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的词法和句法——常识

第一篇:现代汉语的词法和句法——常识

       现代汉语的词法和句法

       现代汉语有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语法体系,学习起来会令人感到枯燥乏味,故人们往往疏而远之。甚至有人说,语法没什么实际用处,不懂语法照样能写好文章。诚然,写文章不必一味拘泥于语法的限制,但不等于写文章可以不懂基本的语法知识。只要我们仔细地阅读在各类媒体上发表的文章,就不难发现有明显语法错误的病句比比皆是。因此,要想在作文时能准确而规范地使用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不学一点基本的语法知识,是不能如愿以偿的。现代汉语语法的基本内容包括汉字的特点,字词句的区别、联系及其使用规则,以及字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变化规律等等。囿于篇幅和笔者的水平,本讲只能着重而简略地讲一讲现代汉语中通用的词法和句法这两大问题。(上篇讲词法,下篇讲句法。)

       (一)词

       法

       词法,即运用词语必须遵循的一般语法规则。所谓“一般语法规则”,即人们约定俗成并为人们广泛认可和应用的语言文字的规范。在《词语的运用》一讲中我们已经进过,词语是具有实在意义并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因此,我们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从学习词语开始,首先应该学一点词法的基本知识。接下来,我想择其要讲两个问题:词语的构词方式,词类和词的兼类。

       〔1〕 词语的构词方式

       现代汉语中的词汇绝大多数是由两个有具体意义的字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古代汉语单音节词居多)。联合式和偏正式是双音合成词的两种主要的构词方式。例如“考试”和“考场”这两个合成词,“考”和“试”的意思相近,合为一个词表示一个意思。这两个字是并列的联合关系,它们的意义没有主次之分。而“考场”则不同,“场”是场所、场地的意思,“考”说明做什么用的场所、场地。其中的“场”是主体,“考”是附加的,起限制、区别的作用。两个字的意思有主次之分。由此可知,如“考试”这类由两个意义并列,不分主次的字构成的合成词,叫联合式合成词。如“考场”这类由两个有主次之分,意义有从属关系的字构成的合成词,叫偏正式合成词。

       联合式合成词又可分为两种情况:(A)由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字并列构成。例如“土地、城市、房屋、戏剧、海洋”等等。(B)由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两个字并列构成。例如“收发、开关、买卖、出纳(词中两个字意义相反);方圆、左右、始终、尺寸(词中两个字意义相对)”等等。这里要注意的是,两字意义相反的合成词的意义,代表事物的全面和整体。两字意义相对的合成词的意义,表示一种不确定的抽象意义。此外,还要注意的是,联合式合成词的两个字,有的可以颠倒,意思不变。如“互相”也可写成“相互”。有的则不能颠倒,否则意思就不同了。如“生产”不能写成“产生”。而汉语中的联合式合成词的两个字,绝大多数是不能颠倒的。

       偏正式合成词的构词方式也有两种情况:(A)後一字词是主体,前一个字起修饰限制作用。如“火热、热爱、粉碎、微笑(修饰作用);铁矿、马路、汽车、布鞋(限制作用)”等等。(B)后一个字对前一个字起补充说明作用,表示动作的结果和趋向。如“说明、提高、扩大、改善、抓紧”等等。

       以上所说是合成词的两种主要构词方式,此外还有其他几种构词方式:(A)前一个字表示动作,后一个字表示相关的事物,构成表示动作行为或人和事物名称的词。例如“动员、带头、出席(表示动作行为);司令、领队、导游(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等等。(B)后一个字说明前一个字的情状。如“地震、心疼、性急”等等。(C)前一个字表示事物名称,后一个字表示事物的单位,这类合成词多半成为一种“类”名。例如“布匹、纸张、车辆、船只、诗篇”等等。

       (2)词类和词的兼类——汉语里的每个词都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我们把用法相同的词归为一类,即为语法上的“词类”,也称“词性”。汉语里所有的词按其性质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实词”,即具有实在和明显意义的词。它有两个特点:第一,正因为实词都有具体实在的意义,所以它们只要按一定的规则和顺序组合起来,就可以成为一个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不需要其他辅助的词。如“社会主义、光明、祖国、前途”这四个实词组合成“社会主义祖国前途光明”这个句子,告诉别人一个完整的意思。第二,正因为实词有确定明显的意义,所以说话时可以用某个实词单独回答问题。如用“好”这个实词就可以回答“这篇文章写得好不好”的问题。但虚词就不一样,因它们没有实在、明显的意义,所以既不能用几个虚词组成一个句子,更不能用一个虚词回答问题。虚词只有跟实词或其它词组发生联系时,它的意义和作用才能显示出来。比如说,“了、的、吧”这三个虚词,要单独说出它们的意义比较困难,然而一旦跟实词“读”和“书”发生联系,成为“读了书”、“读的书”、“读书吧”,就能分别显示出它们的不同意义了。

       为便于正确地用词造句,人们把实词和虚词进一步分类。实词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五类;虚词可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在这十个词类中,有些词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和上下文关系中,往往具有两类或两类以上的语法功能。比如一个动词,它既可以作动词,又可以作名词。例如“报告情况”或“起草报告”,前者的“报告”是动词,后者的“报告”则是名词。另如“绿色食品”和“春风又绿江南岸”,前者“绿”字是形容词,后者的“绿“字则是形容词和动词两种属性兼而有之,即“词的兼类”。现将词类方面的语法知识详述如下。

       有关词类的语法知识,我想着重讲一讲具有实用意义的各种词类的语法特点,也许能有助于大家在运用词语时不至于产生明显的语法错误。

       (A)名

       词——名词可以受数量词的修饰,数量词一般用在名词前面。但有时为了强调和凸出名词的意义或诗词作品中韵脚的需要,也可将数量词用在名词的后面。如“三个人”可说成“人三个”;“四项原则”可说成“原则有四”等等。名词一般不“不、很、也、最、非常、十分、极其”等表示程度、范围、时间、肯定、否定等意义的副词的修饰。如不能说“不工人、很农民、也机器”等。表示方位的名词,如“上、下、前、后、里、外、以前、之后、东面、西面”等等,一般用在名词、动词或词组的后面,表示处所和时间。如“公司里、桌子上、三年前、下班後、长江以北、屋子外面”等等。

