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之字用法

第一篇:文言文中之字用法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一、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之“在文言文中常当代词.助词.动词用.其作用各不相同.一.作代词

       1.代人.如<项脊轩志>中的[先妣抚之甚厚”.[之“可译作[她”.代老妪.2.代物.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之”代[土地“.3.代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与坐谈.问之客曰”.[之“代[与徐公孰美这件事”.4.指示代词.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之”可译作[这.这样“指上文[河内凶--亦然”.[不若长安君之甚“<触龙说赵太后>.[之”译作[那样“.二.作助词

       1.定语的标志.如<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代百司之职役哉”.这里的[之“连结名词性定语[百司”和中心语[职役“.可译作[的”.表示限制的偏正关系.此句可译为[代管百官的职事呢?“.<过秦论>中的[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两个[之“分别连结形容词性定语[膏腴”.[要害“和中心词[地”.[郡“.表示修饰的偏正关系.2.补语的标志.如<捕蛇者说>中的[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之“在这里作补语的标志.可译作[得”.表示连结中心词[不幸“和补语[甚”.3.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这里[何厌”是

       [有“的宾语.提前了.此句可译为[晋国(的欲望).有什么满足的(可能)呢?”

       4.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如<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两个[之”都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之“字前是中心语.[之”字后是定语.此句可译为[蚯蚓(虽然)没有锐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5.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如<归去来兮辞>中的[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这里两个[之“用在主谓词组之间.表示这一词组不能单独成句.此句可译为[(我)羡慕一切生物得到复苏的时节其时.感叹自己的年华行将结束.”

       6.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表示它们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强调.突出这个介词结构的意义.(不译).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的[之”.接在主语[寡人“与介词结构[于国”之间.强调[于国“的意义.此句可译为[我对于治理国家.可算是尽了心的了.”

       7.衬音助词(不译).用在表示时间的词或某些动词的后面.凑足一个音节.它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起着协调音节的作用.如<劝学>中的[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之”嵌在时间词[须臾“的后面.协调音节.作词缀.此句译作[比不上片刻学到的东西多”.<谏逐客书>中的[由此观之“.这里的[之”接在动词[观“后面.协调音节.无义.此句可译作

       [从这看来”

       8.嵌在姓名中间.无实义.如[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若使烛之武见秦君”.[介之推不言禄“.[宫之奇谏假道”中的[佚之狐“.[烛之武”.[介之推“.[宫之奇”.9.嵌在专用名词之间.无义.如<病梅馆记>中的[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前一个[之”用在[病梅馆“这个专用名词中.不译.三.作动词

       用在处所句词前.可译作[到.往.去”.如<鸿门宴>中的[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之”用在处所名词[沛公军“前.作动词.之

       ①一般:第三人称的人、事、物

       ②特殊:

       (1)第一人称:君将哀而生之乎

       (2)指示代词:表复指,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故为之说

       2.做助词:

       (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2)语气助词:调节音节,无意义。久之,蛇竟死/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填然鼓之

       (3)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虽我之死/人之立志/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4)提宾句的标志:何陋之有/今子是之不察

       3.做动词:到、往。子将安之

       为

       1.做介词:给、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2.做动词

       (1)做、成为

       (2)表判断“是”具为一体/中轩敞者为舱

       3.表疑问的语气词:何哭为

       1、而

       (1)连词

       1>表并列 今译为:而且、又。例释: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 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2>表修饰 今译为:着、地。例释: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3>表顺承 今译为:就、才。例释: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4>表假设 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5>表转折 今译为:却、但。例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6>表因果 今译为:因而、所以。例释: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劝学》

       7>表方位 今译为:以 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问说》

       ② 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

       (2)音节助词 不译 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3)语气词 用在句尾 今译为:啊、吧 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

       (4)比况词 今译为:如、像、似 例释: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

       1>第二人称 今译为:你(们)、你(们)的 例释:①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史记·高祖本纪》

       ② 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近指 今译为:此、这样 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6)通“能” 今译为:能够、才能

       例释:①行柔而刚,用弱而强 《淮南子·原道训》

       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第二篇:文言文中至于的用法

       1.“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选自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张岱的《于园》)

