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天乐集团给市委书记的一封信

        葛南尧,男,1944年12月出生,嵊州市甘霖横山村人,大专文化,中学一级教师, -党员。

       现任浙江天乐集团公司董事长,中国电子元件协会电声器件分会副理事长。

       系浙江省第九届、第十二届人民代表,绍兴市第四届党代表,嵊州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等。

       1974年10月,葛南尧受命创办天乐集团前身—蛟镇中学校办厂,在一无房、二无资金、三无技术的重重困难下,凭着200元借款、5把柴刀,从穿板刷起家。

       1975年,他获悉邻近有扬声器厂需要零件定位支片时,即抓住这一机遇,专程去外地学习生产工艺,回厂后自制设备,反复试验,历尽艰辛,获得成功,使蛟镇中学校办厂从此走上生产扬声器零件的道路。

       同时,他又亲自外出推销,靠产品的质量和信誉招徕客户。

       他领导全厂职工接连开发出纸盆、铝钛防灰罩、垫边、接线板、PP复合盆等新产品,为天乐集团公司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是天乐集团的创始人。

       建厂以后,葛南尧全身心倾注在企业的生产、供销、管理和发展上。

       为找准企业发展方向,他不怕承担风险,以改革开放的全新思路,长年累月地奔走在大江南北,学技术、找客户、抓信息,并在信息潮中及时准确地把握了国际电声元件产品的发展趋势,抓住了历史性的机遇,毅然决定把企业定位在专业生产扬声器零件上,从而保证了企业快速顺利发展,使企业自1990年开始跻身于全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行列。

       为推销产品,他依靠坚强的意志和韧性,抱病悉力以赴,带领业务人员下广东、上北京、赴沪宁,常年奔波,日夜出访,甚至在病床上洽谈业务。

       通过对市场的深入调查和科学预测,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开发新产品,不断适应发展着的电声市场,使企业一直保持旺发的良好势头。

       为扩大生产、建好厂房,他不分昼夜深入现场,身先士卒,参加劳动,以致一次在外出筹材的夜归途中被拖拉机撞倒在地,跌断锁骨,落下陈伤。

       正是他的日夜操劳,使一座座厂房和写字大楼先后崛起在蛟镇、市区和经济开发区。

       为保证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他数十年如一日,承担着蓬勃发展的企业所伴生的沉重负荷,以厂为家,夜以继日,深入管理和生产现场,探讨严格、科学的管理方法,以身作则,模范地执行各项制度纪律,使产品和企业不断地上等级、上水平,从而赢得了众多荣誉。

       为发展教育事业,他胸怀“尊师促教”的赤子之心,从企业盈利之日起,就慷慨出资,一再投资为民办教师增加工资、兴建蛟镇中学新校舍、蛟镇小学新校舍、蛟镇卫生院新楼和支援全市的教育事业,同时竭尽全力改善教师生活待遇,使学校的软硬件建设达到一流水平,教学成绩卓然。

       他还出资支援嵊州市越剧艺校等文化事业,年年奉献慈善捐款,在为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中,个人出资就达22万元。

       为带动蛟镇地区农民致富,他以造福桑梓的满腔热枕,积极扶持蛟镇厂区周边村庄开办电声分厂,千方百计提供资金设备材料,并帮助培训骨干推销产品,使蛟镇成为“电声之乡”,农民收入大大高于周边乡镇。

       为使天乐集团公司在21世纪有新的发展,他又主持实施“331工程”、人才工程和大力拓展国际市场,并为此而精心策划,坚持不懈。

       为延伸企业的产业链,他又呕心沥血,四处奔波,从镇江请来了精英团队和有关专家,使天乐数码和天乐音响顺利上马,企业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并提出了打造“百年天乐”的宏伟目标,为此而辛勤地奋斗。

       1988年,葛南尧被国家教委、计委、财政部、劳动部授予“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先进个人”称号;198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1991年,获“浙江省优秀 -员”称号;1995年,被评为“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优秀企业家”、“全国电子工业系劳动模范”;1996年,再次获得“浙江省优秀 -员”称号;1998、2000年,浙江省人民 -授予他“浙江省突出企业经营者”称号。

       2000年后,葛南尧获得的主要荣誉有:2022年4月,被评为浙江省创业企业家;2022年,被评为绍兴市建设标兵,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2022年,被评为浙江省绿色公益使者;2022年12月,荣获首届“浙江慈善奖”;2022年2月,被评为绍兴经济发展优秀人才;2022年4月,被评为绍兴市重才爱才先进个人;2022年7月,被评为绍兴市环保模范人物;2022年7月,被评为浙江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2022年2月,绍兴市人民 -授予“2022年度绍兴市市长奖”;2022年3月,被评为“社会责任—2022绍兴慈善风云榜”十大优秀慈善人物。

       2022年5月,被中国企业家联合会授予全国优秀创业企业家荣誉称号。

冯白驹的蒙冤内幕

        1952年夏,在广东省内开展“反地方主义”斗争中,有人指责海南土改进度慢,并抓住海南区党委曾挂过冯白驹像和当时出席全国政协会议的海南代表准备提出将海南成立一个省的建制的议案(注:当时海南隶属于广东省,这一议案后来因意见不一致而没有正式提出)等问题,指责冯白驹搞所谓的“地方主义”对他进行了批判。

       随后,广东省委调冯白驹离开海南到广东省工作。

       冯白驹调离海南后,区党委班子调进了不少外来干部,地方干部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

       有些外来干部不了解情况,在工作中造成了不少的失误。

       时任华南局第四书记的陶铸对此是有所了解的,他在下海南之前,就物色海南的地方干部,打算调回去充实海南的地方领导班子。

       当时,他选中了广东省人民委员会任秘书长的林克泽,想要他回去任海南行署的主任。

       林克泽是20年代入党的老干部,此刻正生病住院治疗,听说要调他回海南工作,一口回绝了。

       他表示海南的工作难搞,不想去。

       为此,陶铸亲自到医院去做林克泽的思想工作,林表示再考虑考虑。

       陶铸从医院出来,又怕林克泽的思想会出现反复,又去找冯白驹,要冯再去做林克泽的工作。

       10月13日,冯白驹前往医院做林克泽的思想工作,要他回海南当行署主任。

       林当时未答应。

       14日,林克泽把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写了一封信给冯白驹,信中提出了海南行署班子的人选名单,并说他回海南如果不担任区委书记,很难发挥作用。

       林克泽在信的末尾写到:“古老(古大存,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兼副省长)向来对海南比较关心,此信是否也让他看一看。

       冯白驹不在,信就由他的妻子曾惠予收后交秘书郭晓东进行处理。

       而郭晓东违反了信件的一般处理原则,将冯白驹的信看过后交给了当时任省委纪检会的书记李坚真,再由李坚真交给了省委的主要负责人。

       陶铸看过了这封“密信”之后大为恼火,认为这是“以冯白驹为首的海南地方主义分子”企图从组织上来改组海南区党委和海南行署,排挤外来干部以及坚决执行正确路线的海南地方干部,攫取海南党组织和军队的大权,把海南变成“独立王国”的阴谋。

       陶铸立即把信交去复印,分发给正在参加广东省委的省委委员们传阅。

       这样,这封信竟成为所谓的“反党信件”,并由此无端的掀起了“反地方主义”的狂澜和一排排整人的恶浪。

       1957年12月, -广东省委第8次全体会议正式通过了《关于海南地方主义反党集团和冯白驹,古大存同志错误的决议》,自此以后,冯白驹蒙受了极大地冤屈,作为“地方主义反党集团”的头子受到了大小会议的批斗和报刊的批判,广东省委、省人委、和广州市委、各地市委、各地市县因受牵连而被处分的干部有两万人之多。

       1957年广东开展“反地方主义”后不久, -感到不太妥当,在周恩来送来的有关冯白驹的材料上曾这样批示:“冯白驹同志的问题如果没有处理的话,就不要处理了,他在历史上对党是有功的。

       但由于广东省委已经宣布了对冯白驹的处理,因而就未作变更。

       1962年2月16日至3月1日, -广东省委在从化温泉召开扩大会议,贯彻党中央召开的“七千人大会”精神。

       会议开始时,会议主持人宣布,这次会议是谈心的会议,省委常委和党员副省长都参加,大家来谈谈心事,有啥说啥,时间不限制。

       于是,冯白驹吧多年积压在心里的话对党做了倾诉,对形势和广东省委的工作提出看法,对自己因所谓的“海南地方主义反党集团”受处分的问题提出申诉。

       冯白驹坦率地说,不要庸俗的、机械的理解主席提出的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不能只片面的强调缺点或错误只有一个指头,广东这几年的工作成绩是主要的,但是缺点和错误也不少,而且还相当的严重。

