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2专题一

第一篇:高一化学必修2专题一

       高一化学必修2专题一《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检测试题-苏教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2.2022年,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推荐原子序数为110的元素的符号为Ds,以纪念该元素的发现地(Darmstadt,德国)下列关于Ds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Ds原子的电子层数为7B.Ds是超铀元素

       C.Ds原子的质量数为110D.Ds是金属元素

       3.近来查明,二氧化三碳(C3O2)是金星大气层的一个组成部分,下列关于二氧化三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三碳的电子式为B.C3O2、CO、CO2都是碳的氧化物

       C.C3O2和CO一样可以燃烧生成CO2D.C3O2和CO2都是碳酸的酸酐

       4.X、Y、Z是短周期的三种相邻元素,X和Y在同一周期,Y和Z在同一主族,这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且原子序数之和为41,则X、Y、Z的元素符号分别为()

       A.N、O、SB.Cl、S、OC.Si、P、ND.S、Cl、F

       5.下列微粒中:①下标13Al3 ④F-,其核外电子数相同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下列物质中,不含共价键的是()

       A.NaClB.Cl2C.HClD.NaOH

       7.短周期元素A、B、C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0。A与C在周期表中同主族,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C

       B.A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C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C.C的氧化物的熔点比A的氧化物的低

       D.A与C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8.元素X的原子核外M电子层上有3个电子,元素Y的离子Y2-的核外有18个电子,则这两种元素可形成的化合物为()

       A.XY2B.X2Y3C.X3Y2D.X2Y

       9.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H2OB.NH3C.Cl2D.BCl3

       10.下列气态氢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是()

       A.PH3B.NH3C.H2OD.H2S

       11.短周期元素M和N的离子M上标2 和N2-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原子比N原子多一个电子层 B.M的原子序数比N小

       C.M和N原子的电子层数相等 D.M和N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12.几种微粒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则这几种微粒()

       A.一定是同一种元素B.互为同位素

       C.可能属于同一种元素D.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14.某金属氧化物化学式为R2O3,相对分子质量为102,电子数为50,已知氧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R原子核内中子数是()

       A.10B.13C.21D.14

       15.最近发现一种新微粒O4,有关这种新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结构与P4相同B.它的摩尔质量为64

       C.它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

       D.它是由两个氧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成的新微粒

       16.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17.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Na<Mg<Al B.热稳定性:HCl>H2S>PH3

       C.酸性强弱:H2SiO3<H2CO3<H3PO4D.熔点:NaCl>Na>CO2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完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构成分子晶体的粒子一定含有共价键

       C.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熔点低

       D.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19.与氖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阴离子及阳离子所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

       A.溴化镁B.氧化钠C.氯化钾D.硫化钠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一定越高

       B.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

       C.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一定越高

       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单质的沸点一定越高

       21.下列物质发生变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液溴和苯分别受热变为气体B.干冰和氯化铵分别受热变为气体

       C.二氧化硅和铁分别受热熔化D.食盐和葡萄糖分别溶解在水中

       22.科学家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理论预测,原子序数为114的元素属于第七周期ⅣA族,称为类铅元素。下面关于它的原子结构和性质预测正确的是()

       A.类铅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B.其常见价态为

       2、

       3、 4

       C.它的金属性比铅弱D.它的原子半径比铅小

       23.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P、S、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Na、K、Rb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24.决定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间只能排列成链状

       B.碳原子有4个价电子,可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

       C.组成有机物的元素种类较多D.碳原子间可以有多种排列方式

       25.下列对离子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离子化合物一定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 ②离子化合物一定是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 ③离子化合物熔点高,加热一定难分解 ④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也可能不含共价键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0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②两种元素的名称。

       (2)写出⑧、⑨两种元素的符号。

       (3)在这些元素中,(用元素符号填写,下同)是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最不活泼的元素。

       (4)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碱性最强;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

       27.(8分)下表标出的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用字母标出的14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金属性最强的是,非金属性最强的是,常温下单质为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属于过渡元素的是(该空用字母表示)。

       (2)B、F、C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其中以最不稳定。

       (3)第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28.(9分)现有①BaCl2、②金刚石、③NH4Cl、④Na2SO4、⑤干冰、⑥碘片六种物质,按下列要求回答:

       (1)熔化时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熔点最高的是,熔点最低的是。

       (2)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只有离子键的物质是,晶体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的是。

