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基础知识什么是信息化(共五篇)

第一篇:信息化基础知识什么是信息化

       信息化基础知识什么是信息化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信息化基础知识什么是信息化》的内容,具体内容: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那么你对信息化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信息化基础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信...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那么你对信息化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信息化基础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信息化的概念

       一般性定义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 60 年代的日本,首先是由日本学者梅棹忠夫提出来的,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西方社会普遍使用“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是 70 年代后期才开始的.关于信息化的表述,在中国学术界和政府内部作过较长时间的研讨。如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从物质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社会转变的发展过程;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如此等等。

       1997 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对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实现信息化就要构筑和完善 6 个要素(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设国家信息网络,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培育信息化人才,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的国家信息化体系.定义

       信息化代表了一种信息技术被高度应用,信息资源被高度共享,从而使得人的智能潜力以及社会物质资源潜力被充分发挥,个人行为、组织决策和社会运行趋于合理化的理想状态。同时信息化也是 IT 产业发展与 IT 在社会经济各部门扩散的基础之上的,不断运用 IT 改造传统的经济、社会结构从而通往如前所述的理想状态的一段持续的过程。

       此定义综合了以下学者的定义

       ⑴1963 年,日本学者 Tadao Umesao 在题为《论信息产业》的文章中,提出“信息化是指通讯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的总称。”其中行为合理化是指人类按公认的合理准则与规范进行;通讯现代化是指社会活动中的信息交流基于现代通信技术基础上进行的过程;计算机化是社会组织和组织间信息的产生、存储、处理(或控制)、传递等广泛采用先进计算机技术和设备管理的过程,而现代通信技术是在计算机控制与管理下实现的。因此,社会计算机化的程度是衡量社会是否进入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⑵林毅夫等指出:“所谓信息化,是指建立在 IT 产业发展与 IT 在社会经济各部门扩散的基础之上,运用 IT 改造传统的经济、社会结构的过程”。

       ⑶赵苹等给信息化所下的定义则是:“信息化是指人们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达到较高的程度,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推动人的智能潜力和社会物质资源潜力充分发挥,使社会经济向高效、优质方向发展的历史进程”。

       信息管理学定义

       指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普及的基础之上,社会和经济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的变革,通过提高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水平,在各种社会活动的功能和效率上的大幅地提高,从而达到人类社会的新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的过程。通常我们称之为“管理信息化”。

       信息化生产力

       信息化生产力是迄今人类最先进的生产力,它要求要有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一切不适应该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将随之改变。完整的信息化内涵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⑴信息网络体系,包括信息资源,各种信息系统,公用通信网络平台等。

       ⑵信息产业基础,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装备制造,信息咨询服务等。

       ⑶社会运行环境,包括现代工农业、管理体制、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教育、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

       ⑷效用积累过程,包括劳动者素质,国家现代化水平,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不断进步等。

       信息化的作用

       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很多学者

       都对此进行了尝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种论述:一种是将信息化的作用概括为支柱作用与改造作用两个方面;另一种是将信息化的作用概括为先导作用、软化作用、替代作用、增值作用与优化作用等五个方面。这些观点对我们充分认识信息化的经济功能(或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此不可忽视。信息化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信息产业的经济作用予以体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产业的支柱作用

       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支柱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⑴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信息产业以 3 倍于国民经济的速度发展,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不断攀升,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率不断提高,间接贡献率稳步提高。⑵信息产业将发展成为最大的产业。到2022 年年底,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比重将超过 30%,其在国家外贸出口中的支柱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各产业中位居前列,将发展成为最大的产业。

       信息产业的基础作用

       信息产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这一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⑴通信网络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网络与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强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软件业是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根本保障。⑵信息技术和装备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各国争夺科技、经济、军事主导权和制高点的战略性产业。

       信息产业的先导作用

       信息产业是国家经济的先导产业。这一作用体现在 4 个方面:⑴信息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社会再生产的基础。⑵信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群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带动其他高新技术产业腾飞的龙头产业。⑶信息产业的不断拓展,信息技术向国民经济各领域的不断渗透,将创造出新的产业门类。⑷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缩短技术创新的周期,极大提高国家的知识创新能力。

       信息产业的核心作用

       信息产业是推进国家信息化、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产业。这一作用体现在 3 个方面:⑴通信网络和信息技术装备是国家信息化的物资基础和主要动力。⑵信息技术的普及和信息产品的广泛应用,将推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⑶信息产业的发展大量降低物资消耗和交易成本,对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集约型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下一页更多有关“信息化基础知识”的内容

第二篇:信息化基础知识

       信息化基础知识

       1.1

       要求

       建造、开发等活动有一个科学的名字叫项目。

       1.2

       信息化基本概念

       1、信息与信息化

       1)信息

       信息既是一种客观存在,又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信息就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自我表述。

       同时信息也会被人们认识并加以利用,此时信息就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人们认识事务的“状态和方式”的含义并把他们描述为信息以利用信息来创建价值,从而为其后的决策提供依据。2)数据

       数据是反映客观事务属性的记录。3)决策信息

       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称为决策信息。决策信息是建立在数据基础上的。4)知识

       知识就是知道什么、知道为什么、知道怎么做、知道谁。这样的界定可以概括为“知识是4个W”。

       智慧是以知识为根基的,加上个人的运用能力、综合判断、创造力及实践能力来创造价值。智慧是人类基于已有的知识,针对物质世界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根据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对比、演络进而找出解决方案的能力。5)信息化

       信息化的核心是通过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在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充分应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生产工具,创建信息时代社会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使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的文明素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达到现代化水平。信息化过程通过一个个的项目来完成。这些项目建成的信息系统作为各行各业、各单位的数字神经系统,支持和推动相关行业和相关单位的发展。

       信息系统的功能就在服务各行业、各单位业务发展过程中得以体现。如一个企业的MRP系统,它的功能不仅要支持企业的进销存,还要支持生产和财务,根据具体企业的需要MRP还可以具有其他一些功能。

       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再是孤立分散的单个技术的应用,而是组成具有庞大规模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去支持、改造各行各业的业务。这种网络作为各行各业业务的数字神经系统已改变和正在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将使人类社会发生及其深刻的变化。

       2、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

       国家信息化体系的六大要素即:

       ① 信息资源 ② 国家信息网络 ③ 信息技术应用 ④ 信息技术和产业 ⑤ 信息化人才

       ⑥ 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这个体系是根据中国国情确定的,与国外提出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有所不同。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如下:

       我国信息化发展包括指导思想、战略方针和战略目标。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坚持以改革开发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信息化,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军事等领域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走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促进我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方针是: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深化应用,务求实效,面向市场,立足创新,军民结合,安全可靠。

       2022-2022年期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具体战略目标是: 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 实现信息技术自助创新、信息产业发展的跨越。

        提升网络普及水平、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 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的能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能力和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1.3

       电子政务

       1、电子政务的概念、内容和技术形式

       1)电子政务概念

       电子政府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机构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电子政务模型可简单的概括为两个方面:政府部门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办公的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充分进行信息共享与服务、加强群众监督、提高办事效率及促进政务公开等等。

       上述的为狭义的电子政务,广义的电子政务概念除包括狭义的电子政务外,还包括电子党务、电子政协和电子人大等。

       2)电子政务的内容

       电子政务的内容非常广泛,国内外也有不同的内容规范,根据国家政府所规划的项目来看,电子政务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 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 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当然政府部门的内部网络除支持政府内部业务之外,更是电子政务的网络基础。3)电子政务的技术形式

       电子政务从技术上讲,包括如下内容:

