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造人4

第一篇:女娲造人4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想象丰富的神话,以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扩写,再现女娲造人的整个过程,使得这个古老的传说充满生活气息。全文浅显易懂,可以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复述故事情节,并通过与《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比较理解神话中联想和想像手法的运用。然后让学生品味文中想像语段,从中感悟出人类诞生的一种喜悦感,最终体会到神话的能力。为了开拓学生视野,可以让其在课后收集一些人类诞生说的不同说法,让学生明白神话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复述故事,理解文中联想和想象运用,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并能加以想像的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文中对于人类诞生所表现的喜悦之情。教学重、难点:

       1、分析女娲的人物形象。

       2、体会文中大胆而新奇的想像。课前准备:

       1、熟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2、你知道人到底是从哪儿来的?(要求学生收集有关人类诞生说法)

       3、PPT课件 教学方法:课堂上要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采用讨论法。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从古到今,对于“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有趣话题,人们展开了丰富想像与严密推测,猜想着人类诞生。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先谈谈你们了解了几种人类诞生说法?(同学们可以用简短的语句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阐述给大家,如:伊甸园说、女娲造人、海猿说、外星人说„„)今天,我们来看看我国远古时代的人们对人类诞生的看法《女娲造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当你看到这个课文题目时,你们最想知道哪些问题?(生自由答,可能的问题有:为什么造人?怎样造人?女娲是个怎样的人?造出的人是什么样的?。。)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下面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快速的阅读课文,相信你们会得到解决的。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情节。

       师:谁来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生回答,将学生提出的问题都要解决。(过渡)师:从同学们刚才提问及回来来看充分体现了大家的智慧,相信下面的学习你们会有更好的表现,我们知道女娲造人的是袁珂,(出示课件)他可是一个神话大师,他一生创造并改编了许多神话作品,2 主要收录在《中国古代神话》和《山海经校注》里面,他给我们提出个问题(出示PPT):

       《女娲造人》是根据《风俗通》的有关资料改编的,请认真读一读,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2、让学生齐读课后练习一中《风俗通》里两则短文,找学生回答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找2-3个学生回答,然后明确看来大家和老师一样,更喜欢袁珂改编的,更生动,具体、有更多的想象。)(过渡)师:大家分析的都很有道理,袁珂听了一定很高兴,那么袁珂这篇丰富了哪些内容呢?(PPT)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找一找?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四人小组,讨论整理归纳,当同学找到这样的句子时,让学生齐读一起感受,最后师明确:

       1、看看课文中丰富了哪几个情节?(PPT)

       ①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 ②人造出来之后欢喜场面; ③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 ④喜怒哀乐

       师:那么想一想,丰富的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什么做到的?(想象PPT)

       过渡)师:想象使文章更加生动的同进,也使女娲的形象更加鲜明下面让我围绕着这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来进一步探究课文。四,分析女娲人物形象 出示PPT)师:请同学们仔细在课文中找一找描写女娲的重要词句并划出来,然后分析女娲是个怎样的形象?

       学生找――同桌之间交流心得――师巡视

       师:你觉得女娲是个怎样的形象?原因说出“句子”来,重点的句子全班齐读感受。(找6-7个学生回答:勤劳、神通广大、多愁善感、聪明。。)

       师:(明确)她既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又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勤劳的母亲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这就是神话的魅力所在,这就是想象创造出的形象(PPT)板书: 女娲造人 神奇 想象 合理

       神-―――女娲―――――人

       四、感悟神话,想象练习。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神话,那么同学们试着给神话下个定义,(学生自由答,最后PPT明确)

       师:神话是人类最早期的艺术创作,我相信大家对这些神话故事都很熟悉了(出示PPT)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生自由答)过渡)师:神话的手法主要是想象,雨果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想象是人类最美的花朵,那么好,展开你的想象(出示PPT问题)

       1、你对女娲造人的方法有更神奇更合理的想象吗?

