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MM2的需求管理关键域的高校考试过程管理2

第一篇:基于CMM2的需求管理关键域的高校考试过程管理2

       基于CMM2的需求管理关键域的高校考试过程管理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信息与工程学院

       段乃侠1

       【摘要】

       本文首先对CMM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进而针对一具体实例,选择CMM2的6个关键域中的需求管理关键过程域进行讨论,并从该过程域的4个公共属性讨论了如何对考试过程管理进行管理和监控,通过利用讨论的结果提高课堂教学过程管理的成熟度。

       关键字:能力成熟度模型;关键过程域;公共属性;需求过程管理

       一、CMM简介

       CMM即能力成熟度模型,英文全称是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它是一种开发模型。CMM的核心是把软件开发视为一个过程,并根据这一原则对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进行监控和研究。它是对于软件组织在定义、实施、度量、控制和改善其软件过程的实践中各个发展阶段的描述,CMM的目标是改善现有软件开发过程,也可用于其它过程。

       CMM是一种用于评价软件承包能力以改善软件质量的方法,侧重于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及工程能力的提高与评估。分为五个等级:一级为初始级,二级为可重复级,三级为已定义级,四级为已管理级,五级为优化级。

       其假设是:只要集中精力持续努力去建立有效的软件工程过程的基础结构,不断进行管理的实践和过程的改进,就可以克服软件生产中的困难。

       二、CMM2基础知识

       CMM的第二级(CMM2)称为可重复级(Repeatable),这一级是基于类似项目中的经验,建立了基本的项目管理制度,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控制费用和时间。管理人员可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一定程度上可重复类似项目的软件开发。

       CMM2包括需求管理(Requirement Management)、项目计划(Software Project Planning)、项目跟踪和监控(Software Project Tracking Oversight)、软件子合同管理(Software Subcontract Management)、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软件质量保障(Software 简介:段乃侠,女,1979.11-,讲师,研究方向:软件开发。Quality Assurance)6个关键过程域。从CMM2的KPA来看,其目的是在管理方面用于加强过程管理和监控,强调只有保证正确的过程,才能保证有正确的、可控的结果。

       三、CMM2在高校试卷评阅过程中的应用

       CMM是一种管理过程,而不是一种技术,它的目标是改善现有软件开发过程,但我们可以对它进行适当的改进,同样也可用于其它过程。

       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考试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考试,可以比较客观、公正的衡量出学生对所开设课程知识掌握的程度。因此,在考试、阅卷、给出学生总成绩的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考虑一下几个问题:

       (1)在监考过程中,如何判断哪些学生考试过程是符合考试规定,哪些学生是违纪的,如果违纪会给予什么样的处分,对考试成绩有何影响。

       (2)在阅卷过程中,阅卷标准是什么,怎样公正的评阅学生的试卷。(3)最后总评的时候,都要综合哪几方面的成绩来给出学生的总评成绩。

       目前在很多高校中,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考试评分管理过程及监督机制,导致考试及评分过程比较混乱,人为和主观因素比较多,结果是考试后最终的总评成绩公布以后,很多学生感觉到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认真学习的同学,反而没有那些平时不好好上课的学生成绩高。这种落差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觉学好、学坏都一样,这样最终会影响到整个学校的学习风气。因此,我们必须逐渐建立起完善的考试评分管理过程及监督机制,让我们的考核机制能够公平、公正的反映出每一个学生的真正学习状况,奖励优秀的,督促落后的,从而形成热爱学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下面我们就根据CMM中的第二级即CMM2的管理过程,选择几个适合我校具体情况关键过程域,对我校的考试过程进行管理。在这里我选择需求管理关键过程域。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需求,需求就是用户解决某一问题或达到某一目标所需的功能。TRM公司软件项目发现的BUG分布结果显示:在软件整个生命周期发生的错误中,45%是在需求和设计阶段产生的。可见,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进行详尽的需求分析,避免因需求问题而造成的人力和物力上的浪费。

       需求管理就是对软件的系统需求进行管理,对于本文来说,就是对考试、评分的整个过程的需求进行管理。

       (一)目标

       考试评分过程的需求管理目标是确保需求分配是受控的,建立一组供考生和教师使用的基线,使考生和教师在考试的过程都能遵循这个基线,从而使整个过程可描述、可度量,并建立相关文档。

       (二)执行约定

       执行约定就是项目遵循一个书面的、组织上的方针去管理分配给软件的系统需求。我校目前考试过程中的各种规定还不是很健全,在细节上还有一些漏洞,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和教师在执行过程中产生一些分歧,产生一些不太好的结果,如:

