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案例

第一篇:得道多助案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案例分析 张龙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理解、疏通文意。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理清课文思路,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4、正确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时代意义。

       教学重难点:正确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时代意义。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单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班的口号是——

       生:青春如火,超越自我;看我精英,明日之星;斗志昂扬,九二最强!师:很好。

       师:大家看过《三国演义》吗? 生:看过。师:喜欢看吗? 生:喜欢。

       师:不错。看过《三国演义》的同学都知道,刘备之所以能三分天下,他的制胜法宝之一就是取得民心。在中国历史上,得民心者的天下的君主可以说是枚不胜举。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来了解一下孟子的“仁政”主张。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录音,学生小声跟读,注意字音和句子的节奏。

       2、学生同桌之间大声两两对读,看哪对同桌读得最为默契、最有气势。

       3、全班齐读,读出气势。

       师:大家读得很有激情,不错。朗读呀,就要注意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突出、富有节奏。下面全班一起读一遍,看看这气势会不会更强烈呢?好,大家腰板直起来,书本捧起来,声音大起来,预备起——

       (读毕)师:很棒!老师很欣赏同学们的精气神。之前大家进行了预习这篇文言文,里面有较多的字词句需要我们理解,下面老师想来考察一下大家,大家准备好了没? 生:准备好了。

       三、检查预习,翻译课文

       1、天时()

       2、地利()

       3、人和()

       4、环而攻之()

       5、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6、兵革非不坚利也()

       7、委()而去()之

       8、域民()

       9、固国()

       10、威天下()

       11、寡()助之()至()

       12、亲戚()畔()之

       13、特别提示比较:“城”、“郭”、“池”的用法、通假字“畔”、古今异译词“亲戚”、“域”、“巩”、“威”等词活用现象等。

       14、重点句子考察翻译。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踊跃举手,对字词句的考察都做到关上书本、脱口而出。师:非常好,看来大家预习得都不错,下面进入到文本研究阶段。

       四、合作学习,赏析课文

       1、探讨

       (一): 这是一篇简短的议论文,文本开篇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生齐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问:这句中间有几个关键词?是哪几个? 生:天时、地利、人和。

       问: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哪项因素?从哪个词语看得出来? 生:人和。从“不如”这个词体现出来的。问: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何作用?

       生:两个“不如“,指明三者之间是递进关系,一个比一个重要,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师小结:文章开篇开宗明义,直接提出了中心论点,指出“人和”是夺取战争胜利的最重要条件。

       2、探讨

       (二):

       为了证明论点,列举了哪两个例子?目的是什么? 生交流归纳:例(1):城环而攻之而不胜——突出地理的重要性(从攻方而言)例(2):城高兵利粮足而不守——突出人和的重要性(从守方而言)

       3、探讨

       (三):本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理由是什么? ——学生四人小组快速合作讨论。

       学生交流归纳: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由战争谈到治国,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即所谓的“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的话,“战必胜矣”,这样国家才能治理好。

       4、探讨

       (四):从文中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生: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师小结:文章前半部分提到了一个关键是——(生答:“人和”),后半部分提到的关键词是——(生答:“得道”),其实呀,二者是有关联的,得“人和”的实质是——(生答:“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生答:“天下顺之”)。

       五、拓展延伸

       1、课文重点论述了“人和”的重要性,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例子,请举例论证。谁先说? 生:《陈涉世家》。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一个相关的事例。生: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生:抗战时期,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奋战,终于取得抗战胜利。生:2022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冰冻灾害。

       生:也是2022年汶川大地震,13亿中国人手牵手,心连心,共克时艰,共度难关,如今的汶川又变成了一座美丽的新城。

       生:我们班同学齐心协力在运动会上得到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生:还有我们班同学人人争做班级主人翁,团结意识强,所以我们班每月都被评为“先进班级”等。

       师:是呀,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

       3、大家能想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吗? 生:人心齐,泰山移。生:家和万事兴。生:众人拾柴火焰高。生: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有其普遍的意义,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代表发言—— 生:以国家外交部而言,“道”是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我们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主义。

