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安妮的一封信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摩塞尔河畔特利尔的一个普通市民家庭,出生贵族的燕妮·冯·威斯特伦的家离马克思的家只有几分钟的路程。

       1836年晚夏,在波恩大学攻读法律的一年级学生马克思,回特利尔向自己热恋的姑娘求婚。

       燕妮就和18岁的马克思约定了终身。

       按照当时的习俗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

       贵族出生、年华似锦

       的燕妮,被公认为是特利尔最美丽的姑娘和“舞会皇后”,许多英俊景族青年为之倾倒,求婚者不乏其人,毫无疑问,可以缔结一门荣华富贵的婚姻。

       但是她却蔑视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的一切传统观念,瞒着父母把自己许配给一个市民阶级的子弟,她完全不能预计和马克思共同生活的前途如何。

       马克思认为暂时还不能在身为枢密顾问官的燕妮的父亲面前正式向燕妮求婚。

       因此,起初他只能向自己的父亲吐露秘密。

       他相信,他父亲会在燕妮的双亲面前为一次成功的求亲作好各种准备。

       1836年10月,马克思从离家不远的波恩大学转赴离家很远的柏林大学读书,这意味着他们之间要忠诚等待一段漫长的时间。

       在柏林,由于心灵激荡的感情和“倾心思慕”的爱情以及带来的悬念和焦虑,曾一度影响了马克思全心全力地投入学习。

       他曾向他父亲坦率吐露说,由于远离摩塞尔河谷,远离他的“无限美好的燕妮”,他已“陷入了真正不平静之中”。

       困扰他的绝不是什么猜忌心,因为他对燕妮的爱情从未有过丝毫怀疑,只是由于想到不得不和她在漫长的岁月里长期分离,使他感到心情沉重。

       于是,18岁的马克思就执笔写诗,用诗抒发自己的感情和心声。

       马克思的诗大多是歌颂燕妮和倾吐自己对她的思慕;但其中也有不少是表白自己的思想志愿和渴望有所作为的心情。

       1841年4月15R,马克思提前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

       年轻的哲学博士刚刚口到特利尔,就赶忙去他最心爱人的家,把博士论文亲手送到燕妮的父亲的手里。

       燕妮和马克思在多年分离之后,本来打算立即结婚的。

       但光有一篇博士论文并不能作为维持生计的基础,因而他和燕妮不得不打消给婚的念头,继续互相等待。

       从1842年4月开始,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撰稿,1842年10月,《莱茵报》的股东们委任马克思为编辑,1843年3月,马克思被迫退出《莱茵报》编辑部。

       接着又与阿尔诺德·卢格磋商了关于共同从事著作出版的计划。

       此后他才到克罗茨纳赫(燕妮在她父亲于1842年3月去世后就和母亲迁居这个地方),与燕妮举行了婚礼。

       从他们私自约定终身到结合,燕妮等待了漫长的七个年头。

       在这七年中,她除了曾与未婚夫马克思有过少数的几次相聚之外,就只能从远处用自己的思念和书信陪伴他了。

       他在给马克思的一封信中写道:“你的形象在我面前是多么光辉灿烂,多么威武堂皇啊

       我从内心里多么渴望着你能常在我的身旁。

       我的心啊,是如何满怀喜悦的欢欣为你跳动,我的心啊,是何等焦虑地在你走过的道路上跟随着你。

       处处有我在陪伴着你,走在你的前头,也跟在你的后面。

       但愿我能把你要走的道路填平,扫清阻挡你前进的一切障碍。

       同时,她还不得不同她的几个贵族亲戚进行十分折磨人的斗争。

       婚礼举行后,马克思和燕妮随即动身作了一次短途的新婚旅行。

       1843年10月底,马克思和燕妮一起来到巴黎,同比他们早两个月来到这里的卢格筹办并出版《德法年鉴》杂志。

       至此,他俩拉开了充满困苦和自我牺牲的生活序幕。

       由于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卓越贡献和对地主、资产阶级无情揭露和批判,使得一切反动势力诅咒他,驱逐他。

       他不得不携持家小四处转移,其生活困难有时达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1850年3月底,随马克思一起流亡伦敦的燕妮写信给好朋友约瑟夫·魏德迈时,描绘了她当时的生活情况:“因为这里奶妈工钱太高,我尽管前胸后背都经常疼得厉害,但还是自己给自己孩子喂奶。

       这个可怜的孩子从我身上吸去了那么多的悲伤和忧虑,所以他一直体弱多病,日日夜夜忍受着剧烈的痛苦。

       他从出生以来,还没有一夜,能睡着二兰个小时以上的。

       最近又加上剧烈的抽风,所以孩子终日在死亡线上挣扎。

       由于这些病痛,他拼命地吸奶,以致我的乳房被吸伤裂口了;鲜血常常流进他那抖动的小嘴里。

       有一天,我正抱着他坐着,突然女房东来了,要我付给她五英镑的欠款,可是我们手头没有钱。

       于是来了两个法警,将我的菲薄的家当—床铺衣物等—甚至连我那可怜孩子的摇篮以及比较好的玩具都查封了。

       他们威胁我说两个钟头以后要把全部东西拿走。

       我只好同冻得发抖的孩子们睡光板了。

       马克思和燕妮共生了四女二子,白于上述原因,只有三个女儿长大成人。

       在这种境况下,’燕妮还是深深地爱着马克思

       她除了母亲和主妇的责任,除了为每天的生活操心之外,还担负起了许多其他工作。

       燕妮是马克思不可缺少的秘书,马克思的几乎所有手稿—其中大部分是很难辨认的—在送到印刷厂或出版社去以前,总得由她誉写清楚。

       眼出版社和编辑办交涉,一些繁琐的手续,很难处理的事务,必须写的情,不少由她代办。

       马克思不是那种轻易在口头上流露心情的人,但当燕妮因母亲垂危离开了他几个月时,他便在给她的信中写道:“深挚的热情由于它的对象的亲近会表现为日常的习惯,而在别离的魔术般的影响下会壮大起来并重新具有它固有的力量。

       我的爱情就是如此。

       只要我们一为空间所帕,我就立即明白,时间之于我的爱情正如阳光雨露之于植物—使其滋长。

       我对你的爱情,只要你远离我身边,就会显出它的本来面目,象巨人一样的面目。

       在这爱情上集中了我的所有精力和全部感情。

       我如能把你那温柔而纯洁的心紧贴在自己的心上,我就会默默无言,不作一声。

       我不能以唇吻你,只得求助于文字,以文字来传达轰吻…”马克思与燕妮的黄昏之恋更加强烈。

       1880年,燕妮可能患了肝癌,她以惊人的克制能力,忍受着极大的疼痛。

       在这胆战心惊的岁月,马克思照料妻子,不离左右为了要让她快活些,马克思于1881年7、8月间,陪着她到法国去看了大女儿和几个外孙。

       1881年秋天,由于焦急和失眠,体力消耗过度,马克思也病了。

       他患的是肺炎,有生命危险,但他仍然忘不了燕妮。

       他们的小女儿在谈到双亲暮年生活的时候说“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天早晨的情景。

       他觉得自己好多了,已经走得动,能到母亲房间里去了。

       他们在一起又都成了年轻人,好似一对正在开始共同生活的热恋着的青年男女,而不象一个病魔缠身的老翁和一个弥留的老妇,不象是即将永别的人。

       1881年12月2日,燕妮长眠不醒了。

       这是马克思从未经受过的最大打击。

       燕妮逝世那天,恩格斯说:“摩尔(马克思的别名)也死了。

       在以后的几个月里,他接受医生的劝告,到气候温和的地方去休养。

       可是不论到哪儿都忘不了燕妮,止不住悲痛。

       他写信给最知己朋友说:“顺便提一句,你知道,很少有人比我更反对伤感的了。

       但是如果不承认我时刻在怀念我的妻子—她同我的一生中最美好的一切是分不开的—,那就是我在骗人。

       他的这些话是多么令人感动啊

       1883年1月11日,传来了大女儿突然去世的噩耗,马克思的病情加重了。

       1883年3月14日中午,马克思安详地、毫无痛苦地与世长辞了。

       1883年3月

你们是如何看待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故事呢

        燕妮和卡尔最早在孩童时候就一直是朋友。

       燕妮有着深褐色的头发,深蓝色的眼睛,在特利尔备受注目,甚至被选为舞会女王。

       年轻的马克思—把自己描写为“一个真正热烈的罗兰”—是一个不懈的追求者:在马克思离开特利尔去波恩前,他们之间默契相许,1836年夏天,这种默契变成了正式婚约。

       从当时的风俗来看,这种婚约极度不寻常:马克思只有18岁,燕妮大他4岁,而且他们的社会地位也有些悬殊。

       开始时只有马克思的父母和他的姐姐索菲娅(这对恋人的牵线人)知道这个秘密。

       燕妮的父亲1837年3月同意了这件婚事。

       马克思的父母(至少在开始时)并不很热衷于这种结合;他们与燕妮的家庭也一直有着“数年来不必要的和令人心累的冲突”。

       1836年10月马克思离开特利尔前往柏林e69da5e887aa7a686964616f31333332643233,追求燕妮(如果还是半秘密状态的话)的成功强化了他对浪漫主义和诗歌的兴趣。