       (B)动

       词——动词一般能接受“不、没”这两个特殊副词的修饰,如“不看、没来”等。除了“爱、希望、应该、原意”等能愿动词可以接受“很、非常、极其、十分”等表示程度的副词修饰,一般动词不能单独接受表示程度的副词修饰。例如我们可以说“非常希望”、“十分愿意”、“极其应该”,但不能说“非常控制”、“十分掌握”、“极其调查”。绝大多数动词后面都有一个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宾语)。如“讨论问题”、学习外语”、“撰写文章”等。凡后面能带宾语的动词,叫及物动词。值得注意的是,汉语中有不少动词的后面是不能带宾语的,叫不及物动词。例如“游行、旅游、醒悟、颤抖”等等。不能将不及物动词当作及物动词使用,否则便会造成病句。如我们可以说“喜悦的心情油然而生”,不能说“油然而生喜悦的心情”。有不少将“油然而生”这个不及物动词,误以为及物动词。此外,大部分动词都可以重叠。单音节动词重叠时,第二个音节读轻声。双音节动词一般都按“ABAB”的形式重叠。如“讨论”重叠为“讨论讨论”。表示愿望、可能、必要等意义的能愿动词,如“要、能、能够、可能、会、应该、必须、肯、敢、值得、原意”等。这些能愿动词在用法上和一般动词的不同点是:它们不能直接和名词组合,只能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充当修饰成分,例如“要漂亮、爱清洁、能说会道”等等。这类在动词前面起辅助作用的词,叫“助动词”。还有一类动词,如“来、去、起来、下去”等,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充当修饰成分,表示动作的趋向。如“跑来、走去、站起来、倒下去”等等。这类在动词前面起辅助作用的词叫“趋向动词”。

       (C)形 容 词——形容词一般都可以接受表示程度的“很、十分、非常、最”等副词的修饰。如“很坚强、十分流利、非常勇敢、最亲密”等。形容词的这个特点正好与名词相反。形容词多数也可重叠,但重叠的形式跟动词不一样。单音节形容词重叠,第二个音节读阴平调。双音节形容词按“AABB”的形式重叠。例如“清楚-清清楚楚;老实-老老实实”。含有贬义的双音节形容词还有一种特殊的重叠形式,即“A里AB”的形式。如“糊涂-糊里糊涂;马虎-马里马虎;罗嗦-罗里罗嗦”等等。在词的构成上,“可”字可作为形容词的词头,“气”字可作为形容词的词尾。例如“可爱、可怕、可恨”;“土气、洋气、书生气”。从以上两组词例,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词类变化现象,即第一组中“爱、恨、敬”这些单音节动词,前面加上“可”便成了形容词。第二组的“土、洋、书生”单音或双音节名词,后面加上“气”也变成了形容词。我们从中可以明白一些动词和名词加上词头或词尾后,在词性上的变化规律。

       (D)数 量 词——不要以为数量词简单易学,如使用不慎,同样会产生语法错误。数词可分为“基数”和“序数”两大类。前者如“一„十„百„千„万„”;后者如“第一„初二„头一„”等等。基数的使用频率最高,因而也容易出错。基数包括分数、小数、整数、倍数等确定的数字,也包括一部分概数,如“七十上下、二三百、十来(个)、一百多”等等。数词的使用,容易出错的地方有如下几点:

       1/数量的增加可用“倍”或“增长了百分之几”,但减少不能用“倍”,只能用百分比或分数加以说明。2/“以上、以下”用在数字后面表示概数,使用时要注意分清界限。例如“考试成绩60分以上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此句中的“60分以上”和“60分以下”都包括基数60分,那末60分算及格还是不及格,界限没有说清楚。故原句应改为“„..60分以上为及格,不满60分为不及格。”3/“二”与“两”的使用。这两个数词意义上没有区别,但在用法上不尽相同。相同点是,在度量衡单位称数时通用。如“二尺”也可说“两尺”,“二斤”可说“两斤”等等。但“二两”却不能说“两两”。“两”在连续使用时,后面的读“二”,不读“两”。如“两丈二尺”,不能读成“两丈两尺”或“二丈两尺”。不同点是,在序数、分数、小数中只能用“二”,不能用“两”。如“第二”不说“第两”;“老二”不能说“老两”;“十分之

       二、零点二”不能说“十分之两、零点两”等等。如果量词“个、本、只”等前面只有一位数的话,用“两”不用“二”。如“两本书”不说“二本书”;“两个人”不说“二个人”等等。只有少数量词例外,如“位”可以说“二位”,也可以说“两位”等等。“两”有时当“几”解,表示概数,如“说两句、玩两天”,但其中的“两”不能用“二”替代。接下来,再讲一讲量词。

       量词的使用比数词简单得多,这里从略讲几点在具体使用方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什么事物跟什么量词组合,应遵循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不能任意搭配。如“一匹马”不宜说“一头马”,更不能说“一个马”。2/单音量词一般都可以重叠使用,表示多数。例如“个、家、户”可以重叠为“个个、家家、户户”。3/量词中有一个特殊的“俩”字,它的意义等同于“两个”,但“俩”不能与“个”搭配。如“爷儿俩”,不能说“爷儿俩个”。