       第一:电子政务是必须借助于电子信息化硬件系统、数字网络技术和相应软件技术的综合服务系统:硬件部分:包括内部局域网、外部互联网、系统通信系统和专用线路等;软件部分: 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传输平台、权限管理平台、文件形成和审批上传系统、新闻发布系统、服务管理系统、政策法规发布系统、用户服务和管理系统、人事及档案管理系统、福利及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等十个系统。

       第二:电子政务是处理与政府有关的公开事务、内部事务的综合管理系统,包括政府机关内部的行政事务外,还包括立法、司法部门以及其他一些公共组织的管理事务,如检务、审务、社区事务等。

       第三:电子政务是新型的、先进的、革命性的政务管理系统。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的搬到互联网上,而是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因此,电子政府在管理方面与传统政府管理之间有显著的区别。

       2、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模式和技术模式

       电子政务不仅仅是政府信息中心的工作,不是体制改革办公室的工作,而是各级领导,尤其领导班子一把手的工作。

       电子政务系统的建立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是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在服务内容实施方面,是一个从试行到适应、由怀疑到自觉贯彻的长期过程。各层领导的决心、各层领导的示范和领头作用,既是建立电子政务系统的关键,也是实施电子政务的关键。

       3、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适应改革开发和现代化建设对政务工作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的有效性,更好的服务企业、公民和社会;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通过积极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增强政府工作的科学性、协调性和民主性,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快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原则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电子政务建设要坚持以下原则:(1)统一规划,加强领导(2)需求主导,突出重点。(3)整合资源,拉动产业。(4)统一标准,保障安全。

       4、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1)目标

       “十五”期间建成的或完善的各级电子政务应用系统,能够积极支持和大幅度提高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电子政务体系框架将初步形成,为下一个五年计划期的电子政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主要任务

       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有:

       (1)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2)建设和完善重点业务系统。(3)规划和开发重要的政务信息资源。(4)积极推进公共服务。

       (5)基本建立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6)完善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7)加强公务员信息化培训和考核。(8)加强推进电子政务法制建设。

       1.4

       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1、企业信息化的概念、目的、规划和方法

       1)企业信息化的概念和目的

       概括地说,企业信息化就是“在企业作业、管理、决策的各个层面,科学计算、过程控制、事务处理、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引进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改革管理体制和机制,从而大幅度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通俗的讲,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企业的生产和运营管理中,利用信息技术来改造和提升自己的业务和管理水平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贯彻先进的管理理念,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 理和销售等等,及时为企业的决策系统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决策信息和决策参考,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信息化首先需要从合理有效的规划开始。企业信息化规划,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在理解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与业务规划的基础上,诊断、评估企业管理和信息技术的现状,优化企业业务流程,结合所属行业信息化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对最新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掌握,提出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的远景、目标和战略,制定企业信息化的系统架构、确定信息化系统各部分的逻辑关系,以及具体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选型和实施策略,协调发展的进行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时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有效充分的利用企业的资源,以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企业信息化的规划和方法

       将通过下面九个步骤来进行有效的信息化规划:(1)环境分析

       环境分析是规划的依据。需要深入分析企业所处的国内外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企业具有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发展机遇与威胁等。其中包括要分析行业、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发展动力、发展方向以及信息技术在行业发展中起的作用,除此之外还要了解同行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包括具体技术、实现功能、应用范围、实施手段以及成果和教训等。(2)企业战略分析

       企业信息化是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服务的,为了进行企业信息化的规划,在这部分,要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需求。通过分析,明确企业战略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使信息化更好的支持企业的发展战略。(3)分析与评估企业现状

       对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估应从一下两个方面着手:企业的业务能力现状和企业的信息技术能力以现状。

       (4)企业关键业务流程分析与优化

       分析并确定那些流程中不合理,效率低、与企业战略不符的流程与环节,发现能够在现有环境中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并使企业获得竞争力的关键业务驱动力以及关键流程,从而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和外部环境,进一步优化流程。(5)信息化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在企业战略分析和现状评估的基础上,按照优化流程的业务运作模式,制定企业适应未来发展的信息化战略,指出信息化的需求。需求分析包括系统基础网络平台、应用系

       统、信息安全、数据库等需求的等。(6)信息化战略的制定

       制定企业信息化的指导纲领并适时调整,争取企业以最适合的规模、最适合的成本、去做最适合的信息化工作。包括:

        根据企业的战略需求,明确企业信息化的愿景和使命,定义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企业信息化在实现企业战略过程中应起的作用。

        起草企业信息化的基本原则。它是指为加强企业信息化能力而提出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性的方针。

        制定信息化目标。明确信息技术对每一个业务支持的理想状态,即IT战略目标。(7)确定信息化的总体构架和标准

       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基于业务发展需求和对信息化的需求,首先从系统功能、信息架构和系统体系的三个方面对信息系统应用进行规划,确定信息化体系结构的总体构架,同时还需要拟定信息技术标准。(8)信息化项目分解

       分析整个信息化过程中的资源投入和工作重点中存在的问题,确定弥补差距所需要的行动,将整个信息化过程分解为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若干项目,定义每一个项目的范围、业务前提、收益、优先次序、以及预计的时间、成本和资源;并对项目进行分派和管理,选择每一个项目的实施部门或小组,确定对每一个项目进行监控与管理的原则、过程和手段。(9)信息化保障分析

       针对每个项目,进行保障性分析,即按重视性排列优先顺序,进行准备度评分,并根据结果做出初步取舍,形成路标规划,然后对项目进行财务分析,根据公司财力,决定取舍。

       2、企业资源规划

       ERP概念由美国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它是由MRP逐步演变并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而来的,大致经历了基本的MRP、闭环MRP、MRPII和ERP四个阶段。(1)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了基本的MRP(物料需求计划)。

       (2)20实际70年代,出现了考虑了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的闭环MRP。(3)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制造资源计划。

       (4)20世纪90年代,在MRPII中引入质量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形成了统一的企业资源计划,即ERP。一般来说,ERP是用来识别和规划企业资源,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销售、运输、财务、人力资源等进行规划和优化,从而达到最佳资源组合,使企业利润最大化。表面上看,ERP是一个软件,实际上他体现了最新的企业管理思想。

       3、客户关系管理

       CRM系统是基于方法学、软件和互联网的以有组织的方式帮助企业管理客户关系的信息系统。它的意义如下:

       (1)CRM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注重的是与客户的交流,企业的经营是以客户为中心,而不是传统的是市场或产品为中心。

       (2)CRM在注重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同时,一定要把帮助企业提高获取利润的能力作为重要指标。

       (3)CRM的实施要求企业对其业务功能进行重新设计,并对工作流程进行重组(BPR),将业务的中心转移到客户,同时要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有重点的采取不同的策略。

       4、供应链管理

       1)供应链的概念

       供应链描述的不仅是企业间的采购、供应关系,还包括与外部供应链成员的联系。关于供应链的现代概念,有三个组成部分:(1)核心企业

       供应链系统中一般都会有一个企业在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对网链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调度等工作协调中心的作用,称该企业为核心企业。供应链关注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以及与一切前向的关系,核心企业与用户、用户的用户以及一切后向的关系。(2)战略伙伴的关系

       早期的自发企业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大都是各自为战,往往缺乏共同的目标;现在,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更加注重建立供应链中的战略伙伴关系,都积极的寻找有效方法,与重要的供应商和用户更有效的协同开展工作,以便对供应链这一复杂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进而从整体上降低产品或者服务的成本,取得更好的绩效。(3)增值练 供应链也是一条增值链,在整个供应链过程中物料会增加价值,给相关的企业带来收益。2)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思想和方法,是在满足服务水平要求的同时,为了使产品或服务成本达到最低而采用的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超市有效结合成一体来生产产品,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各种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并把正确数量的产品在正确的时间配送到正确的地点的一套管理方法。