       他在波恩和1836年秋天写的诗歌没有保留下来。

       后来写的编为三本诗集:《爱之书(第一部)》、《爱之书(第二部)》和《歌之书》。

       这三本诗集都是献给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的。

       据索菲娅·马克思记述,燕妮·冯·威斯特华伦收到诗集“掉下了悲喜交加的眼泪”,她终生都细心地保存着诗集。

       马克思的榜样是海涅、歌德和席勒,他的诗歌包括了德国浪漫主义的,除政治上反进步和民族主义之外所有的著名主题。

       诗歌充满了悲剧的爱情,把人类命运说成神秘力量的玩物。

       有着远离社会的、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常见的主观主义和强烈的自我欣赏。

       因此,对燕妮的爱情:“面对着整个奸诈的世界,我会毫不留情地把战挑,让世界这庞然大物塌倒,它自身扑灭不了这火苗。

       那时我就会象上帝一样,在这宇宙的废墟上漫步;我的每一句话都是行动,我是尘世生活的造物主。

       马克思对浪漫主义诗歌的强烈爱好无疑由于和燕妮关系的紧张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加了。

       在燕妮父母还不知道他们订婚期间,燕妮从根本上就拒绝与她的未婚夫通信。

       “我已得到你的燕妮的无限信任”,亨利希·马克思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但是这个善良的、招人喜欢的姑娘一直在受痛苦的折磨。

       她生怕会对你不利,会使你过分劳累,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使她感到苦恼的是,她的父母什么也不知道,或者象我认为的那样,什么也不想知道。

       她自己也无法解释,她自认为是一个满有理智的人,怎么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他建议儿子附一封给燕妮的信,应当“充满温情和纯真的爱情…但信中也应当明白述说你们的关系”,信中一定“不要充满诗人的幻想”。

       最后马克思终于决定应该给男爵写一封信,表明自己的打算;同时给自己的家留了一周时间用来观察男爵收到这封信的反应,以使他的父亲尽力保证婚约被顺利接受。

       燕妮本人甚至在她父亲同意了婚约之后,还异常忧虑,她已过了她那一阶级的大多数女孩子结婚的年龄。

       燕妮解释了她的心理:“唉,卡尔,我的悲哀在于,那种会使任何一个别的姑娘狂喜的东西、即你的美丽、感人而炽热的激情、你的娓娓动听的爱情词句、你的富有幻想力的动人心弦的作品—所有这一切,只能使我害怕,而且,往往使我感到绝望。

       我越是沉湎于幸福,那么,一旦你那火热的爱情消失了,你变得冷漠而矜持时,我的命运就会越可怕…正因为这样,卡尔,你的爱情并没有从我身上得到它实际要得到的东西:对它十分感激,完全为它所迷恋。

       所以,我常常提醒你注意一些其他的事,注意生活和现实,而不要像你所喜欢做的那样整个地沉浸、陶醉在爱的世界里,耗费你的全部精力,忘却其余的一切,只在这方面寻找安慰和幸福。

       甚至亨利希·马克思偶尔也开始后悔同意了他们的婚事,尽力给儿子一些合理的建议,而这些建议他的儿子显然不会采纳:“用诗人所特有的那种在爱情上的夸张和狂热的感情,是不能使你 所献身的那个人得到平静的,相反,你倒有破坏她的平静的危险。

       只有用模范的品行,用能使你赢得人们好感和同情的大丈夫式的坚定的努力,才能使情况好转,才能使她得到安慰,才能提高她在别人和自己心目中的地位…她为你作出了难以估量的牺牲—她表现出的自制力,只有用冷静的理智才能衡量…你应当证明,你虽然年轻,但是一个值得社会尊敬、很快就会使世人折服的堂堂男子。

       在父亲的建议和柏林大学整体氛围的影响下,马克思的浪漫主义时期没有持续很长时间

       这是自由恋爱、生活梦想与人生理想相结合的良好典范。

如何理解莎士比亚化与席勒式

        勃兰兑斯在《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中说道:“即使是席勒这位在德国作家中最富于政治感和历史感的作家,当他似乎最致力于历史和政治的时候,也还是相当抽象、唯心地从事创作。

       [1]席勒后期深受康德哲学的影响,认为改造世界的力量来源于“内心的道德律令”,他晚年的作品常用勇敢、善良、公德等抽象概念来塑造他心目中的“英雄”。

       康德就创作中特殊与一般的关系问题曾经与席勒发生过激烈争论,他在谈到莎士比亚时指出:“莎士比亚不是使这种愿望从内部迸发,而是通过外来机缘把它激活起来”[2]。

       康德对莎士比亚的推崇体现了他的“从特殊到一般”的创作原则。

       “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这两个概念出现在马克思《致斐• -尔》(1859年4月19日伦敦),同年5月18日恩格斯也写了一封致 -尔的信,这两封信都是应 -尔的要求,回信评价他的剧本《弗兰茨•冯•济金根》。

       这两封信被认为是马恩最重要的现实主义文献,恩格斯在信中第一次把“现实主义”这个术语运用于文艺领域。

       马恩分别在信中说道:“你就得更加莎士比亚化,而我认为,你的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传声筒”[3]、“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

       [4]马恩的批评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一、 -尔误解了历史的客观进程,没有看到农民和城市革命者的代表所取的历史作用,而把改造世界的力量归结在完美人性的化身—济金根等人身上;二、人物太抽象,济金根等人成为 -尔个人道德理想的直接化身,恩格斯认为应多注意莎士比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意义,实现类型化和个性化的结合—塑造典型人物;三、缺乏细节描写, -尔由于对席勒的偏爱造成“有些地方过多地让人物回忆自己”,希望 -尔在作品中多一些现实场景和生活细节的描写—提供一个“福斯泰夫式”的背景;恩格斯在信中还特别提到了思想倾向和真实再现之间的关系问题,即必须实现“思想深度”和“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之“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融合。

       这两封信首见于1921年德文版斐迪南• -尔《书信文稿遗集》第三卷,此前梅林在《席勒和伟大的社会主义者》一文中提到过这两个概念,据梅林解释:是因为马恩的兴趣所致,他们不太喜欢席勒,而喜欢莎士比亚。

       俄文版出版于1925年,卢那察尔斯基在《马克思论艺术》中利用列宁的“反映论”对这两个概念作了阐释,认为“席勒式”是一种图解式的艺术创作手法,“先从理论上研究某个时代,为自己总结出这个时代的某些原则,然后设计与此相适应的人物”[5],而莎士比亚的创作则体现了现实主义反映论的原则,他在《卢那察尔斯基论戏剧》一书中希望作家能够全面地、有说服力地反映我们今天的生活。

       卢卡奇在《19世纪的文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一书中对这两封信进行了专门讨论,他认为马恩在美学上的现实主义态度与其一般世界观和政治倾向紧密相联的:“马克思在这里极其慎重地、完全是在美学讨论的框架内,指出了 -尔的抽象说教的唯心主义与他政治上的机会主义的联系。

       [6]卢卡奇指出用莎士比亚来反对席勒,是因为 -尔“由于他的出发观点,使他不能把形象和情节中的一般和特殊的统一理解为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个人的命运和阶级历史命运的统一。