       “这方面的实例我不必多举了,陶铸同志在许多会议上也讲过不少了。

       “是什么东西在作怪呢

       一句话,脱离现实”

       冯白驹在申诉中坦率地讲:“陶铸、陈郁等三位同志,是党内优秀的领导干部,好的方面是主要的,几年来领导广东工作,做出不少成绩,使我很敬佩。

       但是,缺点也还是有的,且在某些方面是相当突出和严重的。

       冯白驹认为,广东在经济方面所犯的错误,他们要负主要的责任,“特别是陶铸同志,应负主要的责任。

       1963年4月,冯白驹给中央写信,要求调离广东。

       事实上,冯白驹对广东这个地方伤透了心。

       1961年12月陶铸提出将冯白驹当做广东的元老看待,挂个空名,高兴了就到下面跑跑,了解点材料回来向省委提意见。

       对陶铸的这个提议,冯白驹不同意。

       他明确的说:“这样做,我是不愿意的,且当元老我也没有条件。

       经中央同意,冯白驹于1963年4月离开广东,到浙江省工作。

       职务除了原保留的 -中央候补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以外,另任 -浙江省委委员,浙江省副省长。

       由于身体的原因和特殊的处境,冯白驹在浙江所做的事,所接触的人都不是很多。

       1966年8月,冯白驹到北京出席当的八届十一中全会。

       参加华东局的讨论中,冯白驹说林彪很能干,但冯的乡音太重,好多人听不懂,还以为是在贬林彪。

       在当时的情况下,冯夸林彪很能干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海南是林彪的四野解放的,冯白驹把自己对被打成“海南地方主义反党集团头子”并受到处理有意见的话向陈毅说了。

       陈毅安慰冯白驹:“你是一位好同志,应该向前看,不要背包袱。

       八届十一中全会上,陶铸被选为 -中央政治局常委,位居 -、林彪、周恩来之后,成为中央政治局的第四号人物。

       1967年1月,陶铸作为“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忠实执行者”、“中国最大的保皇派”被突然打倒。

       “文革”开始时,浙江的群众认为冯白驹没有什么问题,都同意把他作为“三结合”的对象。

       因为,一开始“造反派”也没有为难他。

       但黄永胜、谢富治等通知其在浙江的代理人对冯白驹重新审查立案,对冯白驹更大、更残酷的迫害开始了。

       “造反派”抄家时,抄走了冯白驹的左轮手枪。

       冯白驹最挂念的就是这支左轮手枪,他曾对秘书孔庆演说:“这是缴的薛岳部队的,对我有纪念意义。

       当年冯白驹指挥琼崖纵队,接应渡海大军,一举突破了薛岳曾自嘘为固若金汤的“伯陵防线”,海南获得解放。

       这支左轮手枪,对冯白驹来说,意义非同一般。

       “文化大革命”中,周恩来总理陪一个代表来杭州参观,总理突然问起冯白驹的身体状况。

       不久,在浙江省委工作的谭启龙向中央报告了冯白驹的处境,在周恩来的亲自干预下,1971年9月8日, -中央通知,“解除对冯白驹同志的审查”,并派专人照顾,住院治疗。

       1973年7月19日,冯白驹在北京逝世。

       由于悼词的初稿过于简单,对冯白驹的评价缺少材料,周恩来很生气,指示浙江省委派人再次派人带冯白驹的材料上北京。

       材料整理打印完毕送至中央时已经是午夜1点,中央政治局立即开会讨论对冯白驹的悼词和追悼规格周恩来和 -对一些主要问题问得很细,最后,周恩来说,冯白驹的贡献在于他在远离党中央的条件下,坚持几十年艰苦的战争,革命红旗始终不到,很不简单,很了不起,追悼会一定要在八宝山举行,《人民日报》要刊登在第一版。

       1983年2月, -中央正式作出《为冯白驹、古大存同志恢复名誉的通知》。

浙江省公安厅有几个副厅长

        现任浙江省公安厅有10位副厅长,姓名和职务分别如下:1、毛善恩: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2、王冰:党委委员、副厅长、警卫局局长;3、金伯中:党委委员、副厅长;4、王建:党委委员、副厅长;5、石小忠:党委委员、副厅长;6、刘静:党委委员、副厅长、政治部主任;7、杨建忠:党委委员、副厅长;8、沈亚平:党委委员,副厅长;9、赵勇:党委委员、副厅长。

       10、金志:党委委员、副厅长,杭州市委常委、公安局长。

       扩展资料1浙江省公安厅是浙江省人民 -下设主管全省公安工作的职能部门,公安厅受省 -、公安部的双重领导。

       各市、县(县级市、区)设有公安局(分局),在镇、乡、街道设派出所。

       公安局(分局)和派出所,分别接受同级人民 -和上级公安机关领导。

       2、浙江省公安厅职责如下: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公安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省委、省 -、公安部的指示,起草有关公安行政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经审议通过后组织实施;部署、指导、监督全省公安工作。

       (二)掌握影响社会稳定、危害国内安全和社会治安的情况,分析形势,研究提出对策措施;组织、指导110接处警和公安信息工作。

       (三)主管和指导经济、刑事犯罪等侦查工作,组织、协调特别重大案件和涉外、跨省市重大案件以及上级交办案件的侦查工作。

       (四)指导、监督全省公安机关依法查处危害社会治安秩序行为,依法管理户籍、流动人口、居民身份证、危险物品、特种行业和内河水域,组织、协调对重特大治安事件和突发性事件的处置工作,管理 -、 -、 -活动;组织、指挥公安特警队的处突防暴工作。

       (五)负责中国公民出入境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工作;承担口岸签证、签注工作。

       (六)负责全省公安武警边防部队的公安业务工作和相关建设,指挥和调动本省区域的公安武警边防部队执行地方治安管理等公安任务。

       (七)负责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公安消防队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

       (八)指导、监督全省公安机关维护道路交通安全、交通秩序以及机动车辆、驾驶员管理工作;负责本省辖区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工作。

       (九)指导全省公安机关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重点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以及群众性治安保卫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负责全省保安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十)按照规定权限,组织、指导计算机信息系统及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工作,组织、指导网络犯罪侦查。

       参考资料来源:浙江省公安厅官网—领导信箱

省委书记相当于古代的什么官职

        省委书记相当于古代的巡抚一职。

       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

       又称抚台。

       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

       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

       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名。

       它的来历:明巡抚之名,始见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命懿文太子巡抚陕西,亦系临时差遣。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始设巡抚。

       永乐十九年(1421),蹇义等26人分巡各省,产生巡抚制度。

       宣德五年(1430),于谦、周忱等6人分抚南北直隶等处,从此各省常设巡抚官渐成制度。

       巡抚初设,仅为督理税粮,总理河道,抚治流民,整饬边关,后遂偏重军事。

       明代巡抚多进士出身。

       其初,内地巡抚由吏部会同户部推举,边地巡抚由吏部会同兵部推举;嘉靖十四年(1535),始不分内地、边地,由九卿廷推。

       也有总督兼巡抚者,合称为督抚。

       明代,巡抚虽非地方正式军政长官,但因出抚地方,节制三司,实际掌握着地方军政大权。

       同时,巡抚每年要赴京师议事,也体现了朝廷对地方统辖权的加强。

       明后期巡抚的易置往往受朝廷门户左右,而最后点定之权又重归权阉。

       清因明制,在各省设置巡抚。

       清代巡抚是一省最高军政长官具有处理全省民政、司法、监察及指挥军事大权。

       扩展资料

       巡抚的职能

       明代巡抚的设置,有其明显的阶段性,总的趋势则是逐步地方化和制度化,即由中央的派出大员向地方的军政长官转化,由临时性的差遣向永久性的机构转化。

       1、巡抚设置的尝试期

       宣德、正统时期,是明代巡抚设置的尝试期。

       其特点是,一般以某项特殊性差遣为过渡。

       先有专责,兼为巡抚的情况,在宣德、正统时有很大的普遍性。

       2、巡抚与镇守并设阶段

       巡抚之外,又有镇守,始置于英宗即位之初。

       因而在许多地方出现了巡抚与镇守并设的局面。

       景泰四年后,各地镇巡官陆续向都察院系统迁转,皆称“巡抚都御史”。

       巡抚考满,可望“回院”主持两京都察院事务。

       3、全面地方化和制度化

       景泰至正德,是巡抚的全面地方化和制度化时期。

       英宗复辟后,镇、巡合一,并保留了镇守久驻一地及更代原则,使巡抚的地方化和制度化前进了一大步。

       巡抚编制的归属从景泰开始趋于划一。

       4、巡抚资格的逐渐制度化

       自成化、弘治以后,巡抚均于两京各寺卿、少卿,大理寺丞,资历较深的给事中、御史、郎中,以及在外之布政使、按察使、参政,资历较深的兵备副使、上等知府内推升。

       原职高者为副都御史,称巡抚某处右副都御史;原职卑者为佥都御史,称巡抚某处右佥都御史。

       巡抚与京师的联系也相对减弱。

       景泰元年,巡抚与所有外官一样,得携家眷赴任,从而减少了巡抚与京师的个人瓜葛。

       成化二十二年废止了巡抚赴京议事的规定,等于承认了巡抚的地方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巡抚

