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追求财富与自我实现的关系

第一篇:创业者追求财富与自我实现的关系

       创业者追求财富与自我实现的关系

       以下为徐小平演讲实录:

       徐小平:大家早上好!昨天晚上莫名的兴奋,想着拿点什么东西回馈给大家,想想我没有京东,也没有小米,但是我投了一个卖袜子的公司,我想送大家一点袜子,突然一想,最近已经被封闭了。创业是有风险的,这家公司被封闭,这个里边就包含许多关于创业的经验教训,各种各样的课程,所以今天来只能跟大家讲一讲一些老生常谈,但是这些经验确实是我长期以来思考的东西,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做投资,第一笔投资就是从杭州开始的,2022年5月份,那个时候新东方即将上市,我遇到一个小伙子,杭州人,是杭州新东方搞行政的,他不懂互联网,但是他却想创业互联网,我也不懂投资,我却想进入投资界,结果我们两个一拍即合,我们第一个项目就诞生了,他是做一家社交网络,给我的理由是:杭州是中国2.0,2/3的创业中心,杭州的品牌在这个时候显示了作用。我想他在杭州,是杭州人,杭州又是2.0基地,我就投他了,后来这个社交网络因为没有经验、没有团队就没有成功,但是这个小伙子秉承着当时吸引我的那一点,就是杭州人的那种创业精神,那种执着、顽强、勇敢,在做了三、四年这个社交网络失败以后,他改做了教育,回到了本来的行业里面,在当地的各种支持下,据讲现在突飞猛进,去年销售好几千万,今年可能会过亿,有了团队,找到了自己熟悉的方向,最终秉承着创业者的一种精神获得了成功。

       所以来到杭州,我每次都有创业的想法、思考,创业到底是为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创业?从这个小伙子身上创业的成功与失败,他到底有什么值得我们分享的东西?这一个案例就可以写一本书。

       我早期在新东方创业,后来做投资,其实我是投的多成的少,雷声大雨点小,但是我从来不告诉别人我失败的项目,我的项目全成功了,失败的都不少或者我也不记,投资人、创业者一定要有非常良好的心态。

       我当年在美国的时候,有一个老太太买了一辈子的彩票,人家问她你赢了吗?她说从来没赢过,但是我喜欢它。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一定要有这么一种心态,这样我们的创业人生、投资人生,我们的人生才能有意义!

       第一、金钱。创业有一个敏感的东西,就是财富,很少有人旗帜鲜明的说我创业是为了钱、创造财富,但是你创业不创造财富,难道你还有其他的什么价值?直截了当的哲学,创业就是要创造财富。但是在我们的创业者当中,很奇怪,在2022年的时候,那时候新东方上市,老虎基金、纳斯达克的人问为什么要上市?大家说增资、发展、为了更加好的服务于公众。其实上市的一个简单的目标这是很多人回避说的,就是创造财富,上市有钱了。

       所以当俞敏洪在路演的时候,人家就问你们为什么要上市?俞敏洪说,我们奋斗很久了,我们需要钱,要知道这个东西是最真实的东西。美国全球投资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这叫真实,这叫实在。你说你创业创到最后,辛苦的不得了,数倍于人的辛苦,如果说财富不是我的主要目标肯定是骗人的。创业其实就是追求财富,听了是老声常谈,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个问题很多很多,我跟许多创业者谈话,那些凡是不太成功的人,总是在说我不在乎钱。在中国,往往对股份和钱撇的铁青,表示无所谓的人,往往是最糟糕的投资人。

       有一次我们去投一个基金,这个人说我准备做到40岁的时候,赚到几千万美金我就搞教育,这个时候我跟新东方另外一个创始人王强当时就很生气的讲,我说你这个心态叫“街女情结”,反映了中国创业者一个最糟糕的东西。教育是需要钱,美国几百万的大亨赚到钱以后,都投给教育,投给图书馆。我和王强一拍桌子讲,你就一辈子赚钱,教育交给我们。这个东西,由于基本价值观的扭曲,这个就导致了许多人做事没有一种永恒的追求。这个人是好朋友,我们最后也投他了,但是我们说我们一定投你,但是你一定要把对财富的追求当成一种终身追求,当然你做到80、90岁,像巴菲特一样全部捐出去,当然更崇高。

       怎么看待财富是非常重要的,怎么使用财富呢?这是你的钱,我们不管,你可以像比尔盖茨一样使用财富,你也可以像张朝阳一样使用财富,你也可以等新东方一上市就宣布办一个民办学校,总之创业一个核心的东西就是一定要有正确的创业的价值观,而这个价值观呢,创业者创造财富。中国人的思维里面,李嘉诚说过一句话,创业,财富只是一个成绩单,你做好你的作业,创业就是做好你的事,而财富只是一个成绩单。但是大家想一想,哪一个人做作业不是为了成绩单呢?不是为了一个年终好成绩。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叫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创业者最高境界的人生奋斗,你当然可以在一个企业里面做一辈子高管,你也可以在任何一个机构里面追求你的兴趣爱好,在某种意义上,科研、协作本身就是一个创业,把某种东西从无到有做起来,我讲马斯诺的五层论,中国整个民族还没有完成第二层的追求,当然杭州由于民营经济高度发展,可能第二层次已经实现了;那么第三层次是爱与归属感,创业邦,我查了一下字典,邦是国家的意思,大家聚集在国家的旗帜下,我们形成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干嘛呢?创业,这里面就是一种归属感。第四是尊严,我在团队里面做的比较高。但是最高层面是自我实现,什么是自我实现?你想做的事做成了,包括想赚的钱用做教育的人,在财富中死去的人是可耻的人,必须把这个钱对社会有用,这叫自我实现。我想讲,自我实现,通过创业,无论你做的多大或者多小,一个小小的梦想,几个人跟着你一起做,毫无疑问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我昨天跟雷军谈,他说我这么多年参与了金山的创建,创建了卓越网,也卖给了亚马逊,做投资也做的很不错,但是心灵中依然有某种未曾满足的渴望,这个渴望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自我实现,而这么一种渴望,无论是已经创造了财富,已经有了成功了,或者雷军或者其他的许多人,包括刚刚大学毕业、中学毕业或者小学毕业那样的人,想做一点事,成就一点事业,可以说是一模一样的。

       这是美国Branson,非常成功,这就是自我实现。但是创业者最可怕的是设立一个不可能的目标,然后去追求,我想在创业当中我们要立一个力所能及的目标,在做的时候,天上海有一个更伟大的地方,但是创业要脚踏实地,本身就是实现自我。

       这个实现当然是最终的自我实现,这就是苹果(PPT),最近我转发一个微博,里面有苹果的广告,疯狂的人往往是推动世界改变的人,听到这个声音当时有点悲伤。结果在他的追悼会上,放他的音乐,我们突然意识到这个人已经不在了,但是他创造的东西和我们在一起,他获得了永生。从秦始皇到今天人们都在追求永恒,而在创业里面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追求生命意义的永恒存在。

       第三条是自由,我觉得这是创业最伟大的东西,所谓创业,一个人创造企业,无论是一个人、两个人还是一万、两万人的时候,你的世界里面你是最高的权威,你不听从于任何人,你做的事,按照自己的意愿,按照团队的利益,按照社会的价值在追求一种东西,这是创业的可以说最高境界,也是这个时代创业的一个重要的探索的价值。

       这几年来,北方饭桌上,大家往下一坐就在争执,我前几天碰到一个人,他们说北京人一坐下来就对一下北京政治局常委的名单,为十八大什么时候召开安排一个日期,也就是大家过多的卷入了政治的一些思维,为什么呢?因为国家的发展、中国的未来取决于政府的进步改革开放,但是只有创业是国家鼓励、社会需要、个人能够参与中国伟大复兴的一个努力,据说中国已经复兴了62%,但是如果每一个人创业,我认为就是在62%里面增加了62.1%、62.2%。设想一下,如果中国没有那些民营企业,比如没有三大物联网,那中国可能只实现了61%,如果多几个企业,再多几个新东方,可能就变成了62.5%,所以创业承载着伟大的社会责任。

       我刚才讲金钱、自我,这个传统的是个人主义,是一种自我的实现,其实今天的中国,当你创业,当你具备了事业,当你不再需要吃国家的税收,当你不再依赖国家的资源,当你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并养活一群人的时候,其实这个时候你为推动中国的进步就做了重要贡献,所以我想这是中国的最大主题,所谓的“国退民进”。这个时候的年轻人我们能够做的就是用我们的努力、智慧、才华、精力以及我们想追求财富、实现自我的这么一种最伟大的动力,来创造一个梦想,而这个梦想,我们就能够为中国的“民进国退”,为中国的市场经济、社会进步做出一些重要的贡献。所以创业绝不仅仅关乎个人,创业实际上就是社会的进步。

       再次鼓励各位大胆的创业,也祝愿中国的创业事业能够越来越好,谢谢!