       [7]卢卡奇还对马恩的话作了进一步的引申,认为马克思在这里是用莎士比亚戏剧来反对 -尔所坚持的黑格尔式的“头脚倒立”的悲剧观,使悲剧问题社会历史化。

       关于悲剧观,英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家戴维•莱恩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了这一问题,他引用了杰姆逊的原话:“济金根的性格特点没有典型地反映真实的历史困境,剧中的情势没有给人提供一个关于那一时期活动着的各种力量的真正模式”,指出 -尔错在“把一种客观的‘悲剧’当作个别现象来对待”[8]。

       相比于莱恩,卢卡奇的理解具有明确的无产阶级政治倾向,认为“席勒式”历史剧标志着对资产阶级革命问题的纯粹资产阶级理解。

       马恩这两封信在20年代初期就被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所了解,最早的介绍性译文出现在北新书局1925年8月出版的《未名丛刊》之一《苏俄的文艺论争》,译者任国桢。

       该书收入了三篇文章,其中一篇《认识生活的艺术与今代》提到了这两个概念。

       最早的原文翻译则出现在1935年11月1日上海出版的《文艺群众》第二期,抗战期间欧阳凡海根据日文重译,并收入他本人编译的《马恩科学的文学论》(桂林读书生活出版社1939年11月版)

       瞿秋白在《马克思恩格斯和文学上的现实主义》(1932年)一文中,较早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系统的阐释。

       他认为:马恩提倡“莎士比亚化”反对“席勒式”是希望文学能够揭露真正的社会动力和历史的阶级冲突,而不要只是写主观化的演说;瞿秋白所说的主观化和现实主义有着特定的内涵:“主观主义的理想化—极端的曲解客观的阶级斗争的过程”“现实主义—暴露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矛盾的”;[9]瞿秋白还认为恩格斯“做什么”和“怎么做”的提法涉及了“典型性格和典型环境”之间的辨证关系,认为作家通过塑造典型人物可以揭示阶级斗争的真相,再现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规律。

       周扬等人编选的《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则把这两个概念放在“文艺的倾向性”条目之下(该书的目的是为了配合《讲话》的发表),周扬和瞿秋白在强调真实性和倾向性相结合的同时,突出了思想倾向问题,周扬后来发表的一篇报告还认为“莎”、“席”问题与《讲话》体现了共同的文艺准则—政治性和真实性的完全一致(详见《文艺报》1956年第2期)。

       显然,他们的观点比较注重发掘这两个概念的政治内涵。

       杨柄在《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创立了科学的文艺理论》一文中则直接指出了这两个概念的政治倾向,认为马恩的目的是要求“文艺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服务”,而信中提到的典型“指的是革命斗争中工人”(杨柄在其另一篇文章中还探讨了“莎”、“席”和“两结合”的理论联系)。

       吴元迈在另一篇文章中认为:马恩其实是希望作家以无产阶级世界观作为指导科学地反映历史进程,并且认为恩格斯“完美融合”的观点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理论先导。

       朱光潜先生的观点则代表着另外一种看法,强调生动鲜明的反映现实,反对从抽象的公式概念出发从事创作,这种看法倾向于从纯文艺的角度探讨问题。

       他在一篇题为《马克思、恩格斯论典型五封信》的论文中对这两个概念做了深入地探讨,认为马恩指出这两个概念,实质是“文艺是否要反映现实,走现实主义道路的基本问题”,[10]他还联系德语原文指出:马恩不满意济金根的形象特征,是为了强调“典型人物必具有生动鲜明的个性”。

       陆梅林在《体系和精神—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初探》一文中认为:马恩提出“莎”和“席”这两个概念尖锐地批评了把剧本变成图解观念的唯心主义创作倾向,强调文艺创作一定要从现实生活出发塑造具体感人的艺术形象。

       陆梅林虽然也提到了“思想性”问题。

       但他特别指出“现实主义必须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否则就不成其为艺术”。

       [11]吕德申、张少康在其合写的文章中则认为:把席勒和莎士比亚相对比,席勒实际上代表着一种和现实主义相对立的观念化。

       吕张在文中特别强调了“真实性”,认为只有具有真实性的文艺才可能是现实主义的。

       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则包容了上述两种基本看法,《原理》既提到了这两个概念“反公式化”的意义,也谈到它们和文学的认识、教育作用之间的关系。

       此外,1995年版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则认为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问题的提出,是关于艺术把握世界问题的进一步深化,《文学的基本原理》也认为“莎”、“席”概念涉及了艺术思维问题,这本教材还把这一问题和“倾向性”联系起来,认为通过形象表达作家的思想感情是文学的特殊性能。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有哪些

        正像英国最早进行了资产阶级的“光荣革命”一样,英国最早出现了像《鲁滨逊漂流记》这样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因此,我们对现实主义的描述也从英国说起。

       在讲到英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时,我们不能不提到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

       他在19世纪中叶,以《名利场》为题写了一部妙语连珠的小说。

       在小说刊行第一版时,给它加的副题是“英国社会的钢笔和铅笔素描画”。

       这幅画是英国上层社会普遍拍卖良心的鲜活写照。

       良心、荣誉都被押到“名利市场”上变成了商品。

       为了得到金钱和幸福,可以毫不犹豫地作践他人。

       金钱使好人变成魔鬼,所谓“黑良心”的女子培基曾道出如下真理:“…如果我有5000磅收人的话,我想我是会成为好人的。

       萨克雷评述说:“谁不知道利蓓加的想法是对的—造成了她和一个诚实女子之间区别的不过是个钱财问题。

       萨克雷在写给他母亲的一封信中说:“我想创造一群不相信世界上有上帝的人(那只是一句伪善的黑话),一群贪婪而装腔作势的人,他们多半十分自负,心安理得地自以为有高人一等的美德。

       从《天路历程》到《名利场》相隔近200年,在这200年中,商业精神打败了 -精神,金钱取代了上帝。

       《名利场》产生的背景是19世纪有名的“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以“日不落”而自炫于世界。

       但这个时代(1832-1901)的小说家却不屑于为它唱赞歌,只要读一读狄更斯、G.艾略特、梅瑞狄斯和哈代的作品,你就会获得一幅与《名利场》相似的社会讽刺图画。

       在这些超越金钱、反抗物化的英国人中间,有一个形象带有脱颖而出的新鲜气息,那就是《简·爱》的女主人公。

       在英国文学史上,有许多经典名著将会永垂不朽,《简·爱》在其中排名不会靠前。

       但能够像《简·爱》这样深深地进人人们的灵魂,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甚至影响人的毕生命运的作品并不很多。

       《简·爱》的是夏绿蒂·勃朗特。

       她有四个妹妹、一个哥哥,家里有三位成了作家:夏绿蒂、艾米莉和安妮

       夏绿蒂的《简·爱》和艾米莉的《呼啸山庄》,都已经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

       在一个家庭里,三个姊妹同时成为作家,而且影响很大,在世界文学史上还找不到第二个例子。

       夏绿蒂·勃朗特的父亲是一位牧师,他手里虽然也有一张剑桥大学的毕业证书,但是由于贫困,由于中年丧委,也由于自身的性格,他没有成为一个很好的父亲。

       在这个贫穷的下等家庭里,夏绿蒂·勃朗特和她的妹妹们,过的是一种贫穷的而且缺少家庭温暖的生活—很早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多病,性格乖戾,很少能够给他们温暖,对他们的教育也不够,在夏绿蒂很小的时候,连同她的两个妹妹一起被父亲送进了寄宿学校。

       看过《简·爱》的人,可以知道,夏绿蒂和她的妹妹们在寄宿学校里过的是一种怎样贫困的、没有温暖的、经常受到惩罚嘲弄甚至于打骂的生活。

       在寄宿学校里的这段生活和她们自幼染上的肺病,使她们都活得比较短,夏绿蒂只活了39岁,艾米莉死的时候比她姐姐还要小得多。

       夏绿蒂的个子矮小,五官搭配得不是很好—眼睛很大,鼻子也很大,嘴稍微有一点弯曲,给人的整体印象是一个比较古板的女人。

       我们现在看到的她的画像,在某种程度上美化了她的容貌。

       作为一个女人,长得不美,构成了她灵魂深处的自卑。

       她的妹妹艾米莉和夏绿蒂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说,她们都不太相信有人会爱上自己,她们甚至于由此而推广到不太相信人类有那种所谓普遍的爱,她们从小就喜欢把自己全部的情感都倾注到小动物身上。