       2、请根据《女娲补天》的动画片为画面情节配音

       3、神话创作:《夸父逐日》

       五、课堂总结。

       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特色的神话,其实,这些神话表现了远古时代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探求,这也是我们人类文化的宝藏。而如今,当我们面对广大世界,依旧还存在许多未知领域,这就需要同学们去探求,也许你们将来会从中体会到喜悦。

       六、布置作业。

       1、同学之间互相补充完善好有关人类诞生说法的资料;

       2、出示简短《精卫填海》故事,要求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和联想,扩写这则故事。附板书: 女娲造人 神奇 想象 合理

       神-―――女娲―――――人

第二篇: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教学

       张开想像的翅膀

       ——《女娲造人》教学案例描述

       【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建议思考的问题】

       课堂上如何利用现有教材,通过一定的教学程序设计,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欲望,以达到训练其丰富的想像力的目的? 【

       课前思考】

       就《女娲造人》一文的神话色彩而言,学生是比较感兴趣的,而且在学习本文之前,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很多类似的创世神话,因而在语言及内容理解上不存在多大问题,如此简单的内容在上课时安排哪些教学内容,如何让学生通过一堂课的训练得到较大的收获,让我着实动了一番脑筋,后来我想到,创世神话是我们的先民们借助于想像力将自然界拟人化的结果,作为他们的后裔,我们的想像力难道还退化了吗?把想像力的训练作为这一堂课的突破口不也是可以的吗?于是,我把想像力的培养和训练作为本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若能够在课堂上让学生放飞思想,张开想象的翅膀,那这堂课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案例描述】

       上课伊始,我即展示了法国大文豪雨果的名言——“想像是人类最美的花朵!” 在感官上加深学生对于想像之于我们的重要性的印象,同时,我还用很抒情的语言强调想像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想像重要性的认识。

       整个课堂,我基本上分为如下几个版快进行教学活动:

       一、用心猜一猜

       我分别出示了通过各种绘画手法刻画的“盘古开天、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的图片让大伙去用心猜一猜是什么内容,机敏的孩子们很快反应过来,积极表现自己的能耐,纷纷正确地指出了图片内容,并且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了自己所知晓的这几则神话故事的情节。

       二、大声读一读

       导入课文后,我让同学们自由地迅速地大声读一读课文,然后请一位学生进行复述,其余同学对照课文看有无遗漏之处,然后举手点评。

       三、认真想一想

       上述步骤完成之后再让学生围绕着“鲜明的人物形象,美好的情感”认真想一想,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进一步探究课文。

       在小组讨论交流结束后,再在班上公开展示本小组的思维成果,通过交流,同学们得出一些结论,女娲是勤劳智慧而慈祥的母亲,也是活泼调皮的女孩,又是神通广大的女神,可以说,在她的身上兼具神与人的特点,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女娲创造人类成功的高兴、安慰与满足,说明神话的情节是想像的又是符合现实生活的情理的,一句话,生活的依据来源于生活。这样就给下面教学环节中学生的想像的依据定下了基调。

       四、仔细比一比

       在彻底熟悉课文丰富的情节之后,我又出示了《风俗通》中的两则短文,让学生仔细比一比,看看课文与之相比丰富了哪几个情节。

       并且在学生们的回答基础上进行了小结:女娲为什么要造人?怎样造人?怎样造更多的人?

       想象的翅膀,让思维自由飞翔

       ——《女娲造人》课堂实录

       襄阳区黄龙中学 范万平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有兴趣地齐答):喜欢。

       师:有谁知道《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生1:传说古时候天和地连在一起,盘古一觉醒来,觉得太闷,便用力地把天托起来,把地使劲地蹬下去,天地便分开了。盘古站了很久,他死后,身体便变成了天地间的各种事物。

       生2:我想补充一点儿:盘古是用斧子将天和地劈开的,然后才是托起天,蹬下地。

       生3:我再补充:盘古死后,他出的气变成了白云,他的额头、鼻尖变成了高山,一只眼睛变成了太阳,另一只眼睛变成了月亮,血液变成了江河湖海。

       师:同学们真聪明!课外知识也挺丰富。你们谁知道刚才讲的这个故事是属于什么体裁呢?

       生4:神话。

       师:确实不错,这是一篇神话。神话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现象不能正确地解释而凭借想象创造出来的。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女娲造人》(板书)。《女娲造人》的故事就是发生在《开天辟地》之后。

       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生5:女娲为什么要造人呢?

       生6:女娲怎样造人的?

       生7:女娲用什么造人?

       生8:女娲造人有何用?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下面我们就自读一遍课文,看谁能够又快又好地答出这几道题。(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9:女娲因为孤独寂寞,为了在天地之间增加一点活力,所以决定造人。

       生10:女娲因为临池照影,看到了自己的样子,才决定造一个和自己一样的生物,这就是人。

       师:“临池照影”这个词语概括得真准确!这两个同学答案综合起来,就回答了女娲为什造人的问题,也即是造人的原因。(板书:原因)谁还再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11:女娲是用黄泥造人的。

       师:这就解答了用什么造人的问题。你现在知道中国人为什么是黄色人种了吧?

