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治疗痹症(含五篇)

第一篇:中医针灸治疗痹症

       中医针灸治疗痹症

       痹证是由风、寒、湿、热等病邪引起,以肢体关节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关节灼热、肿大等为主症的一类病症。古代痹证的概念比较广泛,包括肢体痹和内脏痹。本节主要讨论肢体的痹证。常见于西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病。本病与外感风、寒、湿、热等邪及人体正气不足有关。风、寒、湿、热之邪侵入机体,痹阻关节肌肉经络,导致气血痹阻不通,产生本病。正如《素问·痹论》所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根据感受邪气的相对轻重,常分为行痹(风痹)、痛痹(寒痹)、着痹(湿痹);若感受热邪,留注关节,或素体阳盛、阴虚火旺,复感风寒湿邪,邪从热化,可见关节红肿热痛兼发热,为热痹。【临床表现】本病以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等为主症。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常有发热及游走性、不对称性关节红、肿、疼痛,特别是膝、肘、腕及踝关节,一般1~4周内症状消失,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实验室检查可有血沉加快、抗链球菌溶血素“O”阳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累及手足小关节,以关节肿痛、活动受限、“晨僵”为特点。大多数呈对称性、游走性多关节炎,伴关节腔内渗液,近端指关节常呈棱形肿胀,最终导致关节僵硬、畸形,症状缓解与反复呈多次交替发作,本病可破坏骨质。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RF)阳性占80 %。骨性关节炎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及关节韧带附着处骨质增生为特点。X 线检查可见关节边缘尖锐,有唇样骨刺或骨桥形成,关节间隙不匀称、狭窄等。1 .行痹(风痹)疼痛游走,痛无定处,时见恶风发热,舌淡、苔薄白,脉浮。2 .痛痹(寒痹)疼痛较剧,痛有定处,遇寒痛增,得热痛减,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3 .着痹(湿痹)肢体关节酸痛,重着不移,或有肿胀,肌肤麻木不仁,阴雨天加重或发作.苔白腻,脉濡缓4 .热痹 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关节活动不利,可累及多个关节:伴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苔黄燥,脉滑数。【治疗方法】1 .基本治疗治则:通经活络止痛,行痹兼活血祛风,痛痹兼温经散寒,着痹兼除湿化浊,热痹兼清热消肿;行痹、痛痹、着痹针灸并用,泻法;热痹只针不灸,泻法。处方:局部取穴并根据部位循经选穴。肩部:肩髃 肩髎 臑俞肘部:曲池 天井 尺泽 少海 小海腕部:阳池 外关 阳溪 腕骨脊背:大椎 身柱 腰阳关 夹脊髀部:环跳 居髎 秩边股部:伏免 殷门 承扶 风市 阳陵泉膝部:膝眼 梁丘 阳陵泉 膝阳关踝部:申脉 照海 昆仑 丘墟方义:病痛局部取穴及循经选穴可疏通经络气血,使营卫调和而风、寒、湿、热等邪无所依附,“通则不痛”,痹痛遂解。加减:行痹加膈俞、血海活血调血,遵“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义;痛痹加肾俞、关元温补阳气、祛寒外出;着痹加阴陵泉、足三里健脾除湿;热痹加大椎、曲池清泻热毒;各部位均可加阿是穴。操作:各部脑穴常规针刺。大椎、曲池可点刺出血;肾俞、关元用灸法或温针灸法。2 .其他疗法(l)皮肤针:用皮肤针重叩脊背两侧和关节病痛部位,使出血少许并加拔火罐。(2)电针:针刺得气后,接通电针仪,用连续波刺激10~20 分钟。(3)穴位注射:选用当归、防风、威灵仙等注射液,在病痛部位选穴,每穴注人0.5~l ml。注意勿注入关节腔内。每隔1~3日注射l 次。【验案举例】姚某,男,39岁。患者自述两膝关节疼痛肿胀不断加重已近月余,坐卧均痛,屈伸不利,步履艰难,夜不能寐,甚则不敢站立。近2 日来,两手腕关节及腰部均有痛感。诊断为“痛痹”。取梁丘、膝眼、阳陵泉、足三里、阳池、合谷、肾俞、气海俞等穴,平补平泻,针后加灸。治疗2 次后关节疼痛显著减轻,行动自如。共治疗20 余次诸症消失(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学简编.第2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374)。【文献摘录】1.《针灸资生经》:飞扬治历节风、足趾不得屈伸。2.《针灸大成》:四肢风痛,曲池、风市、外关、阳陵泉、三阴交、手三里。3.《神灸经纶》:臂腕五指疼痛,腕骨、支正……风膝肿痛,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太冲、昆仑……五痹,曲池、外关、合谷、中渚、膏肓、肩井、肩髃……上中下三部痹痛,足三里。【按语】1.针刺治疗痹证有较好的效果,尤其对风湿性关节炎;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缠绵反复,属于顽痹范畴,非一时能获效。2.本病应注意排除骨结核、肿瘤,以免延误病情。3.患者平时应注意关节的保暖,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约稿启示:欢迎各级医务工,尤其是中医针灸临床、教育、科研人员投稿,一经发表,支付高额稿酬。投稿邮箱:wfasedu@.com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培训中心(北京世针传统医学培训中心)是北京市民政局注册,教委备案的国家最早从事中医、针灸、按摩的培训机构,2022年被中国社会组织评为5A级机构,三十年来培养了大批国内外中医针灸人才。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夕照寺街东玖大厦B座7层课程咨询微信:***责任编辑:水生木编辑:韦娟

