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知识问答题

第一篇:体育专业知识问答题

       1课外体育锻炼的意义: 有助于体育兴趣习惯的培养有助于终身体育基础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文化学习丰富课外文化生活促进校园文明建设2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是什么: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3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场地器材布置要求: 场地器材的布局与使用要合理场地器材的布置便于教师对课的调控和辅导学生场地器材的布置要有利于练习轮换的队伍调动 布置器材应符合锻炼卫生安全要求4预防体育活动发生运动损伤:课前 上体育课的着装要轻便身上不要有易造成伤害事故的物件 要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要加强体育卫生监督 课中 要明确每一项活动的动作的要领 要加强组织纪律性 要重视体育活动中的保护与帮助要注意运动的环境和条件

       5、体育教学原则主要包括哪八个方面:身心全面发展原则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提高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综合创新原则等6 教师制订教学方案时选择教学内容要符合那些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趣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 简单易行为了适应学生的身心特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对一些竞技运动项目进行适当的改造如简化规则降低难度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学生喜爱的新兴运动项目7学校田径运动会秩序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封面(2)目录(3)竞赛规程(4)开幕式闭幕式程序(5)组委会及工作人员名单

       (6)仲裁委员会名单(7)裁判员名单(8)各单位参加人数统计表(9)各项参加人数统计表(10)兼项人数统计表(11)大会作息时间表(12)各代表队名单(13)竞赛日程表(14)竞赛分组表(15)男女最高纪录表(16)场地平面示意图

       8、中学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是什么: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发展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和保卫者 全面锻炼学生身体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9教师制订教学方案时选择教学内容要符合那些要求:(1)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2)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趣(3)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4)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5)简单易行(6)为了适应学生的身心特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对一些竞技运动项目进行适当的改造如简化规则降低难度等(7)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学生喜爱的新兴运动项目在少数民族地区或其他有条件的地区还应该挑选整理一些民族民间体育活动项目引入课程教学以增加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和自豪感10, 乒乓球攻球引拍动作的技术要领:以右手执拍为例两脚比肩略宽两膝微屈左脚稍前身体略右转重心在右脚前臂在身体带动下横摆引拍适度体臂夹角约35度~40度前臂自然弯曲肘关节约为120度拍形与台面垂直或稍前倾手腕自然放松球拍呈半横状11有利于人体生长发育的营养素有哪些:1)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提供机体生长组成和修补人体组织的材料2)脂肪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3)糖类提供热能4)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有机化合物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要素它主要参与各种代谢过程5)无机盐是人体组成的构成元素是组织细胞的构成成份它能维持体内酸碱平衡调节和维持机体功能6)水是营养和代谢的溶剂

第二篇:体育问答题

       39.反应速度常用的方法手段:

       信号刺激法、运动感觉法、移动目标的练习、选择性练习40.提高动作速度常用的方法手段:

       1利用外界阻力控制运动员的动作速度 2减少外界自然条件的阻力

       3利用动作加速或利用器械重量变化而获得的后效作用发展动作速度 4借助信号刺激提高动作速度 5缩小完成练习的空间和时间界限 41.提高移动速度的常用的方法和手段:

       1发展最高移动速度,每次练习的持续时间不能过长,应以使每次练习均以高能磷酸原代谢为主要供能途径,一般地讲,应保持在20秒以内 2各种爆发力练习

       3高效率的专门性练习

       4利用特定的场地器材进行加速练习

       64.影响快速移动能力的指标:最大步频、快速跑中的支撑时间

       65.提高移动速度的速度有两个基本途径:1.力量训练.2.反复进行专项练习66.一般耐力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1各种形式的长时间跑

       2长时间进行的其他周期性运动 3长时间重复做某一非周期性运动

       4反复做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坚持较长时间的抗小阻力的练习5循环练习

       25、发展灵敏素质的练习方法。

       1)听口令做目标选择性快速折反跑练习。2)快速后蹬跑。

       3)原地跳起转体360度或180度。4)脚步移动练习。

       5)原地、行进间或跑步发展速度素质的方法

       75.灵敏训练的主要手段:

       1让运动员在跑、跳当中迅速、准确、协调地做出各种动作

       2各种调整身体方位的练习

       3专门设计各种复杂多变的练习

       4各种改变方向的追逐性游戏和对各种信号作出复杂应答的游戏等 77、动作要素:身体姿势、动作轨迹、动作时间、动作速度、动作力量、动作速率、动作节奏

       6、周期性单一练习手段可分为全身周期性 和 局部周期性 练习两种类型。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性: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综合性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

       (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

       (三)根据可评价的原则设置可操作和可观测的学习目标

       (四)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保证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

       (五)根据课程学习目标和发展性要求建立多元的学习评价体系

       (十)运用体育专业理论知识、方法对教学案例进行评析。

       3.创设民主、和谐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情境,有效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传授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通过体验、思考、探索、交流等方式获得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应对问题、自我锻炼、交往合作等能力。

       4.在运动技能教学的同时,安排一定的时间,选择简便有效的练习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发展学生的体能。

       5.应高度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特别要关注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促进每一位学生更好地发展。

       二、评价建议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以多元的内容、多样的方法、多元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构成科学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体系

       一、课程目标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43、教学内容要符合哪些要求?

       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②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趣③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④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⑤简单易行。3.教学内容选编的原则

       答:1)与教学目标相统一原则;2)科学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4)趣味性原则;5)与社会体育和地区体育特色相结合原则。3.确定教学内容时数比例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

       (2)灵活性原则

       (3)综合性原则 62、投掷教学中如何做到安全?

       答:1)建立课堂常规,强化纪律教育

       2)上课前要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

       3)上课要听指挥、遵守纪律,严禁学生有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4)准备活动要充分。

       5)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程序、原则进行教学,44、怎样预防运动损伤?

