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纪念刘和珍君》有感

第一篇:读《纪念刘和珍君》有感

       读《纪念刘和珍君》有感

       《纪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名篇,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杂文。这篇杂文,充分体现了鲁迅杂文的特点:语言犀利、幽默,思想深刻,战斗性强,在嘻笑怒骂中给人以美的享受!

       《纪念刘和珍君》写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之后,当时轰轰烈烈的女师大风潮取得大部人的同情,但也有部分反动文人污蔑这次运动“受到别有用心的人的”利用,激于义愤,鲁迅先生写下这篇感情深沉文章。全文以的悲愤的感情为线索,整体结构严谨,堪称同类作品的典范之作。全文没有详细介绍刘和珍的生平,也没有对惨案的本身发表长篇大论,而是从追悼会写起,抓住一些细节来下手,抒发了自己的激越、悲愤的感情,文中不少警句发人深省,震撼人心,说是神来之笔毫不为过。叙事简练,感情深沉强烈,从文章本身,我们隐隐可看到一个忧愤的鲁迅。对刘和珍,说她“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但就是这样一个态度很温和的人,只不过参加了一件有良心的中国人都会做的事,却落得一个横尸街头的下场,怎能不叫人痛心,而“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则更是让人寒心,岂止是鲁迅“出离愤怒了”,读到这里,哪个有爱国心的读者能“出离愤怒”。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真的斗士,当如鲁迅,在“寂寞新文菀”里,在“大野多沟棘”里,在“风雨漂摇日里”,“我以我血荐轩辕”,奋然前行。

       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读后感

       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多年来已被众多评论者作出过繁多的评说,但一些根本特点尚未被“读”和“评”出来,而这些根本特点实在是极为宝贵的,对于我们不断加深对鲁迅作品的认识,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并且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教益,皆善莫大焉。

       一提到鲁迅的作品,我们似乎会立刻想到隐晦、艰深、语句拗口以及以“战斗”为主要特征。其实也不尽然。他的《野草》《朝花夕拾》《故事新编》等文集中的许多文字,或光鲜华美或曲折隽永或典雅温润,语词优美如奇花异草,散发着特有的“鲁氏”韵味。即使是他的杂文,虽因时代所限,可能如鲁迅所自谓“无花的蔷薇”——以“多刺(战斗锋芒)”为表征,但仍有许多篇章与《野草》《朝花夕拾》等一样,显现出由深湛的文学修养孕育出的典雅之气。这其中,《记念刘和珍君》就是典型代表。

       《记念刘和珍君》虽是杂文,同《“友邦惊诧”论》《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等战斗性很强的著名杂文一样,最终的旨归在于揭露、批判和斗争,但风格上却迥然有异。这主要表现在:

       一、该文文学意味很浓,是一篇文学的华章该文全篇有多处“文学性”很强的词句,例如:“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这一段话创造性地用雅致的词语和句式抒发了狂涛巨浪般的愤怒和哀伤。读到这些词句不禁令人击掌叫绝:原本不容易合到一起的两样东西——“美学上来看颇为典雅的辞藻句型”与“大恸大恨 的情感”,竟然被鲁迅毫无痕迹地融合在了一起!文学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采用形象。在这里,鲁迅连续创造了三个鲜明的形象:把众多青年烈士的血写成如江河涨水般的“洋溢”;把反动军阀统治下的地狱般的悲凉具象为“浓黑”的色彩;把自己将要显示于非人间的哀痛物化为“菲薄的祭品”。这些富有深刻内涵的形象,给予读者的是更切实的感知和更难忘的印象。

       又如:“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这一段文字的文学性更强。“血痕”可以“浸渍”实物,但却不可能“浸渍”人心;会被水所冲淡,但却不可能被“时光”所洗。鲁迅的形象创造力极强,联想力也过人,将难写之情形轻易地驱诸笔端:将刘和珍之死带给亲族、师友、爱人的深切痛楚形象化为“浸渍”于他们内心的血痕;将因为时移事易造成亲族、师友、爱人悲伤的减淡形象化为血色由深红褪成浅红;将至爱亲朋对她的无尽思念形象化为永存在心底微笑的和蔼的旧影。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抽象无形的情感和心理体验“变化”成可以真切感知的形象;而在人世间,人们失去亲人所产生的情感和心理体验又是极为复杂的,属于最难“变化”成可以真切感知的形象的事物之一,但鲁迅不但做到了,而且是创造了连缀的“意象”。“意象”乃高水平的文学形象,何况鲁迅的这些“意象”又是富有新意的戛戛独造!这实在是文学“造象”的奇迹!如此的文学建构力,实在是超群绝伦的。

       如上两例充满新异文学意味的文字在《记念刘和珍君》中还有不少,在遣词造句上都是那样地令人称奇和回味无穷。鲁迅的其他杂文也常有文学的意味,常用形象的手法,但是与《记念刘和珍君》相比,在深度与精度方面都略逊一些。因此,《记念刘和珍君》应该说是一篇精美的文学的华章!

       《记念刘和珍君》通篇有着诗一般的韵律,与其说它是一篇杂文或散文,倒不如说它是一篇“长歌当哭”之“长歌”

       《记念刘和珍君》的确是一首诗,一首歌。不但从以“一、二、三„„七”作标志的大段来看恰如诗歌章节的安排,而且其内容中有许多语句简直就是诗句。如:“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又如:“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再如:“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以上所引无论从句式的组成来看,还是从铿锵的音调和沉郁的韵律来读,与大诗人杜甫的名作《登高》、“三吏三别”又有多少差异呢?与鲁迅的《悼柔石》《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等诗作又有什么差异呢?细读该文的其他部分,虽然语句较长,但其如诗似歌的韵致无不极有力度地从字里行间弥漫出来。这些长句浑浩流转,其思想和情绪一如诗歌般激荡跳跃,比之短句诗歌更显得意蕴深厚和气势充沛。统观全文,的确是“当哭”之“长歌”,只不过是这动地之哀歌覆以杂文的外表而已。

       《记念刘和珍君》整体行文节奏“徐步而行”教育城 真正优秀的抒发思想情感的文章,在行文上是有节奏的,如诗似歌的文章更是如此。《记念刘和珍君》是如诗似歌的优秀文章,细心品读它,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这种分明的行文节奏。具体来说,《记念刘和珍君》在行文上的节奏具有“如歌的行板”那样的美学形式。与鲁迅《“友邦惊诧”论》急风骤雨式的行文节奏不同,《记念刘和珍君》的行文节奏较为徐缓,正如俄国大音乐家柴可夫斯基感人至深的杰出乐章《如歌的行板》那样,表现为“徐步而行”。该文行文节奏同《如歌的行板》一样“徐步而行”的根源是什么呢?

