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安监〔2022〕152号关于印发《江苏省工业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编制要点和范例》的通知

第一篇:苏安监〔2022〕152号关于印发《江苏省工业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编制要点和范例》的通知

       关于印发《江苏省工业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编制要点和范例》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8-24 编辑:俞茜

       苏安监〔2022〕152号

       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为规范工业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我局制定了《江苏省工业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编制要点和范例》,现印发给你们,请督促辖区内工业企业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生产流程工艺、职业危害因素、接触职业危害岗位特点等),建立并不断完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认真落实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省安监局。

       《江苏省工业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编制要点和范例》.doc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三日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编制要点和范例

       一、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二、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三、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四、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五、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六、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七、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八、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九、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一)液氨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二)涂装作业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三)酸洗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四)磷化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五)反应釜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六)油库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十、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一)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二)毒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三)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四)高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编制要点和范例

       一、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1、编制要点

       明确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的目的、依据。

       明确将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纳入企业主要负责人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中。

       明确职业危害防治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2、范例

       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总 则

       一、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加强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危害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是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生产部门和员工明确职业危害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危害防治,促进生产可持续发展。

       三、本制度规定从企业领导到各部门在职业危害防治的职责范围,凡本单位发生职业危害事故,以本制度追究责任。

       四、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今后凡有行政体制变动,均以本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

       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一、主要负责人职责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设臵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3、每年向员工代表大会报告企业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员工对本企业职业健康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处理和解决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

       4、每季召开一次职业健康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和制订职业危害防治计划与方案。

       5、组织建立、健全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6、督促、检查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及时消除职业危害事故隐患。保障企业职业危害防治的投入,并有效的实施。

       7、组织建立并实施本单位的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和预案。

       8、及时、如实报告职业危害事故。

       9、依法承担本企业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领导责任。10.每年11月底以报告的形式向当地职业危害监督管理部门上报本企业年度职业危害管理的情况。

       二、分管职业健康的负责人职责

       在企业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根据国家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在企业中具体组织实施各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具体职责:

       1、组织制定职业危害防治计划与方案,完善和修订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和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根据各部门分工,明确各部门、各岗位人员职责并组织具体实施,督促并保证职业危害防治经费的落实和专款专用。

       2、组织对企业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法规、职业健康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普及职业危害防治知识。对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中有贡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3、定期组织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巡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订整改措施,落实部门按期解决,及时消除职业危害事故的隐患。

       4、定期组织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组人员会议,听取各部门、车间、员工关于职业健康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

       5、如发生职业危害事故,要科学应对及妥善处理,及时报告,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6、依法承担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直接责任。

       三、技术部门的职责

       1、编制企业生产工艺、技术改进方案,规划安全技术、劳动保护、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等,改善员工劳动条件,促进文明生产。

       2、编制生产过程的技术文件、技术规程,制作和提供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种类、来源、产生部位等技术资料。

       3、对生产设施、防护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检修,确保安全运行。

       4、对本企业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负技术责任。

       四、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职责

       1、在企业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领导下,推动企业开展职业健康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

       2、组织开展对企业员工进行职业健康培训教育,总结推广职业健康管理先进经验。

       3、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检查档案。

       4、认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

       5、协助有关部门制定岗位工作制度、操作规程,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6、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隐患,有权责令改正,重大隐患书面报告领导小组。

       五、专(兼)职的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责

       1、认真履行企业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职业健康管理相关职责,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等法规标准、规章制度。汇总和审查各项技术措施、计划,并且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

       2、组织参与对员工开展职业健康培训教育,检查督促员工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3、组织开展职业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登记、上报、建档。

       4、协助有关部门制订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职业安全健康操作规程,对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定期组织参与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情况,有权责令改正,或立即报告领导小组研究处理。

       6、参与职业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

       7、负责建立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台帐和档案,负责登录、存档、申报等工作。

       六、车间负责人职责

       在分管负责人的领导下工作,具体职责:

       1、把企业职业危害防治制度的措施贯彻到每个具体环节。

       2、组织对本车间员工的职业健康培训、教育、发放个人防护用品。

       3、督促员工严格按操作规程生产,确保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严加阻止违章、冒险作业。

       4、定期组织本车间范围的检查,对车间的设备、防护设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报领导小组,采取措施。

       5、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迅速上报,并及时组织抢救。

       6、对本车间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负全部责任。

       七、职业危害岗位防治职责

       1.参加职业危害防治培训教育和活动、学习职业危害防治技术知识,遵守各项职业危害防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发现隐患及时报告。

       2.正确使用、保管各种劳保用品、器具和防护设施。3.不违章作业,并劝阻或制止他人违章作业行为,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企业负责人汇报。

       4.当工作场所有发生职业危害事故的危险时,应向监督管理人员报告,并停止作业,直到危险消除。

       二、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1、编制要点

       明确职业危害告知制度的目的、依据。明确对从业人员职业危害告知的范围。明确对从业人员职业危害告知的形式及要求。

       明确职业危害如实告知的内容(包括: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待遇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等)。

       2、范例

       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止发生职业危害,切实保护企业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企业应当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健康标准和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健康保护的权益。

       二、岗前告知

       1、企业人事管理部门与新老员工签订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未与在岗员工签订职业危害劳动告知合同的,应按国家职业危害防治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与员工进行补签。

       2、企业员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时,企业人事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等部门应向员工如实告知,现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并签订职业危害因素告知补充合同。

       二、现场告知

       1、企业在生产车间醒目位臵设臵公告栏,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负责公布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以及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的结果。各有关部门及时提供需要公布的内容。

       2、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在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臵,设臵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臵措施等内容。

       三、检查结果告知。

       如实告知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发现疑似职业危害的及时告知本人。员工离开本企业时,如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企业应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四、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项职业危害告知事项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确保告知制度的落实。

       五、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对接触职业危害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和在岗定期培训和考核,使每位员工掌握职业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技能。

       六、因未如实告知从业人员的,从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企业不得以从业人员拒绝作业而解除或终止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

       三、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1、编制要点

       明确职业危害申报制度的目的、依据。确定职业危害申报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

       详细编写职业危害申报的具体内容:(职业危害的场所、人员、使用原材料、工艺流程、可能产生或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等)。

       明确申报的部门、时段、时间及备档有关要求。

       2、范例

       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为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防治职业危害,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以及《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的规定,制订本制度:

       一、职业危害申报工作主要由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

       二、企业每年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申报,申报分为网上和书面两种,申报时认真填写《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表》并加盖公章,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后报安监部门备案,备案结束后从安监部门取回《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回执》。

       三、申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

       2、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的情况;

       3、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和强度的情况;

       4、作业场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及分布情况;

       5、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

       6、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从业人员的管理情况;

       7、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资料。

       四、下列事项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在规定时间内向安监部门申报变更:

       1、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的,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

       2、因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在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3、生产经营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在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4、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在生产经营活动终止之日起15日内向安监部门报告并办理相关手续。

       四、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1、编制要点

       明确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制度目的、依据。

       确定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明确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内容。

       明确职业健康教育培训人员范围、教育培训时间、全年教育培训累计时间。

       明确职业健康教育培训不合格人员再培训要求。确定职业健康教育培训档案的内容及保存备档期限。

       2、范例

       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为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组织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法规、知识、操作规程、职业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维护的培训,特制定本制度。

       一、人事培训部门会同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对员工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培训和在岗期的定期职业健康培训,宣传普及职业健康知识,督促员工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指导员工正确使用预防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防护用品。

       二、人事培训部门会同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应根据法律规范等的要求、企业实际情况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宣传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

       应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分级管理,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三、职业健康宣传

       1、企业利用公示栏、黑板报(墙报)、厂报、公示栏、会议、培训、张贴标语等形式定期开展职业健康宣传。

       2、部门车间要利用班前班后会、安全报阅读、现场岗位职业危害讲解以及职业危害标志牌标识、公告栏等进行职业健康宣传。

       四、职业健康教育培训

       (一)培训内容

       1、职业健康法律、法规与标准;

       2、职业健康基本知识;

       3、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正确使用、维护职业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

       5、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基本技能等;

       6、职业危害事故案例。

       (二)培训的对象及方式

       1、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参加经安监部门认定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并持证上岗。根据证件有效时间,到期进行复训。

       2、入厂新工人安全教育培训

       凡入厂新工人、新调入人员、新分配的大中专学生、来厂实习人员,由人事部门通知安全部门,并由安全部门组织进行企业、车间、班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成绩归档存查。

       1)企业教育培训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进行培训,教育内容:

       (1)党和政府关于职业健康的方针、政策、法令,《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等。

       (2)企业安全生产奋斗目标、管理组织、实施措施及生产工艺基本情况。

       (3)综合安全知识,企业主要危险区域和典型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

       (4)企业的各种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总则。(5)企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防治知识

       2)车间级安全教育由车间安全组或兼职安全员负责组织进行培训,教育内容:

       (1)本车间安全生产组织及生产工艺流程。

       (2)本车间的安全技术规程、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安全制度与规定。

       (3)本车间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和典型事故的经验教训以及防范措施。

       3)班组教育由班组长或指定专人负责进行培训,主要内容:(1)本班组生产组织及生产工艺流程。

       (2)本班组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应急防范措施。(3)本班组岗位劳动保护用品佩戴、使用规定。(4)本班组主要设备性能及安全规程以及主要环节的危害防范注意事项。

       (5)本班组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和职业危害防治措施规定。

       (6)制订实施师徒合同,包学、包会、保安全。

       3、调换新岗位和采用新工艺人员的教育培训

       凡调换新岗位人员和采用新设备、新工艺的岗位人员,要重新进行职业健康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

       1)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进行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内容按“入厂新工人安全教育培训”要求执行。

       2)采用新设备、新工艺的岗位人员,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和职业健康教育培训技术培训学习,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3)告知岗位工人,新设备、新设备存在的危害因素以及防范措施。

       4、一般员工安全教育培训

       1)由企业每年对基层领导干部、班组长、专职安全人员进行一次安全管理和职业健康知识安全教育培训,并考试存档。要求必须有签到表、教案、考试卷纸及考分花名册。

       2)为了不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防治职业危害意识,增强安全责任感。企业每年必须对在员工人进行不少于二十小时的安全教育培训,要有计划、签到表、培训教案、考试卷纸及考分花名表。

       3)一般“三违”人员由车间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一天;严重“三违”人员由企业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一周,并将“三违”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存档。

       4)培训方式:定期教育与不定期教育相结合,采用课堂教学、观看录像、现场教育、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邀请专家等形式;

       五、培训时间:按照国家安监总局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执行。

       六、建立员工培训教育档案资料:

       1、三级安全教育卡;

       2、员工的安全试卷;

       3、相关培训证书的复印件;

       4、其他有关资料。

       七、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财务部门应保证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费用的落实。

       五、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1、编制要点

       明确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管理制度目的、依据。

       确定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管理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明确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名称、所在场所及部位。明确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专职维护检修人员。

       明确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检修注意事项。

       明确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维护检修周期。

       明确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发生故障的临时措施和上报有关事项。

       2、范例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为确保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正常运行,给劳动者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各车间、部门有职业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所使用的职业健康防护设施应由使用部门专人负责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并作好相应的台帐。

       二、企业应定期组织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的教育培训。员工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健康知识,遵守职业危害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防护用品,发现职业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

       三、认真执行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检修的有关规定,精心维护所属设备,定期进行自检自查,确保设备正常安全运行。

       四、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应会同设备管理部门按照企业实际,制定和实施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检维修计划和方案,经常检查职业健康防护设施的日常检查、维护以及检修的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

       五、企业设备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检修。使用部门发现设施出现故障时,应迅速切断电源,及时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不得擅自进行修理。

       六、职业健康管理部门每月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使用部门每周对防护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当班工人每天对设施运行情况进行记录。

       七、防护设施在检修时,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程进行,同时做好现场监护和有关人员的协调和指挥工作,悬挂安全警示标志牌,切断电源。