       课前1.上体育课的着装要轻便,身上不要有易造成伤害事故的物件。

       2.要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3.要加强体育卫生监督

       课中 1.要明确每一项活动的动作要领 2.要加强组织纪律性

       3.要重视体育活动中的保护与帮助 4.要注意运动的环境和条件。45.场地器材布置的要求

       答:1)场地器材的布局与使用要合理,可移动的器材应尽量向固定器材靠拢;

       2)布置器材应符合锻炼卫生、安全要求,课前应认真周密检查,严防发生伤害事故; 3)场地器材的布置要有利于练习轮换的队伍调动,有利于增加练习密度和适宜的生理负荷; 4)场地器材的布置便于教师对课的调控和辅导学生。

       36、学校田径运动会秩序册主要的内容。

       1)封面;2)目录;3)竞赛规程;4)开幕式、闭幕式程序;5)组委会及工作人员名单;6)仲裁委员会名单;7)裁判员名单;8)各单位参加人数统计表;9)各项参加人数统计表;10)兼项人数统计表;11)大会作息时间表;12)各代表队名单;13)竞赛日程表;14)竞赛分组表;15)男女最高纪录表;16)场地平面示意图。竞赛规程主要内容包括:

       竞赛的名称、目的、任务、时间、地点、举办单位或承办单位、竞赛的项目、组别、参加方法、竞赛办法、竞赛规则、录取名次与奖励、报名和报到、裁判员与仲裁委员会、注意事项或未尽事宜以及本规程解释权的归属单位等。

       10、变换训练法:是指变换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以提高运动员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P166 循环训练法: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建立若干练习站或练习点,运动员按规定顺序、路线,依次循环完成每站所规定的练习内容和要求的训练方法。

       重复训练法是指在不改变动作结构及其外部运动负荷的情况下,按一定要求反复练习,各次(组)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要使运动员完全恢复,每一次练习都要在完全恢复条件下进行的训练方法

       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动作结构和负荷强度、间歇时间提出严格的要求,以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续训练法是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41.分解训练法: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地分成若干个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

       42.完整训练法:从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环节,完 整地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重复训练法:多次重复同一练习,48.循环重复训练方法:按照重复训练法的要求,对各站之间和各组循环之间的间歇时间不

       做特殊规定,以使机体得以基本恢复,可全力进行毎站或每组循环练习的方法

       循环间歇训练法:按照间歇训练法的要求,对各站和各组之间的间歇时间作出特 殊规定,以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的状态下进行练习的方法

       循环持续训练方法:按照持续训练法的要求,各站和各组之间不安排间歇时间,用较长时间进行连续练习的方法

       10、变换训练法:是指变换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以提高运动员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

       (二)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内容 1.体能。

       2.知识与技能。3.态度与参与。(学习态度)4.情意与合作。(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

       (三)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方法 1.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3.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相结合。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一)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体育设施和器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

       2.制作简易器材

       3.改造场地器材,提高场地利用价值

       4.合理布局学校场地器材

       5.合理使用场地器材

       (三)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

       2.新兴运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

       3.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

       (四)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五)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六)时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

       (四)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

       4.课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三方面的评价。2.教师教学评价,是指对教师专业素质和课堂教学两方面的综合评价。(1)教师专业素质评价

       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评价,包括对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三方面的考核评价。

       57、体育锻炼前后为什么要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答:人体各器官的机能又有一定的生理惰性,准备活动是使人体从相对安静状态到活动状态,就是使人体的“后勤部”(血液循环、呼吸等器官)动员起来,发挥最大的工作能力。要做好整理活动,能帮助补偿身体所欠的氧债,使呼吸和血液循环畅通,氧料供应充分,这样代谢产物消除也快,并有利于消除疲劳,使机体逐渐过渡到相对的安静状态。25.发生运动性昏厥时临场一般有哪些处理方法?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将病人平卧,最好让病人头低脚高,以改善脑部的供血供氧。2.解开病人衣领、领带,将头侧向一侧,如病人出现呕吐则帮助清除口腔内的积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3.给病人喝热开水或热糖水。4.可用手指压人中或合谷穴。5.大多数病人经过上述处理后,情况可很快得到改善,如果病人仍不见好转,应立即送医院急诊。

       21、简述消除运动性疲劳的几种方法。

       (1)睡眠(2)积极性休息(3)按摩(4)物理疗法(5)营养与药物(6)心理恢复法(7)氧气及负离子吸入法

       22、简述足踝关节扭伤的急救处理方法。首先,伤后要避免继续负重或行走,症状重者可采取舒筋理筋手法治疗:让患者端坐或仰卧,医者一手握住伤侧足跟,另一手握足尖,先将踝关节缓慢地拔伸,待片刻后做踝关节的背伸、背屈、内翻和外翻动作,并同时缓慢地捋筋通络,切忌仅在伤痛局部手法按揉。然后,用绷带或宽胶布将患侧足踝背伸90后轻度外翻位包扎固定,限制行走。3周后解除固定,练习步行。同时可以服用些活血化瘀类药物,以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对于症状轻者,可在伤后即用冷水或冷毛巾外敷并抬高患肢。

       27、中学生体质综合测试和评定的工作是由谁来完成的?它包括哪几个方面? 由校医和体育教师共同完成(1)形态指标:身高、体重、胸围(2)机能指标:肺活量、安静脉搏

       (3)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指标:速度、耐力、灵敏、力量、柔韧

       7.训练周训练计划

       短跑训练周训练计划

       训练对象:初中体育班短跑运动员

       训练目的:通过对周训练计划的合理安排,从而提高短跑运动员的综合成绩,取得比赛的胜利!

       短跑技术要求:松、大、快、前

       起跑:途中跑:后蹬与腾空:腾空阶段:

       短跑的专门性练习: 1. 单腿屈膝跪蹬 2.原地弓步抬腿 3.高膝腾跃跑4.原地弓步负重换腿跳 5.屈膝跨步跳6.深跳三级跳 周一 速度和专项能力练习

       1.准备活动:慢跑1000米-1500米,各种拉长活动、协调练习、跑的专门练习、冲跑或弹性跑。

       2.速度练习:30米、60米、80米、100米、150米。(100米跑段在中后期跑6-10个,主要是提高专项能力。400米专项跑150-200米6-10个)3.快速力量、中力量练习练习4.腰腹肌练习:悬垂举腿等

       5.放松活动:可通过队员的相互按摩,深呼吸等活动取得放松的目的。周二 小力量、一般耐力练习周三 速度耐力练习周四 多项身体素质练习周五 力量练习周六 技术和素质练习

       周日 恢复性休息,可以采用医学、生物学、营养学、心理学等恢复手段对身体进行恢复,这个休息的安排将有利于超前恢复的出现,从而更好的提高运动成绩,并且为下一周的训练做好准备和调整!