       其一,鲁迅表达的是尚未“痛定思痛”的悲哀,这种悲哀异常沉重,因此释放起来“步履维艰”。全文的行文节奏只有与之应和,方能产生和谐的效果。换句话说,鲁迅尚未“痛定思痛”的悲哀情绪决定了《记念刘和珍君》的推进不会像《“友邦惊诧”论》那样“快步疾行”。

       其二,《“友邦惊诧”论》写作的核心内容是愤怒和抨击,《记念刘和珍君》写作的核心内容是痛苦和愤懑,其中“痛苦”又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两篇文章核心内容的不同也直接影响到了各自的行文节奏。虽然《记念刘和珍君》抒发痛苦的形式有些是对反动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猛烈揭露和斥责,其节奏在某些段落表现得不断加快,但从全篇来看,那种由“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而透露出的难以遏制的超常痛苦,还是使得文章读来沉郁顿挫,节奏凝重。内容决定了形式,因此,《记念刘和珍君》在形式上给读者的感受正是“如歌的行板”。

       其三,鲁迅《记念刘和珍君》的思想是异常深刻而全面的。他的匠心不难体会: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一定要写出刘和珍的真实性情,坚决抹去反动军阀及其雇用文人泼在她身上的“暴徒”的污秽(因此必写对刘和珍的回忆);一定要写出反动军阀如何虐杀刘和珍的真实情况,坚决揭露反动军阀的凶残暴行,把这些刽子手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因此必写刘和珍被虐杀致死的细节);一定要写出对于此次事件的反思和总结,提醒革命者不要用请愿的方式去斗争;一定要表达出自己坚决支持“真的猛士更奋然而前行”的态度,给革命者最大的声援。这种匠心兼顾的范围较大,又不能不用许多叙述性的文字,而议论需要建立在这些叙述性的文字之上。概括来说,兼顾面较大而叙述性文字较多的因素也使得《记念刘和珍君》只能在节奏上“中速而行”,一如柴可夫斯基那首杰出的《如歌的行板》。

       文章的形式也绝不是被动地服从内容的,其中有些形式因素(如节奏)会“荷载”内容的信息。《记念刘和珍君》的行文节奏“荷载”了鲁迅对烈士沉痛的哀思和如地火涌动般的愤懑,它与内容一起给读者以感动。有记载说: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曾使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老泪纵横;我们“聆听”《记念刘和珍君》那悲怆的心曲,内心深处难道不会被震撼?难道不会因鲁迅深挚的思想情感而扼腕长叹、心中泪流?

       无论我们把《记念刘和珍君》研读多少遍,“聆听”多少次,都会强烈地感受到:它的确是一篇词句精美、“意象”独特的文学华章,的确是一首音韵铿锵、和着血泪并喷着怒火的诗歌,的确是一曲用文学形式谱成、以“洒泪祭雄杰”为主调的动人心魄的“如歌的行板”!

       过去,我们可能把《记念刘和珍君》与鲁迅的其他杂文一样地泛泛分析和品评了;现在,我们应重新捧读,重新评价,不仅要看到它的思想和历史价值,还要看到其中以鲁迅心血呵成的美学价值,让它在新时代的文苑中闪烁出原有的瑰丽色彩!

       读《纪念刘和珍君》有感

       反动势力 残忍刽子手

       3月18日的惨案,刽子手的“杰作”。其残酷程度,只好名之曰兽行。但既已是兽行,似乎也不必再用人类的道理与其费口舌了,我们不忍再描述了,甚至用人类的义愤与其生气,也是多余的。但反正我们要记得,人兽是不两立的,我们终究深信,最后的胜利必属于人!

       下劣无耻的暴徒,血债定当血还。

       铁胆勇毅 巾帼英雄

       刘和珍,我十分佩服她,因为她不为势力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我敬佩她,因为她嫉恶如仇,“却始终微笑的刘和珍君”;我欣赏她的善良,“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泣下”。刘和珍,虽是一名师范学生,可是她浑身散发着一种爱国的光辉。她用自己的身躯,诠释着一种伟大的精神。

       枪弹刀棍无所惧,誓为中华奉我魂。

       以笔代刀 直插敌人心脏

       鲁迅,一位对中国历史有着深远影响的伟大文人。面对爱国青年的不幸罹难,出离愤怒,但仍有话要说;面对反动政府“光明正大”的屠杀,发出了挽救民族危亡的呼声;面对反动文人对爱国女子的污蔑,痛斥了他们的恶行;面对庸人的默无声息,他发出了呼吁——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伟大的中华民族,该觉醒了!他抨击反动政府吃人的内幕,唤醒庸人的灵魂,给爱国学生以热情洋溢的赞颂并指出其问题所在。这种伟大的民族使命感使我的心灵受到震撼,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不能淡漠前辈的心血,中华民族仍需我们来创造。

       一代文人革命者,冷对黑暗心如焚。

       读《纪念刘和珍君》有感

       鲁迅的文章果然耐人寻味,读了几篇竟鲜有真正能懂得其意的文章,而这篇也只是略懂而已,所以见解难免有些幼稚与浅显。

       文章是从鲁迅独自徘徊在为遇害的刘和珍君与杨德群开追悼会写起的,然后自然而然的回忆起刘和珍毅然

       订了全年《莽原》的事。文章开头的几段,便让我感受到一种灰暗的色调,字里行间弥漫着浓重的悲伤与苦痛,还有一种失望。四十多青年的鲜血,文人的阴险论调无一不让鲁迅感受到一种“非人间”的苦痛,所以他才会想“以我的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多么无奈啊,我甚至能听的到他在写下这段文字时所发出的叹息声。

       刘和珍是他的学生,她的那些壮举着实让鲁迅感到应该“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

       鲁迅第一次见到她的名字是在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时。

       第二次则是在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后,这次才把姓名与实体联合起来。这两次的情景可以窥见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然而在见到她本人后,这名女生却出乎了的意料,没有桀骜,而是人如其名,温和可亲,脸上始终挂着微笑,也许这抹微笑是当时黑暗世界中的一缕阳光,是黎明前的一丝曙光。这种反差更加突出以后刘和珍之死的悲剧性效果与鲁迅所处的那个社会的悲哀。

       当刘和珍被冠以暴徒的罪名被残忍射死后,鲁迅愤怒了,悲哀了,甚至有些绝望了,他感慨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显然那时的中华民族是后者。读到这,我仿佛感受到当时社会浓黑的未来,血色的悲哀。当好不容易有希望时,又被扼杀,这样“沉默”的民族怎能“爆发”?勇士们淋漓的鲜血,惨淡的境况,抹去不了社会的污浊,有人反抗,自然有人镇压。然而更悲哀的是,在那些卫队把枪对准那三个勇敢的女学生后,两条生命的消逝却仍然唤醒不了人们麻木的神经,而仅仅提供了人们饭后的谈资。

       正如鲁迅所说“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使用大量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是的,中国前行的历史,不正是浸透无数战士献血吗?从血红到绯红,再由绯红到微红,“纵使时间的流逝”,“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中国女子从来都是勇毅的,古有妇好为夫率兵,今有刘和珍、刘胡兰这样的女壮士,巾帼英雄们“干练坚决,百折不挠的气概展现无遗,这时少数女子的觉醒是否意味着中华民族的觉醒?

