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远游归来儿子的一封信

        清明节是可以出去旅游的。

       其实清明节不仅仅只能去扫墓,还有许多丰富有趣的习俗。

       1、踏青。

       清明之时,正是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乘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其乐融融。

       2、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

       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

       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

       唐人认为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

       宋元以后,人们踏青归来,往往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

       3、游乐。

       清明节除了上述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的习俗之外,还有大量游乐的风习,千百年来,倍受人们的喜爱,如延续至今的牵钩、放风筝和荡秋千等,也还有曾盛行一时,惟今已不复见的射柳和蹴鞠。

       扩展资料: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扫墓祭祖的日子。

       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经历史的发展演变,清明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各地都发展出了不同习俗,而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气象物侯的特点有关,据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

       《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

       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2022年5月20日,中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明节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

        回去吧

       田园都将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

       既然自己的心灵被躯壳所役使,那为什么悲愁失意

       我明悟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回,但明白未发生的事尚可补救。

       我确实入了迷途,但不算太远,已觉悟如今的选择是正确的,而曾经的行为才是迷途。

       船在水面轻轻地飘荡着前进,轻快前行,风轻飘飞舞,吹起了衣袂翩翩。

       我向行人询问前面的路,遗憾天亮的太慢。

       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家,心中欣喜,奔跑过去。

       家僮欢快地迎接我,幼儿们守候在门庭等待。

       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菊还长在那里。

       我带着幼儿们进入屋室,早有清酿溢满了酒樽。

       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看看院子里的树木,觉得很愉快;倚着南窗寄托傲然自得的心情,觉得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也非常舒服。

       天天到院子里走走,自成一种乐趣,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时时抬头望着远方。

       云气自然而然的从山里冒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阳光黯淡,太阳快落下去了,手抚孤松徘徊。

       回来呀

       我要跟世俗之人断绝交游。

       世事与我所想的相违背,还能努力探求什么呢

       以亲人间的知心话为愉悦,以弹琴读书为乐来消除忧愁。

       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西边田野里要开始耕种了。

       有时叫上一辆有布蓬的小车,有时划过一艘小船。

       有时经过幽深曲折的山谷,有时走过高低不平的山路。

       草木茂盛,水流细微。

       羡慕自然界的万物一到春天便及时生长茂盛,感叹自己的一生将要结束。

       算了吧

       活在世上还能有多久,为什么不放下心来任其自然地生死

       为什么心神不定,想要到哪里去

       富贵不是我所求,修成神仙是没有希望的。

       趁着春天美好的时光,独自外出。

       有时放下手杖,拿起农具除草培土;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呼啸,傍着清清的溪流吟诵诗篇。

       姑且顺其自然走完生命的路程,抱定乐安天命的主意,还有什么可犹疑的呢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中什么这两句涛诗直接表达了这一情感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眼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写作背景及评析: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

       早年屡试不第,漫游南北,流寓苏州。

       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

       诗人自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于山水吟咏,公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俸。

       本篇题下自注:“迎母溧上作”,当是他居官溧阳时的作品。

       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

       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

       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际上是两个词组,而不是两个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

       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

       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

       朴素自然,亲切感人。

       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最后两句,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言”有些刊本作“谁知”和“谁将”,其实按诗意还是作“谁言”好。

       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

       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是那样淳厚真挚。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

       “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

       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此诗写在溧阳,到了清康熙年间,有两位溧阳人又吟出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尚萦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

       可见《游子吟》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是历久而不衰的。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

       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出自《游子吟》,孟郊。

       作品原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五言古诗,属于古体诗。

       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此诗情感真挚自然,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扩展资料:

       《游子吟》的作品鉴赏: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

       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

       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

       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

       儿女不能报答母爱于万一。

       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炽烈的情感。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

       “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

       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游子吟

形容恶梦惊醒的诗句有哪些

       1、《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宋代: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