       八、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维护检修结束后,维护检修部门应做好现场的清理工作,并进行确认,确认合格后,方可与使用部门进行交接,并由交接双方签字。

       六、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1、编制要点

       明确职业危害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目的、依据。确定职业危害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按照职业危害场所、本岗及工序,明确职业危害个人防护用品的种类、规格、型号。

       明确职业危害个人防护用品有效使用期限。明确购买职业危害个人防护用品的单位。

       明确职业危害个人防护用品购买后的验收标准、储存标准、发放标准、领用标准、使用标准和日常穿戴检查、处理标准。

       2、范例

       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以及《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的相关规定,规范劳动者个体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使用,切实维护劳动者相关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一、劳动防护用品是企业免费发给劳动者个人使用保管的公共财物,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免遭或减轻职业危害的一种辅助措施,必须以实物形式发放,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

       二、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主要依据《江苏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2022版),《标准》未列入的工种可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参照本单位同类工种相似条件发放。

       三、劳动防护用品中的服装(含工作棉衣)结构及款式,必须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具备永久性安全标识,做到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一些特殊场合所穿着的服装,不应有明口袋,不得使用金属附件,便于连接和解脱,适应作业时的肢体活动。

       四、对于从事多种岗位作业的劳动者,应当按其主要作业工种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如果从事其他工种作业时,可由部门提出申请,借用其所需要的防护用品。

       五、凡员工工种有变动时,应及时办理手续变更现行工种的劳动防护用品(原工种的劳防用品发放使用时间相应延长)。

       六、员工因某种原因离开原生产岗位不从事生产工作,在六个月以上,其防护用品应按实际离开时间相应延长使用期限或停发。

       七、对于生产中必须佩戴的安全帽、安全带、绝缘防护用品、防毒面具、防尘(毒)口罩等特殊防护用品,必须建立定期品质检查和保养制度。使用前要注意检查,使用中要注意维护,使用后要注意保养。对受到过较大外力冲击的安全帽,发现有磨损、疵点的安全带及出现刺穿、破损的安全鞋等,应不受使用年限的限制,及时更换。不合格或失效的防护用品严禁使用。

       八、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购臵,应根据工作场所及岗位要求编制计划,所采购的物品必须符合《职业病防治法》中的相关规定及相关产品标准的技术要求,必须具备国家安监总局的安全标志、标识,必须具备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所出具的产品检验报告。

       九、对于在易燃、易爆、烧灼及有静电发生的场所作业的人员,应当配备具有相应防护性能的阻燃服、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或防静电服等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十、企业的相关职能部门应对员工如何正确地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进行教育和培训,并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十一、凡领用绝缘防护用品及工具的部门或个人,在重新更换领取时,必须实行以旧换新的制度,以保证人身安全。不属领用绝缘工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的部门或个人,需领用绝缘工用具和劳防用品时,必须提出申请报有关部门批准。

       七、职业危害日常检测管理制度

       1、编制要点 明确职业危害日常检测管理制度的目的、依据。确定职业危害日常检测管理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明确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人员、检测场所、检测周期、检测标准和依据、检测内容、检测设备、检测方法和检测要求、上报要求、备档要求。

       明确对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后的评价分析、评价结果、预防和整改和治理措施、上报内容及时限。

       明确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公布的地点及有关事宜。

       2、范例

       职业危害日常检测管理制度

       为做好企业职业危害检测与评价工作,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效预防职业危害,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负责本单位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并做好制定、修订和落实工作。

       二、职业健康管理部门牵头,负责组织各个生产车间等对生产作业场所存在的粉尘、噪声、高温、毒物等危害因素及危害点进行确定和辨识,并按照职业健康管理标准进行定期检测及评估,确定每一个点的危害程度。

       三、企业应设臵设专人,负责日常监测和管理工作,建立本单位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

       四、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联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定期对作业现场的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及评价

       五、企业对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

       六、检测与评价结果应及时向劳动者公布,并上报当地安监部门备案

       七、检测或者评价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毒面罩等相关防护用品。

       八、有新、改、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职业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九、检测结果发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治理措施难度较大的应制订规划,限期整改到位。

       十、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前和设备大修后,应进行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检测和评价。

       十一、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应制定年度检测计划和经费预算,财务部门要保障检测经费的落实。

       八、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1、编制要点

       明确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目的、依据。明确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明确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文件、资料及有关记录。按照规定明确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妥善留档保存期限。

       明确从业人员离开生产经营单位时,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有关规定。

       2、范例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为履行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的法定职责,规范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保护员工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企业职业健康管理部门根据企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的类别、接触水平等情况,严格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规定,组织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从业人员有计划地到法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员工接受职业健康检查视同正常出勤。

       二、组织拟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人员(包括转岗到该作业岗位的人员)、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员工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新进厂员工必须经职业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

       三、至少每年一次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员工应组织进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和异常人员的复查治疗。由企业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和人事部门负责核实人员名单,制定体检计划并组织实施。

       四、对即将离岗的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员工,人事部门报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并共同组织其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未进行离岗体检的,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五、对体检中发现有职业禁忌证或有从事与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员工应调离原作业岗位,并妥善安臵;发现健康损害或需要复查的,应如实告知员工本人,并按照体检机构要求的时间,进行复查或医学观察、治疗。

       六、对疑似职业病病人应当按规定向所在地安监和卫生部门报告,并按照体检机构的要求安排其进行职业病诊断或者医学观察。

       七、在设备生产、检修过程中如出现职业危害因素严重超标,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危害的劳动者,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应做好个体防护并及时组织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八、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企业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并按规定妥善保存,接受安监部门的监督检查。

       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2、相应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及处理情况;

       4、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

       5、劳动合同告知书和教育培训考核资料

       6、其它需要的资料 企业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

       1、企业申报检测、组织员工体检、委托医疗机构服务等活动的委托书;

       2、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和评价报告;

       3、职业病诊断报告;

       4、对职业危害患者、患有职业禁忌证者和已出现职业相关健康损害从业人员的处理和安臵记录;

       5、企业在职业健康监护中提供其他资料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记录整理的相关资料。

       6、设备,设施的改进,隐患整改情况等。

       九、企业不得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女员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从事所禁忌的作业。

       十、职业健康检查、复查、医学观察、职业病诊疗费用由本企业负担。

       十一、建立职业危害事故后参加应急救援人员的职业健康体检制度。

       九、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编制要点 明确岗位及性质。

       明确各岗位存在职业危害场所的危害因素、产生原因、防护措施、应急处臵措施、本岗位安全操作程序和维护注意事项。

       编写时参考以下资料:

       一、单位购买的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中,应有中文说明书,在醒目位臵设臵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警示说明应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等内容。

       二、单位购买的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化学品等材料中,应有中文说明书,说明书应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危害防护和应急处臵措施等内容。

       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化学品等材料的产品包装应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涉及职业危害的岗位均应编制相关操作规程)

       2、范例

       液氨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加氨操作工必须经过特殊工种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2、加氨操作工必须牢固树立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的观念,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防范措施;

       3、操作工必须了解氨的性状,毒性作用,中毒症状,掌握防治要点(摘录氨气特性表);

       4、操作工必须站在上风位臵作业,如感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工作,离开现场;

       5、氨瓶必须妥善安臵,严禁暴晒,安臵氨瓶的场地必须通风,道路保持畅通;

       6、氨瓶的阀门必须装上防护帽,以防碰撞损坏,引起泄漏;

       7、加氨现场必须备有化救防护、抢险用品和水源;

       8、加氨系统进行停役检修时,必须先把系统冲洗干净、穿着好防护用品后方可开始检修;

       9、应急电话。涂装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涂装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应掌握本工种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和防护技能,对使用的涂料性能及卫生措施应有基本了解。

       1、涂料的调配必须在专门的调配间内进行,调配作业时,必须先打开通风装臵后再作业,调配作业结束后通风装臵应继续运行3至5分钟后关闭。

       2、涂覆作业应在喷漆室或喷漆房(间)内进行。涂覆开始时,作业人员应检查作业环境及设备情况,确认符合作业条件后,应先打开通风装臵,喷涂作业结束后通风装臵应继续运行5至10分钟。

       3、完成每批的涂料调配作业和涂覆作业后,必须搞好所在岗位的清洁工作,将用完的废旧物品集中放臵在专用器具内,不得乱扔乱放。不应用汽油或大量的有机溶剂直接喷洒在地面上清除涂料残留物。

       4、涂料及有机溶剂的储存必须密封,并存放在专门的仓库内。不应直接将残余的或废弃的涂料倒入下水道,废弃物的处臵时应符合环保标准的要求。

       5、生产企业应根据国家标准GB/T11651规定给涂装作业人员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并保持防护用品的有效性。

       6、涂覆作业人员如发现头晕恶心,应立即停止作业,到户外通风处换气休息,如情况较为严重者应立即送往医院去检查。

       7、涂料或有机溶剂如不慎溅入眼内,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必要时应立即就医。与皮肤接触后应立即用肥皂加清水清洁。

       8、涂装作业场所应根据国家标准GBZ1、GBZ2的要求定期检测危害职工健康的有毒有害因素,如有超标,应采取整改措施。

       9、生产场所应根据国家标准GBZ158的要求设臵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酸洗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工作前必须先开通风15分钟,并检查好工具、夹具,启动设备和通风情况是否良好,发理问题应及时修理更换.操作前穿戴好规定的个人防护用品。

       2、酸洗槽应有独立的抽风设备。在配制酸液和酸洗过程中均应开动风机,保证良好的通风。

       3、运送酸液或向槽内注入酸液时,应用专用的抬具和夹具并缓慢注入以防飞溅。在槽沿高出地面的酸洗槽工作时,不准站在槽沿上。严禁翻越酸槽。

       4、配制酸液时,不可单人操作,应先向槽内注水,然后将酸液缓慢注入槽内。如配制混酸时,则先向槽内注水,然后向槽内注入盐酸,再加硝酸,最后加硫酸。配制过程严禁颠倒。在槽的附近配备必要的冲洗装臵。

       5、工件入槽应尽量缓慢进入液面。严禁将碱性物质带入酸槽内。在槽面上空工作时应对槽加盖。工作中应注意风向,避开酸烟,避免将头伸到酸槽上方工作。

       6、酸洗工作过程中庄严格遵守工艺规程规定的温度、浓度、时间要求。酸洗后的工件应立即清洗干净,并按工艺规定中和工件表面酸洗。

       7、酸洗工件落入槽内时,应用长柄工具捞起,严禁赤手操作。

       8、混酸洗通风有故障时不准操作。

       磷化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工作前打开通风设备。穿戴好规定的防护用品。

       2、对化学去油槽及酸槽在工作中补加水时,必须用胶皮管子在远距离缓慢加入。

       3、油槽使用温度不许超过120C。

       4、配制各种溶液时,必须熟悉化学药品的性能,按比例、按规定的先后次序缓慢加入。

       5、对化学物品、易燃品,要在指定地点保存,并有专人负责。剧毒物品必须设两人共同保管。

       6、烘干箱周围严禁放易燃品。

       7、工件入槽应操纵起吊设备或工具慢速下降,缓慢进入液面,防止化学溶液飞溅。槽附近配备必要的冲洗设备。

       反应釜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一、操作规程

       1、开车前

       (1)检查釜内、搅拌器、转动部分、附属设备、指示仪表、安全阀、管路及阀门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2)检查水、电、气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2、开车中

       (1)加料前应先矛搅拌器,无杂音且正常时,将料加到釜内,加料数量不得超过工艺要求。

       (2)打开蒸气阀前,先开回气阀,后开进气阀。打开蒸气阀应缓慢,使之对夹套预热,逐步升压,夹套内压力不准超过规定值。

       (3)蒸气阀门和冷却阀门不能同时启动,蒸气管路过气时不准锤击和碰撞。

       (4)开冷却水阀门时,先开回水阀,后开进水阀。冷却水压力不得低于0.1兆帕,也不准高于0.2兆帕。

       (5)水环式真空泵,要先开泵后给水,停泵时,先停泵后停水,并应排除泵内积水。

       (6)随时检查设备运转情况,发现异常应停车检修。(7)清洗钛环氧(搪瓷)设备时,不准用碱水刷釜,注意不要损坏搪瓷。

       3、停车后

       (1)停止搅拌,切断电源,关闭各种阀门。(2)铲锅时必须切断搅拌机电源,悬挂警示牌,并设人监护。(3)反应釜必须按压力容器要求进行定期技术检验,检验不合格,不得开车运行。