       生: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是指亲民爱民,关注民生,为老百姓着想。生:以个人而言,“道”是指要与人为善,善待他人,要有仁义道德。

       六、教师小结

       同学们说的都很精彩。下面大家跟随老师一起回顾一下,本文主要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中得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其实,不光在战争和治国中要倡导“人和”,我们在生活、工作、学习的过程中也需要“人和”。大家能为“和”字组几个词吗? 生争先恐后举手回答。

       师:大家说得多好呀!你看,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合作,要和平,要和气,要和睦,要和善,要和乐,要和美,要和悦,要和衷共济,这样多好!正如一句公益广告词所倡导的那样:人和、家和、天下和!同样,我希望我们这个班级越来越团结,越来越棒!我也祝愿我们这个社会越来越和谐,越来越富强!

       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请大家把自己的笔记整理一下,顺便写下自己的课后反思。板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论点:

       攻方失利——天时不如地利 天时不如地利,举例战争结论:

       守方失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地利不如人和域民 道理固国治国威天下(总)(分)(总)“仁政” 教学反思:

第二篇:《得道多助》教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等。

       2、了解《孟子》散文,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2、讨论:“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教学方法:

       1、诵读法 ;

       2、讨论点拨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

       2、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等。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由“拔苗助长”引出孟子及《孟子》

       二、互说孟子及《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邹氏。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生于周烈王四年,死于周赧王二十六年。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有《孟子》七篇传世。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注意“夫”读二声 ”畔“读”叛“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由”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展开讨论,归纳文言知识

       “寡助之至”:“之”,动词,作“到”讲。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5、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三里之城

       封疆之界(的)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

       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环:名词作状语

       围

       (5)古今异义 亲戚:(古)父母兄弟;(今)有婚姻关系的 去:(古)离开;(今)到 池:(古)护城河;(今)池塘

       (6)补充重点实词

       道:

       就是王道、仁政

       米粟:泛指粮食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城 :内城

       郭:外城 君子:施行仁政的人

       (7)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四、随检、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

       2、体会在叙述和议论中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

       3、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教学重点:

       1、对“和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

       2、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有一位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大师是谁?(孟子)面对他所处的社会现实,谁知道孟子提出了哪些主张?(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投影,介绍孟子及其政治主张,学生齐读投影内容)[投影一]

       孟子:(约前372-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投影二]

       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

       [投影三]

       主张:孟子提出了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

       希望君以民为贵,反对暴政害民,反对掠夺性战争,盼望贤明的君王统一国家。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了解文章是如何体现孟子的主张的。(板书课题)

       二、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章是针对当时那些好战者的心理,阐明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心向背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从而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那么是如何进行论证的呢?

       (一)学生分组对文章内容逐段设疑、释疑。(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作答)

       (二)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教师出示投影,分别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投影四]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二段中:

       ①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

       ② 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

       ③ 这场战争结果怎样?

       ④ 原因何在?

       3、第三段中:

       ①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

       ② 战争结果如何?

       ③ 为什么?

       明确: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① 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② 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

       ③ 结果攻城失败。“环而攻之而不胜”。④ 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① 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② 结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③ 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承接问题,教师进一步启发:“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方法?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明确:双重否定句;排比修辞;极力强调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

       师:从第2、3自然段来看,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人和)那么孟子认为“人和”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作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况会怎样?不得“人和”,结果又如何呢?(齐读最后一段,学生回答)

       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书)[投影五]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这三句话什么意思?

       2、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3、这样写有何用意?

       (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各层次学生回答)明确:

       1、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运用了排比修辞。运用排比,使文章气势更雄壮、奇伟,使人感觉到一种不容怀疑,无可置辨的论辨力量。

       3、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为引申推论,推出新的论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内容。

       师启发:要想得人和,君主应该怎样做呢?(得道,施仁政)

       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学生讨论,各层次学生各抒己见)师归纳: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

       三、总结:

       师生齐读课文,回顾课文结构。(指名学生总结)明确: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援引战例,以攻城而未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最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采用了逐层论证的写法。

       四、巩固练习(出示投影,学生回答)[投影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 委而去之

       ② 环而攻之

       ③ 池非不深也

       ④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⑤ 亲戚畔之

       2、翻译下列句子:

       ①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②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不以兵革之利。

       [投影七]

       填空:

       1、全文论述的中心句是

       。围绕它展开论述,其意图借论战争来阐明什么?