       5、企业应用集成

       1)企业应用集成的概念

       EAI是一个商业计算术语,指的是帮助企业升级、合并、整理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计划、方法和工具。通常,企业已经有一个旧的应用系统及数据库,当它增加或迁移到新的采用了Internet、e-commerce、Extranet以及其他新技术的系统时,常常还希望保留那些旧的系统。EAI会针对企业的业务和应用制定一个总体规划,并考虑如何使已有的应用适应新的方案,然后设计一些有效的方法,在增加新的应用和数据的同时,使已有的系统得到重新应用。2)EAI的目标 EAI有如下目标:

       (1)使得企业具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开发的应用集成信息系统,建立企业的信息门户。(2)实现企业内保留的原有应用程序、数据源和新增的应用程序、数据源之间的信息共享、数据通信、功能交互、无限制的分享数据和业务过程。

       (3)通过EAI。对企业的业务过程进行重组、再造,转变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加快资金流转,全面提升企业的运作效率、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系统的管理目标,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4)通过构建这样一个集成的、面向客户的、高度伸缩性的信息系统,为企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3)企业应用集成的层次

       企业应用集成包括企业内部应用集成和企业间应用集成。

       ① 企业内部应用集成(Inter-EAI)又包括如下三个层次的集成:  部门内部集成  部门之间集成  企业内部集成

       ② 企业间应用集成(B2B-EAI)又包括如下二个层次的集成:  稳定集成  随机集成6、电子商务

       根据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电子商务概念可分为原始电子商务与现代电子商务。1)原始电子商务概念

       使用电子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商务活动。凡使用了诸如电报、电话、广播、电视、传真以及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等手段、工具与技术进行商务活动,都可以称之为电子商务。

       2)现代电子商务的概念

       使用基于互联网的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和在线支付方式进行商务活动,可以认为EDI电子数据交换是连接原始电子商务和现代电子商务的纽带。

       通俗的讲,电子商务是指交易当事人或参与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主要是因特网)所进行的各类商业活动,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

       电子商务可分为企业对终端客户的电子商务(B2C)、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B2B)、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电子商务(B2G)、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C2C)等四种主要类型。当然企业的内部网络除支持企业内部业务之外,更是电子商务的网络基础。

       1.5

       商业智能

       1、商业智能的概念

       商业智能能将组织中现有的数据转化为知识,帮助组织做出明智的业务经营决策。商业智能能够帮助组织的业务经营决策,既可以是操作层和战略层的决策。为了将数据转化为知识,需要利用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工具和数据挖掘技术。商业智能是数据仓库、OLAP和 数据挖掘技术等的综合应用。

       商业智能是一种解决方案,是对商业信息的搜集、管理和分析过程,目的是使企业的各级决策者获得知识或洞察力。促使他们做出对企业更有利的决策。商业智能一般由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数据备份和恢复等部分组成。商业智能的关键是从来自企业或组织的许多不同IT系统的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数据并进行清理,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然后经过抽取、转换和装载,即ETL,合并到一个组织级的数据仓库里,从而得到组织数据的全局视图,在此基础上利用合适的查询和分析工具、数据挖掘工具OLAP工具等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这时信息为辅助决策的知识),最后将知识呈现给管理者,为管理者的决策过程提供支持。

       1.6习题及其分析

       习题1

       建设企业信息系统因遵循一定的原则,应该自上而下的规划和自下而上的实施。

       支持整个企业需求的信息系统规模都比较大,这样大的系统应该是自上而下的规划和自下而上的分部实施,这样信息系统才能按部就班的以模块化的形式进行建设,并照顾到企业的重点部门和资金投入的问题。习题2 电子政务和传统的政务的业务流程不同。

       所谓电子政务,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和办公,并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电子政务建设不是简单将政府原有的职能计算化或网络化,由于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政府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的难度大大降低,使得政府在行为方式和组织结构等方面的优化重组成为现实。

       所以电子政务是一项重要的政府创新,是政务活动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它可以导致政府结构的调整以及业务流程的重组,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传统的政府办公以纸质文件或传统媒体为信息传递、交流的媒介,而电子政务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协同办公系统、网站等交换、发布信息,办公手段和其与公众沟通的手段有了重大的变化,变得交互性更强和交互性更强,效率更高。习题三

       财务管理强调的是事后核算,实际发生原则是财务管理的首要原则。

       ERP软件强调的是“事前计划、事中控制、时候分析”的管理理念和及时调整。

       而一般的进销存软件就是针对企业的库存开发的,是在库存模块的基础上加上了采购和销售的模块所构成的。使用进销存软件能够大致了解到企业某些原材料采购数量、库存数量、销售数量以及他们各自的资金占用情况,但是了解不到企业比较关心的每种产品的成本构成等信息。习题4 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是企业信息系统的重要目标。

       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推动、替身和发展各个行业、造福于人类社会的过程。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企业的生产和运营管理中,利用信息技术来改造和提升自己业务和管理水平的过程。

       信息化的过程是通过一个个的项目来完成的。这些项目建成的信息系统作为各行业、各单位的数字神经系统,支持和推动相关行业和相关单位的发展。

       信息系统的功能就在服务各行业、各单位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如一个企业的MRP系统,它的功能不仅支持企业的进销存业务,还要支持生产和财务,根据具体企业的需要,MRP还可以具有其他的一些功能,同时MRP要求各部门各业务的数据统一和集中。

       因此,企业信息系统不仅支持企业的单个业务,集成的企业信息系统也支持企业的业务协同,进而支持企业的信息共享。

       习题五

       企业信息系统项目的基础是企业项目战略规划,规划的起点是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信息需求转换为信息系统的目标,实施信息系统项目是为企业建立数据处理中心,以满足各级管理人员关于信息的需求,它坚持以应用为中心的原则。

第三篇:第八讲 信息化基础知识

       第九讲 信息化基础知识

       信息的定义与特征

       企业信息化:企业资源管理、企业应用集成、商业智能

       电子政务

       电子商务

       信息的定义与特征:

       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并称现代科学的“三论”。

       信息是系统有序程度的度量,表现为负熵。H(x)P(Xi)log

       量的单位是bit。

       乌家培把信息的定义分为3个层次:

       语法或结构形式层次,反映信息的确定度;是对信息的量的研究,构成经典信息论。语义或逻辑内容层次,反映信息的真实度,语用或实用价值层次,反映信息的效用度;是对信息的质的研究,构成现代信息论。

       信息的特征:客观性(客观事物的反映);普遍性(无所不在);无限性;动态性(随时间变化);依附性(需有物质的承担者);变换性(经处理可以变换);传递性(时间上是存储、空间上是转移或扩散);层次性;系统性;转化性(信息与物质、能量间的转化)。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企业资源计划(ERP):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如何实施ERP,ERP实施的关键和难点、注意事项,ERP的发展趋势。

       企业资源包括三大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继承企业所有资源信息,并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和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系统化的管理平台;ERP是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ERP利用企业的所有资源,包括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市场资源,为企业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创造最优的解决方案,最终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ERP理论和系统都是从MRPII(制造资源计划)发展而来的。

       ERP将管理重心移到财务上,在企业运营中贯穿了财务成本控制的概念,以财务成本为中心。

       ERP的设计和开发应把握住一个中心:以财务管理数据库为中心,两类业务:计划与执行,三条干线: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整体思路。