       二、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1、工程机械防护:送排风装臵必须完好,能正常使用,并配备必要的冲洗设备。

       2、个人防护:在加料时必须戴好工作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用品,按照要求使用并及时更换;

       3、奖罚规定:对于违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的职工,施工生产管理人员有权纠正,并视情节轻重开具违章通知单,并予以罚款,以示教育;

       4、现场处理:一旦发生化学物质溅到皮肤或者眼睛等,应该立即用清水冲洗10-15分钟,再送至医院治疗。

       5、附相关化学物质特性、危害因素、防范(治)要点。

       油库职业卫生健康操作规程

       1、油库工作人员要严守工作岗位,非本库人员不得入内。

       2、严禁携带火种,打火机及其它易燃易爆品,库区内严禁吸烟,燃放烟花爆竹等。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助爆物品及受力容器。

       3、不准使用不防爆电器设备,严禁明火照明。

       4、加油室,车辆必须熄火,驾驶员不得离开,不准吸咽。

       5、禁止穿戴有铁掌和铁钉鞋进入加油库,禁止用铁锤或金属用具在库区乱敲,以免产生火花,发生火灾。

       6、油库内的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各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一旦发生火情,及时使用灭火器扑救,做到忙而不乱。

       7、油库内的电器设备以及消防器材,必须定期检查保养。

       8、要有专人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每次检查出了问题的要及时整改。大问题要及时上报。

       9、油库工作人员在工作时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相互监督。对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应立即制止。

       十、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一)、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1、编制要点

       明确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目的、依据。

       明确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确定有粉尘作业的工作场所、工序、产生原因、防护措施。明确粉尘作业的危害及程度。明确粉尘作业的防护措施及管理办法。

       2、范例

       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为搞好本单位粉尘作业的安全防护工作,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健康,使本单位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员工和外来施工人员。

       2、由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

       3、企业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4、要保证生产车间粉尘吸收装臵的良好运行,督促员工正确佩戴防尘口罩,做好职业健康防护工作。

       5、生产车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在易扬尘场所设臵安全警示标志。

       6、企业对易产生粉尘的作业场所应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并将检测和评价结果予以公布,7、对生产过程,应逐步实行自动化、连续化、密闭化控制,以减少粉尘的产生。

       8、粉尘作业场所要及时清理,保持清洁。

       9、企业应配备必须的急救器材和药品,编制好《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10、企业应安排接触粉尘作业的从业人员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1、职业病的管理和诊断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对疑似或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进行积极治疗。

       (二)、毒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1、编制要点

       明确毒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目的、依据。

       明确毒物作业防护管理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确定有毒物作业的工作场所、工序、产生原因、防护措施。明确有毒物作业的危害及程度。明确有毒物作业的防护措施及管理办法。

       2、范例

       毒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为了防止职业危害中毒事故发生,保障员工人身健康和安全,使企业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员工和外来施工人员。

       2、由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毒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

       3、企业应采取综合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4、生产车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限制有毒气体,可燃气体聚集,对可能有毒气体挥发的地方,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5、对各种可能产生毒物的过程,实行自动化、连续化、密闭化控制。以无毒、低毒工艺与物料代替有毒、高毒工艺和物料。

       6、有毒物产生的作业场所要及时清理,保持清洁。

       7、企业配备必须的急救器材和药品,编制好《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8、企业应安排接触毒物的从业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9、企业对产生毒物的作业场所应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并将检测和评价结果予以公布,10、职业病的管理和诊断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对疑似或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进行积极治疗。

       (三)、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1、编制要点

       明确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目的、依据。

       明确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确定噪声作业的工作场所、工序、产生原因、防护措施。明确噪声作业的危害及程度。明确噪声作业的防护措施及管理办法。

       2、范例

       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为搞好本单位噪声作业的安全防护工作,保障员工人身健康和安全,使企业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员工和外来施工人员。

       2、由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

       3、企业应采取综合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4、生产区域和作业场所的噪声要符合标准规定,超过标准要限期整改。

       5、对易产生噪声的生产过程和设备,技术部门设计时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以及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措施,用低噪声的设备和工艺代替强声的设备和工艺,从声源上根治噪声。

       6、当班工人每天对噪声进行日常监测,并做好记录,企业应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并将检测和评价结果予以公布。

       7、新、改、扩的工程建设项目以及技术改造和引进项目、及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噪声控制,必须严格执行职业危害“三同时”评查,没有评查或评查不合格的一律不准施工和投产。

       8、对于噪声超过标准规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限期达到标准要求。在无法彻底消除噪音的情况下,必须给员工发放个体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等,以减少或减轻对员工的听力损害。

       9、企业应安排接触噪音的从业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0、职业病的管理和诊断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对疑似或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进行积极治疗。

       (四)、高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1、编制要点

       明确高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目的、依据。

       明确高温作业防护管理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确定高温作业的工作场所、工序、产生原因、防护措施。明确高温作业的危害及程度。明确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及管理办法。

       2、范例

       高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为搞好本单位高温作业的安全防护工作,保障员工人身健康和安全,使企业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员工和外来施工人员。

       2、由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高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

       3、首次参加高温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才能上岗。

       4、凡是新、改、扩建工程的防暑降温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5、高温车间应采取有组织的自然通风,合理安排进风口和排放口。

       6、企业对产生高温的作业场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并将检测和评价结果予以公布。

       7、在高温作业场所附近,应设臵员工休息室。

       8、按规定给高温作业人员提供茶水、淡盐水、人丹、风油精等清凉饮料及防暑药品。

       9、给高温作业人员发放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如阻燃服、护目镜、面罩等。

       10、企业应安排接触高温的从业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1、职业病的管理和诊断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对疑似或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进行积极治疗。

第二篇:苏安监〔2022〕109 号

       苏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苏安监危化„2022‟10号

       ★

       转发省安监局《关于规范化工企业自动控制技术

       改造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各市(区)安监局:

       现将省安监局《关于规范化工企业自动控制技术改造工作的意见》(苏安监„2022‟109 号)转发给你们,请各地结合如下要求,认真贯彻实施。

       一、切实保证整改进度。各地要督促企业抓紧进行危险工艺自动化改造,确保在申请领取(延期)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时达到规定要求。没有完成改造的企业,一律不予换发安全生产许可证。非领证的化工企业在今年年底前必须完成相关改造工作,逾期仍改造不到位的,要开具责令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到位,期间不予办理安全生产评价报告备案手续。

       二、严格遵循改造规范。各地要督促相关企业严格执行苏安监„2022‟109 号文件中明确的自动控制技术改造范围、内容和标准等规定。认真履行相关改造程序要求,全面、科学地界定确

       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意见)

       苏安监„2022‟109 号

       关于规范化工企业自动控制技术

       改造工作的意见

       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为加快推进化工生产过程自动控制,逐步实现化工企业本质安全化,有效防范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依据《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现就规范我省化工企业自动控制技术改造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目标

       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安全生产行政许可为手段,按照“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进化工企业自动控制技术改造工作。2022年底前,生产过程涉及危险工艺以及储存剧毒、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化工企业,必须完成自动控制技术改造,提高企业安全保障能力。

       二、改造范围

       1、生产装置:涉及硝化、氯化、氟化、氨化、磺化、加氢、重氮化、氧化、过氧化、裂解、聚合等危险工艺的生产装置。

       2、储存设施:涉及剧毒、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储罐区、库区;

       1、改造内容的确认。企业要对本单位的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是否涉及自动控制技术改造内容进行确认。由安全评价机构在评价报告中列出专门章节,对生产装置、储存设施自动控制情况进行专项评价,确认企业是否存在改造范围内的生产装置或储存设施。如有,应对其现有控制手段是否达到自动控制要求进行评价,对其是否实现自动控制作出明确结论。

       2、改造方案的制定。经评价确认需要进行自动控制技术改造的,企业应组织内部工程技术人员或邀请化工设计单位、自动控制技术改造实施单位、安全评价机构和有关专家等,对相关的生产装置或储存设施进行危险性分析评估,确定关键控制点,并委托化工设计单位或自动控制技术改造实施单位会同安全评价机构,根据危险性评价编制自动控制技术改造方案。方案编制完成后,企业要组织有关专家和化工设计单位、自动控制技术改造实施单位、安全评价机构对方案进行论证。

       3、改造工程的实施。企业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自动控制技术改造实施单位进行自动控制技术改造施工,并选择安全可靠、经过认证的安全仪表产品。自动控制技术改造实施单位应按照经论证通过的改造方案进行安全仪表的安装、测试及安装、测试后自动控制系统的试运行,同时负责培训企业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有关操作人员。

       自动控制系统的试运行,企业要会同自动控制技术改造实施单位编制完善的试运行前后的停、开车方案,落实好各项安全生产措施,保障停、开车安全。自动控制系统正常运行后,企业负责其日常维护。涉及安全仪表的检测、检验,属法定检测、检验的,必须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其他的可委托自动控制技术改造实施单位承担。

       4、改造工程的验收。自动控制系统试运行结束后,企业应组

       造工作。要督促涉及自动控制技术改造的企业抓紧制定改造方案,并根据实际采用适宜的自动控制方式或自动控制系统。

       2、各地要对辖区内化工企业实施自动控制技术改造列出工作进度表,分期分批组织实施。当前要突出抓好到期换证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自动控制技术改造工作,确保换证前改造到位。

       3、各地要督促企业把好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资质审查关,在自动控制技术改造中涉及的所有化工设计单位、自动控制技术改造实施单位、安全评价单位或相关人员均应取得国家规定的相应资质。其中负责工程施工的单位应取得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或石油化工设备管道安装工程承包叁级以上资质,并取得建设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4、各地要将涉及危险工艺的生产装置和重点储存设施的新、改、扩建设项目是否实现自动控制作为安全生产行政许可的条件,严把安全准入关。涉及改造范围内的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新、改、扩建设项目,必须同时设计、安装和使用相应的自动控制系统。未经安全审查或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的,要提出或设计相应的自动控制系统,否则不予通过审查;已经试生产的,必须在试生产结束前进行相应的自动控制技术改造,否则不予通过安全设施竣工验收。

       5、本意见下发前已完成自动控制技术改造的化工生产企业,要组织相关专家对改造情况进行验收。不符合本意见规定要求的,各地安监部门要督促企业及时进行修改调整。

       6、为规范自动控制技术改造工作,省局组织编制了《危险工艺自动控制技术改造建议》(见附件),列举了部分典型的工艺类型及建议采取的自动控制方式,供各地在具体实施中参照。

       二○○九年五月二十日

       应过程,分三氧化硫磺化法、共沸去水磺化法、氯磺酸磺化法、烘焙磺化法和亚硫酸盐磺化法等。

       典型工艺:

       (1)三氧化硫磺化法:硝基苯与液态三氧化硫生产间硝基苯磺酸;甲苯磺化生产对甲基苯磺酸、对位甲酚;对硝基甲苯磺化生产对硝基甲苯邻磺酸。

       (2)氯磺酸磺化法:芳香族化合物与氯磺酸反应制备芳磺酸;芳香族化合物与过量的氯磺酸反应芳磺酰氯;乙酰苯胺与氯磺酸生产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

       建议加装自动控制系统:超温、超压、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报警和自动切断系统等(关键控制参数:温度、压力、流量、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等)。

       4、加氢工艺

       工艺简介: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加入氢原子的反应过程。典型工艺:

       (1)不饱和炔烃、烯烃双键加氢:乙炔催化加氢生产乙烯、乙烷;环戊二烯加氢生产环戊烯。

       (2)芳烃加氢:苯加氢制环己烷;苯乙烯加氢制乙基环己烷;苯酚加氢制环己醇。

       建议加装自动控制系统:DCS、ESD等系统(关键控制参数:温度、压力、流量、易燃易爆气体浓度等)。

       5、聚合工艺

       工艺简介:聚合是一种或几种小分子化合物变成大分子化合物(也称高分子化合物或聚合物,通常分子量为1×104~1×107)的反应,涉及聚合反应的工艺过程为聚合工艺。聚合工艺的种类很多,按聚合方法可分为本体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溶液聚合等。

       典型工艺:

       温度、压力、流量、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等)。

       8、硝化工艺

       工艺简介:硝化工艺是指采用硝酸、混酸(硝酸和硫酸的混合物)、硝酸和酸酐的混合物等作为硝化剂,向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硝基(-NO2)的反应过程。通常包括锅式硝化、绝热硝化、泵式硝化、管式硝化等。

       典型工艺及建议加装紧急控制系统:

       (1)硝酸直接硝化:甘油硝化制备硝化甘油;甲酚和硝酸在二氯甲烷中合成邻硝基对甲酚;蒽醌硝化制备1-硝基蒽醌。

       (2)混酸硝化:蒽醌硝化制备1-硝基蒽醌;氯苯硝化制备邻硝基氯苯、对硝基氯苯、间硝基氯苯;苯硝化制备硝基苯;乙酰苯胺硝化制备硝基乙酰苯胺等。

       建议加装紧急控制系统:DCS、ESD等系统(关键控制参数:温度、压力、流量等)。

       9、氧化工艺

       工艺简介:氧化为有电子转换的化学反应中失电子的过程,即氧化数升高的过程。涉及氧化反应的工艺过程为氧化工艺。常用的氧化剂有:空气、氧气、双氧水、氯酸钾、高锰酸钾、硝酸盐等。

       典型工艺:

       (1)涉及空气参与的催化氧化反应:乙烯通过氧化可制得乙醇-乙醛-乙酮-乙酸;甲苯氧化制取苯甲酸;对二甲苯氧化制取对苯二甲酸等。

       (2)化学氧化:对氯甲苯氧化制取对氯苯甲醛;甲苯氧化制取苯甲醛等。

       建议加装自动控制系统:超温、超压、泄漏报警和自动切断系统等(关键控制参数:温度、压力、流量等)。

       10、过氧化工艺

第三篇: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编制要点和范例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一、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二、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三、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四、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五、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六、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七、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八、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九、职业卫生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制度

       十、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十一、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一)液氨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二)涂装作业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三)酸洗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四)磷化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五)反应釜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六)油库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十二、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一)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二)毒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三)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四)高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编制要点和范例

       一、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1、编制要点

       明确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的目的、依据。

       明确将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纳入企业主要负责人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中。明确职业危害防治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2、范例

       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总

       则

       一、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加强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危害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是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生产部门和员工明确职业危害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危害防治,促进生产可持续发展。

       三、本制度规定从企业领导到各部门在职业危害防治的职责范围,凡本单位发生职业危害事故,以本制度追究责任。

       四、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今后凡有行政体制变动,均以本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

       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一、主要负责人职责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设臵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3、每年向员工代表大会报告企业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员工对本企业职业健康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处理和解决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

       4、每季召开一次职业健康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和制订职业危害防治计划与方案。

       5、组织建立、健全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6、督促、检查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及时消除职业危害事故隐患。保障企业职业危害防治的投入,并有效的实施。

       7、组织建立并实施本单位的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和预案。

       8、及时、如实报告职业危害事故。

       9、依法承担本企业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领导责任。

       10.每年11月底以报告的形式向当地职业危害监督管理部门上报本企业职业危害管理的情况。

       二、分管职业健康的负责人职责

       在企业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根据国家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在企业中具体组织实施各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具体职责:

       1、组织制定职业危害防治计划与方案,完善和修订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和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根据各部门分工,明确各部门、各岗位人员职责并组织具体实施,督促并保证职业危害防治经费的落实和专款专用。

       2、组织对企业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法规、职业健康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普及职业危害防治知识。对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中有贡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3、定期组织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巡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订整改措施,落实部门按期解决,及时消除职业危害事故的隐患。

       4、定期组织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组人员会议,听取各部门、车间、员工关于职业健康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

       5、如发生职业危害事故,要科学应对及妥善处理,及时报告,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6、依法承担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直接责任。

       三、技术部门的职责

       1、编制企业生产工艺、技术改进方案,规划安全技术、劳动保护、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等,改善员工劳动条件,促进文明生产。

       2、编制生产过程的技术文件、技术规程,制作和提供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种类、来源、产生部位等技术资料。

       3、对生产设施、防护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检修,确保安全运行。

       4、对本企业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负技术责任。

       四、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职责

       1、在企业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领导下,推动企业开展职业健康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

       2、组织开展对企业员工进行职业健康培训教育,总结推广职业健康管理先进经验。

       3、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检查档案。

       4、认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

       5、协助有关部门制定岗位工作制度、操作规程,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6、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隐患,有权责令改正,重大隐患书面报告领导小组。

       五、专(兼)职的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责

       1、认真履行企业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职业健康管理相关职责,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等法规标准、规章制度。汇总和审查各项技术措施、计划,并且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

       2、组织参与对员工开展职业健康培训教育,检查督促员工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3、组织开展职业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登记、上报、建档。

       4、协助有关部门制订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职业安全健康操作规程,对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定期组织参与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情况,有权责令改

       正,或立即报告领导小组研究处理。

       6、参与职业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

       7、负责建立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台帐和档案,负责登录、存档、申报等工作。

       六、车间负责人职责

       在分管负责人的领导下工作,具体职责:

       1、把企业职业危害防治制度的措施贯彻到每个具体环节。

       2、组织对本车间员工的职业健康培训、教育、发放个人防护用品。

       3、督促员工严格按操作规程生产,确保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严加阻止违章、冒险作业。

       4、定期组织本车间范围的检查,对车间的设备、防护设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报领导小组,采取措施。

       5、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迅速上报,并及时组织抢救。

       6、对本车间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负全部责任。

       七、职业危害岗位防治职责

       1.参加职业危害防治培训教育和活动、学习职业危害防治技术知识,遵守各项职业危害防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发现隐患及时报告。

       2.正确使用、保管各种劳保用品、器具和防护设施。

       3.不违章作业,并劝阻或制止他人违章作业行为,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企业负责人汇报。

       4.当工作场所有发生职业危害事故的危险时,应向监督管理人员报告,并停止作业,直到危险消除。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职责

       (领导小组应包括最高决策者、职能部门及工会代表;并设臵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机构)

       关于成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通知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我厂职工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改善生产作业环境,搞好职业卫生工作,促进我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

       生产法》的相关规定,经***年***月***日厂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成立我厂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设在***处(科)。现将有关决定通知如下:

       一、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1名(厂长(总经理)或企业分管职业卫生的副厂长(副总经理))

       副组长:2名(企业分管安全生产、职业卫生部门负责人)

       组员:由安技、卫生、工会等职能部门和有关车间主任组成

       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厂的职业卫生工作(注:副组长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负责人)。

       二、各车间职业卫生管理机构: 负责人:车间主任 组员:各班(组)长

       三、*** 处(科)为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在其内设专(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1、建立好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及有关档案,并妥善保存。

       2、依法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及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臵。

       3、依法组织对劳动者的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

       4、向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积极改善劳动条件。

       5、依法组织本单位职业病患者的诊疗。

       6、定期、不定期组织对全厂和各部门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领导小组处理,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四、*** 处(科)负责本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管理,在其内设专(兼)职专业人员,负责日常监测。

       1、组织开展对本单位各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

       2、建立好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

       3、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

       4、检测与评价结果及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二、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1、编制要点

       明确职业危害告知制度的目的、依据。明确对从业人员职业危害告知的范围。明确对从业人员职业危害告知的形式及要求。

       明确职业危害如实告知的内容(包括: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待遇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等)。

       2、范例

       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止发生职业危害,切实保护企业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企业应当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健康标准和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健康保护的权益。

       二、岗前告知

       1、企业人事管理部门与新老员工签订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见附件1。

       未与在岗员工签订职业危害劳动告知合同的,应按国家职业危害防治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与员工进行补签。

       2、企业员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时,企业人事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等部门应向员工如实告知,现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并签订职业危害因素告知补充合同。

       二、现场告知

       1、企业在生产车间醒目位臵设臵公告栏,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负责公布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以及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的结果。各有关部门及时提供需要公布的内容。

       2、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在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臵,设臵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臵措施等内容。

       三、检查结果告知

       如实告知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发现疑似职业危害的及时告知本人。员工离开本企业时,如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企业应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四、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项职业危害告知事项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确保告知制度的落实。

       五、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对接触职业危害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和在岗定期培训和考核,使每位员工掌握职业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技能。

       六、因未如实告知从业人员的,从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企业不得以从业人员拒绝作业而解除或终止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

       三、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1、编制要点

       明确职业危害申报制度的目的、依据。确定职业危害申报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

       详细编写职业危害申报的具体内容:(职业危害的场所、人员、使用原材料、工艺流程、可能产生或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等)。

       明确申报的部门、时段、时间及备档有关要求。

       2、范例

       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为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防治职业危害,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以及《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的规定,制订本制度:

       一、职业危害申报工作主要由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

       二、企业每年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申报,申报分为网上和书面两种,申报时认真填写《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表》并加盖公章,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后报安监部门备案,备案结束后从安监部门取回《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回执》。

       三、申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

       2、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的情况;

       3、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和强度的情况;

       4、作业场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及分布情况;

       5、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

       6、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从业人员的管理情况;

       7、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资料。

       四、下列事项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在规定时间内向安监部门申报变更:

       1、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的,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

       2、因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在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3、生产经营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在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4、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在生产经营活动终止之日起15日内向安监部门报告并办理相关手续。

       四、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1、编制要点

       明确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制度目的、依据。确定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明确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内容。

       明确职业健康教育培训人员范围、教育培训时间、全年教育培训累计时间。

       明确职业健康教育培训不合格人员再培训要求。确定职业健康教育培训档案的内容及保存备档期限。

       2、范例

       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为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组织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法规、知识、操作规程、职业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维护的培训,特制定本制度。

       一、人事培训部门会同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对员工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培训和在岗期的定期职业健康培训,宣传普及职业健康知识,督促员工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指导员工正确使用预防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防护用品。

       二、人事培训部门会同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应根据法律规范等的要求、企业实际情况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宣传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

       应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分级管理,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三、职业健康宣传

       1、企业利用公示栏、黑板报(墙报)、厂报、公示栏、会议、培训、张贴标语等形式定期开展职业健康宣传。

       2、部门车间要利用班前班后会、安全报阅读、现场岗位职业危害讲解以及职业危害标志牌标识、公告栏等进行职业健康宣传。

       四、职业健康教育培训

       (一)培训内容

       1、职业健康法律、法规与标准;

       2、职业健康基本知识;

       3、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正确使用、维护职业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

       5、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基本技能等;

       6、职业危害事故案例。

       (二)培训的对象及方式

       1、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参加经安监部门认定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并持证上岗。根据证件有效时间,到期进行复训。

       2、入厂新工人安全教育培训

       凡入厂新工人、新调入人员、新分配的大中专学生、来厂实习人员,由人事部门通知安全部门,并由安全部门组织进行企业、车间、班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成绩归档存查。

       1)企业教育培训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进行培训,教育内容:(1)党和政府关于职业健康的方针、政策、法令,《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等。

       (2)企业安全生产奋斗目标、管理组织、实施措施及生产工艺基本情况。

       (3)综合安全知识,企业主要危险区域和典型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

       (4)企业的各种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总则。(5)企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防治知识

       2)车间级安全教育由车间安全组或兼职安全员负责组织进行培训,教育内容:

       (1)本车间安全生产组织及生产工艺流程。

       (2)本车间的安全技术规程、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安全制度与规定。(3)本车间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和典型事故的经验教训以及防范措施。3)班组教育由班组长或指定专人负责进行培训,主要内容:(1)本班组生产组织及生产工艺流程。(2)本班组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应急防范措施。(3)本班组岗位劳动保护用品佩戴、使用规定。