第二篇:财富与需要关系的探究

       财富与需要关系:对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状况的经济哲学探究

       马拥军 毛小扬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上海202233)

       摘 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性状已经发生了改变:2000年以来的过剩经济表明,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已经能够得到满足;在解决结构性过剩问题的同时,现在应当把注意力转移到发展“文化生产”上来。为此,首先应当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财富观从效用财富观到货币财富观再到资本财富观的变化,用需要财富观取代货币财富观和资本财富观;其次要把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想要”(偏好)区别开来,从人本价值观对货币价值观、资本价值观的超越方面,研究需要的层次和结构,以建立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扬弃异化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才能通过研究财富和需要关系的变化,重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并由此出发,建构针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政治经济学批判”。

       关键词:财富观 需要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价值观 政治经济学批判

       简介:马拥军(1967-),山东省临朐县人,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法哲学。

       18大报告提出三个“没有变”,其中之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没有变。从总体情况看,这样表述是有道理的,但从具体状况看,这一表述需要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是短缺经济时代的表述。21世纪,中国进入过剩经济时代,使这一矛盾的状况发生了重大改变。“物质文化需要”可分为“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过剩经济本身就意味着物质需要能够得到满足,因为相对于需要来说,财富出现了过剩;现在面对的问题是拉动内需,以及限制过剩的生产能力。如果说有些人的有些需要得不到满足(如由于全民医保体系和社保体系尚未建立,有些人医保的需要和社保的需要得不到满足),那么,这是结构性矛盾,不是由于社会生产能力不足而导致的矛盾。在物质需要能够满足的情况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就变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同落后的文化生产之间的矛盾”。由于在提出“物质文化需要”的时代(中共八大提出“经济文化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修改为“物质文化需要”),中国还是短缺经济,温饱尚未实现,因此当时提出的是“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首先需要抓的物质文明,这就是所谓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在已经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时代,“文化需要”已经不再仅限于精神需要,而是包含了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需要1。相应地,从个人来说,单纯追求物质财富已经不能再满足人的各方面需要,它只能导致人的片面发展、依附性发展,同社会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的目标是相悖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如果对这一基本国情把握不准,方针、政策的制定就必然会出现偏差,因此,从财富和需要关系角度,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发展状况进行考察,就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然而,这一课题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学问题,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政治学、文化学或社会学、生态学问题,而是一个经济哲学问题,用马克思主义术语说,它属于一个“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问题。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财富观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财富观经历了一个从效用财富观到货币财富观再到资本财富观的发展过程。这种片面的财富观是导致当前中国出现种种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问题的总根源。

       1.效用财富观

       效用财富观重视的是使用价值。在这种财富观下,财富表现为使用价值的量,衡量穷和富的标准是有多少“东西”。比如我有三座房子,你只有一座房子,那么,我的财富就是你的三倍,因为房子是供人住的,如果一座房子能够满足一户家庭的居住需要,那么,三座房子就能满足三户家庭的居住需要。

       2.货币财富观

       货币财富观重视的是交换价值。在这种财富观下,财富以货币或金钱的形式,表现为交换价值的量。我的三座房子在上海郊区,共值三百万;你的一座房子在上海市区,值一千万,那么虽然从效用或使用价值上看,我是你的三倍,但从值多少钱或交换价值上看,你的财富是我的三倍有余。

       3.资本财富观

       资本财富观重视的是剩余价值,或剩余交换价值。在这种财富观下,财富不是以直接的货币形式,而是以增殖的货币形式,表现为剩余(交换)价值的量。我的房子虽然在郊区,但上海金融自贸区要建在那边,因此升值潜力很大,据估算,一年后这三座房子可增值到一千五百万,那么,你肯定愿意跟我交换,因为按照资本价值观,我的财富是你的一倍半。即使把风险因素算进去,你仍然是“赚”的。

       中国改革开放以前,国家的政策始终是以农为本,以商为末,重农轻商,“重农抑商”,这实际上是以效用财富观为前提的;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经历了从“全民经商”到“全民炒股”、“全民炒房”的过渡,财富观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由效用财富观过渡到了货币财富观和资本财富观(其背后则是货币价值观和资本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国家政策仍然以效用财富观为指导,必然会导致种种误会,产生种种问题。比如有人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住房是商品,商品应由市场调控,并以此为借口,反对国家对房地产进行调控。其实,国家要调控的并不是作为“商品”的住房,而是作为“资本”的住房。作为商品的住房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它是用来满足居住需求的;作为资本的住房则是能够带来剩余(交换)价值的(交换)价值,它不是用来住的,而是用来加价后再卖出去,为了获取剩余价值,为此哪怕造成住房大量闲置也在所不惜。这就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由此导致种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问题。国家不调控怎么得了!

       要使人们接受调控,就必须进一步研究需要状况的变化,使宏观调控与人们的需要一致起来。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需要状况的变化

       一谈到需要,人们马上就会想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相比之下,人们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需要理论了解得很不够。按照马斯洛的看法,人类需要从低到高,分为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尊重和爱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在马斯洛看来,一方面,只有低级需要满足了,高级需要才会产生;另一方面,某种需要一旦满足,就不再能成为激励人们行为的力量;这时,只有更高级需要才能激励人们的行为。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关于需要理论的专著,但他们的著作中有着丰富的关于需要理论的内容2。他们不仅从需要的结构方面研究过自然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而且从需要的层次方面研究过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无论是就需要结构还是就需要层次来说,都不能认为需要是单一的,任何人的需要都既有其结构,又有其层次,只是人们往往仅意识到某一种需要,从而使其他需要处于潜在状态而已。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支配人们有意识行为的仅仅是某一种特定的需要,但支配人们全部行为的实际上是包括不同需要结构和需要层次在内的整个需要体系。更重要的是,马克思注意到需要异化现象,即低级需要满足了,高级需要却没有产生(如守财奴葛朗台);或者低级需要没有满足,高级需要却产生了(如雷锋),尤其是所有需要都化为对货币的需要这种现象。需要的异化和需要异化的扬弃,都是需要生成的环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些理论,为我们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人们需要状况的变化提供了分析工具。下面从需要与“想要”、需要与贪欲、需要与信仰三对关系角度,分析一下这种变化。

       1.需要与“想要(偏好)”

       人们常常混淆需要和“想要”(经济学上称为“偏好”)。实际上,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需要是客观的,“想要”(偏好)是主观的。比如,糖尿病患者需要胰岛素,尽管病人可能根本不知道有这种东西;相反,他(她)想要的可能是糖这种对他(她)的健康有害的东西3。再如,吸毒者需要的是戒毒,他(她)想要的却是毒品。这说明,需要是客观的,尽管人们未必能意识到它,但它对于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来说却必不可少的;而“想要”或偏好却是主观的,有时是病态的、必须革除的。马克思主义主张根据需要来矫正“想要”,而不是相反。

       需要和“想要”的这种区别,并不必然采取尖锐对立的形式,因为更多时候,人们想要的可能恰恰是他们需要的东西。需要和“想要”只是表示主观与客观相区别的一对范畴。比如一个糖尿病患者一旦意识到什么是胰岛素,他(她)就想要这种东西了。相反,由于人类同动物的单纯本能行为不同,更多地是有意识的行为,因此人类的需要只有上升到“想要”,才能自觉地去满足它。如果不能把需要上升到意识层面,变成“想要”,又怎么可能用需要矫正“想要”?