第二篇:中医针灸治疗痔疮

       中医针灸治疗痔疮

       凡是直肠下段黏膜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瘀血、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都称为“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以久坐办公的成人多见。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脏腑本虚,兼久坐久立,负重远行;或饮食失调,嗜食辛辣肥甘;或长期便秘、泻痢;或劳倦、胎产等均可导致肛肠气血不调,络脉瘀滞,蕴生湿热而成痔疾。

       【临床表现】

       根据痔核的位置可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三种。生于齿线以上者为内痔;生于齿线以下者为外痔;内、外痔兼有者为混合痔。临床以内痔为多。以便血、痔核脱出、疼痛、瘙痒为主症。

       肛门、直肠检查能进一步确诊,并可排除直肠癌、直肠息肉等。

       1.气滞血瘀

       肛内有肿物脱出,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或嵌顿,肛缘水肿,触痛明显,大便带血,舌黯红、苔白或黄,脉弦细涩。

       2.湿热瘀滞

       便血鲜红,便时肛内有肿物脱出,可自行还纳,肛门坠胀或灼热疼痛,腹胀纳呆,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3.脾虚气陷

       便时肛内有肿物脱出,不能自行还纳,便血色淡,肛门下坠,少气懒言,面色少华,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疗方法】

       1.基本治疗

       治则:气滞血瘀、湿热瘀滞者行气活血、清热利湿,只针不灸,泻法;脾虚气陷者健脾益气、升阳举陷,针灸并用,补法。

       处方:以督脉和足太阳经腧穴为主。

       长强

       会阳

       百会

       承山

       二白

       方义:长强属督脉,会阳属足太阳经,为近部取穴,可疏导肛门瘀滞之气血;百会属督脉,位于巅顶,功擅升举下陷之气,亦是下病上取之意;足太阳经别自尻下别人肛门,取足太阳之承山穴清泻肛肠湿热、消肿止痛、凉血止血;二白为经外奇穴,是古今治疗痔疮的经验效穴(《玉龙歌》中曰:“痔痛之疾亦可憎,表里急重最难禁,或痛或痒或下血,二白穴在掌后寻”)。

       加减:气滞血瘀加白环俞、膈俞疏通肠络、化瘀比痛;湿热瘀滞加三阴交、阴陵泉清热利湿;脾虚气陷加气海、脾俞、足三里补中益气、升阳固脱;肛门肿痛加秩边、飞扬行气止痛;便秘加大肠俞、上巨虚通调腑气;便后出血加孔最、膈俞清热止血。