       对于其中“至于园可无憾矣”一句的理解,出现较大争议:

       第一种观点,遵照课本节选的文字来理解,“至于园可无憾矣” 应读作:“至/于园/可无憾矣”,“至”解释为“到”,“于园”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出现,句子理解为:(游人)到了于园(观赏这样的假山奇景)就不会感到不满意了。应当说,这种理解较为合理,于词的用法、节奏的停顿、句子的理解都是讲得通的。

       第二种观点,苏教版《语文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下册)》(2022年12月第7版)对此句的翻译是:“这样的假山石安置于园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至于园可无憾矣” 就应理解为:“至(之)于园可无憾矣”。至,解释为“放,安置”。之,解释为“假山石”。于,解释为“在”。为什么要这样翻译呢?课本解释及教师用书并没有提供一点点信息。通过查阅原文和苏教版《语文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下册)》(2022年12月第2版)得知,最近几年的课本和教师用书在节选时省略了关键的几句话,课文末句原为:“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假山)胎于石,(假山)娠于磊石之手,(假山)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之)于园可无憾矣。”苏教版2022版的配套教师用书对部分重点词的解释是:胎:怀孕成胎,这里是形成雏形的意思。娠(shēn):妊(rén)娠,孕育。男女:动词,生男生女,即生养孩子,即诞生。琢磨搜剔(tī):指精心地构思。此句翻译为: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都是凭借假山而有名声,这些假山在自然山石中怀胎,在堆砌山石的人手中孕育,在主人的精心构思中诞生,这样的假山石安置园林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这样一比较,终于恍然大悟,原来现在教师用书所用的翻译是有来历的。大概编者考虑到删掉的几个句子中生僻词较多,且又有词语的活用情况,要想准确地翻译,估计是一件相当棘手的事,所以才巧妙而不露痕迹地把课文和教师用书作了适当删改吧。现在,课文直接删去三个句子,教师用书也删去了这三个句子,以及相应的重点词解释和这三个句子的翻译。但末句“至于园可无憾矣”大跨三步,接在“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的后边,翻译仍保留原样,显得有些突兀,让师生摸不着头脑。可见,教材在节选时的删除造成句意前后较大幅度的跳跃,影响了师生的理解。建议编者在课文解释或教师用书中对删改情况作一点补充说明,以便让师生更好地理解末句翻译的由来。

       第三种观点,认为句子应读作:“至于/园/可无憾矣。”将“至于” 看作现代汉语仍在沿用的连词,用在下文开头,表示提出另一话题,句子直译为“至于说园林便无不满意的了”。“天津人民出版社”《非常讲解》即采用这种观点,将此句翻译成“这样建园就没有遗憾了”。结合上下文来看,这样的理解显然有些牵强附会。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选自郦道元《三峡》)

       不少老师和学生将此句朗读为: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这种读法是不对的。准确的朗读节奏应当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至于,解释为“到”。全句理解为: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只都阻隔断了。

       《唐雎不辱使命》中也有一个含有“至于”《战国策·魏策四》 的句子: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此句中的“至于”也解释为“到”。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

       3.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这两句中的“至于”,都是连词,用于句首,表示两件事情或是两段的自然过渡,为现代汉语所沿用。

第三篇:文言文中“而”的用法

       而

       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例: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①朝而往,暮而归。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④吾尝终日而思矣

       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例: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③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④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勾践灭吴》

       4、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例: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秦师轻而无礼。④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⑤蟹六跪而二鳌

       5、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例: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闻而愈悲。

       ③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④灭滑而还。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表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

       ①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 ②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7、表目的,相当于“以便”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

       8、通“如”:好像,如同。例:军惊而坏都舍。

       9、通“尔”,你,你的。例:①而翁归,自与汝算耳!②若欲死而父。③而母立于兹。

       ④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促织》

第四篇:文言文中常见词语的用法(范文)

       一、“之”的用法:

       ⑴【代词】他,她,它(们)。例: 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之:它,指狼。)③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④彼竭我盈,故克之。(之:他们,指齐军。)⑤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⑥以杜君言泛讯之。(之:他们,旨狱中囚犯。)⑦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话。)⑧遽扑之,入石穴中。(之:它,指蟋蟀。)⑨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它指兵器。)