       21.训练课(90分钟)的教案

       7.运用体育5.周训练的类型分为基本训练周、赛前训练周、比赛周、恢复周

       14、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因素有哪些?

       (1)、运动需要的满足:

       (2)、现有的运动技能水平(3)、内容的新奇性和适合性:

       (4)、成功体验的获得:(5)、融洽的师生关系:

       41、动作技能学习分哪几个阶段?(1)、认知定向阶段:(2)、动作的联接阶段:(3)、动作的自动化阶段:

       2、竞技体育包括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

       7、一个完整的训练目标包括:运动成绩指标;竞技能力指标;训练负荷指标

       8、运动员起始状态诊断的内容包括:竞技能力诊断;训练负荷诊断;运动成绩诊断 9.任何一个运动项目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高低,都是由①体能

       ②技能

       ③战术能力

       ④心理能力

       ⑤运动智能构成的。其中体能又包含⑥形态

       ⑦机能

       ⑧素质三个方面的状况。

       3、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竞技状态的 获得、保持 和 消失 三个阶段。

       4、运动负荷是由 负荷量 和 负荷强度 两个因素构成的。1.举例说明负荷的构成。

       答:负荷包含量和强度两个方面(1分)。反映负荷量大小的指标一般为次数、时间、距离、重量等。负荷强度的大小通常通过练习的速度、远度、高度、单位练习的负重量或练习的难度予以衡量。举例

       专业理论知识、方法对所提供的教材进行教学设计。

第三篇:体育问答题

       1、近年来,体育教学原则主要包括哪八个方面?

       身心全面发展原则,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提高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综合创新原则等。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8分)

       答: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3、体育锻炼应遵循哪些原则?(10分)

       答:1)循序渐进的原则;2)全面锻炼的原则;3)经常性锻炼原则;4)区别对待的原则;

       5)准备与整理活动原则。

       4、简述体育运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答:1)体育运动对骨骼结构与机能的影响; 2)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3)体育运动对肌肉结构和形态的影响。

       5、学校体育应从哪些方面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答:1)打好身体基础; 2)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学会自主学习、锻炼、评价;

       3)培养体育兴趣、爱好,养成锻炼习惯;4)培养自我体育意识。

       6、体育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答: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强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人才不可缺少的主要途径.7、青少年时期是速度素质发展的最佳时期,简述提高快速跑能力的练习方法.答:各种起跑,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加速跑,接力跑等

       8、简述耐久跑的作用

       答:①发展耐力素质,提高心肺功能.②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③培养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9、分腿腾越动作要领是什么?请用简笔画描绘动作过程。

       答:动作要领:加速助跑,快速踏跳,起跳后紧腰,稍屈髋,两臂主动前伸,双手用力推撑器械远端,两腿左右分开积极前摆,脚过器械后立即制动腿,两臂斜上举,挺身落地。

       10、什么是运动外伤?说出其中两种。

       由于外力的作用使皮肤、肌肉、骨胳等受到伤害,称为外伤。

       外伤包括擦伤、挫伤、肌肉损伤、关节韧带扭伤、脱臼、骨折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1、中学生体质综合测试和评定的工作是由谁来完成的?它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是由校医和体育教师共同完成的。

       (1)形态机能:身高、体重、胸围(2)机能指标:肺活量、安静脉搏(3)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指标:速度、耐力、灵敏、力量、柔韧

       12、中学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是什么?

       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发展,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和保卫者。

       (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2)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3)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3、简述前滚翻动作要领。

       蹲撑,两手扶地,同时屈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团身向前滚动,前滚时,后脑、肩、臀部依次着地,然后抱小腿团身成蹲撑。

       14、简述小学体育教学的一般性原则。

       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自觉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提高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15、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教育寓于严密的组织教学之中;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挥集体作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抓住典型事例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6、根据《新课标》选择教学内容要符合哪些要求?

       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②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③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④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⑤简单易行。

       17、怎样预防体育活动发生运动损伤?

       ①要明确每一项活动的动作的要领。②要加强组织纪律性。③要加强体育卫生监督。④要重视体育活动中的保护与帮助。⑤要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⑥要注意运动的环境和条件。

       ⑦上体育课的着装要轻便,身上不要有易造成伤害事故的物件。

       18、人的食物中含有几大营养是什么?并说出它们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在(糖类)、矿物质(无机盐)、维生素、纤维素和水。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水是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碳水化合物在(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维生素、纤维素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9、什么是“极点”现象?

       答:在长跑时,由于有机体各器官活动的协调作用被破坏,而发生肌肉酸疼,胸部发闷,呼吸困难,动作不协调,跑速减慢,想停止运动等自我感觉的现象,这种现象就叫“极点”现象。

       20、怎样克服“极点”现象?

       答:当出现极点时,要求运动员有一个战胜困难的决心,要顽强的坚持跑下去,同时应该调整跑的速度,注意呼吸方法,机体内脏器官会逐渐适应,“极点”很快被克服。

       21、学生体育健康标准测试项目有哪些?