       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

       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译文:恍惚雪天的早晨,清亮的角声此起彼落回应。

       梦里我不知来到哪里,竟有这边关风情。

       骠勇的战马寂寂无声,看着像急流滚滚向前挺进。

       呵

       不由我联想起那雄关大河的边地情景,想起金人占领着的雁门,还有那遥遥的青海边境

       醒来在寒灯晃动的残夜里睁开眼睛,漏声停,晓月斜映着窗纸天色将明。

       万里外封王拜侯我还有自信。

       但现在谁能理解我的衷情

       时间虽然无情地摧落了我的双鬓,但决不会死去我那报国的雄心

       2、《梦李白二首·其一》

       唐代: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皎龙得。

       译文: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

       江南山泽是瘴疬流行之处,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消息

       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

       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哪有羽翼飞来这北国之地

       梦中的你恐不会是鬼魂吧,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

       灵魂飘来是从西南青枫林,灵魂返回是由关山的黑地。

       明月落下清辉洒满了屋梁,迷离中见到你的颜容憔悴。

       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译文: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

       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

       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

       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

       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1343662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

       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

       唉

       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4、《酬乐天频梦微之》

       唐代:元稹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译文:被千万层山水阻隔使书信来往间断,今日忽接到你寄来的诗,难得你爱怜我在梦中还打听我。

       我现在有病心神错乱,只梦见些不相干的人却没有梦见你。

       5、《梦微之》

       唐代:白居易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译文:夜里做梦与你携手共同游玩,早晨醒来泪水流满巾也不擦拭。

       在漳浦我三次生病,长安城草生草长已经八个年头。

       想你逝去九泉尸骨已经化成泥沙,我还暂时寄住人间白发满头。

       阿卫韩郎已经先后去世,黄泉渺茫昏暗能够知晓吗

唐·孟郊的《游子吟》是什么意思

        慈祥的母亲手拿针线,为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

       她一针一线,把针脚缝得密密的,担心儿子在外迟迟不能回来,以免衣服开线。

       谁说短短的小草,能够报答得了春天阳光给它的恩情呢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诗。

       《游子吟》写于溧阳(今属江苏)。

       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

       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同住。

       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原文如下: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如下: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词句解释如下:

       ⑴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吟:诗体名称。

       ⑵临:将要。

       ⑶意恐:担心。

       归:回来,回家。

       扩展资料: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际上是两个词组,而不是两个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最普通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紧接两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写出了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

       这里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母子的骨肉之情。

       行前的此时此刻,母亲的千针万线,针针线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

       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

       朴素自然,亲切感人。

       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游子吟

语文四年级上册所有古诗词

       【小学四年级】上册:1、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白话文翻译: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2、游山西村

       :【宋】陆游

       茣笶农家腊酒浑,

       半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白话文翻译: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白话文翻译:

       友人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

       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

       创作背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4、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光无故人。

       白话文翻译:

       清晨刚下阵雨,渭城达到尘土湿润,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

       朋友啊,再干一杯送别的酒吧,要知道西出阳关之后,就再也难见老朋友了。

       创作背景: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

       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

清朝有周培公这个人吗

       1l是百度来的吧,有的。

       周培公,名昌,字培公,今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麻城镇官堰村人,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终年69岁。

       他是被破格提拔上去的,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与见识,指挥平定王辅臣陕甘叛乱,不仅解除了朝廷的重大威胁,而且剪除了吴三桂在西北的羽翼,为日后平定吴三桂作出巨大的贡献。

       但终究是 -,所以难免朝廷人多语杂,所以康熙最终解除了他的军权。

       (康熙王朝里看来的)

关于梅花,竹子,松树的诗句,越多越好

        关于梅花诗句:1、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近现代)

       译文: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梅花却在花丛中欢笑。

       2、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卜算子·咏梅》陆游(宋代)

       译文: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梅花》王安石(宋代)

       译文: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4、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墨梅》王冕(元代)

       译文: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

       5、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梅·其一》卢梅坡(宋代)

       译文: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关于竹子诗句1、镇日画眉真可意,此生抱竹好安眠。

       《迟贺红叶竹子新昏》陈忠平(清代)

       译文:一天画目描眉真舒心如意,这一生都抱着竹子易安眠。

       2、烟浮梦想想娉婷,有笋经霜长已成。

       《秋竹长句寄小竹子生辰》陈忠平(清代)