       2、在“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这个问题上,孟子和曹刿有着基本一至的看法,孟子认为在于

       ,曹刿认为是

       。3、2022年5月,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改选中落选,印证了孟子关于人心向背的重要规律,即。

       五、随检、布置作业

       背诵翻译全文。

第三篇:得道多助、生于忧患比较

       比较阅读:

       (甲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从写作内容上看,两篇文章都谈到了治理国家的问题。甲文由战争谈起,论证了人和是克敌制胜首要条件,进而逐层推进,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进一步指出“得道”的重要性。乙文主要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由个人事例谈起,得出逆境造就人才的观点,最后指出一个国家要长盛不衰,必须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由此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全文主要是从正面论述生于忧患,从反面论述死于安乐。

       2、从论证方式看,两篇文章都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甲文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到治国的道理。乙文从个人事例说起,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3、从文章结构上看,甲文采用了的结构方式,开篇提出“观点,然后以战争为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和“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在此基础上得出“得

       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乙文采用了先分后总的结构方式,先列举了一系列由卑微到显贵的历史人物为事实依据,然后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从语言特点上看,两篇文章都运用了

       5、两篇文章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同:甲文在文章的开头提出 的观点,在文章中间部分得出的结论,然后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

       乙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6、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或用法: A、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所以动心忍性()以天下之所顺()B、是: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士:管夷吾举于士()入则无法家拂士()

       D、于: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

       降大任于是人也()E、之:三里之城()天下顺之()F、而:环而攻之()而后喻()而死于安乐也()然而不胜者()G、故:故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H、城:城非不高也()三里之城()

       I、拂: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J、然:然而不胜者()然后知生于忧患()

       7、翻译句子: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4)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8、简答题:(1)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2)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各是什么?(第一问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二问用文中原句回答)

       (3)孟子认为国君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为什么?

       (4)孟子认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练,其中,从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从生活上磨练的句子是,从

       行动上磨练的句子是。

第四篇: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默写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夫环而攻之,然而不胜者。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委而去之。

       故曰:。,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孙叔敖举于海。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动心忍性。

       人恒过,然后能改;,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

第五篇:得道多助优质课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此课例获2022年湖北省初中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教案

       【文本分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散文,出自儒学经典《孟子》,这是了解孟子散文特色进而深入学习议论性文体的不可多得的课本资源孟子的散文,多记录他为宣传仁政与王道所演说的文章为了打动诸侯,利于其政治目的,因而文章逻辑严密,具有鲜明的论说性、鼓动性和文采性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从文言文的角度看,体现了词语的古今变化特点从议论文的角度看,思路清晰、结构明晰、论说充分文章开头即引出论断,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论证,然后通过推理的方式,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最终阐明只有“得道”方能实现“人和”的道理,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从语言风格角度看,巧妙运用对比与排比的形式说理,使全篇语句整齐,文气通畅,充分彰显孟子散文思路开阔论证严密思想深刻的特点和雄辩气势

       文言文的教学太“实”,把课文肢解为词句的串解显得凝滞,太“虚”,进行毫无道理的探究延伸显得轻浮,应该在重视文本的基础上,巧妙设计适度的课堂活动,最为有效以读为主线,疏通文意、把握内容、梳理结构、品析语言、解读人物思想核心,不失为一种实效的课堂教学方式

       【教学取向】

       “三分诗文七分读”,“读”是文言课堂永远不变的主题本课教学拟在尝试多种诵读方式的基础上落实相关文言知识的积累运用,体味古代圣哲光辉思想的要义以新鲜的阅读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以别样的梳理方式窥知儒学宗师的思想魅力

       【过程设想】

       一、读文导入:

       二千多年前的那个不知是春天还是秋天的晚上,一豆青灯之下,一位鬓发斑白的老人,就着数片烘干的竹简写下了191个篆体汉字文章篇幅虽然精短,但其中光辉的思想却闪耀经年,传诵至今请同学轻闭双眼,用心灵去感受这段文字的独特魅力

       助学资料一:走进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有“亚圣”之称与弟子合著的《孟子》一书,被尊为儒学经典,为“四书”之一

       二、学法推荐

       1.儒学经典时代久远意蕴深厚,如何深入地学习?看看一位大师的建议——

       屏显: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宋&8226;朱熹

       2.提炼:学法——熟读、精思;目标——若出于口、若出于心

       教学板块一:熟读篇

       □问答式朗读

       检验同学们自读的成果——根据提示选择性的朗读文句

       轮流选择单个学生边读边译,教师适时点拔重点字词第二次采取连贯的问答形式集体吟诵

       屏显三:

       三才者何?

       三者轻重利害如何?

       天时不如地利者,何也?

       地利不如人和者,何也?

       屏显四:

       得道者,何如?

       失道者,何如?

       寡助,若何?

       多助,若何?

       彼二者争战,复若何?

       □品味式朗读

       默读课文说说自己比较喜欢哪个句子?采取比较阅读或点拔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文句的表述特点、表述效果和诵读方法

       课前预设:

       原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改句:天时、地利、人和之中,尤其以人和为重

       原句: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点拔:“三里”“七里”着重强调城池什么特点?“环”强调攻势怎样?

       原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改句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改句2: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的进一步增强;同时也要领悟摆事实环节中对比手法运用之妙)

       原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点拔1:“域民,固国,威天下”三者构成何种关系?

       原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改句:道之得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

       明确:

       表述特点——对比列举;铺陈列举(变式:双重否定铺陈列举)

       表述效果——从行文的角度来看,两种列举均能使观点更鲜明、语言更具气势、论述更有说服力;从思维的角度来看,更体现孟子思路的开阔、思维的缜密和思想的深刻

       诵读方法——前者重读构成对比关系的词;后者注重语速语调的变化突出气势

       以上预设以引导学生探讨对比列举、铺陈列举为主线,适时点示其他语言现象,旨在让学生粗略感知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并借助朗读训练内化

       教学版块二:精思篇

       过渡:教师示范朗诵,进一步掀起文势因学生学读得极具气势,老师不觉技痒,也想献丑一番追问——除了句式特点能增添文章气势之外,是否还有文章独特结构之功?

       1.学生自由思考交流

       2.出示结构图,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屏显五: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故曰

       域民固国威天下

       道

       预设:

       1)点示结构的关键词:“是”“故曰”“故”

       2)点示结构的关键句:

       中心论点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分论点句——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推论过渡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推论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总结句——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点示全文内容的核心词——“和”,“道”;二者之间构成因果关系

       4)全文的两大核心话题——军事,国事;隐含话题——天下事

       明确:

       文章结构层层深入,由军事,上升到政事,皆重在“道”之一字,进而言之,天下事皆需重“道”,只有重“道”才有“人和”,进而天下大治

       课堂结语:(略)

       用古典的方式教古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堂实录及品鉴

       执教/湖北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李良永品鉴/湖北荆州市教科院王佑军

       一、读文导入

       师:二千多年前的那个不知是春天还是秋天的晚上,一豆青灯之下,一位鬓发斑白的老人,就着数片烘干的竹简刻下了191个篆体汉字文章篇幅虽然短小,但其中光辉的思想却闪耀经年,传诵至今请同学轻闭双眼,用心灵去感受这段文字的独特魅力

       师:配乐朗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师精彩的诵读震撼了在场所有的老师和学生,掌声雷动)

       【品鉴】教师用古典的环境描述导入简短的导语营造了一种原始而静谧的古典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之下范读,听者有一种被经典包裹的美感

       师:给咱们留下这段精美短文的圣人是谁呢?