       刘和珍中枪倒地时的震撼与悲壮我仿佛看得见,那片绯红中的美丽微笑我也看得见,看得见。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前行。”读到这,我心中热血全部沸腾了,也许鲁迅文章的魅力就在此吧,能深深唤醒心底久藏着的热血与感动,与他的文字一起回到那个时代,同愤同怒,同悲同哀。

第二篇:读《纪念刘和珍君》有感

       读《纪念刘和珍君》有感

       鲁迅的文章果然耐人寻味,读了几篇竟鲜有真正能懂得其意的文章,而这篇也只是略懂而已,所以见解难免有些幼稚与浅显。

       文章是从鲁迅独自徘徊在为遇害的刘和珍君与杨德群开追悼会写起的,然后自然而然的回忆起刘和珍毅然

       订了全年《莽原》的事。文章开头的几段,便让我感受到一种灰暗的色调,字里行间弥漫着浓重的悲伤与苦痛,还有一种失望。四十多青年的鲜血,文人的阴险论调无一不让鲁迅感受到一种“非人间”的苦痛,所以他才会想“以我的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多么无奈啊,我甚至能听的到他在写下这段文字时所发出的叹息声。

       刘和珍是他的学生,她的那些壮举着实让鲁迅感到应该“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

       鲁迅第一次见到她的名字是在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时。

       第二次则是在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后,这次才把姓名与实体联合起来。这两次的情景可以窥见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然而在见到她本人后,这名女生却出乎了的意料,没有桀骜,而是人如其名,温和可亲,脸上始终挂着微笑,也许这抹微笑是当时黑暗世界中的一缕阳光,是黎明前的一丝曙光。这种反差更加突出以后刘和珍之死的悲剧性效果与鲁迅所处的那个社会的悲哀。

       当刘和珍被冠以暴徒的罪名被残忍射死后,鲁迅愤怒了,悲哀了,甚至有些绝望了,他感慨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显然那时的中华民族是后者。读到这,我仿佛感受到当时社会浓黑的未来,血色的悲哀。当好不容易有希望时,又被扼杀,这样“沉默”的民族怎能“爆发”?勇士们淋漓的鲜血,惨淡的境况,抹去不了社会的污浊,有人反抗,自然有人镇压。然而更悲哀的是,在那些卫队把枪对准那三个勇敢的女学生后,两条生命的消逝却仍然唤醒不了人们麻木的神经,而仅仅提供了人们饭后的谈资。

       正如鲁迅所说“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使用大量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是的,中国前行的历史,不正是浸透无数战士献血吗?从血红到绯红,再由绯红到微红,“纵使时间的流逝”,“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中国女子从来都是勇毅的,古有妇好为夫率兵,今有刘和珍、刘胡兰这样的女壮士,巾帼英雄们“干练坚决,百折不挠的气概展现无遗,这时少数女子的觉醒是否意味着中华民族的觉醒?

       刘和珍中枪倒地时的震撼与悲壮我仿佛看得见,那片绯红中的美丽微笑我也看得见,看得见。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前行。”读到这,我心中热血全部沸腾了,也许鲁迅文章的魅力就在此吧,能深深唤醒心底久藏着的热血与感动,与他的文字一起回到那个时代,同愤同怒,同悲同哀。

第三篇:纪念刘和珍君a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3 优秀教案 2022-09-22 14:25:50 阅读1809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之二

       教学目的

       1.了解时代背景,领会写作意图,准确理解意义深刻的语句、片断的含义,进而把握全文的思想内容,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于斗争、对祖国有高度

       责任感等优秀品质。

       2.了解文章的思路,把握本文的线索。了解本文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

       方法。

       3.培养学生听准答对问题的能力,抓住要点,灵活完整地复述比较复杂事情的能

       力。

       教学设想

       对刚入高中的学生来说,阅读本课文难点多。鲁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文章标题是《记念刘和珍君》,可又不同于一般的记念文章的写法,为什么要这样?文章的内容很丰富,对烈士的哀悼和尊敬,对敌人的痛斥和揭露,对斗争的教训和意义之总结等等是怎么凝聚起来表达一个中心的?

       从表达方式上看,本文作为记叙文,叙述这种表达方式用得比一般的少,常和抒

       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这是为什么?

       本文还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语段该怎么准确理解?

       上述种种,涉及深层阅读问题,或者说,涉及阅读教学中的精读问题,学习这篇课文,应该是培养学生精读课文能力的好教材。在教学中,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要作必要的点拨、提示,为他们理解课文搭桥,以优化他们的思维流程,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而不要轻易奉送结论。

       此外,怎么寻找一个既触及学生阅读中的疑问又能直达教学目标的切入点,来促

       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心理机制?

       凡此种种,都是设计课时计划的依据。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检查导读课上布置的30个词的音形义。

       2.重点学习第一、二部分。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时布置的30个词的音形义。

       用投影幻灯打出30个字词(如导读课上布置的那样),或用字词卡片(用毛笔字写,让后排学生能看清),由同学来回答,当堂订正。

       二、让学生根据注解①④和预习提示来口述课文的时代背景。教师可提问:鲁迅

       先生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篇文章的?

       教师可作如下补充:

       (1)1926年3月18日青年学生的请愿活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3月18日上午10时,在北京天安门召开国民大会,中国共产党北方区党委书记李大钊担任主席,他在会上说:“让我们用‘五四’精神,五州热血,用我们过去一切斗争经验,不分界限的联合起来,反抗帝国主义的联合进攻,反对

       军阀的卖国行为„„”

       (2)3月18日下午鲁迅正在寓所写《无花的蔷薇之二》,知道段祺瑞执政府屠杀群众的消息后,无比愤慨,他在《无花的蔷微》的后六节中,把“投枪”和“匕首”指向敌人——反动军阀,他说:“如此残虐险狠的行为,不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的”;“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出更大的利息!”他并把3月18日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随后又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空谈》,《记念刘和珍君》是4月1日写的。

       三、板书:《记念刘和珍君》,用投影幻灯打出刘和珍照片,旁注1904—1926。

       刘和珍牺牲时年仅22岁。鲁迅没写刘和珍的生平经历,这是为什么?这涉及鲁迅的写作意图,要求学生在通读全文基础上,再看“预习提示”来讨论回答。教师明确指出:51页前三行说明这一点:“为了揭露反动军阀的凶残卑劣及其走狗文人的阴险无耻,激励人们牢记这次惨案,写了此文”。以此作为“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可见,写此文绝不是只记念刘和珍一个人,而是为了赞颂象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等爱国青年,揭露敌人,激励人们继续前进。因此,《记念刘和珍君》不是一般的记念文章,也不详写刘和珍的生平。

       四、在默读的基础上,由学生朗读第一、二部分,读时要求学生思考的写作

       意图是怎么贯穿其间的。

       五、分析、理解第一、二部分。

       (1)结合学生提出的疑难点,教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

       ①第1、2节中三次写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三处行文不完全一样,联系每次出现时的上下文,说说究竟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②这样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然而又写“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对此,你怎么理解?必须结合课文回答。

       ③“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是文章写刘和珍的第一件事,通过这件事想

       说明什么?

       ④本文不是一般记念文章,不为刘和珍立传,为什么全文开头要用史家笔法点明开追悼会的日子呢?在“那一天”前长长的定语又起什么作用呢?