       译文:烟雾袅袅,像女子的娉婷的身姿,竹笋已经顶霜长成了。

       3、叶簇青青子绽红,三馀幽伴小斋中。

       《咏盆中天竹子》弘历(清代)

       译文:竹叶青青的一簇簇的,环绕在小斋边。

       4、洲上檀栾竹万竿,此君得所一般般。

       《万竹乃竹洲曾孙也万竹子常新恩弃儒于乾明入》杨公远(宋代)

       译文:洲上种了檀栾竹有许多,你得到的并不多。

       5、天寒谁倚,莫是湘娥泪。

       《点绛唇 天竹子》杨公远(宋代)

       译文:是谁在天寒地冻的时候倚着它,怕不是湘妃流的泪吧。

       关于松树诗句1、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放言五首·其五子》白居易(唐代)

       译文:松树活了一千年终究要死,槿木仅开花一天也自觉荣耀。

       2、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山居即事》王维(唐代)

       译文:鹤栖宿遍布周围的松树,柴门来访的人冷落疏稀。

       3、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

       《院中独坐》虞集(宋代)

       译文:那绕屋而长的松树已是高大茂密,尽把那风声错当成故乡的江涛雨声。

       4、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答人》太上隐者(唐代)

       译文:我偶尔会来到松树下,头枕石头睡觉。

       5、青青山上松,数里不见今更逢。

       《新秦郡松树歌》王维(唐代)

       译文:山上青青的松树,几里不见现在再逢。

梅、竹的古诗词

       历代梅花诗

       赠范晔

       陆凯 南朝 宋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山园小梅

       林和靖 唐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

       不待作年芳

       梅花绝句(之—)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唐·王维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咏寄人

       唐·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

       唐·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梅花

       唐·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冬日杂兴

       宋·张耒

       空山身欲老,徂岁腊还来。

       愁怯年年柳,伤心处处梅。

       绿蔬挑甲短,红蜡点花开。

       冰雪如何有,东风日夜回。

       再和杨公济梅花

       宋·苏轼

       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摧。

       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

       赠岭上梅

       宋·苏轼

       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墨梅

       宋·朱熹

       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

       题杨补之画

       宋·楼钥

       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雪梅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从张仲谋乞腊梅