       答:

       1、身高

       2、体重

       3、肺活量

       4、立定跳远(50m)

       5、台阶实验(1000m男)(800m女)任选一项;

       6、握力、坐位体前屈(男)任选一项;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握力(女)任选一项。

       22、简述体育课课堂常规

       答:1.课前穿好便于运动的服装的鞋子,处理好有碍于运动的物品。

       2.提前到达上课地点,主动配合教师准备好上课器材,下课主动归还器材,养成爱护场地,爱护器材的好习惯。

       3.因病因事不能上课,应按规定请假或见习。

       4.集合站队要快、静、齐。

       5.上课要专心听讲,细心观察,开动脑筋,认真练习勇于克服困难,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6.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关心同学,团结友爱。

       7.听从指挥,遵守纪律,注意安全。

       8.认真完成课外作业,坚持经常锻炼。

       23、怎样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答:①教师教学观的转变。②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③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

       24、写出小学五—六年级教师用书中男生和女生技巧的联合动作名称及前滚翻的动作要领。

       答:男生:后滚翻穿圈——跳起转体180度成蹲撑——前滚翻越过低障碍成并腿坐——肩肘倒立。女生:前滚翻起立——单腿前滑成纵叉——后腿前摆成并腿坐——肩肘倒立。

       前滚翻动作要领:蹲撑,提踵,两手撑垫,同时屈臂、低头,身体重心前移,然后两脚蹬地,提臀收腹团身,使头后、颈、肩、背、腰、臀依次着垫向前滚动,当滚至背部着垫时,迅速屈腿团身、两手抱小腿成蹲撑。

       25、列举六项发展跳跃能力的方法,并写出急行跳远的动作过程。

       答:跳绳、立定跳远、单脚跳游戏、双脚跳游戏、摸高跳、协同跳等

       助跑——踏跳——腾空——落地

       26、学校每均要举行一次以田径为主要项目的运动会,现将编制一本运动会的秩序册。请你简述学校田径运动会秩序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封面;2)目录;3)竞赛规程;4)开幕式、闭幕式程序;5)组委会及工作人员名单;6)仲裁委员会名单;7)裁判员名单;8)各单位参加人数统计表;9)各项参加人数统计表;10)兼项人数统计表;11)大会作息时间表;12)各代表队名单;13)竞赛日程表;14)竞赛分组表;15)男女最高纪录表;16)场地平面示意图。

       27、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选编的原则

       答:1)与教学目标相统一原则;2)科学性(健身性和安全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4)趣味性原则;

       5)与社会体育和地区体育特色相结合原则。

       28、简述轮滑直线滑跑的动作要领?

       答:滑跑姿势、蹬地技术、自由滑进技术、直道摆臂技术。

       29、乒乓球攻球引拍动作的技术要领?

       答:以右手执拍为例,两脚比肩略宽,两膝微屈,左脚稍前,身体略右转,重心在右脚。前臂在身体带动下横摆,引拍适度,体臂夹角约35度~40度;前臂自然弯曲,肘关节约为120度。拍形与台面垂直或稍前倾,手腕自然放松,球拍呈半横状。构成球回后场的条件是什么?

       30、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包括哪六个方面的开发?

       答:(1)人力资源的开发;(2)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3)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4)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的开发;(5)自然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6)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

       31、体育健康课程的课程目标是什么?

       答:(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32、教师制订教学方案时,选择教学内容要符合那些要求?

       答:(1)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2)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习兴趣;(3)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4)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有较强的实效性;(5)简单易行。

       33、如何对教师专业素质进行评价?

       答: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评价,应包括对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三方面的考核评价。

       (1)职业道德主要是指教师的敬业乐业精神以及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2)教学能力主要包括对《标准》、教学内容的领会和掌握程度;对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掌握及运用程度;从事体育教学必需的基本技能;激发和保持学生运动兴趣、促进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能力;运用计算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开发和运用体育资源的能力等。(3)教育科研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

       34、试述如何对体育设施资源进行开发?

       答:1)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

       2)制作简易器材

       3)改造场地器材,提高场地利用价值

       4)合理布局学校场地器材

       5)合理使用场地器材

       35、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时应遵循那些原则?

       答:体育锻炼方法虽然简单易学,但要想科学地安排体育锻炼,提高锻炼效果,避免伤病事故,就必须遵循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

       (2)全面发展原则

       (3)区别对待原则

       (4)经常性原则

       (5)安全性原则

       36、体育锻炼前后为什么要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答: 每次参加体育锻炼前,要根据体育项目的特点,相应活动一下身体各部位,这叫准备活动。人体各器官的机能又有一定的生理惰性,准备活动是使人体从相对安静状态到活动状态,就是使人体的“后勤部”(血液循环、呼吸等器官)动员起来,发挥最大的工作能力。

       在体育运动之后,要做好整理活动,特别是做放松动作和调整呼吸的动作(如深呼吸),能帮助补偿身体所欠的氧债,使呼吸和血液循环畅通,氧和养料供应充分,这样代谢产物消除也快,并有利于消除疲劳,使机体逐渐过渡到相对的安静状态。

       37、组织一次小型体育比赛,需制订一个比赛规程,制订比赛规程必需具备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组织一次小型体育比赛,制订比赛规程必需具备以下内容:

       1、比赛名称和任务;

       2、时间与地点、3、参赛办法(分组、人数、资格等);

       4、比赛办法(方法、确定名次等);

       5、比赛规则;

       6、奖励办法;

       7、报名日期和方法;

       8、对参赛单位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38、某中心学校征地一块,该地块长110米、宽51米,现请你给该校设计一个周长为250米、有6条跑道的半圆式田径场,(跑道宽为1.22米)。计算出该田径场直道总长、弯道总长、田径场半径、用地总长、用地总宽。并写出计算过程。(取小数点后两位)

       解题结果:该田径场的半径为18米;弯道总长为135.07米;直段总长为114.93米;用地宽为50.64米;用地长为108米。

       39、体育锻炼对促进身体健康有哪些益处?