       操作:长强沿尾骶骨内壁进针1~1.5寸,会阳常规会针刺,均要求针感扩散至肛门周围;承山穴向上斜刺,使针感向上传导;百会可用艾条温和灸1O~15分钟。

       2.其他疗法

       ⑴ 三棱针:取龈交穴点刺出血。

       ⑵ 挑治:在胸7至腰骶椎旁开1~1.5寸范围内寻找痔点(红色丘疹,l个或数个不等),用粗针逐一挑破,并挤出血或粘液。每周l 次。

       ⑶ 耳针:取直肠、肛门、神门、皮质下、脾、三焦。每次选3~5穴,毫针中度刺激。

       ⑷ 埋线:取一侧关元俞、大肠俞、承山。埋人羊肠线:20~30天1次。

       【验案举例】

       王某,女,36岁。因产后长期便秘而患痔疮8年,每因劳累或食辛辣即发作,痔核肿胀疼痛,偶有少量出血,肛门刺痒,坐卧不宁。查:6点、8点处有2枚分别为2cm×3.5cm、2cm×3cm大小的痔核,红肿发硬,触之痛甚。诊断为“外痔”。以锋钩针刺长强、腰俞、八髎、承山。2次后疼痛缓解,红肿减轻;6次后肿痛消失。巩固治疗3次,1 年后随访未见复发(金明月,锋钩针的临床应用。针灸临床杂志 1995;11(9): 36)。

       【文献摘录】

       1.《针灸资生经》:痔若未深,尾间骨下近谷道(肛门)灸,一穴七壮,大称其验。

       2.《针灸大成》:脱肛久痔,二白、百会、精宫、长强……五痔,承山、委中、飞扬、阳辅、复溜、侠溪、气海、会阳、长强。

       3.《类经图翼》:痔漏,命门、肾俞、长强(五痔便血最效,随年壮灸之)、三阴交(痔血)、承山(久痔)。

       【按语】

       1.针灸对本病疗效较好,可减轻痔疮疼痛和出血等症状。

       2.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可减少痔疮的发生。

       3.平时多饮开水,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第三篇:中医针灸治疗落枕经验总结

       中医针灸治疗落枕经验总结

       由于是周末的缘故,昨天就和病人约好今天七点就上班,打算处理完病人后好好休息放松一下。刚锁上诊室里的门,病房的一位主管医生带着一名落枕的病人来了。自诉昨晚落枕了,沿着风池穴到肩井穴的足少阳胆经处疼痛,仰头或者摇头时疼痛加剧。简单的处理了一下,快针,针后不留针,病人疼痛消失而去。

       落枕是常见的一个小病,中医针灸的治疗方式有很多种,疗效也不错。很多的人采用服用中药汤剂的方式,个人意见此病无需服用中药,到针灸科接受治疗比较好。我在针灸的临证中遇到了很多的落枕病人,还有很多的同事或者他们的家属。有些点滴的心得与体会,梳理一下,整理出来。

       1.落枕穴,就是我们所说的外劳宫穴,在手掌背面二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大约半寸的位置,寻找压痛点,针刺按揉均有效果。患者自己也可以自己按揉,疼痛也会消失大半,不用去看医生。

       如果压痛点不明显,可以在三四掌骨之间或者中渚穴附近寻找压痛点。有一女性病人落枕后,外劳宫穴压痛不明显,而中渚穴压痛明显,针刺后疼痛消失。

       2.悬钟穴,落枕的很多病人,疼痛的部位经常会出现在足少阳胆经的巡行位置上,针刺或者按摩悬钟穴也有不错的疗效。注意,针刺时不要针刺的太深,太深了反而疗效不好,半寸足矣。沿着足少阳胆经平刺或者斜刺亦可,手法重一些,连续行针,直到疼痛消失。

       3.一种比较简便廉验的民间操作方法,但是效果也很好。把擀面杖或者啤酒瓶在火上烤一下,趁热沿着疼痛的部位由上而下滚压,力度由轻到重,以病人的耐受唯独。千万不要讲擀面杖烤的太热,以免烫伤颈部皮肤。此方法一日之内可以操作数次,有的病人一次就能痊愈,有的需要做几次才可以。