       生:孟子

       师:(教师点示屏幕)请同学们看屏幕,了解一下孟子其人

       助学资料1:

       孟子其人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有“亚圣”之称与弟子合著的《孟子》一书,被尊为儒学经典,为“四书”之一

       师:请同学们在书上做批注:名轲,字子舆,亚圣,《孟子》一书,“四书”之一,写下这几个关键词

       二、学法推荐

       师:像《孟子》这样时代久远意蕴深厚的儒学经典,咱们应该用怎样的方法更加高效地学习呢?请听一听另外一位文化名人给咱们的建议

       助学资料2:

       学法推荐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宋&8226;朱熹

       师:朱熹给我们提供了哪两种学习文言经典的方法?

       生:第一,首先是要熟读,基本上能把文章说出来,然后思考里面的一些字词句,琢磨出它的意思

       师:两个关键词先是读,后是思,读要熟读,思要精思好!我们先进入熟读篇章,熟读篇章咱们主要进行两项活动,一项是对答式朗读,另一项是品味试朗读对答式朗读主要是老师出示问题,同学们到原文中摘录语句,进行朗读式的回答咱们进行抢答,注意题目

       【品鉴】教师用古人的方法进行学法指导其人可信,其词也雅,其法也当

       三、熟读篇

       师:第一问,有点难,三才者何?

       (学生窃窃私语)

       生:天、地、人

       师:你是怎么知道这个答案的啊?

       生:三才,天地人,三光,日月星

       师:绝对读过《三字经》,掌声送给他古人认为,天地之间最重要的三种元素就是天、地、人,用于战争,指决定战争胜负的三种因素分别是——

       生:天时、地利、人和

       师:那么,天时、地利、人和三者轻重厉害如何呢?原文回答

       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能告诉我它的意思吗?

       生:有良好的天气条件,不如有良好的地理优势,有良好的地理优势不如人民齐心协力

       师:“不如”是什么意思呢?

       生:“比不上”的意思

       师:那么,“天时不如地利者,何也?”“何也”就是“为什么呢”文中哪几个句子解说了“为什么说天时不如地利?”

       生:我们从文中可以看出,它有一句话是说,“三里之城,七里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这也,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师:帮我说说它的意思

       生: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把它围起来攻打它,但是却不能取胜然而把它围起来攻打它,是得到了„„

       师:“天时不如地利也”,正好反过来了,是吧?哪个同学能够把她刚才说的那个句子的大意很顺畅地说出来?她有亲友团吗?好,这位女生

       生:把它包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有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这样却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师:嗯,一座城池仅有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把他围起来攻打却不能取得胜利,是何道理呢?那就是“天时比不上地利”接下来一个问题,我相信同学们已经猜出来了

       生:(齐说)地利不如人和者,何也?

       师:请回答

       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师:能解说一下吗?

       生: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也并不是不深,武器也并不是不精良,军粮也并不是不多,然而守城的人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因

       师:你的解说里面,有一个词解说的特别精妙,“米粟”解说为军粮,是作战要用的东西,很好!这里面的“城”作什么讲?

       生:城墙

       师:“池”呢?是池塘吗?

       生:是护城河

       师:很好!咱们继续往下走,考验还在继续得道者,何如?

       生:得道者多助

       师;我不大懂这句话的意思,你能帮我吗?

       生:得道的施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会多

       师:这个人在文中指什么人?

       生:君主

       师: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多接着往下说:失道者,何如?

       生:失道者寡助

       师:“寡”是什么意思?

       生:很少

       师:你能说一个带“寡”的成语吗?

       生:薄情寡义

       师:还能说一个吗?

       生:孤家寡人

       师:孤陋寡闻、曲高和寡、寡不敌众,寡和众就是一组反义词,少的意思那么把整个句子说一下

       生: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他的人就少

       师:寡助若何?

       生: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师:这个字为什么读pàn?

       生:因为它是一个通假字,通背叛的“叛”

       师:背叛的意思“亲戚”课下解释是怎么解释的?