李言的李言秩事

        李言1911年出生于浙江省缙云县稠门村,缙云县地处浙西南的贫困地区,那是一个非常闭塞山区,海拔一千多米,离县城六十多华里,加之缙云的土话是浙江话中最难懂的,所以解放前村里的好多人都从来没去过一次县城。

       李言早年丧父,留下兄弟三人,李言最幼,虽然家境贫寒,但他的两位兄长深感不识字的苦处,于是将李言送到村里唯一的一所私塾去读书,因为李言自幼聪明好学,深得先生赞赏,于是他的哥哥认为造就有望,就继续送李言到外村去读高小,高小读完后,家中已无力再供他读书,但是他还是靠借钱考入丽水初级师范,以后转入金华高中师范科,那时李言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书籍,吸收知识的语露和阳光,他深深感到教育太重要了,只有教育才能救中国。

       李言听说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创办了一所新型的湘湖师范学校,十分兴奋的向往,于是毅然前往,虽然无钱交学费,但却获准可以半工半读入校学习,课余时间帮助图书馆工作。

       湘湖师范坐落于钱塘江畔,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行合一”形成了生活与教育相结合,科学与民主并重的独特风格。

       李言来到了湘师,就像进入新的天地,除了完成规定的学业外,每天协助程长源(著名的图书学专家)管理图书,程长源看他勤奋负责,以后将图书馆的工作全部交给了他。

       在图书馆中爷爷读了大量的书籍,成了湘师最早的2个党员,那时李言刚刚21岁。

       李言在随后的日子里,以教学为掩护,到过杭州闹市区撒过 -等活动,先后在雅庭小学,衢县乡村师范任教,后来又到了惠阳象山师范校长,一面教学,一面生长,并且暗中营救被捕同学。

       在暑期讲习班举办的一次座谈会上,他站起来慷慨激昂地做了“团结抗日,反对投降”的演讲,全场热烈鼓掌。

       36年夏,他在杭州向别人借了一本名为《列宁主义问题》的书,书未看完又要动身去上海,于是将书寄给已回缙云老家的爱人褚怡,准备日后再看。

       不想书信被扣,被警察以共产嫌疑的名义抓走了,经历了半年之久的牢狱之灾。

       幸而在多方营救下终于出狱。

       抗日时期,李言到了延安,先到了陕北公学,随后担任了一系列的领导工作。

       那时他的爱人褚怡正在金华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抢救战地流浪难童,她将大儿子李文俊送到了保育院,二儿子李文杰和女儿李文放留在老家,冲过了封锁线也到了延安,于是在延安生下了三子李延燕。

       在延安,李言作过延安马列学院保卫委员、延安中央研究院党委书记,中央党校秘书长。

       由于战争年代颠沛流离,三子李延燕被寄送在当地的农户家里。

       解放战争时,李言转战东北各地.

       解放后他但任过东北铁路局局长,辽宁省检察院检察长,辽宁省公安厅厅长,丹东市市长兼市委书记

       十年浩劫的时候,他也受到了无情的迫害,并且在一次批斗中被打断了两根肋骨,几乎有生命危险,好在驻丹东的部队保护了他。

        -后他继续主持丹东市的领导工作,晚年的李言又回到了北京。

       在李言病重期间, -及社科院的院长多次亲自问候和探望,著名外科专家吴蔚然教授为他连续作了9个小时的手术,在医院的精心护理下,李言的病情一天好转了,他说,“我相信会康复,明年到中央党校学习”但是两年后,家人接到电报,告知李言病危,于是家人火速抵京,对李言做最后告别。

       李言还是离开了,他生前遗言,要将他的骨灰一半撒在湘湖师范附近的钱塘江,一半撒在流过丹东市的鸭绿江,前者是他生命的起点,后者是他工作最久的地方。

       一九六九年夏,阴雨绵绵,这样的天气对我们知青来说是最为高兴的日子了,因为终可以扔下地里的活—散玩儿啦。

       中午饭搞点儿啥“嚼沽”改改馋

       又是挨过来的一天,一十二个十六七的小青年七八凑地凑了五块三毛钱,从贫下中农那搞来了鸡鸭蛋,厚着脸皮再要点儿“吗儿五”的,也算上是弄得够塞足牙缝的一桌“大餐”了。

       女青年王枝杏正熬着一锅“二糊涂头”馇子粥,男青年几个忙里忙外地有帮她烧火的,洗菜的,没事做了的就呛舌头:“饭快点儿好,赶着炒下酒菜喱

       离供销社二十多里路,打酒是不可能了,是谁查落了能从哪个农民家借来了一瓶酒。

       万事俱备,只问时间喽。

       这时由开着的门走进一位年有半百,身材不高、显很壮实的长者。

       他一身藏兰“更生布”(粗布)衣裤,高高挽起了裤腿,脚蹬一双解放鞋,脸膛黝黑,脸盘略圆,摘下印有“五七干校”醒目红字的草帽,现出一脸吟吟灿烂的笑。

       “你是李言巿长

       我们有的人还真没有见过李言市长,先有人楞征,但一眼就被王枝杏给认出了。

       随着一声喊叫,青年点一下子欢呼雀跃起来。

       “李言市长,没吃饭吧

       正好我们改善。

       哎,谁再去社员家搞点儿菜来

       李言市长问过我们好,然后斌斌有礼,用草帽向后一指:“这么多人,管得起吗

       大家不约而同地目光看去,人零散地一个个往屋里走进。

       一、二、三、四…一共数过了加上李言市长,共是二十人,都进来把我们青年点三间房的炕上地下装得满满的。

       他们一行是从“草河五七干校”来我们大队搞调研的,由我们队是把头的,又听说是青年点,就首而先入了。

       这么多人,虽是应了李市长的话,我们确实是管不起好饭好菜,但像这饭锅里的“二糊涂粥”,还是能管得起的,顶多再做一锅不是的。

       于是大家还是苦苦相留,都是家乡人嘛。

       要不就把李市长单独留下。

       “留我

       你们想让我脱离群众

       李市长别是一番风趣的话,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看李市长:笑得自然、洒脱,那份慈祥铺满他那黑红而风光的脸膛。

       第一印象的李言市长,竟是这样一个淳朴、健康、慈祥加微笑的老者。

       临走时,我们一个个争先抢握李市长的手,多多的话就是让他再来,什么时候来。

       李市长说一定来,但得先去大队报个到。

       这时他见锅里炒出了菜,说:“这回我真的要做一件脱离群众的事喽,尝一口。

       就一口啊。

       他接过筷子,夹过一口土豆片炒臻蘑送进嘴里然后,直夸好吃。

       “李市长,还有炒鸡蛋和咸鸭蛋。

       “不行,不行,说的就是一口,再说了,我们是有原则的—‘ -吃’。

       大致上的“ -吃”是:鸡、鸭、鱼、肉、蛋,无非也都是些不允许在老百姓家吃好的罢了。

       “李市长,‘ -吃’有了新的规定。

       李市长有感愕然,当听完小青年说完后,开心地笑戳着那小青年:“你呀,小鬼滑头。

       “ -吃”的新规定:苍蝇不吃,臭虫不吃,跳蚤不吃,虱子不吃,蚊子不吃。

       李言市长第二次来我们点是在第三天的下午,外面的雨下得不大不小,整整与我们交流座谈到掌灯。

       我们既开心,而又耍了不少的噱头。

       “李市长,我们是‘八三一’的。

       “我们是大联合。

       “我们要打倒李言!“坚决支持李言站起来闹革命

       李言也是被闹得苦笑不得,他只顾抽他的烟袋,烟丝缕缕悠悠的向空气中施放,让大家闻到好香的香气啊

       看上去李市长仍是那么执着地笑容满面。

       男知青们虽没一年的下乡史,但几乎都出息成了体统的烟鬼。

       “李言同志,抽的烟咋这好这香呢

       来一袋呗。

       李市长款款相让。

       一个上来还算守了规矩,二个上来就没了正性,三四个一轮,转眼间就把一口袋烟分了个精光。

       还算也大方,给李市长的烟包呛了鼓鼓一包老旱。

       李市长说他可吸不了这老旱,小青年又给他换上洋烟叶,一直是在李市长同我们相处近有半月光景,他都是以此烟度日的。

       我们同李市长提及生活苦,李市长讲起了他十六岁去延安参加革命时,还吃不饱呢。

       男同学们一碗南瓜汤不够吃,就也小孩子似地跟女同学要。

       临别时,李市长送予了我们一本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学习材料,有人要李市长签字。