       (3)①的电子式是,⑤的电子式是。

       29.(13分)A、B、C、D、E分别代表5种微粒,每种微粒中都含有18个电子。其中A和C都是由单原子形成的阴离子,B、D和E都是分子;又知在水溶液中A跟B反应可生成C和D;E具有强氧化性。请回答:

       (1)用化学符号表示上述5种微粒:

       A,B,C,D,E。

       (2)在溶液中A跟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0.(4分)在一定条件下,ROn-3和氟气可发生如下反应:

       ROn-3 F2 2OH-==RO4- 2F- H2O,已知R为短周期元素,则可知在ROn-3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元素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31.(6分)某元素的同位素AZX,它的氯化物XCl2 1.11 g溶于水制成溶液后,加入1 mol/L的AgNO3溶液20 mL恰好完全反应。若这种同位素原子核内有20个中子,求:

       (1)Z值和A值。(2)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3)把X的单质放入水中,有何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专题1 检测试题

       1.B 2.C 3.D 4.B 5.C 6.A 7.B 8.B 9.C 10.A 11.A 12.C

       13.B 14.D 15.C

       16.D 17.A 18.A 19.B 20.D 21.A 22.A 23.C 24.A 25.B

       26.(1)碳 氮(2)Si P(3)Na F Ar

       (4)HClO4 NaOH Al

       27.(1)Ar K F Br M

       (2)H2O、HCl、PH3 PH3(3)F

       28.(1)⑤⑥ ② ② ⑤(2)①③④ ① ⑤⑥

       29.(1)S2-HCl Cl-H2S H2O2(或F2)

       (2)S2- 2H ==H2S↑

       30. 5 第三周期第ⅦA族

       31.(1)A=40 Z=20

       (2)第四周期第ⅡA族

       (3)与水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Ca 2H2O==Ca(OH)2 H2↑ 有气体生成

第二篇:高一化学(必修一)教学计划

       高一化学(必修一)教学计划

       一、教学方式方法

       1、针对高一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了“低起点,低难度,注重基础”的教学方针,对学生的问题尽量作到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直到学生弄懂为止。

       2、对学生的作业及时批改,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普遍问题集体评讲,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个别问题,单独找个别学生辅导,对学生中出现的不交作业现象和抄袭现象坚决制止,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屡教不改的给予适当的处罚。

       3、课前反复研究教材,对教材中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忽略的问题加以强调,对考纲中的重点考点反复讲解,反复练习,让学生对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熟练。

       4、对学生复习中的重点、难点反复练习,特别是实验题,学生尤其头疼,对实验原理、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实验的误差等不清楚,更谈不上将实验原理进行转换,进行实验的设计。针对这些问题,除了仔细给学生讲解实验的原理等,还让学生对实验的设计反复训练,反复体会,让学生逐步克服心理障碍,掌握实验题的基本解法。

       5、针对当前高考的特点。在注重基础考查的同时,特别注重能力的考察。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特别注重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繁重的作业中解脱出来。

       二、教学方案

       1.坚持精心设计和上好每一节课,研究仔细分析高一新教材的特点,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加强学科内综合的意识。

       2.认真分析学生学习状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3.授课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重视新知识的引入

       (2)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树立化学课堂教学是化学活动教学的观念。(3)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4)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重视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的意识和能力。(5)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重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创造精神。4.作业布置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业是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记录学生成长和评价反馈的重要手段,但是如果作业过多过难,则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疲于应付,严重地束缚和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身心健康。作业的布置要注意以下几点:(1)适量性。作业一定要适量,使适量的作业既可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各种能力的目的,又能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自学,总结,归纳和反思。

       (2)层次性。首先,作业本身要有层次,应由易到难。其次,对不同基础,不同类型的学生,作业也要分出层次,使各种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完成。(3)针对性。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或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适合其个性发展的作业,培养和促进每位学生发展其特长。

       (4)实践性.作业要尽可能结合社会,生产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必要时还可以自编一些题目,让学生动手,动脑,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能力。

       (5)探索性。平时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每次作业都要尽可能设计一道难度适当的探索性题目,让学生通过做作业逐步培养分析,探索和创造的能力作业批改要坚持教师全批全改与学生订正相结合;对学困生的作业,还要在批改后及时具体指导,及时补差。5.测验评价

       必要的测验检查是检测教学效果,激励学生学习的一个有效方法。当然,我们也不能把考试和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大型考试应该适当减少,学生的成绩应该结合学生的平时成绩。