       ⑤怎么理解“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2)给学生以充分讨论的时间,教师总结如下。

       ①鲁迅所编之期刊如《莽原》等,都是战斗性很强的革命刊物,因而常遭反动当局的查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固此有人就不敢订或不愿订,因此“往往有始无终”,“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而刘和珍却“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这说明刘和珍有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坚强意志,也说明刘和珍不仅是鲁迅的学生,更是志同道合的战友。据当年接待刘和珍订阅《莽原》时的李霁野回忆,那时编辑《莽原》的“未名社”成立不久,仅一间小屋,书架上空空落落的,书不多,很担心会垮台。但刘和珍有一天来到“未名社”,说自己最爱看鲁迅先生的文章,不仅预定了全年的《莽原》,而且第一个买了鲁迅译的《出了象牙之塔》这一文艺论集,还问有没有其它的书。鲁迅知道后十分高兴。现在鲁迅满怀激情地回忆起这件事,写下了“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是出于对刘和珍的哀思和记念,因为她是渴求真理的好青年,又爱读自己的书,现在却被反动军阀杀害了。但只能“写一点东西”,而不能尽情揭露反动军阀的阴谋和罪行,不能尽情表达自己的哀思,这不能完全宣泄的悲与愤便凝成了“只能如此”四个字,曲折地表达了深

       切的悲哀和强烈的愤怒。

       在这里,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体会:两句“只能如此而已”大体一样,又不尽相同,这同中有异的文字传达了怎样的信息?

       提示:两句“只能如此而已”共同表达了的悲愤之情,为生者而写的心愿。后一句少了“大抵”二字,多了一个破折号,这个破折号明确地表示不相信有“在天之灵”,这就进一步激发读者思考那“必要”之所在,从而为第二节的“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作了铺垫,也为第七部分中,写面对烈士的鲜血,“真的猛士”会怎样,“苟活者”会怎样埋下伏笔。

       ②“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第二次出现在第二节第二段的开头。第二段开头的一句话是:“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见这里是针对“这样的世界”而言的,即写文章要使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早日到尽头,这是对烈士最好的记念,也是为生者而写的最大心愿。第二段的最后一句话,“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针对“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而言的,即针对“庸人”而言的,写文章是为了唤起庸人投入战斗。

       ③为什么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结合第一节的第三段回答这个问题。“无话可说”是因为“所住的并非人间”。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四十多个爱国青年无辜被杀,而且只能写一点东西来表示哀思,使鲁迅感到愤懑之极,而“艰于呼吸视听”,在痛未定时,怎能长歌当哭?而“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愤怒。其结果是“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是对“无话可说”的原因的小结。“出离愤怒”绝不是离开愤怒,而是“超过了愤怒的感情阶段”,“升华为理智的思考”。正因为这样,才能在艰于呼吸视听后“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说“菲薄的祭品”,那是自谦之词,也是面对烈士崇高的精神,自己这样的记念远远不足以表达哀思的心态的说明。

       可见“实在无话可说”,是愤懑之极的言词。鲁迅说:我们对这件事不能保持沉默。事实上,在“三·一八”惨案后的八天中,鲁迅写了四篇文章抨击反动当局、哀悼烈士,本文是惨案发生两星期写的。

       ④文章用“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来描述“真的猛士”,并以此作为“猛士”和“庸人”的一个分野。为什么这样?鲁迅在《论睁了眼看》一文中指出:“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这就是说,真的猛士必须面对黑暗的现实,必须为推翻这黑暗的现实而不怕流血牺牲;如果连正视现实的勇气都没有,面对白色恐怖,面对敌人的屠刀,轻则消极遁世,重则变节投降。由于面对黑暗的现实,会为人民的苦难而感到哀痛,并由哀痛激发起变革现实的斗志,以参加这样的斗争为自己最大的幸福。所以,“真的猛士”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庸人”之“庸”,在于他们对“惨淡的人生”、“淋漓的鲜血”虽有过哀痛和不满,却不能“直面”和“正视”,因此,会随着时间的流驶而忘却,客观上维持

       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从对待现实的两种态度的对比中,高度赞扬“真的猛士”,激励人们敢于正视残酷的现实,为变革现实而战斗,不能象“庸人”那样易于忘却,“暂得偷生”。

       ⑤全文的开头点出开追悼会的日子,并在“那一天”前用3个长长的定语,是有深意的。文章写追悼会的日子是“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这就把抨击的锋芒指向“中华民国”。因为对爱国青年的大屠杀是在“中华民国十五年”发生的,这样的“中华民国”早已变成杀人机器了。而指明段祺瑞执政府就是掌握这杀人的机器来屠杀刘和珍、杨德群这样的爱国青年的罪魁祸首这一点的,正是“那一天”前的长定语。在文章开头点明追悼会的日子,蕴含着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个日子,人们对中华民国不能抱幻想,必须正视现实,起来斗争的意思。

       理清这些要点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第1、2节的意思:交代写作本文的目的:哀

       悼烈士,揭露敌人,激励生者。

       六、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和练习]第一题和第二题的第(1)、(2)问,做好口答的准备。

       2.完成[思考和练习]第五题,背诵第1、2节,做好默写或笔答问题的准备。

       3.重点预习第3、4、5三节。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检查作业。

       2.阅读分析第3、4、5三节。

       教学过程

       一、学生口答[思考与练习]第一题。答不全可以互相补充,但要求语言准确而简明。这是对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反馈和落实。

       二、学习新的内容。

       1.导入新课。

       问:第1、2节主要说明什么?说明写作目的:纪念烈士,揭露敌人,激励生者。

       下面阅读第3、4、5节,看是怎样记念、怎样揭露的。第一节里写到“毅然预订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那么,在第3节和第5节里又写了刘和珍的哪几件事?这些说明了刘和珍的什么?带着这个问题,由学生默读后回答。

       2.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结,形成如下的板书:

       记念 毅然:追求真理,坚定不移

       反抗:坚持正义,敢于斗争

       微笑:和蔼亲切,坚毅乐观

       黯然:深谋远虑,有责任感

       欣然:为国为民,自觉参加

       要说明几点:

       甲、对于刘和珍在女师大学生运动中的表现,补充与否,补充多少,由教师根据实际来决定。如果涉及杨荫榆,应说明她的晚节还是好的(见杨绛女士的文章)。

       乙、关于她的微笑。学生容易理解这表现了刘和珍的和蔼、亲切。还应补充:正是这一点团结了群众,坚持了斗争,许广平曾回忆说:“如果当时没有刘和珍融洽各人,笑咪咪的温和感动各人,我知自治会早就拆散了”。见《刘和珍生平》。此外,“微笑”第二次出现在“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这说明,在女师大学生斗争失利的时候,刘和珍“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这里的“微笑”表现了刘和珍在斗争受挫时的乐观与坚毅,而不是一般的和蔼、亲切。

       丙、关于“黯然”,书上解释为“忧伤的样子”,这是对的。应该作补充。“黯”,心神沮丧貌;黯然,颓伤、失色的意思。如果照搬词典解释,必将出现问题。刘和珍在“学校恢复旧观”、即女师大学生的斗争取得胜利后怎么会从坚毅乐观变得颓伤了呢?只是在“虑及母校前途”时,才“黯然至于泣下”,忧伤得掉下泪来。可见,解释词义必须结合语境,这是一个原则。