       生(笑,齐答):黄泥巴造的。

       师:当然,这只是个玩笑罢了。因为这不是科学的解释,而是古代先民的——

       生(齐答):想象。

       师:女娲怎样造人的还没有回答,谁来解释?

       生12:把黄泥揉成团造人。

       生13:先是揉团黄泥造人,后来是用枯藤在池塘里一搅,拉出来,溅出的泥点便成了人。

       师:女娲用两种方法造人。(板书:方法:

       1、揉团黄泥;

       2、枯藤溅泥)而且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更省力、效率更高。看来,女娲还是挺——

       生(部分答):聪明。

       师:刚才我们回答了大家看到课题后提出来的问题,从同学们的提问和回答中,我充分感受到了大家聪明、认真。

       现在,请大家有感情地自读课文,然后我们请你朗读最喜欢的部分。(生有感情地自由地读)

       师:谁读一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生14:(读女娲造人的部分)

       师:读得很有感情。你为什么喜欢这一部分?

       生14:这些内容可以表现女娲的勤劳、智慧。

       师:你读书很认真,会自己动脑筋思考。还有谁喜欢这一段?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15:我也很喜欢这一部分。因为这一部分不但表现了女娲的勤劳、聪明,还写出了女娲造人过程中的心情。

       师:哪些句子表现了女娲的心情?

       生15:“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师:这表现了女娲造人过程中的喜悦之情。

       生16:这一部分也表现了“人”诞生后的喜悦。

       师:哦,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点呢?

       生16:“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

       师:你读书真认真!还有谁喜欢其它部分?

       生17:我还喜欢文章最后一段,这一段讲女娲想出了一个办法,“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

       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师:能通过的自己的阅读加以概括,好!

       生18:我喜欢文章的开头,因为它写了女娲因为孤独寂寞而决定创造人。

       师:女娲是神,却也会孤独和寂寞,在这一点上,她也像——

       生(齐):人。

       师:大家认为女娲是一个怎样的神呢?

       生19:工作勤奋、聪明、有智慧。

       生20:考虑周全。

       生21:具有人的情感。

       生22:神通广大。

       师:大家说得都不错。女娲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更像是一个勤奋、聪明、具有情感的人。

       在这篇文章中,以神话的形式来叙述女娲造人的原因、方法,并加进女娲的情感、人的喜悦。这是的想象(师板书想象)。我们能不能以自己的想象来改编“女娲造人”的故事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如何改编这个故事。可就造人的原因、方法、情感等某一个方面来改编。(生有兴趣的讨论)

       师:请同学叙述自己改编的故事。

       生23:我改编的是女娲造人的原因:女娲看到大地上弱小的动物常受到强大动物的欺凌,所以决定来造一种生物来管理大地上的一切。于是就创造了人。

       师:多新奇的想法啊!也可以看出你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

       生24:我改编的是女娲造人的方法:女娲因为具有神通广大的本领(师插言:神力),她手一挥,池塘里的泥便像雨点一样落在大地上,泥点一落地,她吹一口气,便变成了人。

       师(笑):你的想象真大胆,但也很合理。

       生25:我改编的也是女娲造人的方法:女娲造出了第一批人后,教给这些人造人的方法,让他们帮着造。这样一批又一批的人被造出,一批又一批的人帮着她造。这样就会很快地将人类布满大地。(生笑)

       师:这种方法也挺不错。

       生26:我改编的是女娲造人的原因:女娲因为看到天上的神仙你争我斗,感到厌倦,便来到凡间,想在大地上也布满像神一样的生物,但让他们团结、友爱、善良,这便创造了人。(生齐鼓掌)

       师(竖起大拇指):所以我们应该团结互助,不然就辜负了女娲的一片心意。(生齐笑)。

       师:我看到还有不少同学想说,但发言的机会太少了!这样吧,我们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就叫《女娲造人新编》,看谁的想象新奇、合理,大家说好不好?