第三篇: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分离的物质 应注意的事项 应用举例

       过滤 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 一贴、二低、三靠 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 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 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 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 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 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 所加试剂 现象 离子方程式

       Cl- 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 Cl-+Ag+=AgCl↓ SO42-稀HCl、BaCl2 白色沉淀 SO42- 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 = 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 =N/NA

       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 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 = m/M)

       六、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 Vm = 22.4 L/mol

       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 = 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 CB = n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 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注意事项:A 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B 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C 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 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一、物质的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 外观特征 能否通过滤纸 有否丁达尔效应 实例

       溶液 小于1 均匀、透明、稳定 能 没有 NaCl、蔗糖溶液

       胶体 在1—100之间 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 能 有 Fe(OH)3胶体

       浊液 大于100 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 不能 没有 泥水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 B=AB)B、分解反应(AB=A B)

       C、置换反应(A BC=AC B)

       D、复分解反应(AB CD=AD CB)

       (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

       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3)、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A、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B、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 O 32-,HCO3-,SO32-,OH-和NH4+等

       C、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

       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

       一、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

       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三、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的书写是否符合事实

       四、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

       五、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

       六、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

       3、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

       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

       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液反应而得到H2。

       三、A12O3为两性氧化物,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都既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四、五、Na2CO3和NaHCO3比较

       碳酸钠 碳酸氢钠

       俗名 纯碱或苏打 小苏打

       色态 白色晶体 细小白色晶体

       水溶性 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 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酚酞变浅红)

       热稳定性 较稳定,受热难分解 受热易分解

       2NaHCO3 Na2CO3+CO2↑+H2O 与酸反应 CO32—+H+ H CO3—

       H CO3—+H+ CO2↑+H2O H CO3—+H+ CO2↑+H2O

       相同条件下放出CO2的速度NaHCO3比Na2CO3快

       与碱反应 Na2CO3+Ca(OH)2 CaCO3↓+2NaOH

       反应实质:CO32—与金属阳离子的复分解反应 NaHCO3+NaOH Na2CO3+H2O 反应实质:H CO3—+OH- H2O+CO32—

       与H2O和CO2的反应 Na2CO3+CO2+H2O 2NaHCO3 CO32—+H2O+CO2 H CO3—

       不反应

       与盐反应 CaCl2+Na2CO3 CaCO3↓+2NaCl Ca2++CO32— CaCO3↓ 不反应

       主要用途 玻璃、造纸、制皂、洗涤 发酵、医药、灭火器

       转化关系

       六、.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特点;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大而熔点比成分金属低,用途比纯金属要广泛。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硅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种亲氧元

       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

       Si 对比 C

       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4HF == SiF4 ↑+2H2O SiO2+CaO ===(高温)CaSiO3 SiO2+2NaOH == 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三、硅酸(H2SiO3)

       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O2不溶于水,硅酸应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

       Na2SiO3+2HCl == H2SiO3↓+2NaCl 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四、硅酸盐

       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分布广,结构复杂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溶于水。(Na2SiO3、K2SiO3除外)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钠Na2SiO3 :可溶,其水溶液称作水玻璃和泡花碱,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常用硅酸盐产品:玻璃、陶瓷、水泥

       四、硅单质

       与碳相似,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晶体硅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1410℃),硬度大,较脆,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是良好的半导体,应用:半导体晶体管及芯片、光电池、五、氯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原子结构: 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为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六、氯气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制法:MnO2+4HCl(浓)MnCl2+2H2O+Cl2 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也能与非金属反应:

       2Na+Cl2 ===(点燃)2NaCl 2Fe+3Cl2===(点燃)2FeCl3 Cu+Cl2===(点燃)CuCl2 Cl2+H2 ===(点燃)2HCl 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Cl2的用途:

       ①自来水杀菌消毒Cl2+H2O == HCl+HClO 2HClO ===(光照)2HCl+O2 ↑

       1体积的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形成的溶液为氯水,为浅黄绿色。其中次氯酸HClO有强氧化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作用。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稳定,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久置氯水会失效。

       ②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

       制漂白液 Cl2+2NaOH=NaCl+NaClO+H2O,其有效成分NaClO比HClO稳定多,可长期存放制漂白粉(有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应有效氯70%)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③与有机物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