       宋·黄庭坚

       闻君寺后野梅发,香蜜染成宫样黄。

       不拟折来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钓雪舟倦睡

       宋·杨万里

       小阁明窗半掩门,看书作睡正昏昏。

       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古梅

       宋·萧德藻

       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瓶梅

       宋·张道洽

       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

       红梅

       苏东坡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墨梅

       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

       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

       元·王冕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立春日赏红梅之作

       元·元淮

       昨夜东风转斗杓,陌头杨柳雪才消。

       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

       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

       青枝绿叶何须辨,万卉丛中夺锦标。

       忆梅

       元·段克己

       姑射仙人冰雪肤,昔年伴我向西湖。

       别来几度春风换,标格而今似旧无。

       西湖梅

       元·冯子振

       苏老堤边玉一林,六桥风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

       鸳鸯梅

       元·冯子振

       并蒂连技朵朵双,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画角惊吹散,片影分飞最可伤。

       题画墨梅

       元·陶宗仪

       明月孤山处士家,湖光寒浸玉横斜。

       似将篆籀纵横笔,铁线圈成个个花。

       阳山道中

       元·释善住

       雨余春涧水争分,野雉双飞过古坟。

       眼见人家住深坞,梅花绕屋不开门。

       春晚杂兴

       元·方回

       芳草茸茸没屦深,清和天气润园林。

       霏微小雨初晴处,暗数青梅立树阴。

       冬词

       元·郭钰

       疏林晴旭散啼鸦,高阁朱帘 地遮。

       为问王孙归也未

       玉梅开到北枝花。

       寄迹武塘赋之

       明·夏完淳

       逢花却忆故园梅,雪掩寒山径不开。

       明月愁心两相似,一枝素影待人来。

       题画梅

       明·徐渭

       从来不见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

       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

       王元章倒枝画梅

       明·徐渭

       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

       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

       明·唐寅

       题画

       雪压江村阵作寒,园林俱是玉英攒。

       急须沽酒浇清冻,亦有疏梅唤客看。

       早春

       明·陈继儒

       春风无力柳条斜,新草微分一抹沙。

       欲向主人借锄插,扫开残雪种梅花。

       宋徽宗画半开梅

       明·赵友同

       上皇朝罢酒初酣,写出梅花蕊半含。

       惆怅汴宫春去后,一枝流落到江南。

       画梅

       明·方孝孺

       微雪初消月半池,篱边遥见两三枝。

       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草木知。

       画梅

       明·陈道复

       竹篱巴外野梅香,带雪分来入醉乡。

       纸张独眠春自在,漫劳车马笑人忙。

       画梅

       明·陈道复

       梅花得意占群芳,雪后追寻笑我忙。

       折取一技悬竹杖,归来随路有清香。

       梅花落

       明·薛暄

       檐外双梅树,庭前昨夜风。

       不知何处笛,并起一声中。

       早梅

       明·通润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

       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丁卯新正三日写梅

       明·李日华

       檀口粉肋含笑语,春风拂拂为开怀。

       酒人得此添狂兴,诗句从天泼下来。

       题画诗册页

       清·普荷

       无事不寻梅,得梅归去来。

       雪深春尚浅,一半到家开。

       山中雪后

       清·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画梅

       清·金农

       老梅愈老愈精神,水店山楼若有人。

       清到十分寒满把,如知明月是前身。

       题唐解元小景

       清·恽寿平

       雪后轻桡入翠微,花溪寒气上春衣。

       过桥南岸寻春去,踏遍梅花带月归。

       题梅花

       清·汪士慎

       小院栽梅一两行,画空疏影满衣裳。

       冰华化雪月添白,一日东风一日香。

       早梅

       清·宁调元

       姹紫嫣红耻效颦,独从末路见精神。

       溪山深处苍崖下,数点开来不借春。

       枯梅

       清·吴淇

       奇香异色著林端,百十年来忽兴阑。

       尽把精华收拾去,止留骨格与人看。

       题画梅

       清·李方膺

       梅花此日未生芽,旋转乾坤属画家。

       笔底春风挥不尽,东涂西抹总开花。

       题画梅

       清·李方膺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梅花诗

       清·俞樾内子

       耐得人间雪与霜,百花头上尔先香。

       清风自有神仙骨,冷艳偏宜到玉堂。

       和内子梅花诗

       清·俞樾

       庭院无尘夜有霜,见来不是等闲香。

       寒宵同作罗浮梦,绝胜东坡在雪堂。

       雨中元墓探梅

       清·宋荦

       探梅冒雨兴还生,石迳铿然杖有声。

       云影花光乍吞吐,松涛岩溜互喧争。

       韵宜禅榻闲中领,幽爱园扉破处行。

       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题名。

       落梅

       清·律然

       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

       林下积来全是雪,岭头飞去半为云。

       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纷纷。

       梅 花 诗

       高启

       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绝几回开。

       《红楼梦》访妙玉乞红梅

       曹雪芹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桃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桠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红楼梦》咏红梅花(红字)

       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红楼梦》咏红梅花(梅字)

       曹雪芹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红楼梦》咏红梅花(花字)

       曹雪芹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竟奢华。

       闲厅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

       (清)康有为

       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

       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

       竹诗词自序

       周芳纯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 -读诗篇。

       华夏竹文化,源远数千年。

       诗词如潮海,无力仔细看。

       浏览逾万卷,选编万余言。

       古今诗竹者,常学竹风格。

       虚心属秉性,高节贵终生。

       狂风竿不弯,暴雨肤更洁。

       酷署生清阴,严寒葆翠色。

       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罴。

       衣食住行用,无不劳此君。

       贡献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风若不止,竹林尽毁灭。

       我编竹诗词,奉献给读者。

       劝君爱惜竹,弘扬竹风格。

       “水调歌头·咏竹”

       钱樟明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扬首望青天

       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

       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七律·答友人

        -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病中见窗外竹感赋

       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

       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

       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题竹

        - 1963年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咏竹

       方志敏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