       生:内外亲属

       师:老师重点提醒一下,这里的“亲戚”和现在的“亲戚”有点不同现在的“亲戚”是一个词,泛指所有有血缘关系的人古时候“亲”专指父系亲属;“戚”专指母系亲属,所以中国封建社会,说皇帝的妃子,娘娘的兄弟,就叫外戚,他们扰乱朝政就叫——

       生:外戚干政

       师:整个句子意思说一下寡助之至,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少到了极点会出现什么情形呢?

       生:亲戚都会背叛他

       师:我建议把“亲戚”解释出来内外亲属,前面还加一个连字,连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其他不是亲属的人呢?

       生:更会背叛他了

       师:接着说:多助,若何?

       生: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师:何解?

       生:帮助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就会归顺他

       师:最后还有一个难度系数稍稍大点的:彼二者争战复若何?

       生: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师:请说之

       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君主打亲戚都背叛他的君主„„

       师:所以„„

       生:所以君子不战也就罢了,战就一定会赢

       师:这里的君子是指得道的还是失道的?

       生:得道的

       师:前面一个字还提示一下,“以天下之所顺”的“以”„„

       生:凭借

       师: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

       【品鉴】老师用文言的语言教古文,言简意丰;用古典的语言教古文,音韵忽而缭绕悠长,忽而铿锵短促,忽而低沉引人思考,忽而激越令人血脉贲张既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概,又得夫子游学,坐而论道的神韵;用对话的方式读古文,避开了简单的朗读和串讲,学生是带着问题在读,碰到问题才讨论,教师则于无疑处生疑,于有疑处释疑,教学有间苗拈花之致,疏密互见之美

       师:经过这一番的问答,同学们对课文的大意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老师想把这一连串的问题,我来系统地问,大家系统地答,争取把我们刚才的理解深化到我们的头脑中去准备好!

       师:三才者何?

       生:(齐答)天、地、人

       师:用于战争,指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因素是——

       生:(齐答)天时、地利、人和

       师:很好,我说过,孟子的文章适用于铿锵一点去读

       师:三者轻重厉害若何?

       生:(齐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天时不如地利者,何也?

       生:(齐答)三里之城,七里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师:语气还可更盛一点地利不如人和者,何也?

       生:(齐答)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师:得道者,何如?

       生:(齐答)得道者多助

       师:失道者,何如?

       生:失道者寡助

       师:寡助若何?

       生:(齐答)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师:多助若何?

       生:(齐答)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师:彼二者争战复若何?

       生:(齐答)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品鉴】教师用文言的对话达到反刍效果这样的对话,使课堂古典的气氛更加浓郁,学生隐然进入到雄辩者的角色之中,强化了学生对中华经典的感情;这样的对话,使文气更加贯通,学生隐然领略到了文中坚实的逻辑链条,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师:这一番对答让老师感觉回到了两千多年前,很好,咱们接着进行品味式朗读同学们请回看课文,你最喜欢读的是哪一句?挑出来读一读

       生:我最喜欢“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师:你好好地把它读读看

       生:(读)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比较喜欢读这个句子吗?

       生:因为这句话很有哲理,它揭示了战争当中君主施行仁政的必要性

       师:揭示了一个哲理,就是君主施行仁政,你一下子看到句子里边的意思里去了,很不简单,老师还想为难你一下,这个句子老师也很喜欢,并且把它稍稍地改了一下,你认为是老师的改句好呢,还是孟子的原句好?

       屏显: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道之得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

       生:我觉得原句好

       师:为何?

       生:寡助之至,它没有直接说和国家命运的关系,先是说自己的亲戚会如何对待,众叛亲离后,国家的命运也就危在旦夕了

       师:也就是说原句比改句说得更加的详细、具体、透彻,咱们讲道理就要讲一个“透”字儿,然后从句子的句式上来看,还发现什么不同了吗?

       生:原句的对仗十分整齐

       师:嗯!原句非常整齐,属于对偶句式其实从句式上说是对偶,从意思上说还形成了什么?

       师:得道——失道,多助——寡助

       生:对比

       师:这样对比对比的好处?