       ④用于提纯Si、Ge、Ti等半导体和钛

       ⑤有机化工: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

       七、氯离子的检验

       使用硝酸银溶液,并用稀硝酸排除干扰离子(CO32-、SO32-)

       HCl+AgNO3 == AgCl ↓+HNO3 NaCl+AgNO3 == AgCl ↓+NaNO3

       Na2CO3+2AgNO3 ==Ag2CO?3 ↓+2NaNO3 Ag2CO?3+2HNO3 == 2AgNO3+CO2 ↑+H2O Cl-+Ag+ == AgCl ↓ 八、二氧化硫

       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

       S+O2 ===(点燃)SO2

       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

       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这是因为H2SO3不稳定,会分解回水和SO2

       SO2+H2O H2SO3 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往正反应方向发生,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作可逆反应,用可逆箭头符号 连接。

       九、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在自然界形成条件为高温或放电:N2+O2 ========(高温或放电)2NO,生成的一氧化氮很不稳定,在常温下遇氧气即化合生成二氧化氮: 2NO+O2 == 2NO2 一氧化氮的介绍:无色气体,是空气中的污染物,少量NO可以治疗心血管疾病。

       二氧化氮的介绍:红棕色气体、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NO2+H2O == 2HNO3+NO 这是工业制硝酸的方法。

       十、大气污染

       SO2、NO2溶于雨水形成酸雨。防治措施:

       ① 从燃料燃烧入手。

       ② 从立法管理入手。

       ③从能源利用和开发入手。

       ④从废气回收利用,化害为利入手。

       (2SO2+O2 2SO3 SO3+H2O= H2SO4)

       十一、硫酸

       物理性质:无色粘稠油状液体,不挥发,沸点高,密度比水大。

       化学性质: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吸水性和强氧化性。是强氧化剂。

       C12H22O11 ======(浓H2SO4)12C+11H2O放热H2SO4(浓)+C CO2 ↑+2H2O+SO2 ↑ 还能氧化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但不放出氢气。H2SO4(浓)+Cu CuSO4+2H2O+SO2 ↑

       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H2,使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变红,与某些盐反应,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碱中和

       十二、硝酸 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易挥发,沸点较低,密度比水大。

       化学性质:具有一般酸的通性,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强氧化剂。还能氧化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但不放出氢气。

       4HNO3(浓)+Cu == Cu(NO3)2+2NO2 ↑+4H2O 8HNO3(稀)+3Cu 3Cu(NO3)2+2NO ↑+4H2O

       反应条件不同,硝酸被还原得到的产物不同,可以有以下产物:N( 4)O2,HN( 3)O2,N( 2)O,N( 1)2O,N(0)2, N(-3)H3△硫酸和硝酸: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钝化某些金属(如铁和铝)使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保护膜,隔绝内层金属与酸,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因此,铁铝容器可以盛装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硝酸和硫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实验室必备的重要试剂。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硫酸还用于精炼石油、金属加工前的酸洗及制取各种挥发性酸。

       十三、氨气及铵盐

       氨气的性质:无色气体,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且快)1:700体积比。溶于水发生以下反应使水溶液呈碱性:NH3+H2O NH3?H2O NH4++OH- 可作红色喷泉实验。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是一种弱碱,很不稳定,会分解,受热更不稳定:NH3?H2O ===(△)NH3 ↑+H2O

       浓氨水易挥发除氨气,有刺激难闻的气味。

       氨气能跟酸反应生成铵盐:NH3+HCl == NH4Cl(晶体)

       氨是重要的化工产品,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硝酸、铵盐和纯碱都离不开它。氨气容易液化为液氨,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还可以用作制冷剂。

       铵盐的性质:易溶于水(很多化肥都是铵盐),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

       NH4Cl NH3 ↑+HCl ↑

       NH4HCO3 NH3 ↑+H2O ↑+CO2 ↑

       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干燥铵盐与和碱固体混合加热)

       NH4NO3+NaOH Na NO3+H2O+NH3 ↑ 2NH4Cl+Ca(OH)2 CaCl2+2H2O+2NH3 ↑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是否收集满。

第四篇: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颜色

       1.红色:

       Fe(OH)3(红褐色固体)

       Cu(紫红色固体)

       溴蒸气、NO2(红棕色)

       品红溶液(红色)

       石蕊遇酸性溶液(红色)

       酚酞遇碱性溶液(红色)2.紫色:

       KMnO4固体(紫黑色)

       MnO4—(紫红色溶液)

       钾的焰色反应(紫色)3.橙色:溴水(橙色)

       4.黄色:

       AgI(黄色固体)

       FeS2(黄色固体)

       Na2O2(淡黄色固体)

       S(黄色固体)

       碘酒(黄褐色)

       Na的焰色反应(黄色)

       Fe3 的水溶液(黄色)

       5.绿色:

       Fe2 的水溶液(浅绿色)

       Cl2、氯水(黄绿色)

       6.蓝色:

       石蕊遇碱性溶液(蓝色)

       硫、氢气、甲烷、乙醇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蓝色火焰)

       淀粉遇I2变蓝色

       7.黑色:

       绝大多数金属在粉末状态时呈黑色或灰黑色。8.白色:

       Fe(OH)2沉淀在空气中的现象:白色→(迅速)灰绿色→(最终)红褐色

       pH试纸:干燥时呈黄色;中性时呈淡绿色;酸性时呈红色,酸性越强,红色越深;碱性时呈蓝色,碱性越强,蓝色越深。

       红色石蕊试纸:红色(用于检验碱性物质)

       蓝色石蕊试纸:蓝色(用于检验酸性物质)

       淀粉试纸:白色(用于检验碘单质)

       KI—淀粉试纸:白色(用于检验氧化性物质)

       ①黑色:CuO、Fe3O4、MnO2、炭粉、铁屑

       ③红色:Cu、Fe2O3(红棕)、Fe(OH)3(红褐)。

       ⑤紫黑色:KMnO4。

       ⑦淡黄色:硫粉。

第五篇:高一化学必修一学习心得体会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1、2章)教学心得体会

       叙永二中杨霞

       通过一学年的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我深感有很多收获,其中既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需要改进之处,正是对这些不足的反思和改进使得我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与实施、课堂教学策略的设计及课后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都有了更深刻、更科学的理解与认识,更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提高,下面我讲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高中化学(必修一、二)教学体会。

       一、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认识,自身教育观念的更新

       在新课程教学之初,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过分注重了知识目标的实现,新课标三维目标未能较好实现,所以感到比较困惑。

       在实施具体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我不断加强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及课程标准的研究,对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逐步有了深刻的认识,正是这种新的认识,促进了自身教育观念的更新,使得我在后续的教学中明确了方向,有了理论指导。

       高中化学新课程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就是我们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再是以向学生传授知识为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猜猜学习意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并在高中阶段逐步养成和谐的性格,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能很好与人沟通和交流,并能

       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较强的环保意识,学会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更好规范自己的言行。向周围的人进行一些环保宣传,带动更多人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认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影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充分利用新课程改革提供的自主创造空间

       1.改变师生关系,转变工作方式。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我也同许多老师一样,生怕讲少了,学生对相关知识不能很好理解和掌握,殊不知,过多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自主的学,尽管老师很辛苦,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灵活应用却不尽人意。然而,在新课程改革学习培训之后,我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方式,才逐步把自己解脱出来。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我跟学生说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他们同学间合作学习的引导者,我也不再是一讲到底,而更多的是把时间还给了学生。让他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讨论中,结果是学生中开小差的、睡觉的等一些原来课堂上常见的现象,有了明显的改观,最重要的是班级里边基础差的,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那么有的老师也许会问是不是摆花架子,学生的经得起检验吗?考试成绩会不会很糟糕呢?刚开始,我也有过一些困惑,但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学生的成绩更经得起考验,他们的成绩普遍都有了提高。让我很欣慰!

       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我比较注重用愉快的心情去影响和带动学生,我比较注重自我情绪的调节,在校园环境中,我始终微笑着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很尊重他们,觉得自己和老师是处于平等的地位,如遇到在学习生活中存在困惑的学生,一旦我了解到,我就会在第一时间找学生谈话,在和学生谈话时,我能让学生感到很亲切,从而,迅速打开学生的心理防线,坦诚地和我交流,我也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他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基本上学生和我谈话,他们都觉得没有压力,觉得很轻松、很愉快!在谈话之后,也觉得自己的心结终于打开了。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会以比较阳光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学习生活,学习会更努力,我也会在过程中就每个学生的进步,及时提出表扬,充分肯定他们的自我转变,并顺势加以鼓励,学生越学越有信心。所以,学生的成绩有增无减。