       但是这姊妹俩的性格又不太相同,夏绿蒂·勃朗特显得更加温柔,更加清纯,更加喜欢追求一些圣洁的东西,追求一些美好的东西。

       她曾经非常热烈地爱恋过自己的老师赫格,给他写过一些热情的、甚至可以说是求爱的信,但是老师给他回了一封信以后,就再也不理睬她了。

       对于夏绿蒂,这是很大的感情上的打击。

       但是她并没有因此停止对温暖和爱情的追求,尽管她常常觉得人们不会那样去爱她。

       也许就是这样一种灵魂深处的很深的自卑,反映在她的性格上就有一种非常敏感的自尊,以自尊作为她内心深处的自卑的补偿。

       她描写的简爱,也是一个不美的。

       矮小的女人,但是她有着极其强烈的自尊心。

       她坚定不移地追求光明的、圣洁的、美好的生活。

       艾米莉的生活景况和容貌大体上都和夏绿蒂差不多,但是她的性格和姐姐不一样。

       她也非常爱小动物,但有时候又会表现得很残忍。

       比如有一次,一只她很喜欢的小狗,不听她的话,几次非要跑到床上去,她就抓着小狗的脖子,把它揪到外面,狠命地打,几乎要把眼睛打瞎。

       周围的人看了之后都非常吃惊,这么一个矮小的女孩子竟然能这样残暴地打一个小动物。

       在盖斯凯尔夫人写的《艾米莉传》中,说在艾米莉死后,这只小狗是所有的人和动物中最悲伤的一个:在它的主人死后,就从来没有快乐过。

       艾米莉内心残暴的这一面,也是对她自卑心理的补偿,只是与夏绿蒂不同的另外一种形态的补偿。

       这种补偿反映在她的文学作品里,就是《呼啸山庄》中希斯克里夫那个残暴的复仇者的形象。

       当然复仇并没有带来快乐,而是带来更加深沉的痛。

       在《简·爱》的开头:还是小孩子的简看到了一本英国禽鸟史的书,觉得很好玩,就一个人躲在窗帘后头看,非常人神,这时候,被她的表兄,就是她舅妈的孩子—一个肥胖的十四五岁的、很有力气的野蛮的男孩子—发现了,他一把抢过她的书,说:

       你没有资格拿我们家的书,你是个靠人养活的,妈妈说过:你没钱,你父亲一文也没留给你。

       你本该去要饭,不该在这儿跟我们这样上等人的孩子一起过活,跟我们吃一样的饭,穿花妈妈的钱买来的衣服…滚

       站到门口去,别站在镜子和窗子跟前。

       这段话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那种没有钱就没有尊严可谈的观念,在当时的社会是多么普遍。

       就像里德这样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这种观念在他头脑里也是根深蒂固的。

       他觉得简跟他们不一样,他还骂简是“耗子”,是偷吃别人东西的耗子。

       他之所以这样鄙视简,没有别的理由,就是因为简没有钱,她的父亲一分钱也没有留给她。

       她应该去要饭,她没有资格过上等人的生活。

       到了寄宿学校以后,这种观念就更现实了。

       因为寄宿学校里都是些没有钱的穷孩子或者是根本没有父母的孤儿,是社会上被鄙视的一群。

       老师鄙视他们,那些主教、学校的负责人更鄙视他们,随便地加以处罚。

       简只是由于不留神把一块写字的石板落到地下摔破了,老师就罚她站在一个高高的凳子上示众,还吩咐所有的学生不许和她说话,这对孩子的尊严是一种无情的践踏。

       “没有钱就谈不上尊严”,直到现在在西方依然是一种很流行的观念。

       在中国这种观念也在扩展。

       如果很有钱,是不是就一定能够获得人们的尊敬,而拥有人所具有的尊严呢

       小说里所写的庄园主罗彻斯特是一个很有钱的人,他在法国巴黎认识了一个女演员的女儿塞莉娜,她是一个迷人的美女,他开始认为这个美女不会喜欢上他,因为罗彻斯特自认为是一个丑八怪—他的皮肤很黑,脸上的线条显得过于僵硬。

       但是他有钱,这个美女就赞美他,说:“你有体育家的身材和气度,所以我非常地爱你。

       罗彻斯特也相信了,给这个美女在高级酒店里租了房间,给她配了马车、仆役,买了许许多多的钻石和高级的衣服。

       他以为他得到了这个美女的爱,但是有一天他回来的时候,无意中听到了塞莉娜和另外一个男人在谈他:“你以为我会喜欢那个丑八怪吗

       这件事给罗彻斯特很深的刺激,他原以为只要有钱,人家就会尊重他,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像塞莉娜这样的人,为了要罗彻斯特的钱,当他面说许多好话,但实际上根本就瞧不起他。

       钱并不能买到一切。

       尊严究竟怎么样才能够获得

       尊严本身不是一个孤立的东西,它是靠在人和人的关系中获得别人的肯定才能拥有。

       马克思讲过大意如下的话:人首先是把自己反映在另一个人身上,一个名叫彼得的人所以会把自己当作一个人来看,只是因为他把一个名叫保罗的人看作自己的同种。

       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在另外一个人身上才能获得对自己的肯定。

       简在舅妈家里,在寄宿学校里,没有得到这种对于她自身尊严的肯定。

       虽然在寄宿学校里有一些老师(比如说坦波尔)对她很好,但是这种好只是一种怜爱,它没有对于人的自尊的肯定。

       简真正获得对于人的自尊的肯定,是到了罗彻斯特的庄园后。

       在和罗彻斯特的交往中,她才感到自己的尊严,并且逐步获得升华。

       他们两个人的邂逅是非常有意思的。

       罗彻斯特的马车出了事,他自己也受了一些伤,简帮了他的忙。

       两个人在山里有一段对话,这段对话对于简至关重要。

       当时两个人都还不太清楚对方是谁,但是简从罗彻斯特坐的马车和他的装束完全可以看得出他是一个贵族,一个有钱人。

       谈话的时候,罗彻斯特问简:“你觉得我漂亮吗

       简当时脱口而出:“不,先生。

       这句话当时对罗彻斯特的震动是很大的,罗彻斯特就进一步追问她:“你觉得我什么地方不好看

       简意识到自己说的话有点不礼貌,所以她向罗彻斯特道歉,并作了一番解释:

       先生,我太直率了;请你原谅,我本来应当说,问到外貌问题是很不容易当场就随口做出回答的,应当说,各人有个人的审美观,说美并不重要,或者诸如此类的话。

       简的这两个回答,对罗彻斯特认识简很重要。

       罗彻斯特心中有一道伤口,就是法国的美女塞莉娜当面吹捧他,赞美他,而背后骂他丑八怪。

       可今天他遇到的这个其貌不扬的、平民模样的女孩子,当面说他不漂亮。

       这样的直率和真诚,一下子把简在罗彻斯特心中的地位抬高了。

       因为在当时的英国,家庭教师不过是高级仆人,她和主人是两个阶层。

       罗彻斯特通过当时的谈话,已经知道简就是家里新聘请的家庭教师。

       他知道他面对的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下等人”,简·爱身上有塞莉娜所没有的直率和真诚,而这种真诚又是他常常找不到的。

       简接下来的道歉又使罗彻斯特感觉到,眼前这个女人不仅仅诚实,还有教养,能够善解人意,不愿意伤害人。

       两句对话,使罗彻斯特把她看作一个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谈的人。

       这是简获得尊严的第一步。

       后来,罗彻斯特的一段话,又使得简把罗彻斯特看作和自己平等的人。

       罗彻斯特非常坦白地向她讲述了自己私生活中的隐秘,特别是关于他和塞莉娜的那段生活。

       作为主人,一个“上等人”,他能够坦诚地把自己内心的隐秘告诉一个家庭教师—在当时的观念里是一个“下等人”,这使简在精神上不再把罗彻斯特看作一个高于自己的“主人”。

       这两段话使得他们两人处在平等的地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也就因此从对方那里取得了一种人的尊严感的满足,在这样的基础上,两个人产生了爱情。

       但是,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

       人的平等的意识,不是很容易取得的,从理性上来讲,罗彻斯特把简看作一个和自己平等的人,但是在内心深处,作为一个男人.他在某些方面仍然认为女人是男人的一个附着物:直到他向简求婚的时候,都没有告诉简,他是一个有妻室的人。