       李市长写下:愿你们在无产阶级继续革命道路上奋勇前进。

       十几只手一齐去抢学习材料,瞬间将它夺了个七零八碎,又一次地让李市长苦笑不得。

       李市长在我们青年点吃的最后一顿饭是牛肉馅饺子。

       队里有头一年生的小牛犊从崖上掉了下来,队长来说要我们弄回来吃。

       好久没挨到荤腥了的我们这还不快,抬回由一男生用菜刀足足杀了半个多小时。

       天一落黑,李市长和我们盘坐在炕上边吃饺子边唠嗑,一直说到了深夜。

       文革过后,李市长又回到了原工作岗位,再听说他去了北京任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党委书记。

       再有的就是我们对他,和他和我们曾经在一起的日子里。

       过去了的沧桑鉴证—风城县石城公社康家一队。

       有时我在想,这也不知道是因了多少年的缘分才让我们遇到了一位这样的市长。

       我们是幸运的。

       试想,还会有这样的市长吗

       “那是秋天的雨后,我急匆匆地奔向北京协和医院,踏进一间单人病房,墙上的时钟指向八点,只有护士在值班,一切静悄悄,床上躺着一位面色苍白的老人,床头病历卡上写着:‘李言,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壶腹癌’。

       这就是我的父亲。

       我一生中,这是第四次与父亲相处较长的时间,怎会想到,这竟是最后一次。

       过去,我看到他总是朝气蓬勃,精力充沛地工作,显得年轻而有活力,他不知疲倦地奋斗了半个多世纪后,终于躺下了。

       每当我来到病床前,他总要用些时间吃力地讲述对过去的回顾和体验,使我有了较系统了解的机会,今晚,他略显激动地说:‘要记住,永远坚持为人民做好事,不仅你们要这样做,更要教育子女也这样做。

       爷爷在我的印象里永远都是充满活力的。

       爷爷那时很忙,我与他在一起的时间很短。

       爷爷曾送给我两件礼物,一件是毛笔,另一件是一套少儿版的《三国演义》,他老人家也许不会想到这两个礼物会演变成以后影响我一生的两大爱好,一个是书法,一个是读书,这两个爱好我都嗜之如命。

       爷爷的书法也很漂亮,有些类似于 -的风格,只是在我小时候,以为只有颜、柳那样规规矩矩的字才是好字,而不懂得欣赏奔放遒劲的气势和笔力。

       爷爷晚年时曾到大连棒棰岛宾馆住了两个月,那时是他原定是上青岛的,但他还是上了大连,那是一生中我与爷爷相处最长的一段时间,虽然那时我还没上小学,很多事都记不清了,但对我的影响却很大。

       那次见面使我记住他的和蔼可亲,使我突然发现平凡与伟大可以如此轻易的共存于同一个人,并隐隐约约的在计划着如何去走自已的一生。

       那时也是一个夏天,他先到我们住的那个大院住了几天,那时街坊临居们家家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象过节一样,都来欢迎他,爷爷就挨家去拜访,和他们亲切的交谈。

       一次爷爷问我,长大想干什么

       我没有正面回答,而只是对他说“我将来 不想做官,只想做事。

       他却对这个没有志气的回答大大的表场了一番,而且还在邻居中巡回宣扬,弄得我头一次感觉到不好意思起来。

       我当时并不明白这一句无心的话为什么引起了他如此的重视,并且还要当成一种荣誉到处去宣扬

       爷爷的性格是随和的,乐观的,民主的,平易近人的,而且言谈举止有着极强的感召力,爷爷口才极佳,很喜欢和别人聊天,据说他原来的名字叫李蕴章,后来他认识到语言的重要,就改名李言。

       那时我家在一个中学的大院里,我随着爷爷摇着扇子到树下乘凉,他顺便到了几个教室和学生们聊天,学生们并不认识他,而且教室也不让外人出入,但只要他一进去,学生们就不知不觉的围了上来,静静的听他讲话,我当时跟在后面,感觉到十分奇怪。

       爷爷那时在海里让我抱着救生圈教我游泳,但我直到现在还没学会(游不远,不太会换气);记得那时棒棰岛的蝉很多,而且很笨,一般只落在梧桐树很低的地方,我轻易的就捉了好多只,那种有趣还记得。

       小山村里走出来的功臣

       缅怀我的舅爷—丹东市长李言

       李言(1911-1984年),原名蕴章,乳名锦标,1911年辛亥革命时出生于稠门李汝温家庭,父亲英年早逝,两位兄嫂把他抚养长大,培养念书。

       他自幼聪明过人,每次考试名列前茅,老师非常喜欢他,时常接济他的生活。

       后来他才知道湘湖师范的这位老师,是 -地下党员,给他讲革命道理。

       在一次党的活动中不幸被 -反动派抓捕入狱。

       临刑前还嘱咐妻子把李言培养成人。

       师母照常接济他,直到有一天,师母拿出一封信,方知老师已经牺牲了,李言看了信后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他捧着师母刚刚给的二十元钱发奋自强。

       他用这仅有的二十元钱熬过了六个月时光,终于毕业了,成为湘湖师范的教师。

       他教课热情善诱,并同情贫苦学生求学,资助穷孩子求学经费,同学们都很喜欢这位眉清目秀、谈笑风雅的老师。

       李言在湘湖师范地下党的培养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 -,他积极组织革命活动,热情传播马列思想,是广东惠阳乡村师范创始人之一。

       1931年,李言唯一的姐姐李仙葩正值豆蔻年华,撇下周岁的儿子撒手人寰。

       婆家无力抚养,从此,李言及母亲承担起抚养外甥的义务,供念书,引导走上革命道路。

       后来在浙南抗日游击队里当司务长。

       解放后,又送到沈阳市公安局工作,成为司法部门的骨干力量,也就是我的父亲蔡兆康。

       李言频繁的革命活动,被 -特务嗅觉。

       1933年暑假,因侄儿李文成湖中溺死,回乡吊丧,被叛徒告密抓捕入狱。

       关在杭州陆军监狱里,一切亲友不得接见。

       李言的大舅哥褚

黑洞演员表梁静

        黑洞演员表

       角色 演员 备注

       刘振汉 陶泽如 刑侦大队长

       聂明宇 陈道明 龙腾集团董事长

       王丽敏 丁嘉丽 刘振汉妻子

       冯蕾蕾 袁立 聂明宇妹妹

       孟琳 陶红 聂明宇妻子

       张峰 刘斌 龙腾集团总经理

       王明 董勇 刑侦副队长

       肖云柱 华子 刑满释放人员

       庞天岳 高明 公安局长

       聂大海 雷明 聂明宇父亲 天都市副市长

       贺清明 温海涛 海关稽查科科长

       陆伯龄 俞立文 天都市政法委书记

       龚倩 梁静 实习警员

       小云 马伊琍-

       汤文军 黄渤 实习警员

       黑洞剧情简介

       《黑洞》:一部反黑反腐题材的电视连续剧,2022年拍摄完成,2022年开始于中国大陆各地方卫星电视台热播。

       故事发生在中国一个典型的中等新兴工业城市—天都。

       (取景地为青岛)