       ERP设计时常用工具:业务分析、数据流程图、实体关系图以及功能模块图。

       ERP软件实施方法论的核心是实现管理思想革命和管理信息化技术的提升;整个ERP实施可以分三期:前期是基础数据准备和标准化;中期是进行交接面界定和业务链的重组;后期是实施适应期,手工和计算机并行作业或新旧系统同时运行,逐步解决不适应性。

       ERP软件项目实施过程包括项目启动、组建团队、设计、编码、测试、数据准备、软件安装、软件调试、项目试运行、项目正式运行等多个环节;做好12个方面的工作: 明确观点,统一认识,建设实施团队;

       明确目标,制定实施计划; 2P(Xi),Xi代表n个状态中的第i个状态;P(Xi)代表出现第i个状态的概率;H(x)是以bit为单位的负熵。信息

       根据企业人员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组织培训;

       根据企业现状进行业务需求分析;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建模,进行原型分析;

       根据实际业务流程和具体情况,进行系统功能和参数配置,系统实施;

       根据业务原型进行试运行试验;

       制定技术解决方案;

       测试环境、培训、测试;

       上线准备,数据准备(ERP囊括了企业所有资源的数据库,需要进行数据库整合和统一); 系统上线,投入运行;

       系统优化(随着系统中数据量的扩充,系统需要定期进行优化),周期性系统运行审查。ERP的主要发展趋势:

       系统更加人性化,更灵活地适应企业变化的需求;

       应用范围广泛化,渗透到了各行各业;

       功能深度化;

       对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朝Internet技术靠拢;

       构件技术应用更加深入;

       安全保密性更高;

       成本更低,易用性更好;

       系统自助化。

       客户关系管理(CRM)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集成了信息系统和办公系统等一整套应用系统,确保了客户满意度的提高,并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全面管理来降低企业的成本。

       CRM在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基础上,重构了包括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在内的各业务流程。CRM的目标不仅要使业务流程自动化,而且要确保前台应用系统能够改进客户满意度、增加客户忠诚度,以达到使企业获利的最终目标;需要以客户为中心的应用与能提供客户经验的内部后台系统的集成。

       CRM是一个概念、理念、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新型管理模式,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模型,由集成了前台和后台业务流程的一系列应用程序来支撑。

       CRM的根本要求是与客户建立起一种相互学习的关系。

       CRM解决方案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与客户的接触,收集客户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并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提供完善的个性化服务。

       CRM由两部分构成,即触发中心(客户和CRM通过多种方式触发进行沟通)和挖掘中心(CRM记录交流沟通的信息和进行智能分析)。

       一个有效的CRM解决方案应具有三个要素:畅通有效的客户交流渠道(触发中心);对所获信息进行有效分析(挖掘中心);CRM必须与ERP很好地集成。

       CRM的实现过程包含三方面的工作:客户服务与支持(通过控制服务品质以赢得客户的忠诚度)、客户群维系(通过与顾客的交流发展客户)和商机管理(利用数据库拓展客户)。

       企业门户

       按实际应用领域,分为信息门户、知识门户和应用门户。

       信息门户(EIP)的基本作用是为人们提供企业信息,强调对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的收集、访问、管理和无缝集成,提供数据查询、分析、报告等基本功能;对访问者来说,通过信息

       门户这个单一的访问入口获得个性化信息和服务,了解企业的相关信息;对企业来说,信息门户是展示企业的窗口,可以无缝地集成企业的信息。

       知识门户(EKP)是企业员工日常工作所涉及相关主题内容的总店,使用对象是企业员工,可以大大提高企业范围内的知识共享,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还应具有收集、整理、提炼的功能,可以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分类,建立企业知识库并随时更新知识库的内容。

       应用门户(EAP)是对企业业务流程的集成;以商业流程和企业应用为核心,把商业流程中功能不同的应用模块通过门户技术集成在一起。

       通用型的企业门户将以上三类门户有机整合在一起,随访问者角色的不同,允许其访问企业内部网上的相应应用和信息资源。

       企业应用集成(EAI)技术是将进程、软件、标准和硬件结合起来,在两个或更多的企业信息系统之间实现无缝集成,使它们就像一个整体一样工作。

       EAI是企业信息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标志;原因是企业需要新旧系统的无缝集成,需要尽量减少数据冗余,并保持数据同步更新,需要调整业务流程。

       EAI主要包括两方面:企业内部应用集成和企业间应用集成。

       企业内的应用集成,要确定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和数据流量,包括业务流程是否进行自动流转,或怎样流转,以及业务过程的重要性;企业应用集成就是要维持数据正确和自动地流转。从应用和技术上综合考虑,EAI分为五个层次,界面集成(把用户界面作为公共的集成点)、平台集成(实现系统基础的集成,使底层的结构、软件、硬件以及异构网络的特殊需求都必须得到集成)、数据集成(首先对数据进行标识并编成目录,确定元数据模型,保证数据在数据库系统中的分布和共享;是应用集成和过程集成的基础)、应用集成(为两个应用中的数据和函数提供接近实时的集成)和过程集成(必须对各种业务信息的交换进行定义、授权和管理,包括业务管理、进程模拟等)。

       企业间的应用集成,使应用集成架构中的客户和业务伙伴,都可以通过集成供应链内的所有应用和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

       集成模式有三种,面向信息的集成技术、面向过程的集成技术和面向服务的集成技术。在数据集成的层面上,信息集成技术是必选的方法。信息集成采用的重要数据处理技术有数据复制、数据聚合和接口集成等。其中,接口集成是一种主流技术,它为应用系统创建适配器作为自己的代理,适配器通过其开放或私有接口将信息从应用系统中提取出来,并通过开发接口与外界系统实现信息交互;极大地简化集成的复杂度,并有助于标准化。

       面向过程的集成技术是一种过程流集成的思想,只处理系统之间的过程逻辑,和核心业务逻辑相分离。面向过程的集成方法在面向接口的集成方案之上,定义了另外的过程逻辑层,在该结构的底层,应用服务器、消息中间件提供了支持数据传输和跨过程协调的基础服务。基于SOA(面向服务架构)和Web服务技术的应用集成是新一代的应用集成技术,集成的对象是一个个的Web服务或者是封装成Web服务的业务处理。Web服务技术是新一代的面向服务的应用系统构建和应用系统集成的基础设施;基于开放的技术标准,支持服务接口描述和服务处理的分离、服务描述的集中化存储和发布、服务的自动查找和动态绑定以及服务的组合。

       供应链管理(SCM)的核心是供应链。

       供应链是指一个整体的网络用来传送产品和服务,从原材料开始一直到最终用户,它凭借一个设计好的信息流、物流和现金流来完成。有两层含义,任何一个企业内部都有一条或几条供应链,包括从生产到发货的各个环节;一个企业必定处于市场更大的供应链之中,包括从源头供应商道最终消费者的每一个环节;供应链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商业循环系统。

       供应链管理至少包括六大应用功能:需求管理(预测和协作工具)、供应链计划(多工厂计划)、生产计划、生产调度、配送计划和运输计划。

       供应链中的信息流覆盖了从供应商、制造商到分销商,再到零售商等供应链中的所有环节。其信息流分为需求信息流和供应信息流,是两个不同流向的信息流。

       对供应链中的企业进行流程再造,建立网络化的企业运作模式是建立企业间的供应链信息共享系统的基石。

       统一的信息系统架构是决定信息能否共享的物质技术基础,包括为系统功能和结构建立统一的业务标准和建立统一信息交流规范体系等。

       信息技术对供应链的支撑可分为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由标识代码技术、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基础信息技术构成;