       这件事情在他们准备正式结婚的时候由律师揭出来了。

       简觉得自己必须要离开,她这样想:

       我自己在乎我自己,越孤单,越无亲无友,越无人依靠,越是要尊重自己,我要遵从上帝颁发世人认可的法律,我要坚守住我在清醒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疯狂时所接受的原则,法律和原则并不是为了用在没有诱惑的时候,它们正是要用在现在这样肉体和灵魂都起来反对他们的严肃不苟的时候。

       既然它们是毫不通融的,那它们就不容违反…原定的想法,已下的决心是我眼前惟一必须坚持的东西,我要牢牢守住这个立场。

       这是简告诉罗彻斯特她必须离开的理由,但是从内心讲,更深一层的东西是简·爱意识到自己受到欺骗,她的自尊心受到戏弄。

       简在知道罗彻斯特有妻子后,她回到房间,脱下了婚纱,说:

       唉,它再也不能去求助他了,因为忠诚已遭破坏,一一信任已经丧失了,对我来说,罗彻斯特已不再是过去的他,因为他原来不像我过去所想像的那样,我不想把他看成邪恶,我不愿意说他欺骗了我,一点我看得很清楚。

       简·爱在非常强大的爱情力量的包围之下,在美好、富裕生活的诱惑之下,依然要坚持自己作为人的尊严,这是简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小说写到此,对于人的尊严的探索已经结束

       没有。

       简在离开了罗彻斯特以后,遇见了她的表兄圣约翰。

       作为忠诚的 -徒,他在简面前展示了一种新的关于人的尊严的境界。

       这种境界,简在寄宿学校的同学海伦那里已经感觉到了。

       这种尊严是超越了人的,是一种和神结合而产生的尊严感。

       这是在西方宗教中一种相当普遍的、为人们所追求的精神境界,人们抛弃了人间的一切享受,而在精神上同上帝结合,从而获得了道德上的满足,他们认为自己作为人,最高的境界就是如此—把一切都牺牲肥一切奉献给上帝。

       圣约翰就是这样来劝说简,让她放弃一切,让她作为自己的妻子一起到非洲去做传教士,在那里传布福音。

       但是,简拒绝了,她拒绝了这样一种神的尊严的境界

<简爱>的主要内容和事迹

        简爱是个孤女,出生于一个穷牧师家庭。

       父母由于染上伤寒,在一个这中相继去世。

       幼小的简寄养在舅父母家里。

       舅父里德先生去世后,简过了20年受尽歧视和虐待的生活。

       一次,由于反抗表哥的欧打,简被关进了红房子。

       肉体上的痛苦和心灵上的屈辱和恐惧,使她大病了一场。

       舅母把她视作眼中钉,并把她和自己的孩子隔离开来,从此,她与舅母的对抗更加公开和坚决了。

       以后,被送进了罗沃德孤儿院。

       孤儿院教规严厉,生活艰苦,院长是个冷酷的伪君子。

       简在孤儿院继续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

       由于恶劣的生活条件,孤儿院经常有孩子病死。

       简毕业后留校任教两年,这时,她的好友海伦患病去世。

       简厌倦了孤儿院里的生活,登广告谋求家庭教师的职业。

       桑恩费尔德庄园的女管家聘用了她。

       庄园的男主人罗契斯特经常在外旅行,偌大的宅第只有一个不到10 岁的女孩阿戴列瓦朗,罗契斯特是她的保护人,她就是简的学生。

       一天黄昏,简外出散步,邂逅刚从国外归来的主人,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

       以后她发现她的主人是个性格忧郁、喜怒无常的人,对她的态度时好时坏。

       整幢房子劣艨湛酰?惺被够崽?揭恢至钊嗣?倾と坏钠婀中?声。

       一天,简在睡梦中被这种笑声惊醒,发现罗契斯特的房间着了火,简叫醒他并帮助他扑灭火。

       罗契斯特回来后经常举行家宴。

       在一次家宴上向一位名叫布兰契的漂亮小姐大献殷勤。

       简被召进客厅,却受 到布兰契母女的冷遇,她忍受屈辱,离开客厅。

       此时,她已经爱上了罗契斯特。

       其实罗契斯特也爱上简,他只 是想试探简对自己的爱情。

       当他向简求婚时,简答应了他。

       婚礼前夜,在朦胧中看到一个面目可憎的女人在镜 前披戴她的婚纱。

       第二天,当婚礼在教堂悄然进行时,突然有人出证:罗契斯特先生15年前已经结婚。

       他的妻 子原来就是那个被关在三楼密室里的疯女人。

       法律阻碍了他们的爱情,使两人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

       在一个凄 风苦雨之夜。

       简离开了罗契斯特。

       在寻找新的生活出路的途中,简风餐露宿,沿途乞讨,历尽磨难,最后在泽 地房被牧师圣约翰收留,并在当在一所小学校任教。

       不久,简得知叔父去世并给她留下一笔遗产,同时还发现圣约翰是她的表兄,简决定将财产平分。

       圣约 翰是个狂热的 -,打算印度传教。

       他请求简嫁给他并和他同去印度。

       简拒绝了他,决定回到罗契斯特身边。

       她回到桑恩费尔德庄园,那座宅子已成废墟,疯女人放火后坠楼身亡,罗契斯特也受伤致残。

       简找到他 并和他结了婚,得到了自己理想的幸福生活。

       最打动我的是,简虽然长得相貌平平,身份卑微,但不自暴自弃,并且不慕虚荣,她善良,温柔,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

       最后终于如原以偿。

       她的爱情经历使我形成了最初的爱情观。

古今中外名人事迹30个名人200字左右

        一、居里夫人\"幸运\"的失恋

       1883年,16岁的波兰姑娘玛丽亚,即后来的居里夫人,到某贵族之家当家庭教师,她计划挣一些钱出去上大学。

       两年后,这家的长子卡西米尔与玛丽亚相恋,玛丽亚刚过19岁,他们计划结婚。

       当然,上大学是不可能的了。

       可是,由于门第不同,他们的婚姻遭到卡西米尔父母的坚决反对,意志薄弱的卡西米尔屈从了父母。

       玛丽亚痛苦万分,竟准备\"同尘世告别\",但她终于凭着顽强的意志克制住自己。

       于是,她把个人的不幸化为献身更大目标的动力,化为教育培养当地贫苦孩子的善心以及只身赴巴黎求学的勇气。

       人们认为,这是一次幸运的失恋。

       否则,她的历史将会重写,人类将失去一位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女科学家。

       二、贫穷造就了作家

       年轻时的左拉很穷。

       为了抵挡饥饿,他拿捕雀器在屋顶上捉麻雀,用挂窗帘的铁丝将麻雀串起来在火上烤着吃;为了坚持写作,他把仅有的几件衣服也送进了当铺,只能用被子来御寒。

       偶尔得到一个蜡烛头,他竟会如过节似的高兴,因为今夜可以读书写作了。

       正是贫穷磨砺了他的意志,他终于写成了轰动一时的《卢贡·马加尔家族》。

       三、艰难困苦铸人才

       米勒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

       他生于农家,年轻时跟人学画,因为不满其老师浮华的艺术风格,便离开了他的老师。

       后来,他在巴黎以画裸体画糊口,渐渐地他对此种艺术感到厌倦;但其他题材的画也卖不出去,因此,一度陷于贫困、苦恼和绝望的深渊。

       为生活所迫,他只好离开巴黎,住到乡下。

       在农村,他依然未能摆脱贫困,但美丽的大自然、淳朴的农民和农家生活,激起了画家的创作激情。

       他忍受了一切艰难,坚持创作,创作出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如《播种者》等。

       四、磨难是财富

       苏联\"宇宙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少年时患猩红热病而耳聋,被赶出学校。

       但他靠图书馆自学,显示了惊人的数学才能。

       德国诗人海涅生前最后八年是在\"被褥的坟墓\"中度过的,他手足不能动弹,眼睛半瞎,但生命之火不灭,吟出了大量誉满人间的优秀诗篇。

       五、面对失败和贫困

       杰克·伦敦自幼家境贫寒,但他雄心勃勃为自己设计了一个做大作家、用笔杆子改造社会的远大前程。

       为了当作家,他在中学补课一年,然后考入加利福利亚大学,但因难以支付学费,只读了半年就辍学了。

       失学并没有动摇他当作家的决心,他改变主意,以社会为学习的课堂,更加孜孜不倦地学习。

       达尔文、马克思、尼采等的作品使他学会思考;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等的作品使他学会写作。