       4.大料(八角),花椒,小茴香各等分,煎汤浸毛巾拧干后热敷疼痛部位,毛巾冷却后再放入热药汤中浸泡片刻。这也是一种家庭内部易于操作的治疗方法,就地取材。不要小看这三种食物作料,都是治疗痹症十分好的中药,特别是外治。注意,煎煮的时间不要太长,五分钟就可以了,煎煮的时间太长,一些挥发油就挥发了,疗效会打折扣。还有,毛巾不要拧的太干,最好准备两条毛巾交替使用。

       5.后溪穴和束骨穴,我的导师高树中教授在《一针疗法》中论述的很详细,可以参看。

       6.个人特殊针灸治疗方法:中指背面,第二之间关节处针刺,平刺,向心方向,疗效立竿见影。如有瘀斑或者小静脉,点刺放血更好,或者用梅花针叩刺出血,或者用测血糖采血针快速点刺。

       落枕的治疗方法很多,有些病人可以自行处理,简便廉验,勿须花钱。我一直有个信念,那就是花最少的钱治疗好疾病才是高手,甚至不花钱能把疾病调理好才是中医的最高境界,如同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兵家的最高境界一样。可惜这是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在这个大环境下,医疗这个特殊的行业不可能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活着,都是修行,积功德。作为一名普通中医,我所做的就是把我知道的治病方法毫不保留的公布出来,如同白雪皑皑的大地上有一堆小小的篝火,虽然没有多少热量,但是能带来一点希望。

       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

       《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

       7、慢性肾炎《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

       6、肝胆系统疾《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

       5、风湿性心脏《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

       4、支气管炎《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

       3、消化系统《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

       2、舌色(续)《有病早知道——看看舌头》

       1、望舌七步骤 千古中医故事

       (一)《华佗》之神医传奇

       (二)《华佗》之华佗之死

       (三)《扁鹊》之诊病圣手

       (五)《李时珍》之坎坷从医路

       (六)《李时珍》之毕生一部书

       (七)《李时珍》之本草耀神州

       (九)《孙思邈》之药王崛起之

       (十)《张仲景》之医圣之路

       (十一)《张仲景》之流芳百世

       (十二)《张仲景》之天人相应

       (十三)《张仲景》之阴阳本源

       (十四)《张仲景》之五行生克

       (十五)《孙思邈》之药王成名(十六)《孙思邈》之药王著书 解读中医

       5中西互补4中西之路3中医之功2中医之难1中医之源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01中医诊断学02中医诊断学03中医诊断学04中医诊断学05中医诊断学06中医诊断学07中医诊断学08中医诊断学09中医诊断学10中医诊断学11中医诊断学12中医诊断学13中医诊断学14中医诊断学15中医诊断学16中医诊断学17中医诊断学18中医诊断学19中医诊断学20中医诊断学21中医诊断学22中医诊断学23中医诊断学24中医诊断学25中医诊断学26中医诊断学27中医诊断学28中医诊断学29中医诊断学30中医诊断学31中医诊断学32中医诊断学33中医诊断学34中医诊断学35中医诊断学36中医诊断学37中医诊断学38中医诊断学39中医诊断学40中医诊断学41中医诊断学42中医诊断学43中医诊断学44中医诊断学45中医诊断学46中医诊断学47中医诊断学48中医诊断学49中医诊断学50中医诊断学51中医诊断学52中医诊断学53中医诊断学54中医诊断学55中医诊断学56中医诊断学57中医诊断学58中医诊断学59中医诊断学60中医诊断学61中医诊断学62中医诊断学63中医诊断学64中医诊断学65中医诊断学66中医诊断学67中医诊断学68中医诊断学69中医诊断学70中医诊断学71中医诊断学72中医诊断学73中医诊断学74中医诊断学75中医诊断学76中医诊断学77中医诊断学78中医诊断学79中医诊断学80中医诊断学81中医诊断学82中医诊断学83中医诊断学84中医诊断学85中医诊断学86中医诊断学87中医诊断学88中医诊断学89中医诊断学90中医诊断学91中医诊断学92中医诊断学93中医诊断学94中医诊断学95中医诊断学96中医诊断学97中医诊断学98中医诊断学99中医诊断学100中医诊断学101中医诊断学102中医诊断学103中医诊断学104中医诊断学105中医诊断学106中医诊断学107中医诊断学108中医诊断学109中医诊断学110中医诊断学111中医诊断学112中医诊断学113中医诊断学114中医诊断学115中医诊断学116中医诊断学117中医诊断学118中医诊断学119中医诊断学120中医诊断学121中医诊断学122中医诊断学123中医诊断学124中医诊断学125中医诊断学126中医诊断学127中医诊断学128中医诊断学129中医诊断学130中医诊断学131中医诊断学132中医诊断学133中医诊断学134中医诊断学135中医诊断学136中医诊断学137中医诊断学138中医诊断学139中医诊断学140中医诊断学141中医诊断学142中医诊断学143中医诊断学144中医诊断学145中医诊断学146中医诊断学147中医诊断学148中医诊断学149中医诊断学150