       (1)每个考场考生不得多于35人,监考老师必须为两名,不得随意减少监考教师人数。

       (2)考试过程中要求对30分钟后没有到考场的学生按缺考处理。(3)在考试过程中,考生不得有任何作弊的行为,否则以考试作弊论处。

       (4)监考教师在学生考试过程中,不得对与考试试题相关的问题做任何提示,否则按违反考试纪律处理。

       (5)考试结束后,在装订试卷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试卷装订要求进行装订。以上这些规定看似比较规范和严密的,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就会发现漏洞,如考试中虽然对考生人数和监考教师人数做了规定,但是没有相关的表格和机制来考核或监督这些人数是否符合要求;第二条中虽然定义了缺考考生,但是我校的实际情况是每个考场不一定都是标准考场,也就是说有些考场的考生人数本来就没有满35,这样就导致监考教师无法确认考场中的空座位是缺考的考生呢还是本来就没有安排考试;考试过程中学生的作弊行为,是最难认定和最容易引起分歧的,因此,各高校在这个问题上在建立文档是更应该详尽、完善、精确,尽量避免产生矛盾;考试过程中教师是否违纪,在没有监督机制的情况下也是很难确认的,因此一定要健全教师、考试相互监督机制;在试卷装订过程中,也是最容易出错的一个环节,我校虽然给出了装订试卷的要求和顺序,但是没有明确指定由谁或按什么标准来衡量试卷装订的标准程度,这样就导致个别教师粗心大意没有按照要求装订,但没有被及时发现,最后导致在阅卷老师在阅卷过程中才发现,这时重新返工,会造成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根据以上分析,必须给出一个书面的、详尽的文档去描述和约定考试过程。我们给出的执行约定如下:

       (1)每个考场考生不得多于35人,监考老师必须为两名,不得随意减少监考教师人数。考试开始后,由指定考务人员逐个考场进行检查,查看考生人数和监考教师人数是否符合要求,并进行记录,最后将所有考场信息汇总后交于院办备案。

       (2)考试过程中要求对30分钟后没有到考场的学生按缺考处理。每个考场随试卷附带考生名单,并要求考生在进入考场时签名确认,考试结束后将考生签名交于院办备案。

       (3)在考试过程中,考生不得有任何作弊的行为,否则以考试作弊论处。每个考场随试卷附带考场记录单(具体记录单略),监考教师可以根据记录单中列举的情况来判断学生是否违纪。

       (4)监考教师在学生考试过程中,不得对与考试试题相关的问题做任何提示,否则按违反考试纪律处理。要求监考教师在开考前在教室黑板上公布监督电话,若学生发现违反考纪的行为可在考试结束后进行举报。(5)考试结束后,在装订试卷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试卷装订要求进行装订。给出试卷装订要求的正式文档,每个考场装订是试卷由指定的考务人员进行检查,责任落实到人,负责到底。

       (三)执行能力

       执行能力就是对每个项目建立分析系统需求,并对分析需求建立文档,软件工程组和其他组的成员受到培训以便完成他们的需求管理活动。

       建立考场考生人数及监考人数登记表;建立考场记录单;建立各考场考生签名表;建立试卷装订要求文档;预留考试监督电话。

       考试前对监考人员进行培训,掌握整个考试流程,了解考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掌握考试规则;对考务任务进行培训,掌握考试流程,对整个考试过程进行服务和监督。

       (四)实施活动

       实施活动涉及三个方面:需求定义的管理、需求实现的管理和需求变更的管理。需求定义的管理

       在考试去前夕,有学院领导和考务组组长组成巡考组,对考试的需求进行评审,查看各项需求是否完善和满足要求,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改进。

       需求实现的管理

       在考试过程中,由巡考组进行督查,查看学生是否按照参加考试;监考教师是否在监考过程中尽职尽责;考试过程中是否有违纪行为。

       需求变更的管理

       当上级教务处对考试过程的需求做了更改,由巡考组和教务组对变更进行评估,并将最终的结果及时的传达给考生和监考教师,及时更改各相关文档。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考试过程的需求管理进行讨论,通过对我校现行的考试过程进行分析,发现缺陷和漏洞,借助CMM2的需求管理关键域,对考试过程需求进行改进,目的是通过加强过程过来和监控,以保证结果的正确和可控,提高我校考试工程管理的成熟度,最终提高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

       参 考 文 献

       [1]科迪斯.People CMM人力资源管理框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2]杨一平.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方法及其应用.背景:人民邮电出版社,2022.[3]蔡皖东.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模型(SSE-CMM)及其应用.陕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22.注:此文曾在《电子制作》2022年 月17期上发表。