       (4)本班组主要设备性能及安全规程以及主要环节的危害防范注意事项。

       (5)本班组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和职业危害防治措施规定。(6)制订实施师徒合同,包学、包会、保安全。

       3、调换新岗位和采用新工艺人员的教育培训

       凡调换新岗位人员和采用新设备、新工艺的岗位人员,要重新进行职业健康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

       1)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进行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内容按“入厂新工人安全教育培训”要求执行。

       2)采用新设备、新工艺的岗位人员,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和职业健康教育培训技术培训学习,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3)告知岗位工人,新设备、新设备存在的危害因素以及防范措施。

       4、一般员工安全教育培训

       1)由企业每年对基层领导干部、班组长、专职安全人员进行一次安全管理和职业健康知识安全教育培训,并考试存档。要求必须有签到表、教案、考试卷纸及考分花名册。

       2)为了不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防治职业危害意识,增强安全责任感。企业每年必须对在员工人进行不少于二十小时的安全教育培训,要有计划、签到表、培训教案、考试卷纸及考分花名表。

       3)一般“三违”人员由车间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一天;严重“三违”人员由企业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一周,并将“三违”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存档。

       4)培训方式:定期教育与不定期教育相结合,采用课堂教学、观看录像、现场教育、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邀请专家等形式;

       五、培训时间:按照国家安监总局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执行。

       六、建立员工培训教育档案资料:

       1、三级安全教育卡;

       2、员工的安全试卷;

       3、相关培训证书的复印件;

       4、其他有关资料。

       七、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财务部门应保证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费用的落实。

       五、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1、编制要点

       明确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管理制度目的、依据。确定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管理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明确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名称、所在场所及部位。明确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专职维护检修人员。

       明确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

       检修注意事项。

       明确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维护检修周期。

       明确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发生故障的临时措施和上报有关事项。

       2、范例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为确保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正常运行,给劳动者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各车间、部门有职业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所使用的职业健康防护设施应由使用部门专人负责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并作好相应的台帐。

       二、企业应定期组织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的教育培训。员工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健康知识,遵守职业危害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防护用品,发现职业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

       三、认真执行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检修的有关规定,精心维护所属设备,定期进行自检自查,确保设备正常安全运行。

       四、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应会同设备管理部门按照企业实际,制定和实施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检维修计划和方案,经常检查职业健康防护设施的日常检查、维护以及检修的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

       五、企业设备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检修。使用部门发现设施出现故障时,应迅速切断电源,及时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不得擅自进行修理。

       六、职业健康管理部门每月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使用部门每周对防护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当班工人每天对设施运行情况进行记录。

       七、防护设施在检修时,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程进行,同时做好现场监护和有关人员的协调和指挥工作,悬挂安全警示标志牌,切断电源。

       八、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维护检修结束后,维护检修部门应做好现场的清理工作,并进行确认,确认合格后,方可与使用部门进行交接,并由交接

       双方签字。

       六、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1、编制要点

       明确职业危害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目的、依据。确定职业危害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

       按照职业危害场所、本岗及工序,明确职业危害个人防护用品的种类、规格、型号。

       明确职业危害个人防护用品有效使用期限。明确购买职业危害个人防护用品的单位。

       明确职业危害个人防护用品购买后的验收标准、储存标准、发放标准、领用标准、使用标准和日常穿戴检查、处理标准。

       2、范例

       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以及《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的相关规定,规范劳动者个体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使用,切实维护劳动者相关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一、劳动防护用品是企业免费发给劳动者个人使用保管的公共财物,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免遭或减轻职业危害的一种辅助措施,必须以实物形式发放,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

       二、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主要依据《江苏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2022版),《标准》未列入的工种可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参照本单位同类工种相似条件发放。

       三、劳动防护用品中的服装(含工作棉衣)结构及款式,必须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具备永久性安全标识,做到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一些特

       殊场合所穿着的服装,不应有明口袋,不得使用金属附件,便于连接和解脱,适应作业时的肢体活动。

       四、对于从事多种岗位作业的劳动者,应当按其主要作业工种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如果从事其他工种作业时,可由部门提出申请,借用其所需要的防护用品。

       五、凡员工工种有变动时,应及时办理手续变更现行工种的劳动防护用品(原工种的劳防用品发放使用时间相应延长)。

       六、员工因某种原因离开原生产岗位不从事生产工作,在六个月以上,其防护用品应按实际离开时间相应延长使用期限或停发。

       七、对于生产中必须佩戴的安全帽、安全带、绝缘防护用品、防毒面具、防尘(毒)口罩等特殊防护用品,必须建立定期品质检查和保养制度。使用前要注意检查,使用中要注意维护,使用后要注意保养。对受到过较大外力冲击的安全帽,发现有磨损、疵点的安全带及出现刺穿、破损的安全鞋等,应不受使用年限的限制,及时更换。不合格或失效的防护用品严禁使用。

       八、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购臵,应根据工作场所及岗位要求编制计划,所采购的物品必须符合《职业病防治法》中的相关规定及相关产品标准的技术要求,必须具备国家安监总局的安全标志、标识,必须具备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所出具的产品检验报告。

       九、对于在易燃、易爆、烧灼及有静电发生的场所作业的人员,应当配备具有相应防护性能的阻燃服、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或防静电服等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十、企业的相关职能部门应对员工如何正确地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进行教育和培训,并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十一、凡领用绝缘防护用品及工具的部门或个人,在重新更换领取时,必须实行以旧换新的制度,以保证人身安全。不属领用绝缘工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的部门或个人,需领用绝缘工用具和劳防用品时,必须提出申请报有关部门批准。

       十二、员工个体防护用品的发放及领用记录要存档。

       七、职业危害日常检测管理制度

       1、编制要点

       明确职业危害日常检测管理制度的目的、依据。确定职业危害日常检测管理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

       明确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人员、检测场所、检测周期、检测标准和依据、检测内容、检测设备、检测方法和检测要求、上报要求、备档要求。

       明确对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后的评价分析、评价结果、预防和整改和治理措施、上报内容及时限。

       明确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公布的地点及有关事宜。

       2、范例

       职业危害日常检测管理制度

       为做好企业职业危害检测与评价工作,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效预防职业危害,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负责本单位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并做好制定、修订和落实工作。

       二、职业健康管理部门牵头,负责组织各个生产车间等对生产作业场所存在的粉尘、噪声、高温、毒物等危害因素及危害点进行确定和辨识,并按照职业健康管理标准进行定期检测及评估,确定每一个点的危害程度。

       三、企业应设臵设专人,负责日常监测和管理工作,建立本单位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

       四、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联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定期对作业现场的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及评价。

       五、企业对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

       六、检测与评价结果应及时向劳动者公布,并上报当地安监部门备案。

       七、检测或者评价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毒面罩等相关防护用品。

       八、有新、改、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职业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九、检测结果发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治理措施难度较大的应制订规划,限期整改到位。

       十、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前和设备大修后,应进行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检测和评价。

       十一、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应制定检测计划和经费预算,财务部门要保障检测经费的落实。

       八、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1、编制要点

       明确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目的、依据。明确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

       明确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文件、资料及有关记录。按照规定明确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妥善留档保存期限。明确从业人员离开生产经营单位时,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有关规定。

       2、范例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为履行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的法定职责,规范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保护员工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企业职业健康管理部门根据企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的类别、接触水平等情况,严格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规定,组织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从业人员有计划地到法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员工接受职业健康检查视同正常出勤。

       二、组织拟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人员(包括转岗到该作业岗位的人员)、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员工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新进厂员工必须经职业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

       三、至少每年一次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员工应组织进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和异常人员的复查治疗。由企业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和人事部门负责核实人员名单,制定体检计划并组织实施。

       四、对即将离岗的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员工,人事部门报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并共同组织其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未进行离岗体检的,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五、对体检中发现有职业禁忌证或有从事与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员工应调离原作业岗位,并妥善安臵;发现健康损害或需要复查的,应如实告知员工本人,并按照体检机构要求的时间,进行复查或医学观察、治疗。

       六、对疑似职业病病人应当按规定向所在地安监和卫生部门报告,并按照体检机构的要求安排其进行职业病诊断或者医学观察。

       七、在设备生产、检修过程中如出现职业危害因素严重超标,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危害的劳动者,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应做好个体防护并及时组织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八、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企业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见附件二,并按规定妥善保存,接受安监部门的监督检查。

       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2、相应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及处理情况;

       4、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

       5、劳动合同告知书和教育培训考核资料;

       6、其它需要的资料。企业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

       1、企业申报检测、组织员工体检、委托医疗机构服务等活动的委托书;

       2、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和评价报告;

       3、职业病诊断报告;

       4、对职业危害患者、患有职业禁忌证者和已出现职业相关健康损害从业人员的处理和安臵记录;

       5、企业在职业健康监护中提供其他资料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记录整理的相关资料。

       6、设备,设施的改进,隐患整改情况等。

       九、企业不得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女员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从事所禁忌的作业。

       十、职业健康检查、复查、医学观察、职业病诊疗费用由本企业负担。

       十一、建立职业危害事故后参加应急救援人员的职业健康体检制度。

       九、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1、编写要点:

       (1)明确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的目的、依据;(2)确定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的负责部门、责任人;(3)明确建设项目预评价的具体工作内容及要求;

       (4)明确建设项目控效评价及竣工验收的具体工作内容及要求;(5)明确评价报告应报送审查的部门、时限和应取得的批复文件。

       2、范例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为落实单位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工作,使建设项目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本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的规定,落实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并建立单位的“三同时”审批档案。

       2、本单位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控制效果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3、本单位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有职业卫生专篇,完成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和专家技术审查,并向当地安监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备案)申请。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程度的不同,进一步落实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

       一般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单位取得安监部门同意备案的批复后,按照预评价报告提出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建设。

       较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取得安监部门对预评价报告审核同意的批复,并要求设计单位按照预评价报告提出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要求,编写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后,方可进行施工建设。

       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预评价报告应当取得安监部门对预评价报告审核同意的批复,并要求设计单位按照预评价报告提出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要求,编写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向安监部门提出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申请,取得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审查同意的批复后,方可进行施工建设。

       4、单位提交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有职业卫生专篇的内容,初步设计中应有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内容;设计单位要严格按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要求,在设计图纸中落实各项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项目建设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施工安装质量可靠。

       5、单位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建设项目竣工后需要试运行的,其配套建设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时间应当不少于30日,最长不得超过180日,国家有关部门另有规定或者有特殊要求的行业除外。在试运行期间,建设单位应当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运行情况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7、本单位建设项目必须在竣工后180日内完成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控制效果评价和竣工验收,其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需经当地安监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8、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由单位自行组织竣工验收,并将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竣工验收资料,向安监部门申请备案,取得同意备案的批复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9、职业病危害较重和严重的建设项目,单位应当在完成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控制效果评价,经专家组技术评审通过后,向当地安监部门提出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的申请,经安监部门审核和竣工验收,作出合格批复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10、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当参加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评价技术审查、初步设计审查、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审查和竣工验收等,对职

       业卫生专篇、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及设计、施工和安装质量、预评和控评报告的相关内容的审查和把关。

       11、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不合格的,必须对不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病防护要求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进行整改直至符合规定,否则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和使用。

       12、单位建设项目未经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批或审批不合格投入生产使用的,将严肃追究单位分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及负责人的责任。

       XXX公司

       二O一二年四月一日

       十、职业卫生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制度

       1、职业卫生安全检查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危害识别,查找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行为,提出消除或控制不安全因素的方法和纠正不安全行为的措施,增强职工的职业卫生安全意识,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现象的发生,及时消除职业卫生事故隐患,确保员工身心健康和安全。

       2、职业卫生安全检查的依据是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政府、上级部门和本单位有关职业卫生安全的各项规定、制度等。