       革命战争年代和短缺经济时代,不要说所有的偏好,即使是客观的需要,也有很多不能得到满足。这时候,人们往往面临价值选择。高尚的人们“想要”的往往是满足社会的需要,而牺牲个人需要。这在客观上也是一种需要异化,尽管是迫不得已的异化。而在进入小康社会以后,某些有钱人却往往打着“人性”的幌子,把自己低级需要的泛滥凌驾于他人客观需要的满足之上,甚至去讽刺那些高尚的人们。这是另一种异化,是一种把自己降低为动物的异化。

       2.需要与贪欲

       这句话特别适用于过剩经济时代的中国。欲望既包括人的动物本能,也包括人的偏好。但其核心是人的偏好,即“想要”。而贪欲是建立在“想要”的基础上的:它意味着超过“需要”的“想要”。曾有学者提出: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有三千万元的财富,就足以满足日常需要。财富的进一步增长,比如再增加三个亿,对他(她)的生活质量几乎没有影响,它要么表现为存折上的一个数字,要么表现为一种奢靡浪费式的“为消费而消费”(炫耀式消费、攀比式消费,等等),因此只是一种虚幻的心理满足,对于客观需要来说没有任何意义。这样的财富增长和消费既会败坏财富拥有者的品质,更无助于社会需要的满足。它是造成人民群众心态不平衡乃至某些人仇富心态的主要原因。

       3.需要与信仰

       “想要”仅仅是对需要的意识,因而是进一步满足需要的前提。它虽然蕴含着需要异化的可能性,但毕竟不等于需要异化。“贪欲”却是需要异化的典型形态之一。动物界不存在“贪欲”。“贪欲”是一种社会现象。从“想要”到“贪欲”,与特定的社会条件联系在一起。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价值观和资本价值观导致的拜物教财富观,即货币财富观和资本财富观,是导致“贪欲”形成的一个主要社会原因。因此,要克服需要异化现象,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以需要财富观代替货币财富观和资本财富观,在信仰层面以人本价值观代替货币价值观和资本价值观。

       一般认为,价值是满足主体需要的客体属性。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一方面,需要有其结构和层次,这本身就决定了价值必然是一个体系。另一方面,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已经明确指出:对于“对象”、现实、感性,不能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方面去理解,而必须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必须从实践方面去理解,因此,价值与其说是客体属性,不如说是在实践中生成的“对象”属性4。例如胰岛素,一开始并不存在,它是人们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发现和发明的,因此并不是现成存在的“客体”,而是在实践中生成的“对象”,是为了人并通过人而生成的(即以人为本的)对象性存在物。从两个方面的综合来看,价值并不是天然存在于自然中的,而是由人创造出来、并为了人而跃入“存在”的;价值体系说更不用说了。

       既然价值体系并不是既成的事实性存在,而是生成中的现实性存在,它必然与特定的信仰体系联系在一起。有神论者会认为价值体系由神创造,而马克思主义者则认为价值体系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就此而言,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无神论信仰。因此,无神论并不是单纯的“不相信神”,而是“通过否定神来肯定人”。作为一种信仰,无神论相信不需要通过神,单纯凭借人类自身的力量,就能够创造一切价值,获得幸福与自由。

       三、财富与需要关系的变化

       进入21世纪以后,东部沿海较发达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率先提出了“富口袋,更要富脑袋”的口号。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需要与财富关系变化的鲜明写照。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需要层次和结构的变化自发地带来了财富观的变化。由于存在需要异化现象,现在的任务是如何使这种变化由自发上升到自觉。这不仅是一个财富观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涉及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

       1.价值观

       从价值观角度来说,建立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任务还非常艰巨,目前的重点是消解货币价值观和资本价值观,建立人本价值观。

       货币价值观和资本价值观的特点,是把所有需要化为对货币的需要、资本的需要。按照这样的价值观,只有能用货币衡量的才有价值,其中,物的价值在于它能交换到的货币量,人的价值在于他(她)所能赚取的剩余价值量。或者说,物的价值在于它值多少钱,人的价值在于他(她)能赚多少钱。因此,货币价值观和资本价值观把所有的需要都化为同一种需要:对货币的量的需要。

       人本价值观并不否认货币和资本的价值,相反,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所谈论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恰恰是与货币和资本联系在一起的。但在马克思看来,这并不是根本的价值,而是手段价值,只有人才具有目的价值。按照这样的逻辑,资本作为能够带来剩余(交换)价值的价值,必须服务于(交换)价值的生产;(交换)价值的生产必须服务于使用价值的生产;使用价值的生产必须服务于人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的满足。

       2.世界观

       不能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混同于“科学世界观”。

       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看法,宗教也是世界观,而且是情感世界观,正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世界观,而且是(体现无产阶级改造世界要求的)意志世界观一样。与人本价值观相适应,马克思和恩格斯谈论的“世界”总是指“人的世界”。“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5。

       与人的需要的全面性和层次性相对应,人的世界也是一个对象性世界,或者人化世界。所谓“人化世界”,是指人把整个世界变为满足自己需要的财富。这就是说,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来说,不仅资本、货币和使用价值是财富,凡是满足人的各方面和各层次需要的对象都是财富。人类必须为自己创造一个包括物质财富、社会财富、精神财富和个性财富在内的立体的财富世界。

       3.人生观

       对于个人来说,全面小康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对于社会来说,全面小康意味着为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创造条件。前者意味着创造一个全面的、多层次的财富体系,后者意味着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客观需要,特别是健康需要和自主需要。国家应当积极开展民生建设,为这些需要的满足创造条件。

       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表现为人类幸福与个性自由的统一。幸福不等于快乐,全面的、多层次的需要的满足是幸福,动物式的、纯物质性的满足是快乐。个性自由不等于任性妄为。任性妄为是“随意”或失去自由意志,而不是意志自由。只有建立在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统一基础上的个性的自我塑造和自我实现才是个性自由。这一切都要以生产力的一定发展即以过剩经济为前提。结构性过剩或相对过剩经济导致的是社会主义,总量过剩或绝对过剩导致的是共产主义。当今时代,全球已经进入相对过剩经济时代,因而具备了社会主义的客观条件;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社会表明,它们已经进入绝对过剩时代,因而具备了共产主义的客观条件。然而,由于需要经济学尚未建立,偏好经济学仍占统治地位,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普遍实现的主观条件尚不具备。然而,单个个体已经完全有可能把人类幸福和个性自由的统一作为生活目标。这是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核心。

       由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研究远远落后于时代,人们缺乏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工具,因而误以为18大报告所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没有变,就是不仅总体情况没有变,而且具体状况没有变。这是完全错误的。随着物质需要的满足,文化需要凸显出来而得不到满足,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正产生越来越多的问题。烧香磕头、求神拜佛,迷信遍地、宗教盛行,是文化生产远远落后于文化需要的突出表现。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财富、精神财富等等,假冒伪劣的精神产品必然会找到市场,李一、王林之类的精神骗子必然兴风作浪,谭崔、邪教之类的精神渣滓必然乘机泛起。要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不仅必须深入研究财富与需要的关系,而且要关注人们超越生死的终极关怀需要,为2050年以后中国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准备理论前提。

       由此出发,才能建构针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政治经济学批判”。

       四、从“偏好经济学”到“人本经济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状况的改变,把“创立中国经济学”提上了议事日程。无论是以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研究目的的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在短缺经济时代供改革开放初期借鉴的西方经济学,都已经远远落后于形势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向我们提出了扬弃“偏好经济学”、建立“需要经济学”;扬弃“福利经济学”,建立“人本经济学”的任务。

       1.“偏好经济学”与“需要经济学”

       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不仅混淆“想要”、“偏好”、“欲望”、“贪欲”等概念,而且混淆了“偏好”与“需要”、“需求”,这样的经济学可称为“偏好经济学”。与此相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左翼学者不仅区分了“偏好”(想要)与“需求”(需要),而且区分了异化的需要(欲望、贪欲)和根本的需要。

       当代西方微观经济学建立在效用价值论的基础上。所谓“效用”,实际上是商品满足人的欲望或想要的程度。微观经济学没有意识到: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其实并不是围绕普通人的效用,而是围绕资本的效用,即满足获得利润需要的商品、货币或劳务的效用而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从微观经济学出发无法建构起宏观经济学,因为一旦绕过资本的再生产,微观和宏观之间的联系,即“看不见的手”,就成为一个无法把握的黑箱。

       萨伊定律的缺陷就在这里。萨伊混淆了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资本流通,没有注意到:工人需要的满足构成剩余价值再生产的一个环节;资本家仅把工资视为需要不断压低的“成本”,必然导致工人阶级的需要中,有一部分只能作为无效需求而存在。如果任由生产力发展下去,社会总供给总有一天会超过社会总有效需求。

       到凯恩斯的时代,这种情况终于出现了。凯恩斯超越萨伊的地方在于,他认识到总供给与总需求能否实现均衡,关键不在于社会总需求,而在于社会总有效需求。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性偏好这“三大心理规律”,国民收入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总有效需求,其中有一部分会被闲置起来,导致商品过剩和工人失业。要使有效需求达到充分就业所要求的水平,就必须大力刺激工人的消费和资本家的投资。由于运用凯恩斯理论的国家无一例外获得了长期稳定的经济发展,萨伊定律逐步遭到遗弃。

       然而,从需要经济学的角度看,只要不把追求利润或剩余价值的生产目的转变到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上来,过剩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剩余价值必须有剩余使用价值与之对应,否则就只是一种泡沫化的经济增长,而不是真实的经济增长。可笑的是哈耶克式的经济学连凯恩斯的水平都达不到,更不要说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经济学”了。