       (1)预防心血管病(2)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3)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4)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5)降低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6)预防骨裂(7)保持身体活动的能力(8)控制体重与改变体型(9)延年益寿

       40、学校体育如何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1)打好身体基础 2)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学会自主的学习、锻炼

       3)培养兴趣、爱好,养成锻炼习惯 4)培养自我体育意识

       41、武术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既有套路演练,又有技击格斗

       具有攻防技击性

       具有内外合一,神形兼备的练功方法

       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作用:1 增强体质、防身自卫: 2 锻炼意志,培养道德情操竞技观赏,丰富文化生活4 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42、少数民族体育的特点。

       群众性、季节性、娱乐性、多样性、实用性、健身性、整合性、欣赏性、永久性

       43、体育与教育的关系

       1)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体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3)教育对体育的制约和影响

第四篇:体育专业知识

       一、名词解释:

       1、体育: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体育既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2、体质:体质是个体的质量。它是人的有机体在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性的基础上新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

       3、体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4、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

       5、心理健康: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

       6、社会适应: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和态度的过程。

       7、运动参与: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

       8、运动技能:指在体育活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

       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运动训练和竞赛。

       10、终身体育:学校体育教学注重学生身体基础,关注学生学会自主练习和锻炼,养成习惯,掌握一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方法,培养学生自我体育意识。

       11、快乐体育:把身体锻炼建立在自身愿望、需要的基础上,注意体验运动中的内在乐趣。

       12、学习领域: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按学习内容性质的不同划分的学习范畴。

       13、领域目标:指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课程目标通过各个领域目标的达成而实现。

       14、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领域目标通过各个水平目标的达成而实现。阅读会员限时特惠 7大会员特权立即尝鲜

       15、运动处方:由指导医生或教练员给运动锻炼的人,按其年龄、性别、心肺或运动器官的功能、运动经历和健康状况等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内容和运动量。

       16、运动密度:是指一节课中,练习的时间与与实际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例。

       17:运动负荷:是指身体练习给予人体的生理负荷,决定运动负荷效果的主要因素是量和强度。

       18:体育教学常规:为保证体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制定的一系列常规和制度。

       19:教学案例: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二、问答题

       1、体育学科的特点有哪些?

       答:1)、从现代奥运会看体育的特点竞争性、文化性、科技性、交流性、功利性、商业性;

       2)、大众体育的特点 群众性、健身性、娱乐性;3)、从东西方国家市民体育锻炼的特点比较;锻炼目的不同;锻炼者年龄分布不同;锻炼项目不同。

       2、请你各举2例,说明体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答: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3、体育教学原则通常包括几个方面?

       答:(1)身体全面发展原则;(2)合理的运动负荷原则;(3)自觉积极性原则;(4)直观性原则;(5)从实际出发原则;(6)循序渐进原则;(7)巩固和提高原则

       4、体育教学方法比较常用的有哪几种?

       答:语言法和直观法、练习法、预防和纠正错误法、游戏法、比赛法。

       5、体育课类型应如何划分种类?答:课的类型是根据学习目标所划分的课的种类。包括理论课与实践课。

       6、体育课结构原则应由哪几部分组成?答:课的结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生理功能变化规律:上升阶段、稳定阶段、下降阶段。

       7、在运动队训练中一般由哪几种训练名称?答: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智力训练、思想品德训练、恢复训练。

       8、撰写体育教学的(说课)稿一般应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答:1.学情分析;2.教材分析;3.教学目标;4.重点与难点;5.教法; 6.学法指导;7.教学程序

       9、撰写体育的科研论文(实验报告)一般应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答:摘要; 关键词;内容; 参考文献。

       10、整体优化体育课堂教学,主要从哪几方面的途径加以实现,达成目标? 答:(1)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2)在学生主体性教学思想指导下优化体育课堂教学过程

       1、优化教学内容,优选教学组织形式;

       2、以启发式教学为特征,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和相互配合;

       3、高度重视现代化教学媒体的研究开发和利用;

       4、改善课堂教学氛围;

       5、积极引进美育机制;(a)教师示范动作和语言艺术美;(b)场地器材布置美;(c)教师仪表和教态美。

       6、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利用。(3)优化体育课堂教学过程还应强调以下几个问题

       1、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实用性问题;

       2、应试体育教育问题;

       3、放羊式的学生中心论问题;

       4、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的问题。

       11、就一堂《体育与保健》实践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考虑哪些内容? 答:(1)备<<课标>>1.渗透<<课标>>中的四大课程理念;2.依据<<课标>>中的课程目标确定教学内容;3.依据学习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4.充分利用<<课标>>中的案例开展探究活动。(2)备课程资源1.备教材;2.提出教材修改建议;3.备其它课程资源。(3)备学生1.备学情;2.备学法。(4)备教师1.备观念;2.备教法。(5)教后反思

       12、凭你的教学经验,在每次上体育实践课前,体育场地、器材的设计安排,应充分考虑到哪几方面的要求?答:(1)要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2)要有利于组织调动,练习安全;(3)要有利于组织活动,提高效率。

       13、在教学中教师运用情景、游戏法较多,凭你的教学积累,在组织教学上应着重注意哪几方面的要求?答:(1)教师创设的情境应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既可以是模拟的,也可以是真实的,但必须是积极向上,健康的环境和内容.(2)教师创设的情境应该与课时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相吻合,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能够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一学习内容上,而不至于让情境喧宾夺主,影响了学习目标的达成.(3)教师应该应该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调动学生的热情.感情,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到情境练习中去,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成学习目标.(4)在创设的情境练习中, 教师应该及时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并组织学生讨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而不能只走形式,忽略了重点内容的教学.14、学校组织球类运动竞赛一般常见的编排方法有哪三种制度?答:淘汰制、循环制、混合制

       15、学校组织田径运动会竞赛项目在编排前需做哪几项准备工作?答:认真学习竞赛规程和比赛规则,了解运动会的期限和每个单元(上午,下午)可安排的比赛时间、参加单位,组织和项目,参加办法,计分和奖励办法,场地器材条件和裁判员人数与水平等情况,然后再进行编排。

       16、组织开展学校群体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如何设计操作、评价反馈? 答:原则:自觉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经常性原则、适宜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渐进性原则。特点:以健身康乐为目的,追求锻炼的实效性;组织形式灵活,内容方法多样;因人制宜,个别对待。方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力求标准客观,方法简单,数据准确,资料完整。考虑差异,显示进步幅度。

       17、体育教师对常见的运动损伤如何预防和处理 答:

       1、外伤处理:及时止血,一般采用给受伤局部上药和药棉或纱布包扎,以及指压相应的血管来止血。预 防:在运动中尽量避免摔倒,遵守规则,减少不合理的冲撞和摩擦。

       2、内伤处理:在损伤发

       生的24小时内,一般用冷敷、加压包扎、尽可能减少受伤部位的出血,避免损伤加重。(限制活动阶段)在损伤发生的48小时后,可以进行按摩、理疗或敷药治疗,逐步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恢复活动阶段)受伤部位基本愈合,在加强保护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一般练习,一直到完全愈合(功能恢复阶段)

       3、骨折处 理:救命在先,防止休克;早期就地固定;先止血再包扎固定。

       4、关节脱位处理:受伤后应尽快请医生复位,在复位之前,应注意将受伤局部固定后再运送到医院。

       5、肌肉痉挛处 理: 拉长痉挛的肌肉,还可以配合局部按摩和点压穴位等手法,促其征状缓解。

       18、体育教研组及教师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应承担何种责职,如何发挥作用?答:(1)努力提高政治业务水平;(2)教书育人,全面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3)上好体育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4)搞好课外体育工作;

       (5)协助学校和教研组做好各项工作;(6)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

       19、教师在教学中的职责和要求是什么?答:(1)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检视和反思自我;(2)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什么和什么;(3)帮助寻找、搜索和利用学习的资源;(4)帮助学生发现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5)帮助营造维持学习过程的心理氛围;(6)帮助对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并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 7)理解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发的统一体;(8)真正理解为目标而教学,而并非为教材而教学;(9)关注在成长中的学生的整个生命提供的方式;(10)科学性(方法与年段);(11)可行性(现实与经验);(12)灵活性(唯一与多元);(13)有创意(环境与空间)

第五篇:体育专业知识之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名词解释

       1、体育: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体育 对于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 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体育既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2、竞技体育:指为培养优秀运动人才、创造优异成绩而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和竞赛。

       3、社会体育:指公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4、社区体育:主要是在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

       5、终身体育:是人们在一生中为了多种需要,不间断地进行的体育的总和。

       6、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7、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8、身体健康: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精力充沛的状态。作为学习领域的身体健康,要求学生了解与运动有关的营养、环境、卫生保健等知识,发展体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9、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 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作为学习领域的心理健康,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节情绪状态,增强自尊 和自信,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10、社会适应: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有人际交 往、合作、友情、尊重、名誉及取得成就的愿望和需要,所有这些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个体的社会适应,同时,它们又能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个体社会适应包括 一系列自主的适应性行为,通常表现为顺应、自制、同化、遵从、服从等具体的顺应方式。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其社会适应能力会提高。作为学习领域的社会适 应,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合作和竞争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11、运动参与:指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表现。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可以培养和发展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体育活动成为生 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参与,要求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掌握科学健身的知识与方法,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12、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作为学习领域的运动技能,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运动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13、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前者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 耐力、身体成份等,后者包括从事运动所需要的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反应等。其中一些体能成份既是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又是提高运动技能所需要 的体能。

       14、学习领域:指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按学习内容性质的不同划分的学习范畴。

       15、领域目标:指期望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达到的学习结果。课程目标通过各个领域目标的达成而实现。

       16、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17、地域性运动项目:指流行于某些区域的、带有地方特色的或形成传统的运动项目。它包括由于地理、气候条件和文化等原因在某些特定地区或民族中流行的运动项目。

       18、体育教学:指在教师指导和学生参加下,按照教学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

       19、体育课程:指教师在学校课程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大纲规定内容,对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系统教学的形式。

       20、体育教学要素:也称“体育教学因素”,是指构成体育教学活动的几个相关的部分。通常分为教师、学生、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教学手段(物质条件和组织方法)。

       21、体育教学方法: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技巧与艺术的表现。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语言法(动作讲解)、直观法(动作示范)、练习法(完 整法、分解法、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法、循环练习法)、游戏法、比赛法、综合法、电化教学法、自学自练法、预防与纠错法、“尝试错误”教学法。

       22、体育教学原则:指体育教学必须遵循的准则,它反映体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基本原则有:自觉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身体全面发展原则、合理运用运动负荷原则、巩固和提高原则。

       23、体育教学风格:指不同于一般文化课教学的一些特点: ⑴需要有学生进行的身体活动。⑵身体活动和脑力活动紧密结合。⑶能掌握锻炼身体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简单的体育活动形式,提高身体素质。⑷一定的运动量,达到一定的强度。⑸室外活动组织。⑹师生之间交融关系。

       24、体育教学组织:指体育教师根据体育教学特点、任务和实际情况,对学生、场地器材等进行合理安排的各种措施。

       25、课堂常规:指体育教师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对师生双方提出和一系列基本要求,属教学管理的一项具体规定。

       26、分组教学:指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将全班同学,按一定条件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领导下,分别进行练习和一种组织形式。

       27、教学分组:指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为了方便教学,按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发育、健康状况和体育基础等条件,进行综合考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28、分组不轮换:指体育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教师统一领导下,按内容安排的顺序,依次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29、分组轮换:指体育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教师的指导和小组长的协助下,各组学生分别练习不同性质的内容,按预定时间互相轮换练习内容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30、体育教学内容:指为实现体育教学任务而选用的体育基本知识和各种身体练习总称。

       31、教材排列:指将教学内容按一定方式处理后,排出一种程序式系列。以教材内容顺序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按年级依次出现的,称为直线式排列;同教材在各个年级反复出现的,称为螺旋式排列;用直线式和螺旋式混合交错的,称为混合式排列。

       32、学年教学计划:指以年级为单位,按照体育教学大纲和学校实际情况,将该年级的基本教材和选用教材、时数、考核项目,按一定要求合理地分配到每次课中去的一种表格式的排列。

       33、学期教学计划:又称教学进度表,它是把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两个学期的各项教材、时数、考核项目,按一定要求合理地分配到每次课中去的一种表格式文件,是教师编制教案的依据。

