新诗实践。而在现代新诗种类方面,一方面,我们认为应该以开放全面的姿态来审视涉及到21世纪的诗歌现象,如现 1 陆耀东,《中国新诗史》前言,长江文艺出版社2022年,第1页。2 王 珂,《想象力和文体建设》,《文艺评论》,2022年5期。3 数据统计来自刘福春《中国新诗书刊总目》,作家出版社,2022年。在正在蓬勃兴起的网络诗歌和手机短信诗歌作为一种新鲜的诗歌现象理应纳入讨论视野;其次,我们更不能忽略诗歌家族的传统一员——歌词,鉴于其受众对象相对广泛,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意义,我们权且称它为大众歌词。大众歌词作为一个文学艺术品类,在诸多艺术形式中,与时代关系最密切,最直接,并且反映最迅速。如此长的时间跨度,如此多的诗歌品类,都昭示着新诗研究大有可为。

       确实,对现代新诗的研究在我国一直有一大批专家学者在为此努力。现代新诗也确实是中国新文学史上取得了重大成就,发生过重大影响的领域,无论从新诗自身发展的规律,还是新诗在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来看,都亟待我们对新诗的发展做出某种整体的研究和评价,否则与新诗的历史和成就很不相称。

       怎样研治现代新诗,已经历史的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角度,其中主要的是从新诗本身的发展,从新诗内部去发现诗歌的本质,去梳理新诗的历史,以往的研究大多以新诗内部研究为视点,或从“史”的角度总结新诗的发展历程,象刘扬烈的《中国新诗发展史》、陆耀东的《中国新诗史》等;或从“流派”的角度分析新诗的演进,象孙玉石的“现代派”研究等;从“文体”角度分析新诗形式的“流变”,象王珂的新诗文体研究等。应该说这些都为我们继续研究新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今对我们研究新诗仍有借鉴意义。

       但我们也应看到由于专注于新诗自身研究,所以以往的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对诗作本身的分析和研讨,我们认为诗人、诗作、读者是三位一体的,批评家与诗歌史家只是占少数比例、专业的读者群,诗人本身同样需要阅读作品,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算是健全完整的诗歌研究。但是在对中国现代新诗的批评与研究中,过多因袭了传统的文学史观念,一直偏重于对思潮流派演变的审视和对诗人、诗作的解读,即将诗歌史理解为诗歌、诗作的罗列史,忽略了诗歌的功能史和作用史,忽略了诗歌是诗人、诗作、读者三者共同创造的产物,忽略了读者(包括批评家、学者、翻译家、编辑、出版者、文艺官员

       等一系列专业读者)在诗歌史上的功绩。

       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这预示着我们研究的视角和范围还应扩大,对新诗的研究应该突破自身研究的束缚,采取多学科交叉整合的态势,去研究新诗。既继续从新诗内部多角度研究新诗的基本构成与文体特征,多方面去把握中国现代新诗的审美意义;又在文化学、社会学、传播学的重新阐释中寻找新诗生成和发展的内在机制。以往新诗研究的实践也证明,仅仅从新诗自身出发并不能真正全面完成对诗歌史的构建,并不能真正把握好新诗作为、诗作、读者三位一体的文学本质。

       因此,我们认为可以引入现代大众传媒与文学这一跨学科研究视角,这在将诗歌研究的领域扩大的同时,也试图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我们认为,通过考察大众传媒对现代新诗的影响,重新研究和审视中国现代新诗,探寻新诗传播对新诗发生、发展以及对诗歌内部规律的渗透,探寻大众传媒如何推动新诗文体的形成,能够深入拓展现代新诗的研究视野,修正新诗史研究中的偏失,摆脱一些历史盲点和思维惯性的负面影响,对被以往诗歌史、文学史所遮蔽的诗歌创作和现象进行再解读,对曾经在诗歌史、文学史上发生过重大影响的诗歌、诗人进行新的开掘,使得诗歌史变得更加健全和完善,是重写诗歌史的重要环节。现代大众媒体尤其是现代报纸,几乎是自诞生以来就一直为新诗提供着“副刊”这样坚实的阵地,不光是新诗等的发表,更有许多史上著名的诗歌论战,以及一些中外诗歌流派的宣言,都借助了报纸这一大众传媒的阵地。还有综合性杂志、文学期刊等大众传媒一直是传播新诗的主渠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长久以来,大众媒体对诗歌的支持可谓大矣,诗歌与大众媒体的关系可谓密切。特别是近些年来,在诗歌被边缘化的大背景下,许多大众媒体一如既往地为诗歌提供着空间,一如既往地对诗歌给予热情的报道。

       综观媒体对诗歌的强势介入,我们又可以说,大众媒体事实上早就构成了诗歌研究不可小觑一个组成部分,诗歌与媒体可谓息息相关,特别是当主流媒体以自己的强势探照于诗歌时,往往会对诗歌的流变与起落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事实上当今诗坛各种风云变幻,与媒体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纸质传媒

       上的诗歌版面到广播里的诗歌栏目,从电视诗歌、流行歌曲(大众歌词),到互联网上大量网络诗歌,我们感到虽然诗歌没有以往那样的轰动效应,但大多数媒体依然在一如既往地关注着诗歌,也吸引着广大读者跟踪着诗歌的目光。

       近十年来,随着大众传媒、特别是电视、网络、短信等电子媒介覆盖面的日益扩大,诗歌的存在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大众歌曲(词)、网络诗歌、短信诗歌等大众文学也空前繁荣,这些新品种、新态势是诗歌又一种新的存在和传播方式,它是人类生存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交流方式发生根本变革的产物之一,它也必将根本变革文学的现状,彰显中国现代新诗发展的前景。

       我们认为,大众传媒的兴起恰恰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最为重要和鲜明的特征。报章杂志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更改了诗人们的生存和感受方式,更改了诗歌的传播方式,自然也更改了诗歌的书写方式。正是基于此,本文才把研究中国新诗的维度,从传统方法转向新颖的视角,力图从新诗和现代大众传媒的复杂关系入手,系统阐述中国现代大众传媒的崛起与现代新诗的发生;阐发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中国新诗在初创期后何以能实现第一次高峰;分析中国现代大众传媒的分化对中国新诗流派的影响;剖析中国大众传媒对现代诗歌文体的选择;进一步阐明现代大众传媒对现代诗歌“读者意识”的张扬的作用;再以具体时段考察大众传媒的现代化对新诗现代性的赋予和注入;最后我们站在新世纪的高度,对大众传媒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现代大众传媒的发展变迁对新诗前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