       丁、关于欣然的理解。“欣然”是高兴、愉快的样子。我们从《刘和珍生平》中得知,3月18日她“抱病带领女师大学生走上街头,参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集会、游行和请愿”,并且用英语写了遗嘱。由此可见,刘和珍参加游行和请愿有明确的目的。她既能直面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反动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又能无畏地参加拯救祖国人民于危难中的斗争,有为国为民捐躯的勇毅气概,并以参与这样的斗争为幸福和自豪,这就是“欣然”的深刻内涵。在这里,“欣然”和“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些文字要联系起来,互相参照。在这里,鲁迅用“欣然”驳斥了反动文人对刘和珍

       等爱国青年的诬蔑。

       戊、由于刘和珍是这样的好青年,所以说“我也早觉得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痛定之后,更感到“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因为刘和珍是“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而自己却“苟活到现在”,以谦恭的态度对烈士表达了由衷的敬意。

       3.找两个同学朗读第4节第一段,问学生:这一段的段意是什么?教师点拨,明确:听到噩耗后的心情。再问:紧扣课文回答什么样的心情,怎么表达出来的。学

       生讨论,教师归结。

       听到噩耗后的最初心情:“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这里用“居然”一词表听到噩耗后的惊诧,用“而”,“即”把这种种惊诧之情又推进了一步,下面用“但”字一转表示怀疑,用“颇”表示怀疑之深,因为这种残暴的屠杀“不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的”。

       板书:初闻噩耗,惊诧怀疑。

       为什么怀疑呢?提示:“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这说明的怀疑不来自他对敌人的轻信和幻想,“向来”一词强调了这种认识的深刻和一贯。但他“不料”和“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这说明现实的黑暗远远超出了的想象,以“不惮”和“不料”写认识和事实、过去和现在的对比,突出了段祺瑞执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凶残下劣比想象的更甚,因此鲁迅先生惊诧了,怀疑了。把3月18日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也是这个意思。下面再用“况且”、“更何至于无端”等词把怀疑之情再推进一步。这样从正反两方面把怀疑的理由写得十分充分,句末的反问表示了极端愤慨的心情。

       下面由学生朗读第2、3、4自然段,并回答:第2段的段意是什么?第3、4两段都是一句话单独成段,意在强调什么?

       教师作点拨说明:第2段以事实来否定怀疑。前两句指出事实,后一句用“况且”把意思推进一层,用“不但„„简直”的句式指出不但是杀害,而且是虐杀,极写敌人的凶残,的确是人们始料不及的。3、4两段一句话一段,非常醒目,第3段强调敌人不但凶残,而且下劣,第4段

       强调反动文人不但阴险,而且无耻。

       面对这样的事实,抒发了自己的感慨,由学生齐读第5自然段,思考这样几点:把惨象与流言对举,概括了什么,突出了什么;衰亡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最后一句用了什么句式,寄托了怎样的想法?

       提示:“惨象”句和“流言”句形成了对仗辞格,概括了反动派的凶残和走狗文人的无耻,爱国青年横遭杀害的惨状;“已使”和“尤使”构成的递进关系,突出了流言更使愤慨。因为流言更有欺骗性,它为杀人者掩盖罪行,开脱罪责,指鹿为马,混淆视听,使杀人者逍遥法外,使革命者受到通辑,使受弹饮刃的爱国青年遭到诬陷。面对这样的“惨状”和“流言”,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是“出离愤怒”的别一种说法,由极端的愤慨升华为理智的思考,因而认识到“惨状”和“流言”是哀亡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对于“默无声息”的现状,鲁迅用选择句式指出两种前途:“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看似客观,实则号召人们在沉默中爆发,求得中华民族真正的前途。鲁迅是在号召、在期待人们起来斗争,那样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用投影幻灯打出鲁迅先生在《革命时代的文学》中的一句话作为解释,以帮助学生理解:“有些民族因为叫苦无用,连苦也不叫了,他们便成为沉默的民族,渐渐更加衰颓下去,„„至于富有反抗性的民族,因为叫苦无用,他便觉悟起来,由哀音而变为怒吼”。可见这最后一句,是鲁迅先生对人民奋起抗争的战斗的号召。板书:抒发悲愤之情,号召战斗。

       这第4节由初闻噩耗的惊诧、怀疑写起,揭露敌人超出想象的凶残下劣,抒发了

       悲愤的感情,发出了战斗的号召。

       4.下面学习第五部分。在学生默读后提出思考点:详写刘和珍等惨死的过程,意在说明什么?提示:意在歌颂三个女子临难不惧,在弹雨中互相救助的壮烈情怀。(在《刘和珍生平》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刘和珍中弹后,“对赶来救助的同学说:‘你们快走吧,不要管我了’)”可作补充说明,这也是对敌人超出想象的凶残下劣的揭露,因为,不仅有枪弹,还有棍棒的猛击。这是“谁也不能料到的‘罗网’”。罗网,即捕鸟的网,捕鱼的网,用在这里的意思是:段祺瑞执政府3月18日屠杀青年学生,犹如张网逮鸟、下网捕鱼一样,完全是有预谋的诱杀。据当时报纸披露,执政府于3月17日夜开会,进行部署,还预备了数十具棺材。段祺瑞还对卫队旅军官说:“你去告诉卫队旅官兵,(杀了人)我不但不惩罚他们,我还要赏他们呢!这一群土匪学生„„”当然,这样说,也是对反动文人诬蔑青年学生是“暴徒”的无耻谎言的揭露。

       追叙这一段惨案发生的经过,悲愤交加。接着用一组排比句表示了对烈士的无限痛惜之情。写刘和珍、杨德群之死、张静淑之伤用了内容相近、结构相似的句子,表达了深切的哀思,特别是写刘和珍的三个句子,突出了她的“始终微笑”,强调了“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流露了一种他脑海中永存刘和珍始终微笑的面容,不相信不愿意她死、却真的死掉了的极度伤痛之感。由这种极度的悲愤,爆发出对反动派的抨击和揭露。“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可问学生:“这”指代什么?“这”指代的内容可有两解:“这”指代“三个女子从容„„”,那么后面的“惊心动魄的伟大”可从正面理解。“这”如指代“文明人”“枪弹的攒射”,则后面的话是反语。两解都可以。不管从哪方面说,这句话都是对三个女子临难不惧之歌颂,对敌人凶残屠杀的揭露。下面的“伟绩”与“武功”显然都是反语,是对敌人辛辣的讽刺。说“三·一八”的“几缕血痕”“抹杀”了“武功”和“伟绩”,那是有意把中外反动派“屠戮妇婴”、“惩创学生”的罪行与段祺瑞执政府的暴行相比,而段祺瑞执政府的残暴无耻远远超过了他们。

       最后一个自然段是用形象的写法,讽刺中外反动派的恬不知耻。是的,日本帝国主义炮击国民党,反倒提出“抗议”、“最后通谍”,段祺瑞执政府残暴地屠杀了学生,反诬学生是“暴徒”„„。“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这一句的删节号表示中外反动派的历史的现实的罪行罄竹难书,中国人民对他们的仇恨刻骨铭