       生(齐):好。

       生自由作文,直到下课。

       总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学得更好、更快、更轻松。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是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对教育的要求。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力求让学生既学得好,又学得愉快。因此一开课,便以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兴趣,并由故事自然地过渡到对神话的了解,过渡到课文中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读感悟、提问,合作探究。这一课的目标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品味课文想象的丰富与优美之后,让学生进行再造想象,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创新思维及想象能力。

       《女娲造人》课堂实录

       (执教:洪桥逸夫中学 赵小丽 录音整理:林城中学 毛卫平)

       师:同学们好,知道老师是哪里人吗?(学生:林城人)老师虽然不是林城人,但林城与我有缘,我读书的时候曾经在这里参加过考试,这里有我的很多老师,虽然现在我在另一个学校教书,但是走进这个校园,我仍然感到十分亲切。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学习这篇课文,感到非常高兴。不知道你们见到我是什么感觉呢

       生(齐):亲切

       师:那太好了,太好了,我很高兴。你们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吗?

       生:知道

       师:现在反正时间还没到,我们就随便聊聊吧。你们知道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

       吗?

       生:神话

       师:哦,你们都知道啊。(预备铃响起)这是上课的铃声吗?是8:20上课吧,还有五分钟。记得小学学过神话,你们还记得吗?

       生(七嘴八舌)盘古开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

       师:精卫填海也学过吗?

       生:没有

       师:但是你们知道对不对。嗯,有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哦,还有盘古开天。我们刚才讲的是外国的神话还是中国的神话?

       生:中国

       师:外国的神话有没有学过?

       生:普罗米修斯

       师:嗯,我记得在三年级上册学过的是盘古开天地,三年级下册学的是女娲造人和夸父逐日,然后四年级学过普罗米修斯,对不对/

       生:对

       师:当你们学习这些神话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感觉,喜不喜欢这些神话?

       生:喜欢

       师:随便聊聊吧,随便说说喜欢这些神话什么?不用举手,就说

       生1:我觉得神话很有趣,很神秘

       师:哦,有神秘的色彩是吧。还有想说的吗?没关系,反正我们还要学一篇神话的,我们翻开课文先来看看吧,自由的读一读,高兴读出声来就读出生来

       生自由读,老师与学生个别交流,上课铃声响起

       师:这次是铃声了吧。好,上课

       师生相互问好

       师:你们知道人是怎么来的吗?

       生2:课文上说,女娲在人间走啊走,觉得孤单,突然灵机一动,就想到了造人

       师:啊,原来你是从课文中读出来的。看样子预习的很不错哦。我还想听听别人的看法。

       生3:我是从电视上看来的,人是从古猿人一步一步进化来的

       师:是劳动创造了人类,对不对。还有没有其他的说法

       生4:我是从外国文学中看到的,外国人信奉上帝创造了人类

       师:哦,你真聪明,还很关注外国文学。刚才呢我们这三位同学正好代表了三种观点。第一种是女娲创造了人类;第二种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第三种是上帝创造了人类。其实,我们都知道从科学的角度讲,我们人是怎么来的?

       生(齐):从古猿人进化来的

       师:其实人类的来源还有很多种说法,有的说是海洋生物进化而来的。还有亚洲起源说,非洲起源说,但我们至少知道人类肯定是进化而来的,那为什么还有上帝造人说,女娲造人说呢?

       生5:这是人类的传说

       师:人类把这些故事流传下来,写成了文字就变成了什么啊?

       生(齐):神话

       师:在我们中国有一个流传非常广的关于造人的神话,是什么啊?

       生(齐):女娲造人

       师:在你们读课文之前有没有听说过这个故事啊?

       生6:小学课文上过

       生7:家里大人讲过

       师:不管是大人讲的,还是老师讲的,既然能够一代一代往下传,说明这个神话是非常受人喜欢的,对不对。其实啊,在东汉末年有一不书叫《风俗通》,也记载了女娲造人的故事。《风俗通》这个故事在课文哪里啊?

       生:研讨与练习148页

       师:我发现同学们把课文都预习的非常仔细了,连课文的习题也不放过。好,谁来念一下风俗通里的故事

       学生念风俗通里的故事

       师:好,请坐。读得非常流利。你们发现没有风俗通里记载的这个故事课文里有没有记载啊?

       生:有的

       师:好,有的。现在老师就自告奋勇的为大家朗读课文。大家在定的过程中,比较一下:你是喜欢风俗通里的故事,还是喜欢课文里的故事

       教师示范朗读课文

       师:好,老师读完了,老师读得怎么样?