第二篇:CMM 二级SQA 关键过程域

       CMM 二级SQA 关键过程域

       软件工程 硕1005班

       程陈

       3210011075

       软件工程学的发展为软件开发带来了收益,但也有许多方面不尽如人意。准确定义软件过程现状,要求有一套评价标准、一个度量框架以及对其他许多工作提出的要求。CMM二级“可重复级”是第1 个软件过程改进的台阶,二级中的6 个关键过程域(KPA)(需求管理、软件项目策划、软件项目跟踪和监督、软件子合同管理、软件质量保证、软件配置管理)集中关注软件项目所关心的、与建立基本软件项目管理和控制有关的事项。

       其中,SQA 为管理者提供对软件项目正在使用的过程和正在构造的产品的可视性。SQA 是绝大多数软件工程过程和管理过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前5 个关键过程域是围绕着组织软件工程过程展开的过程管理,SQA 关键过程域则是全程确保这5 个KPA 活动的过程符合标准、规程和组织方针,与组织外部施加标准和要求的一致性。由于SQA 在整个软件过程管理中对所有KPA 起着全程监督作用,因此SQA 在整个软件工程过程的改进中有着最实际的第一手资料,对过程改进起着关键的作用。SQA 过程实施与软件过程改进

       1.1 SQA 过程 1.1.1 SQA 过程的职能

       SQA 过程实施必须有一个独立的机构,如SQA 组,充当高层关注软件项目的“眼睛和耳朵”。SQA 组有一个独立于项目经理、项目软件工程组和其他软件有关组的向CMM管理委员会报告的渠道,必须具有独立验证与确认(independent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IV&V)的功能。组织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SQA 组人员,例如,SQA 人员可以由质量处人员与开发部门人员结合组成,直接由质量部门领导。SQA 的独立性保证了使其成为高层管理者在软件项目上的“耳目”,并真正行使监督的职能。

       1.1.2 SQA 过程的流程与软件开发过程的关系

       SQA 参与软件项目早期策划并制定SQA 计划,SQA 的核心工作是对软件过程评审和维护。使软件开发或维护过程不仅是一个技术开发过程,而是一个软件工程过程。图1 显示了SQA 过程的流程。

       图1

       SQA 过程的流程

       从图1 可以看出,SQA 负责对软件开发过程所有阶段进行评价。SQA 通过制定一系列过程评审检查表,来评价每一软件开发过程对标准、规程的符合性,适时地反映软件项目过程可视性,将有关项目过程状态信息提供给高层和软件项目负责人。从软件需求阶段开始到系统测试为止,软件质量保证过程与软件开发过程是同步的,并且与软件开发过程具有双向反馈信息。图中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SCM)是CMM 二级的一个KPA。

       1.2 SQA 过程的实施

       软件过程管理的目标是在按计划生产产品的同时提高组织的能力,以便生产更好的产品。如果过程的未来业绩在一个设定的统计区间内可以预测,可以认为这一过程是稳定的,或处于统计控制之下的。在CMM 二级中,它为组织定义了管理基本软件过程的模型,在关键实践中,一般只描述“做什么”,而不强制规定“如何做”。

       1.2.1 评审软件过程活动

       SQA KPA 就是对过程定期地评价以决定它们的当前适宜性和有效性,SQA 应能有效地识别过程必需的和有益的改进,保证软件开发计划、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软件质量保证计划或其他计划的实施和控制。下面是SQA 实施软件过程评审的要点:

       (1)SQA 评审过程:SQA 本身应遵循一个已定义的审核过程,并且SQA 评审过程应为项目所有人员接受。SQA 评审采用检查表方式将要检查的内容写成检查项;

       (2)SQA 评审范围:必须确定SQA 评审的范围,例如:代码审查,单元测试过程评审;(3)过程符合性:对那些遵循过程的开发活动,SQA 人员应积极地报告过程活动符合项目活动和项目目标的有效性,并建议采取改进措施(改变不够健壮的过程);(4)过程不符合性:对那些不遵循过程的开发活动,SQA 人员应报告不符合项以及它对项目的影响,并建议由项目组或向上管理层采取纠正措施。

       SQA 评价软件开发过程及其评价项目所有过程的任务,并验证二级5 个KPA 活动。以此来保证项目开发的质量。在整个实施过程中,SQA 人员工作同步于开发人员,并在周例会、评审会上适时地报告当前开发过程的状态,使软件开发过程适当可视。对过程符合的,建议项目组采取改进措施;对过程不符合的,建议项目组采取纠正措施。如在项目级不能解决的不符合问题,则上溯至高层。作为组织过程改进的数据信息,分6 个方面进行描述:

       (1)评价软件产品评审过程:SQA 应该报告评价的软件产品验证过程的结果和报告实施任务的度量。

       (2)评价项目计划和监督过程:SQA 保证项目产品评价活动满足项目计划,对计划的任何变更需得到项目负责人的批准。SQA 将确定标准或实施方针,适当的数据项描述有助于剪裁标准、实施方针以符合项目的需要。