       天都市龙腾集团董事长、副市长聂大海之子聂明宇是一个

       全省闻名的青年企业家,但是暗地里,他却操纵着天都市最大的地下黑社会活动。

       他设立赌场,有计划有预谋地拉拢腐蚀天都市的干部队伍,并利用父亲的市长背景,大肆收买海关各级人员,走私贩私,牟取暴利。

       他的副手张峰更以为人阴损、手段毒辣著称于世。

       在这些人的“苦心”经营下,龙腾集团逐渐发展壮大,但很明显这其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具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

       正当聂明宇、张峰等在为自己的光辉“业绩”洋洋得意之时,一封匿名检举信忽然递到了省委组织部。

       匿名信举报了聂明宇等人的不法行为,引起了省委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责令天都市市委迅速查清此案

       然而市委中一些人出于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将聂明宇的义兄,原刑警队长刘振汉调回刑警队主抓此案。

       而此时,新上任的海关缉私科长贺清明无意间查获了龙腾集团的一批走私车辆,由此龙腾集团的走私黑幕拉开了一角。

       刑警队长刘振汉与聂明宇一家有着比血缘还亲的关系,这无疑为刘振汉的侦察工作增加了

       无形的难度。

       是要亲情、友情,还是要正义、良知,刘振汉的内心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思想斗争。

       随着案件的展开,一件件命案使得刘振汉一步步认清了聂明宇的庐山真面目。

       他毅然抛却亲情的纠缠,决绝地投入到追查聂明宇犯罪团伙的侦察工作中去。

       但侦察工作一开始便遇到了很多阻力:副队长王明发展的暗线被聂明宇的爪牙杀害;刘振汉千方百计获得的人证被人假扮公安截走;刘振汉的儿子突然被人绑架…

       而此时此刻,天都市被聂明宇拉拢的各级干部又纷纷向刘振汉暗中施加压力,逼迫他放弃侦察工作。

       刘振汉的妻子王丽敏被聂明宇招收到公司出任财务总监,聂明宇的妹妹冯蕾蕾此时也从美国回到国内,劝说刘振汉放过聂明宇。

       更使他想不到的是,在亲情与法律的考验面前,市长聂大海也慢慢从一个廉洁奉公的老党员、

       老干部逐渐蜕化成一个帮助儿子掩盖犯罪事实,纵容儿子销毁罪证的变节分子,他更纠结天都市的高层领导对市局及刑警队的侦察工作百般发难。

       刘振汉本人也在这场斗争中被人诬告投入监牢。

       但邪不压正,正义的天都市民纷纷出面为刘振汉 -,刑警队的同志在局长的领导下一步也没有放松案件的侦察。

       老公安局长庞天岳顶住了各方的压力亲赴北京,将案件材料递交给中央。

       在 -的高度关怀下,中纪委、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省委部分领导组成联合调查组来到天都市。

       最终,这起罕见的走私大案以正义战胜邪恶而结束…

       黑洞主要演员简介

       陶泽如,著名影视演员,“全国五十位优秀电影表演艺术家”之一,国家一级演员。

       1953年生于江苏南京,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戏剧系话剧表演专业。

       从艺三十余年,多次获得”金鸡奖“”飞天奖““华表奖”等各类重要奖项。

       主演了《黑洞》《天之云地之雾》《生存之民工》《雾柳镇》《川军团血战到底》《最爱》《建党伟业》《王的盛宴》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影视作品,广受好评。

       陈道明,中国著名影视演员。

       1955年4月26日出生于天津,祖籍是浙江绍兴,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广电总局颁发优秀电影表演艺术家,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委员,第27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杰出贡献艺术家获得者。

       1985年因电视剧《末代皇帝》成为著名演员,一举摘得第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和第9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主角。

       1990年《围城》一剧奠定他在中国影视界表演的实力派地位。

       1999年的《我的1919》使其获得第2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

       丁嘉丽,女,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中国戏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1316666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高明,著名影视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西安电影制片厂国家一级演员。

       从艺三十多年,出演过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影视作品,塑造过许多经典角色。

       代表作有《黑洞》、《孔繁森》、《绝对权力》、《国家公诉》、《誓言无声》、《暗算》、《闯关东》、《狼毒花》等。

       袁莉,原名袁立,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1992年,在报考上海戏剧学院失败之后,袁莉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在校期间就接拍了《女人花》、《英雄无悔》、《绝对情感》等影视剧,开始崭露头角。

       1998年赵宝刚导演的电视连续剧《永不瞑目》让袁立和陆毅两位新人一炮而红,随后的《铁齿铜牙纪晓岚》更令袁立扮演的“杜小月”红遍大江南北。

       2022年9月19日,被报并证实为红十字会代言。

       影视明星陶红出生于忠县新立场上,6岁迁居宁夏,长在银川。

       1986年她从宁夏艺术学校毕业,进了宁夏歌舞团,先后主演了《乘务员》等三部电视剧,从此与电视剧结缘。

       1989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就读时,参演多部电视剧;毕业后分到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后来加盟北京金英马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王怀忠是谁,干了什么事

        王怀忠已被执行死刑

       1946年8月1日生于安徽省亳州市

       1993年3月,任阜阳地委副书记、阜阳地区行政公署专员

       1995年10月,任阜阳地委书记

       1996年2月,任阜阳市委书记

       1999年10月,任安徽省副内省长,安徽省九届人大代表

       2022年4月7日,被“ -”

       2022年9月28日,被依法罢免人大代表职务

       2022年9月30日,因涉嫌受贿犯罪被刑事拘留,并由最高人民容检察院立案侦查

       2022年10月14日,被逮捕。

       2022年5月13日,王怀忠受贿案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总局侦查终结后,依法指定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审查。

       2022年12月10日,此案在济南市中级人民 -开庭审理。

       参考资料:http:\/\/.baidu.com\/s?wd=������&cl=3

求 -的简历

        -,原名桂圆,又名自珍,江西省永新县云山人,1909年9月生,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伟大领袖 -同志最可爱的妻子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6年毕业于永新女子学校。

       同年加入中国 -。

       曾任共青团永新县委书记、 -吉安县委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1927年在参加组织永新农民武装暴动后,随袁文才部上井冈山。

       1928年在湘赣边界特委和红四军前委机关做机要和宣传工作,同年与 -结婚,任 -湘赣边特委机关秘书、 -的秘书。

       1929年1月随同红四军主力下山,后任机要科科长。

       1937年冬去苏联治病,后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48年回国,曾在沈阳财政厅任处长。

       1948 年在哈尔滨参加全国劳动大会。

       1949年秋任浙江省妇联主席,10月调 -上海市委组织部工作。

       1979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4年4月19日17时17分逝世,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与 -生三子三女,李敏是 -和 -惟一在世的孩子,1936年冬生于陕北保安,深受 -的喜爱,取名为娇娇,现工作属总政系统,丈夫孔令华现在国防科工委工作。

       她是叱咤风云的巾帼。

       她是敦厚善良的贤妻良母。

       她是璀璨夺目的星星。

       她是湮没太久而不为人知的明珠。

       1935年3月里的一天傍晚, -所在的卫生部干部休养连的队伍,到达了贵州盘县的某地。

       正在战士们席地而坐、说说笑笑的时候,忽然传来一阵阵嗡嗡的响声,只见一架小型飞机钻过山谷。

       连长、指导员忙着转移几个老战士和伤员; -也当机立断,吩咐大家分散隐蔽。

       飞机的隆隆声越来越响,它从云缝里钻出乌鸦似的翅膀向着红军休养连隐蔽的地方俯冲下来。

       一阵疯狂的机关枪扫射,紧接着投下了一枚炸弹。

       炸弹把高坎炸得土崩泥溅,弥漫开来的烟尘火光把 -吞没了。

        -没有被炸伤。

       她从烟尘中爬了出来,发现一个担架暴露在梯田中央,一个担架员已炸死,躺在担架上的伤病员正在呻吟着,挣扎着想从担架上爬起来。

       这个伤员是一位红军的师政委。

       这师政委是一方面军的一员猛将。

       在攻打娄山关时,他身先士卒,立了功勋。

       在后来攻打遵义城时,他断了一条腿。

        -目睹这位战斗英雄生命岌岌可危,奋不顾身地朝担架冲去。

       她用手巾利索地包扎好他的伤口,然后把他扶在担架上躺好。

       就在这时,炸红了眼的敌机又一次俯冲下来… -一下子扑到伤员身上,用自己的躯体替战友做了一道掩蔽体。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过后,战士们看见 -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蹒跚着跨了几步,又跌倒在地。

