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3-恩施州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第一篇:1713-恩施州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恩施州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出炉

       发布时间:2022-05-11 16:21:04 信息来源: 恩施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昨日,我州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州统计局发布了我州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公报显示,我州户籍人口为3975661人,常住人口3290294人,我州人口呈净流出态势。公报在披露相关统计数据的同时,还对一些重要数据作了解读。

       人口总量:户籍人口近400万,常住人口逾329万

       以2022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全州常住人口为3290294人。这里常住人口的统计口径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外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全州户籍人口为3975661人(含户口待定),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户籍人口3797794人比较,增加了177867人,增长了4.68%,十年平均增长4.58‰。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州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家庭人口:户均3人,家庭户规模缩小

       全州常住人口共有家庭户1044689户,家庭户人口为3136546人,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为3.0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52人减少了0.52人。

       解读: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州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等因素的影响。

       性别构成:男女性别比趋向平衡

       这次人口普查,全州常住人口中,男性为1674214人,占总人口的50.88%;女性为1616080人,占总人口的49.1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1.08下降为103.60,而全省的统计数据是从108.59下降为105.56,全国的统计数据是从106.74下降为105.2。

       年龄构成:老人占近11%,老龄化进程加快

       这次人口普查,全州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614655人,占总人口的18.68%;15-64岁的人口为2315443人,占总人口的70.37%;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60196人,占总人口的10.95%。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22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2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3.97个百分点。

       解读:我州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条件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受教育程度:近17万人受过高等教育 这次人口普查,全州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168537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406420人;具有初中程度的1167815人;具有小学程度的1091009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691人上升为5122人,而全省的统计数据是由3898人上升为9533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5792人上升为12352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9008人上升为35493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45104下降为33158人。

       全州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83005人,文盲率(是指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9.62%下降为5.56%,下降了4.06个百分点,全省的统计数据是7.15%下降为4.58%。

       解读: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和文盲率的变化,反映了十年来我州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

       人口分布:恩施市有近75万人

       这次人口普查,恩施市常住人口最多,近75万人,鹤峰县常住人口最少,不足20万人。

       全州常住人口地区分布如下:恩施市749609人,利川市654197人,建始县411936人,巴东县420798人,宣恩县310390人,咸丰县300648人,来凤县242920人,鹤峰县199796人。

       (责编:段圣洁)

第二篇:2022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全国总人口约为13.39亿人 10年增加7000多万

       2022年04月28日10:20国家统计局网站我要评论(15)字号:T|T 转播到腾讯微博

       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

       以2022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新闻媒体的积极配合下,经过近千万普查人员的奋力拼搏和十三亿各族人民的积极参与,人口普查顺利完成现场登记、复查和事后质量抽查等工作,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予以公布。

       一、人口总量

       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二、家庭户规模

       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三、性别构成

       这次人口普查,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四、年龄构成

       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五、民族构成

       这次人口普查,汉族人口占91.51%,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91.59%下降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8.49%,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8.41%上升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十年年均增长0.67%,高于汉族0.11个百分点。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这次人口普查,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文盲率(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08%,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6.72%下降2.64个百分点。

       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和文盲率的变化,反映了十年来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

       七、城乡构成

       这次人口普查,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的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5万人,占50.32%。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这表明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八、地区分布

       这次人口普查,东部地区人口占31个省(区、市)常住人口的37.98%,中部地区占26.76%,西部地区占27.04%,东北地区占8.22%。

       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2.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比重都在下降,其中西部地区下降幅度最大,下降1.11个百分点;其次是中部地区,下降1.08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0.22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2000年人口普查排在前五位的是河南省、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江苏省。

       九、人口的流动

       这次人口普查,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3996万人,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2143万人。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700万人,增长81.03%;其中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增加10036万人,增长82.89%。这主要是多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和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人口普查现场登记结束后,在全国随机抽取了402个普查小区进行事后质量抽查,通过与现场登记结果比对,这次普查的漏登率为0.12%。

       这次人口普查取得了关于我国人口总量、素质、结构、分布等大量的基础数据,是一笔极为宝贵的信息财富,对制定“十二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我们正在组织力量进行详细汇总和分析,并将陆续予以公布。

       <国家统计局>

第三篇:河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河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22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河南省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全省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省常住人口

