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 (姜夔)

第一篇:扬州慢 (姜夔)

       《扬州慢》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宋词婉约派风格特点:情景交融、低沉伤感、讲究和谐

       2、掌握虚实结合写作方法

       3、体味伤古怀今情感及“清冷”意境

       4、与辛弃疾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比较阅读,体味豪放派与婉约派不同风格

       【教学重、难点】

       抓词眼“空城”,分析景物“清冷”特点,体味《黍离之悲》感情

       【教学设想】努力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想,指导学生对《扬州慢》进行个性化解读。【教学步骤】

       一、导入语

       中国有一个城市被称为“中国的月亮城”,因为这里的月亮最多情,这里的月光最温柔,这里的月色最蒙胧,这个城市叫“扬州”。正所谓“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800多年前,有一位年仅21岁的词人经过扬州时却有着不同的感受,别有一番滋味,这位词人叫姜夔,之后写下一首词叫《扬州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别是一番滋味的词。

       二、解题及背景介绍

       “慢”指慢曲,依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词,一般比较长,同长调一样在91字以上。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曰,即金兵第二次南侵后的第十五年。词前的小序对写作时间、地点及写作动因均作了交待。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曰的荒凉,追忆昔曰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曰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曰山河残破的哀思。

       三、简介

       姜夔(约1155-1221),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波阳县)人。南宋著名诗词作家、音乐家。是南宋唯一词调曲谱传世的杰出音乐家。他的书法也为当时人所称道。

       姜夔少年丧父,曾随姊生活。得亲友介绍,就学于诗词名流千岩老人萧德藻夔为人清高,不汲汲于功名,一生困顿。终其身为布衣;但以诗词、音乐及书法与人交往。自青年时期起广为交游,往反羁滞于江淮湖杭之间;结识了当时宿儒名士如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等人。他每自创词牌,自制新调曲谱,并能吹弹伴和,只有北宋的周邦彦在自作词曲方面,能与他相提并论,世人因称“前有美成,后有尧章”。

       姜夔的诗,风格高秀,继承和发展了江西诗派的风韵,有《白石诗集》传世。他的词曲更为后世所推崇。词集《白石道人歌曲》。姜夔和吴文英等成为南宋前期词家婉约派主要代表,强调音乐性,被认为是词家的正宗。姜夔词的风格是:清新峻拔,立意幽远,炼字琢句,倚声协律。白石创制的词调《扬州慢》,是他成熟时期的代表作。

       补充:理解“狂”“狷”和“乡愿”词意。

       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曾经按照人的思想品德高下,将人分为三等:狂,狷,乡愿。孟子在《尽心下》中也把人分成三个等级:中道者为上,狂狷者次之,而“阉然媚于世”的乡愿者,则属最劣之等级了。何谓“狂狷”?孔子曰:“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狂者,就是有进取心的人;狷者,就是独善其身的人;而乡愿则是同流合污的人。近代学者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也将词人分作了三等:东坡、稼轩为狂者,姜夔为狷者,而吴文英等就分到了乡愿中。

       姜夔为何归属于“狷者”,这和他的生平是分不开的。姜夔一生从未入仕。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父亲就去世了。姜夔从小就过着一种漂泊天涯的生活,这种生活遭际就使得姜夔年纪轻轻的就有一种冷感愁怀,而他的词作也就大都为一些离情别绪之作。

       四、整体感知

       1、学生结合解释,自由朗读词作。

       2、师范读

       3、指导学生诵读(字音、节奏、情感)。

       五、具体研习

       (一)研习序言

       1、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

       交待了词作的时间(淳熙丙申至日),及眼前所见所闻扬州景色(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写作的缘由(感慨今昔),其他词人的评价(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2、词前小序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交待写作背景并为全词奠定“黍离”之悲的感情基调。

       3、提问:词人在一个冬雪初霁的夜晚,独自骑马路过扬州,看到了哪些景物,听到了哪些声音,产生了怎样的情感?请先找出体现词人情感的句子。明确:怆然和感慨。

       提问:诗人因何而悲而感呢?在序中找出相关的词语。

       明确:黍离之悲。黍离之悲指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和伤感之情。

       (二)研习内容

       指定一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思考:

       1.进入扬州城,眼前的扬州城是怎样的一座城?用最简练语言概括 空城

       2、用哪些景来写“空城”的?

       见到:荠麦青青、废池、乔木、二十四桥、波心荡(以动写静)、冷月、红药 听到:号角声 清角吹寒(以声写静)清角吹寒,给人凄凉感觉,渲染了气氛 在各个景物前加修饰词,能体现景物的特点,能体现诗人的情感 明确:杂乱的荞麦 清寒的江水 孤独的二十四桥

       无声的冷月 寂寞的芍药 凄清的号角

       3、我们看一幅荠麦青青的图画,营造了扬州怎样的景象? 凄凉,荒芜

       4、扬州城自古就是如此吗?以前的扬州是怎样的?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繁华)

       竹西佳处,春风十里,都出自杜牧的诗句。

       题扬州禅智寺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赠别二首(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以前的繁华的扬州城我们概括为:春城。一春城,一空城,形成鲜明对比。·春城是联想的,在写作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虚写

       ·眼前所见空城之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实写

       ·实写又调动了多个感官?有哪些?

       视觉听觉

       一虚一实,虚实结合,这是写作的特点。

       5、品味语言。

       (1)提问:如何理解“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明确: 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毁坏的城池和大树至今仍厌恶谈到战争。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此句不仅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对敌人的痛恨,对人民的同情,对祖国山河破碎的痛惜之情更有对当权者的控诉。那场经历战乱的树,每一个年轮就是每一块伤疤,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痛只会越深越浓。追问:这种情景是怎样造成的? 明确:

       是由胡马造成的,胡马之所以能窥江而来,是因为宋朝的软弱无能。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当权者的控诉。

       (2)提问:“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好在哪里? 明确:

       “渐”字表明词人伫立时间之久,陷入到一片悲凉之中,不知不觉就到了黄昏,而黄昏,又更加让人惆怅。

       “清”修饰“角”,有一种特别的味道,跟“寒”“空”用在一起,表明了扬州的荒凉冷落。

       “寒”不仅表明号角声在寒气中飘荡,而且让人内心涌起一股寒流,让人觉得心寒。

       “空”字与“潮打空城寂寞回”有相似之处,表现城池的萧条,呼应“废池”。而用一“都”字总括,更显得凄凉。

       上片意思概括为:述所见所闻,扬州残破景象。

       我们下面解读词的下片:

       赠别二首(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1、杜郎俊赏在词中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2、豆蔻,青楼体现昔日扬州何种景象?昨日繁华