       他开始写稿投稿,但却一次次地被退回。

       可他并不灰心。

       生活困难,就靠典当过日子,挤时间写。

       白天时间不够就晚上写;勤奋地做笔记,搞索引,抄卡片。

       终于在1890年发表了处女作《给猎人》,后来名著累累,成为一名大作家。

       六、重振旗鼓创辉煌

       艾柯卡是美国汽车业超级巨星,他那誉满汽车行业的推销术为福特公司创造了上百亿的美元。

       可是1978年7月13日,艾柯卡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被嫉贤的老板开除了。

       老板把他赶到一个仓库中的小房间,还美其名曰是给艾柯卡还没有找到新工作之前的办公室。

       在奇耻大辱面前,艾柯卡没有消沉。

       在被解雇受辱之后,艾柯卡接受担任濒临倒闭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总裁一职,他以卓越的管理才能,使克莱斯勒公司喜获新生。

       仅1984年一年,他就为公司赚取了24亿美元的利润,比这家公司前60年的利润之和还要多

       顽强的精神、超群的才智、辉煌的成就,使得艾柯卡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七、身陷囹圄志不移

       他的艺术道路坎坷不平。

       他生于一小商人家庭,据说,曾因为政治犯罪坐了20年牢。

       但即使是身陷囹圄,他也不曾灰心,而是坚持狱中学习。

       他在狱窗边,用一把只剩下一根弦的提琴,坚持苦练,几十年如一日,终于在演奏技巧方面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他的创作和演奏,奔放不羁,富于激情,对同时代的浪漫派作曲家有较大的影响。

       八、海伦·凯勒-残疾人的骄傲

       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力,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可想象、不可忍受的痛苦。

       然而海伦并没有向命运屈服。

       在老师的教育、帮助下,她凭坚强的毅力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讲话,用手指\"听话\"并掌握了5种文字。

       24岁时,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以后她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为世界盲人、聋人谋利益的事业中,曾受到许多国家 -、人民的赞誉和嘉奖。

       1959年,联合国曾发起\"海伦·凯勒\"运动。

       她写的自传作品《我生活的故事》,成为英语文学的经典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泛发行。

       九、博迪眨眼写作

       博迪是一名法国记者。

       他在一次心脏病发作后四肢瘫痪,只有左眼可以活动。

       但他决心把打好腹稿的作品《潜水衣与蝴蝶》写出来,于是他要求笔录员门迪宝协助他,每天花6小时笔录他的著述。

       而他们之间的沟通只能靠左眼的眨动来完成。

       每次,门迪宝按顺序读出法语常用字母,博迪每眨眼一次表示字母正确,眨两次表示错误,然后拼成词语。

       这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写作\"终于在数月后奇迹般地完成了。

       这本150页的著作已被出版,受到人们的欢迎。

       十、红顶商人的中庸之道

       胡雪岩以他卓越的圆通能力在夹缝里生存发展。

       在官场、漕帮黑白两道的夹缝里,在民族经济与西方经济的夹缝里,在左宗棠与李鸿章的夹缝里,他踢打出了一个世界、一方天地。

       胡雪岩的飞黄腾达是熟谙、遵守、利用潜规则的结果。

       但遗憾的是,这个夹缝最终毁了他,左宗棠的死使他成了官场倾轧的牺牲品。

       从白手起家到富甲天下,再回到一文不名,胡雪岩走完了他人生轨迹的圆圈。

       十一、屈原以死报国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他被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

       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十二、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

       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

       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

       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

       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

       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

       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

       十三、辛弃疾忧国忧民

       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

       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

       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

       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十四、宋庆龄的执著

       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

       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 -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

       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宋庆龄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十五、严复的担忧

       1912年严复担任北大校长之职,此时严复的中西文化比较观走向成熟,开始进入自身反省阶段,趋向对传统文化的复归。

       他担忧中国丧失本民族的\"国种特性\",他认为会\"如鱼之离水而处空,如蹩跛者之挟拐以行,如短于精神者之恃 -为发越,此谓之失其本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

       出于这样一种对中华民族前途与命运的忧虑,严复曾经试图将北京大学的文科与经学合二为一,完全用来治旧学,\"用以保持吾国四五千载圣圣相传之纲纪,彝伦道德文章于不坠。

       这一行为在当时称得上用心良苦。

       十六、张伯苓的理想

       南开中学的创办者张伯苓16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驾驶。

       毕业后,他参加了\"甲午海战\",但军舰一出海就被击沉,这对他触动很大。

       1899年英国强租我国威海卫军港,张伯苓亲眼看见,第一天在港口升起的清朝国旗第二天就降下来了。

       强烈的爱国心促使他毅然退出海军,回到天津筹办学校。

       他四处奔走,筹集资金,终于在1907年办起了南开学校。

       张伯苓一生全力办教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十七、于右任的临终诗

        -元老于右任临终前有诗《望大陆》云:\"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诗作于1964年公开发表,立刻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

       十八、李宗仁的民族情

       1955年,李宗仁在美国公开提出反对\"台湾托管\"和\" -\",主张国共再度和谈,由中国人自己解决中国的事情。

       1965年7月,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下,李宗仁冲破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干扰,摆脱 -特务机关的暗杀,毅然返回祖国。

       李宗仁声明:\"期望追随我全国人民之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并欲对一切有关爱国反帝事业有所贡献。

       他还希望留在台湾的 -人,凛于民族大义,毅然回到祖国怀抱,为完成国家最后统一做出贡献。

       十九、肖邦的遗愿

       1830年11月,费列德利克·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决定到外国深造,为祖国争光。

       出发前,朋友们为他举行了一个送别晚会。

       肖邦满怀感激之情,接受了朋友们赠送的装满祖国泥土的银杯,表示永远不会忘记可爱的祖国。

       肖邦辗转于维也纳、伦敦、巴黎等地,通过他的艺术活动,增进西欧人民对当时正在受难的波兰人民的同情和了解。

       可是,在辗转流离的生活中,他得了重病。

       1849年秋天,肖邦临终时告诉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反动 -是不会允许把他的遗体运回华沙的,他要求至少把他的心脏带回去。

       肖邦的心脏,按照他的遗愿被送到华沙,埋葬在曾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中。

       二十、华罗庚立志回国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早年在美国很受学术界器重。

       有人想和他签订合同,把他留在美国,给予优厚的待遇,但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即决定回国。

       途经香港时,他发表了一封给留美学生的 -,满怀热情地呼吁他们:“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

       二十一、梁实秋的演讲

       著名作家梁实秋擅长演讲,他的演讲独具风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在师大任教期间,当时的校长刘真,常请名人到校演讲。

       有一次,主讲人因故迟到,在座的师生都等得很不耐烦。

       于是,刘真便请在座的梁实秋上台给同学们讲几句话。

       梁实秋本不愿充当这类角色,但校长有令,只好以一副无奈的表情,慢吞吞地说:“过去演京戏,往往在正戏上演之前,找一个二三流的角色,上台来跳跳加官,以便让后台的主角有充分的时间准备。

       我现在就是奉命出来跳加官的。

       话不寻常,引起全场哄堂大笑,驱散了师生们的不快。

       二十二、瞿秋白的风趣

       20世纪20年代初,郑振铎在上海结婚,新娘为商务印书馆元老高梦旦之女高君箴。

       婚礼采用当时最为时髦的“文明结婚”仪式。

       按仪礼规定,结婚人的双方家长,均须在结婚证书上加盖私章,以昭信守。

       婚礼前日,郑振铎才想起他母亲还没有印章,于是去信请瞿秋白代刻一方应急。

       当天收到瞿秋白的回信,并无信笺,只一张“秋白篆刻润格”,内言:“石章每字二元,一周取件。

       限日急件,润格加倍。

       边款不计字数,概收二元。

       牙章、晶章、铜章另议。

       郑振铎一见,以为这是瞿秋白事忙不能代刻的托辞,乃另请人急刻一方备用。

       次日上午,婚礼即将开始之际,有人送大红喜包一件,上书:“振铎先生君箴女士结婚志喜,贺仪五十元。

       瞿秋白。

       喜包内并无现金或礼券,乃是三方田石印章。

       一方是郑老夫人的;其余为新郎新娘各一方。

       郑老夫人是单章稍大,新郎新娘的两方合成一对,边款分刻“长乐”二字,祝贺新人长乐永康,白头偕老。

       郑振铎与高君箴皆为福建长乐县人,取意双关。

       三章均玲珑雅致,主人把玩欣赏之后,才悟出所书“贺仪五十元”之缘由。

       原来三章共刻12字,润格应为24元;急件加倍,则为48元;边款2元,故曰“贺仪五十元”。

       瞿秋白这一出人意料之趣举,给郑高二人之婚礼增添了特别的喜庆气氛,一时传为佳话。

       二十三、林语堂...