       (E)代

       词——代词即代替各类实词或副词的词。代词按其所指代的对象不同,可分为三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代词的运用有以下几个需要注意的个例:第二人称代词“您”是你的尊称,但“你”可以用“你们”表示多数,而“您”则不能。第三人称代词有性别的不同。男性用“他”,女性用“她”,有男有女用“他们”,不必用“他(她)们”。另有第三人称的“它”,指代无生命的事物。有时在修辞上为了表达憎恶的感情,可以用“它”来指代敌人。还有一个“牠”,用来特指除人以外的其他有生命的动物。此外,“各”与“每”这两个指示代词都是指全体中的任何一个,这是它们用法上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是,“每”着重表示全体中的个体的共同点,而“各”着重表示个体之间的不同点。例如“每个人都要向雷锋学习”,不能说成“各个人都要向雷锋学习。”此外,汉语中还有一部分“泛指”和“虚指”的疑问代词是不表示疑问的,这是疑问代词的一种特殊用法。例如“什么都不怕,就怕不用心”;“谁的贡献大,就向谁学习。”前句中的“什么”指任何事物,是“泛指”的用法。后句中的“谁”指不确定的人,是“虚指”的用法。

       (F)副

       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肯定或否定等意思,而一般不能用在名词前面的词,叫副词。例如表示程度的“很、极、最、顶、挺、太、非常、异常、十分、极其、格外、过于、更、越、稍微、甚至”等等。表示范围的有“都、总、共、统统、全部、只、仅仅、部分、局部、大多、个别、少数、零头”等等。表示时间或频率的有“刚才、正在、将要、快要、马上、立刻、顿时、方才、然后、终于、经常、往往、再三、一直、向来”等等。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有“准、不、没有、没、别、不行、可以、是否”等等。副词的运用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是,少数副词可以修饰数量词。例如“每一次、仅仅五个”等等。(G)介

       词——经常附在名词或以名词为中心的词组前面,组成介词结构,表示处所、方向、时间、对象、目的等关系的词。例如表示处所、方向的介词有“从、至、自往、朝、向、在、于、由、沿着、顺着”等等。表示时间的有“从、自从、到、在、于、当、逢、正值”等等。表示对象的有“对、对于、连、把、将、跟、同、和、比”等等。表示关联的人和事物的有“对、对于、关于、至于、在于、由于”等等。表示依据的有“按照、遵照、遵循、根据、依据”等等。表示被动的有“被、叫、让、给”等等。表示目的动机的有“为、为了、为着”等等。大部分介词在实际运用中都有与其相搭配的合适词语,使用时要注意选配得当。一般来说,介词是虚词中最易用错的一个词类。

       介词的语法功能有如下几个特点:1/介词结构可以充当动词的修饰成分。如“共产党把我们从火坑里救了出来。”句中的“把我们”和“从火坑里”这两个介词结构,都是修饰动词“救”的。2/“被、叫、给、让”等介词,可以直接附在动词前面,表示它前面的名词受它后面动词的支配和影响,形成句子的被动式。例如“敌人被消灭了。// 问题叫他解决了。// 书给他读烂了。// 人民让贪官给害苦了。”等等。3/“在、于、往、自、向”等介词,可以附着在动词后面,表示它后面的名词与它前面的动词相关联,接受它前面动词的影响。例如“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 长江发源于青海省的巴彥客拉山麓。// 飞机飞往北京。// 歌声来自大草原。// 人群涌向天安门广场。”4/“在、向、比、为”等具有介词和动词两种功能。它们在句子中组成介词结构充当修饰成分时是介词,如果充当谓语时便成了动词。例如“我在家看书。”// “我昨天在家。”(前句“在”是介词,后句“在”是动词。)另如“大家向雷锋学习。// 葵花朵朵向太阳。”(前句“向”是介词,后句“向”是动词。)

       (H)连

       词——把词、词组、句子连接起来,说明它们之间种种语法关系的词,叫连词。例如“和、与、跟、同、及、以及、而”等连词,多用于连接词或词组。而“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连词,多用于连接句子。连词没有具体意义,不能独立运用,在语言结构中只有连接作用。使用连词要特别注意它表示哪种关系,比如“跟”字的用法,“我跟他”的“跟”是连词,表示“我”和“他”是并列关系。“我跟他走”的“跟”是介词,表示“我”和“他”的主从关系。

       连接句子的连词也叫关联词,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将在第五讲的续篇中详述。

       (I)助

       词——配合和帮助其它词语,按照一定的规则组成句子的词,叫助词。在全部词类中,助词的数量很少,按其语法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结构助词和时态助词两种。常用的结构助词有“的、地、得”。(按:笔者已发布《闲话“的、地、得”用法》的专文,有关内容在本讲中省略。常用的时态助词有“着、了、过”。结构助词常用在词语之间,表示前后词语之间有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例如“雄伟的天安门”(修饰关系);“中国的首都”(限制关系);“他说得很好”(补充关系)。时态助词经常附着在动词,表示动作变化额时态。如“写着”(表示持续);“写了”(表示已经写好);“写过”(表示经历)。这三种用法,即语法上所说的“正在进行式、完成式、过去式”。

       (J)叹

       词——凡表示感叹、呼唤、应答和各种语气的虚词,都叫叹词。例如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叹词有“哎、唔、唉、嗯、喂、哼、哎、哈哈”等等。表示各种语气的叹词有“的、了、吗、呢、啊、呀、哇、啦”等等。凡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叹词一般都用在句首,通常不与其它实词发生特定的关系。凡摹拟声音的词(象声词)也归为叹词。如“乒乓、叮当、轰隆、劈啪”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叹词可以独立运用,也可以修饰名词和动词。例如“乒乒乓乓地打了起来”;“叮当作响的铜铃”等等。有时,象声词甚至可以用作动词,如“他不置可否地‘唔’了一声。”此句中的“唔”即动词。凡表示语气的叹词,一般都用在句尾。

       第四讲

       现代汉语的词法和句法〔下〕

       (二)句

       法

       现代汉语句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句子的基本结构、句子的类别、句子的表达形式三个方面。句子的基本结构也叫基本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成分。其中的主语、谓语、宾语是主要成分,定语、状语、补语是附加修饰成分。而主语和谓语是句子的必要成分,缺一则不能成为句子。现将句子的六 种基本成分分别概述如下。