       3、今日扬州又见到何景? 二十四桥、冷月、桥边红药

       4、景色什么特点?今日凄清写景运用什么方法?虚实结合

       5、品味语言

       (1)提问:“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好在哪里? 明确:

       解答此题一定要联系杜牧的原诗。

       用杜牧诗,以原有的热闹繁华反衬现在的沉寂冷清。二十四桥仍旧,明月依然,但玉人不在,曾经的繁华已去。随着水波的荡漾,明月揉碎在荡漾的水波之中,不仅揉碎了月影,也揉碎了诗人那颗本就破碎的心。月亮倒映在水中,不仅水寒,连月也寒。用“无声”来写“月”,仿佛月曾经会有声,她仿佛曾经也被二十四桥繁华热闹的景象被玉人的萧声所感染,但现如今看到扬州城衰败残破的景象,她沉默了。月仿佛像一位见证人一样,见证了扬州城曾经的繁华也见证了如今的衰败,与刘禹锡的“淮水东边旧时日,夜深还过女墙来”有异曲同工之妙,真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2)提问:“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难生”好在哪里? 明确:

       词人在这里荡开一笔,写二十四桥边的芍药。设想来年春天红药蓬勃生长出来,开出绚丽的花朵,只可惜如此美丽却不知为谁而绽放。这种情景就更让人伤感。诗中用物来表达情感的有杜甫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还有岑参的“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6、我们来概括下片内容

       下片内容概括为:怀昔感今的情怀

       (三)请同学概括整首词的内容

       通过扬州今夕对比,表达感慨今昔的《黍离》之悲。核心板书: 昔日繁华---今日凄清

       淮左名都---废池乔木

       (四)学生再自由朗读词作

第二篇:姜夔 扬州慢

       姜夔

       扬州慢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余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讲解

       1.写作背景:白石创制的词调《扬州慢》,是他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他二十二岁,自汉阳出游,途经金人两次蹂躏、惨遭兵燹(燹,读xiǎn;兵燹,战争造成的焚烧破坏等灾害)的扬州,看到昔日繁华的商业都城,已是“市尘尽荠麦,号角吹宵寒”,更显得空荡凄凉。眼前的景象和爱国的情思,激起他强烈的感情,用精辟对比的词藻度成此曲,传为佳作。扬州地当要冲,多富商大贾。——《旧唐书-地理志》

       扬州富庶甲天下。——《资治通鉴》

       2.词牌名:扬州慢。南宋姜夔自制曲。双调,九十八字,押平声韵。(双调:填词之格式。词之由前后两阕相叠而成者,谓之“双调”,仅一段者谓之“单调”)3.介绍:南宋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有《白石道人歌曲》,其作《诗说》多精至之论,严羽以前,无以为过。4.《黍离》,出自《诗经—王风》写东周的大夫看到西周镐京的故宫长满了禾黍,悼念周氏的衰微,彷徨不忍去,而作此诗。注:离离,茂盛貌。5.淮南西路,淮南东路称淮左,扬州是淮南东路的治所。“竹西”是扬州城东的竹西亭,是扬州的一处古迹。词一开始就点出扬州是淮左的著名的都城,而竹西亭又是环境清幽、景色迷人的名胜,这一切吸引着词人在开始的旅程中下马驻足停留。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词人想好好地游游名城,观赏古迹,但看到的却是一番凄凉荒芜的景象。杜牧《扬州》诗描写扬州是“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在《赠别》诗中又说:“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昔日的扬州如此风光绮丽,而如今的扬州却是一片青青的荠菜和野麦了。“荠麦青青”,衬托出昔日的亭台楼阁已荡然无存,这里的居民也已在战乱中死亡或逃散,无比萧条。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自从高宗时金人两次南侵,古都扬州只剩下荒废的池台和高大的古树,“犹厌言兵”表示人们对战争的极度憎恨,也刻画了曾经创伤的人们的复杂的心理状态。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犹厌言兵’四字,包括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亦无此韵味”。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词继续描写空城荒凉的景象。到了黄昏时分,戍楼上又吹起了凄凉清苦的号角,使人感想到阵阵的寒意,号角声在空城上回荡。号角的声音,更反衬出这座空城的可怕的寂静。有时是无声胜有声,这里是以有声反衬无声,更觉凄凉静寂。

       词的上片写景,着重写词人初到扬州的所见所闻,一片萧条、空阔、冷落、荒凉的景象。下片写情,用杜牧重新来到扬州的假想,伤今怀古,抒发感慨。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杜牧是一个有卓越赏鉴的诗人,假如杜牧重到扬州,看到古都的今昔沧桑之变,一定会十分吃惊的。这几句写杜牧,实际上也是写词人自己,扬州的变化出乎他的意料,使他心灵受到很大的震动。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春。”以初春枝头的豆蔻比喻十三四岁少女的美好姿态。杜牧的《遣怀》诗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诗句,回忆自己当年在扬州时的放浪生活。这里的“豆蔻词工,青楼梦好”,是指杜牧的才华。纵然有写“豆蔻”、“青楼梦”那样的春风词笔,也难以表达此时悲怆的深情。前面“重到须惊”为一层,这里“难赋深情”又进一层。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旧址在今扬州西郊,相传古有二十四个美人在此吹箫。夜晚,还在月下徘徊,看到的是二十四桥仍然存在,可如今再也听不到美人吹箫的声音了,冰冷的月光沉浸在水中,水波空自荡漾,显得十分清冷、空寂。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红药”是指红色的芍药花。二十四桥又名红药桥,附近盛产红芍药花。这几句是说,想桥边的红芍药,还是一年一度地盛开着,可它们是为谁生长为谁开放呢?可见已经无人来欣赏它们了。经过战乱,这里的人有的死去,有的逃亡,即便留下来的,也没有赏花的心情了。芍药花的情怀是多么的寂寞啊,物尚如此,何况是人?结处含不尽之意于言外。(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姜夔终身布衣,不曾仕宦,当然更不可能带兵杀敌,因此,他不能象岳飞、辛弃疾那样发为壮词。他对国事的关怀,是用比兴寄托的手法写入词中,委婉蕴藉。张炎《词源》说他的词“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骚雅”便有格调,“清空”就有神韵。这首《扬州慢》词,写扬州战乱后的萧条景象,感怀家国,哀时伤乱,抒写了深沉的“黍离之悲”。词中还融化了杜牧的诗句,使形象更加鲜明,增加了文采,又以昔日的繁华,反衬了今日的荒凉,反而使词更沉郁,内容更丰厚。词中“过”、“尽”、“自”、“废”、“渐”、“杜”、“算”、“纵”、“二”、“念”等字都作去声,用于领头处,增加了句子的跌宕飞动之美,而将去声字用于句子中间,则增加句子的传神之韵,如“波心荡,冷月无声”中的“荡”字,以响亮的声音来体现水波荡漾,冷月无声的境界,既具神韵又添音韵之谐婉。这首词正体现了姜夔作词追求“骚雅”和“清空”的特点。