       生(齐):好

       师:我想你们是拍马屁的吧

       生:不是

       师:我觉得呢读得不是很好,不过呢我也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生8:富有感情

       师:富有怎样的感情?

       生8:„„

       师:其实只是读到某些地方感情会发生变化是不是

       生8点头

       生9:读得很通顺

       师:这一点我觉得我们所有同学都能做到的,谢谢

       生10:我觉得老师读得很富有感情,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

       师:哦,也就是说我们读文章的时候要抑扬顿挫。其实你们刚刚这样表扬我就说明平时你们也是这么做的,你们也是有方法的。好,现在我们回到原来的问题:

       你比较喜欢风俗通了的故事,还是课文里的故事?

       生11:我比较喜欢课文里的故事,因为课文里的故事比较具体

       生12:我比较喜欢课文里的故事,因为课文里的故事比较完整

       生13:我比较喜欢课文里的故事,因为课文里的故事有很多细节,有很多乐趣

       生14:我比较喜欢课文里的故事,因为课文里的故事加了许多形容词和形容句,使故事更加生动。

       师:既然大家这么喜欢课文里的故事,我们就读读吧。但是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读完以后,把你喜欢的句子或者段落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分享,好不好

       学生自由朗读

       师:我发现有些同学的阅读习惯很好,在下面圈出了自己喜欢的句子,还有的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了句子旁边。现在就说说你们喜欢的段落句子吧

       生15朗读了“继续动手„„再也不敢到孤独了”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得出你很喜欢这段话,能不能你为什么喜欢啊?

       生15:当女娲把人造好以后,活蹦乱跳的,我感到很神奇

       生16:13段,体现出女娲为了让人间充满生机,不辞辛劳

       师:能找出表现女娲特别辛劳的词语吗?

       生16:一直,略睡一睡

       师:要把女娲这种不惜辛劳的情感读出来,我觉得你可以把感情放进刚找出的那些词语中去,你愿不愿意再读读

       生16再次读,此次感情有了变化

       生17:19段,我读到了女娲因尝到了母亲的滋味而感到了喜悦

       师:同学们读到这段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啊,在我们面前的女娲仿佛不是一个神,而是一位母亲,我们把这段话富有感情的读读,好不还?

       生齐读第9段,体会看到孩子的喜悦心情

       生18:15段,非常聪明,省了很多时间

       生19:14段,虽然女娲是个神,但她也有孩子的纯真和质朴的感情

       师:刚才同学们读出了聪明、勤劳、孩子气的女娲,女娲不像神倒像人。在我们中国古代的神话中很多神都被赋予了人的特点,成为人性。当人了她毕竟还是个神,她的神的特点表现在哪里呢?

       生(齐):神通广大

       生20:变化70次

       生21:睡觉的时候把山崖当枕头

       生22:作出的泥人能活过来

       师:古代的人是怎么知道女娲有这么神通广大的本领的?他们真的见过女娲吗?

       生齐:没有

       师:那怎么会出现这个神通广大的女娲呢?

       生齐:想象

       师:袁柯先生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有没有在风俗通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啊?

       生齐:有

       师:那么除了我们刚才读到的勤劳、聪明、孩子气的女娲,我们还有没有读出女娲的其他特点呢?

       生23:“她灵机一动„„”体现了女娲的创造力。

       师:开始我在读第一遍的时候,也觉得女娲很聪明、很勤劳,但我读第二遍的时候,觉得她的创造力最让我感动。她在创造人的过程当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都一个一个被克服了,这就是女娲的创造力。她在造人的过程当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呢?

       生24:朗读十七段

       师:怎样克服这个困难的呢

       生24: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让他们自己创造后代

       生25:朗读“„„本人疲惫不堪?”

       师:怎么解决?

       生25:用枯藤甩

       师:从女娲造人的过程当中,我们总结一下:怎样才能具备创造力呢?

       生26:丰富的想象力

       生27:聪明的脑袋

       生28要有毅力

       生29:仔细的观察生活

       师:老师再补充一点,你们发现没有女娲造人的过程都是先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是不是啊?(生齐是)。那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是不是创造力了?(生齐是)读到这里同学们对课文:还有没有疑问呢?

       生29:为什么要用三个“揉团”呢?

       师:对啊,为什么要用三个呢,用一个不就行了吗。这个问题我还没有考虑过呢,有没有同学能帮我?