       2.“需要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

       按照马克思的看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而追求剩余价值的生产目的决定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蕴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这就是由获取剩余价值的冲动所决定的不断增加的社会总供给与由可变资本(工资)作为成本被压缩在特定水平上所决定的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只有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否定,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才能克服由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所决定的危机。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一旦生产力的发展达到了总有效需求能够得到满足的程度,过剩经济时代就到来了。最初的过剩只是由于工人的工资过低,导致购买力不足,因此属于相对过剩,或结构性过剩。只要提高工人的工资,把工人无效的刚性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相对过剩的危机就可以获得解决。凯恩斯革命就起了这样的作用。然而,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取剩余价值,因此在这之后生产力必然继续发展,直到所有的刚性需求都得到满足,从而达到总量过剩,或绝对过剩。那时候,导致资本主义最终灭亡的危机就到来了。

       由此可以理解欧洲社会党和美国民主党所推行的福利国家、福利社会的性质。西方左翼学者正是以这种实践为根据,继承马克思的理论,倡导建立“满足需要的政治经济学”。这可以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一种西方形态。如英国左翼学者莱恩·多亚尔、伊恩·高夫研究了人的需要理论,提出无论是第一世界国家、还是第二世界或第三世界国家,都应当实行“自由民主社会主义”6,以建立满足最优化需要的政治经济体系。但他们没有考虑,这样做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要坚持利润至上的价值观,福利经济学就必然使全球陷入西方式的消费社会。

       邓小平曾经期待创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7。这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才能能够解决福利社会带来的“高平衡陷阱”难题。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中国学者尚未完成这一使命。

       五、新“政治经济学批判”:扬弃“资本经济学”,建构“人本经济学”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只能是“人本经济学”,不能是“资本经济学”。因为它的研究目的只能是通过市场机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不能是获取剩余价值,不能是利润至上。

       1.扬弃“偏好经济学”,建立“需要经济学”

       作为人本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是满足人的“需要”的经济学,而不是满足资本家的“偏好”的经济学。

       对于资本家来说,剩余价值或利润才是目的,人只是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的手段。从微观层面来说,正是对剩余价值的无度追求,才迫使资本家不断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生产能力,从而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生产力的一个基础环节。正因如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必须利用资本,推动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但是,资本就是资本,无论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环境中,还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环境中,它获取剩余价值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既然如此,在利用资本的过程中,就必须防止资本对公共权力的腐蚀。当前中国微观层面出现的权力资本化和资本权力化现象,正是资本逻辑发展的外部表现。执政党只有摆正手段(资本的利用)和目的(人的发展)的关系,才能确保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必须把执政党的作用作为宏观经济层面的决定因素加以考虑。

       2.扬弃“市场经济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

       作为人本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是通过交换手段满足每个人需要的经济学,而不是以剥削手段满足部分人欲望的经济学。

       交换,代表的是分工和协作,因此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中,马克思通过分析价值形式的历史演变,研究了单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抽象劳动如何从具体劳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交换价值中的实体性成份,从而为市场经济学奠定了基础。不仅如此,在《资本论》第二篇中,马克思还分析了从市场经济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从而找到了剩余价值的来源,为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和流通奠定了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通常所说的市场经济不同。通常所说的市场经济无非是以交换为基础的经济,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却是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的市场经济。如同巴斯夏所认为的那样8,由于通过交换,双方都可以从中得到好处,而没有人受损失,因此对于双方而言都是合算的行为。这是一个正和游戏,而不是零和游戏。就此而言,通过交换所额外得到的,实际上是双方通过分工和协作所形成的效率提高的必然结果。这里所遵循的就是等价交换的原则。但是,如果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产品,那么,所形成的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分工和协作的好处就归资本所有者,而不是归交换的双方。换言之,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情况下,资本家剥削的有可能是他所直接雇佣的工人的绝对剩余价值或其他企业工人的相对剩余价值,但也有可能是本应由劳资双方分享的合作成果。因此,马克思研究剥削,并没有把它当作个别资本家与个别工人之间的关系,而是当作作为特定生产关系代表的单个资本家和单个工人的关系9。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剥削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应当有明确的法律界限,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工人的集体谈判权,通过这种权利,工人完全可以在让资本家保证获得一定利润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工资收入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容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必须始终使它处于从属地位,不能上升到制度层面。

       3.扬弃“纯粹经济学”,建立新“政治经济学批判”

       作为人本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只能把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作为最终目标,而不能把经济发展作为最终目标。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最大区别,不在于一般意义上的财产公有还是私有,而在于生产资料是公有或私有,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则表现为资本是公有还是私有。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在私有制下,经济增长(表现在GDP的增长中)或平均收入的增加并不能保证“每个人”的需要的满足,“让我们关心国民生产总值分布的均匀,而不是它增加的速度。”10凯恩斯关心就业问题,这曾被右翼指责为“社会主义”,尽管它本质上属于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就业问题,还必须关注平等、根除贫穷和实现基本需要(包括健康的需要和自主的需要)。这不仅意味着在分配制度方面,必须建立福利国家和福利社会,更重要的是在生产关系方面,必须确保公有制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不能满足于私人生产力的发展,而必须把组织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就中国目前发展阶段来说,既然物质需要与物质生产之间的矛盾已经能够解决,广义的文化需要,即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生态需要在内的需要,已经提上日程,这些需要中绝大部分不再具有原来意义的“经济”特征,而是具有“社会”的特征和“人”的特征。如果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试图超越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二元分立,构建一个市场社会,即以交换为基础的社会;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把“社会”理解为摆脱了经济束缚的自由人联合体。同样,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把人理解为“经济人”,它的唯一需要就是物质需要,从而使人的需要陷入“异化”状态;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把人理解为完整的、有着丰富需要的人,这样的人必定已经超越了经济人、政治人、观念人等等的分割状态,成为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具有自由个性的主体。与此相应,“生产”不仅限于物质生产,而是包括了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在内的五位一体的生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除了研究经济发展外,还必须研究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和人自身的再生产,研究需要的“人化”和人化需要的满足。这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理论前提。

       1解释:

       ?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状况的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请参见马拥军、何亚娟:《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动力机制刍议》,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近年来,对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国内外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阿格妮丝·赫勒对马克思“根本需要”(国内学者译为“激进需要”)理论的研究,对于准确把握马克思的观点,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参见[英]莱恩·多亚尔、伊恩·高夫:《人的需要理论》,汪淳波、张宝莹译,商务印书馆2022年版,第54页。关于需要体系与价值体系的关系,请参阅马拥军、陈志超:《从需要角度重新审视价值体系概念》,载《哲学动态》2022年第5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参见[英]莱恩·多亚尔、伊恩·高夫:《人的需要理论》,汪淳波、张宝莹译,商务印书馆2022年版,第369页。《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3、91页。参见[法]巴斯夏:《和谐经济论》(上),章爱民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年版,第21页、第25-26页。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到巴斯夏,但中文版通译作“巴师夏”。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1-102页:“这里涉及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同其他任何观点比起来,我的观点是更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的。”[巴基斯坦]马赫布卜·乌尔·哈克:《70年代就业和收入分布:一次新的透视》,载《发展文摘》,1971年10月号,第7页。转引自 [澳大利亚]海因茨·沃尔夫冈·阿恩特:《经济发展思想史》,唐宇华、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03页。

第三篇:浅谈财富与幸福的关系1

       前言:近期在微信朋友圈盛传的徐才厚临终遗言发人深思:“当一个人生命走到尽头,不能挽救的时候,钱算什么?无休止的追求财富只会让人变得贪婪,变成可怕的恶魔;此时此刻在我的眼里那些所谓的身份、地位、金钱、珠宝、豪宅……就是垃圾一堆!”