       全省常住人口[3]为94023567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92558060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465507人,增长1.58%。年平均增长率为0.16%。

       二、家庭户人口

       全省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25926993户,家庭户人口为9002187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47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7人减少0.23人。

       三、性别构成

       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7489938人,占50.51%;女性人口为46533629人,占49.49%。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58下降为102.06。

       四、年龄构成

       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9745926人,占21.00%;15~64岁人口为66418842人,占70.64%;65岁及以上人口为 7858799人,占8.36%。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4.9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54 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4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

       全省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92895284人,占常住人口的98.80%;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28283人,占常住人口的1.2%。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01557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422668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99226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2667662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674人上升为6398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0031人上升为1321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9392人上升为42460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3196人下降为24108人。

       全省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3991450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438550人,文盲率[5]由5.87%下降为4.25%,下降1.62个百分点。

       七、人口地区分布

       全省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

       地区别常住人口(人)比重[6](%)2000年 2022年

       郑州市 8626505 7.30 9.17

       开封市 4676159 5.02 4.97

       洛阳市 6549486 6.83 6.97

       平顶山市 4904367 5.26 5.22

       安阳市 5172834 5.66 5.50

       鹤壁市 1569100 1.53 1.67

       新乡市 5707801 5.93 6.07

       焦作市 3539860 3.61 3.76

       濮阳市 3598494 3.79 3.83

       许昌市 4307199 4.52 4.58

       漯河市 2544103 2.48 2.71

       三门峡市 2233872 2.39 2.38

       南阳市 10263006 10.50 10.92

       商丘市 7362472 8.50 7.83

       信阳市 6108683 7.16 6.50

       周口市 8953172 10.68 9.52

       驻马店市 7230744 8.17 7.69

       济源市 675710 0.69 0.72

       解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汇总数。

       [2]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3]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境外”是指我国海关关境以外。

       [4]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5]文盲率是指全省(市、区)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

       [6]指各省辖市的常住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的比重。

第四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今日发布。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22年11月1日零时。所谓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就是规定一个时间点,无论普查员入户登记在哪一天进行,登记的人口及其各种特征都是反映那个时间点上的情况。根据上述规定,不管普查员在哪天进行入户登记,普查对象所申报的都应该是2022年11月1日零时的情况。通过这个标准时间,所有普查员普查登记完成后,经过汇总就可以得到2022年11月1日全国人口的总数和各种人口状况的数据。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为23162123人。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家庭户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7][3]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7985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96564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876400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54656573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0413094人,文盲率[8]由6.72%下降为4.08%,下降2.64个百分点。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中,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86075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10]为39959423人,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21426652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6995327人,增长81.03%。

       登记误差

       普查登记结束后,全国统一随机抽取402个普查小区进行了事后质量抽样调查。抽查结果显示,人口漏登率为0.12%。

第五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关于印发《广东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和工作方式》的通知

       时间: 2022年03月23日来源:本站原创: 佚名浏览次数: 658

       关于印发《广东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和工作方式》的通知

       2022-02-1

       1粤人普字〔2022〕1号

       各地级以上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广东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现将《广东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和工作方式》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制定相应的职责分工。

       广东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领导小组

       二○一○年二月十日

       广东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和工作方式

       广东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全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组织和实施。各成员单位的主要职责是参与全省人口普查的组织领导;研究决定我省人口普查的重大事项;制定和协调人口普查相关政策;组织人口普查全民动员,检查、指导全省各地的人口普查工作。

       一、职责分工

       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省情省力调查,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工作难度大。省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本部门的职能作用,切实按照省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的要求和职责分工,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共同做好人口普查工作。按照各部门的职能分工,具体分工如下:

       (一)省统计局

       1、负责全省人口普查的日常组织和具体协调工作。

       2、全面负责人口普查的专业技术工作,做好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

       3、做好普查资料汇总、数据审核处理工作。

       4、建立人口数据库和人口地理信息库。

       5、制定人口普查资料开发应用研究规划,做好普查资料的管理应用工作,组织普查数据结果的社会发布。

       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等普查的法规制度,组织开展人口普查执法检查活动。

       (二)省公安厅

       1、负责户口整顿工作。摸清户籍人口、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人口,应落未落户人口、应销未销户人口等情况,并将有关资料提交同级普查机构,供普查登记时参考。