       生:“道”就更重要了观点更鲜明,说理更透彻

       师:很好!同学们,文中还有很多这样构成对比关系的句子,除此之外,你还发现有其他特点的句子没有?

       生:我觉得第一句用了顶针的手法

       师:你还知道顶针啊!?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效果?

       生:读来琅琅上口

       师:一种回环,琅琅上口的感觉,你能读出来这种感觉?

       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还有自己的发现吗?

       生:还运用了排比“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后面还有“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里的排比句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读来很有气势,而且从各个方面加强了地利的优势,从而得出了人和的重要

       师:说得非常好,很有见地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老师有一个不良嗜好,特喜欢改句子,请看——

       屏显: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委而去之„„

       师:我把你说的句子改了一下,是孟子的好呢,还是我的好呢?

       生:孟子的句子,每个句子都是用的双重否定,语气非常强烈

       师:我又作了一个改动,你看,哪一个好呢?

       屏显: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委而去之„„

       生:原句更有气势原句从城、池、兵革、米粟四个方面说,更能强调地利条件的优越,论证更加的有力

       师:你能读出其中的气势来吗?老师建议你在语速上应该有所变化:由慢而快;在语调上也应该有所变化

       (学生读——师示范——学生再读——学生齐读)

       师:还有一个排比句,我读给你听: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师:老师读的时候你感觉到了什么?

       生:感觉音调越来越高,气势也越来越强

       师: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域民”“固国”“威天下”,有范围越来越大的意思

       师:说得好!老师把它叫做层递式排比句,咱们全班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师范读——生再读)

       师:经过一番品读,我整理了一下这篇文章语言的特色,请做笔记

       助学资料3:

       孟子其文

       ◇对比鲜明

       ◇排比铺陈

       ◇句式工整

       ◇气势磅礴

       ◇说理透彻

       【品鉴】教师用读的方式教古文孟子的文章,往往一气贯注,猛浪若奔但是,如何读出这种气势,如何读懂这种气势背后的道理,却是十分困难的执教者采用“选择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出自己最有感觉的句子;用“改句读”的方式让学生琢磨并领悟文章气势背后的句法结构;用“示范读”的方式让学生感知层递语势的构段方法;用“回味读”的方式让学生反复涵咏揣摩每一次朗读都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每一种变式朗读都直接为突破难点服务

       四、精思篇

       师:接下来进入精思环节对这篇文章,老师有三种变形,请你琢磨一下,这三种变形,各自都有什么道理

       屏显:

       二分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屏显:

       三分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屏显:

       四分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学生欲言又止,老师提示别急三分钟等待之后,学生仍面现难色)

       师:不大好说是吧?好,请看看老师的提示——

       屏显:

       二分法:话题一——话题二

       三分法:引论——本论——结论

       四分法:起——承——转——合

       师:请根据老师提供的关键词再思考

       生:二分法,前面写打仗的道理,后面说治理国家的道理

       师:如果说,话题一主要论述的军事,那么话题二主要论述的就是政事两个话题各自的核心句是——

       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师:各自的核心词是——

       生:和、道(板书两个核心词)

       生:三分法,是在二分法的基础上将揭示论点的句子和论证的句子分开,第一段摆出论点,第二段运用了两个事例论证了论点,第三段得出只有“得道”方能实现“人和”的道理,有点像平时说的“总—分—总”的结构

       师:很好!至于四分法,同学们可以作为一个课后研究的话题,通过查阅资料,咨询老师,同学讨论来完成最后请同学齐诵课文作为本课的结束

       【品鉴】用分段法探摸文章的结构古人写文章在形式上是不分段的,这就给今人留下了探究的空间执教者通过不同的段落划分方法,给学生提示出议论文不同的结构方式三种划分方法,又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二分法在教学目标上是总体把握文章要义,在教学层次上是为三分法作铺垫;教师重点教学的是三分法,有前面的教学铺垫,加上屏显提示,教学难点很快就突破了;四分法是中国古人传统的说法,执教者只是点到为止,作为一个拓展延伸的话题,留给学生课后去处理教学显得有轻重,有留白,有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