       一位曾经叱咤风云、官居极位的军界大佬,家中金银现金数以吨计,却在最后弥留时刻道出了对追求财富的悔恨。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该如何审视财富与幸福的关系?怎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唯金钱至上观念沉渣泛起的当前社会,需要我们对财富与幸福的认识进行重新审视与构建。

       提升自我价值

       成就幸福人生

       ――浅谈财富与幸福的关系

       古往今来,“幸福”一直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是每个人自我价值的终极体现。财富是实现幸福的重要手段,也是评判人生价值、衡量社会和谐发展成果的标尺,二者是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但是,在当今个人与社会财富日益增长的同时,人们的幸福感却并没有同步增加,反而呈降低趋势,有时会出现相悖的现象;非正常的财富增长甚至会意味着个人自我价值的丧失,这种失衡现象成为社会学家研究生活质量的热点课题。如何正确看待财富与幸福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幸福观,对于我们把握正确的人生航向,对于推动社会核心价值体系,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财富的理解

       说到财富,人们自然而然会理解为GDP、企业利润、个人家庭收入等经济物质范畴。财富在字典中的解释是“许多钱或财产,大量的世间所有物,财产。”经济学领域中财富被定义为“能够获得收益的所有资产的库存。”财富是在物质交换中产生的,并且能在持续交换中得到增值。在经济社会,财富既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也是个人能力和实力的综合显现。财富经常与权力相关,那些拥有更多金钱、财产、物质所有物或财产的人,也是社会中最有金融权力的人,并且最有可能成功。

       追求财富既是人的本性,也是社会演进的杠杆,对财富的追求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原初动力。纵观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造、占有和消费财富的历史,也是人们的财富不断深化和提高的历史,任何社会的变革归根到底都是重新调整人们的财富利益关系。有经济学家对财富的属性是这样分析的:

       1、效用性,这是所有财富所必须具有的属性,也就是财富能够给人类提供效用,能够满足人类的肉体的或精神的需要,不能满足人类需要的,或对人类不具有利益的我们不能称之为经济财富,这是经济财富的最基本属性,也是财富的总体属性;

       2、社会性,这是所有社会财富所必须具有的属性.它是社会财富区别于个体财富的唯一属性。由于经济财富属于社会财富的一部分,所以这部分财富在功能上,必须是能够满足社会的相当一部分人的,而并不是只能够满足某特定个人的;

       3、稀缺性,这是经济财富区别于非经济财富的特征性属性。也是经济财富的本质属性。如果其财富非常充足,能为大家所共享,我们并不能称之为经济财富,比如太阳能,宇宙线等.起码在一定阶段我们不能称之为经济财富。因此,经济财富又具有独享性,也就是说。经济财富如果被一部分人享用了,也就不能被另一部分人所享用,稀缺是经济财富的本质属性。而劳动性和交换性则是稀缺性的衍生属性。

       常言道: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财富已成为人们生存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红楼梦》在好了歌里虽然抨击了拜金主义者,说到:“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待到多时眼闭了。”但在甄士隐的解释里谈到世态炎凉,人心冷暖,又不得不说:“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结论是:没钱还是不行。今天的人们更是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来形容金钱的重要性。

       财富的积累,以一种无法替代的方式促进着社会的发展,推动着科技进步和民众文明程度的提升,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现代化带来的是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让人们从落后和愚昧中解脱出来,通过劳动获得丰厚的物质回报,享受物质世界的美好。但财富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一系列十分严峻的问题,比如人的异化、贫富分化和社会动荡等等,比如战争就是由财富扩张和争夺引起的;当前,很多人都追求“财务自由”,对财富的苛求更容易把社会中的个体变成纯粹的欲望工具,“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这样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由此滋生蔓延,从而造成的社会腐败也成为难以革除的痼疾。因此有人会说,财富就是万恶之源。其实,从客观上讲,财富本身是中性的,因为拥有的人不同,就具有了两重性:善良的人拥有了,可以去做慈善事业;恶人拥有了,可以打造枪炮去杀人,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财富的创造,如何把握财富的尺度。

       金钱诚然多多益善,但过度追求物质财富,我们就会忽略甚至丧失更多宝贵的东西。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曾经对富人们谆谆善诱:“我们追求的应是一种内心的幸福感觉,而不仅仅是追求财富。片面地追求财富,就会成为财富的奴隶。”甚至有一个民间段子:一开100万奔驰的人,他银行贷款1000万,他的生活在生与死的边缘!一开10万大众的人,他房贷30万,他的生活水深火热!一骑2000块电动车的,他存款6万!生活安逸却迷茫!三路人相遇,骑电动车羡慕开大众的,开大众羡慕开奔驰的,开奔驰羡慕骑电动车的!以此告诫人们要知足常乐。

       济群法师在《佛教的财富观》一文中指出,要“如法求财”。列举了十种非法谋财的现象:窃取他财、违法贪污、抵赖债务、吞没寄存、欺罔共财、因便侵占、籍势苟得、经营非法、诈骗投机、赌博淫业,由此获得的不义之财,不仅会玷污我们的人格,遭受世人的唾弃,更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付出惨重的代价时,已悔之晚矣。所以,世人一定要如法地追求财富。正如佛陀告诉我们的:“积财从小起,如蜂集众花;财宝日滋息,至终无损耗。”

       再者,我们也不能将财富狭隘地定义为物质财产的货币价值,财富其实是一个人拥有,并能使自己幸福的东西。按这个定义来看,健康当然应该算是财富,身心愉快也应该算是财富,家庭和睦、事业有成,乃至一个人的天赋和特殊才能,还有社会关系、时间等,都可以算是财富,而且都是无价的财富。所以说,精神财富才是最持久、最可靠、也最有生产力的财富。

       二、关于幸福的理解

       幸福是人们的渴求在被得到满足时的感觉,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的状态。在我们的生活里,在报刊文章、电影电视里每一个令人感动的关于幸福的故事,无不都是主人公在有渴求的状态下,并且在渴求被满足或部分被满足的时候才获得幸福的。任何人、任何一个幸福的获得都来自于渴求,没有渴求,就没有幸福。曾经有个关于幸福的电影片断,说什么是幸福?那就是我饿了,看见别人手里拿个肉包子,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见别人穿了一件厚棉袄,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个坑,你蹲那儿了,你就比我幸福。幸福一直是个话题,哲学家柏拉图曾经用一种独特的方法计算出,王者的生活比独裁者的生活幸福729倍。独裁者已经拥有一切的权力和财富,但他仍然还不是最幸福的人。因为真正的幸福,包含着很多金钱和权力所买不到的东西,不仅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个人幸福依赖集体幸福,集体幸福高于个人幸福;幸福不仅在于享受,而主要在于劳动和创造。他认为,幸福除了身体上的满足以外,必须包括积极性、责任感、成就感以及爱。这些东西也许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了心灵的满足,但是往往会造成身体上的痛苦。为了达到满足,人们有时不惜追逐痛苦,在痛苦和折磨中感受到高尚的幸福。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富翁在海滨度假,见到一个垂钓的渔夫。富翁说,我告诉你如何成为富翁和享受生活的真谛。你需要借钱买条船出海打鱼,赚了钱雇几个帮手增加产量,这样才能增加利润。渔夫问:那之后呢?之后你可以买条大船,打更多的鱼,赚更多的钱。再之后呢?再买几条船,搞一个捕捞公司,再投资一家水产品加工厂,你就会成为亿万富翁了,可以像我一样到海滨度假,晒晒太阳,钓钓鱼,享受生活了。渔夫却说:我现在的生活不就是你说的结果吗?

       这个经典故事让人深思。我的理解是,财富只是一种物质条件的衡量标准,有钱不等于幸福,幸福也不等于有钱。幸福的感受除了需要基本的物质生活的满足以外更加依赖于精神生活的富足,一味的追求金钱物质不仅不会让幸福增值,反而会让人觉得空虚迷失自我,而心态正是衡量幸福的“温度计”。比如,不丹国人口不足80万,人均年收入不到2000美元,是世界上经济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但却是亚洲最幸福的国家,在世界上也排名前八。

       应该说,作为社会心理体系一个部分的幸福感,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如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等;社会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质量等;人口因素如性别、年龄等;文化因素如价值观念、传统习惯等;心理因素如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态度、个性特征、成就动机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权利、参与机会等。此外,对主观幸福的理解还涉及许多分析层面,主要包括认知与情感、个体与群体、横向与纵向、时点与时段等等。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财富的功能让人眼花瞭乱。社会上普遍有一种误解,认为物质上富足的人必然是幸福的,以为他们使用的物品越新颖、越高级、越奢华,生活的质量就越高,幸福感就越强,也越让人羡慕。但结果呢?根据北京市统计局2022年发布的“和谐社会指数监测报告”显示,收入超过万元的高收入阶层“幸福感”却很不确定;年龄在36岁至55岁的“中流砥柱”阶层“幸福感”在所有人群中是最低的;与郊区、效县居民相比,城市居民的“幸福分值”平均要低4.5分。

       这些明明高收入的人中却为什么还是感到不幸福呢?综合各种权威研究,我总结出导致人们幸福感指数降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期望值过高

       人们通常会根据自己的希望所形成的期望值水平来对他们所处的情形进行评估。如果人们生活达到了他们的期望值水平,他们就会对生活感到满足,又会追求更多。2022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凯尼曼的研究指出,当一个人收入增加时,他就会渴望更高的收入,而这种渴望实现到一定程度时就带来更大的不满足感,因而就越感到不幸福;