       心,永远不会忘记。

       由学生概括第5节的段意:记叙刘和珍等被害经过,赞扬爱国青年的沉勇友爱,揭露段祺瑞执政府的暴行比历史上中外反动派的更甚。

       最后让学生默读第4、5、6三节,总结这三节的主要内容:赞扬爱国青年,揭露段祺瑞执政府的凶残下劣,抒发了极度悲愤的感情。

       三、布置作业。

       1.口答[思考和练习]第二题中的(3)。

       2.口答[思考和练习]第三题中的(1)、(2)。

       3.预习第6、7两节。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阅读分析第6、7节。

       2.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二、学习新课。

       1.由学生读第6节第1段,并讨论鲁迅对徒手请愿的看法,回答时要紧扣课文。

       教师明确归结:鲁迅不同意徒手请愿。“时间永是流驶„„不过是徒手的请愿”。这一层说明徒手请愿意义寥寥,因为“街市依旧太平,”徒手请愿不能触及现存的统治秩序,不能改变当时那“似人非人的世界”。如果说请愿有作用的话,“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无恶意的闲人”指那些对爱国青年的斗争、牺牲冷眼旁观的人,烈士的鲜血不过给他们当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有恶意的闲人”,是鲁迅对走狗文人的痛斥。下面一层用煤的形成作比,指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血战前行”的历史,只有不畏惧流血牺牲,历史才能前进,而且是无数人流了大量的血,历史才能前进一小步,“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不过“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的”,意即徒手请愿者流了大量的血,却只换得个“街市依旧太平”的结局,于

       历史进步无补益。

       鲁迅总结徒手请愿的教训目的何在?告诫爱国青年们要用别的斗争手段。比《记念刘和珍君》晚一天写的《空谈》中,对这一点说得非常深刻(用投影幻灯打出下

       列文字):

       “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这回死者的遗给后来的功德,是在撕去了许多东西的人相,露出那出于意料之外的阴毒的心,教给继续战斗者以别种方法的战斗”。

       鲁迅沉痛地告诫青年们,要用“别种方法的战斗”促使那“似人非人的世界”早日到尽头!这才是鲁迅总结教训的用意所在。

       下面由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并回答第2段的段意。教师点拨:第2段指出了烈士的血不会白流,影响一定会扩大。第2段开头的“然而”是承接上一段徒手请愿意义寥寥而言的。“血痕”,是爱国青年流血牺牲的形象化的说法,更是爱国青年在流血牺牲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的形象化的说法,说它“不觉要扩大”,是指这种崇高精神的影响一定会扩大。“不觉”是指这影响是阻挡不了的。这影响有多大呢?文章用了一个词:“至少”。这是和上一段的“至多”对应的,“至多”极言徒手请愿意义之寥寥,“至少”,指影响远不止此。“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实际上,“庸人”、“苟活者”、“真的猛士”,不都受“血痕”的影响吗?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驶,“血痕”在不同人的心中颜色是不一样的,而在“亲族、师友,爱人的心”中,“纵使时光流驶”,也会“洗成绯红”,这里的“绯红”,是和第2节的“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的“淡红的血色”对应的,突出了“亲族,师友,爱人”会永远记住烈士的崇高精神,会永远记住这笔血债,要求敌人用同物偿还的意思。下面引用陶潜的诗,表达了鲁迅发生自己的感情,并以此作结。

       由学生回答第6节段意:总结徒手请愿的教训,指出烈士死难的影响。

       2.由学生读第7节第1段,并回答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教师明确指出,从“我已经说过„„流言家竟是至如此之下劣”,这几句话是第4节、第5节的照应和总结,“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是如是之从容”,这一句既照应了第5节的第2自然段,又开启了下文的议论。这一段写了三种人,分别用“凶残”、“下劣”、“从容”给以形容,用“这样”、“如此”、“如是”分别指出其坏或好的程度,用三个“竟”表示坏或好的程度都出乎之意料。这三个句子句式整齐,用这样的排比句强调地指出:敌人的残虐凶险,即使在“禽兽中”也“未曾见”,所以超出了的想象,而中国女子的优秀与崇高也使感到惊心动魄。

       学生朗读第7节第2段。可结合[思考和练习]第四题来引导学生讨论。提示:这段文字共三句,第一句是赞扬中国女子的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第二句用“至于”这个连词和上句连接并把意思推进一层,歌颂中国女子在弹雨中互相救助,殒身不恤的崇高品质。特别要指出,从“至于这一回”到“消亡的明证”是一个单句,其主干成分是:“事实为明证”,“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这是一个转折复句,在这单句中是“明证”的附加成分,理清了第二句的结构,意思就清楚了。这第二句的内容既照应了第5节第2段的记述,更深刻地指出了,中国女子的勇毅是任何反动派也消灭不了的。几千年来,封建统治阶级用“阴谋秘计”压抑她们,勇毅精神消亡不了,“三·一八”惨案中她们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足可证明这一点。那么今后,这种革命精神将更加发扬,这于“将来”意义重大。所以第三句总结上两句的意思,“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于此”。这一段三句话,第一句第二句是承接关系,连接的词语是“至于”,第三句是前两句的总结。下面由学生归纳此段段意:歌颂中国女子的伟

       大,指明烈士牺牲的意义。

       第3自然段,把这个意义具体化了:烈士的精神昭然于世,苟活者“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她们的“亲族,师友,爱人的心底”

       将“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最后一段回应开头,“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一句,再次点明写作意图。

       可见第7节的意思是:总结全文,指出烈士牺牲的意义,鼓舞人们奋然前行。

       那么第6、7节的意思应该是:总结徒手请愿的教训,指出烈士死难的意义。

       3.引导学生回顾全文,并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揭露反动军阀政府的残虐凶险,走狗文人的下劣无耻,热烈颂扬爱国青年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激励革命者更加奋

       然前行。

       提示:这个中心,贯穿于文章的始末,悲愤的感情渗透于每一节中。第1、2两节,通过交代写作目的,表达了极度的悲愤而又难以排解的沉痛。为什么会这样?第3、4、5三节作了回答。刘和珍是追求真理,坚持正义,富有斗争精神,又温和善良、坚毅乐观、目光远大的好青年,杀了她这样的青年,就是毁了中国的未来,因为“中国要和爱国者的灭亡一同灭亡”(《无花的蔷薇之二》)。而敌人的残虐凶险、下劣无耻又远远地超过了的想象,“不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的”(《无花的蔷薇之二》)在赞颂和揭露中,一腔悲愤的洪流都倾注在字里行间了。第6、7两节通过总结教训和指明烈士死难的意义,再次颂扬爱国青年的崇高精神,指明它巨大的鼓舞力量,深远的意义。对烈士的歌颂是那样的深挚而

       热情,对她们的牺牲又无比的痛惜。

       综上所述可见,文章的前两节犹如序曲,中间三节是记念文章的主体,后两节是主体内容的升华,又回应开头,犹如尾声。在每节文章中,强烈的悲愤一以贯之,正如许广平所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正是这强烈的一字一泪的悲愤之情,才把方方面面的材料凝聚起来,形成整体,所以本文的线索就是这悲愤交加的感情。