       一、句子的基本结构

       (1)主语和谓语——句子是由词语构成的,并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基本语言单位。所谓“一个完整意思”,即能告诉别人一件事,向人提出一个问题或一个要求,或表示某种思想感情。一句话不论长短,只要能独立存在,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就是一个句子。从句子的基本结构看,最常见常用的句子可分为叙说或被叙说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被叙说的对象,表示“谁”或者“什么”,叫主语部分。后一部分是对主语部分加以叙说,说明主语“是什么”、“怎么样”或者“做什么”,叫谓语部分。例如“我们的党多么伟大。”(叙说“谁”-“怎么样”)//“雷锋是共产主义战士。”(叙说“谁”-“是什么”)//“小张到北京去了。”(叙说“谁”-做什么”)//“这台电脑是中国货。”(叙说“什么”是“什么”)等等。

       (2)宾

       语——有些句子谓语部分的中心词(即主语)是及物动词,后面带一个它所涉及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宾语。例如“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及物动词)一幅神异的图画(宾语)来。”(鲁迅《故乡》)。有些介词,如“在、到、于”等附着在动词后面,往往带一个表示处所或时间的宾语。例如“人们把担架放在大卡车上。”(宾语表处所)//马克思诞生于一八一八年。”(宾语表时间)有的动词谓语所表示的行为要涉及两个或多个对象,叫“双宾语”或“多宾语”。能带双宾语的动词谓语如“给、向、告诉、请教”之类的及物动词。例如“朋友给我(宾语)一本书(宾语)”。// “他问我(宾语)昨天公司里发生一件什么事(宾语)。”人们习惯把及物动词后面的第一个宾语叫“近宾语”,之后的宾语统称为“远宾语”。

       不带宾语的句子的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的叙说和被叙说的关系,主要是由主语和谓语表现出来的。如果动词谓语后面带上一个或多个宾语,那就由动词谓语和宾语共同叙说主语。

       (3)定

       语——名词或其它词类前面的限制性的词语,叫定语。定语多半用在名词前,说明它后面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是“谁的、什么样的、多少”等意思。例如“一群体格健壮的开荒者,器宇轩昂地出现在我的眼前。”这个句子的主语“开荒者”前面有两个定语:“一群”和“体格健壮”。前者说明“多少”,后者形容开荒者是什么样的。宾语“眼前”(名词)前面的定语“我”说明出现在“谁的”眼前。有时动词、形容词作主语或宾语,也可在它们的前面加上定语。例如“老王先人后己的行动受到大家的赞扬。”(句中动词“行动”为主语,“老王先人后己”为定语。)// “同志们都非常钦佩他的勇敢。”(句中形容词“勇敢”为宾语,“他”为定语。)

       凡是定语,它们的后面多半要附着结构助词“的”,故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把“的”看作识别定语的语法标志。

       (4)状

       语—— 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形容描绘性的修饰语,叫状语。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示状态、程度、处所、时间、肯定、否定等意思。例如“初冬的东海之滨已经很冷了。”(形容词“冷“前面的状语“已经”,表示时间;“很”,表示程度。)//“我们一定要认真地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动词“学习”前面的状语“一定”,表示肯定;“认真”,表示态度。)// “你今天没有去吗?”(动词“去”前面的状语“今天”,表示时间;“没有”,表示否定。)// “山中的溪水缓缓地流淌。”(动词“流淌”前面的状语“缓缓”,表示状态。)由以上例句可知,状语一般由形容词或副词充当,出现在动词谓语或形容词谓语的前面。但应注意的是,有时状语也可出现在句首。用在句首的状语,常见的是由表示时间、处所、目的、条件等意思的词组充当。例如“八月二十七日,延安机场上降落一架美国飞机。”(表示时间)// “在天安门广场上,无数群众振臂高呼毛主席万岁!”(表示处所)//“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这些普通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表示目的)// “保持社会安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表示条件)

       状语后面多半附带结构助词“地”,因此我们可以把“地”看作状语的语法标志。

       (5)补

       语——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情状、结果、程度、处所、趋向、数量、延续的时间等意思,有补充说明作用的修饰语,叫补语。例如“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大北风刮得正猛„..”。(表示程度)// “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表示时间)// “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表示处所)// “他站在原地跳了三次.”(表示数量)// “我的心通通地直跳,激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表示情状)

       补语和它前面的动词或形容词之间,常用结构助词“得”来连接。因此,我们可以把“得”看作是一般补语的语法标志。

       二、句 子 的 类 别

       句子按其结构的繁简可分为两大类:单句和复句。单句又细分为一般单句和复杂单句两类。复句也可细分为一般复句和多重复句两类。现分别概述如下。

       (1)一般单句——所谓“一般单句”,是指基本成分单一化的句子,即只有一个主语,一个谓语,或再附带单一的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附加成分的句子。例如“风景秀丽。”这个由一个名词主语和一个形容词谓语组成的一般单句(也叫“主谓词组”),如再加上句子的其它四种成分,可扩展为“走遍杭州,唯有西湖的风景秀丽得令人陶醉。”这样,句子虽比原来长了,但因其六种成分的单一化,故仍然归属于一般单句。

       在一般单句中,如果名词做谓语部分的中心词,叫名词谓语句,如“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依此类推,还有动词谓语句和形容词谓语句。前者如“高速列车在广阔的原野上奔驰。”后者如以上例举的“风景秀丽”及其扩展后的长句。

       (2)复杂单句—— 一般单句中的每一种成分,通常都是由一个词语来充当的,所以它们表示的意思比较单纯,容易理解。如果一般单句中的各种成分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合成的词组来充当,这种句子成分复杂化的单句即复杂单句。复杂单句成分的复杂化,一般有如下七种形式:

       (A)词组作句子成分——作句子成分的词组又可细分为主谓词组、动宾词组、偏正词组四种基本形式。例如“学习刻苦是我们知识青年应有的学风。”(主谓词组作主语)// “援助边疆的干部都已做好了出发的准备。”(动宾词组作定语)// “他的意见,我完全赞同。”(偏正词组作谓语)//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联合词组作宾语)