       生30:创造一个东西的过程是复杂的,要慢慢研究

       生31:说明女娲态度认真、端正

       生32:说明女娲想把我们人类做的精美些

       生33:女娲很细心

       师:他们的解释能不能回答你的问题呢?(面向生29,生29回答是)。这也可以看出袁柯先生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很讲究用词用语的。从刚刚的回答过程中,我们更加确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使我们获得更加多的知识,我们自己也似乎有了一点点的创造力。还有没有其他的问题,大胆的问。

       生34:为什么要给孩子取名为人

       相互讨论

       生35:因为人是相互支撑的,就像现在的人你帮我、我帮你

       师:其实女娲造出来的人是不是这样的?(用粉笔示意)她觉得用人来称呼是最

       恰当不过的了。还有没有别的疑问?

       生36:“„„感到孤单”对下文有没有什么作用?

       生37:为下文做铺垫,就因为孤单下文才想到造人

       师:对啊,创造力就是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慢慢培养出来。其实当我们拿到这篇课文的时候,觉得没什么难度,故事情节也很简单。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在读这样的文章时要给自己提出问题,这样我们才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就会有创造力了。不过这些问题有时候自己不能解决,要借助课外资料来解决,也有可能要通过大家的相互讨论才能解决。所以可贵的是要提出自己的问题,培养自己的创造力,这就是女娲造人给我们的启示。

第三篇: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教案

       【教学目标】

       1、复述故事,了解神话的特点。

       2、理解文章的联想与想象的写作手法。

       3、感受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教学重点】

       1、复述故事,理解文章的联想与想象的写作手法。

       2、感受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的联想和想象的作用,理解这则神话的写法和风格。【课时布置】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神话的概念直接入题: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常有浓厚的幻想色彩。如:《盘古开天》、《夸父追日》等。

       提问:人,是从哪儿来的?古时候,科学并不发达,人们对此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许多民族都有神发明人的传说。

       请学生自身介绍西方的“上帝造人说”。(投影出示:上帝在发明天地和万物以后,在第六日造人。上帝依照自身的形象,用地上的尘土造一个人,往他的鼻孔里吹一口气,有了灵气,人就活了。能说话,能行走,上帝给他取一个名字叫亚当。后来,亚当成了伊甸园的守护神。亚当给伊甸园里的各种飞禽走兽起了名字,它们都听从于亚当。上帝看亚当辛苦,决定为他造一个配偶,以便协助他工作。于是,上帝在亚当睡觉时,抽了亚当的一根肋骨造成一个女人叫夏娃,做了亚当的妻子。从此,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无忧无虑,过着和谐美满的生活。)

       引出: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女娲造人》,这篇课文是根据中国古代神话《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改编的。看看人是从哪儿来的?(投影出示《风俗通》文字)

       请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其中的主要意思。

       二、整体感知

       1、提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讨论交流,正确理解。

       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

       神通广大: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

       生气蓬勃:富有生命力和活力。

       灵机一动:指心思灵巧,稍动脑筋。

       兴高采烈: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绵延不绝:延续不断,文中指世代相传。

       疲倦不堪:形容非常疲乏。不堪,表示程度极深。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本文情节。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天地开辟之后,有了日月星辰,有了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单间没有人类,世界显得荒凉寂寞,于是出现了女娲。女娲同样感到孤独寂寞,她用捏成了像自己一样的生物,这个生物一触地便活了起来,而且还能叫“妈妈”。女娲非常欣喜,她把自己创造的这人个生物取名叫人。接着又造出了许多这样的人,又想出办法把小人分成男女,让他们自己去繁衍后代,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延续下来了。)

       3、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故事的起因。写开辟天地后,有了日月星辰,有了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单单没有 人类,世界显得荒凉寂寞,第二部分(第2—12自然段):写神通广大的女神女娲用黄泥和水揉捏了“人”,从此,女娲再也不感到孤独、寂寞了。

       第三部分(第13—15自然段):写女娲用藤条挥洒泥浆的方法创造出许多的小人儿,使大地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第四部分(第16、17自然段):写女娲把小人儿分成男女,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使人类得以世世代代延续下来。

       4、投影出示《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然后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其他学生边听边在课文中划出投影短文中所没有的内容。看看课文中丰富了哪些内容,哪里最见的的想象力。(课后练习题一)

       这一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锻炼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假如学生对课文情节的复述有遗漏,教师要提醒学生补充。