       第二个层面是基于信息技术而开发的支持企业生产的信息系统。

       商业智能(BI)是企业对商业数据的搜集、管理和分析的系统过程,目的是使企业的各级决策者获得知识和洞察力,帮助他们做出对企业更有利的决策。

       商业智能技术是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OLAP)和数据挖掘等相关技术走向商业应用后形成的一种应用技术。

       商业智能系统主要实现将原始业务数据转换为企业决策信息的过程,在处理海量数据、数据分析和信息展现等方面具有突出性能;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建立数据仓库、数据分析及数据展现四个主要阶段;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的抽取、转换和装载三个过程;建立数据仓库是处理海量数据的基础;数据分析是体现系统智能的关键,采用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两大技术;数据展现主要保障系统分析结果的可视化。

       商业智能的三大组成部分:数据仓库、OLAP和数据挖掘技术。

       电子政务:形式、本质、和传统政务的区别、四种类型及相关系统

       电子政务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和办公,并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是一项重要的政府创新行为,是政务活动新的表现形式,导致政府结构调整和业务流程重组,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是对现有的、工业时代形成的政府形态的一种改造,利用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来构造更适合信息时代的政府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

       政府以两种身份参与信息化建设,既是公众信息平台的使用者,也是建设的组织者,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电子政务四种模式:

       政府与政府(G2G):政府与政府之间致力于政府办公自动化建设,促进信息互动、信息共享以及资源整合,提供行政办事效率。包括电子法规政策系统、电子公文系统、电子司法档案系统、电子财政管理系统、电子办公系统、电子培训系统和业绩评价系统等。

       政府与企业(G2B):政府与企业之间致力于电子商务的实践,营造一个安全的、有序的、合理的电子商务环境,引导和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包括电子采购与招标、电子税务、电子证照办理、信息咨询服务和中小企业服务等。

       政府与公众(G2C):政府与公众之间致力于网络系统、信息渠道以及在线服务的建设,为民众提供获得信息的便捷性、高质量、多元化服务。包括教育培训服务、就业服务、电子医疗服务、社会保险网络服务、公民信息服务、交通管理服务、公民电子税务和电子证件服务等。

       政府与公务员(G2E):政府部门对内部工作人员的电子政务,包括电子办公系统、电子培训系统和业绩评价系统。

       电子商务

       广义的是以计算机和电子通信为基础的商务活动;狭义的是指利用Web提供的通信手段在网上买卖产品或提供服务。

       参与电子商务的实体有四类:顾客、商户、银行及认证中心。

       网上银行、在线电子支付等条件和数据加密、电子签名等技术在电子商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电子商务按从事商务活动的主体不同,分为四种类型:

       企业内部电子商务:企业内部之间,通过企业内部网的方式处理与交换商贸信息;以增加商务活动处理的便捷性,对市场状况能更快地做出反应,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

       企业间的电子商务(B2B):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因特网或专用网方式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B2C):企业通过因特网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新型的购物环境-网上商店,节省了客户和企业双方的时间和空间,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节省了开支; 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主要体现在个人开办的网上商城和二手交易上。

       电子商务按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类型分为两种:间接电子商务(有形货物的电子订货)和直接电子商务(无形货物和服务)。

第四篇:什么是档案信息化

       什么是档案信息化

       所谓档案信息化,就是档案管理模式从以面向档案实体保管为重点,向以档案实体的数字化信息这种主要形式向社会提供服务为重心的转变过程。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应用系统建设、标准规范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

       在上述五个方面中,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它的主要任务:一是馆藏档案的数字化,二是现有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后者指的就是您在各项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有查考和利用价值的电子文件,要按照有关要求及时归档,而且要做到齐全完整,真实有效。我们常说,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时候,要处理好 “路、车、货”的关系。所谓“路”就是各种类型的网络,“车”就是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而“货”则是数字化的档案信息资源库。有“路”无“车”不行,有了“路和车”,如果没有“货”,“路和车”就失去了意义。这里的“路和车”需要单位领导在人力和财力上的支持,而“货”除了我们档案人员对馆藏档案数字化之外,就是新形成的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这就是我们说需要您支持和配合的原因。您看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您的关系有多密切?档案信息化建设最终将实现,一是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二是档案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的一体化;三是档案信息高度共享;四是将引发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这就意味着,您将来利用档案,不用再亲自到档案馆来查阅卷宗,而是可以通过网络查阅利用开放档案,不受时间、地域和文件数量的限制,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浏览档案全文,您面对的将是“永不关门”的档案馆。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说您是最大受益者的原因。

       目前,为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少单位在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过程中,都要对原有馆藏传统载体档案进行数字化,即把馆藏传统载体档案通过扫描、加工和处理,进行数字化转换。这就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正在形成的电子文件及时进行归档,将来就减少了重新对其进行数字化这个环节。否则,一方面原有馆藏档案要进行数字化,而另一方面新形成的电子文件任其白白流失,事后再重新对这部分档案进行数字化。这样不仅仅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还会影响整个档案数字化的进程。更为严重的是,随着电子文件功能的不断增强、数量的迅速膨胀,如果再没有相同版本的纸质文件归档,将有可能会造成历史的断档。

       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文档一体化,归档双轨制和确保网络安全。

       文档一体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提。这就要求把档案信息化纳入到办公自动化的总格局之中,与办公自动化融为一体,同步进行。同时,也要求档案人员积极介入此项工作中,提出档案管理和电子文件归档方面切实可行的需求。

       归档双轨制,是纸质文件向电子文件过渡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虽然电子文件大量产生和应用,但它的法律作用和凭证作用尚未取代纸质文件的地位。据专家预计,在较长的时期内,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还会继续并存。而且按照国家档案局的要求,电子文件必须与相同版本的纸质文件一同归档。

       确保网络安全,是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的重要问题。一是机密档案信息的安全保密问题,应设置访问权限、身份识别等;二是计算机系统运行的安全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安装防火墙和实时更新的杀毒软件,对归档信息定期进行下载备份等;其次还包括公共设施的安全管理等多项措施

       

       

        人事档案的接收、保管和利用制度发布时间:2022-01-16 08:55 [打印] [大 中 小]人事档案的接收

       (一)代理人员的人事档案由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代理部和就业办代理部负责接收。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接收或保管代理人员的人事档案。

       (二)人事档案的接收要按照国家、省市有关人员流动的程序和规定进行。对拟接收的人事档案,代理部工作人员要认真做好审查工作。凡不按规定程序转递或有涂改出生年月、就业时间、学历、职称、工作岗位等情况的人事档案,均不予接收。确需接收的,应由原档案管理机构出具说明材料并加盖单位

       公章,经中心集体研究同意后再予以接收。

       (三)对符合接收规定的人事档案,要认真做好登记工作,完成基本信息采集和相关业务办理后,填写《代理人员人事档案移交清单》和《人事档案材料清单》,定期向中心人事档案室移交。

       人事档案的保管

       (一)代理人员的人事档案保管工作,由市、区(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室具体负责。

       (二)对拟移交档案室保管的人事档案,档案室工作人员应对照《代理人员人事档案移交清单》和《人事档案材料清单》,进行逐项核对。如出现档案份数与《人事档案移交清单》不符或档案材料与《人事档案材料清单》不符的,移交人应注明情况。否则,档案室工作人员有权拒收。