       (3)评价基本软件开发过程:参与软件项目早期策划并制定SQA计划;主要评价体系结构设计、需求和设计,负责代码审查;评价单元测试、CSC 集成测试、CSCI 合格性测试、系统集成及测试、系统合格性测试和项目结束交付过程。SQA 将评价准备最终项交付的活动,以保证最终项产品的功能和物理审核满足计划和项目需求。在某些情况下,如果项目不符合项目需求或标准,SQA 应禁止项目的交付,例如:文档,代码或系统。

       (4)评价其他管理过程:评价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支撑过程满足组织相关规程、项目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要求。

       (5)实施配置审核:按配置管理计划实施配置审核,一般在以下几种时机:1)软件工作产品正式发布即软件产品基线建立之前;2)很多较小的变更或基线变更时。

       (6)验证5 个KPA:1)SQA 组评审和/或审核管理分配需求的活动和工作产品,并报告其结果;2)SQA 组评审和/或审核软件项目策划的活动和工作产品,并报告其结果;3)SQA 组评审和/或审核软件项目跟踪和监督的活动和工作产品,并报告其结果;4)SQA 组评审和/或审核软件分包工作的活动和工作产品,并报告其结果;5)SQA 组评审和/或审核SCM 的活动和工作产品,并报告其结果。

       1.2.2 审核软件工作产品

       审核系统需求分析过程、系统设计过程、软件需求分析过程、软件设计过程、编码和单元测试过程、单元集成和测试、CSCI 合格性测试、CSCI/HWCI 集成和测试、系统合格性测试过程、项目结束交付过程的所有文档审核。

       1.2.3 参与配置审核、评审技术活动、管理活动

       SQA 按需求实施或依据项目SCMP 协助做正式配置审核。配置审核是CSCI 的正式验证。有2 种配置审核类型:功能配置审核(FCA)和物理配置审核(PCA)。由项目组实施的技术评审将评审过程和最终软件产品,而不是评审产生的文档资料。SQA 将保证技术评审是可实施的和有选择地关注符合经批准的技术文档,并报告评审结果。

       对软件项目状态、进展、问题和风险的SQA 的周期管理评审将提供项目活动的一个独立的评价。SQA 将提供下列各项数据给上级管理部门:(1)依从性。识别项目与已建立的组织和项目规程的依从性。(2)问题区域。基于技术评审结果分析,识别潜在的或实际的项目问题区域。(3)风险。基于参与和评价项目进展和问题区域,识别风险。SQA 人员将报告评审结果,并跟踪管理评审发现的问题直至问题处理结束。

       1.2.4 SQA 处理项目的不符合问题

       对项目的不符合问题,无论是在项目内还是在项目外处理,都必须由SQA 人员来跟踪,直至关闭。对不符合问题有3 种方式解决:

       (1)使得产品或过程满足标准、规程、或需求(改正不符合项);(2)改变标准或规程以它可用;

       (3)做出管理决策,允许不满足标准、规程、或需求(让步)。

       对组织暂时不能处理的不符合问题,提出让步处理,作为组织软件过程改进的信息。

       1.3 SQA KPA 与软件过程改进

       CMM 主要目标是实现过程的控制和度量,以建立持续改进的基础。组织要求有一套评估方法和项目管理体系才能确保使用CMM,评估帮助组织认清其成熟度状态。整个软件过程的改进以许多小的改进步骤为基础,这些小的改进步骤通过一些关键实践来实现。过程改进的信息从哪里来?表面上好像项目组可以向SEPG 提出,SEPG 自己也可以去发现。但是实际情况往往是:一方面项目组成员尤其是成熟度等级较低企业的项目组成员缺乏质量意识,只关注与自身相关的开发工作,对过程改进工作缺乏应有的认识,提不出问题或者有问题也不愿提出来;而另一方面SEPG 却又往往苦于不了解项目情况而找不到关键问题所在。SQA 的存在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因为SQA 经常要参与过程改进工作,又常常参与项目的活动,既熟悉过程体系又熟悉项目情况,所以SQA 在整个软件过程的改进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充当SEPG 和项目组之间的桥梁。过程改进的信息来源于:(1)它呈现了项目在实施CMM 二级中大部分问题,有些问题是因为项目组本身执行得不够规范而产生的,而另一些问题则是由于过程本身存在着一些缺陷引起的,如可操作性不强或前后矛盾等而让项目组无法实施。另外项目实施过程中值得借鉴的一些经验做法通过SQA 也会反映给高层和SEPG;(2)内部评估和外部机构对组织CMM 二级的评价中产生的强项、弱项、待改进项和建议项。以上2 点,SQA 在工作中都会客观反映这些问题以促使过程改进。

       为改进软件能力,组织必须分 6 步:(1)了解开发过程现状;(2)确定目标过程;