       (B)介词结构和“的”字结构作句子成分——例如“现代青年要为建设小康社会争挑重担。”(介词结构作状语)// “今年被录取上大学的,都是成绩优秀的学生。”(“的”字结构作主语。这里的“的”字不是一般的结构助词,而是名词化的助词,相当于“的人”的意思。)

       (C)合成的谓语成分——即由一个能愿动词和一个一般动词一起充当谓语。现代汉语中常用的充当谓语的能愿动词有“要、能、爱、会、应该、必须、肯、敢、值得、原意”等等。例如“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方永刚同志的革命精神。”// “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D)兼语结构作句子成分——一个词在句子中同时可以充当两种不同的成分,即两种成分“兼”为一词,我们把这种语法现象叫“兼语结构”。例如“咱们快把工事修好了,叫敌人连一滴水也淌不进来。”这个句子中的状语和谓语都是比较复杂的兼语结构。状语“快把工事修好了”中的“工事”是“把”的宾语,同时又是“修好了”的主语,其中的“把”和“修好了”都是动词谓语,一起形成兼语结构,充当全句的状语。谓语“叫敌人一滴水也淌不进来”中的“敌人”是“叫”的宾语,同时又是“连一滴水也淌不进来”的主语。其中的“叫”和“淌不进来”都是动词谓语,一起形成兼语结构,充当全句的谓语。

       一般来说,在兼语结构中,前一个动词大多具有“使令”的意义,常用“请、使、叫、派、让、劝、要求、禁止”等及物动词。後一个动词把前一个动词的宾语作为自己的主语,回答主语(兼语)“怎么样”的问题。

       (E)连动结构作句子成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连在一起,中间没有停顿,表示相连的动作结构叫“连动结构”。因连动结构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谓语,所以也叫“连谓式”。例如“大家坐在阅览室里阅读书报杂志。”句中的“大家”是主语。“坐在”和“阅读”就是表示相近动作的“连动结构”,一起充当全句的动词谓语。“书报杂志”为宾语。

       然而,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连动式和兼语式往往套在一起使用,这就使句子的谓语更加复杂化,分析句子时应予以注意。例如“他们派了两个同志下山 叫后勤组 来 接应。”这个句子中的“派了两个同志下山”和“叫后勤组来接应”是两个兼语结构。前者的“同志”是“派了”的宾语,又是“下山”的主语;后者的“后勤组”是“叫”的宾语,又是“接应”的主语。此外,句子中的“派了、下、叫”以及“来、接应”都是连动结构。

       (F)复指成分——句子中的两个词或词组,指代同一事物或同一个人,它们的代词一般在句子中充当主语或宾语,而出现在这个代词前面的词或词组,叫“复指成分”。例如“政治上进步、艺术上感人,这就是评价一切文艺作品的两条最基本的标准。”此句中的“政治上进步、艺术上感人”这个复指成分都是指“文艺作品”,在整句中充当句首状语。句中的“这”又指代句首的复指成分,在整句中充当主语。

       (G)独立成分——句子中常有一些词语或词组,它们同其它成分没有结构上的联系,但在句子的表达上又不是多余的。因这种成分在句子中有相对的独立性,所以叫“独立成分”(也称“独词句”)。例如“你看,那座山顶上飘着一面红旗。”句中的“你看”这个主谓词组就是独立成分,在整句中充当状语。

       独立成分在句子中出现的位置比较灵活,用在什么位置合适,取决于表达的需要。可用在句首或句尾,也可用在句子的中间。如上述例句,也可说成“那座山顶上,你看,飘着一面红旗。”或者说成“那座山顶上飘着一面红旗,你看!”从这三个例句的表达效果来看,第一个例句的重点是引起别人注意,第二个例句的重点是“那座山顶”,第三例句的重点是“红旗”。独立成分运用恰当,可使语言准确生动。现代汉语中的独立成分很丰富,常见的有“严格地说、不瞒你说、毫无疑问、据说、据了解、一般说来、依我所见、可以断言、充其量、大不了、老实说、不可否认”等等。

       以上所述,即复杂单句成分复杂化的七种形式。我们经常在一些习的文章中见到有不少结构复杂的长句子,表达上显得很别扭,念起来也不顺口,我想原因就在于这些长句不尽符合复杂单句的语法规则,表达不规范,所以经不起语法分析。

       (3)一般复句——前面讲的句子都是由一个主语部分和一个谓语部分组成的单句(包括一般单句和复杂单句)。如果把两个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单句组合起来,就是这里要说的“一般复句”。组成复句的单句也叫复句中的“分句”。分句之间有一定的语音停顿,书面上常用逗号或分号隔开。单句进入复句后,便失去了它的独立性,成为复句的一个组成单位。单句原本表达的一个完整的意思,在复句中只是复句完整意思的一部分。一般复句的两个分句之间常用“关联词”来连接。复句中的关联词语主要包括一部分连词(如“如果、因为、所以、而且、但是、可是、尽管、不管等),以及某些有关联作用的副词(如“就、却、也、都、才”等)。分句之间在内容上的关系,一般可细分为十种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选择关系、承接关系、因果关系、让步关系、条件关系、推理关系、假设关系。现分别概述如下:

       (A)并列关系——“并列关系”即两个分句的意思没有主次 之分的关系。常用的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有“也、又、不 是„..而是„„、除了„„还要„„、一方面„„另一方