       (三)交接双方核实无误后,在《代理人员人事档案移交清单》上签字确认,《人事档案材料清单》入个人人事档案。

       (四)严禁用人事档案的借条代替人事档案入库。

       (五)日常接收的零散入档材料,由档案室工作人员负责鉴别接收,并做到及时归档。

       (六)代理人员的人事档案保管费用,由代理部按照国家、省市财政、物价部门的有关规定收取;失业人员免收人事档案保管费。

       人事档案利用

       (一)单位借阅、查阅代理人员的人事档案,须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个人可凭本人身份证借用其档案中的《报到证》、《入党志愿书》等国家规定可以外借的材料。如委托他人办理的,须出具代办人身份证、当事人身份证及委托书。借用时间不得超过十五个工作日,用后及时归还入档。

       (三)不可借用的档案材料,由档案室工作人员提供其复印件或出具证明材料,加盖档案室公章予以确认。

       (市人才中心)

       师宗县档案接收和利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

       第八条、第十一条、第十九条的规定,结合本县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县国家综合档案馆,是集中统一保管和开发利用档案资料的基地,按照档案分级管理原则,依法接收和征集各类载体(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形成的需长期或永久保管的档案资料,并向社会提供档案服务。

       第二章接收范围和方式

       第三条凡本县各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保存了十年左右的永久、长期档案,应依法向县档案馆移交;特殊载体的档案资料或被撤销单位的档案可随时移交进馆。

       第四条凡本县各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形成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档案资料(包括:文书档案、科技档案、普查档案、婚姻档案、照片、音像、电子档案等)都应按规定向县档案馆移交。部分有专门保管规定的档案除外。

       第五条各单位在移交档案的同时,须将档案的检索资料(案卷目录、全宗介绍、分类大纲、组织机构沿革、大事记、重要会议简介、志书等)一并移交进馆,以保证档案馆的规范化管理和检索工作的需要。

       第六条档案接收工作由县档案馆根据各单位档案的形成时间制定接收计划,并向各立档单位制发移交档案通知书,各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主动向县档案馆移交档案。

       第七条为了挖掘和科学保管我县人文历史资料,县档案馆同时征集(包括捐赠)和代为保管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档案和个人档案资料,即:反映明清时期、民国时期、革命和新中国建设时期辖区内的知名人士、重要活动或事件所形成的档案资料;征集(代管)具有代表性的家谱、宗谱等资料。

       第三章进馆档案的质量和要求

       第八条凡应接收进馆的档案,必须符合以下质量要求。

       一、文件材料要收集齐全完整,案卷没有遗漏;案卷没有虫迹、潮湿、霉变等。

       二、卷内文件材料应以本为主,不能跨年组卷;文件分类、排列应保持工作上的有机联系;保管期限划分准确。

       三、案卷内如有用红墨水、圆珠笔、复写纸书写的材料,应复制或复印。

       四、案卷装订(装盒)要整齐、美观、结实,避免掉页;文件原有的金属物要剔除干净,破损的文件材料要裱糊。

       五、案卷的全宗名称须写规范的全称,案卷封面的书写须规范和简明扼要;卷内文件须填写文件目录,并与卷中的文件数量、内容、页号(页数)相符;卷内须有备考表,并填写立卷人、检查人、立卷时间,有特殊情况需作必要的说明。

       六、按原规定立卷的档案,进馆时须交案卷目录一份;按新《规则》立卷的档案进馆时须交归档文件目录一份,文件目录光盘一张。

       第九条经县档案馆检查合格和清点无误的档案,由县档案馆办理接收手续,并由移交人签名。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档案,由立档单位重新整理后再接收进馆。

       第四章档案的开放和利用

       第十条县档案馆保管的档案,自档案形成起满三十年向社会开放,并公布开放档案的范围和目录;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类档案可根据需要随时提供利用;属于国家保密的档案,其开放利用按国家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因工作需要,凭单位手续可以按县档案馆的规定申请利用本单位进馆的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和组织,持合法证明或证件可利用已开放的档案;外国人或组织利用本馆已开放的档案须经市档案行政部门同意方可利用

       第十二条利用档案须按县档案馆的要求填写利用档案登记表;摘录或复印档案应经县档案馆同意;档案案卷原则上不得借出馆外;利用和公布档案不得违反知识产权和有关法律规定。

       第十三利用档案实行免费利用服务。

       第五章附则

       第十四条档案接收利用工作受法律保护,利用者应当保护档案原件,不得任意勾画、圈点、涂抹、污损、撕毁、剪裁、拆散和窃取档案资料,对拒不按规定向县档案馆移交档案或造成档案损失、丢失等违反档案法规定的行为,将视其情节轻重,依据《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的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起执行

       第十六条本办法由师宗县档案局(馆)负责解

       二010年一月一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档案事业步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各级档案部门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大胆创新。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实施后,我国档案工作重新走上了依法管理的轨道,档案事业的宏观管理得到全面加强;各机关、各单位档案室,各级各类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现代化技术的运用工作扎实推进,档案在为社会各方面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我的优势有:

       1、工作勤奋、热情、细心扎实

       在多年的工作中,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在工作中勤奋好学,充实自我,开拓视野,与世俱进,就是工作再辛苦、再累,也要扎实地、毫无怨言地去完成,从不拖沓,做到谨慎细仔,不忽视每一个细节。七八的乡镇工作中,主动、热情工作,并把热情服务作为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所以在工作中总是受到群众的好评。凭着特有的细心,凭着对工作的热爱,一直坚持,踏踏实实,自觉践行着自己的工作信条:“扎实做好每一件事,人生才不断有收获和喜悦!”,多年来,坚持亲情化服务,努力践行职业价值观。

       2、有良好计算机操作能力

       现代管理和办公都离不开计算机,给我们的工作也带来了新的要求,本人具有良好计算机的操作能力,熟悉OFFICE办公软件,懂得些电脑基础知识,这对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一个很好基础。

       3、良好地沟通能力

       二、我想这样发展我的工作

       1、更加勤奋工作,提高精神面貌。档案管理在新形势新任务下,迎接新挑战,开拓新局面,就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做,在工作中获得快乐,在工作中获得幸福,在工作中去实现人生的价值。只有保持那么一股子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自觉克服消极懈怠、满足现状、得过且过等思想,以满腔的热情,以百倍的努力,全身心投入工作,刻苦、扎实、勤奋地工作,才能在工作中不断开拓进取,走出新路子,干出新事业。

       2、培养坚忍不拔的毅力。档案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我们会经常面对大量的中心工作和急难重大任务,要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任务,需要我们付出更多更艰苦的努力。必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精神,克服畏难情绪,敢于去碰硬,敢于去啃硬骨头,在艰苦的环境中,在重大和急难任务面前,接受考验,经受锻炼。要经得起失败和挫折,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和奋斗,一定会攻克难关,战胜困难,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3、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比别人付出更多,牺牲更多,承受更多。有时付出了,未必能得到相应的回报;作出了牺牲,有时却不被理解;长期默默奉献,有时却难以有所收获。面对这些,组工干部必须要有忍耐精神,甘于寂寞,甘于平淡,甘于清贫,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

       4、注重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要把勤奋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注意通盘考虑、总体谋划,合理安排、统筹兼顾,使档案工作的方式方法更具科学性;要注意协调各方,整合资源,用足“内力”,借助“外力”,内外结合,上下联动,形成抓档案工作的整体合力;注意加强基础工作,理顺工作程序,完善工作制度,推动档案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注意不断完善工作手段,善于借助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和电子视频等手段,推动组织工作方式的改进;善于将现代管理科学理念和现代手段运用到组织工作中去,推动档案工作的现代化;善于超前思考,提前谋划,提高档案工作的针对性和预见性,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拿出高水平的工作成果。