       4.关于本文的表达方式。

       由中心思想和线索可知,本文既要抨击敌人,歌颂烈士,又要激励后人;既要回忆烈士的事迹,又要评述徒手请愿,更要揭露敌人,粉碎谰言;无论涉及哪方面,鲁迅的一腔悲愤都形诸笔墨。可见,单一的表达方式是难以胜任的,必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才能完成写作意图。由此产生了这篇文章在表达方式的什么特点?以此

       问激起学生讨论,教师来引导。

       提示:这特点应该是两方面的:第一、无论是记叙或议论都有强烈的抒情色彩;第二、记叙常和抒情或议论结合。要求学生举例分析说明。

第四篇:纪念刘和珍君

       纪念刘和珍君教学设想:

       高中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们普遍感到课时紧张,教材内容上不完。人教社的编辑们听取了一线教师的意见,本学期每个单元删减了一篇课文。即使如此,教师们依旧感到觉得课时不够。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认为固然有教材内容方面的客观原因,更主要的还是教师理念方面的主观原因。教材是一个完成的系统,教材编写者不可能再删减课文,那样就会破坏教材整体性。

       其实,面面俱到,往往面面不到。与其费力不讨好的试图把所有课文逐课细讲,不如每个单元重点细讲一篇,给学生做示范,其余让学生自己阅读;或者把内容或写法相近的两篇放到一节课上来讲,重点分析它们的共性。

       本节课就是基于以上思考,所做的一次大胆的尝试。

       教学目的:

       文学是对人性和非人性的阐释,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彰扬真善美的人性,批判假恶丑的非人性。人性本善应成为学生们永恒的信念,当然也有必要让他们认识到人性的缺失是多么的可怕。本节课试图通过对《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两篇文章中人性和非人性的对比,唤起学生对非人性的憎恶,和美好人性的热爱。

       班级:高一(9)班

       时间:2022年10月8日上午第三节

       师:放假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家预习了《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两篇文章,我想知道你读过以后有什么感受?

       生1:很惨!

       师:谁很惨?

       生1:刘和珍和小狗包弟死得很惨。

       师:你起个头,带大家读一下。

       生1:我没有亲见;

       生: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生1:一个多月前,生:我还在北京,听人讲起一位艺术家的事情,我记得其中一个故事是讲艺术家和狗的。据说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款待它。“文革”期间,城里发生了从未见过的武斗,艺术家害怕起来,就逃到别处躲了一段时期。后来他回来了,大概是给人揪回来的,说他“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他不承认,就痛打,拳打脚踢,棍棒齐下,不但头破血流,一条腿也给打断了。批斗结束,他走不动,让专政队拖着他游街示众,衣服撕破了,满身是血和泥土,口里发出呻唤。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忽然一只小狗从人丛中跑出来,非常高兴地

       朝着他奔去。它亲热地叫着,扑到他跟前,到处闻闻,用舌头舐舐,用脚爪在他的身上抚摸。别人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的身边。最后专政队用大棒打断了小狗的后腿,它发出几声哀叫,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地上添了血迹,艺术家的破衣上留下几处狗爪印。艺术家给关了几年才放出来,他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几斤肉去看望那只小狗。邻居告诉他,那天狗给打坏以后,回到家里什么也不吃,哀叫了三天就死了。师:你刚才的回答应该修正一下?谁很惨?

       生1:刘和珍、张静淑、杨德群、艺术家的小狗都死得很惨。

       师:小狗包弟呢?它死得惨吗?

       生1:也很惨?书上讲到了吗?

       生1:„„

       师:谁找到了?

       生2:我们最后决定把包弟送到医院去,交给我的大妹妹去办„„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

       师:刘和珍、张静淑、杨德群、艺术家的小狗、巴金的包弟都死得很惨,触目惊心,惨不忍睹!读到这样血腥味浓重的文字,大家除了同情,还有什么感受?

       生3:愤怒!

       师:是什么让你愤怒?

       生3:这些人太残忍了!

       师:哪些人?

       生3:杀害学生的卫队和杀害小狗的专政队。

       师:知道什么叫“卫队”、“专政队”吗?

       生3:卫队就是保卫政府机关的部队,“专政队”我不知道。

       师:政府应该是谁的政府?

       生3:人民的。

       师:人民的政府为何允许军队屠杀人民呢?

       生3:因为学生游行,到执政府请愿。

       师:学生们为什么请愿?看27页课下解释①,大家一起读。

       生: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公使,借口维护八国联军入侵时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集结了各国部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的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两百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民众的“三·一八惨案”。

       师:民众游行请愿是为了抗议帝国主义列强干涉中国内政,政府的卫队为何要屠杀学生呢? 生3:因为这些卫队是军阀政府的卫队,他们是为军阀服务的,他们是军阀豢养的狼狗。师:哦,政府不是人民的政府,军队也不是人民的军队。专政队全称是“群众专政队”,又简称“群专”,听这个名字,应该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组织呀?

       生4:不是,是文革中管制无礼迫害的人们的组织。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4:课下有解释。

       师:老师备课时,上网用百度搜索了一下“专政队”,一共搜索到4060页与之相关的网页,每一页都是一个震绝人寰的惨剧!

       我经常讲某个人残忍,常常骂他没有人性。人性应该是怎样的?

       生5:善良。

       生6:有爱心。

       生7:宽容。

       生8:与人为善。

       生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师:孟子说人性本善,然而从这两篇文章中,你读出了怎样的人性?

       生10 :残忍。

       师:结合我们刚才读过内容来分析一下。先看《纪念刘和珍君》。

       生10:卫队竟然向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开枪,更有甚者,当杨德群倒地后挣扎要坐起来时,“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军队残忍到这样的地步,实在令人发指。师:这个“击”字改成“敲”好不好?

       生10:“敲”没有“击”的力度大,“击”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卫兵的凶残。

       师:理解得很准确!我们再来看《小狗包弟》。

       生11:小狗来看自己的主人,有人就“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最后专政队用大棒打断了小狗的后腿,它发出几声哀叫,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对一个小狗都这么残忍,简直没有人性!

       师:你这句“简直没有人性”讲得好,人性是美好的,这些暴行是缺乏人性的。西方宗教传说中,耶稣是圣人,代表着宽容博爱;撒旦是魔鬼,代表着残忍暴虐。在每一个人身上都潜伏着残暴与善良两种本性,你既可以圣人,也可以成为魔鬼,影响选择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客观的社会因素,那畸形变态的社会,会让一些人异化成魔鬼;二是主观的个人因素,麻木、自私、怯懦也会将一些人异化成撒旦的帮凶。在这两个因素中,最重要的还是后者,我们来看《纪念刘和珍君》,在这黑暗的时代,在枪林弹雨中,我们仍就能看到人性的美好。大家能感受到了吗?再阅读我们刚才读过的文字,那一段有两个“扶”,找到了吗?给大家读一下。

       生12: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

       师:从这两个“扶”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12:在危险的时候,张静淑和杨德群不是考虑自己逃跑,而是舍身去救助同学,这种精神让人肃然起敬,这样的同学情谊也令人感动。

       师:这就和卫队的残暴形成了鲜明的——

       生12:对比。

       师:对比出了什么?

       生12:人性的善良与残暴。

       师:残暴是人性吗?