       34、单元教学计划:又称单项教学进度,它是把某年级的某项材,按课次顺序订出每次课的教学任务、要求和组织教和教学进度,保证各项主教材有重点、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教学。

       35、课时计划:又称教案,它是教师根据学期和单元教学计划,结合班级具体实际,编写出的每堂课的具体执行方案。

       36、教学目的:是用普通语言表达出来的关于教育意图的一种广泛的陈述。

       37、教学目标:指学习者在教学终结时应做到什么或获得什么特定能力和一种明确的陈述

       38、体育基本技术:指合理完成体育动作的基本方法。

       39、体育基本技能:指人们在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所获得的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

       40、体育课的结构:指组成一堂课的几个部分,以及各个部分教材内容和组织工作的安排顺序与时间分配等。按认识规律和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一般由准备、基本和结束三个部分组成。

       41、队列练习:指全体学生按一定的队形,在教师口令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协调一致的动作,其内容包括整队、原地转法、行进间转法、各种走步、跑步、立定、集合、解散以及队列练习中的队形变化。

       42、队形练习:队列练习基础上所做的各种队形、图形的变化。

       43、准备活动:指进行较剧烈运动前所进行的一系列身体练习。目的是在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各系统、器官机能的能力,克服生理惰性,预防运动创伤。

       44、一般性准备活动:是指采用一般发展的身体练习。

       45、专门性准备活动:指主要是与完成基本部分主教材有关的肌肉、关节、韧带和器官、系统做好准备的身体练习。

       46、诱导练习:是指为了正确掌握动作技术所采用的过渡性练习。特点是在动作的结构、肌肉用力的顺序和机体所承受的内外刺激等方面,与所学动作大体相同但较简易。

       47、辅助练习:是指为了发展某一动作所需的身体素质,或为了达到积极性休息而采用的身体练习。

       48、稳定状态:指人体活动时的一种机能状态。人体进入工作后,各种生理机能惰性的逐步克服,各系统、器官活动功能和工作效率提高并超稳定称为稳定状态。

       49、整理运动:指体育活动后,为了使精神和身体都得到放松而采取的练习。

       50、恢复过程:指体育活动结束后,人体各种机能活动仍处于高的水平,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到活动前的状态,这段期间内的机能变化,称为恢复过程。

       51、超量恢复:指体育活动的后,在恢复阶段,人体内被运动时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不仅能恢复到原来水平,且在一定时间内还能超出原来水平,这一超出原来的恢复,称为超量恢复。

       52、积极性休息:也称活动性休息,即在体育活动时,通过转换运动练习或插些放松动作作为积极休息手段,以谋求更有效地消除疲劳,使体力尽快得到恢复。

       53、运动:指从事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包括旨在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充分发展身体运动能力的各种锻炼方法和活动项目总称。

       54、体质:人体的质量。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人体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目前,国内外对青少年学生体质的测定,大致包括:身体形态(身高、体重、胸围);身体机能(肺活量、血压、脉搏);身体素质(灵敏、速度、耐力、力量、柔韧)。

       55、体格:人体外表的形态结构。包括人体生长发育的水平,身体的整体指数与比例,以及身体的姿态。

       56、身体素质:指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机能能力。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弹跳、柔韧等。

       57、力量素质:是指身体或身体某部肌肉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它是完成一切动作的基础。

       58、耐力素质:指人体在长时间活动中,克服疲劳的能力。是人体健康和体质脆弱的标志。分一般耐力素质和专项耐力素质。

       59、速度素质: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它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起动速度、加速度、最高速度、高速耐力等。

       60、灵敏素质:指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快速、协调、准确、灵活地完成动作的能力。它取决于掌握动作技术、技能的多寡,熟练程度,以及大脑皮层反应的灵活性。

       61、柔韧素质:指人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肌肉与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62、体育手段:是指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和锻炼方法的总称。

       63、身体练习:是指各种体育手段的具体动作。专指为了实现体育目的和任务的条件反射活动。由身体姿势,练习的轨迹、时间、速率、速度、力量、节奏等基本要素综合构成。

       64、身体姿势:指身体及身体的各部分在练习的各个阶段所处的状态。一个完整练习的技术过程,包含开始姿势,练习过程中的姿势和结束姿势三个部分。

       65、开始姿势:指用来为做后面练习的主要部分创造有利条件的身体姿势。分静力性和动力性两类。66、练习过程姿势:指身体在完成练习主要部分时的活动状态。67、结束姿势:指练习结束时身体及各部分处的状态。

       68、练习轨迹:指在体育活动中,身体及身体某些部分的移动路线。分轨迹形式,轨迹方向和轨迹幅度三个方面。

       69、练习时间:也称练习的“延续时间”,指完成某一练习所需要的全部时间。时间的长短与练习效果和机体的负荷有直接关系,分练习的总时间与练习的各部分时间两种。

       70、课的密度:指教师在一节课中合理运用的时间和这一课总时间的比例。它又可分为一般密度和专项密度。

       71、专项密度:也称运动密度,是指学生做练习的密度。计算方法是:一节课中,某项练习运用的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72、运动负荷:指学生在体育课中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由速度、数量、密度、时间和项目特点等因素构成。

       73、心理负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的内容、形式、方法、组织、练习等对学生心理机制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就是体育课的心理负荷。

       74、人格:指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个人综合素质的外在行为表现形式,包括智慧、道德、意志三要素。75、逆反心理:它是一种对外界环境的刺激产生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情绪体验的较稳定的行为倾向。76、氧债:在剧烈运动中,机体的需氧量超过最大摄氧量,能量供应靠无氧分解代谢所造成的氧亏。氧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在运动开始时,由于氧运输系统具有一定的惰性,使摄氧量不能满足需氧量的要求;二是在从事剧烈运动的过程中,摄氧量始终不能满足需氧量的要求。这两部分氧亏需要在恢复期来偿还。人体负氧债的 能力与无氧耐力有密切关系,所以氧债是评定一个人无氧耐力的重要指标。一般人从事剧烈运动时,其负氧债的量约为10升左右,受过良好训练的运动员可高达 15—20升。