       面„„”等。例如“不过执政党也还有一个自我完善的问题,也还有一个整顿队伍的问题。”// “李四光送他上车,又目送他 的车在长安街头的闪烁灯火中远去。”// “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 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实践中来的。”//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除了要有高超的业务水平,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B)递进关系——两个分句间的“递进关系”,即後一个分 句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的关系。常用的表示递进 关系的关联词语有“竟、还、并、并且、而且、不仅(不但)„„而且„„”等。例如“总理的记忆力惊人,竟还留有李四 光青年时代的印象,毫厘不爽。”// “鲁迅先生不仅是伟大的文 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C)转折关系——“转折关系”,即後一个分句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转到与前一个分句相反或相对的意思上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却)„„、然而、不过、而、但”等。例如“那天天气很冷,但会场上热气腾腾,”(上下句意思相反)// “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已经开始,而科技工作必须走在前面。”(上下句意思相对)。(D)选择关系——两个分句分别说出一件事或一种情形,表示要从中有所选择,即“选择关系”。选择关系有两种类型:一是当尚未选定哪一项时,常用关联词“或者„„或者„„、要么„„要么„„、是„„还是„„”等表示。例如“那末,是用我们自己这里发现的事实为基础来探求地质构造的规律可靠呢,还是以国外同行那一套理论为基础可靠呢?”二是当已经选定某一项时,常用关联词“与其„„不如„„、宁为„„不为„„、宁可„...也不„„、要是„„还不如„„”等关联词表示。例如“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选定后者)//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选定前者)。

       (E)承接关系——两个分句先后有序地表述连续的两层意思,後一个分句的意思是承接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而发生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即“承接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又、就、便、然后、于是”等。例如“祖冲之青年时代,就对前辈科学家的学术成果作了仔细的研究。”

       (F)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即前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後一个分句说明结果的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因为„„所以„„、由于„„因而„„、”或者单用“所以、因此、因而、由于”等表示。有时为了强调原因,可用“之所以„„是因为„..”的关联词,把表示结果的分句提到前面,成为因果关系倒置的句式。例如“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是因为有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统一战线这三件革命法宝。”

       (G)让步关系——前一个分句先表示承认一个既成的事实,後一个分句表示意思的转折,即“让步关系”。这一关系的特点,就是用“退一步说,„...也„..”的表达形式来肯定自己的看法。常用的关联词有“尽管„„也要„„、即便(即使)„„也„„、纵然(纵使)„„也„„、哪怕„„也要„”等。例如“哪怕上刀山,下火海,我们也决不后退。”

       (H)条件关系——前面的分句提出条件,后面的分句表示在此条件下的必然结果,两者之间即“条件关系”。条件关系复句可细分为以下两种情况:第一、一般条件句。常用关联词有“只有„„才„„、只要„„就„„、除非„„才„..”等。第二、无条件句。即结果不以所提出的条件为转移,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实现既定的目标。常用关联词有“不管(无论、不论、任凭)„„也(都、还)„„”等。例如“不管狐狸多么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

       (I)推论关系——前一个分句表示理由或根据,後一个分句表示由这个理由或根据推 导出来的结果,这就是两者之间的“推论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既然„„就„„、可见„„”等。例如“既然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那末所有党政干部就应该当好人民的勤务员。”// “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至深。”

       (J)假设关系——“假设关系”的特点是,前一个分句假设一种情形作为前提,後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个前提下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有“如果„„就„„、假如(倘若、要是)„„那末(便)„„”等。例如“倘若我们的干部心中没有人民。那末人民的心中就没有人民公仆的形象。”

       (4)多重复句——前面所讲的句子,都是由两个分句构成的单句。所有单句中只有一个层次。所谓“一个层次”,就是由两个有连贯关系的分句共同表达的一层意思。“层次”的意思比分句的意思更加相对的完整。例如“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句中的两个分句构成一个层次。如果在这个复句的后面再加上一个分句-“我们就照你的办。”在这个由三个分句构成的复句中,除了上述的一个层次外,又增加了一个层次—“我们就改正”和“我们就照你的办”两个分句构成的另一层意思。三个分句构成两层意思,四个分句构成三层意思,依此类推。这样的复句,就是“多重句”。

       多重复句是一般复句的扩展形式,它的内部各分句之间的关系,不像一般复句那样,是两个分句之间的单纯关系,而是众多分句之间的大层次中包含小层次,一层套一层的复杂关系。因此,我们在分析任何一个多重复句时,应首先找出将全句分成两个部分的第一个大层次,然后再由大到小地逐层分析。多重复句中的分句越多,层次就越多。有两个层次的,叫“二重复句”,三个层次叫“三重复句”,依此类推。现举例分析以下一个多层次的多重复句(注:全句中的编号为分句序号。句中加框的,是表示各种关系的关联词语。):

       “(1)一个党的组织如果忽视或放松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2)就难以发挥无产阶级先锋队在新时期的战斗堡垒作用;(3)一个共产党员如果对党的工作重点熟视无睹,(4)不闻不问,(5)就称不上是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战士。”

       以上这个多重复句中的五个分句包括四个层次:第一个大层次,即第(1)(2)分句与第(3)(4)(5)分句之间的并列关系;第二个层次是第(1)(2)两个分句间的假设关系;第三个层次是第(3)(4)分句间的并列关系;第四个层次是(3)(4)分句与第(5)分句间的假设关系。

       多重复句在议论文中应用很普遍,如果应用得当,它可以将复杂的意思准确而严密地表达出来。因此,学会分析多重复句内部的层次,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

       三、句子的表达形式

       按句子的表达作用的不同,可以把句子不同的表达形式归为四大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现分别概述如下:

       (1)陈述句——运用判断、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方法,别 人陈述一件事或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的句子叫“陈述句”。例如“感人的歌 声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判断式陈述句)// “我以无限恋念的心情,想 起延安的歌声来了。”叙述式陈述句)// //“歌声悠扬、淳朴,像谆谆的教 诲,又像娓娓的谈话。”(描写式陈述句)

       (2)疑问句——向别人提出一个问题,一般又要求别人回答的句子,叫 “疑问句”。就疑问句的语气而言,有的是一般发问,语气平和;有的是责 问,语气激昂,表示一种反感或愤慨的心情。例如“这样的新闻是否在市场 上还有销路?是否还值得人们看上一眼?”(一般问句)〔毛泽东《评战犯 求和》〕// “‘日兵无法劝阻’,学生们怎会‘无法劝阻’?每月一千八百 万的军费,四百万的政费,作什么用的呀,‘军政当局’呀?”(责问句)〔鲁迅《“友邦惊诧”论》〕

       就疑问句的内容而言,有的是有疑而问,要求回答;有的是无疑而问,不要求回答,目的在于用疑问的方式表示肯定的意思。这样的问句,在修辞上叫反问句(即“反诘句”)。

       还有的是自问自答的疑问句,在修辞上叫“设问句”。例如“难道万事皆好,一个缺点也没有么?”(反问)//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么?不是,是从实践中来的。”(设问)

       (3)祈使句——“祈使句”,即要求对方做一件事或向对方提出一个希 望。例如“当我被侵略者的子弹打中以后,希望你不要在我面前停留。”// “请把烈士的遗体交给我们,让我们按照朝鲜人民最隆重的礼节来安葬他 吧!”