       (3)确定所需要的过程改进活动清单,并安排先后顺序;(4)制定完成所需活动的计划;(5)提供实施计划所需要的资源;(6)回到第(1)步。

       实施 CMM 是组织软件过程的一面镜子,看到组织目前软件过程的水平;评估是组织认清CMM 实施后的结果。例如,根据组织当前软件工程状况和发现的弱项、待改进项、建议项,提出过程改进分2 步:

       (1)强化培训,采取在组织级上实施以下几方面培训:

       1)软件开发文档模板(SJ 20778-2000)及UML 建模方法专题培训; 2)单元测试、合格性测试类型、技术、工具使用的专题培训; 3)Project 高层使用培训(结合开发计划案例);

       4)SQA 高层技能培训、课题组长项目管理专题培训。(2)开发SPP、SPTO 工具。实施SQA 过程的资源

       2.1 SQA 角色和技能

       SQA 角色来自CMM,这个角色也将拓展成软件项目管理的SQA,它对组织无论是处在软件工程的管理层上,还是在CMM 的管理层上,都必须有这个角色。这个角色的作用即是高层领导的耳目又是项目经理的副手,直接负责项目的质量保证。它应具备软件开发的技能、软件工程知识和基本项目管理知识。

       2.2 SQA 工具

       SQA 检查工具是检查单,分析工具首推Pareto 图。(1)检查单是SQA 的有效工具;

       (2)检查单既对过程活动又对工作产品;

       (3)过程检查表的有效性取决于检查项与项目实际的贴切程度和具体程度;(4)对检查结果必须进行分析,了解趋势,发现问题,宜采用Pareto 图。

       2.3 组织对SQA 的评审

       SQAG 是唯一一个检查其他KPA 的机构,而他本身也必须被监督,才能保证他的公正性、客观性。高层管理者、独立SQA 专家、项目经理定期评审SQA 活动,并向SQA 组发放评审结果,对不符合问题也被跟踪至关闭,确保SQA 活动是有效的。结论

       本文从 CMM 角度来阐述组织软件过程的改进,通过实施CMM,尤其是由SQA KPA 发现的问题。为此真正提供组织软件工程的能力,从而保证软件产品质量。

第三篇:高校宿舍管理系统用户需求简单描述

       用户需求描述:

       1.问题提出:

       宿舍管理也就成为学校日常管理的重中之中了,宿舍管理的方式也在不断的改进。随着电脑的普及与使用,现在的管理也提升了一个档次,渐渐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即从原来的人工记录管理模式转变为电脑一体化管理。为了方便重庆大学的宿舍管理实现无纸化办公,使工作更有条理,更方便,更有效率特提出研究出这套宿舍管理系统。

       2.结合重庆大学现行情况,和对楼管(直接用户)的交流,和长期的调研得出了,用户的大致需求如下:

       它主要实现包括:寝室的配置、学生入住、卫生检查、学生违纪(晚出晚归)、外来人员登记,物品搬出 房屋报修,可以更快地了解到每个学生的住宿情况,使公寓的管理效率更高,做的更好!基本功能需求

       本系统要实现的是重庆大学学生宿舍管理在设计该系统时,应尽可能的贴近学生 现行楼管的工作流程,便于用户操作。系统在实现上应该具有如下功能:

       1.系统要求用户必须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进入系统。

       2.系统应该提供宿舍的基本情况登记。包括添加寝室,修改寝室 查看寝室 删除寝室

       3.系统还应具有对学生的查看,添加、修改、删除学生基本信息的功能

       4.系统应提供人员来访登记及结束访问的详细登记,可查看修改 删除添加

       5.系统应提供学生在校期间物品出宿舍楼的详细情况登记,可查看修改 删除添

       6.系统应提供对晚出晚归的同学登记功能,可以查看 添加删除 修改

       7.系统应提供增加、删除、修改用户帐户的功能。

       8.系统还应具有添加、修改、删除学生基本信息的功能。

       2,报表需求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的某些信息应当能够以报表形式打印出来。基本上应该能够实现学生基本信息的报表打印、某宿舍具体住宿情况的报表打印、学生物品出入的信息,晚出晚归报表打印等的功能。

       3.系统管理需求

       系统管理员能对 楼管进行添加修改 删除

第四篇:产品/过程关键、重要特性管理规定

       常州雷利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标准

       产品/过程关键、重要特性管理规定

       编制:工程部 审核: / 批准:

       发布时间:2022.11.30 实施时间:2022.11.30

       目 录

       0 前 言 2 目的 3 适用范围 3 控制目标 3 风险点、风险及控制措施说明 3 术语和定义 3 职责与权限 3 程序说明 4

       7.1 产品/过程关键、重要特性的确定 4

       7.2 产品/过程关键、重要特性的标识 4

       7.3 产品/过程关键、重要特性的监视、测量 4

       7.4 产品/过程关键、重要特性的变更管理 6 相关文件 6 相关记录 6 附件 6

       0 前 言

       对顾客提出的产品/过程的关键、特殊特性,以及产品功能分析中确定的关键、特殊特性、工序实施重点管理,以确保产品满足顾客要求。

       本文件由工程部(家电)编制

       本文件由工程部(家电)归口管理

       本文件的主要起草人:谌志伟

       本文件历次发布情况

       ——首次发布日期:2022年7月

       ——第二版本发布日期:2022年9月

       ——第三版本发布日期:2022年9月

       ——第三版本第一次修订日期:2022年11月

       引用说明:本文件引用的注明日期的文件,其后的修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文件(勘误的内容除外),但鼓励本文件使用者根据使用需要引用该文件的最新版本。凡引用的不注明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目的对顾客提出的产品/过程的关键、特殊特性,以及产品功能分析中确定的关键、特殊特性、工序实施重点管理,以确保产品满足顾客要求。适用范围

       适用于顾客要求的,以及产品功能分析中确定的产品/过程的关键、重要特性和过程的管理。控制目标

       无 风险点、风险及控制措施说明

       无 术语和定义

       5.1产品重要特性:顾客关注的,对产品的性能、功能,安全性等重要品质有致命影响的重要尺寸或特性值。

       5.2 产品关键特性:与安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有关的产品特性。

       5.3 过程重要特性:产品形成产品重要特性的过程设备、仪器的重要特性值。

       5.4 过程关键特性:与安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有关的关键过程特性。

       5.5 产品安全(PL):PRODUCT RELIABILTY。

       5.6 特殊过程:该过程形成的产品质量特性不能通过检验和试验完全验证;不易测量或不能经济测量,其加工缺陷只有在使用后或后续使用中才能暴露出来。这样的过程确定为特殊过程(公司暂无特殊过程)。

       5.7 关键过程:形成产品关键特性和重要特性的过程。以及零部件加工过程中难度大、质量不稳定的过程确定为关键过程。职责与权限

       6.1 开发部/工程部:负责顾客特殊要求的识别和转化,负责产品/过程的关键/重要特性的选定及作业管理标准的制定。

       6.2 品保部:负责产品/过程关键、重要特性的质量监控、分析。

       6.3 采购部:负责采购零件、材料的产品/过程关键、重要及产品安全特性的管理要求确定及监督实施 程序说明

       7.1 产品/过程关键、重要特性的确定

       7.1.1 新品开发时,开发部/工程部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通过顾客要求的识别,确定顾客关注的产品关键、重要特性,同时通过FMEA等分析工具的运用,确定产品/过程关键、重要特性,并与生产、品保、采购等部门评审后,确定最终的产品/过程关键、重要特性,形成《特殊特性清单》。

       7.1.2 量产产品在创新、改进过程中有新的产品/过程关键、重要特性提出时,提出部门应反馈工程部确认后,修订《特殊特性清单》。

       7.2 产品/过程关键、重要特性的标识

       7.2.1 根据《特殊特性清单》中确定的产品/过程关键、重要特性,由开发部/工程部在设计、工艺文件中标识。品保部在检验文件、记录中标识,生产部在生产工位标识。

       7.2.2 标识符号

       特性名称

       标记

       产品重要特性

       ▲

       产品关键特性

       ★

       过程重要特性

       ▲

       过程关键特性

       ★

       产品安全

       

       产品重要特性 产品安全

       ▲

       产品关键特性 产品安全

       ★

       过程重要特性 产品安全

       ▲

       过程关键特性 产品安全

       ★

       特殊过程

       ◎

       关键过程

       ※

       7.3 产品/过程关键、重要特性的监视、测量

       7.3.1 控制值的确定

       产品/过程关键、重要特性的控制值可以通过样品实绩水平来分析确定,并在《控制计划》中明确。控制值的确定应由开发/工程部组织品保、生产、采购部门共同商定。

       7.3.2 控制方法的确定

       产品/过程关键、重要特性的监视、测量方法、频次、数量及负责人员等,应在《控制计划》中明确,并经品保、生产、采购等部门评审。

       产品/过程关键、重要特性值可以用统计技术方法分析的,其测量数据应不少于30个,以便进行能力等分析。

       7.3.3 人员的管理

       产品/过程关键、重要特性的岗位操作人员应按照《培训管理规定》经指定人员对其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该类岗位人员应培训多技能人员,以便在必要时及时补充。车间对该类岗位人员进行储备。

       7.3.4 关键、安全工位标识管理

       7.3.4.1 关键工位标识标准:在标识牌状态标识(上岗证、实习证)字体左边加红色小五角星(★)