       2.运用多样化、最优化的教学方法,以新的教学思路、新的教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化学中的教学方法很多,那么,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该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呢?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所涉及的知识板块、知识结构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就要探究能够在不同知识的教学中能起到最优效果的方法。也就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选择最优教学方法。在一定的条件下,几种方法可同时并用,以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当然,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方法的特殊

       性及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心理认知特点,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教法的不断优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教学实践中,我比较注重实验教学。化学本身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教材中的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学生科学探究实验进行整合,根据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我能让全部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实验,不能让全部学生动手实验的,我就让学生代表和我一起在课堂上合作完成,让其他学生仔细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有少数没条件的实验,我就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方式,学生观看实验录像,我的体会是,化学实验能很好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能很好培养学生的实验习惯,也能帮助学生形成一些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还能很好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团结意识,也能较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比如在讲萃取分液操作应用于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时,我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如何将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分开,有学生就想到了将其混合物倒入一个酒瓶中,盖上瓶盖,然后将其倒立过来,再慢慢半打开盖,水就先留出来,随后油就留在了瓶中。在讲胶体的性质时,我提醒学生现实生活中,一些浑浊的溪水流经一片沙地之后,为什么就变澄清了呢?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我比较注重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觉得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他们就不会觉得枯燥乏味,反而有更强的求知欲望。再如,在讲到物质的分类是,我让学生到超市和书店去体验购物,同时体验科学分类法带给我们生活的便捷,顺势引导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经常学会按照一定科学的方法整理自己的衣物、书籍、资料,学会为自己

       在学习生活中享受到科学分类带来的便捷,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办事的效率,我相信这样的好习惯养成之后,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能大大提高办事效率,还能带动深边更多的人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既能提高了自己的素养,也帮助了他人。新课程赋予了我们广阔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因此,抓住机遇,大胆创新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3.积极寻求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评价既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又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的发展。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全面发展的标准又是什么?要寻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方式,虽然现在的高考还是最主要的指挥棒,但是十几年从教的经验告诉我,我们更重要的是应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责任意识,让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积极乐观地对待学习生活,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尊重身边每一个人,让学生富有爱心,懂得感恩!我在教学中,明确告诉学生,我对他们的评价不是以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我告诉学生只要他们懂得理解和尊重他人,有责任心,乐于助人,团结同学,学习成绩高低我都欣赏他们。而且我永远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很好实现自我转变,所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跟学生讲:任何时候遇事,都不用着急,因为善思考者方法永远都比问题多!我对学生更多的是以鼓励为主,对他们成长过程存在的困惑,总是站在学生和学生家长的角度,帮助学生共同思考解决的办法。也得到了学生及其家长的认可。所以,我也觉得在新课程教学中,建立正确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的良性发展!

       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必修课的定位是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所以在实施中不能只抓知识传授和训练。在教学目标上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创造条件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必须要关注学生经验和社会生活现实;在教学方式上,必须坚持以探究为主的多样化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处理好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就是实验探究,第二环节就是知识目标的完成。在不同的知识板块上,我们要紧紧围绕三维目标的实现这个中心来进行有效的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施。如在讲SO42-的检验时,我设计了几种方案,并指导学生通过实验体验离子检验的最佳实验方案的确定,这样能很好帮助学生建立起了离子检验的基本思路。也就是首先弄清楚被检验的离子是什么,再结合学生所学化学知识,看可用物理方法还是化学方法,化学方法中,是用沉淀法、气体法,还是其他方法检验,再思考相应方法应用到哪些具体试剂,进而思考具体的操作方法和过程中的现象以及如何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让他们通过小组探究的方式,了解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的最佳实验方案,让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快速就掌握了同类知识。

       在教学工作中,我较好利用学校各种可利用的资源,如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实验、学生资源,教师团队资源,在广阔的网络平台上,能最快速帮助我解决实际教学中的疑问,利用备课组教师团队,能更好进行教学探讨,做到了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教学效果比较好,利用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最大程度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资源,让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大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合作方式完成很多学习内容,如课堂练习中,对化学用语的落实,我让学生练习,互相检查,帮助同学纠错,这样学生能较好较快掌握化学用语的书写。让每个学生真切体验到化学学习过程的进步与快乐!学生也就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以上是我在必修一、二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既有成功的地方,也有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也希望更多得到同行们的指教,我相信在日后的高中教学中,能更好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课标三维目标也能更好完成!

       202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