       3、职业卫生安全检查主要包括管理检查和现场检查两部分。(1)管理检查主要内容:

       ① 检查各级领导对职业卫生安全工作的认识,各级领导班子研究职业卫生安全工作情况的记录、会议记要等。

       ② 职业卫生安全责任制、管理制度等修订完善情况;各项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等。

       ③ 检查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法规教育是否达到要求;检查员工的职业卫生安全意识、知识教育,以及特殊作业的安全技术知识教育是否达标。

       (2)现场检查主要内容:

       ① 检查作业场所的工作条件是否符合职业卫生的相关标准、规范,是否存在职业卫生事故隐患。

       ② 检查单位各级机构和个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落实,检查员工是否认真执行各项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③ 检查生产、检修、施工等直接作业环节各项职业卫生安全保证措施是否落实。

       4、职业卫生安全检查分为外部检查和内部检查。外部检查是指按照国家职业安全卫生法规要求进行的法定监督、检测检查和政府部门组织的安全督查,内部检查是上级主管单位、本单位根据生产情况开展的计划性和临时

       性自查活动。

       5、内部检查主要有综合性检查、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等形式。(1)综合性检查

       综合性安全检查是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为重点,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全面检查,每月组织一次。

       (2)日常检查

       日常检查包括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单位领导和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人员的经常性检查。各岗位应严格履行日常检查制度,特别应对关键装臵要害部位的危险源进行重点检查和巡查,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报告有关部门解决,并做好记录。

       (3)专项检查

       专项安全检查包括季节性检查、节日前检查和专业性安全检查。

       ① 季节性检查是根据各季节特点开展的专项检查。如夏季的防暑降温、冬季的防煤气中毒、防冻等检查。

       ② 节日(五一、十一、元旦、春节)前检查主要是应对节日干部、检维修队伍值班安排和原辅料、备品备件、应急预案落实情况进行重点检查。

       ③ 专业性检查主要是对职业卫生安全装备、监测仪器、危险物品等分别进行的专业检查,及在装臵开、停工前、新装臵竣工及试运转等时期进行的专项安全检查。

       ④ 新装臵试车前检查。

       6、检查人员职责为:

       (1)制止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者。(2)检查隐患及防范措施和治理情况。(3)对施工、检修情况进行检查。(4)监督、检查管理制度贯彻落实情况。(5)其它方面。

       7、单位检查人员权限:检查人员对本单位各部门的职业卫生安全工作有权发出《隐患通知单》,并限期处理。各部门必须在通知单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并将通知单及处理结果情况反馈给职业卫生管理部门。

       (1)对违章人员按《职业卫生奖惩管理规定》进行惩处,并将检查情况报送职业卫生管理部门。

       (2)对严重违章的个人可下令停止工作,交由所属部门进行停工再教育。

       (3)对违章的施工、检修人员进行警告、教育,并按《职业卫生管理奖惩规定》惩处。

       (4)对严重违章和违反职业卫生安全管理规定的,填发《停工整顿通知单》,责令其停工整顿,并可同时进行经济处罚。

       8、职业卫生安全检查应依据充分、内容具体,必要时编制职业卫生安全检查表,科学、规范地开展检查活动。

       9、检查时应认真填写检查记录,做好检查总结,并按要求报主管部门。

       10、被检部门对查出的问题应立即落实整改,暂时不能整改的项目,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应纳入计划,落实整改。

       11、对隐患和问题的整改情况,应进行复查,跟踪督促落实,形成闭环管理。

       12、对未按要求开展专业和专项检查的各部门及车间,将予以通报曝光,并与经济责任制考核挂钩。

       13、对非本单位原因造成的职业卫生事故隐患,不能及时消除或者难以消除的,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单位应立即向有关部门书面报告,予以解决。

       十一、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防止突发性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并能在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有效控制和处理,根据上级职业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本企业实际,本着“反应迅速、处理得当”的原则,制定本企业的应急救援预案。

       2、职业病危害的目标分布

       根据本企业各车间岗位存在的噪声及粉尘的种类、危险性质以及可能引起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特点,确定以下工种为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目标。

       爆破工、凿岩工、空压机工。

       职业病危害事故级别:

       一般职业病危害事故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

       3、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职责分工

       企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生产部。发生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若总指挥不在企业,由副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① 职责

       指挥领导小组:

       a、组织制定企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b、组建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演练;

       c、检查督促做好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预防措施和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的物资、器械、防护用品等各项准备工作。

       指挥部:

       a、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职业病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b、组织指挥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c、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情况,并向友邻单位通报危害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d、组织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的经验教训。

       ②指挥部人员分工

       总指挥:负责组织指挥全企业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副总指挥:协调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指挥部成员:

       生产部长:协助总指挥、副总指挥做好职业病危害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职业病危害事故处臵工作。

       企管部长: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

       保安室主任:负责指挥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交通管制工作;

       企业办主任: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发布有关信息;

       车队队长:负责车辆调配及抢救物资的运输、供应工作;

       物流部长:负责抢险物资及防护用品的日常储备和应急供应;

       4、应急救援队伍的组成和分工

       企业各职能部门、车间和全体员工,都有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应急救援队伍是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任务是当企业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时,对被救援对象实施全方位的救援。

       ①治安队:由保安室人员组成。

       负责人:保安室主任。担负现场治安,交通指挥,设立警戒,指导员工疏散。

       ②消防队:由各车间义务消防员组成。负责人:保安室主任。担负灭火、疏散可燃物料。

       ③抢险抢修队:由企业各车间保养班组成。负责人:各车间主任。担负抢险抢修、现场清理工作。

       ④医疗救护队:由各车间班组长组成。负责人:总经办经理。担负现场抢救受伤的人员。

       ⑤物资供应、运输队:由企业车辆驾驶员及物资装卸队组成。负责人:车队队长和物流部经理。保证救援物资和其他急运物资的运输供应。

       5、发生职业病时的处臵

       企业有可能发生的意外职业病危害事故有:

       ①一般职业病危害事故:可因车间及岗位防护设施损坏、防护品不合格

       或损坏、人员位及时巡查及早发现,未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而引发小范围的职业病危害事故。

       ②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虽能及时发现,但职业病危害事故较难控制。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有可能发展为更大范围或更严重的破坏及人员伤害事故。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救援措施:

       a、最早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部门及人员,应立即向生产部报警,并采取一切措施切断职业病危害事故源。

       b、生产部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快速查明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地点、范围,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指挥部成员及医疗救护队伍和各专业队伍迅速赶往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

       c、指挥部成员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性质和规模,通知专业对口科室迅速向上级安监部门、卫生部门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情况。

       d、指挥部成员到达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后,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队立即开展救援。如职业病危害事故扩大时,应请求支援。

       e、当职业病危害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两个工作小组:

       Ⅰ、在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的指挥下,组成由保卫、生产技术、人力资源和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部门参加的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小组,调查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

       Ⅱ、组成由维修班和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部门参加的抢修小组,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

       6、企业救援信号主要是用电话报警联络。

       企业报警电话:

       消防火警电话: 119

       医疗急救中心: 120

       7、有关规定和要求

       为了能在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做到反应迅速、处臵得当,企业内所有有关部门及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应急救援预案。有关的部门和车间,要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应急救援知识教育,每年组织一至二次专业分工的演

       练。保证救援物资及器材的完备和充足供应。

       应急救援指挥部,在落实好日常值班制度、检查制度、例会制度的同时,要针对发现和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本预案加以不断提高、改进和完善。

       十二、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参考)

       1、编制要点 明确岗位及性质。

       明确各岗位存在职业危害场所的危害因素、产生原因、防护措施、应急处臵措施、本岗位安全操作程序和维护注意事项。

       编写时参考以下资料:

       一、单位购买的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中,应有中文说明书,在醒目位臵设臵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警示说明应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等内容。

       二、单位购买的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化学品等材料中,应有中文说明书,说明书应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危害防护和应急处臵措施等内容。

       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化学品等材料的产品包装应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涉及职业危害的岗位均应编制相关操作规程)

       2、范例

       液氨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加氨操作工必须经过特殊工种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2、加氨操作工必须牢固树立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的观念,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防范措施;

       3、操作工必须了解氨的性状,毒性作用,中毒症状,掌握防治要点(摘录氨气特性表);

       4、操作工必须站在上风位臵作业,如感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工作,离开现场;

       5、氨瓶必须妥善安臵,严禁暴晒,安臵氨瓶的场地必须通风,道路保持畅通;

       6、氨瓶的阀门必须装上防护帽,以防碰撞损坏,引起泄漏;

       7、加氨现场必须备有化救防护、抢险用品和水源;

       8、加氨系统进行停役检修时,必须先把系统冲洗干净、穿着好防护用品后方可开始检修;

       9、应急电话。

       涂装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涂装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应掌握本工种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和防护技能,对使用的涂料性能及卫生措施应有基本了解。

       1、涂料的调配必须在专门的调配间内进行,调配作业时,必须先打开通风装臵后再作业,调配作业结束后通风装臵应继续运行3至5分钟后关闭。

       2、涂覆作业应在喷漆室或喷漆房(间)内进行。涂覆开始时,作业人员应检查作业环境及设备情况,确认符合作业条件后,应先打开通风装臵,喷涂作业结束后通风装臵应继续运行5至10分钟。

       3、完成每批的涂料调配作业和涂覆作业后,必须搞好所在岗位的清洁工作,将用完的废旧物品集中放臵在专用器具内,不得乱扔乱放。不应用汽油或大量的有机溶剂直接喷洒在地面上清除涂料残留物。

       4、涂料及有机溶剂的储存必须密封,并存放在专门的仓库内。不应直接将残余的或废弃的涂料倒入下水道,废弃物的处臵时应符合环保标准的要求。

       5、生产企业应根据国家标准GB/T11651规定给涂装作业人员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并保持防护用品的有效性。

       6、涂覆作业人员如发现头晕恶心,应立即停止作业,到户外通风处换气休息,如情况较为严重者应立即送往医院去检查。

       7、涂料或有机溶剂如不慎溅入眼内,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必要时应立即就医。与皮肤接触后应立即用肥皂加清水清洁。

       8、涂装作业场所应根据国家标准GBZ1、GBZ2的要求定期检测危害职工健康的有毒有害因素,如有超标,应采取整改措施。

       9、生产场所应根据国家标准GBZ158的要求设臵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酸洗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工作前必须先开通风15分钟,并检查好工具、夹具,启动设备和通风情况是否良好,发理问题应及时修理更换.操作前穿戴好规定的个人防护用品。

       2、酸洗槽应有独立的抽风设备。在配制酸液和酸洗过程中均应开动风机,保证良好的通风。

       3、运送酸液或向槽内注入酸液时,应用专用的抬具和夹具并缓慢注入以防飞溅。在槽沿高出地面的酸洗槽工作时,不准站在槽沿上。严禁翻越酸槽。

       4、配制酸液时,不可单人操作,应先向槽内注水,然后将酸液缓慢注入槽内。如配制混酸时,则先向槽内注水,然后向槽内注入盐酸,再加硝酸,最后加硫酸。配制过程严禁颠倒。在槽的附近配备必要的冲洗装臵。

       5、工件入槽应尽量缓慢进入液面。严禁将碱性物质带入酸槽内。在槽面上空工作时应对槽加盖。工作中应注意风向,避开酸烟,避免将头伸到酸槽上方工作。

       6、酸洗工作过程中庄严格遵守工艺规程规定的温度、浓度、时间要求。酸洗后的工件应立即清洗干净,并按工艺规定中和工件表面酸洗。

       7、酸洗工件落入槽内时,应用长柄工具捞起,严禁赤手操作。

       8、混酸洗通风有故障时不准操作。

       磷化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工作前打开通风设备。穿戴好规定的防护用品。

       2、对化学去油槽及酸槽在工作中补加水时,必须用胶皮管子在远距离缓慢加入。

       3、油槽使用温度不许超过120C。

       4、配制各种溶液时,必须熟悉化学药品的性能,按比例、按规定的先后次序缓慢加入。

       5、对化学物品、易燃品,要在指定地点保存,并有专人负责。剧毒物品必须设两人共同保管。

       6、烘干箱周围严禁放易燃品。

       7、工件入槽应操纵起吊设备或工具慢速下降,缓慢进入液面,防止化学溶液飞溅。槽附近配备必要的冲洗设备。

       反应釜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一、操作规程

       1、开车前

       (1)检查釜内、搅拌器、转动部分、附属设备、指示仪表、安全阀、管路及阀门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2)检查水、电、气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2、开车中