       7.3.4.2 安全工位标识标准:在标识牌状态标识(上岗证、实习证)字体左边加绿色小菱形(◆)

       7.3.4.3 安全、关键工位标识标准:在标识牌状态标识(上岗证、实习证)字体左边依次平行加红色小五角星(★)和绿色小菱形(◆)。

       ※①7.3.5 控制计划中产品/过程关键、重要特性管控,可选择如下方式:

       ① 100%的检查;

       ② 防错控制;

       ③ 过程能力分析(PPK/CPK>1.33);

       ④ 客户同意的其他方法。G07-08-03。

       7.3.6 监视、测量设备的管理

       产品/过程关键、重要特性的监视、测量设备、仪器应经过MSA分析满足要求,并有定期分析计划。

       7.3.7 生产设备、工装、夹具的管理

       产品/过程关键、重要特性形成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应列入关键设备、工装并按照《设备设施管理程序》进行管理,关键、重要生产工序每6个月进行工序能力分析,关键、重要检测工序每年进

       行1次MSA分析。

       7.3.8 检验、测量

       生产车间、品保部应根据《控制计划》中规定的产品/过程关键、重要特性的控制方法对其进行检验测量,并记录在规定的记录表上。

       7.3.9 不合格管理

       产品/过程关键、重要特性的监视、测量结果不能满足《控制计划》规定的规范值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7.3.10 采购零件的关键、重要特性的管理

       品保部根据《控制计划》的要求或者零件图纸标记,与供方商定零件的关键、重要特性,并与供方商定控制方法。进货检验按照确定的控制方法对供方来料进行检验、试验或能力分析。确定由供方提供能力分析、试验检测报告的,则按规定定期保存供方提供的报告。

       7.4 产品/过程关键、重要特性的变更管理

       7.4.1 产品及其生产工艺、检测手段、控制方法等在创新、改进过程中发生变更影响产品/过程关键、重要特性的变更的,按《4M变更管理规定》执行。

       7.4.2 对于变更引起的人员、仪器、设备、监视、测量方法等变化,必须重新评价。

       7.4.3 变更可能是增加、删减特性项目,也可能是变更规范值。如变更特殊特性时,需以《更改通知单》的形式,更改《特殊特性清单》。相关文件

       8.1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CKJ-G03-02

       8.2 《培训管理规定》…………………………………………………CKJ-G10.1-03

       8.3 《设备设施管理程序》……………………………………………CKJ-G06.1-01

       8.4 《4M变更管理规定》………………………………………………CKJ-G07-12 相关记录

       序号

       记录名称

       表格编号

       保存部门

       最少保存期

       《特殊特性清单》

       CKJ-07-27

       开发部

       三年

       《更改通知单》

       CKJ-25-09

       开发部

       十年

        附件

       无

第五篇:加强过程管理

       加强过程管理,认真做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

       :李柄红

       珍视生命,安全第一,学校安全管理责任重于泰山。学校突发公共卫生安全工作事关每一个学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事关每一个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事关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与合格人才的培养,来不得半点的松懈和麻痹。以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为已任,把学校卫生安全工作摆上当前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落实关键措施,改善基本条件,消除卫生隐患,学校要切实提高对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消除侥幸心理,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也叫公共危机管理,是一种应急性的公共关系。一般来说包括自然灾难、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就学校而言容易引发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了创建“文明学校”,共创和谐校园,我们深知,学校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为此,我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按照《云南省学校安全条例》的要求,建章立制,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我校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已形成了一个整体运行体系,在防控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保证了学生身体健康和校园安全。

       一、领导重视,措施有力,责任到位

       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领导小组,并组织学习文件法规、明确方向,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工作,了解突发的公共卫生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在具体工作上,明确思路和目标,制定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应急预案,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具体可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为确保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学校制定并完善了《学校宿舍管理制度》、《校园环境管理制度》、《食堂卫生管理制度》、层层签订责任书等方式,实行责任追究制。坚持每天对校园周边、教室、宿舍、食堂、厕所、水电等公共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排除隐患,确保安全。学校定期对学生进行卫生常识和防病知识宣传把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当前,我校重点做好食品卫生、预防传染病、防交通事故、防拥挤踩踏等学生安全管理工作。

       在责任目标上我校基本形成了“分级管理、责任到人、岗位明确、措施到位”的运行机制,确保校园突发公共卫生安全工作的持续运行。

       二、防控管理工作制度化、常规化

       学校把学校卫生工作摆上位置,学校牢固树立“学校教育健康第一、安全至上”的思想,充分认识到做好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把有效控制学生集体食物中毒、1