第四篇:类证治裁读后-痹症的治疗

       《類証治裁》讀後-痹症的治療

       熊家軒1吳愛蓮2

       (1.廣東省中醫院2.香港註冊中醫師)

       《類証治裁》為清代醫家林佩琴編著,初刊於咸豐元年(1851),是一部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綜合性醫書。該書以內科雜病為主,列述中風、傷風、暑、濕、燥、疫、虛損、癆瘵、三消、洩瀉等多種病証,兼有鼻口、齒舌、咽喉及腸癰、痔瘺、白癜風等。婦科病証有經、帶、胎、產、熱入血室等病証。外科病証有諸瘡、瘰、梅瘡、結毒、療毒、發背等。本書具有博採眾長、取材審慎、編排分項明晰、方治便於檢用等特點,是一本頗有價值的臨床參考書。本人在臨床上常參考該書用於指導治療,療效頗豐,現就我科常見疾病「痹症」的治療心得作一簡單記錄。

       早在2500年前《黃帝內經》中就有「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的記載。《經‧痹論》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痹非偏受一氣。其風勝者為行痹,風行而不定,如走注之類。寒勝者為痛痹,寒凝則陽氣不行,痛有定處即痛風。濕勝者為著痹,重著不移,或腫痛,或不仁,濕從土化,病發肌肉,即麻木也。以冬遇此為骨痹,冬氣在骨。以春遇此為筋痹,春氣在筋。

       林氏《類証治裁》認為痹症治療當以行痹、痛痹、著痹痹症大綱。並指出治行痹散風為主,兼去寒利濕,參以補血,血行風自滅也。防風湯。治痛痹溫寒為主,兼疏風滲濕,參以益火,辛溫解凝寒也。加減五積散。治著痹利濕為主,兼去風逐寒,參以補脾補氣,土強可勝濕也。川芎茯苓湯加、朮。其症有風濕,羌活勝濕湯、史公酒。有寒濕,苡仁湯、三痹湯。痹而身寒,如從水中出者,屬寒濕,附子丸。有濕熱,加味三妙散、蒼朮散。肩背沉重,肢節疼痛,下注足脛,屬濕熱。當歸拈痛湯。

       痹症的病因:人體營、衛、氣、血失調或(氣血)虧損,以致風、寒、濕、熱之邪乘虛襲入,擁塞經脈,深入骨骼,久而成痹。痹症是以脈、肌肉、筋骨、關節等部位疼痛、重著、頑麻不仁、屈伸不利或關節腫大、僵直、畸形、肌肉萎縮為臨床特徵的一類疾病。相當與現代醫學的骨關節疾病,比如膠原性結締組織一類疾病。如風濕熱、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增生性脊椎炎、強直性脊椎炎、坐骨神經痛、肩周炎、骨質增生或者痛風等疾病都屬於痹症的範疇。其病理特點是:主要是人體正氣虧損,風、寒、濕熱之邪乘虛而入。初起以邪實為主,中後期虛中夾實,繼續發展病邪深入筋骨累及臟腑。