       她遍休鳞伤,鲜血从豁口里往外涌,染红了衣裳…

        -的肉体中镶嵌了十七块弹片。

       每到寒风凛烈的冬天,或是阴霾沉沉的晚秋,总要受到常人所没有的痛苦。

       为了工作,为了学习,她必须先要剜去自己身上的隐患。

       1937年10月, -与邓颖超结伴去西安,准备然后再去上海治疗。

        -匆忙间向还在\"呀呀\"学语的娇娇(也就是李敏)告别,眼角挂上了盈盈的泪水。

       上海早已在日寇的铁蹄下蹂躏得不象样了,其它各地形势也颇紧张。

       要是不碰上刘英同志, -准会一筹莫展。

       刘英染上了肺病,要到苏联去治疗。

       同行的还有在战争中丢了一只胳膊的蔡树藩、断了一条腿的钟赤兵。

        -瞅准机会,给延安写了一封信,要求偕他们同往。

       在延安的 -接到子珍的信时,心怀忐忑。

       异国的民情,异国的语言,异国的饮食,异国的气候,她这个怀孕的弱女子能抗得住吗

       在作了深思熟虑后, -作了两手准备:一方面给西安办事处拍了电报,同意在第一批赴苏联治病的行列里,添上 -的名字;另方面,他又接连给有关同志通了电报,希望他们能好言劝慰 -,使她放弃这次出国的打算。

       林伯渠、谢觉哉、王定国等同志苦口婆心,费尽心机,最终辜负了 -的嘱托-没能拉住 -的后腿。

       1937年11月从西安动身,辗转北上,直到1938年1月, -才抵达莫斯科。

陈福桐的个人自述

        我是遵义人,生于1917(民国6年)。

       祖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迁来贵州的始祖先在绥阳县务农,后迁至遵义城里开茧行,由于家道清贫,没有一个较详的家谱,我只知道凤字辈的曾祖和朝字辈的祖父。

       父亲廷杰,号济舟,他是第七代孙。

       文革期间破四旧,连这一本简单的家谱都被烧掉了。

       父亲十多岁就去做一个商号的学徒,以后到离城30多公里的西乡鸭溪镇开了一个布店,自己能做家务,一生勤俭,买了50多担谷子的田土。

       母亲带着我和二弟福庆住在遵义城郊结合地段。

       大伯和二伯家都靠劳动谋生,几个兄弟先后都到鸭溪去做小生意,有的就住在父亲的店子里。

       我读的私塾,塾师申惠泉是父亲的朋友。

       先读完一般蒙童必读书后,就读《四书》和古文,12岁才读私立城成小学高一,校长刘伯庄,他和申师都是书法家。

       申师还能作诗,看风水,还教我读过中医书。

       刘师性刚直,守正不阿,赵恺(乃康)夫子为诚成写了一付对子:“正其衣冠,尊正瞻视;行为士表,学为儒宗。

       要求我们的行为、品德要向这个标准去努力。

       赵恺夫子的儿子赵志常(守典)先生是我的班主任,教语体文和《三民主义》。

       我们知道讲旧学有孔夫子,讲新学有鲁迅先生。

       15岁考入省立第三中学,教国文的是举人晏梦琴先生,教语体文的是由北京回来的年轻老师余正邦。

       星期日到赵恺师家去,听他讲《说文解字》和《史记》以及郑珍的诗文。

       赵恺父子都是我的老师,赵恺师是一个拔贡,但他的叔母是郑珍的女儿,他继承郑珍研究“许郑之学”,许是许慎,郑是郑玄。

       又维承郑珍莫友之合纂《遵义府志》的风格,先后与探花杨北麟、进士杨恩元和纂《续遵义府志》。

       我接受赵师传授的同时,心有旁鹜,就通读孙中山的《中山丛书》,梁启超的《饮冰宝全集》、赵景深的《中国文学史》,以及鲁迅、郭沫若、胡适的书,还读了《三国演义》和一些旧小说,当时军阀混战,从小就看到杀来杀去,苛捐杂税,民不堪其扰,而少不更事,想将来去做个“百里候,”当个爱护百姓的县官。

       中学二年级,17岁时当了学生自治会学术股长,办有铅印的《会刊》,又当了民众夜校校长,有高初级四个班,一百多个贫民子弟。

       后来当贵阳市委书记的伍嘉谟(朝壁),和我同班,当级长又兼夜校老师,1935,红军长征过遵义后,中学停办了一个学期,我转学到贵阳师范学校初中三年级,教国文的是翰林王仁阁老师。

       我回遵义去比伍嘉谟提前半年毕业。

       我在上海杂志上发表过文章, -遵义县党部就要我去作宣传助理干事。

       我以为他们是实行三民主义的,进去后,和那位仁怀人徐世勋,他是组织干事,为我讲述了 -许多违反中山教义的行为,劝我去升学,同学谢树中、罗有余他们是 -员,给我读几本革命书刊,因此在县党部不到半年我就辞职回家,准备到上海去。

       红军长征过遵义时,周守儒、谢树中等都是游击队员,红军走后,这个游击队电各自分散隐蔽了。

       1937春,周守儒化名刘绍臣,在遵义新城万福桥乡下出现,叫他姑母的小叔张正宾来对我说,希望我通知谢树中、罗有余约来见一面,我约了他们二人到万福桥去,我和张正宾远远的坐在另一个地方,不知道他们谈什么,周守儒和我有表亲关系,张正宾是我父亲的徒弟。

       10月一天,突然在张正宾家逮捕了周守儒、谢树中,罗有余、陈文范、张正宾,第二天早上捕了遵义师范(即前省立三中)的教师余正邦和一些学生,还有罗有余的同乡友人孙玺常,世界书局店员邱敏等多人,这就引起学校 -,市场罢市。

       专员公署专员刘千俊、别动队长陈势涛等,主张开会审法庭,当夜在法庭上的学生骂 -部总干事颜明璋等擅自捕人。

       这事在遵义难解决,就把学生释放,余正邦、谢树中、陈文范、邱敏、张正宾、罗有余、孙玺常、周守儒等8人押解贵阳,陈文范出庭作证是余老师领导的党组织,拖了一段时期,除将周守儒、谢树中、罗有余等转押重庆委员长行营,分别判刑,其余5人释放。

       徐世勋,被认为与 -谢树中经常来往,对他盯视很严,因此自杀。

       1937年春,我和几个朋友到上海去,书未读成,因七七卢沟桥事件发生,8·13上海日军开始行动,我们由上海经杭州转到武汉,再经重庆回家。

       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抗战一开始,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少,皆有守土抗战的责任。

       延安发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并表示:“三民主义为今日之所必须,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

       后来《新华日报》迁到重庆,多次见到的三民主义诠释为“民族独立,民族普遍,民生幸福”,因此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下,谢树中走出监狱,回到遵义,周守儒到《新华日报》工作,罗有余病死狱中。

       谢树中在遵义不得教书,先为陆军大学一个军人家属作家庭教师,但他常到老城杨柳街小学去组织学生写慰问八路军的信等事,校长吴开治是他的朋友,推荐我去学校当训育主任兼毕业班级任老师。

       这个毕业班有的学生年龄稍大一些, -一个宣传干事来教公民课,常把学生带到县党部去活动。

       我宣布:“我是 -员,理应教公民课,学生非经我准许,不得到县党部去参加活动”。

       就这样 -了 -派来的人,净化了学校。

       另一个 -员杨天源进入学校。

       当时遵义的党组织是单线联系,谁是党员,不能过问。

       以这间学校为中心,前后进来的党员大概是10个,我们先后组建的活动有遵义青年抗日救国会、遵义音乐教育促进会、快读书店、农村抗日宣传队、儿童歌咏团等。

       学校悬挂有中国 -和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画像。

       我们学校里还举行过“黄河大合唱”的演奏会。

       快读书店经销了延安、重庆、桂林和莫斯科中文版的各种图书,代销《新华日报》。

       浙江大学迁到遵义,有些 -就在我们学校举行。

       潘名辉家有钢琴,成了浙大音乐活动的沙龙。

       一时之间,抗战救亡活动出现了空前活跃的景象,办的《活路》、《游击队》等壁报,每天都有成群的读者围观, -中有人开始散布“ -操纵”的谣言。

       那时监视、盯梢、打击这些活动的机构有中统、军统、宪兵特高组、警备司令部、 -部、三青团、警察局、西南公务特别党部等10多个机构,最高组织是“特种汇报会议”简称特会,专员兼保安司令为主席, -书记为秘书长,实际大权在中军两统手上。