       用今昔对比的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是这首词的特色之一。上片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杜牧《赠别》)来反衬今日的一片荒凉景象——“ 尽荠麦青青”。下片以昔日的“杜郎俊赏”、“豆蔻词工”、“青楼梦好”等风流繁华,来反衬今日的风流云散、对景难排和深情难赋。以昔时“二十四桥明月夜”(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的乐章,反衬今日“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哀景。下片写杜牧情事,主要目的不在于评论和怀念杜牧,而是通过“化实为虚”的手法,点明这样一种“情思”:即使杜牧的风流俊赏,“豆蔻词工”,可是如果他而今重到扬州的话,也定然会惊讶河山之异了。借“杜郎”史实,逗出和反衬“难赋”之苦。“波心荡、冷月无声”的艺术描写,是非常精细的特写镜头。二十四桥仍在,明月夜也仍有,但“玉人吹箫”的风月繁华已不复存在了。词人用桥下“波心荡”的动,来映衬“冷月无声”的静。“波心荡”是俯视之景,“冷月无声”本来是仰观之景,但映入水中,又成为俯视之景,与桥下荡漾的水波合成一个画面,从这个画境中,似乎可以看到词人低首沉吟的形象。总之,写昔日的繁华,正是为了表现今日之萧条。

       善于化用前人的诗境入词,用虚拟的手法,使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余音缭绕,余味不尽,也是这首词的特色之一。《扬州慢》大量化用杜牧的诗句与诗境(有四处之多),又点出杜郎的风流俊赏,把杜牧的诗境,融入自己的词境。

       注意虚实相生的写作手法。

第三篇:姜夔扬州慢 Microsoft Word 文档

       姜夔扬州慢教案

       制:郭建设

       共5页

       第1页

       扬 州 慢

       姜夔

       知人论世

       中国文学史上,宋词和前代的唐诗,后代的元曲,都分别是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样式。宋词按时代分为北宋、南宋两个时期;按流派,习惯上又分为豪放、婉约两派。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也称格律派)在北宋的代表是柳永,在南宋的代表,前期是女词人李清照,后期则推姜夔。《扬州慢》便是姜夔的代表作。

       姜夔(jiāng kuí 1154-1221),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少年时期流寓湘、鄂间,诗人萧德藻赏其才,以侄女妻之,携之同寓湖州,因与苕溪白石洞天为邻,故以之为号。后移往湖州(今浙江),漫游苏、杭、维扬等地,与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等人交往。这对他在诗词艺术的发展上颇有影响。范成大、杨万里对其诗文人品多有称赞。姜夔通音律,精赏鉴,工翰墨。为诗初学黄庭坚,而自拔于宋人之外,所为《诗说》,多精至之论。尤以词著称,能自度曲,今存有旁谱之词十七首,为词格调甚高,清空峭拔,对南宋风雅词派甚有影响,被清初浙西词派奉为圭臬。

       他主张严谨的格律和章法,反对油腔滑调,不写淫词秽语;在文学上刻意求工而不流于浮艳轻靡,对后世有较大影响。他屡试不中,没有做过官,一生过着清客生活。正因为他托身权贵门下,生活闲适,和当时的社会现实相脱离,以致视野不阔,情调低沉,这在他的诗词中有明显的反映。著有《白石道人诗集》

       在姜夔生活的年代里,南宋小王朝国势危弱,长江以北的淮河一带已成为荒芜的边地。但大多数的士大夫却只顾宴饮逸乐,不思恢复。在词人早期直至晚年的部分作品中,能针对这种情况,反映了一定的爱国精神和不满现实的思想,特别是晚年时,他那力主恢复,同情沦陷区人民的思想倾向较之早期作品有进一步的发展。

       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留有《白石词》,其中有十七首附有旁谱,这是宋词中仅存的乐谱。

       姜夔的词,常有小序,提示写作缘由和主旨,大都语言精练,文笔优美,一散一韵,值得并读。

       这是他路过扬州时,目睹扬州破败荒凉的景象,以之也昔日的繁盛对照,感慨今昔,表达了对国事衰败的悲凉与哀痛,抒发了爱国的情思与内心的郁愤。

       《扬州慢》,既是词调(词牌),又是题目,与词的内容密切相关;以后此词只被用作词谱,就与词的内容无关了。慢,慢调,词曲的一种格调,因曲调舒缓而得名。

       《扬州慢》词作通过对扬州劫后衰败景象的描绘,揭露了金统治者的侵略罪行,抒发了词人身逢乱世的“黍离之悲”。词前有一“小序”,在构思、意境上有人认为这是“与词犯复”。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说:“白石好为小序,序即是词,词仍是序,反复再现,如同嚼蜡矣。”语虽尖刻,却正中其失。

       扬州,自从隋代开凿运河之后,成为了南北运输的要道,商贾云集,珠帘十里。而南宋王朝南渡后,金人屡次渡淮,扬州变为残破不堪。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虽已时隔十五年了,但经过扬州时依然“荠麦青青”,疮痍满目,不禁追忆丧乱,“感慨今昔”,表露出对国家衰亡的悲痛。虽然情调凄怆,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文本解读 谋篇立意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黍离》之悲,即事写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抒发了内心的 1 姜夔扬州慢教案

       制:郭建设

       共5页

       第2页

       郁愤,表达出一片爱国深情。

       层次结构

       上阕纪行写景,以反衬起笔,概写劫后扬州的荒凉。

       下阕运用联想,伤今怀古,不胜家国《黍离》之悲。分析鉴赏

       【原文——序A】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讲解】淳熙:淳熙(1174年-1189年)是南宋皇帝宋孝宗的第三个和最后一个年号,共计16年。淳熙十六年二月宋光宗即位沿用。丙申:丙申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33个;前一位是乙未,后一位是丁酉。论阴阳五行,天干之丙属阳之火,地支之申属阳之金,是火克金相克;丙申年,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33年称“丙申年”;以下各个公元年份,年份数除以60余36,或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3,除以12的余数是9,自当年立春起至次年立春止的岁次内均为“丙申年;丙申月,天干丙年和辛年,立秋到白露的时间段,就是丙申月。至日:指冬至、夏至(南至日);这里是冬至日。霁:雨雪停止,天放晴。弥望:满眼;弥,满。——{【译文】熙淳三年冬至这一天,我途经扬州,夜间下雪刚放晴,(早上起来一看)满眼都是荠菜和野麦。}