       (1)加料前应先矛搅拌器,无杂音且正常时,将料加到釜内,加料数量不得超过工艺要求。

       (2)打开蒸气阀前,先开回气阀,后开进气阀。打开蒸气阀应缓慢,使之对夹套预热,逐步升压,夹套内压力不准超过规定值。

       (3)蒸气阀门和冷却阀门不能同时启动,蒸气管路过气时不准锤击和碰撞。

       (4)开冷却水阀门时,先开回水阀,后开进水阀。冷却水压力不得低于0.1兆帕,也不准高于0.2兆帕。

       (5)水环式真空泵,要先开泵后给水,停泵时,先停泵后停水,并应排除泵内积水。

       (6)随时检查设备运转情况,发现异常应停车检修。

       (7)清洗钛环氧(搪瓷)设备时,不准用碱水刷釜,注意不要损坏搪瓷。

       3、停车后

       (1)停止搅拌,切断电源,关闭各种阀门。

       (2)铲锅时必须切断搅拌机电源,悬挂警示牌,并设人监护。(3)反应釜必须按压力容器要求进行定期技术检验,检验不合格,不得开车运行。

       二、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1、工程机械防护:送排风装臵必须完好,能正常使用,并配备必要的冲洗设备。

       2、个人防护:在加料时必须戴好工作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用品,按照要求使用并及时更换;

       3、奖罚规定:对于违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的职工,施工生产管理人员有权纠正,并视情节轻重开具违章通知单,并予以罚款,以示教育;

       4、现场处理:一旦发生化学物质溅到皮肤或者眼睛等,应该立即用清水冲洗10-15分钟,再送至医院治疗。

       5、附相关化学物质特性、危害因素、防范(治)要点。

       油库职业卫生健康操作规程

       1、油库工作人员要严守工作岗位,非本库人员不得入内。

       2、严禁携带火种,打火机及其它易燃易爆品,库区内严禁吸烟,燃放烟花爆竹等。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助爆物品及受力容器。

       3、不准使用不防爆电器设备,严禁明火照明。

       4、加油室,车辆必须熄火,驾驶员不得离开,不准吸咽。

       5、禁止穿戴有铁掌和铁钉鞋进入加油库,禁止用铁锤或金属用具在库区乱敲,以免产生火花,发生火灾。

       6、油库内的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各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一旦发生火情,及时使用灭火器扑救,做到忙而不乱。

       7、油库内的电器设备以及消防器材,必须定期检查保养。

       8、要有专人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每次检查出了问题的要及时整改。大问题要及时上报。

       9、油库工作人员在工作时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相互监督。对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应立即制止。

       十三、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参考)

       (一)、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1、编制要点

       明确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目的、依据。明确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确定有粉尘作业的工作场所、工序、产生原因、防护措施。明确粉尘作业的危害及程度。明确粉尘作业的防护措施及管理办法。

       2、范例

       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为搞好本单位粉尘作业的安全防护工作,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健康,使本单位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员工和外来施工人员。

       2、由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

       3、企业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4、要保证生产车间粉尘吸收装臵的良好运行,督促员工正确佩戴防尘口罩,做好职业健康防护工作。

       5、生产车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在易扬尘场所设臵安全警示标志。

       6、企业对易产生粉尘的作业场所应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并将检测和评价结果予以公布,7、对生产过程,应逐步实行自动化、连续化、密闭化控制,以减少粉尘的产生。

       8、粉尘作业场所要及时清理,保持清洁。

       9、企业应配备必须的急救器材和药品,编制好《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10、企业应安排接触粉尘作业的从业人员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1、职业病的管理和诊断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对疑似或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进行积极治疗。

       (二)、毒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1、编制要点

       明确毒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目的、依据。明确毒物作业防护管理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确定有毒物作业的工作场所、工序、产生原因、防护措施。明确有毒物作业的危害及程度。明确有毒物作业的防护措施及管理办法。

       2、范例

       毒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为了防止职业危害中毒事故发生,保障员工人身健康和安全,使企业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员工和外来施工人员。

       2、由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毒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

       3、企业应采取综合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4、生产车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限制有毒气体,可燃气体聚集,对可能有毒气体挥发的地方,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5、对各种可能产生毒物的过程,实行自动化、连续化、密闭化控制。以无毒、低毒工艺与物料代替有毒、高毒工艺和物料。

       6、有毒物产生的作业场所要及时清理,保持清洁。

       7、企业配备必须的急救器材和药品,编制好《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8、企业应安排接触毒物的从业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9、企业对产生毒物的作业场所应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并将检测和评价结果予以公布,10、职业病的管理和诊断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对疑似或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进行积极治疗。

       (三)、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1、编制要点

       明确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目的、依据。明确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

       确定噪声作业的工作场所、工序、产生原因、防护措施。明确噪声作业的危害及程度。明确噪声作业的防护措施及管理办法。

       2、范例

       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为搞好本单位噪声作业的安全防护工作,保障员工人身健康和安全,使企业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员工和外来施工人员。

       2、由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

       3、企业应采取综合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4、生产区域和作业场所的噪声要符合标准规定,超过标准要限期整改。

       5、对易产生噪声的生产过程和设备,技术部门设计时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以及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措施,用低噪声的设备和工艺代替强声的设备和工艺,从声源上根治噪声。

       6、当班工人每天对噪声进行日常监测,并做好记录,企业应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并将检测和评价结果予以公布。

       7、新、改、扩的工程建设项目以及技术改造和引进项目、及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噪声控制,必须严格执行职业危害“三同时”评查,没有评查或评查不合格的一律不准施工和投产。

       8、对于噪声超过标准规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限期达到标准要求。在无法彻底消除噪音的情况下,必须给员工发放个体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等,以减少或减轻对员工的听力损害。

       9、企业应安排接触噪音的从业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0、职业病的管理和诊断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对疑似或已确诊的

       职业病患者应进行积极治疗。

       (四)、高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1、编制要点

       明确高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目的、依据。明确高温作业防护管理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确定高温作业的工作场所、工序、产生原因、防护措施。明确高温作业的危害及程度。明确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及管理办法。

       2、范例

       高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为搞好本单位高温作业的安全防护工作,保障员工人身健康和安全,使企业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员工和外来施工人员。

       2、由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高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

       3、首次参加高温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才能上岗。

       4、凡是新、改、扩建工程的防暑降温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5、高温车间应采取有组织的自然通风,合理安排进风口和排放口。

       6、企业对产生高温的作业场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并将检测和评价结果予以公布。

       7、在高温作业场所附近,应设臵员工休息室。

       8、按规定给高温作业人员提供茶水、淡盐水、人丹、风油精等清凉饮料及防暑药品。

       9、给高温作业人员发放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如阻燃服、40

       护目镜、面罩等。

       10、企业应安排接触高温的从业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1、职业病的管理和诊断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对疑似或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进行积极治疗。

第四篇: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要点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要点

       职业卫生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要点

       职业病是严重危害劳动者健康的疾病。随着社会经济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人们愈来愈认识到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创造财富,而且是使人类能够过上高质量的生活,经济的发展不应以牺牲劳动者的健康作为代价。2022年12月1日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就是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改善劳动者的作业环境,提高劳动者的健康素质,防止发生职业病的有效依据。也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

       目标要求: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至少设立一个职业健康管理员岗位,按任职条件的要求,指定一名专(兼)职人员,并要求持《职业健康管理员证》上岗。

       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提高职业健康知识和管理能力,其目的,就是要对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培训,普及职业健康知识,督促从业人员遵守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存在职业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下列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七)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八)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十)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十一)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十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职业病危害申报制度:

       明确职业病危害申报制度的目的、依据。

       确定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

       详细编写职业病危害申报的具体内容:(职业病危害的场所、人员、使用原材料、工艺流程、可能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等)明确申报的部门、时段、时间及备档有关要求。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明确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制度的目的、依据。

       确定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

       明确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人员、检测场所、检测周期、检测标准和依据、检测内容、检测设备、检测方法和检测要求、上报要求、备档要求。

       明确对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后的评价分析、评价结果、预防和整改和治理措施、上报内容及时限。

       明确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公布的地点及有关事宜。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确定职业危害日常监测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

       明确职业危害日常监测场所。

       明确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的设备设施。

       明确职业危害日常监测人员、监测标准和依据、监测方法及要求、检测记录的内容及整理、监测结果的公布地点及公布有关事宜。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明确职业危害防护设备设施管理制度目的、依据。

       确定职业危害防护设备设施管理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

       明确职业危害防护设备设施名称、所在场所及部位。

       明确职业危害防护设备设施专职维护检修人员。

       明确职业危害防护设备设施的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检修注意事项。

       明确职业危害防护设备设施的维护检修周期。

       明确职业危害防护设备设施发生故障的临时措施和上报有关事项。

       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明确职业危害个人防护用品管 理制度目的、依据。

       确定职业危害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

       按照职业危害场所、本岗及工序,明确职业危害个人防护用品的种类、规格、型号。

       明确职业危害个人防护用品有效使用期限。明确购买职业危害个人防护用品的单位。

       明确职业危害个人防护用品购买后的验收标准、储存标准、发放标准、领用标准、使用标准和日常穿戴检查、处理标准。

       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明确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制度目 的、依据。

       确定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

       明确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内容。

       明确职业卫生教育培训人员范围、教育培训时间、全年教育培训累计时间。

       明确职业卫生教育培训不合格人员再培训要求。

       确定职业卫生教育培训档案的内容及保存备档期限。

       职业健康体检制度:

       明确职业健康体检制度目的、依据。

       确定职业健康体检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

       确定职业健康体检人员范围。确定职业健康体检时段(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发现不适症状时等)。确定职业健康体检机构。

       确定如发现职业病的处理方法及措施。

       职业健康体检报告的保存备档期限。

       职业危害事故报告制度:

       明确职业危害事故报告制度目的、依据。

       确定职业危害事故报告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

       确定职业危害事故类别、危害程度。

       确定职业危害事故报告程序、内容及时限。

       确定职业危害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明确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目的、依据。

       明确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

       确定有粉尘作业的工作场所、工序、产生原因、防护措施。

       明确粉尘作业的危害及程度。

       明确粉尘作业的防护措施及管理办法。毒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明确毒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目的、依据。

       明确毒物作业防护管理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

       确定有毒物作业的工作场所、工序、产生原因、防护措施。

       明确有毒物作业的危害及程度。

       明确有毒物作业的防护措施及管理办法。

       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明确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目的、依据。

       明确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

       确定噪声作业的工作场所、工序、产生原因、防护措施。

       明确噪声作业的危害及程度。

       明确噪声作业的防护措施及管理办法。

       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明确职业危害告知制度目的、依据。

       明确职业危害告知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明确对从业人员职业危害告知的范围。

       明确对从业人员职业危害告知的形式及要求。

       明确职业危害如实告知的内容(包括: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待遇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等)。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明确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目的、依据。

       明确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

       明确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文件、资料及有关记录。

       按照规定明确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妥善留档保存期限。

       明确从业人员离开生产经营单位时,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有关规定。

       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明确岗位及性质。

       明确各岗位存在职业危害场所的危害因素、产生原因、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本岗位安全操作程序和维护注意事项。编写时参考以下资料:

       一、单位购买的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中,应有中文说明书,在醒目位置设置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警示说明应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等内容。

       二、单位购买的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化学品等材料中,应有中文说明书,说明书应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 事项、职业危害防护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化学品等材料的产品包装应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第五篇:职业健康操作规程编制要点和范例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档案编制指南