       (4)感叹句——所谓“感叹句”,它的主要目的在于抒发一种强烈的感情,如喜悦、忧虑、哀伤、感动、愤怒、惊讶”等等。感叹句的句尾多半带有“啊、啦、哪、呀、哦”等感叹词。也有不带感叹词的,但句尾一般都用感叹号表示。例如“北京申办奥运的梦想终于实现啦!”(表示喜悦)// “沿海大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是普遍提高了,可‘老、少、边、穷’地区还有多少贫困户啊!”(表示忧虑)// 无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让人终生难忘!”(表示感动)// “贪官污吏祸国殃民的罪行令人发指!”(表示愤怒)

第二篇:秦晋肴之战词法、句法、主旨等整理

       《秦晋殽之战》文言现象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若潜师以来:发兵

       (2)秦师遂东:向东出发

       (3)左右免胄而下:下车步行

       (4)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做生意

       (5)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喂草料

       (6)子墨衰绖:染黑

       (7)遂墨以葬文公:穿黑色衣服

       (8)晋于是始墨:穿黑色衣服(9)先轸朝,问秦囚:上朝

       (10)秦伯素服郊次:穿素服

       (11)武夫力而拘诸原:竭尽全力

       2、名词作状语:

       (1)秦伯素服郊次:在郊外

       3、形容词作名词:

       (1)劳师以袭远:远方的国家

       (2)入险而脱:险要的地方

       4、动词用作名词:

       (1)则束载、厉兵、秣马矣:装载之物(2)未报秦施而伐其师

       施以的恩惠

       5、意动用法:

       (1)秦不哀吾丧:以……为哀、使动用法:

       (1)劳师以袭远:使……劳累

       (2)而以贪勤民:使……劳

       (3)彼实构吾二君:使……结怨

       (4)以逞寡君之志:使……满意

       (5)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使……受辱

       (6)以间敝邑

       使……休息 [通假字]:

       (1)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躲避

       (2)以间敝邑:通“闲”,休息

       (3)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通“餍”,满足 甘心

       (4)堕军实而长寇雠:通“隳”损害 毁坏(5)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通“缧”,捆绑犯人的绳子

       (6)乡师而哭:通“向”,对着

       【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句: 尔何知!

       2、定语后置句:牛十二犒师

       3、介词结构后置:

       (1)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2)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3)吾子淹久于敝邑

       (4)败秦师于殽

       (5)使归就戮于秦(6)杞子自郑使告于秦(7)晋人御师必于殽

       (8)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9)且使遽告于郑

       4、判断句

       (1)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2)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3)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4)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5)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6)孤之过也

       【一词多义】

       (1)以

       ①劳师以袭远

       (连词,表目的,而)②以乘为先,牛十二犒师(介词,用、拿)

       ③遂墨以葬文公

       (连词,表目的,来)④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

       (连词,表目的,用来)

       ⑤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介词,因为)(2)为

       ①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动词,做;所为,行动,名词性短语)1

       ②为吾子之将行也(介词,表时间,在)③何施之为(语气助词,表示疑问语气,呢)

       ④莱驹为右

       (动词,担任)(3)焉

       ①公辞焉

       (代词,指蹇叔的意见)②有二陵焉

       (助词,表示肯定的语气)③余收尔骨焉

       (兼词,之于,到那里)④君何辱讨焉

       (代词,他们)(4)其

       ①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代词,他们的)

       ②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代词,它,指秦军)

       ③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代词,其中)④吾子取其麋鹿

       (代词,那里的,指原圃中的)

       ⑤吾其还也(副词,表祈使语气,还是)⑥其为死君乎(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5)且

       ①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连词,况且)

       ②且使遽告于郑

       (连词,并且)③死且不朽

       (副词,将要)(6)则

       ①轻则寡谋

       (就,连词)②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是,副词,加强判断)

       ③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原来已经,副词)

       ④其为死君乎(其……乎,难道……吗,表示反诘,难道是因为我们的国君已经死了吗)

       ⑤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则……矣,已经……、原来已经……,表示事情已经结束)

       ⑥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则……矣,已经……,已经在舟中了)

       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

       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是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谥号按性质分为三类。(1)表扬性的

       经天纬地曰文

       布义行刚曰景 威强睿德曰武

       柔质慈民曰惠 圣闻周达曰昭

       圣善闻周曰宣 行义悦民曰元

       安民立政曰成 布纲治纪曰平

       照临四方曰明 辟土服远曰桓

       聪明睿知曰献 温柔好乐曰康

       布德执义曰穆 例如: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昭(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齐宣王曰:……

       宣(齐桓晋文之事)(2)批判性的

       乱而不损曰灵

       杀戮无辜曰厉

       好内远礼曰炀

       例如:厉王虐,国人谤王。

       (邵公谏厉王弭谤)(3)表同情的

       恭仁短折曰哀 慈仁短折曰怀 在国遭忧曰愍

       【固定结构】

       ①无乃不可乎(无乃……乎,恐怕……吧,不肯定,表示推测,恐怕不可以吧)②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何……为?为什么……呢?为什么要告辞呢)

       ③何施之为(何……为?为什么……呢?还说什么报答呢)