名人自立的事例

        1、桑兰

       桑兰在 1998年7月参加世界友好运动会时受重伤,造成高位截瘫。

       但是桑兰在短暂的伤感之后,没有永久的颓废下去,而是选择重新为新生活而奋斗。

       桑兰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积极生活,阳光努力的她,在1998年,被美国有影响的《人物》《生活》杂志将其视为年度的英雄人物。

       美国副总统戈尔的夫人向其颁发了《妇女体育》杂志的“勇敢”奖。

       美国ABC电视台著名栏目《20\/20》播发了桑兰的专题片,使其成为继 -之后第二个出现在该栏目中的中国新闻人物。

       1999年元旦除夕夜,成为了第一位在时代广场为帝国大厦主持点灯仪式的中国人。

       1999年4月,荣获美国纽约长岛纳苏郡体育运动委员会颁发的第五届“勇敢运动员奖”。

       2、贝特格

       麦森,是德国的一个小镇,位于厄尔士山脚下,毗邻捷克。

       这里的陶瓷制品闻名世界。

       与陶瓷齐名的还有一个人,他叫贝特格。

       30多年前,贝特格还是麦森陶瓷厂里的一位垃圾工。

       麦森陶瓷厂的技师是一位意大利人,他叫普塞。

       麦森陶瓷厂完全靠这位技师和他的几个徒弟支撑。

       有一天,厂方因为跟普塞技师意见不合而发生争执。

       普塞技师一怒之下带着自己的几个徒弟回到意大利。

       麦森陶瓷厂因无人接替普塞的位置而被迫停产。

       麦森陶瓷厂的高层领导顿时乱成了一锅粥。

       就在这时,贝特格站出来向厂领导说:“能不能让我试试

       厂领导不停地摇头:“就你,一个垃圾工也想干技师的活

       贝特格当即从家里拿来了自己烧制的一个花瓶。

       说:“请您看看这个,它的质量跟咱们厂的产品相比哪个更好

       厂领导看后,一个个目瞪口呆,纷纷问贝特格:“这个花瓶真的是你烧制的

       贝特格肯定地回答说:“是的。

       原来,这个在厂里毫不起眼地干了近十年的垃圾工,居然每天都在偷学普塞技师的手艺,连厂方正式派去跟普塞技师学艺的工作人员都没能学到的东西,却被贝特格全部学会了。

       厂方问贝特格:“你有什么需要,尽管提出来。

       贝特格说:“我现在的月工资是20欧元,能不能将我的月工资提高到30欧元

       贝特格害怕厂领导不答应赶紧解释说:“我依然还做我的垃圾工,我只是兼职做技师而已,因为我的母亲患有严重的哮喘病,每月需要服用10欧元的药物,而我的工资只够全家人每月的生活费。

       原来,贝特格非常羡慕那些学徒工,他们每月可以拿30欧元,而自己则只能拿到20欧元。

       于是,为了向学徒工看齐,更为了母亲每月能够吃上药,他偷偷地学起了烧制陶器的手艺。

       厂领导回答说:“只要你能够取代普塞,你不但可以不再干运垃圾的工作,而且从现在开始,你的月薪也跟普塞一样,每月薪金为10000欧元。

       麦森陶瓷厂终于又开始运转了。

       贝特格,这位当初的垃圾工,做梦也没有想到拿这么高的工资。

       如今,麦森已成德国陶器重镇,而贝特格的名气也远远地超过了意大利任何一位顶级技师。

       3、张海迪

       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

       她因此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

       张海迪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

       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

       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

       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4、法拉

       一个偶然的机会,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丹斯来到印刷厂校对他的著作,无意中发现法拉第的“手抄本”。

       当他知道这是一位装订学徒记的笔记时,大吃一惊。

       于是丹斯送给法拉第皇家学院的听讲券。

       法拉第以极为兴奋的心情,来到皇家学院旁听。

       作报告的正是当时赫赫有名的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

       法拉第瞪大眼睛,非常用心地听戴维讲课。

       回家后,他把听讲笔记整理成册,作为自学用的《化学课本》。

       后来,法拉第把自己精心装订的《化学课本》寄给戴维教授,并附了一封信

       表示:“极愿逃出商界而入于科学界,因为据我的想象,科学能使人高尚而可亲”。

       收到信后,戴维深为感动。

       他非常欣赏法拉第的才干,决定把他招为助手。

       法拉第非常勤奋,很快掌握了实验技术,成为戴维的得力助手。

       半年以后,戴维要到欧洲大陆作一次科学研究旅行,访问欧洲各国的著名科学家,参观各国的化学实验室。

       戴维决定带法拉第出国。

       就这样,法拉第跟着戴维在欧洲旅行了一年半,会见了安培等著名科学家,长了不少见识,还学会了法语。

       回国以后,法拉第开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

       不久,他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1834年,他发现了电解定律,震动了科学界。

       这一定律,被命名为“法拉第电解定律”。

       法拉第依靠刻苦自学,从一个连小学都没念过的装订图书学徒工。

       跨入了世界第一流科学家的行列。

       恩格斯曾称赞法拉第是“到现在为止最大的电学家”。

       1867年8月25日,法拉第坐在他的书房里看书时逝世,终年76岁。

       5、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Helen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盲聋哑女作家和残疾有障碍的教育家。

       出生19个月就因病失去了视觉、听觉和说话能力。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又盲又聋又哑的重度残障者,却创造了人生的奇迹。

       在老师安妮·沙利文的教育和帮助下,自立自强的她不仅学会了读书、写作和说话。

       并且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在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四年的学业,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聋人。

林肯传记

        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南北战争的领导者,为废除奴隶制建立了不朽功勋,是美国人民心目中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1809年2月12日,林肯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县一个伐木工人的家庭。

       父亲托马斯·林肯,是个文盲。

       母亲南希·汉克斯是个善良的农村妇女。

       林肯幼年总共只上过一年学。

       他干过农活,当过小店掌柜,后来还做过邮政局长。

       不论何时何地,他始终抓紧自学,终于把自己造就成一个出色的律师。

       1836年自学成为律师。

       1834年,他当选为伊利诺斯州议员,才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从1834年到1840年,他四次被选入伊利诺伊州议会。

       1842年,林肯与玛丽·托德结婚。

       玛丽是一位银行家的女儿,比林肯小9岁。

       他们生有四个儿子。

       1847年,当选为国会众议员。

       当时美国南部的黑人奴隶制严重地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黑奴过着非人的悲惨生活。

       林肯目睹拍卖黑奴的惨状,痛恨日增。

       他四处进行反对蓄织制的演讲,不久便成为美国政治中不可忽视的人物。

       1854年南部奴隶主竟派遣一批暴徒拥入堪萨斯州、用武力强制推行奴隶制度,引起了堪萨斯内战。

       这一事件激起了林肯的斗争热情,他明确地宣布了他要“为争取自由和废除奴隶制而斗争”的政治主张。

       1860年,林肯被共和党提名总统候选人,在竞选中获胜,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南方奴隶主对林肯的政治主张是清楚的,他们当然不愿坐以待毙。

       1861年,南部7个州的代表脱离联邦,宣布独立,自组“南部联盟”,企图分裂美国。

       林肯内阁遂决定用 武力维护联邦统一。

       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联邦军队一再失利。

       林肯临危不惧,坚定地维护联邦,主张废除奴隶制,并且决心打赢战争。

       1862年9月22日,林肯宣布了亲自起草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文献—《解放黑奴宣言》草案(即后来的《解放宣言》),使美国所有的奴隶从法律上获得了自由。

       从此战争形势才开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北部军队很快地由防御转入了进攻。

       1865年,历经4年苦战的美国内战终于结束,林肯为首的北方获得了最后胜利,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彻底扫清了道路。