       迫于形势,余正邦和谢树中先后去了延安。

       这时地下组织内出现了问题。

       有一个叫夏任之的向县委领导人杨天源威胁,他要在贵阳《中央日报》登报脱党,杨要我去劝阻,他才表示作罢论。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问题,至今我也不知道。

       1940年初,杨又介绍他到重庆随18集团军车到延安,走到西安,借故被宪兵抓去逃跑回来,其实他是在西安自首后回来的,到遵义 -作宣传科长和县参议员。

       皖南事变后,他又来对我说, -准备抓杨天源,是富家子弟,搞点活动而已。

       高文伯,河北人,英国伦敦大学毕业,还是有一点民主思想。

       先释放潘名辉。

       肖汝豪逃去云南,其余4人转到贵阳后,释放傅家兄弟,贺、徐二人转到重庆复兴关集中营。

       杨柳街小学校长调走,教师解聘,由何其荣、沈一平去同富有的柏继陶(即原遵义会议地址主人的大儿子)商量,筹办私立杰生小学,继承杨柳街小学的办学精神。

       有个安徽大叛徒鲍沧,被派到遵义专员公署作视察,这是对外掩护的身份,实际是“中国 -中央调查统计局黔北督导区主任”,这个人天良丧尽,坏事做尽。

       李绰然叛变后做他的秘书长。

       鲍沧破坏黔北地下党和浙江大学的进步活动。

       他要派两个特务去作乡镇长,被县长孔福民拒绝。

       孔是山东人,曾被冯玉祥封为模范县长,由桐梓调到遵义,自恃来头大,不买鲍沧的帐。

       鲍沧就抓了一个记者,一个县 -的股长,以手枪逼使他们承认和孔福民、以及三个科长李祺增、吴树樾、钟麒麟6人是 -支部的。

       高文伯不相信这回事,省中统主任戴天强来专员室审问,高文伯对记者和股长说:你们老实说,专员为你们承担。

       鲍沧的恶迹,已成“谈鲍色变”,不敢说被逼供,唯唯诺诺被带到贵阳发表《脱离 -宣言》。

       其实这两个人都是 -员。

       三个科长也押上贵阳“悔过自新”。

       孔福民调到贵阳,省主席吴鼎昌不相信这回事,过些时候,孔福民被委任为独山县长,鲍沧也调走。

       1944年,河北人,中央政治大学毕业的仁怀县长卜青芳调遵义县长,前杨柳街小学校长吴开治任团溪区长。

       卜青芳要他介绍一个人作杨柳街小学校长,改名为遵义国民教育示范区老城标准中心国民学校(简称老标)。

       这间学校有两个任务,一是要贯彻吴主席(鼎昌)的三完运动,即书本教完、作业改完、功课考完;二是要培养一批能担任小学校长的教师。

       吴开治介绍我去。

       我告诉卜, -部不会放我。

       他说,我去找他们谈。

       就这样我作老标的校长。

       回头叙述杨天源走后,代理县委书记李君介绍我认识黔北地委书记李绰然。

       几天后,李君转达李绰然的意见,要我加入组织,对这个问题我有考虑,我读恩格斯的一本书中讲到:小资产阶级分子,在革命成功后,只会在茶楼酒店高谈阔论(大意),此其一;我母亲死得早,家中有慈父贤妻,待我太好,我没有勇气去做勇敢牺牲的事,此其二;夏任之要背叛组织的例子,使我非常警惕,一但被告密逮捕,叛变求生,被杀成烈士,我都不可能,此其三。

       因此,我说我不够格,愿作一个同路人,接受委托,尽可能去做。

       想不到两个月后,李绰然被捕叛变,他供出我是 -员,写的是“陈胡头,30岁”,那时我才24岁,名字也写错。

        -中有相识的人,认为李淖然的供词不确实。

       我被强令到《黔声日报》作编辑,不准我出城,随时接受贵阳的书面讯问,最后的结论是:受 -利用来和 -作对。

       有三年时间被软禁,趁此时间,读了法国和俄国的一些文学名著,也读了《遵义府志》。

       这是一桩必须说清楚的事。

       1944年到1946年我在老标教书期间,参与编辑县教育会办的《时代儿童》刊物,主编《遵义国民教育》杂志,兼任遵义《民铎日报》主笔;和何其荣、李幕侬筹款出版浙江大学副教授吴志荛著的《裴士泰洛齐》;集股开办遵义国民图书局。

       接受潘名辉的委托,安排在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学院因搞民歌活动而被勒令退学的朱石林夫妇和陈立华等的工作,并向县 -建议开办“暑期小学音乐教师训练班”,聘潘名辉等为教师,推广革命民歌活动等。

       当时是抗战胜利之后,大规模的内战开始,在 -蒋管区物价飞涨,货币贬值,教师工薪有时几个月领不到,我曾经在 -上指责过官员。

       又因 -中央通告:举办全国第二次党员总登记,不登记者作退党论。

       我约了几个朋友不去登记,他们怀恨在心,1948元月18日,在豫章中学逮捕我,押上贵阳飞山街鸭子塘秘密监狱。

       当时遵义的专员兼保安司令邵陵,是省主席杨森当军长时的参谋长,邵陵以遵义特会主席的名义向省特会主席杨森密告我有“共党活动”,早上开特会决定逮捕我,晚上就押上这所美其名曰“战时青年招待所”的政治犯监狱。

       经过中统一次审讯、军统两次审讯,不提骂 -官员的事,只提夏任之检举我1936年为散失的 -人搞联络,追问杨天源隐蔽在哪里,朱石林、潘名辉、杜龙源的共党行动。

        -中央委员刘健群是遵义人,他回贵州搞党团合并工作亲友请他向杨森提出释放我,遵义的辛亥革命老人时任县参议会正副参议长的牟林、周子光联名20多个绅士来保我,都被拒绝释放。

       拖了一年,到1949年2月中旬一天,突然被释放出狱。

       我去见妻子的叔父杜叔机先生,他才说,他找了和他是北京大学的同学、新任省主席谷正伦的秘书长潘锡元,盖了谷正伦的章,两统都不释放,是佘万选调两统审讯的卷宗看了,对保安司令部情报处长何锦书说:“陈福桐不是 -员,也没有供认出哪一个 -的关系,把他释放”。

       杜叔机当时是贵州省参议会副议长兼 -执行委员,佘万选是军统少将,48年2月由南京派到贵州担任军统站长,我还没有见过面的内弟杜龙潭,从驻苏联大使馆的武官任内回国,听说他姐姐杜龙萱由延安寄给他母亲的信放在我家,因此我被逮捕。

       杜龙潭托佘万选照顾,佘是杜的表哥,他到贵阳又受叔机先生之托:只办了我这一桩案,就调重庆交警总队走了。

       我回到遵义,中统特务艾超就上门来问长问短。

       四月间遵义大搜查一次,半夜到我家,把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搜去,因为托尔斯泰是俄国人。

       下半年,杰生小学要扩充办一间杰生中学、校长何其荣是我的表弟,聘我为教导主任, -和中统都不同意,董事长柏继陶请这些人吃饭,时继陶二弟柏辉章已从南京回遵义,他任过副军长,这些特务不敢得罪柏家,答应可以聘我,但要派一个人去作训育员监视我。

       与我同在杰生中学教书的姚士达,是多年的老同学、老同事。

       他是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陈铁的妹夫,辽沈战役后总司令卫立煌飞香港,陈铁飞上海,经 -少将陈义新介绍,陈铁和上海地下党的闵刚侯见面,约定陈铁回贵州准备武装起义。

       当时何应钦向蒋介石推荐陈铁为国防部次长,他推辞不去,宁肯回贵州任第八编练司令。

       据有关资料介绍,在...

