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马原强化资料-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含5篇)

第一篇:考研政治马原强化资料-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点这里,看更多政治资料

       考研政治怎么复习?在考研复习中,复习资料的选择至关重要。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整理了【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同时可以为大家提供名师考研政治视频、考研政治复习资料、考研政治真题和考研政治辅导等,助您冲击名校!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始至终贯穿了“以人民为本”的精神和底蕴,创新性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和社会建设发展的成就成果由人民共享等唯物史观基本观点,进一步强调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就告诉我们:第一,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第二,必须确立人民在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中的主导地位。第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要遵循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实现人民管理国家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第四,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要积极投身于国家和社会建设。

       (1)个人与社会历史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是由各种各样的个人活动构成的。所谓个人,是指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马克思指出,个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们成为一个个体,形成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在社会发展中,所有个人都起到一定作用。这不仅是因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且社会历史过程本身也正是“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过程,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因此,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不是否定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而是要具体地分析个人及其作用的性质、大小以及个人与群众的关系,以使每一个创造自己历史的个人,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按照个人对社会历史起作用的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普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

       查看更多考研政治辅导资料

       点这里,看更多政治资料

       通个人属于人民群众范畴,他们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贡献,其总和构成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在历史人物中,对那些反映时代要求,代表进步阶级或阶层利益,对社会发展起显著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称之为杰出人物。

       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领导者;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因此,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历史人物及其作用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受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的制约。任何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杰出人物是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每一时代一定会出现自己的杰出人物,这是必然的;但杰出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出现,由谁来担当杰出人物,则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历史人物作用的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历史人物才能起到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作用,否则,如果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意识,历史人物也会走向反面。

       (3)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任何历史人物都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必然带着时代的特征和历史的局限性;阶级社会中的历史人物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特定阶级关系的制约,必然反映或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和愿望。根据历史人物所具有的历史特征和阶级特点,评价历史人物时,应坚持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要尊重历史事实,如实反映历史人物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如实反映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判断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要看历史人物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什么新的东西。历史人物本身是发展变化的,应当从发展的观点给予如实的评价。同一个历史人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会有不同的历史作用,有时甚至有性质相反的历史作用,都要给予恰当分析。

       在阶级社会中,贯彻历史分析方法内在地包含阶级分析方法。因为在阶级社会中,具体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

       查看更多考研政治辅导资料

       点这里,看更多政治资料

       地考察社会历史条件与历史人物的关系,必然包含分析一定的阶级条件和历史人物的关系。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阶级关系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一定的阶级总是要推举或产生出自己的代表人物,以表达自己的利益和意愿,因而历史人物的作用受到阶级的制约;历史人物的命运,也往往同他所属阶级的兴衰沉浮息息相关。在历史上,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它的代表人物的局限性。离开了一定的阶级背景,就难以理解历史人物的产生、作用及其性质。

       (4)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

       无产阶级领袖不同于以往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因为他们所代表的是历史上最革命、最先进的阶级,他们在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无产阶级领袖是人而不是神,必然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有时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失误。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人物,同样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对于他们的功绩和失误,应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认识,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要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人物,还必须正确认识领袖与群众、阶级和政党之间的关系。列宁指出:“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在通常情况下,在多数场合,至少在现代的文明国家内,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群众、阶级、政党必须有自己的领袖。同时,领袖必须代表和服从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必须服从党的组织,保持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无产阶级领袖在历史上的作用,取决于他们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程度以及同人民群众的结合程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需要尊敬领袖,发挥领袖的作用。但不能夸大个人作用,搞个人崇拜。

       在紧张的复习中,中公考研提醒您一定要充分利用备考资料和真题,并且持之以恒,最后一定可以赢得胜利。更多考研政治复习资料欢迎关注中公考研网。

       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

       查看更多考研政治辅导资料

第二篇:考研政治马原强化资料-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点这里,看更多政治资料

       考研政治怎么复习?在考研复习中,复习资料的选择至关重要。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整理了【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同时可以为大家提供名师考研政治视频、考研政治复习资料、考研政治真题和考研政治辅导等,助您冲击名校!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科学技术的含义

       科学技术是一个复合概念。科学和技术既相区别,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科学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科学活动主要是一种认识活动或精神性活动;技术活动主要是一种生产性、实践性活动。科学和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在今天,科学活动与技术活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日益融为一体。