       此时,林肯在美国人民中的声望已愈来愈高了,1864年,林肯再度当选为总统。

       前线节节胜利,英勇善战的格兰特将军指挥联邦军在1865年4月9日迫使南方邦联军队总司令罗伯特·李投降,内战结束。

       但不幸的是,1865年4月14日晚,他在华盛顿福特剧院观剧时突然遭到刺杀。

       1865年4月15日早7时许,亚伯拉罕.林肯停止了呼吸。

       《解放黑奴宣言》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向黑奴制宣战的勇敢斗士。

       革命导师马克思高度地评价林肯说,他是一个“不会被困难所吓倒,不会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挠地迈向自己的伟大目标,而从不轻举妄动,他稳步向前,而从不倒退;总之,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

       多少年过去了,林肯仍铁在美国人民心目中占有崇高地位。

       林肯诞辰成为美国除南部以外的26个州每年都要纪念的日子。

       届时人们举行讲演,发表文章,在华盛顿市雄伟壮丽的林肯纪念堂里,瞻仰者络绎不绝。

       林肯的最后这一天指的是1865年4月14日,在日历上,这天是耶稣殉难日。

       这天,林肯为自己预定的日程表是这样的:

       八点以前办公,然后进早餐,在十点内阁开会前接见来访者;午餐,再接见客人;傍晚偕同夫人乘马车兜风,同伊利诺斯州的旧友非正式会晤;去陆军部两次;再次会客,然后和夫人及几名随从去福特剧院观看演出。

       上午十点钟,参加内阁会议的有陆军部长,代理国务卿弗雷德里克·西华德,以及从前线返回华盛顿的格兰特将军等一些重要人物,但这一天的会议非常短暂,他们只是决定了在4月18日要认真开一次关于如何医治全国战争创伤的会议。

       午餐时,一个名叫南希.布什罗德的黑人妇女来到白宫大门口,要求见见总统。

       可是,卫兵拦住她,告诉她总统正在用午餐,现在不能接见她。

       不料,南希一下子叫了起来:“看在上帝的面上,让我去见林肯先生吧;我是忍受饥饿步行了五英里才走到这个鬼地方的

       她的叫喊引起一阵小小的骚动,几个卫兵顿时把她

       围住了。

       这时候,门打开了,林肯走了出来,温和地说:“让这位善良的妇女进来吧,我有时间同所有需要我帮助的人交谈。

       南希告诉总统,她和丈e68a84e8a2ad7a686964616f31333231396339夫托姆原是里士满附近一个种植园的奴隶,直到《解放宣言》发表后他们才来到华盛顿。

       目前,托姆参加波托马克军团去了,家里留下一对双胞胎男孩和一个女婴,起先托拇的军饷还按月送来,可现在却不知在哪儿才能领到托姆的军饷。

       她的孩子们嗷嗷待哺,她想问总统能否帮她领到托姆的军饷

       总统听她讲完后对她说:“你有权得到你丈夫的军饷。

       明天这个时候再来吧,我会把签好的条子交给你的。

       当南希流着泪刚要走时,总统又叫住她,对她说:“我善良的妇人,也许你以后还会遇到更加艰难的日子,甚至家里全部食物只有一块面包;即使这样,也要分给每个孩子一片,并把他们送去上学。

       说完,总统对这个黑人妇女深深地鞠了一躬。

       后来,南希告诉别人:“他给我讲话时,脸上始终带着使人感到幸福的奇妙微笑,好像我生来就是一个贵夫人似的。

       下午,乘坐马车兜风时,林肯还和夫人谈笑风生。

       他希望第二次任职期满后,能出国旅游一次,然后回到故乡,或是重操律师旧业,或是在撒加芒河畔的草原上经营一个农场。

       傍晚,林肯在陆军部谈完公事后,突然对随从而来的克鲁克说:“克鲁克,我相信有人想要杀害我,你知道吗

       所有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

       因为在平时别人常常告诫他要注意自己的安全时,他总是一笑置之。

       有一次西华德再次告诫他时,他甚至有几分调侃地在一个装有80多封恐吓信的大信封上写上“暗杀”二字,然

       后对西华德说:“我知道我处在危险中,但是我不想把这种恐吓放在心上。

       可是,这一次是他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当时神情还相当严肃,而且过了一会儿,他又自言自语地说:“我毫不怀疑,他们会这样干的。

       出于谨慎,克鲁克建议他取消晚上前往福特剧院看戏的计划,可是总统却又轻松地说:“既然已经登出

       广告说我们要去那里,我就不能让人民失望。

       晚上,林肯和夫人如约前往福特剧院。

       为了确保总统的安全,除了随从总统的四名白宫卫士之外,陆军部还特意派来一个在部里颇受信任的武官亨利·里德.拉思伯恩少校。

       少校还带着他的未婚妻。

       这一行人在晚上九点左右进入剧院,由一个引座员带着走向他们的包厢。

       在座的一千名观众见到总统进来,纷纷起立鼓掌欢迎,许多人还发出了欢呼。

       林肯数次停步向欢迎他的观众们点头致意之后,才进入自己的包厢。

       舞台上演出的是英国剧作家托姆·泰勒14年前的作品《我们美国的表兄弟》。

       后来,这出平庸的剧作也因这一天的事件而声名大噪。

       林肯总统的包厢有前后两道门,而且都上了一把大锁。

       林肯总统坐在扶手摇椅上,除了能看清舞台上的演员外,再能看到的就是和他一同坐在包厢里的夫人和几个站立他周围的护卫。

       这一切看起来再安全不过了。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包厢的后门早已被人做了手脚。

       门上的那个窥视孔显然是刚用手钻钻出不久的,那把形

       同虚设的大锁也早被人弄断了锁簧。

       而这道门离总统还不足五英尺。

       恰巧,指定警卫这道门的那名卫士有贪杯的嗜好,他趁演出换幕的间隙,悄悄地溜出来品尝他随身携带的一小瓶威士忌去了。

       就在这时候,那个因杀害林肯之后而臭名昭著的约翰威尔克斯·布思就在此时拉开了林肯包厢的后门。

       他右手握着一把八盎司重的单发大口径袖珍手枪,左手持着一把匕首,不慌不忙地走近林肯,然后把一颗直径不到半英寸的铅弹头射进总统的后脑。

       枪声响起的一瞬间,拉思伯恩少校一跃而起,只见一个身穿黑色便装满脸杀气的刺客手持匕首对着他的心窝猛刺过来。

       少校用手臂挡开匕首时,一阵巨痛使他后退了半步,但见刺客乘机跨上包厢围栏企图逃脱,他又猛扑上去。

       刺客又猛刺他一刀,随后纵身往下跳去。

       但装饰包厢的联邦锦旗缠住了他马靴上的马刺,使他

       失去了平衡,一下子从十英尺的高处跌落到舞台上。

       尽管他的胫骨折断了,但他仍以惊人的速度冲过舞台,跑出了剧场大门。

       后来人们计算了一下,布思从射出一颗子弹到他跑出大门,总共才不过六七十秒的光景。

       然而,不管布思此时多么神速,但他跌断的胫骨使他无处可藏。

       4月26日上午,这个被仇恨林肯的美国南部的奴隶主派遣的间谍和杀手,在弗吉尼亚州博林格林附近的一个外边已被火烧着的仓库里,被一颗子弹打穿了颈骨。

       这个凶手临死时要求把他的双手抬起来,让他能够看清自己这双罪恶的手。

       尽管林肯总统被击中后并没有立即身亡,尽管他的夫人紧紧地握住他的手,再三地告诉他:“活下去

       你必须活下去

       但是,林肯总统的最后一次呼吸还是在4月15日上午7点21分55秒停止了。

       他最后一次心跳是在7点22分10秒。

       亚伯拉罕·林肯,这个与闪电和长虹为伴在荒野草原成长起来的孩子,这个其名字与全世界人民争取自由的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传奇式的人物,与世长辞了。

       到处都沉浸在悲哀之中,人们把登载《解放宣言》、葛提斯堡演说、致比克思比夫人的信和第二次就职演说的报纸珍藏起来。

       因为他留给人们的是他一生的生活及其光辉。

       在纽约百老汇大街的一道披着黑纱、缀着白花的拱门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这个伟大的人物是历史的奇迹。

苏菲的世界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