英雄故事

        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太行山里的山西省武乡县白家庄出了一个少年抗日英雄,他就是白家庄的儿童团长李爱民。

       儿童团长李爱民那时13岁,他非常痛恨日本鬼子,非常热爱八路军,帮助八路军做了许多抗日的工作,最后英勇牺牲在日本鬼子的刺刀之下。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给大家讲几个李爱民帮助八路军抗日的故事,同学们听了一定很感动。

       像李爱民这样的抗日小英雄很多,我们今天生活在幸福之中的小朋友,不能忘记他们,要努力学习他们的爱国牺牲精神,立志献身全面建设小康,复兴中华的伟大事业。

       急送鸡毛信

       大家知道,在战争年代,鸡毛信不是普通的信,插着鸡毛的信必须马上迅速送达。

       这一天,八路军的钟营长急匆匆来到白家庄找到儿童团长李爱民,交给他一封鸡毛信,说:“这封鸡毛信很重要,你马上闯过敌人的封锁线去送给东沟的民兵。

       李爱民知道这鸡毛信非常重要,二话没说,把鸡毛信藏在袜子里就出发了。

       他戴上草帽,拿着镰刀,赶着毛驴,装着割草的样子,专拣沟里的小路走。

       沟里净是乱草、荆棘,脚被石头子儿碰破了,两腿也被拉了几道口子,李爱民顾不得这些,一路小跑,趟过小河沟,爬过几道山岗,很快来到了敌人的封锁区。

       李爱民急急忙忙走着,来到一个三岔路口,正在琢磨往哪儿走的时候,一抬头,看到右前方一个土坎上有两个鬼子在望着他,嘴里不知在咕哝什么。

       怎么办

       躲开吧,怕鬼子生疑心,也来不及了。

       李爱民想起出发时,钟营长嘱咐他说的话:“路上遇到情况要沉着,见机行事。

       他往四周看了看,正好不远处有一滩驴粪。

       他走过去用脚使劲踩了一下那驴粪,稀稀的驴粪溅了他一身。

       他也顾不得脏和臭了,大摇大摆地把驴赶到沟里割起草来。

       两个鬼子跑过来,其中一个像是日本军官,抓住爱民的领子大声叫道:“八格牙路,举起手来

       爱民装作傻呼呼的样子,呆呆的站在那里。

       鬼子军官横眉瞪眼叫道:“八路的探子

       抓起来

       爱民装作惊慌的样子,说:“俺是放驴的

       鬼子将爱民的身上从上到下搜了一遍,什么也没搜出来,驴粪的臭味薰得鬼子直捂鼻子。

       这时候,鬼子营地传来了号声,鬼子急着要走,踢了爱民一脚,厉声喊道:“赶快滚,这里不准放驴

       爱民忍着疼痛,赶着驴迅速来到了东沟。

       东沟的民兵得到了情报,第二天顺利地配合八路军打下了鬼子的据点,保护了根据地的粮食。

       李爱民立了一功,受到八路军的表扬。

       贴抗日标语

       这一天天黑,王七叔把儿童团员们召集到一起,在爱民家开会。

       爱民的妈妈见王七叔提着一桶浆糊,有点莫明其妙,就问:“这是做什么啊

       原来,王七叔要组织一个儿童武装宣传队,到伪军的炮楼周围去贴抗日的标语、撒抗日 -。

       王七叔看儿童团员都到齐了,就说:“今晚上咱们要完成一个重要任务,大家要胆大心细,一切行动听我的指挥

       儿童团员们都很高兴,摩拳擦掌,有的说:“我们也去打鬼子了

       天黑黑的,在月光下,儿童团员们跟着王七叔摸到了伪军炮楼下。

       四周静悄悄的,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哨兵的身影。

       儿童团员们屏住呼吸,等待着王七叔的命令。

       过了一会儿,他们看到敌人没发现什么,王七叔就开始布置任务了。

       儿童团员们爬到炮楼下面的一道土坎上,迅速将 -用土块压上;有几个儿童团员在炮楼对过的墙上贴标语。

       任务完成的挺顺利,挺迅速,大家脸上露出了笑容。

       爱民手里还有几张标语,他想贴在炮楼上,又怕敌人发现。

       怎么办呢?他爬到王七叔跟前,王七叔很支持他的想法,两人小声商量了一下。

       只见爱民朝炮楼的北侧爬去,那里比较黑,没有敌人的哨兵。

       王七叔在炮楼的南侧故意站起来跑了两步,又迅速趴了下来。

       敌人的哨兵发现有人影晃动,急忙朝南边打了两枪,并且喊道:“有人,有人

       炮楼里的机枪也打了起来,敌人被吸引到了南侧。

       爱民趁敌人不注意,飞快地将十几张标语贴在了炮楼墙上,又迅速翻下土坎,消失在黑暗中。

       天亮以后,可热闹了,敌人炮楼周围,包括炮楼的墙上到处是抗日的标语:“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不要替日本人当炮灰”、“快快投降八路军才是出路”。

       过了两天,还真有几个伪军投降了八路军。

       给八路军带路

       这天晚上,爱民都睡下了,突然有人敲门。

       爱民开门一看,是一位八路军叔叔。

       八路军叔叔进到屋里对爱民说:“麦子熟了,我们要到韩家沟掩护老乡收麦,想请一位民兵带路。

       爱民一听,说道:“这么晚了,甭找人了,我给你们带路吧

       那位八路军叔叔迟疑了一下,好像说你能带路吗

       爱民很有把握的说:“这一带的路我熟,叔叔放心吧

       爱民跟着八路军叔叔来到村头见了首长,抬头一看:这不是钟营长吗

       爱民跑过去,亲热地说:“钟营长,我叫李爱民,您不认识我了

       前年我还给您送过鸡毛信呢

       钟营长摸摸脑袋笑着说:“对,想起来了,你就是那个‘活地图’,太好了

       爱民领着八路军不走大路走小路,一会儿下到沟里,一会儿爬上山头,两只脚被石子扎破了,腿也被草棵子刺破了两道口子,他全然不顾。

       爱民领着八路军翻过了几个山头,天快亮了,已经隐隐约约看到韩家沟正在抢收麦子的老乡了。

       钟营长擦了擦脸上的汗,亲切地拍拍爱民的肩膀说:“爱民啊

       多亏了你,领我们少走了一半路,终于赶到鬼子前头了,真得好好谢谢你啊

       13岁英勇献身

       1943年,李爱民的家乡白家庄被鬼子占领了,他们村的百姓都转移到了东沟。

       又到麦收的时候了,白家庄的群众夜里到他们的地里收割麦子。

       这真是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抢粮食啊

       夜色黑黑的,只有远处鬼子的炮楼上不时地射出探照灯的灯光。

       人们屏住呼吸,在黑暗中悄悄地挥镰割麦。

       天快亮的时候,人们背的背,挑的挑,急急往东沟走去。

       爱民背着一小口袋麦穗走在前面,和大伙拉开了一段距离,为的是一但被鬼子发现,就赶紧给大家报信,好迅速转移。

       他想,不能让到手的粮食让敌人抢去。

       眼看就要走出敌占区了,已经能看到东沟了。

       忽然,右面山上响了一枪,接着,出现了几个人影。

       爱民判断,这是遇上了敌人的游动哨╠╠鬼子发现了他们。

       爱民转身想往回走,已经来不及了。

       一个鬼子从路边钻了出来,挡住爱民的去路,大喊道:“干什么的

       爱民沉着地应道:“自己人

       “口令

       什么口令

       爱民被问住了,可他一点没有慌。

       只听他大声咳嗽了三声,这是暗号,告诉后面的人有情况。

       大家伙迅速疏散到路边的庄家地里了。

       鬼子的机枪响了,子弹打中了爱民的腿,他倒下了。

       爱民被带到了河滩上,翻译官问道:“你是哪个村的

       “白家庄的。

       “干什么来了

       “收粮食啊

       鬼子军官一听说是白家庄的,问道:“你们庄上的老百姓都躲到哪去了

       “太行山里呗

       “你们村的村长是谁

       “我不知道。

       那个狗翻译不耐烦了,恶狠狠地说:“你听着,今天你要是说实话,就放你回家,如果不说实话,就一枪嘣了你

       说着,就用手枪冲爱民晃了晃。

       爱民毫不畏惧地说:“嘣了我也不知道

       敌人没办法了,把爱民用绳子吊在一棵小树上用皮带使劲抽,但是,爱民还是那句话:“不知道

       硬的不行,鬼子军官又把爱民放下来改用软的办法。

       鬼子军官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日本糖,引诱爱民说:“小孩,你的说实话,皇军大大的赏

       爱民接过糖,使劲朝鬼子军官的脸上砸过去,说道:“谁稀罕你的臭糖

       鬼子军官大发脾气,用脚踹向爱民,一脚又一脚,爱民倒在了地上。

       爱民忍着疼痛,心想,打吧,打死我也不说,死就死我一个,不能对不起八路军。

       鬼子军官踢了半天,见爱民死活不屈服,恼羞成怒,抽出大刀向爱民刺去。

       为反抗日本鬼子,13岁的爱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