       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和危险作业管理制度编制要点和范例

       一、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一)液氨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二)涂装作业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三)酸洗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四)磷化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五)反应釜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六)油库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二、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一)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二)毒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三)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四)高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一、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编制要点 明确岗位及性质。

       明确各岗位存在职业危害场所的危害因素、产生原因、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本岗位安全操作程序和维护注意事项。

       编写时参考以下资料:

       一、单位购买的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中,应有中文说明书,在醒目位置设置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警示说明应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等内容。

       二、单位购买的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化学品等材料中,应有中文说明书,说明书应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危害防护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化学品等材料的产品包装应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涉及职业危害的岗位均应编制相关操作规程)

       2、范例

       液氨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1、加氨操作工必须经过特殊工种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2、加氨操作工必须牢固树立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的观念,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防范措施;

       3、操作工必须了解氨的性状,毒性作用,中毒症状,掌握防治要点(摘录氨气特性表);

       4、操作工必须站在上风位置作业,如感身体不适,应立即停止工作,离开现场;

       5、氨瓶必须妥善安置,严禁暴晒,安置氨瓶的场地必须通风,道路保持畅通;

       6、氨瓶的阀门必须装上防护帽,以防碰撞损坏,引起泄漏;

       7、加氨现场必须备有化救防护、抢险用品和水源;

       8、加氨系统进行停役检修时,必须先把系统冲洗干净、穿着好防护用品后方可开始检修;

       9、应急电话。

       涂装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涂装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应掌握本工种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和防护技能,对使用的涂料性能及卫生措施应有基本了解。

       1、涂料的调配必须在专门的调配间内进行,调配作业时,必须先打开通风装置后再作业,调配作业结束后通风装置应继续运行3至5分钟后关闭。

       2、涂覆作业应在喷漆室或喷漆房(间)内进行。涂覆开始时,作业人员应检查作业环境及设备情况,确认符合作业条件后,应先打开通风装置,喷涂作业结束后通风装置应继续运行5至10分钟。

       3、完成每批的涂料调配作业和涂覆作业后,必须搞好所在岗位的清洁工作,将用完的废旧物品集中放置在专用器具内,不得乱扔乱放。不应用汽油或大量的有机溶剂直接喷洒在地面上清除涂料残留物。

       4、涂料及有机溶剂的储存必须密封,并存放在专门的仓库内。不应直接将残余的或废弃的涂料倒入下水道,废弃物的处置时应符合环保标准的要求。

       5、生产企业应根据国家标准GB/T11651规定给涂装作业人员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并保持防护用品的有效性。

       6、涂覆作业人员如发现头晕恶心,应立即停止作业,到户外通

       风处换气休息,如情况较为严重者应立即送往医院去检查。

       7、涂料或有机溶剂如不慎溅入眼内,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必要时应立即就医。与皮肤接触后应立即用肥皂加清水清洁。

       8、涂装作业场所应根据国家标准GBZ1、GBZ2的要求定期检测危害职工健康的有毒有害因素,如有超标,应采取整改措施。

       9、生产场所应根据国家标准GBZ158的要求设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酸洗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工作前必须先开通风15分钟,并检查好工具、夹具,启动设备和通风情况是否良好,发理问题应及时修理更换.操作前穿戴好规定的个人防护用品。

       2、酸洗槽应有独立的抽风设备。在配制酸液和酸洗过程中均应开动风机,保证良好的通风。

       3、运送酸液或向槽内注入酸液时,应用专用的抬具和夹具并缓慢注入以防飞溅。在槽沿高出地面的酸洗槽工作时,不准站在槽沿上。严禁翻越酸槽。

       4、配制酸液时,不可单人操作,应先向槽内注水,然后将酸液缓慢注入槽内。如配制混酸时,则先向槽内注水,然后向槽内注入盐酸,再加硝酸,最后加硫酸。配制过程严禁颠倒。在槽的附近配备必要的冲洗装置。

       5、工件入槽应尽量缓慢进入液面。严禁将碱性物质带入酸槽内。在槽面上空工作时应对槽加盖。工作中应注意风向,避开酸烟,避免将头伸到酸槽上方工作。

       6、酸洗工作过程中庄严格遵守工艺规程规定的温度、浓度、时间要求。酸洗后的工件应立即清洗干净,并按工艺规定中和工件表面酸洗。

       7、酸洗工件落入槽内时,应用长柄工具捞起,严禁赤手操作。

       8、混酸洗通风有故障时不准操作。磷化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1、工作前打开通风设备。穿戴好规定的防护用品。

       2、对化学去油槽及酸槽在工作中补加水时,必须用胶皮管子在远距离缓慢加入。

       3、油槽使用温度不许超过120C。

       4、配制各种溶液时,必须熟悉化学药品的性能,按比例、按规定的先后次序缓慢加入。

       5、对化学物品、易燃品,要在指定地点保存,并有专人负责。剧毒物品必须设两人共同保管。

       6、烘干箱周围严禁放易燃品。

       7、工件入槽应操纵起吊设备或工具慢速下降,缓慢进入液面,防止化学溶液飞溅。槽附近配备必要的冲洗设备。

       反应釜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一、操作规程

       1、开车前

       (1)检查釜内、搅拌器、转动部分、附属设备、指示仪表、安全阀、管路及阀门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2)检查水、电、气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2、开车中

       (1)加料前应先矛搅拌器,无杂音且正常时,将料加到釜内,加料数量不得超过工艺要求。

       (2)打开蒸气阀前,先开回气阀,后开进气阀。打开蒸气阀应缓慢,使之对夹套预热,逐步升压,夹套内压力不准超过规定值。

       (3)蒸气阀门和冷却阀门不能同时启动,蒸气管路过气时不准锤击和碰撞。

       (4)开冷却水阀门时,先开回水阀,后开进水阀。冷却水压力不得低于0.1兆帕,也不准高于0.2兆帕。

       (5)水环式真空泵,要先开泵后给水,停泵时,先停泵后停水,并应排除泵内积水。

       (6)随时检查设备运转情况,发现异常应停车检修。(7)清洗钛环氧(搪瓷)设备时,不准用碱水刷釜,注意不要损坏搪瓷。

       3、停车后

       (1)停止搅拌,切断电源,关闭各种阀门。

       (2)铲锅时必须切断搅拌机电源,悬挂警示牌,并设人监护。(3)反应釜必须按压力容器要求进行定期技术检验,检验不合格,不得开车运行。

       二、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1、工程机械防护:送排风装置必须完好,能正常使用,并配备必要的冲洗设备。

       2、个人防护:在加料时必须戴好工作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用品,按照要求使用并及时更换;

       3、奖罚规定:对于违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的职工,施工生产管理人员有权纠正,并视情节轻重开具违章通知单,并予以罚款,以示教育;

       4、现场处理:一旦发生化学物质溅到皮肤或者眼睛等,应该立即用清水冲洗10-15分钟,再送至医院治疗。

       5、附相关化学物质特性、危害因素、防范(治)要点。

       油库职业卫生健康操作规程

       1、油库工作人员要严守工作岗位,非本库人员不得入内。

       2、严禁携带火种,打火机及其它易燃易爆品,库区内严禁吸烟,燃放烟花爆竹等。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助爆物品及受力容器。

       3、不准使用不防爆电器设备,严禁明火照明。

       4、加油室,车辆必须熄火,驾驶员不得离开,不准吸咽。

       5、禁止穿戴有铁掌和铁钉鞋进入加油库,禁止用铁锤或金属用具在库区乱敲,以免产生火花,发生火灾。

       6、油库内的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各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一旦发生火情,及时使用灭火器扑救,做到忙而不乱。

       7、油库内的电器设备以及消防器材,必须定期检查保养。

       8、要有专人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每次检查出了问题的要及时整改。大问题要及时上报。

       9、油库工作人员在工作时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相互监督。对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应立即制止。

       十、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一)、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1、编制要点

       明确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目的、依据。明确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

       确定有粉尘作业的工作场所、工序、产生原因、防护措施。明确粉尘作业的危害及程度。

       明确粉尘作业的防护措施及管理办法。

       2、范例

       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为搞好本单位粉尘作业的安全防护工作,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健康,使本单位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员工和外来施工人员。

       2、由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

       3、企业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4、要保证生产车间粉尘吸收装置的良好运行,督促员工正确佩戴防尘口罩,做好职业健康防护工作。

       5、生产车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在易扬尘场所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6、企业对易产生粉尘的作业场所应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并将检测和评价结果予以公布,7、对生产过程,应逐步实行自动化、连续化、密闭化控制,以减少粉尘的产生。

       8、粉尘作业场所要及时清理,保持清洁。

       9、企业应配备必须的急救器材和药品,编制好《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10、企业应安排接触粉尘作业的从业人员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1、职业病的管理和诊断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对疑似或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进行积极治疗。

       (二)、毒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1、编制要点

       明确毒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目的、依据。

       明确毒物作业防护管理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

       确定有毒物作业的工作场所、工序、产生原因、防护措施。明确有毒物作业的危害及程度。

       明确有毒物作业的防护措施及管理办法。

       2、范例

       毒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为了防止职业危害中毒事故发生,保障员工人身健康和安全,使企业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员工和外来施工人员。

       2、由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毒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

       3、企业应采取综合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4、生产车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限制有毒气体,可燃气体聚集,对可能有毒气体挥发的地方,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5、对各种可能产生毒物的过程,实行自动化、连续化、密闭化控制。以无毒、低毒工艺与物料代替有毒、高毒工艺和物料。

       6、有毒物产生的作业场所要及时清理,保持清洁。

       7、企业配备必须的急救器材和药品,编制好《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8、企业应安排接触毒物的从业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

       立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9、企业对产生毒物的作业场所应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并将检测和评价结果予以公布,10、职业病的管理和诊断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对疑似或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进行积极治疗。

       (三)、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1、编制要点

       明确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目的、依据。明确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确定噪声作业的工作场所、工序、产生原因、防护措施。明确噪声作业的危害及程度。

       明确噪声作业的防护措施及管理办法。

       2、范例

       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为搞好本单位噪声作业的安全防护工作,保障员工人身健康和安全,使企业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员工和外来施工人员。

       2、由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的实施

       与监督。

       3、企业应采取综合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4、生产区域和作业场所的噪声要符合标准规定,超过标准要限期整改。

       5、对易产生噪声的生产过程和设备,技术部门设计时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以及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措施,用低噪声的设备和工艺代替强声的设备和工艺,从声源上根治噪声。

       6、当班工人每天对噪声进行日常监测,并做好记录,企业应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并将检测和评价结果予以公布。

       7、新、改、扩的工程建设项目以及技术改造和引进项目、及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噪声控制,必须严格执行职业危害“三同时”评查,没有评查或评查不合格的一律不准施工和投产。

       8、对于噪声超过标准规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限期达到标准要求。在无法彻底消除噪音的情况下,必须给员工发放个体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等,以减少或减轻对员工的听力损害。

       9、企业应安排接触噪音的从业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0、职业病的管理和诊断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对疑似或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进行积极治疗。

       (四)、高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1、编制要点

       明确高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目的、依据。明确高温作业防护管理工作的负责部门、责任人。确定高温作业的工作场所、工序、产生原因、防护措施。明确高温作业的危害及程度。

       明确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及管理办法。

       2、范例

       高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为搞好本单位高温作业的安全防护工作,保障员工人身健康和安全,使企业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员工和外来施工人员。

       2、由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高温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

       3、首次参加高温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才能上岗。

       4、凡是新、改、扩建工程的防暑降温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5、高温车间应采取有组织的自然通风,合理安排进风口和排放口。

       6、企业对产生高温的作业场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测,每三年进

       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并将检测和评价结果予以公布。

       7、在高温作业场所附近,应设置员工休息室。

       8、按规定给高温作业人员提供茶水、淡盐水、人丹、风油精等清凉饮料及防暑药品。

       9、给高温作业人员发放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如阻燃服、护目镜、面罩等。

       10、企业应安排接触高温的从业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1、职业病的管理和诊断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对疑似或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进行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