       痹症的三大主証:1.疼痛2.腫脹3.僵直拘攣。對於痹症治療,首先要解決疼痛,才可緩解病人的痛苦。

       疼痛常見有以下五種:風痛特點是痛無定處,遊走不定。寒痛:痛劇烈,關節屈伸不利,遇寒疼痛加重,這種寒痛在北方比較多見。濕痛:就是人體的肢體重著,肌膚麻木,這就是濕痛。在粵西沿海地區,濕痛較為多見。4 熱痛:這種痹症在急性發作期,比如現在醫學裏風濕病,發作期間,比較多,邪郁化熱者,關節紅腫熱痛,熱痹的特點是關節紅、腫、熱。瘀痛:就是關節僵硬或者畸形,功能障礙。病久入絡,久治效果欠佳,發展為瘀痛。痹症的中醫治療主要是辨証用藥,如果是風性偏重,重用驅風藥物《類証治裁》中用「防

       風湯」,臨床可酌加如桂枝、蜈蚣、全蟲、之類藥物。如果是寒性偏重,溫經散寒,兼疏風滲濕,《類証治裁》中用「加減五積散」。藥用乾薑、麻黃、法夏,酌加附子、川烏、草烏、細辛等溫大藥品。如果是濕性偏重,健脾化濕,兼用溫陽之品,《類証治裁》中用川芎茯苓湯加、朮,藥用生白朮、蒼朮、薏苡仁、製附子、千年健、五加皮、桑枝之類。如果是熱性偏重,清熱利濕。《類証治裁》中用「加味二妙散」、「蒼朮散」,藥用黃柏、蒼朮,酌加寒水石、黃苓、龍草、蠶砂;疼痛比較重的加乳香、延胡、沒藥等止痛藥。關於瘀痛,由於本病纏綿難癒,日久入絡,筋骨受損,功能障礙,臨床中老年患者較為常見,瘀痛要用透骨活絡、滌痰化瘀,臨床上常用藥:蜈蚣、全蠍、水蛭、僵蠶、地鱉、天南星、白芥子等這類藥物。對於血瘀痹痛。凡筋脈關節疼痛,由於氣滯血瘀,絡脈痹痛,可用桃仁與當歸、紅花、威靈仙、麝香等同用,如《類証治裁》桃紅飲。

       腫脹是痹症一個比較常見的一個症狀。中醫講「濕勝則腫」這類關節腫脹形成主要原因。濕、痰、瘀三者膠結在一起,附於骨致關節腫脹畸形。對腫脹的治療在跌打傷科來講,重在化瘀;但是痹症治腫重在祛濕,據此,可選用《類証治裁》中神效黃湯。

       痹症晚期僵直拘攣症狀,不僅疼痛加劇,而且功能嚴重障礙,生活不能自理。《類証治裁》言:(風寒濕合痹)氣血凝滯,身重而痛,手足攣急。石頑改定三痹湯,或通痹散。如在臨床上穿山甲、地龍、水蛭、川足、山慈姑等,嚴重者可加用白花蛇。

       本人通過研習《類証治裁》一書,獲益匪淺,該書對於臨床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使用於臨床,療效大有提高。尤其對於我科常見病痹症這一頑疾的治療方面大有裨益。將繼續應用於臨床,進一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編委:吳俊來審校2022.6.25)

第五篇:针灸治疗脑瘫

       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理论基础初探

       豆争光

       (解放军474医院小儿科,乌鲁木齐 830011)

       摘 要 :本文根据中医学理论,对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理论基础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在今后的临床中运用针灸对小儿脑瘫的治疗和康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 针灸;小儿脑瘫;理论基础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患儿在出生前或出生后一个月内大脑受到非进行性损伤,导致的以运动或姿势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症。小儿脑瘫是儿童时期伤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及特效的治疗方法。其发病率在美国为 1.33 ‟,我国脑瘫患儿高达 100 多万。其最多见致病因素依次为早产、低体重、颅内出血窒息宫内缺氧(包括脐带绕颈和羊水混浊)、感染(包括肺部和颅内感染)等,使我国脑瘫患儿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提高。