       5、信息化管理

       当前,伴随着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过去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在管理人事档案之中,加速人事档案管理电子化进程已经成为了共识。把人事档案更多有关信息输入到计算机当中,依托电子手段构建个人信息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更加准确和完备的人事信息数据库,依托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快捷准确地为相关部门提供人员基本情况及综合信息服务,实现无纸档案与原始档案的相互协同配合。档案信息化的意义关键在于数据采集真实、管理更加规范,同时可以有效节约成本减少风险。

       要切实做到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就应该自觉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其位,谋其政,勤奋敬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第五篇:信息化基础知识及税收征管业务流程DOC

       试题范围:信息化基础知识及税收征管业务流程

       一、单选

       1、停复业登记是指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个体工商户需要停业的,应当在停业前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停业登记。纳税人的停业期限不得超过()。A一年 B 两年 C 三年 D四年 答案:A

       2、定期定额个体工商户注销事项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单位及查账征收个体工商户注销在()个工作日内办结。A 3 B 5 C 15 D 20 答案:D

       3、对纳税人提交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税务机关按照一地一证的原则,发放《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的有效期限一般为30 日,最长不得超过()天。A100 B 90 C 180 D60 答案:C

       4、纳税人被列入非正常户超过()个月的,税务机关可以宣布其税务登记证件失效 A一 B 五 C 三 D四 答案:C

       5、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日内,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等信息报送税务机关备案。A 3 B 5 C 15 D 20 答案:C

       6、对没有欠税且没有未缴销发票的纳税人,认定为非正常户超过()的,税务机关可以注销其税务登记证件。A一年 B 两年 C 三年 D四年 答案:B

       7、主管税务机关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对新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小型商贸批发企业实行纳税辅导期管理,其辅导期管理的期限为()个月。A 3 B 5 C 15 D 20 答案:A

       8、主管税务机关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对发生增值税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10 万元以上的、骗取出口退税的、虚开增值税扣税凭证的,或者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实行不少于()个月的纳税辅导期管理。A 3 B 5 C 15 D 6 答案:D

       9、延期缴纳税款核准,是指纳税人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发生较大损失,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的,或者当期货币资金在扣除应付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后不足缴纳税款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最长不得超过()个月。A一 B 五 C 三 D四 答案:C

       10、辅导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专用发票实行按次限量控制,每次最高领用数量不能超过)()份每次。A 3 B 5 C 15 D 25 答案:D

       11、对纳税信用评价为A级的纳税人,税务机关予以下列激励措施:一般纳税人可单次领取()个月的增值税发票用量,需要调整增值税发票用量时即时办理;普通发票按需领用。

       A 3 B 5 C 15 D 6 答案:A

       12、税务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日内,制作《行政复议答复通知书》连同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送达被申请人。A 3 B 5 C 15 D 7 答案:D

       13、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复议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日。A 3 B 5 C 15 D 30 答案:D

       14、税务行政处罚听证是指税务机关拟对公民处以2000元(含)以上,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元(含)以上的罚款,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送达行了《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当事人提出行政处罚听证申请的,依法审查受理行政处罚听证申请、组织实施听证。A 3000 B 5000 C 15000 D 10000 答案:D

       15、税务机关应当在收到当事人听证要求后()日 内举行听证 A 3 B 5 C 15 D 30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

       1、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基本情况及生产经营项目进行登记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实施管理、了解掌握税源情况的基础。税务登记包括:()A设立登记 B变更和注销登记 C停业复业登记 D自然人登记

       答案:ABC

       2、单位纳税人登记应报送资料清单:()A《税务登记表(适用单位纳税人)》

       B工商营业执照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原件及复印件 C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副本及复印件 D有关合同、章程、协议书复印件 答案:ABCD

       3、以下情形的纳税人申报办理临时税务登记:()A有独立的生产经营权、在财务上独立核算并定期向发包人或者出租人上交承包费或租金的承包承租人;

       B境外企业在中国境内承包建筑、安装、装配、勘探工程和提供劳务的;

       C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办而未办工商营业执照,或不需办理工商营业执照而需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但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的;

       D非正常户纳税人的法定代表人或经营者申报办理新的税务登记的;

       E非境内注册居民企业收到居民身份认定书的。答案:BCE

       4、税额确认主要包括:()等业务。A定期定额户核定与调整定额 B简并征期管理

       C终止定期定额征收方式 D企业所得税核定 答案:AD

       5、申报纳税主要包括()等业务。A各种税费种申报

       B涉税资料报送与信息采集 C出口货物免退税申报核准 D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核准 答案:ABCD

       6、定期定额户核定与调整定额包括:()A定期定额户核定定额(经营因素法)

       B定期定额户核定定额(成本费用法)C定期定额户典型调查分析

       D定期定额户核定与调整定额(经营因素法)E定期定额户核定与调整定额(成本费用法)。答案:CDE

       7、核定应纳税额,是指纳税人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的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A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帐簿的; B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帐簿但未设置的; C擅自销毁帐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D虽设置帐簿,但帐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帐的; 答案:BCD

       8、税款追征主要包括:()A责令限期缴纳税(费)款 B纳税担保 C税收保全 D 阻止出境 答案:ABCD

       9、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及时解除税收保全措施:()A 纳税人已按履行期限缴纳税款的 B税收保全措施被复议机关决定撤销的 C税收保全措施被人民法院裁决撤销的 D其他法定应当解除税收保全措施的。答案:ABD

       10、纳税人因()等原因需要将已领用的空白发票退回的,税务机关为纳税人办理退票。A发票印制质量 B发票发放错误

       C纳税人领票信息电子数据丢失 D税控设备故障 答案:BCD

       11、发票缴销管理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提出的申请,对其领用的发票进行审核并销号的过程。发票缴销包括()A发票验(交)旧B发票挂失C毁损报告D发票缴销。答案:ACD

       12、一般程序处罚处理包括:()A税务行政处罚听证 B听证延期处理

       C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处理 D一般程序处罚决定处理。答案:CD

       三、判断题

       1、吸收合并,被吸收纳税人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吸收纳税人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2、新设分立,原纳税人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新分立纳税人办理设立税务登记(√)

       3、已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纳税,在税务机关责令其限期改正后,逾期不改正的,税务机关应当派员实地检查,查无下落并且无可以强制执行的财物或虽有可以强制执行的财物但经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仍无法使其履行纳税义务的,由税务人员制作非正常户认定书,存入纳税人档案,税务机关暂停其税务登记证件、发票领用簿、发票的使用。(√)

       4、税(费)种认定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受托代征方等课征主体(以下统称“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扣缴税款登记或签订委托协议(以下统称“登记”)时所申报的行业、经营范围和应税行为(财产)等信息,以及在税收征管工作中依法取得的其他相关信息,对纳税人具有申报纳税(扣缴或代征)义务的税(费)种进行认定的工作。(√)

       5、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满500万元的纳税人,应向国税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登记相关手续。(√)

       6、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未超过500万元的纳税人,如符合相关规定条件,也可以向国税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登记。(×)

       7、兼有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应税服务的,应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与应税服务销售额分别计算,分别适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登记标准。(×)

       8、航空运输企业、电信企业总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一律由主管税务机关登记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9、除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外,纳税人自其选择的一般纳税人资格生效之日起,按照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应纳税额,并按照规定领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10、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其他个人按 小规模纳税人纳税;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可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11、“小型商贸批发企业”是指注册资金在80万元(含80万元)以下、职工人数在10人(含10人)以下的批发企业。只从事出口贸易,不需要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企业除外。(×)

       12、增值税纳税申报遇最后一日为法定节假日的,顺延1日;在每月1日至15日内有连续3日以上法定休假日的,按休假日天数顺延。(√)