       5、讨论:女娲造人的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神话是在科学不发达的远古时代发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的诞生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探求自身的起源,于是只好借助于想象来解决问题,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象恰恰就是神话的迷人之处。

       三、品读赏析

       1、讨论:对女娲形象的认识:

       (1)女娲在你心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要求:阅读全文,综合全文内容,表达个人见解,并拟动身言要点。

       (2)抓住女娲是母亲这个形象,联系学生实际,激起他们对亲情的关注,对母爱的珍视。

       教师导引:女娲用泥捏“人”也会有种“说不出的高兴和抚慰”,你能想像你的母亲在十月怀胎之后把你生下来的那种感受吗?请说说关于你和妈妈的故事。

       教师小结:不论是神话中的女娲,还是实际生活中我们的妈妈,都是可爱、可亲、可敬的。母亲发明了人类,含辛茹苦地抚育了我们,作为儿女,我们也要细心地关爱妈妈,报答妈妈。

       (3)故事中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神”性?

       (4)故事中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人”性?

       要求:分小组讨论,并由小组代表作好讨论记录,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交流。

       将答案归结到:“神”的非凡能力和神奇方法表示在:一天变化七十次、揉黄泥造人、挥洒泥浆造人„„

       “人”的心理、情感、活动表示在:寂寞孤独、自豪欣慰、忙碌疲倦„„

       想像大胆奇特、真实合理

       2、跳读课文,划出文中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的有关语句,说说你对这一喜悦感的体会。

       设题意图: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的描述,是比较能体现合理丰富想象力的地方,也是动人的地方。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这局部内容的理解。

       解题思路:标画出文中以下描写──人落地后开口叫“妈妈”;“妈妈”女娲的心理和神态描写;女娲给小朋友命名;许多小人的欢呼跳跃;女娲的辛劳。

       体会:可让学生各抒己见,答案不要求统一。要点提示:人的发生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的生机;人类发生的同时,也发生了“爱”,发生了人间的温暖。

       四、拓展延伸

       1、你能对女娲造人的原因、方法或经过进行新的想像吗?

       2、发挥想像,请以第一人称“我”叙述女娲见到自身造的人后的喜悦心情说一段话。

       五、教师小结

       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发明力与探求精神,也使我们感受到了生而为人的自豪。今天,我们面对的广大世界,依然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求,去感受。

       六、作业

       1、搜集有关人类起源的资料。

       2、摘抄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3、发挥想像,请以第一人称“我”叙述女娲见到自身造的人后的喜悦心情写一段话。

第四篇:女娲造人

       课题:女娲造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复述女娲造人的经过

       (2)了解神话展开想象的基本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概括,整体感知全文情节。

       (2)通过细节描写,体会人类母亲女娲看到人类诞生后的喜悦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本则神话敬畏自然、感恩母亲的传统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品味神话写作融合人性与神性的规律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仰望苍穹,俯瞰大地,你也许会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但你可曾想过我们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对呀,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每个孩子都是从他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呀。”那么,世界上第一个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这个朴素的问题,人类的祖先一直在探寻,而在中国流传下来的就是《女娲造人》。

       二、复述与比较

       复述:

       女娲觉得寂寞,神通广大的她想在天地间加点有生气的东西,走到池塘边看见自己人影的她得到了灵感,于是揉团泥土成为一个小娃娃模样,将其放到地上,小娃娃变成了活的会叫“妈妈”的人儿。女娲继续捏泥人,夜以继日,她的周围都是欢呼跳跃的人,她不感到孤独寂寞了。

       她一心想让地球上遍布这些灵敏的小生物,想出了一个办法:拉下一条枯藤,深入一个泥潭里,搅成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叫着跳着的小人儿。

       最后,为了人类的继续生存,女娲把那些小人分为男人和女人,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比较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剧务(工作繁忙),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縆gēng(绳)人也。

       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本内容选自《风俗通义》,东汉汝南郡南顿县(今项城)人应劭著。此书被现代人简称《风俗通》。

       比较1:孤独寂寞、喜悦的情感

       2、池塘里的影子

       3、绳子与枯藤

       4、袁珂详写第一个小人的诞生

       5、古文写到祷告后,女娲才做婚姻女神。

       三、概括形象(女神与母亲)

       女娲 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女娲用泥土仿照自己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又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在《女娲补天》是神话里,她勇敢地照顾我们,使人类免受天灾。因此女娲被称为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