       【原文——序B】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讲解】则:副词,表示在发现某事时早已如此,或即将如此,相当于“就”、“将”。自: 独、独自。戍角: 边防驻军的号角声。——{【译文】走进城里,四下里看,只见一片萧条景象 独有清冷的河水碧绿,寒气逼人。暮霭渐渐笼罩起来,守城的士兵吹起号角,声如悲鸣。} 【原文——序C】予怀怆然,感慨(于)今昔,因自度此曲。【讲解】怀:心中意。今昔: 指今昔之变。因:连词,于是,就。度:谱写[乐曲]。——{【译文】我心里(十分)悲痛,为今昔的变化而感慨,于是自作此曲。} 【原文——序D】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讲解】《黍离》:本为《诗·王风》中的篇名;《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閔 宗周 也。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閔 周 室之颠覆,徬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遂用作感慨亡国之词。——{【译文】诗人萧德藻认为有对于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明确】小序语言洗练,音节凄婉,不啻是一篇声情兼美的小品,它交代了词写作的具体时间、创作原因及老师的评价。

       【原文——词】淮左名都dū,竹西佳处,解鞍少shǎo驻初程。【讲解】淮左:淮河 以东地区。左,东面,古人在方位上以东为左。都:dū大都市。竹西:亭名;在扬州城北门外。少驻:shǎo zhù短暂停留。初程:刚开始的旅程。——{【译文】在淮水东面的名都(扬州)的竹西亭这个曾经十分宜人的美好去处,(我)解下马鞍稍作停留,这是最初的行程。}

       【明确】起笔写小驻“名都”扬州。本来作品主题的主调是感时伤乱,而起笔不写扬州的荒芜景象,却着笔于忆旧: 先点出“名都”,再借用杜牧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中的赞语,以“佳处”来点染,只八个字,概写了昔日扬州的繁华。接下去,写“解鞍少驻”既突出了对名城风华的仰慕,又表明忆旧是为了伤今。那么,概写昔日扬州的繁华又为了什么呢? 【原文】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讲解】春风十里:代指昔日扬州的繁华街道;有典故——唐人杜牧《赠别》诗有“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豆蔻句:喻处女,后因称十三四岁女子为豆蔻年华。“荠麦青青”:定语后置句 ——{【译文】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的句子。——经过杜牧所说的“春风十里扬州路”,现如今全是荠菜和野麦一派青青。} 【明确】只用十个字概括了扬州浩劫之后的荒凉。一方面用“春风十里”和上句“竹 2 姜夔扬州慢教案

       制:郭建设

       共5页

       第3页

       西佳处”互相呼应,铺叙昔日扬州的繁华,反衬今日扬州的荒凉;另一方面,用“尽荠麦青青”铺写荒凉景象,一个“尽”字,以夸张手法突出景物全非的思绪,情调低沉。同时“荠麦青青”的情景又和《诗经•黍离》“彼黍离离”相吻合,从而真切地表达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伤感,含义是丰富的。

       然而是谁造成这样的荒凉呢? ——要进一步揭示扬州变化的原因。

       【原文】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讲解】胡马窥江:指事——宋高宗建炎三年和绍兴三十一年,金兵两次南侵,窥伺欲渡长江,扬州均遭焚掠。废池:荒芜、衰败的城池。乔木:高大的树木。兵: 战争。——{【译文】自从胡人的军队窥伺(南侵)长江离去之后,连那荒芜衰败的城池和几株大树还是厌恶谈起(那场)战争。} 【明确】很明显,“春风十里”只剩“荠麦青青”,一切繁华景象,自是荡然无存;“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人们心情的沉重,也就可想而知了。触景伤情,既怨外敌的入侵,又伤国势的衰落,思想感情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上阙的结句,感情更见沉郁。

       【原文】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讲解】清角:清越的号角。——{【译文】渐渐地,黄昏降临。驻军那凄清的戍角在寒风中吹响,全是(回荡)在一座空城。} 【明确】紧承上句,按时间的推移,景物的转换,进而捕捉景物特色,借景以抒情。这里用“渐黄昏”渲染了沉郁的气氛,与上文配合,使“黍离之感”更加浓烈;用“清角吹寒”增添了悲凉的色彩,同时与“犹厌言兵”相呼应,更见忧心忡忡!“都在空城”一个“都”字,突出了景况荒凉的幅度;“空城”一词不仅写出空荡荡的劫后惨象,满目凄凉,不堪回首,而且对国事前途的渺茫,蕴蓄着无限的哀婉。

       【小结】上阙: 小驻“名都”,感慨今昔。

       上片由“名都”、“佳处”起笔,却以“空城”作结,其今昔盛衰之感昭然若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虚处传神,城池荒芜、人烟稀少、屋宇倾颓的凄凉情景不言自明,这与杜甫的“城春草木深”(《春望》)用笔相若。“春风十里”,并非实指一路春风拂面,而是化用杜牧诗意,使联想当年楼阁参差、珠帘掩映的盛况,反照今日的衰败景象。“胡马窥江”二句写金兵的劫掠虽然早已成为过去,而“废池乔木”犹以谈论战事为厌,可知当年带来的战祸兵燹有多么酷烈!“清角”二句,不仅益增寂凄,而且包含几多曲折:下有同仇敌忾之心,而上无抗金北伐之意,这样,清泠的号角声便只能徒然震响在兵燹之余的空城。

       下阙紧承上阙,运用联想对比,进一步抒发情怀。

       【原文】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讲解】俊赏:卓越的鉴赏力。算:推测;料想。而今:如今,现在。须:必得,应当。——{【译文】杜牧善于游赏,料想(他)今天重游到(此)(也)一定(大)惊。}

       换个开头,从杜牧身上落笔。为什么这样写?