       13、原油天然气增值税纳税人应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规定,在规定的纳税期限内填报《原油天然气增值税申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向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

       14、税务机关应在每年6月底前对上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进行重新鉴定,重新核定应纳企业所得税额或应税所得率。”(√)

       15、欠税人实施出境限制应严格掌握,原则上个人欠税3万元以上,企业欠税20万元以上,方可函请公安边防部门实施边控。但对拒不办理纳税申报的,可不受上述金额限制。对纳税人的欠税事项,凡能在境内控管的,尽可能不要留待欠税人出境时解决。(√)

       16、如果税收违法行为当事人违法事实确凿并有充足法 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处理业务时,进行简易程序处罚业务处理。(√)

       17、税务机关对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怠于行使到期债权,或者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税务机关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行使代位权或撤销权。(√)

       18、小规模纳税人提供货物运输服务,服务接受方索取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填写《代开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缴纳税款申报单》。(√)

       19、已办理税务登记的小规模纳税人(包括个体经营者)以及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的其他可予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需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可向其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

       20、被税务机关依法收缴发票或者停止发售发票的纳税人,取得经营收入需要开具发票的,可以申请代开通用机打发票。(√)

       四、简答题

       《全国税收征管规范(1.0)》从什么时间开始试行? 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安排部署,自2022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全国税收征管规范(1.0)》(以下简称《征管规范(1.0)》)试行工作,切实规范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更好服务纳税人。常德市地方税务局已按总局的规定自5月1日起试行《征管规范(1.0)》。

       制定和推行《征管规范(1.0)》有哪些意义? 答:制定和推行《征管规范(1.0)》,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征管制度创新,推进税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依法行政要求,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深入推进依法治税的重要途径;是全面统一征管标准,建设科学严密的税收征管体系的必要基础;是不断巩固深化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便民办税春风行动”长期化、制度化的具体体现;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内控机制建设,防范廉政风险的有效抓手。

       《征管规范(1.0)》包括哪些内容?

       答:《征管规范(1.0)》对11大类152小类612个具体税收征管事项的操作标准、处理流程、办理时限以及1087张表证单书等税收征管基础性和事务性工作进行了规范,涉及税收政策法规与规范性文件1125份,形成了税收征管业务的基本体系架构,并实行了三个涵盖、三个规范、三个对接。三个涵盖,即涵盖税收征管各项法律法规、涵盖税收征管各项业务、涵盖国地税各级机关。三个规范,即规范税收征管基本流程、规范税收征管基本行为、规范税收征管基本资料。三个对接,即对接前后台业务、对接征管各环节实务、对接内部管理机制与应用信用系统。

       《征管规范(1.0)》具有哪些特点?

       答:《征管规范(1.0)》具有五个鲜明特点。一是执行政策规范化。所有规范事项坚持依法依规,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总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为政策依据,将税收法律法规条文细化为可操作的流程、环节和文书。二是办理业务标准化。明确了所有征管事项的实体性和程序性要求及标准,以标准化规范税务机关履行职能。三是业务流程简约化。减少表证单书,简化工作程序,把每一业务事项按照“启动—处理—结束”三个环节有机串联起来,做到精简、高效。四是指导工作实用化。使各项征管业务便于操作、便于执行、便于落实,力求检索简单、脉络清晰、示范直观、提示明确。五是具体应用可扩展化。考虑各地实际,在业务事项描述中专设创新处理条目,融合征管实践创新内容,实现对税收创新业务的引领和兼容。

       试行《征管规范(1.0)》后将给纳税人带来哪些便利? 答:试行《征管规范(1.0)》后,将给纳税人带来新的纳税体验。一是税务部门按规范明确的事项,严格依法依规行政,让纳税人体验更稳定的办税预期。二是税务部门按规范要求的时限,快速响应和及时办理涉税业务,让纳税人体验更快捷的办税过程。三是税务部门按规范统一的标准,开展税收管理服务,让纳税人体验更公平的办税结果。四是税务部门按规范设定的环节,利用信息技术,将需要纳税人跑多次的事项简化为即办事项,简并优化相关涉税文书资料,让纳税人体验更经济的办税成本。信息化类

       多选题

       1、属于外部信息系统的是()

       A税银一体化

       B核心征管

       C网上开票

       D电话报税 答案:A C D

       2、税务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数据来源是()

       A税收征管业务数据

       B税收行政管理数据

       C外部信息

       D法律法规信息 答案:A B C

       3、税务决策支持系统由()组成

       A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

       B方法库及其管理系统

       C知识库及其管理系统

       D问题处理子系统 答案:A B C D

       4、实现外部信息系统技术框架包括()

       A12366呼叫中心 B税务因特网

       C税务广域网

       D专线接入

       答案:A B D

       5、外部信息系统按照客户类型划分为()

       A纳税人服务

       B银行国库服务

       C其他部分服务

       D外部信息交换 答案:A D

       6、目前我国应用税控装置包括()

       A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

       B税控加油机

       C出租车税控计价器

       D税控收款机 答案:A B C D

       7、未来税收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可以概括为()A一个平台

       B两个处理

       C三个覆盖

       D四个系统 答案:A B C D 单选题

       1、在资源管理器中,单击文件夹左边的“ ”表示()A在左窗口中扩展该文件夹

       B在左窗口中显示该文件夹中的子文件夹和文件

       C再有窗口中显示该文件夹的子文件夹

       D在有窗口中显示该文件夹中的子文件夹和文件 答案:C

       2、运算器的组成部分不包括()

       A控制线路

       B译码器

       C加法器

       D磁盘驱动器 答案:B

       3、在微机的硬件设备中,既可以做输出设备,又可以做输入设备的是()

       A绘图仪

       B扫描仪

       C手写笔

       D磁盘驱动器 答案:D

       4、把内存中的数据传送到计算机的硬盘,称为()A显示

       B读盘

       C输入

       D写盘 答案:D

       5、下列都属于硬件的选项是()

       A CPU、ROM和DOS B软盘、硬盘和光驱

       C鼠标、WPS和RAM D ROM、RAM和PASCAL 答案:B

       6、当一个word窗口被关闭后,被编辑的文件将()A被从磁盘中清除

       B被从内存中清除

       C被从内存或磁盘中清除

       D不会从内存和磁盘中被清除 答案:B

       7、在Excel工作表中,正确的Excel公示形式为()A“=B3*Sheet3!A2”

       B“=B3*Sheet3:A2”

       C“=B3*Sheet3�”

       D“=B3*Sheet3$A2” 答案:A

       8、浏览Web网站必须使用浏览器,目前常用的浏览器是()

       A Hotmail B Outlook C Inter Exchange D Internet Explorer 答案:D

       9、根据域名代码规定,域名为katong.com.cn表示的网站类别应是()A教育机构

       B军事部门

       C商业组织

       D国际组织 答案:C

       10、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

       A控制器

       B显示器

       C磁盘驱动器

       D鼠标器 答案:A 判断题

       1、计算机之所以能按人们的意图自动地进行操作,主要是由于计算机采用了存储程序控制。答案:正确

       2、因特网(Internet)上最剧本的通信协议是。答案:错误

       3、办公自动化是计算机的一项应用,按计算机应用的分类,它属于数据处理。答案:正确

       4、磁盘驱动器属于输入输出设备。答案:正确

       5、Windows中的“剪贴板”是内存中的一块区域。答案:正确

       6、通过Windows中“开始”菜单中的“运行”项可以运行DOS的内部命令和可执行文件。答案:错误

       7、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是音频系统和视频系统。答案:错误

       8、将数字信号变换成便于在模拟通信线路中传输的信号称为解调。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