       (二)适应度减弱

       有个有趣的心理学现象:当物质条件不变时,人们的幸福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呈递减状态。例如当人很饥饿时,吃第一个馒头时最开心,此时你的幸福度最大,而当你吃第二、三个馒头时这种效用则递减,此时你的幸福度就降低了,然后依次降低直至为零。心理学家认为:人们通常会适应新的环境,从而调整其主观幸福感水平。愉悦和快乐性的适应可以减少一个人对不断出现的刺激的反应能力,当收入达到了一定水平,就会发现更多的钱对于提高幸福感已经帮助不大了,人就会因此变得失落;

       (三)对比性落差

       表现为人们生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非同步性。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初期,社会分化程度还不大,人们与过去的生活水平相比,较容易产生满足感。最近十年,社会结构转型加速,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日益全面触及深层利益,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尤其是贫富差距凸显;而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渐改善,人们需求层次又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因此,需求能被满足的标准相对提高了;而由于资源相对短缺和竞争加剧以及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各种压力感大大增加,这一切都强有力地影响了人们的幸福感。比如你以前住在公寓里,那么现在你住别墅会感到非常幸福;而如果周围的人比你住的地方更好的话,那么你住在别墅里也不会觉得幸福;

       (四)本体安全感

       相关文献指出,个人对于自我认同的连续性、对于所生活环境会有相应的安全需求。特别是对于外在世界的信任感,会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具体表现为对社会生活保障需求的增强。比如人们都普遍关注交通、食品、环境、治安等民生领域问题,这说明人的幸福感有时与其收入水平之间并未呈现出简单的正相关系;还比如,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经济状况不佳的人,其幸福感却不低,而有些百万富翁却整日忧心忡忡。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生活本身就是多味胡豆,酸甜苦辣尽有,这是普遍规律,没必要伤感与埋怨。境由心造,把自己的心态调节好,加上理性、洒脱与豁达,把幸福变成一种习惯,让它时时光临我们的人生。幸福其实很简单,有时如果你刻意地找寻它,就会发现它在回避你,而当你用乐观的心态对待事物时,就会发现,幸福就会随着你的阳光心态出现在你的身旁。

       三、财富是果,幸福是源。

       很多年来,关于“财富与幸福”的世纪辩论赛中,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众说纷芸、争论不休,你方唱罢我登场。我个人认为,不能简单地把财富与幸福等同、割裂或对立起来,本文阐述的重点,就是从实用的视角去观察社会现状,厘清两者的关系,综合进行评价,籍此深化我们的认识,从而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学术界有关“财富与幸福”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便于我们思考和判断:

       1、财富决定幸福。古往今来,人们都认为财富是幸福的基础,幸福离不开财富。亚里士多德将财富看作是实现幸福的必要手段,强调财富作为外在善对于灵魂善的幸福的实现所具有的工具价值。而相关调查表明,金钱上的保障、物质上的富有可以帮助个人甚至社会得到更多的幸福。在中国,无论城乡,人们感到不幸福的主要原因依然是贫穷,经济收入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有着积极的相关,高收入者有较多的积极情感,而低收入者则产生较多的消极情感。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财富可以带来幸福,人们需要吃饱,穿暖,而食物和衣服都需要货币去购买,财富可以换取很多物质需要方面的满足。可以想见,如果一个家庭连基本的物质需要都无法满足家庭成员,也就无法满足其精神需要,幸福也将无从谈起;

       2、拥有财富不等于拥有幸福。德国德累斯顿佳信投资银行提出忠告说:“不要把钱和幸福划等号”;拥有财富的人,工作会更加紧张,家庭不容易和睦,生活通常没有普通人的宁静、安详;有的富豪家族里充满了勾心斗角,每个人都只向利益看齐……….也有较为形象的比喻是:财富可以买到学位,却买不到智慧;可以买到权位,却买不到尊严;可以买到笑脸,却买不到感情;可以买到房子,却买不到家;还有人认为,人们只在乎那些可以“数”得出来的东西。房子的价值可以用钱的数量衡量出来,而我们对家庭的爱却不行;我们得到了大房子,但却换来了家庭的破裂;我们得到了高收入,但却降低了道德水准;我们得到了有保障的权利,但却渐渐失去了礼仪。我们善于谋生,但却往往不会营造生活。在这个物质财富充裕的时代,我们感到精神上的饥渴;

       3、幸福与财富关联性低。心理学家大卫·迈尔斯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幸福与财富之间的关联性非常低,在过去的50年里,美国一代代人的富有程度越来越高,但幸福指数却没有什么变化。比如:一年赚5万美元比赚1万美元的人要感到更幸福,但一年赚500万美元的人却并没有比一年赚10万美元的人幸福多少;密歇根大学研究员罗纳德·英格利哈特在一项对16个国家17万人的调查报告中说:人们一旦生活舒适,更多的金钱所带来的幸福感便会递减。第二张饼不如第一张香,第二次获得10万美元不如第一次那样兴奋,因此他认定,收入与幸福的相互关系是“微乎其微”;

       4、财富过剩会带来压力和烦恼。有经济学家指出,“经济可以增长及繁荣,唯一的原因便是人们被金钱可以买到幸福的观点所迷惑”。“忙碌奔波型”的人一旦达到目标后发现,原来所期望的根本就不存在,他们感到自己的幻想(也是很多普通人的幻想)——物质和地位可以带来永久的幸福破灭了,而陷入“现在怎么办”的深谷,他们充满了沮丧与绝望,因为没有目标他们就失去了幸福的指望,他们接着成为“虚无主义型”的典型,相信世上再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于是就去找寻另外一些毁灭性的解除痛苦,甚至因此而酗酒挥霍或是吸毒;

       5、财富增加以牺牲幸福为代价。我们常常看到的是,财富与幸福在一定的环境下会出现相背离的现象:许多城市盲目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发展经济,GDP的数字在增加,可清澈的河流和蔚蓝的天空却越来越少;当听到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和父母争论天是灰色的时候,我们无言却不惊讶。当打开一幢漂亮的别墅的窗子正要欣赏窗外美景的你突然闻到一股臭气扑面而来,你的快乐幸福的感觉还剩多少?当因盲目开采造成的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危及生命时,你还会想起幸福吗?如果以牺牲大自然为代价无限追求物质财富,幸福只会离人类越来越远,保护生态环境,强化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不仅能保障人类生活、生产的可持续,提高我们生活的质量,同时也给我们的幸福找到了良好的归宿;

       6、幸福可以换来财富。尽管金钱不能买到幸福,但幸福却可以换来金钱。幸福的人更适合结婚并且能更好的保持婚姻;他们工作会表现出更多的主动性,以及其他可以有高收入的特点,还会更加健康,这三点也是可以增加幸福感的。而多年过去后,他们会比那些说自己不幸福的人要更有钱。正如民间所谓“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上述观点从不同层面阐述了财富与幸福的关系。但不可否认,尽管财富不能更多地带来幸福,却没有观点表明要拒绝财富。为何财富还是令我们如此痴迷呢?有一种革命性的观点指出,有可能是我们的过去影响了我们。当人类还在原始时代时,更多的物质资源决定我们是否可以度过下一个严冬或是自然灾害,储存由此成为一种习惯。几千年过去了,很多未来已经相当有保障的人仍然在拼命储蓄,储蓄不再是为了生存,而仅仅是为了储蓄;我们不再为生活而储蓄,而是为储蓄而生活。同时,人们通常也会将物质放在精神之前去考虑,主要原因是物质容易计算。我们习惯性地对物质作出评价,比如财富和声望,而不是难以衡量的情绪或意义,例如我们总是关注“赚了”多少,赚了就非常开心。有钱人因为他们的财富被尊敬,就好像物质变成了用来衡量的唯一标准。这种观念已根深蒂固,成为一种挥散不去的社会风气。

       我们用“马斯洛需求理论”来分解财富与幸福的递进关系。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而人的幸福感也有类似层次的划分,其中人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人的低层次需求,比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保障、职业安全、生活稳定等等,这些需求基本上离不开金钱,没有钱人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生命随时受到威胁,它们的满足给人带来的是初级的幸福感;尊重需求、社交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属于人的高级需求,这些需求的满足带来的自然是相对高级的幸福感,而且这些需求就和金钱没有太大的联系,甚至是完全没有关系。比如人际关系,真正的亲情、爱情、友情这些人类最珍贵的感情有哪一样是跟GDP的指数直接挂钩的?很多有钱的父母拼命地赚钱要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条件甚至连未来的生活道路都已经为孩子铺好但是却被孩子们的“不孝”深深伤害;各种各样的“钱色交易”,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人们只不过各取所需,哪一桩是幸福收场的呢?更不要说友情了,因为你的钱而和你称兄道弟的朋友你能信的过吗?