       (2)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

       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恩格斯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又说: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是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二是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三是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了产业结构发生变革。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科技革命把人们带入了信息时代。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四个基本要素,即生活主体、生活资料、生活时间和生活空间,从而引起生活方式发生新的变革。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引起思维变化的最切近的基础即实践。科技革命首先通过改变社会环境来促进思维方式的发展,如扩大了人们的交往,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现代科技革命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

       查看更多考研政治辅导资料

       点这里,看更多政治资料

       和思维工具,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变革。现代科技革命使思维方式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创造性等特征,并使认识活动出现数学化、模型化、形式化的趋势。我国制定并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鼓励自主创新,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是正确的战略决策。

       (3)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一定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但是,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有的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技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有的则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全球问题”的出现,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全球问题”不仅是个自然问题、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以及各种社会认识和实践的复杂问题。解决“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树立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克服急功近利的行为;要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要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如果问题是由社会制度造成的,就需要变革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形式。

       在紧张的复习中,中公考研提醒您一定要充分利用备考资料和真题,并且持之以恒,最后一定可以赢得胜利。更多考研政治复习资料欢迎关注中公考研网。

       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

       查看更多考研政治辅导资料

第三篇: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专题

       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在人类历史上,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都在历史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但这不意味着每一个人的作用都是一样的,更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对历史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事实上,不同的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有大小之分,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个人按其对历史发展的作用大小,可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普通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较为一般,但也绝不能忽视;历史人物的作用比普通个个人的作用要大的多,他们会在历史进程中留下明显的印记。按照历史人物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又可分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正面人物也称杰出人物,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包括杰出的历史家,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文艺家等,反面人物则主要是那些逆着历史潮流阻碍历史发展的反动阶级和分动社会视力的代表人物。

       无产阶级领袖也是杰出人物,但他们又与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不同,他们的历史作用是历史上其他杰出人物所无法比拟的。他们是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的优秀代表,肩负着领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彻底埋葬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的伟大历史革命;他们具有高度的素质,通晓社会的发展规律,能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争取彻底的解放斗争提供理论知道,指明方向和道路,他们能与人民群众同命运,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并为之奋斗终身;他们善于总结群众的斗争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制定正确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战略。领导和组织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和成功。历史证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取得的买一个胜利,都是和无产阶级领袖的杰出贡献分不开的。我们要热爱无产阶级领袖,维护他们的威信。同时也要认识到无产阶级领袖是人,不是神,他们也有不可避免的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因此不要神话领袖,搞个人崇拜。

第四篇:2022政治考研资料马原总结

       两大特征——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单选、多选、分析)

       1.联系范畴的内涵——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范畴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①客观性:联系是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性,事物一产生就会与周围的事物发生联系。

       ②普遍性: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

       内部联系: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外部联系: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体联系: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③多样性: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

       3.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①普遍联系的观点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②普遍联系的观点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哲学基础。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单选、多选、分析)

       1.发展的原因—— 普遍联系即事物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变化,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发展】是指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上升运动。

       2.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发展的必然性——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

       ①新事物在形态上比旧事物更高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新事物在内容上比旧事物更丰富,具有本质上的优越性。

       ③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代表着历史的方向,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4.发展的过程性——唯物辩证法的过程论【过程】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形式上——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 内容上——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地位上——把世界看作过程的集合体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把世界看作永恒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是形而上学的思想特征。发展是一个过程,在过程中体现着发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也就是用过程论的观点看问题。)意义上——①过程论要求我们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②过程论要求我们科学地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性。

       十二、科学的实践观(单选、多选)

       1.实践的本质含义——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①一般本质(区别于意识)——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物质性和直接现实性的特点。②特殊本质(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运动和动物本能活动)——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按照人的目的改造客体,把人的意图和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具有目的性和主体性的特点。2.实践的基本特征

       ①直接现实性——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 ②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 ③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3.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物质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实践,精神文化创造实践这三种基本类型的实践活动都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意识的关系,包含着物质变换、活动交换和观念的转换。4.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①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③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十三、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单选、多选、分析)1.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物质世界的两种形态 狭义的自然是指“天然自然”。广义的自然还包括 “人化自然”。

       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基础上形成的全部交往活动和关系的总体(即社会关系)。2.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实践为基础的解读和解决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内在地包含着在实践基础上理解和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原理。①人与自然的分化和统一——以实践为基础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和统一都是通过实践而实现的。