       【明确】一方面,因为杜牧吟扬州繁华的诗篇为后世所传颂;另一方面,正是扣合上文,以杜诗为背景,使昔日的繁华与眼前的衰败作对比。的用意是赞杜郎,伤时世。“算而今”是以设想的形式抒发怀古伤今的感慨,又呼应上文的“竹西佳处”、“春风十里”,为盛衰之变作印证,痛惜“名都”的沉沦。

       【原文】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讲解】纵:<连> 纵然,即使。豆蔻:上述《赠别》诗中“豆蔻梢头”句,这是名诗名句。工:精巧,精致。青楼梦好:指事——杜牧有关写“青楼梦”的名诗名句,杜牧《遣怀》诗“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解释-遣怀:抒发感触甚深的情怀。落魄:漂泊,作游乐解。楚腰:《汉书•马廖传》:“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人。”后称细腰女子为腰。掌中轻:《飞燕外传》:“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此处均指苗条轻盈的扬州歌女。一二句意谓:游乐江湖,携酒来往;苗条歌女,浅斟低唱。一觉:一旦醒悟。扬州 3 姜夔扬州慢教案

       制:郭建设

       共5页

       第4页

       梦:《杜牧别传》载:“牧在扬州,每夕为狭斜游,所至成欢,无不会意,如是者数年。”赢得:落得。青楼:豪华精美的楼房。此处指妓院。薄倖:《辞海》注:“犹言薄倖情,负心。”三四句意谓:扬州多年醉生梦死的生活,如今已经觉醒;尽管落得一负心郎之名。也任凭歌女去埋怨我的薄情。”赋:念诗或作诗。——{【译文】纵使(他)诗才横溢,写出“豆蔻梢头二月初”那样工致的词句,描绘出“十年一觉”的青楼美梦,于今再也写不出(我此时悲怆的)深情。} 【明确】杜牧的《赠别》诗、《遗怀》诗是他题咏扬州的名作,这里用“难赋深情”翻进一层,加深了感慨;同时以杜牧自况,纵有满怀风情,也不能不为名都残破的哀怨所淹没了,“黍离之悲”达到进一步的深化。—— 接下去,从设想转入现实,推展开去,情景交融,情调更为凄清。

       【原文】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讲解】二十四桥:故址在 江苏省 扬州市 江都县 西郊。唐 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簫?”《方舆胜览》谓 隋 代已有二十四桥,并以城门坊市为名。宋 韩令坤 筑州城,别立桥梁,所谓二十四桥或存或废,已难查考。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杂志》:“ 扬州 在 唐 时最盛。旧城南北十五里一百一十步,东西七里三十步,可纪者有二十四桥。最西 浊河 茶园桥 „„自 驛桥 北河流东出,有 参佐桥,次东水门,东出有 山光桥。”系指 扬州 城外西自 浊河桥 茶园桥 起,东至 山光桥 止沿途所有的桥。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冈西录》则以为:“ 廿西桥 即 吴家砖桥,一名 红药桥 „„《扬州鼓吹词序》云:是桥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簫于此,故名。或曰即古之二十四桥,二説皆非。”后用以指歌舞繁华之地。波心: 河心,这里意为水波。——{【译文】二十四桥仍然存在 水波荡漾,清冷的月亮映照其中,悄然无声。}

       【明确】这里融情入景,以景衬情。特别是点化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诗意,融入新的境界,情意婉转,娓娓动人。这里以“仍在”点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感慨,以“波心荡,冷月无声。”描摹名都的空寂寥落。其中一个“荡”字勾联名桥、冷月,静中有动,含情脉脉,似乎是在默无声息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从而形象地衬写了盛衰兴亡的巨变,勾勒出一片凄清的景象。这景象和上阙的“黄昏”、“空城”互为呼应,融为一体。随着时光的推移,景象愈写愈凄凉,情感也越来越沉重了。这种层层深入的写法,表达了深沉的忧国心情,——结句也富于余味。

       【原文】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讲解】念:惦记,常常想。桥:二十四桥有两种说法,一为是24座桥,开明桥是其中之一;一为一座桥的名字,即吴家砖桥,因为古时有24个美人吹箫于桥上而得名。红药:芍药花;扬州芍药曾被称为天下奇花,相传开明桥左右,春天芍药花市甚盛。知: 犹不知,肯定用为否定。年年: 一年一年,年复一年。为谁生:指无人重视,自生自灭。——{【译文】想(那)开明桥两岸的红色芍药盛开,也不知年年为谁而开,为谁而生?}

       【明确】结句仍以委婉的手法抒情,妙在联想名都名花,化景物为情思,托名卉寄哀怨。从浅处看,空城寥落,红色芍药年年开放,竟无人观赏,有“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岑参诗句)的感慨,以点染当时扬州的荒寒。叹名花“知为谁生”,进一步抒发了花开花落“人不知”的感慨。结句仍以黍离之悲收束。

       下阙: 设想杜牧重来,难赋深情。

       词的下片,进一步从怀古中展开联想:晚唐诗人杜牧的扬州诗历来脍炙人中,但如果他重临此地,必定再也吟不出深情缱绻的诗句,因为眼下只有一弯冷月、一泓寒水与他倘佯过的二十四桥相伴;桥边的芍药花虽然风姿依旧,却是无主自开,不免落寞。尤其“二十四桥”二句,愈工致,愈惨淡,可谓动魄惊心。萧德藻认为此词“有黍离之悲”,的确深中肯綮。

       姜夔扬州慢教案

       制:郭建设

       共5页

       第5页

       #小结:

       (一)写作特点

       这首词以今昔对比的手法写景抒情。一开始就将扬州作了今昔对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概写了昔日扬州的繁盛;而待词人“过春风十里”,则“尽荠麦青青”,昔日花团锦簇的繁华长街,已面目全非,呈现出一片荒凉景象,这里盛衰对比,何其强烈。在这种昔盛今衰的对比景物描写中,抒发了词人对国事的痛惜伤感之情。在昔盛对比时,“昔”与“盛”用的是虚笔,“今”与“衰”用的是实笔。它以“虚”为陪笔,用以衬“实”;以“昔”为陪笔,用以衬 “今”;以“盛”为陪笔,用以衬“衰”。如此比衬,虚实相生,而以反映现实为中心,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其“感慨今昔”之情,也就表现得十分强烈。

       (二)对本词的评价: 对“黍离之悲”的理解: 所谓“黍离之悲”,即作品中的寄慨很深的家国之恨。《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序》中称: 《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周庙室,尽为禾黍,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后来就用“黍离之悲”表示家国残破之痛。词的上、下阙各有侧重,通篇与词前小序结合,紧扣驻、看、闻、想以抒发“黍离之悲”并运用联想用昔日的盛况反衬今日的荒凉,构想巧妙,对比强烈,情景相生,色彩鲜明,加上又精通音律,注重词法,写来音调和谐,辞句精炼,委婉含蓄,结构严密,体现了婉约派的词风。

       由于生活和思想的局限,情调过于低沉。

       附:

       “二十四桥” 古传几种说法。古之二十四桥在历史上已颓圮于荒烟衰草。但据报载,近年扬州市经过规划,又重建了二十四桥景点,一座飞檐翘角的楼台亭阁已在瘦西湖畔耸起;近年中秋节,扬州还举办了中国扬州二十四桥金秋赏月会,接待海内外宾客,如今二十四桥已成为新的浏览胜境了。扬州新近修复了二十四桥景区,它由二十四桥玲珑花界、熙春台、单孔石拱桥及望春楼四部分组成。其中,石拱桥呈玉带状,长24米,宽2.4米,24根玉石栏杆围以两侧。看来,这一新建景区是采用桥名“二十四”之说了。

第四篇:《扬州慢》(姜夔)诵读课设计(范文模版)

       姜夔《扬州慢》诵读课设计

       周代兴

       476067924 对于中学古诗词教学,笔者从现实中和网络上观摩过不少课程,从青年教师优质课到名师示范课,也曾被花样翻新的过程设计所打动,抑或为学生高水平的展示所折服,无一例外,所有的教学展示都注重了学生的诵读,但在教师对诵读过程的指导方面,基本上都是正字音、划节拍或者以教师范读包办一切,而把应有的诗词声韵知识介绍弃之不顾——说句实话,笔者并没有发现令人耳目一新的教法,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基于此,以词人姜夔的《扬州慢》为例,笔者设计了该节诵读指导课,尽管是以诵读指导为主,但为了保证中学课堂三维目标呈现的完整性,本设计也少不了对艺术手法的赏析指导和对词人情感的体会教学,因此,它就与从音韵学角度讲诗词的大学课堂区别开来了,私以为还是比较符合中学语文课堂要求的。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姜夔其人和本词的创作背景;读,读准字音,准确划分节奏,熟读成诵;准确翻译原词字、词、句的意思。

       2、通过教师引导讲解,能区分洪声韵、柔和韵、细声韵的韵脚并明了各韵种表现的不同情感,并能在本词中加以分析说明;能够独立赏析“移情”、“用典”、“对比”、“虚实结合”等手法。

       3、体会词人的悲痛心情。

       二、教材分析:姜夔的《扬州慢》是一首经典宋词,是的自度曲,并有流传于世的曲谱。因而这首词在音律方面尤为讲究,在讲解时不宜串讲词意,而应从分析声律之和谐入手。

       三、学情分析:经过对必修四宋词单元的学习,学生对词的意境把握已有初步基础,传统的串讲学习法对学生来说已经失去吸引力,而从指导诵读、分析韵律、感受声律的角度来引入教学,是一种新鲜的学法,学生乐于学,教师乐于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唐安史之乱中,诗人杜甫曾经漫步曲江畔,看到经战火焚烧后的都城,不由得发出了“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的沉痛感慨,那么四百年后,北宋词人姜夔来到同样惨遭兵燹的扬州路上,会有怎样触景生情、抚今追昔的感受呢?接下来,我们通过诵读来赏析词人的经典之作《扬州慢》加以了解。赏析文学作品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和写作背景!

       (设计意图:以学生耳熟能详的杜诗导入新课,显得自然,把有相似经历的诗人杜甫和姜夔联系起来,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介绍: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今江西鄱阳人。小时候随父宦居汉阳,一生浪迹江湖,终身未仕。博学多才,工诗词、善书法、精音律。词作擅长以健笔写柔情,风格“清俊峭拔”(PPT展示“清俊——风格清新隽永”、“峭拔——字体或笔墨雄健挺秀”)。原词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冬至日,词人当时途经扬州,目睹金军南侵后经战火焚烧的扬州,呈现一派萧条的景象,有感而作,书写对昔日繁华之景的怀念和对当前扬州城残破荒凉之景的哀思。

       (设计意图:要充分理解诗词并进入意境,需要了解身世和创作背景,即为“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另外,教师要在此处补充说明南宋张炎对姜词风格的经典概括“清空骚雅”和“超逸空灵”。)

       (三)诵读指导

       1、初读原词,体会情感

       (设计意图:先省略词序,要求学生直接读正文,时间两分钟。目的是让学生先感受本词词韵之讲究,而词序主要是对内容的补充说明,在此处学习讲解,易堕入串讲的窠臼。)

       要求一:找出词中押韵的韵脚字。

       明确:程、青、兵、城、惊、情、声、生。押eng、ying韵。从声调上来讲,押平声韵,平声韵效果——韵味悠长,余味无穷。(补充仄声韵,举例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拓展:有学生质疑eng和ying是否是同一个韵脚,教师要做说明,依《中华新韵》,此二韵同属“庚清”韵。)

       要求二:感受本词韵脚eng、ying发音有什么特点?对词人抒发情感有何帮助?结合学过的李清照《声声慢》的韵脚,说说二者抒情效果的不同之处。明确:从发音强度上来讲,该组韵脚字属洪声韵,适宜抒发慷慨激昂、沉郁顿挫和豪迈雄壮的感情。洪声韵另有:寒前(an)韵,唐江(ang)韵,人勤(en)韵,庚东(ong或eng)韵,发花(a)韵。(补充:李清照《声声慢》韵脚字为“觅、凄、息、急、识、积、黑、滴”,发“i”音,属细声韵,适宜抒发凄恻、哀婉、缠绵悲苦的感情,细声韵另有皆学(e),飞堆(ei),支齐(-i、er、i或u),姑苏(u)。另有柔和韵开怀(ai),豪条(ao),波歌(o或e),侯求(ou),适宜抒发舒缓、轻柔悠扬的情感。)

       要求三:结合所讲押韵知识和本词的押韵情况,再读原词,感受声律之美。(设计意图:诗词读来音韵齐整,朗朗上口,学生往往不知其所以然,在如此引导之后,学生明白就里,对于激发兴趣和指导自学有良好作用,再辅以诵读,自然可以更好地感受音韵之美。)

       2、给各句划分节奏并注音,看平仄对仗情况

       要求一:一边小声朗读,一边给原词注音,并标出平仄,划分节奏,时间两分钟。)

       明确:现代汉语的一二声作平声,三四声作仄声,依据所标音调,不难划出平仄,如前三句平仄为“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节拍上,原文四字句的划分为两个节拍,即22拍,如“淮左/名都”;六字句的为三个节拍,即222拍,如“解鞍/少驻/初程”;五字句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为三个节拍,即122拍。

       平仄情况示例: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设计意图:词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一方面因为押韵,另一方面因为读音平仄间杂,对仗严整,对此,学生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理清平仄之后再读,就是有的放矢了。)

       要求二:明了读音的节奏和平仄之后,再次朗读原文,体会节奏起伏变化、回环往复之美。找出词中“上去声”和“去上声”联用的情况,并细读体会其中妙处!