       财富是使我们幸福的手段,是幸福的必要条件,也是幸福的充分条件。事实表明,幸福与财富的关系在人们的收入较少、处于贫困水平时,财富的可以带来幸福。随着财富增长,温饱获得解放,生存的紧迫感下降,人们的幸福感也随着上升。但是,当人们进入小康生活水平,这个关系就递减了。健康、家庭、婚姻、人际关系和自然环境都是影响人类幸福的重要因素,当财富不再是影响人们的幸福的主要的因素时,其它影响因素就会突显出来。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人能感到幸福,受欢迎对于提升个体幸福有着积极的效用。现实生活中,那些为了社会公益而大方捐赠的成功人士,他们因善而倍受赞誉和尊重,由此也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实现了自我价值。他们将财富转化为幸福,使二者巧妙结合,是提升个人幸福感的有效方法。

       幸福不能被量化、物质化,但我们又总倾向于仅仅通过一份调查问卷来测量人的主观幸福感,这根本不能实现全面而准确的把握,这种方式忽视了对于社会发展内涵和人的精神领域的丰富性的考虑,容易使政府与民众产生“幸福指数崇拜”,而对财富的价值和意义显得缩小化、片面化、偏激化。因此,我们说要关怀幸福,但决非要在财富与幸福之间做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幸福与财富一定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互为基础、同步发展才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我的观点是:财富是我们努力奋斗的手段和结果,幸福是我们快乐生活的源泉与希望。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幸福当成一种习惯,并努力让幸福增值。

       四、财富、幸福与自我价值实现

       “马斯洛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们最高的追求是“自我实现”,财富与幸福的最终表现,就是成就自己,让人生价值得到升华。一个人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取决于他的自我价值,只有将自我价值提升到一个高度,才能更好的将财富和幸福的距离拉近。

       财富的累积并不代表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于人生价值,也许很多富人会不以为然,认为拥有财富就是实现了人生价值;也还有更多的人追求权力与地位,把财富当做终身的价值目标。其实不然。马克思主义认为,不能离开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离开人在社会中的劳动,离开人与他人、集体、阶级、社会的关系去抽象地、孤立地谈论“人的价值”。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很多显赫一时的达官显贵,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是在历史上能够留下美名的人却并不多。即使是少数名传千古的帝王,也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就有这样的名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言恩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些曾经叱诧风云的人物,早已成为历史的尘埃,但是他们的是非功过始终被世人评论。而那些经历坎坷,或者时而走运、时而潦倒,终身没能宫运亨通的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他们的贡献却铭刻在了后世子孙们的心中。比如:白居易、李白、杜甫等诗人,他们的诗句永远是中国人的骄傲,只要人类历史存在,他们的诗句也就会青春永驻;

       人生价值在于贡献不在索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就是指人对自己、他人乃至社会需要的满足;人的价值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社会价值,其二是人的自我价值。具体地说,就是人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其体力和智力的潜能,不断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简而言之,人的价值的实质在于其对社会的贡献。孟子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德国著名诗人歌德也曾说过:“你若要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可见,奉献主要体现于个人对他人和社会需要的满足,即体现于人的社会价值。如果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不仅没有贡献,反而起到某种反作用,那么,这种人生的社会价值就表现为负价值。

       一个人为自我创造财富,我将之定义为“小富”;而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越大,他在社会中获得的人生价值的评价就越高,我将之定义为“大富”。一个超级富翁财产不断扩大,若周围的人们却仍在贫困线上挣扎,那么他及家人的安全、他对幸福的感受会大大降低,他的社会声誉和地位也无从谈起,君不见绑架富豪案层出不穷,甚至会导致人财两空、家破人亡;而伤害和牺牲广大民众及社会的公众利益,获取不义财富,最终会遭受世人的唾骂和法律的制裁。而像比尔盖茨、李嘉诚、邵逸夫等名流,他们创造了大量财富,取得了无人企及的成就,却果断将大部分甚至全部财富慷慨回馈奉献给社会,用大爱拯救无数苦难中的人们,将全社会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他们的人生价值得到最高升华,内心获得的是真正的、最大的幸福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财富是我们获得幸福、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手段,但并不是人生的最终目标,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并驾齐驱,重视精神富贵,才是幸福的源泉所在。同时,财富与幸福、与人生价值并不一定是成正比的,我们要了解财富的使用范围,并把它有效限制在那里,当财富欲过度膨胀,会影响幸福与人生价值的实现,我们就需要及时扼制,做到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运用用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形成我们正确的财富观、幸福观,少一些贪婪,多一点知足,多一点分享,才能在实践中创造最大限度的人生价值。再者,成就人生价值有着更广阔、更高尚的意义,人生应有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为他人、为社会积极奉献、回馈社会责任,提升和拓展自我价值,使自我价值实现最大化,你的回报将会更多,财富也将源源不断地向你涌来。这才是人生的终极幸福,才是一个大写的“人”!

       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将财富、名誉、地位和自我价值之间的比例掌握好就可以了。实现了这一点,你离幸福也就不远了。

第四篇:职业生涯规划与自我实现

       《职业生涯规划》

       课程论文

       论 文 名 称职业生涯规划与自我实现学 生 姓 名廖小菲学号0840103016系、年级专业经济与管理系、08人力资源管理指 导 教 师刘 洪 涛

       2022年5月6日

       职业生涯规划与自我实现

       廖小菲

       (邵阳学院08级经济与管理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摘 要:从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入手,深入挖掘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及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大学生自我实现的有效途径。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自我实现

       80后的大学生是现在社会的就业的主要群体,随着高校不断扩招,高等教育也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80后的大学毕业生激增引起就业难等问题,已经成为一大社会问题。目前各大高校主要以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为重,侧重于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缺少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及重要性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的工作经历,是职业、职位的变动及工作理想实现的整个过程。职业生涯规划则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发展机遇,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其事业的奋斗目标,选择实现目标的职业,确定相应的教育、发展和培训计划,并对每一步骤的时问、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安排。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在于帮助你树立明确的目标与管理,运用科学的方法,切实可行的措施,发挥个人的专长,开发自己的潜能,克服生涯发展困阻,避免人生陷阱,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最后获得事业的成功。职业生涯活动将伴随我们的大半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会:① 引导你正确认识自己发现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你重新自我定位;②使你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③ 引导你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④引导你发现自己的职业定位,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⑤使你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你的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第二,可以增强个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生涯发展要有计划、有目的,这样只有朝着这方向走一定没错的。

       第三,可以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如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自我定位,找到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有针对性地学习、参加培训,发挥个人的优势避免弱势、挖掘潜能,增强职业竞争力,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因此,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我们大学生的重要课题。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及问题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淡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陆士桢教授的一项调查表明,有67.29%的大学生确定了自己的职业定位,但是有49.84%的大学生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缺乏了解。从数字来看,有近一半的大学生没有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

       (二)缺乏专业的指导人员。目前,许多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还没有专门的职业规划师,一般是由做学生工作的老师或思想政治辅导员指导,而这些指导者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缺少对职业生涯的规划意识,或是教师本身对就业的实际情况并不了解,空谈理论。做为学生自身来讲只有迷茫、困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未来和发展。

       (三)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不科学。在生涯设计时很多大学生盲目追求高目标,高计划,对自己认识不清盲目选择自己的生涯目标,在求职时,将眼前的薪金待遇和地缘位置当作优先考虑的因素,而并没有把个人发展空间或者未来发展前景排在首位。大学生这种过于注重条件待遇的模糊的职业价值观,导致他们不仅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而且更加重了他们求职就业的压力和负担。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思考与对策

       (一)大学生入学就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教育。首先学校自身要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发展、对学校、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切实的执行。其次是就业指导中心要做好宣传和教育的工作。再次是要做好学校与学校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工作,互相吸取经验,借签方法,让职业生涯规划深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涯。

       (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老师的培训,引进先进的职业测评系统,学生自己测评之后对自己的职业方向有一定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引进专业人士来加强职业生涯师资队伍建设。

       (三)大学生正确对待职业生涯规划。

       (1)要珍惜自己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些专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职业感兴趣,则能发挥他的全部才能的80%~90%,并且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感到疲劳。如果对所从事的职业没有兴趣,那么只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20%~30%,且容易疲

       倦。众多的研究结果一再表明,兴趣与成功几率有着明显的正相关性。在设计职业生涯时务必注意考虑自己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珍惜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在职业生涯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智,实现自己的价值。