       生12:不是。

       师:修正一下刚才回答。

       生12:对比出善良与残暴。

       师:刚才老师说“麻木、自私、怯懦也会将一些人异化成撒旦的帮凶”。大家在阅读《小狗包弟》时,感受到了吗?

       生13:小狗来看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艺术家时,有人赶它,踢它,打它。

       师:这些人是专政队吗?

       生13:不是。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13:“别人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的身边。最后专

       政队用大棒打断了小狗的后腿,它发出几声哀叫,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最后打断小狗的后腿是专政队干的,前面应该是围观的人。

       师:这些人是怎样的人?

       生13:是麻木、冷酷、无聊的看客。

       师:这样的看客经常出现在鲁迅笔下,能举个例子吗?。

       生14:我们初中曾学过《孔已己》,在那篇文章中人们只把孔已己当作笑料,对他没有点滴的同情。

       师:《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提到看客了吗?

       生15:提到了。

       师:鲁迅怎么说?读一下。

       生15: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

       师:这两种“闲人”有区别吗?

       生15:有。

       师:有什么区别?

       生15:一个“无恶意”,一个“有恶意”。

       师:“恶意”是什么?

       生15:„„

       师:谁来帮他回答?

       生16:污蔑遇害的爱国学生“莫名其妙”、“没有审判力”,因而盲目地被人引入“死地”,并且把杀人责任推在他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他们“犯了故意引人去死地的嫌疑”。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6:28页解释①介绍的。

       师:大家读书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课下解释,这些解释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的理解课文。“有恶意”也好,“无恶意”也罢,其实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在客观上都起到了帮凶的作用。我们尊敬的巴金老人也是“帮凶”吗?

       生:不是!

       师:小狗包弟是怎么死的?

       生17:做医学解剖了。

       师:为人类医学事业献出了生命,小狗包弟死得很光荣,是吗?

       生17:不是,它死得很惨!

       师:是谁决定把小狗包弟送给医院的?

       生17 :巴金先生和家人。

       师:他们不喜欢包弟了?

       生17:喜欢。

       师:喜欢为什么还要送给医院呢?

       生17:它成了巴金先生一家的“包袱”?

       师:什么意思?

       生17:他害怕包弟的叫声会把红卫兵引到家里来。

       师:为了自己一家的安全,就把和自己朝夕相处了七年的包弟送给医院做解剖,包弟的惨死,巴金先生真的没有责任吗?

       生18:他也是被逼无奈。

       师:这么说巴金先生是没有责任的,要怪只能怪那个疯狂的年代,是吗?

       生18:是。

       师:老师知道许多当年的红卫兵也都是这种态度,他们认为自己也是时代的受害者,巴金也是这么想的吗?

       生19:不是。

       师:巴金先生怎么说?

       生19: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

       师:巴金先生为什么“瞧不起自己”,“不能原谅自己”?

       生19:他觉得是因为自己的自私与怯懦害了包弟。

       师:这是对不堪回首的往事的——

       生:忏悔。

       师:大家一起读这几句,体会字里行间的愧疚与忏悔,尽可能把感情读出来。

       生: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

       师: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

       人活一世,要俯仰无愧于天地,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面对撒旦的残忍与暴虐,我们不应该做无聊的看客,而应该像鲁迅先生那样勇敢的拍案而起;面对自我的自私与怯懦,我们不应该推卸自我的责任,而应该像巴金先生那样真诚的忏悔。只有这样,你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

       下课!同学们再见!

第五篇:纪念刘和珍君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2、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会采用勾摘录关键词语的方法,抓住思想感情的脉络,理清全文思路。

       2、提高理解句子含义以及表达作用的能力。

       3、训练并培养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请学生利用早自习时间熟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

       第一课时 导入课文:

       对鲁迅">于鲁迅先生,我们大家已十分熟悉了,在初中时我们学过了他的一些小说和散文,今后我们还将学习他的杂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纪念刘和珍君》。

       背景介绍:(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解释1)理清文章的总体思路: 文章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第一层面:思路的起点是本文写作的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教训,指出这一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第二层面:

       关于写作缘起:思路分两步走

       第一步:“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是为纪念死者。

       问:请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表达缘起的相关语句。(见教材)

       问:第一部分的感情变化是怎样的?(悲哀--悲愤--出离愤怒)第二步:为使庸人不致忘却,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

       问:请学生们阅读第一部分,划出能表达缘由的相关句子。(见教材)如:“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关于烈士事迹,思路是以时间为顺序的,从平时到遇害。问:请同学们概括第三、四、五部分的主要内容。明确:三:写刘和珍的正义感、责任感和反抗精神。

       四:“始终微笑着,态度温和”的刘和珍君遇害,而且被反诬。

       五:详细记述刘和珍遇害的经过。问:请学生们概括思路。(见前面)关于惨案的意义:

       问:谈到意义,一般人只表示肯定,而鲁迅则不是一味地肯定,那么请同学们分别划出表示肯定和不赞同的语句。(见教材)问:请同学们在此基础上概括思路:肯定的同时,指出不足。小结:全文的思路是:

       写作缘由--烈士事迹、遇害经过--惨案的意义

       布置作业:

       1、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

       2、背诵二、四部分。第二课时 检查作业:

       请同学们回忆文章的总体思路: 理清局部思路: 第一步:把握句意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含义:A、从思路上说,这里说的是纪念死难者应取的态度,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

       B、“淋漓的鲜血”是“四十个青年的血”。

       C、“敢于直面”、“敢于正视”,是思想感情上的飞跃。D、“哀痛者”指他们要承受起超乎寻常的哀痛。

       E、“幸福者”,为改变惨淡的人生,创造幸福的人生,所以他们本身也是幸福者。

       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含义:A、“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极其凶残地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B、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惯用的手法,屠刀加钳口术,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无声息,衰弱不振。

       3、“当三个女子从容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抹杀了。”

       含义:A、“伟大”,指三个女子的伟大。

       B、“从容辗转”是对当段内容的一个方面的概括,即她们相互救助的情况。C、“妇婴”这里专指女子,再则,她们毕竟年青,在长者眼里还是娃娃。D、“八国联军”指1926年,日本纠合的八国军队。

       E、“伟绩”、“武功”是他们自己的夸耀,鲁迅用这两个词,当然是反语。

       4、“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将更奋然而前行。”

       含义:A、“苟活”意为苟且偷生,贬意。“苟活者”是自我贬抑,也说明,鲁迅对自己的解剖确实到了无情的地步。

       B、“希望”是由“中国女子的勇毅而来的”。第二步:分析局部思路:

       问:请同学们思考各部分的局部思路。明确:(略)小结:

       处理课后练习:

       布置作业:完成本课《课课练》。

       教学后记

       这是一篇传统课文,具有永久地价值和魅力,既要学习品人,又要学习品文。鉴于同学们这是第一次接触研究性学习,在大家研究学习的地程中,方法的指导多些,这样的方法指导,在同学们熟悉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流程后,可以删去,这样,可留再多一引起的时间给同学们讨论、思考。这是同学们在高中价段第一次接触鲁迅先生的文章,鲁迅先生的文章不好理解,我对《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点拔少之又少,几乎没有,但同学们通过合作探究式的研究性学习,他们不仅理解领悟了,而且理解领悟得很深、很细,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