       明确:“去上”“上去”音连用,如“废池”“犹厌”“杜郎”“重到”“难赋”“仍在”,会使句子读起来更为连贯圆润、抑扬顿挫。(拓展:“去声由高到低,上声由低到高。故必上去或去上连用,乃有累累贯珠之妙。”——现代词学家·夏承焘《唐宋词字声之演变》。“盖上声舒徐和软,其腔低;去声激厉劲远,其腔高,相配用之,方能抑扬有致。”——清·万树《词律.发凡》)

       要求三:体会“窥”“江”“去”三字连用以及“犹”“厌”两字连用在诵读和表情达意上有何效果?

       明确:“窥”“江”“去”三字都借助牙齿发音,用齿音表达细腻感情,在此处抒发词人心怀切齿之痛;“犹”“厌”两字发喉音,借用喉头发音表达悲痛哽咽之情。

       (设计意图:古人写诗作词,选字必不平凡,或者苦心经营,如杜甫“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贾岛“两句三年成,一吟泪双流”,或者功到自然成,“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音乐家姜夔作词所用字也必定经过苦苦推敲或者因为稔熟音律而手到拈来,在引导学生赏鉴的时候,通过字词的发音分析,让学生能够深入而自然地体会词人情感。)

       3、学生试读,教师点评并做范读

       (设计意图:学生试读大多都能读准字音和把准节奏,但由于不解词意,因而在语调情感的把握上不够准确——这为下一个环节“赏析词作的艺术手法”提供了一个间接导入,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通过两三个学生的朗读对比和教师点评,能让全班同学把握诵读要领,避免错误。另外,由于该词有词调歌曲传世,教师可范读可唱读,而唱读对于学生来说尤为新鲜有趣,更易于调动学生兴趣。从课堂反馈来看,通过音韵的细致分析,加以教师范读,学生顿时兴致盎然,十分投入。)

       (四)鉴赏词中所用的艺术手法,体会词人感情

       (设计意图:严格来说,本部分并不属于诵读指导课的内容,但要知道,诵读只是形式,是兴趣导入,是语感提升,学生再怎么熟读成诵,要不明白诗意、不了解词人艺术技巧的有意运用,是无法登堂入室,进入真正的诗的境界的。因此,让学生通过对背景知识的了解,从而知人论世,然后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深刻体会词人的悲痛心情;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熟谙常见的艺术手法,并能够活学活用,掌握相关手法。)

       1、提问:请大家齐读小序,该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

       明确:小序交代了作词的时间“淳熙丙申至日”,地点“维扬”、人物“予”,景物“夜雪”“荠麦”“寒水”“戍角”,环境“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词人当时的感情“悲”“怆然”“感慨今昔”。

       (拓展:教师引用并讲解“黍离之悲”的典故——出自《诗经·王风·黍离》,讲的是西周灭亡后,一遗老从洛阳返回旧都,看到原先宫室尽成废墟,废墟上长满了庄稼,不禁感慨涕泣,伤感故国,悲从中来。)

       (设计意图:鉴赏艺术手法和体会情感时再读小序,有助于对内容的把握,让学生达到恍然大悟的效果,更能加深印象。)

       2、提问:纵观全词,结合解释,金兵南侵前的扬州和诗人杜牧笔下的扬州有何不同?通过二者的对比,达到何种效果?

       明确:金兵南侵前的扬州和杜牧笔下的扬州是“名都”“佳处”“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二十四桥明月夜”,而今词人所见的扬州是“尽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空城”“冷月无声”。效果在于,一是通过今昔对比,以昔日的繁华反衬今日的萧条,抒发词人对当前朝廷对外敌侵略不作为的愤恨,以及对战争的厌倦和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二是以乐景写哀情,加重了悲哀的程度。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词作的熟读和理解,发现词人运用的对比、反衬手法表现如今维扬的衰颓之势,进而体会词人悲愤、哀痛的情感。)

       3、提问:对战争的厌倦,并未直接言说,而是通过景物表述出来,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样写,有何效果?

       明确:通过“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表述出来。效果在于,运用拟人手法,移情于物,让表情达意显得含蓄而深沉。其他例子如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王维《相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设计意图:此问题的设计,重在引出“移情于物”的表现手法,引导学生体会词人含蓄深沉而哀婉的心情,同时,联系所学诗词,用该手法分析相关内容,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4、手法拓展

       提问:本词抒情除了运用移情手法,还可概括那些艺术手法?

       明确:(1)从感官角度,借视觉“荠麦青青”“空城”“废池乔木”等、触觉“寒”和听觉“清角”“无声”来表达感情;(2)从虚实角度来看,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即从前扬州的“佳处”为虚,当前扬州的“空城”为实;(3)从用典角度看,词中化用杜牧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设计意图:就本词来说,主要要给学生介绍的就是移情于物的艺术手法,但也要对其中涉及的其他常见艺术手法做引导概括,如视觉、听觉和触觉的结合,虚实结合,用典这几个方面,以丰富学生的积累,提高鉴赏能力。)

       (五)作业布置

       请把该词中化用的杜牧诗歌搜集完整,并作对比阅读!

       (设计意图:诗人杜牧在扬州的风流往事与当时扬州的繁华盛世是分不开的,而白石老人笔下“荠麦青青”“废池乔木”的扬州是与惨遭兵燹的衰败扬州分不开的,让学生课后自己想法搜集杜诗,既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搜集资料的能力,更能让学生接近历史、走近诗人,提升其诗词鉴赏水平,)

第五篇:姜夔《扬州慢》教学设计-公开课

       姜夔《扬州慢》教学设计

       方案一:借助《扬州慢》指导读词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因为喜欢一座城,所以为她写下一首歌,于是

       盐城有《盐城》,成都有《成都》,上海有《上海滩》,北京有《北京北京》,大理有《去大理》,大丰有《大丰》,扬州有

       《扬州慢》

       或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扬州,那么扬州城在南宋词人姜夔的眼里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今天我们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扬州慢》。

       二、方法指引

       《扬州慢》是一首词,我们拿到一首词,该如何读它呢? 1.读准字音 2.读出意思 3.读出情感 4.读出问题

       三、按上述四个“读”理解和分析词作。

       (一)读准字音

       1.让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词作,了解内容。2.提人朗读,其他同学注意他的读音是否正确。

       3.集体朗读,教者注意听其中不合拍的读音,结束后进行纠正和强调。

       (二)读出意思

       1.根据书下解释、借助工具书,理解词意,圈出不懂的地方。2.质疑讨论。

       3.根据内容探讨下面的问题。

       (1)小序中交待了词作的()()()和千岩老人的()。(2)词人进入扬州成,看到、听到、想到了什么?