       (2)要认清自己的长处。任何职业都要求从业者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条件。在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时,一定要做到扬长避短,选择最有利于发挥自己优势的职业。只有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你才可以有的放矢。

       (3)要瞄准社会的需求。瞄准社会的需求就是要求人们在选择职业岗位时,必须把社会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任何个人的发展都必须符合社会的需要,脱离社会需要去进行自我设计,注定是没有前途的。

       (4)把握好整体规划。首先,要准确地评估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其次,要善于剖析自己的个性特征;最后,把握好整体方向即明确职业生涯的目标,随时调整自己的计划,定期进行职业检查。

       四、大学生通过生涯规划自我实现的有效途径

       (1)大学期间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一方面能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能更好的认识自己,发现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实践过程中弥补自己的不足。

       (2)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没有职业能力谈职业规划只是空谈,要有深厚的职业技能做支撑才能造就伟大的事业。

       (3)扩展自己在各方面的视野,广泛阅读书籍,参加职业测试

       了解自己适合哪些职业,从而制定方向。

       (4)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我们的目标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纠正不合理错误的方向,在不断调整中我们会看到我们自己的职业方向。

       职业生涯规划是我们重要的人生规划,要想在有限的生命里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价值,必须不断的努力奋斗,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相信未来我们的职业方向在职业生涯设计后变得更明朗。

       参考文献:

       [1]林艳新,丁 华.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J].辽宁教育研究,2022,(5).[2]李元宝,职业生涯管理:原理.方法.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宋长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策略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22,

第五篇:强军梦与军人自我实现.doc

       尊敬的教员、战友们:

       我是二旅一营学员朱昱,今天我代表我们组交流的题目是《强军梦与军人自我实现》。

       强国强军,百年一脉:实干兴邦,实干兴军。国家的梦、军队的梦,与个人的梦息息相关。每个人的发展、每个工作岗位,都和国家的前途、军队的命运紧密相连。“强军梦”一词的阐述,让我们心生澎湃,吹响了凝聚中国力量的奋进号角。人人都有梦,有梦想就有目标,有目标就有力量。说到这里,那梦想是什么?是灵魂,是信仰,是力量,是照耀25000里长征路上的篝火,是少年强则中国强的担当。作为青年,要敏于发现机遇,敢于跨越发展。作为军人,更要以信仰之旗凝聚青春力量,忠诚与责任同行,铸牢军魂,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不渝献身国防。我认为,实现自我价值可以算作为一个人最高的追求。如果一个人认清自己的价值,并且为之付出去实现它,结果给社会带来或大或小的积极的影响,那么在很多人看来,这个人实现了自我价值,也就是成功。不过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必须不断的努力,并且不断的更新自己才有可能达到最终目标。

       首先,我认为,要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先融入社会,认清世界。人都是这个社会的一员。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可以脱离社会群体而单独存在的。每一个人都应该为这个社会出一份力,为加快社会进程而出一份力,不管这分力量是大是小。所以,我们必须知道实现自我价值的目的也不只是获得自我心理的满足,而且是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在我们要实现自我价值之前,我们必须认清这个事实,否则之后一切努力都不能够具有长远的意义。我想,这个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条件。所以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接纳他人,融入这个世界。

       第二,我们要认清自己。要认清自己实属不易。自卑的人,把自己看得太不起眼;自恋的人把自己看得太完美;自负的人,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没有完美的人,当然啦,也不会有一无是处的人。许多人都不会花时间去认清自己,而是片面从他人对他们的评价中得出结论,而为自己下定论。其实他人评价固然重要,不过最清楚的人还是自己。只要平时多花一点时间去了解自己,发觉自己的潜能,才可以知道究竟自己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才可以去实现它。如果只是从别人口中得到答案,并不一定是正确的,这样就有可能埋没了自己的潜能和天赋,更谈不上实现自我的价值。

       当了解自己有几斤几两后,就要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规划好自己的人生蓝图。从小我们的老师,父母,家人都会问我们长大之后想要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其实这就是要让我们确定一个人生的目标,为我们努力学习奋斗提供动力。虽然在我们小的时候会提出一些空泛的理想,不过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不论我们能否成为我们小时侯梦想所成为的人,但是我们可以在为此努力的过程中有所收获。这对我们为以后实现我们的目标是有好处的。在我们懂事了之后,明确了自己潜力在哪方面之后,我们就要制定一个真正的人生的目标。但是我们不能像小时候一样随性的,或者一时兴起的设定目标,我们必须学会为我们所做的事情负责任。我们可以选择接纳别人的意见,也可以选择照着自己的方式走下去。不论我们选择哪一种,我们都要为此负责。若我们做错了事,我们必须承担责任,即使,这样会减慢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脚步,但是这并不阻碍我们实现自我价值,在知错就改的过程学到许多别人学不到的宝贵经验。这个对我们将来的成功是会非常有用的。

       下面我就对《强军梦与军人自我实现》这一课题,谈谈以下三点体会:

       第一点体会:坚定理想信念,在刻苦实践中探寻实现理想的人生道路 崇高的理想信念为革命军人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指明了奋斗目标。人生是一个在实践中奋斗的过程。要使生命富有意义,就必须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对目标的执着追求。李大钊不到38岁英勇就义;毛泽东34岁上井冈山;朱德31岁参加护法战争;周恩来29岁领导南昌起义;博古24岁出任中共中央总负责人·····他们心中怀着对党的忠诚,怀着复兴中华的伟大理想,以自己的一腔热血不断拼搏奋斗,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命运,完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洗礼。而作为新一代青年才俊的我们,身处军营,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军营生活单一枯燥,面对着外面的花花世界,我们的思想容易动摇,这个时候,就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来帮助我们克服内心的空虚感,在生活当中,我们在缅怀先烈的同时,要思考如何在一个单一的环境当中,实现自我价值。比如,将岗位专业练精,练得过硬,军人这个特殊身份要求我们必须要有拿的出来的真本领,才能担当起国家赋予我们的重要任务,所以在军营当中,“比学赶帮超”,是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的一大奋进点。

       第二点体会:牢记使命担当,在履职尽责中强化敢打必胜的军人血性

       毛泽东同志的诗句中曾经这样写道“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抗美援朝期间,中国刚刚结束内战不久,将士们疲于迎战,急需调整,整体形势对中国不利,敌我力量差距悬殊,这时候彭德怀临危受命,担任抗美援朝总指挥,肩负在身上的国家和民族重担,让他不畏强大的敌人,即使当时美军一个军有坦克430辆,而我志愿军入朝的六个军,一辆坦克都没有;即使美军一个师100毫米口径以上火炮有432门,我军一个师75毫米口径以上火炮仅有12门······这都影响不了彭大将军获取胜利的决心。使命在肩,即使前方是刀山火海,还是万丈悬崖,都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膛,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这是感动中国给黄旭华同志的题词。黄旭华同志曾经说过“党和国家需要我,血一天一天慢慢流,我就一天一天慢慢流。”这是 一个中国军人,对国家的承诺,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为了提高 “枪杆子”的硬实力,为了国家不再经受欺凌,为了让我国军事实力能够与他国一较高下,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彭德怀同志和黄旭华同志用他们行动,实现了自我价值,那是因为他们将国家的兴旺牢记于心。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必须要有勇往直前的魄力和默默奉献的毅力。“强军梦”,是我们每个革命军人的共同的梦,我们在生活当中,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为官兵负责,遇到困难不退缩,面临问题不气馁,有拼劲,有骨气,有血性,这样才能在军营当中有所作为。

       第三点体会:瞄准未来战场,在孜孜追求中练就强国兴军的过硬本领

       俗话说的好“知识决定命运。”我国之所以能成功的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离不开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努力。而理念的形成归功于平时学习上的积累,毛泽东同志在艰苦创建革命的同时,潜心钻研马克思主义,周恩来同志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断探索、学习社会主义先进理论。军人的价值,就在与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能够出谋划策,因此,加强理论学习也是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未来的战场趋向于信息化,多元化,我们只有抓住未来战场的脉搏,才能把握战场的主动权,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当中,不能“不求甚解”,而应该对问题“刨根问底”。只有懂得的东西多了,知识的储备量够了,我们在实现自我价值的途中,才能有方可找,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因为我们有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遇到许许多多的难题。但是有一位名人说得好,人们就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的。我们将在不断解决问题,消除矛盾的过程中,蜕变。但我们拥有了坚硬的翅膀后,我们就可以以一个更快的速度飞向成功。也许结果我们会失败,但是至少我们努力过,我们奋斗过,这足以在我们的漫漫人生路上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可以自豪说:“我度过了一个有价值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