       ⑵翻译为:的。例: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⑶【动词】往,到......去。例: ①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②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③诸将请所之。

       ④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⑤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⑥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

       ⑦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之”。)⑧然后驱而之善,固民之从之也轻。(本义项指第一个“之”)

       ⑷这,此。例: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②其上以构脂、腊和氏灰之类昌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④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⑥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

       ⑦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为之谋。(本义项指中间一个。)

       ⑸作宾语前置(倒装句)的标志。例: ①何陋之有? ②宋何罪之有? ③句读之不知。④何功之有哉?

       ⑤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⑹我。例: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⑤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⑥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之以为戮:以之为戮。之:指我们。)

       ⑺用在句末补足音节,无实义。例: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⑻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例: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②乐郊乐郊,谁之永号!③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⑼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例: ①云之崔嵬。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⑽用在句中(常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例: ①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②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③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⑤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二、“而”的用法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过去教材上有)②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唐·欧阳修《醉翁亭记》)③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唐·欧阳修《醉翁亭记》)④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唐·欧阳修《醉翁亭记》)⑤溪深而鱼肥。(唐·欧阳修《醉翁亭记》)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①临溪而渔。(《醉翁亭记》)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唐 韩愈《马说》)

       4.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5.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①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唐 韩愈《马说》)②吾恂恂而起。(唐·柳宗元《捕蛇者说》)③面山而居(《愚公移山》)④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唐·欧阳修《醉翁亭记》)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三、“以”字含义和用法:

       一、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例句: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日》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3、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4、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介词,相当于“用”。例句: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

       2、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3、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核舟记》

       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二、介词,相当于“把、拿”。例句: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

       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3、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童趣》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三、介词,可译成“因、因为”。例句: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四、有时与“是”连用为“是以”或“以是”,可理解为“因此”。例如:

       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2、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

       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五、介词,可译为“凭借”。例句: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4、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六、介词,相当于“从、由”。例如: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隆中对》

       七、介词,译为“按照”。例如: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八、连词,相当于“用来、以便”。例句: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2、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

       3、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九、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而”,也可不译。例如:

       1、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2、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小石潭记》

       3、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

       十、连词,译为“以致”。例如: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十一、通“已”,已经。例如: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③域民不以封疆 4

       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四)文言文“焉”的用法 ①<代>相当于“之”,可译作“它”、“他”等。《捕蛇者说》:“以俟夫观风者得焉。”

       ②<代>表示疑问,相当于“何”,可译作“怎么”、“哪里”。《愚公移山》:“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③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④<副>多用于反问,相当于“怎么”。《<论语>十则》:“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⑤<助>用于句末,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了”、“呢”,常可不译。《毛遂自荐》:“此百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

       ⑥<助>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可译为“呢”。《齐桓晋文之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⑦<助>用于句中,表示语气舒缓、停顿。《望洋兴叹》:“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又或有记载而语焉不详。”

       ⑧词缀,用于形容词之后,相当于“„„的样子”;在动词前可译作“„„地”。《阿房宫赋》:“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黄生借书说》:“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如何辨别句尾的“焉”字是兼词还是语气助词呢?

       只要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句尾的“焉”字即为语气助词,否则就是兼词。

       1、主语是表示处所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时,句尾的“焉”字为语气助词。例如:

       ①、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苏轼《石钟山记》)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即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

       ②、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吕氏春秋•奇鬼》)

       “有奇鬼焉”即有个奇鬼。

       2、主语是代替表示处所、范围、方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指示代词时,句尾的“焉”为语气助词。例如:

       ①、此之谓三有礼焉。(《孟子•离娄下》)

       此句中的“此”代方面,指称前面所说的三个方面的事情。

       ②、彼有人焉,未可图也。(《三国志•吴主传》)

       此句中的“彼”代处所,指称孙吴政权所管辖的地区。

       3、状语是表示处所、范围、对象、原因、方式的词语或短语时,句尾的“焉”字为语气助词。例如:

       ①、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此句中的状语“于我心”即为表示处所的介宾短语。

       ②、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列传》)

       此句中的状语“一篇之中”就是表示范围的偏正短语。

       ③、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此句中的状语“于我”就是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

       ④、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曹刿论战》)

       此句中的“何”即为表原因的状语。

       ⑤、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苏洵《六国论》)

       此句中的“以荆卿为计” 即为表行为方式的状语。

       文言文中“其”的用法和意义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我听从他(指给我出点子的那个部下)的建议,大王您也赦免了我。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译:秦王害怕他将壁弄坏。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译:现在我鲁肃迎顺曹操,曹操想必会把我送还乡里,品评我的名位,还少不了(让我做一个)低级的从事。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译:(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译:有一个姓蒋的家庭,连着三代人享受这样的待遇。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译: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译:我想用五百里的地来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啊!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译: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几年,剩下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也动不了,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是真的没有好马吗?还是不识好马呀!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译::(如果)他们学业(还)不精通,德行(还)有不具备的,(那就)不是(他的)智力低下,而是(他的)思想不象我那样专注罢了,难道是别人的过失吗?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译:人生道路还很长远,我将会不断去探索和领悟人生的真谛。【何其】译为“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译: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多么衰败差劲啊!

第五篇:文言文中虚拟词“以”用法

       语文常用文言文虚词“以”

       介词

       作为介词,“以”的用法较多且意义复杂,但基本内容是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或凭借,其余用法大多可视为这一其本用法的引申和变化。分别说明如下:

       表示凭借

       基本用法和意义是表示动作行为以某人、某物为依据或凭借,可译为“用”、“拿”等。

       例如:

       (1)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

       (2)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五代史伶官传序》)(3)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马伶传》)有的表示以某事或某种技能为依据或凭借,意义有所虚化,除可译为“用”“拿”外,还可译为“凭借”、“依照”、“根据”等。例如:

       (1)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於国也》)

       (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於国也》)

       (3)皆以用战为名。(《李将军列传》)

       (4)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论毅力》)

       (5)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马伶传》)有的表示凭借某种身份、资格或地位从事某事,意义更为抽象。例如: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

       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李将军列传》)

       其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李将军列传》)表示原因

       原因是导致某种结果的逻辑根据,因此此种用法可视为表示凭借用法向更为抽象的事理逻辑方面的延伸和发展,可译为“因”、“因为”、“由于”等,有时也可直接翻译为“凭着”、“凭借”。例如:

       (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冯谖客孟尝君》)

       (2)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陈情表》)

       (3)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

       (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陈情表》)

       (5)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答李翊书》)(6)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张中丞传后叙》)表示带领

       可以带领、带领的其实也一定是可以依赖、可为凭借的,因此也与表示凭借的用法有一定的关系,有时甚至也可直接翻译为“凭”、“靠”。例如:

       (1)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诗经 氓》)

       (2)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张中丞传后叙》)表示时间

       “以”的此种用法相当于“在”、“于”,有时可据需要译为“按照”。例如:

       以元朔五年为轻车将军。(《李将军列传》)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於国也》)表示关涉或处置对象

       “以”的此种用法相当于“把”、“让”等。例如:

       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卷。(《冯谖客孟尝君》)

       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冯谖客孟尝君》)

       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冯谖客孟尝君》)必以其言为信。(《张中丞传后叙》)副词

       作为副词,“以”主要表示某种情态或语气。例如:

       (1)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冯谖客孟尝君》)——以:只有,也就是。

       连词

       作为连词,“以”的语法功能与“而”类似,只不过通常只用于表示顺承接续的种种关系,可译为“就”、“来”、“而”、“然后”、“而且”等,也可不译出。例如:

       (1)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郑伯克段于鄢》)

       (2)今皆解鞍以示不走。(《李将军列传》)

       (3)且硕茂,蚤食以蕃。(《种树郭橐驼传》)——蚤食以蕃:果实结得早而且结得多。

       (4)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前赤壁赋》)

       (5)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前赤壁赋》)

       (6)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马伶传》)动词

       “以”作为动词,常见的是“认为”、“以为”的意思。例如: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庄子 秋水》)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 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