       (三)读出情感 和学生探讨如何读出 方法: 理解内容 把握词作情感

       利用停顿、节奏、重读、轻读、语气语调等方法表达出来 学生试读,师生评论,教者点拨。听音频朗读,评价朗读者的处理方法。

       (四)读出问题 1.读了这首词,你有怎样的疑问?(学生质疑,师生探讨解答)2.老师的问题:

       (1)诗歌的本质是抒情。这首词抒发的是“黍离之悲”,那么他是如何表达出这种情感的呢?(2)有人说,这首词里写了两个人的两座城。请你解释一下这个结论。

       (3)想象是创作和鉴赏必不可少的能力。在这首词中只是设想一下杜牧“重到须惊”的心理,现在我们再往前一步,来一次穿越,如果南宋的姜夔在扬州城里遇见唐朝的杜牧,他们之间会有一场怎样的对话呢?

       请大家两人一小组,一个是“姜夔”,一个是“杜牧”,模拟一下。

       四、拓展延伸

       问题:是谁令昔日繁华的扬州城如此残破?人们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城市废墟? 预设:

       (1)是金人的野蛮入侵,更是南宋王朝懦弱投降的结果

       (2)在姜夔所处的南宋时期,宋金局势相对“承平”,小朝廷偏安一隅,文恬武嬉,对金人铁蹄践踏下的扬州等地区不闻不问,抗战派呼声渐趋微弱,国家风雨飘摇,民不聊生,满目疮痍。

       时年21岁的姜夔,身为一介布衣,却心怀黍离之悲,家国之思,令人低回不尽。

       千百年来,无论是“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苗儿也在长。走上旧地脚步缓,心里只有忧和伤)的悲吟慨叹,还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英勇豪迈;无论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的赤胆忠心,还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壮怀激烈;无论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义无反顾,还是“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情辞激越,他们都心怀一腔爱国热忱,挺直中华民族的脊梁!

       五、推荐阅读

       陶映竹《论姜夔词对前人作品的创作接受》 刘楷《赋到沧桑句便工——姜夔〈扬州慢〉赏析》 洪烛《扬州慢》

       上完这节课,我有两点感受:1.时间控制前松后紧,该让学生发挥的地方用时不足。2.模拟对话学生上台后冷场,这个教学设计是否可行? 听课者意见:

       1.四读法,有贴标签之嫌,课堂结构不灵动,缺乏生成,比较僵化。2.应该寻求一个突破点,进行课堂探究性学习。经过几天紧张的修改和调整,第二个方案终于出来了。

       方案二:揣测学情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因为喜欢一座城,所以为它写下一首歌,于是 大丰有《大丰》,成都有《成都》,盐城有《盐城》,上海有《上海滩》,大理有《去大理》,扬州有 《扬州慢》或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扬州,那么在南宋词人姜夔眼里它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今天我们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扬州慢》。

       二、文本研习

       (一)朗读理解

       1.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初步了解内容。2.提人朗读,师生共同正音。

       3.让学生对照解释理解词意,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解决两个问题:(1)小序主要交待了哪些信息?有何作用?

       (2)阅读词的上下阕思考,词人进入扬州城后看到、听到、想到了什么?词人想借此表达什么? 参考答案:

       (1)小序交代了词作是时间、地点、写作缘由和千岩老人的评价。介绍写作的背景,便于读者把握的写作意图和词的主旨。

       补充“黍离之悲”出处: 《诗经•王风》节选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释意:

       行迈:行走。靡(mǐ)靡:行步迟缓貌。中心:心中。摇摇:心神不定的样子。

       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苗儿也在长。走上旧地脚步缓,心里只有忧和伤。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悠远的苍天啊,这是什么人啊?

       这首诗主要写周朝的大夫行役至旧都,过访故宗庙宫室时,见到的一片庄稼,当年的繁盛奢华不见了,不胜感慨,哀婉悲伤地表达故国之思。

       (2)看到——荠麦青青、废池乔木、二十四桥、波心荡冷月无声 听到——清角吹寒

       想到——杜郎重到须惊,难赋深情;红药年年生发 词人想借此表达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感慨,黍离之悲。4.再次提人朗读诗歌,鼓励学生读出情感。5.听音频朗读,感受朗读者的情感处理。

       (二)品读探讨

       1.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通过阅读,这首词中最打动你的是哪一句或者哪个词?理由是什么?(请写在书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鉴赏,体悟诗歌的情感美和艺术技巧)补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犹厌言兵”的“厌”字,写得极其传神。意谓扬州遭兵火后,荒废的池沼、尚存的大树,至今仍厌恶谈论战事。“无数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亦无此韵味。” 2.有人说,这首词里写了两个人的两座城。请你解释一下这个结论。预设:

       杜牧笔下的扬州——繁盛 富丽

       淮左名都

       竹西佳处

       春风十里

       青楼梦好

       二十四桥 玉人吹箫

       姜夔眼前的扬州——衰败 萧条

       荠麦青青

       废池乔木

       冷月无声

       桥边红药无人欣赏 追问:如何理解《扬州慢》词中杜牧诗句的引用?

       明确:状写扬州之繁华无出其右者,一方面自己可省却许多笔墨,更重要的还可引发读者美好的回忆,反衬当今的萧条败落,在对比中表达出的“黍离之悲”。

       想象情境:

       想象是创作和鉴赏必不可少的能力。在这首词中词人只是设想了一下杜牧的“重到须惊”,现在我们再往前一步,来一次穿越,如果南宋的姜夔在扬州城里遇见了唐朝的杜牧,他会对杜牧说什么呢?(请你写下来,不少于30字)

       三、拓展延伸

       问题:是谁令昔日繁华的扬州城如此残破?人们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城市废墟? 预设:

       (1)是金人的野蛮入侵,更是南宋王朝懦弱投降的结果

       (2)在姜夔所处的南宋时期,宋金局势相对“承平”,小朝廷偏安一隅,文恬武嬉,对金人铁蹄践踏下的扬州等地区不闻不问,抗战派呼声渐趋微弱,国家风雨飘摇,民不聊生,满目疮痍。

       时年21岁的姜夔,身为一介布衣,却心怀黍离之悲,家国之思,令人低回不尽。

       四、指导背诵

       “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姜夔的这份忧伤穿越840年的风霜,透过文字扑面而来,就让我们再次朗读一下这首词,感受他那深沉的家国情怀吧!

       指导学生运用首字背诵法背诵词作。

       五、推荐阅读及作业

       陶映竹《论姜夔词对前人作品的创作接受》 刘楷《赋到沧桑句便工——姜夔〈扬州慢〉赏析》 洪烛《扬州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