       1.中医学对脑瘫的认识

       中医学没有“小儿脑性瘫痪”这个病名,但根据临床表现属于“五软”“五迟”的范围,多缘于先天禀赋不足 , 肝肾亏虚 , 加之后天调护失宜 , 痰浊内生 , 瘀血内停 , 致脏腑经络功能失常 , 气血运行不畅 , 筋骨失养 , 髓海失充。《素问》指出:“肾主骨生髓”,“肾不生,则髓不满”,说明肾与神经系统有着密切关系。李东恒在《脾胃论》指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故调补脾肾在针灸治疗小儿脑瘫中具有重要意义。

       2.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理论基础

       小儿脑瘫,其病位在脑。《灵枢?海论》篇说 : “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 , 自过其度 , 髓海不足 , 则脑转耳鸣 , 胫酸眩冒 , 目无所见 , 懈怠安卧。”王清任提出“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唐容川说“人之才智 , 均出于脑髓。”指出脑在神志病中的重要地位,且“脑为元神之府”。而经络中之肝经和督脉与脑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针灸治疗郁症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分述如下:

       2.1 肝经的循行与脑的关系 《灵枢?经脉》曰 : “肝足厥阴之脉 , 起于大指丛毛之际„„挟胃 , 属肝 , 络胆„„上出额 , 与督脉会于巅。”因肝经与督脉会于巅 , 督脉入络于脑 , 脑为元神之府 , 所以针刺肝经腧穴 , 也有醒脑调神的作用。肝经因交会穴通于任脉 , 督脉为阳脉之海 , 任脉为阴脉之海 , 达到“阴平阳秘 , 精神乃治”的作用。

       2.2 督脉与脑的联系 督脉通过脑腑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 , 从而对精神异常具有治疗作用。从循行上看 , 督脉与脑直接联系 , 《难经?二十八难》曰 : “督脉者 , 起于下极之俞 , 并于脊里 , 上至风府 , 入属于脑。”督脉为阳脉之海 , 总督一身之阳气 , 统领诸经 , 进而联系五脏六腑 , 对各经脉脏腑病变均有调整作用。《针灸大成》中谈到 : “以人之脉络 , 周流于诸阳之分 , 譬犹水也 , 而督脉为之督纲 , 故名曰海焉”。督脉入属于脑 , 又循行于头顶正中 , 本着“经脉所过 , 主治所及” , 故其对治疗与脑有关的神志病有着肯定的作用。

       3.诊断及分型: 按临床表现将脑瘫分为五种类型。

       ① 痉挛型脑性瘫痪:是最典型和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以双下肢为主的痉挛性截瘫或四肢瘫痪。患儿行走、站立困难,走路足尖着地呈剪刀步态。肌张力明显增高、腱反射亢进、可有病理皮射。常伴有语言及智能障碍。

       ② 迟缓型脑性瘫痪:主要表现为肌张力明显低下。不能站立、行走,头颈不能抬起,运动障碍明显,关节活动幅度过大,但腱反射活跃,可出现病理反射。常伴有失语及智能低下。

       ③ 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多由核黄疸、新生儿窒息引起的基底核损害而发病。患儿表现为手足远端出现不间断的缓慢的蚯蚓行样奇形怪状的不自主运动,面、舌、唇及躯干肢体的舞蹈样或徐动样动作。伴有运动障碍和肌张力增高。

       ④ 共济失调型脑性瘫痪:较为少见 , 是由于小脑发育不良所致 , 主要临床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共济运动障碍、运动发育迟缓。