       77、表象训练:是指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运动表象进行回顾、重复、修正、发展和创造自己的动作,就好像在头脑中“放电影一样”,也称念动训练、想象训练、心理演练等。表象训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苏恩教授首先提出的。

       78、归因及影响归因方式的因素: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推论出这些行为的内在原因的过程。最早进行归因研究的是美国心理学家Fritz Hider海德,他认为人类有两种需要,即对周围世界的一致理解和控制环境。满足的手段是得知人们行动的原因,并预言人们将如何行动,这就是人们进行归因 的内在原因。归因可以分成:内归因和外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内归因是行为者内在的原因,如人格、情绪、努力程度等,外归因是产生行为的环境因 素,如工作设施、任务难度、机遇等。一般内在的稳定的归因较易于预测行为的再次发生,外在的非稳定的归因使归因者对行为较难预料。影响归因方式的因素 有:1)自我2)运动项目特征3)社会文化背景4)性别5)凝聚力6)运动结果的不确定性等。79、目标定向:指一个人能否积极参加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倾向。它不是具体要达到的行为数量标准,而是内心中追求的成就取向。如有些学生上体育课以掌握动 作、提高能力为目标,意在发展个人能力;有些学生则视他能否显示自己高人一筹的能力,认为有炫耀机会就积极,可能显示“低能”时就逃避,甚至投机取巧。前 者的目标定向称为任务参与型,后者的定向称为自我参与型。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前者而非后者,不要过分强调成绩的名次。

       80、运动心理效应:由运动训练和比赛产生的积极或消极的心理作用。它与运动成绩有关,当运动成绩良好时,一般会带来积极的心理效应,反之则会带来消极的心理效 应。它还与运动者及观摩者的主观评价态度有关,如比赛取得胜利也可能引起骄傲的这种不良心理效应。正确地评价一场运动比赛或训练的价值,应既考虑它的客观 成绩,又考虑它的心理效应。后者虽是无形的,但对以后的运动和心理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

       81、悬垂:是指握器械时,人体肩轴低于器械轴并对握点产生拉力的动作。82、支撑:是指握器械时,人体肩轴高于器械轴并对握点产生压力的动作。

       83、克托莱指数:是评价人体充实度与匀称度的指标,它通过体重与身高的比例关系(体重/身高×1000)。84、平衡:人体相对地球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

       85、极点:是指进行一定强度和一定持续时间的运动时,在运动开始后的一段时间里,运动员常感到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率急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甚至想停止运动等反应,这种状态称为“极点”。

       86、队形:指学生共同动作时,按教材规定排成的队伍的形式。87、列:指学生左右并列成一线。88、路:指学生前后重迭成一行。

       89、翼:指队形的左右端。右端叫右翼,左端叫左翼。90、正面:指队列里学生所面向的一面。91、后面:指与正面相反的一面。

       92、间隔:指学生单个的或成队的彼此之间相隔的间隙。93、距离:指学生(包括成队的)彼此之间前后相距的间隙。94、队形宽度:指两翼之间的横宽。

       95、队形纵深:指从第一个(或第一列)学生到最后一个(或一列)学生的距离。96、纵队:指学生前后重迭组成的队形。在纵队中,队形的纵深大于队形的宽度或相等。97、横队:指学生左右并列组成的队形。在横队中,队形的宽度大于队形的纵深或相等。98、伍:指二列或二列以上的横队中前后重迭的两个以上的学生。99、排队:指位于纵队之首或横队右翼的学生(一个或几个)。100、排尾:指位于纵队之尾或横队左翼的学生(一个或几个)。101、基准学生:指集体做动作时,按教师所指定的作为目标的学生。

       102、预令、动令:口令分预令和动令,口令的前部分,使听口令者注意并准备做动作叫预令。口令的后部分,使听口令者立即做动作叫动令。预令与动令之间一般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103:动作要领:动作要领指身体练习的技术基础。它包括身体练习的主要环节及其动作顺序。104: 重点:体育课教案中重点的涵义有两种。其一是教材重点。它是指身体练习的主要部分,即某一个身体练习的技术关键或技术环节的重要连接部。教材的重点是客观 的,它不以学习对象的不同而改变。其二是体育课的重点。它是指一节课的主要任务或主要教材,一般而言,短短的一节体育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完成所有教学任务。它仅仅是学期或单元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因此,一节体育课应该有一个重点。在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的重点一般是指新、难、险的教材及其 要达到的目标。105、难点:教材的难点是指学生对某教材在技术上不易掌握的部分。教材的难点具有主观性,它不仅与教材有关,更与教学对象的学习能力、身体素质等有关。

       106、练习:一般性练习指为了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或充分全面调动学生的机体,使之进入良好工作状态而进行的活动。一般性练习多用于一般性准备活动和课课练的教学活动。

       107、专门性练习:专门性练习指为了学习某项基本教材而选用的身体练习。它包括诱导性练习、辅助性练习。专门性练习多用于专门性准备活动。诱导性练习是指为了帮 助学生掌握较难动作而采取的技术结构与所学身体练习相似,技术又较简单的练习。这种练习多是通过调整身体练习的要素,降低所学身体练习的难度,从而有利于 学生较快、较顺利地学习运动技术。辅助性练习是指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动作而采取的相关身体素质练习。学生进行这种练习多是因为他们专门的身体素质储备不足,从而影响顺利学习某项技术。辅助性练习应该在学习某项技术以前一段时间进行,不一定在临学习某项技术之前进行练习,因为人在某方面的身体素质的储备需要一定的时间。

       108、社会体育团体: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体育自身的规律,按照不同人群,不同的志趣爱好需求,自愿组织起来,以开展体育、健身和娱乐为宗旨的民间体育团体。它是国家发展体育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和不可替代的有力助手,是团结、联系广大体育爱好者的桥梁和纽带。

       109、体育人口: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健身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以及其他与体育事业密切相关的、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它是以体育为重要特征并具备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人口空间分布三要素的一种特定类型的亚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