       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和交通事故,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切实抓紧抓好,抓到实处,抓出成效。从不认为抓教学是硬任务,而抓卫生安全工作则是软任务,不能在管理中形成“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我校在制度建设上,按照《食品卫生法》、《云南省学校安全条例》完善了《学校专任驾驶员交通安全责任书》、《学校教职工交通安全责任书》、《门卫、处室、班主任、科任教师工作人员安全责任书》、《食堂工作人员安全目标管理协议书》食品卫生管理制度、食堂安全操作管理制度、食堂工作人员岗位管理,完善制度建设使学校公共卫生安全管理有了保障,建立并强化卫生安全工作责任制。为保证卫生安全工作责任制的有效落实,在建立工作责任制的同时应强化责任追究,完善学校卫生安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强人员培训,使学校卫生管理成为每一个具体工作人员的自觉行动。规章制度和工作要求随着季节以及学校需要修改和补充,严格要求负责人按照规章制度进行规范管理。

       认真扎实地抓好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积极创造条件,认真做好安全教育进教学计划、进课堂、进班级的工作,扎实安排好“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抓好学生养成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我校安全卫生工作纳入到少先队监督岗每日的检查、每周对班级的评比中,列入学年对教师的综合量化考核中。

       特别是寄宿制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与卫生防疫管理。我镇现有8所寄宿制学校,住校学生占在校学生数的60%左右。学校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州有关文件精神,切实落实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部门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并认真执行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强化学校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管理,加强健康监测工作。建立并完善学生晨检制度和食品卫生从业人员日检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并及时采取隔离防范措施,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强化学校卫生安全预案管理,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研究制订学校传染病流行、群体性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应急预案具有可操作性,预案的内容和工作要求要宣传到每一个责任人,确保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立即启动,有效实施。

       三、加强过程管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班级是教育教学管理的前沿,抓好了前沿阵地的管理,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率。所以,我校紧抓班级的宣传教育工作不放松,在抓好“点”的教育的同时,我校更注重“面”的教育工作,充分利用每周升旗和每天课间操有针对性地教育。每学期进行“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远离艾滋”、“法律知识就在我身边”等专题宣传、禁毒展板宣传活动、进行交通法规和交通事故展板宣传。学校通过家长会并与家长签订《家校安全教育监护责任书》与家长达成共识,使学校与家庭共同负起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与监护职责。

       大力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防病防疫防中毒能力,我校结合学生特点和学校卫生工作实际,开展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做到月月有主题。预防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和消化道传染病流行事件以及食物中毒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认真

       落实各项传染病防控措施,我校把学生的个人卫生、学校环境卫生纳入到学校常规管理工作考核中。教育学生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染他人。要求学生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间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对学生行为实施积极的卫生干预,实行日检、周查、月总结的安全检查制度。多渠道加强学校食堂、饮用水的检查、预防、控制,促进广大师生树立健康意识,养成健康行为。

       建立日常检查和管理活动记录工作,我校逐步形成工作做实、注重细节、落实责任、定期汇报的良好工作局面。安全工作划片负责,建立检查专门档案,安全保卫工作形成了建有日工作任务有和巡逻有记录、发现问题有处理、有上报记录等工作记录。形成检查、处理、反馈的良好工作氛围。

       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学校严格规范学校后勤社会化行为,消除学校公共卫生安全隐患,坚决防止学校对后勤“一包了之”、“以包代管”。尤其对食堂场所实行社会化经营时必须严格审查经营者的资格,不具备条件的人员一律不得参与竞标,杜绝食堂承包经营过程中少数人或个别人说了算的现象。严把从业人员进口关。确保食堂招聘德行好、有一定卫生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人员上岗,并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对学校食堂实行承包、租赁经营后食品卫生安全得不到保障的,不服从或不配合学校实施卫生安全管理和监督的,要采取果断措施,坚决予以纠正,切实保证学校卫生安全管理的各项规定和要求落到实处。严格要求对没有冷藏设备的食堂不得出售凉拌菜,严格要求炒四季豆要熟透,豆浆应煮沸后再用文火沸腾5分钟,发芽马铃薯、有毒蘑菇以及各种野果不加工出售,防止食物中毒。

       防控传染病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学校建立晨检制度,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自觉身体症状,如有异常应上报班主任,因病缺勤的学生应主动与班主任联系,告知病因。老师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课等情况应及时告知学校领导进行一步排查及上报,以确保做到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报告。

       报告制度及处理程序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管理环节。报告制度实行学校一把手负责制,严格要求学校发生或接到突发安全事故后,必须在5—8分钟内向镇中心学校报告,镇中心学校及时向镇政府、县教育局报告,并及时向公安、交警、卫生、消防等部门报案请求援助。学校本着“先控制、后处理、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果断处理,积极抢救,指导现场师生离开危险区域,保卫好学校贵重物品,维护现场秩序,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上交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有关材料,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对缓报、瞒报、延误有效抢救时间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予以纪律处分并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