       一方面,实践是人与自然分化的基础。人类通过实践活动超越了自然而形成了社会存在。另一方面,实践又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统一起来。实践把自然变成“人的无机身体”。实践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超越了动物与自然的关系。人不仅依靠自然界生活,还依靠自然界进行生产,提供意识的内容和精神生活的对象。②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践的永恒主题 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恩格斯)不仅是“生态失衡”,实质上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必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恩格斯、马克思)。③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转变实践活动方式

       如何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的实践活动方式和水平的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矛盾是由于人类实践活动方式不当所造成的。必须转变实践活动方式,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自然界的运动属于物质运动,人类的实践属于物质活动,都是物质的运动形式,二者的规律是一致的。违背自然规律的实践活动必然导致自然的报复,而遵循自然规律的实践则导致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因此,正确的实践方式是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3.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内在地包含三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其自身意识的关系。其中,物质的社会关系(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政治关系),构成基本的社会关系。

       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三种实践形成三大领域)物质生产实践形成社会物质生活领域,社会关系实践形成政治生活领域,广义的科学实验(精神文化创造实践)形成了精神生活领域。其中,物质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因此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受制约性),又是历史的“剧”(能动性)。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构成了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五篇:考研政治马原强化资料-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点这里,看更多政治资料

       考研政治怎么复习?在考研复习中,复习资料的选择至关重要。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整理了【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同时可以为大家提供名师考研政治视频、考研政治复习资料、考研政治真题和考研政治辅导等,助您冲击名校!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还是英雄创造历史?这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杀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因而这样的观点被称为英雄史观。英雄史观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根源:它停留于历史现象的表面,把活动在历史舞台前面的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加以夸大并绝对化,是其认识根源;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的政治统治和精神生活被少数人所垄断,是其社会历史根源;剥削阶级的偏见是其阶级根源。

       与唯心史观相反,唯物史观认为,“全部历史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人是现实社会中的人,要说明历史创造者问题,必须全面、具体、历史地考察和分析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与社会历史

       社会和人是不可分的,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构成的。所谓现实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这种现实的人,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只有把人看做是现实的人,才能正确把握人及其活动的本质,把握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唯物史观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3)人的本质

       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

       查看更多考研政治辅导资料

       点这里,看更多政治资料

       人的本质是现实的人之所以存在的内在根据。人的本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二是人与人的区别。

       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劳动。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而且通过一定的创造物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证。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劳动发展史是理解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同样也是理解社会历史创造过程和历史创造者的关键。人们创造历史的第一个或最基本的活动是生产劳动。

       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天生就具有的东西,也不是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现实的人总是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因此,人的本质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历史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

       (4)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

       首先,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虽然离不开个体的人的活动,但整体的社会历史并非个体的历史的简单堆砌。历史是无数个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的合力,就其中每个人而言,可以说,他“创造”了自己个人的“历史”,但不能说创造了整个社会历史。社会历史就其整体而言,是一定的群体(集体、阶级、民族乃至全人类)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产物的演进过程,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成和演进过程。

       其次,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体现在一定的历史主体的活动之中,在其中,既存在着符合社会历史必然性、推动和促进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力量,也存在着违反社会历史必然性、阻碍历史前进的力量。只有代表前一种力量的人才属于历史创造者之列。

       最后,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人与历史的关系具有类与历史、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三层关系。当把历史主体当做类来看待,从最抽象的形式上考察历史主体的活动时,应该肯定总体的人在总体的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观点,以同神创造历史、观念创造历史和超人创造历史等唯心史观划清界限。在此基础上,唯物史观还更深入地考察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的关系,考察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区分了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力量与非决定力量、主导力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

       查看更多考研政治辅导资料

       点这里,看更多政治资料

       量与非主导力量,从而科学地解决了谁是历史创造者的问题。

       (5)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首先,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再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最后,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及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这些条件包括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

       (6)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其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就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内容;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

       查看更多考研政治辅导资料

       点这里,看更多政治资料

       在紧张的复习中,中公考研提醒您一定要充分利用备考资料和真题,并且持之以恒,最后一定可以赢得胜利。更多考研政治复习资料欢迎关注中公考研网。

       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

       查看更多考研政治辅导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