       2、提供居住在省内的台湾居民和外籍人员的相关资料。协助配合做好台湾居民和外籍人员的普查登记工作。

       3、组织基层公安部门参加人口普查工作,做好普查摸底、现场登记阶段的配合协助工作。

       (三)省人口计生委

       1、负责协调制定有利于开展人口普查的相关政策。

       2、提供分区域育龄妇女及生育情况资料。

       3、组织基层计生干部和群众参与和配合普查登记工作。

       (四)省委宣传部

       1、会同人口普查办公室制定人口普查宣传工作计划,拟定宣传提纲,部署宣传工作。

       2、组织协调各类新闻媒体进行人口普查全民动员,协调新闻媒体对人口普查工作进展情况及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等及时进行宣传报道。

       3、组织协调各类新闻媒体做好人口普查宣传月活动。

       4、指导、督促各市、县(市、区)宣传部门做好人口普查宣传工作。

       (五)省发展改革委

       负责协调人口普查实施方案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的衔接工作。

       (六)省教育厅

       1、负责提供各级各类在校学生相关资料。

       2、协助做好各级各类在校学生的宣传动员工作。

       3、配合做好各大专院校在校学生的普查登记工作。

       (七)省民宗委

       配合做好少数民族人口的普查登记工作。

       (八)省民政厅

       1、提供截止2022年末全省乡镇以上行政区划名录,全省城市居委会和农村村委会名录。

       2、2022年下半年暂停全省行政区划调整。

       3、提供婚姻登记、死亡人口遗体火化等方面资料。

       (九)省财政厅

       1、负责普查经费的协调保障和使用监督工作。

       2、协同省人口普查办公室检查、督促市、县(市、区)普查经费按时拨付、足额到位、专款专用。

       (十)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1、负责做好相关政策的协调工作。

       2、提供失业人员、农民工的相关资料。

       3、协助做好基层普查指导员、普查员的选调工作。

       4、配合做好农民工的普查登记工作。

       (十一)省国土资源厅

       负责人口普查制图所需的地理信息和资料的协调保障工作。

       (十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1、负责协调配合房屋普查的相关工作。

       2、提供居民住房的有关信息资料。

       3、组织协调物业管理公司提供业主信息基础资料并协助普查员上门入户登记。

       (十三)省卫生厅

       协调提供有关新生儿信息资料。

       (十四)省外办、省港澳办、省台办

       1、负责人口普查中涉及外籍人员及港、澳、台人员相关政策的协调、解释工作。

       2、提供居住在省内外籍人员及港、澳、台人员的相关资料。

       3、协助做好外籍人员及港、澳、台人员的普查登记工作。

       (十五)省广电局

       1、组织协调广播、电影、电视等新闻媒体做好人口普查宣传动员工作,对人口普查工

       作进展情况及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等及时进行宣传报道。

       2、按全省宣传计划做好人口普查宣传月活动。

       3、指导、督促各市、县(市、区)做好人口普查宣传工作。

       (十六)省工商局

       1、提供全省企业法人、分支机构和个体工商户的单位名录。

       2、协助做好个体工商户的宣传动员和普查登记工作。

       (十七)省农垦总局

       组织协调全省农垦系统做好宣传动员和普查登记工作。

       (十八)省军区

       1、负责做好解放军现役军人的人口普查工作。

       2、做好军队营院内编内职工、家属、保姆等人员的普查登记工作,并将普查表移交当地普查机构。

       (十九)省武警总队

       1、负责协调武警部队人口普查的组织实施工作。

       2、做好武警部队营院内家属、保姆等人员的普查登记工作,并将普查表移交当地普查机构。

       (二十)其他单位

       省监察厅、省司法厅、省农业厅、省国资委、省地税局、省法制办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负责人口普查的督促检查和相关政策的协调工作。

       二、工作方式

       (一)不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研究决定人口普查的重大问题。

       (二)人口普查的重大问题由领导小组会议议定,日常工作问题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处理。

       (三)领导小组重要文件报省政府主管领导批准后印发,一般性工作文件由领导小组副组长、省统计局局长签发。

       (四)人口普查涉及的有关政策问题需要协调的,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商有关部门协商提出意见后,按程序报批。

       (五)在人口普查前期准备、现场登记、质量抽查阶段,领导小组成员应按职责分工到各地检查指导,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各阶段的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