       女神:一天能够变化70次,让泥娃娃变人,头枕山崖睡觉,母亲:勤劳(揉泥成团、挥藤洒泥),或孤独或喜悦或疲倦,关心人类的繁衍

       总结:女娲正是一位人神结合的伟大形象。她的勤劳慈爱善良更多的体现了人的特点,而她的神通广大更多的体现了神的特点。

       原书二十三卷,现存黄霸、正失、衍礼、过誉、坂、声音、穷通、祀典、怪神、山泽十卷,附录一卷。该书考论典礼类《白虎通》,纠正流俗类《论衡》,记录了大量的神话异闻,但加上了自己的评议,从而成为研究古代风俗和鬼神崇拜的重要文献。

       四、感受神话特点

       1.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例如《盘古开天》《钻木取火》《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神农尝百草》《嫦娥奔月等。鲁迅小时候喜欢一本书,那本书里有许多神话——《山海经》。2.神话的特点:

       神话是原始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神话富有幻想的形式。神话中的人物形象都是 神或半人半神。因此神话具有(1)幻想和想象(2)大胆的夸张等特点。神话故事的情节是想像的,但又是合乎现实生活的情理的。这种大胆而奇特、合情又合理的想像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

       2、袁珂的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十分丰富,但因散见于历代经史子集、笔记、类书等古籍中,零碎而庞杂,历史化、藻饰化严重。袁珂对浩瀚的古文献资料考辨真伪,订正讹误,加以排比综合,把中国汉民族片断的古神话资料熔铸成一个有系统的整体,提供了一部具有汉民族古神话特色与风格的文学作品。袁珂生前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神话学会主席、国际知名学者,当代中国神话学大师。

       其著作《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3、有关想象的名人名言

       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雨果)

       想象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黑格尔)

       4、阐述你的爱好

       结合本文,结合你所读过的古今中外的神话故事,想想你喜欢古代神话还是现代神话,请说说理由

第五篇:女娲造人导学稿

       《女娲造人》导学稿

       诸城繁华中学 王 波

       【学习目标】

       1、体悟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2、学会大胆而新奇的想象

       3、激起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自主学习】

       1、你知道还有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吗?

       2、请同学们复述故事情节,并自主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全班内解决。

       问题:文章处处洋溢着喜悦感,你认为“喜”在何处?

       【合作探究】

       问题:

       1、故事中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神”性?故事中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人”性?你认为女娲是怎样一个形象?

       2、神话有哪些特点?

       【拓展迁移】

       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一个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那么关于人类起源的科学解释是什么呢?

       【当堂达标】

       一、基础题(相信自己一定是最棒的!)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女娲()莽莽榛榛()()掺和()澄澈()

       二、创新题(你肯定有超乎寻常的思维!)

       现在请你大胆想象,对女娲造人的动机、经过作另一种推测,说说你编的《女娲造人》。

       【主题阅读】

       伊甸园的传说

       造人,是上帝最后的也是最神圣的一项工作。最初的时候,天上尚未降下雨水,地上却有雾气蒸腾,滋生植物,滋润大地。上帝便用泥土造人,在泥坯的鼻中吹人生命的气息,就创造出了有灵的活人。上帝给他起名叫亚当。但那时的亚当是孤独的,上帝决心为他造一个配偶,便在他沉睡之际取下他一根肋骨,又把肉合起来。上帝用这根肋骨造成了一个女人,取名叫夏娃。

       上帝在东方的伊甸,为亚当和夏娃造了一个乐园。那里地上撒满金子、珍珠、红玛瑙,各种树木从地里长出来,开满各种奇花异卉,非常好看;树上的果子还可以作为食物。园子当中还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树。还有河水在园中淙淙流淌,滋润大地。河水分成四道环绕伊甸:第一条河叫比逊,环绕哈胖拉全地;第二条河叫基训,环绕古实全地;第三条河叫希底结,从亚述旁边流过;第四条河就是伯拉河。作为上帝的恩赐,天不下雨而五谷丰登。

       上帝让亚当和夏娃住在伊甸园中,让他们修葺并看守这个乐园。上帝吩咐他们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们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们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死。”

       亚当和夏娃赤裸着绝美的形体,品尝着甘美的果实。他们或款款散步,或悠然躺卧,信口给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取名:地上的走兽、天空的飞鸟、园中的嘉树;田野的鲜花。

       他们就这样在伊甸乐园中幸福地生活着,履行着上帝分配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