       ⑤ 混合型:兼具上述各型某些特点。

       4.治疗原则及取穴

       针灸疗法的原则在于疏通经络 , 醒脑开窍 , 补益肝肾 , 振奋督阳。取穴以督脉之大锥、命门、腰阳关、长强及肝经之太冲为主以醒脑开窍、活血化瘀,同时配合局部选穴。督脉为阳脉之海 , 又与脑相通 , 在督脉上针刺可以清脑开窍 , 宁心安志。太冲穴为肝经原穴,“五脏有疾 , 当取之十二原” , 主“胸胁支满 , „„终日不得太息”。其中因阴虚阳亢者加劳宫,阳虚阴盛加涌泉;心脾不足者加心俞、脾俞;痰湿壅盛者加丰隆。同时主穴结合经络辨证及对症取穴配用头部、四肢、躯干部穴位。头部采用靳三针疗法中的“头针四项”。《内经》言 : “脑为髓之海 , 其输上在于其盖”“气在头者 , 止之于脑”,视头部为灵机出入之要道 , 故针灸治疗取头部穴位为主。《素问.脉要精微论》说 : “头者 , 精明之俯也”,据“经脉所在 , 主治所在”、“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其对治疗与脑有关的神志病有着肯定的作用。故选取四神针(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 1.5 寸)、智三针(神庭和双本神穴)、颞三针(耳尖直上入发际 2 寸为第 1 针 , 第 1 针前后各旁开 1 寸为第 2 针、第 3 针)、脑三针(脑户和双脑空穴)。上肢选穴:部分患儿在临床上表现为双上肢运动功能较差,主要表现在上肢精细动作较差,可选上肢手三针(曲池、外关、合谷)。下肢选穴:对于下肢痿软无力的脑瘫患儿可根据中医学的“治痿独去阳明”的原则取穴,主要以阳明胃经为主 , 配足三针(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此外听力障碍配耳三针(听宫、听会、完骨), 语言障碍配舌三针(上廉泉及其左右各旁开 1 寸处),风府透哑门 , 智力障碍配手智针(内关、神门、劳宫),足智针 [ 涌泉、泉中(位于足趾关节与足跟连线中点)、泉中内(位于泉中穴向内旁开 0.8 寸)], 注意力不集中配定神针(印堂和双阳白), 颈、腰软弱无力分别配颈三针(天柱、百劳、大杼),腰三针(肾俞、大肠俞、委中), 大腿内收配股三针(箕门、风市、伏兔), 尖足配踝三针(解溪、太溪、昆仑), 癫痫配痫三针(内关、申脉、照海)。针刺方法采用0.28mm × 25mm 毫针 , 按“虚则补之 , 实则泻之”的原则施以手法,头部穴位沿皮平刺 , 体针多用直刺 , 每针均要求有根有神 , 体针留针 30 分钟 , 每间隔 5 分钟运针 1 次 , 头针留针 1 小时 , 体针出针后 , 患儿可在家长或医务人员保护下活动 , 可主动活动或被动运动。每日针刺 1 次 ,4 个月为一疗程。

       5.典型病例

       白某 , 女 ,1 岁.出生时曾有窒息史 ,1 岁时扶持不能站立 , 于 2022 年 4 月 21 日 初诊 , 西医诊断为脑瘫(迟缓型),中医诊断为五迟-五软(下肢软),主要以双下肢痿软无力不能站立为主。治疗主取督脉上之大锥、命门、腰阳关、长强,并配合下肢足三针(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为主选穴,用 0.28mm × 25mm 毫针,以补法为主 进行治疗,两周后症状明显缓解,证明针刺有效。

       6.讨论

       针灸治疗脑瘫主要体现在针灸对神经系统机能的影响: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 ① 针刺对大脑皮层的影响:大脑皮层根据神经原相互连接的不同、功能的不同学者们将其分为许多区,被广泛采用的是 Brodmann 分区,其中皮质运动中枢对骨骼肌运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量事实证明针刺可使大脑皮层相应部位产生兴奋灶并在皮层一定范围内扩散或与其他条件反射中枢形成新的联系,从而产生各种调整效应。② 针刺对上运动神经元的影响:上运动神经原病变可引起四肢各肌群的伸曲、外展、旋前、旋后肌的改变及肌张力的增高,从而导致机体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通过针刺可兴奋周围神经,通过周围神经将兴奋传入大脑的高级运动中枢,发挥整体调整作用使机体恢复健康。③ 针刺对下运动神经元的影响: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可导致肌张力降低,肌张力是维持机体正常姿势的重要保证,通过针刺作用于机体使机体降低的肌张力恢复正常对于脑瘫患儿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于海波、皮敏、曹雪梅等.针灸治疗 185 例小儿脑瘫的疗效观察.江西中医药 [J]2022,8(260):60

       [2] 陈秀珍、李 妮、吴艳明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脑瘫 20 例.河北中医 [J]2022,26(6):45

       [3] 朱锦渊.32 例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分析.中原医刊 [J]2022,3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