第三篇:现代汉语句法成分中的移位现象分析

       现代汉语句法成分中的移位现象分析

       句法成分移位的类型:

       (一)、主谓移位

       主语在前、谓语在后是汉语抽象句的一般语序,谓语在前、主语在后就形成主谓移位。主谓移位现象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较多的例子,如孙犁的《白洋淀》中的: “怎么了,你?”,“出来吧,你们!”等等。

       主谓移位或者是急于表达新信息,或者是强调谓语,其语义重心在前置的谓语上,前置谓语要重读,后置主语则相对轻读。这种用法一般出现于表示疑问、感叹或祈使的句子里,陈述句中较为少见。

       (二)、定心移位

       在名词性的静态的偏正短语中,定语总在其中心语前面,起修饰或限制作用,但是在动态的句子中,定语又时却可以出现在中心与的后边。例如:

       (1)他买了牛肉三公斤,猪肉五公斤,青菜四公斤。

       (2)咱这算什么,小事一桩。

       (3)我买了条裤子,黑色的。

       (4)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定语移位于中心语之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 “x 的” 组合体,一种是数量短语。例(3)(4)是 “x的” 组合体,例(1)(2)是数量短语。①

       关于定语后置,目前存在着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不发生易位现象”,这以陆俭明、李芳杰为代表;另一种认为确有定语后置现象存在,一般语法论著普遍这么认识,如张志公、张静等。④

       移位于中心语后的“X的”组合体是名词性的。如果 “X的”组合体是谓词性的,它往往是陈述性成分,而不是移后的限饰性成分,即定语。例如:“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蓊蓊郁郁的”是谓词性的,具有陈述性,陈述对象是“树”,承前宾语省略。我们可以说“树蓊蓊郁郁的”,“但一般不能说“裤子黑色的”、“姑娘姓梅的”。可见前者是主谓结构,后者只能是偏正结构。

       (三)、状心移位

       抽象句中,状语一般在其中心语前面。语境句中为了表达的需要,状语有时也可

       以放在其中心语的后面。

       (1)我们吃完饭了,已经。(2)他走了,也许。(3)我不想去了,反正!(4)我见过他一面,在武义。

       状语后置在表达上或者是表示急于说出中心语所述说的部分,或是为了突出描写部分。

       (四)、述宾移位

       述语和宾语之间的移位,有时要涉及主语。因此有三种情形:

       1、在主语省略句中,述语和宾语移位。例如:

       (1)“你想喝点什么?”“咖啡,喝点儿。”

       (2)“你打算怎么办?”“再试一次,打算。”

       2、在主谓句中,述语后移。例如:

       (1)我一个人去旅游,准备。

       (2)我们去一趟桂林,打算。

       3、在主谓句中,宾语前置。例如:

       (1)一切都是天意,我以为。

       (2)“我应该找谁?”“我们的班主任,你应该找。”

       在以上三中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到:述宾和宾语应涉及主语的关系,都发生的一定的移位现象,将要表达的内容提前,将得句中的重点突出,使之更为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表达。

       述宾移位中的述语以谓词性述语居多,宾语大都是谓词性成分,名词性宾语与述语易位,一般要在答话的条件下才有可能。例如,问:“他刚才拿了什么?” 答: “两本书,他刚才拿了。”在 “他对老师说:‘他刚才拿了两本书’。”就不能易位为“他对老师说:‘两本书他刚才拿了’。”(五)、补语移位

       补语一般位于一句话的末尾,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补语不可以移位,但是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常式是经常被突破的。例如:

       (1)身子都直不起来了,奶奶笑得。

       (2)(妻子)一天没吃饭,让丈夫气得。

       从上面的例句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实不是任何补语都可以移位,前置的补语只限于动词谓语、形容词谓语所带的表程度和表结果的补语,而这些补语又是由形容词和形容词性短语充当的。这些补语被提到明显位置后,本身所带的信息得到了强调,所表达的程度和结果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例(1)中“身子都直不起来了”,是动词谓语“笑”所带的程度补语,将其置于句首,可见奶奶笑得是何等开心;例(2)中“(妻子)一天没吃饭”是动词谓语“气”所带的结果补语,强调“一天没吃饭”。

       (六)、连动移位

       汉语的连动成分大都按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但在口语交际中,可以打破这种排列顺序,从而产生移位现象。例如:

       (1)a小赵去医院看病了。

       b小赵看病了,去医院。(1)a王老师骑着自行车出去了。

       b王老师出去了,骑着自行车。

       上述例句,a句是正位句,b句是移位句。⑤移位句所强调的是逗号之后的内容。不难看出,两个移位句,逗号后面的内容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强调,这样比较符合人们日常表达的逻辑思维习惯。

       (七)、兼语移位

       兼语式是谓语复杂化的一种表现。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有时根据不同说话人心理和特定语境的需求,由兼语式构成的兼语句中的成分也可以出现移位现象。但这种移位要求兼语动词必须是使令动词,此外,兼语后的成分不能是单个的动词,而且按照配价语法理论,这里的动词不能是二价(指既要与施事格组合,又要与受事格组合)的,否则移位后的句子有歧义或不合语法要求。例如:

       (1)A:院里叫你马上过去一下。B:马上过去一下,院里叫你。

       (2)A:你马上从连里派十几个人去。B:去,你马上从连里派十几个人。

       (3)A:李老师怪校长多事。

       B:多事,李老师怪校长。

       以上各句中A是正位句,B是移位句。例(1)的两句都是符合语法要求的,传话人急于把消息带给被通知者,不能耽搁,所以脱口而出“马上过去一下”,然后再

       ②

       追补出施事与受事。例(2)B不合语法,因为兼语后的成分是单个动词,移位句有歧义,“去”可以指“你”,也可以指“十几个人”。例(3)B不合语法,因为兼语动词不是使令动词,移位句也有歧义,“多事”可以指“校长”,也可以指“李老师”。②

       句法移位跟相关语法现象的区别

       句法成分移位是语用平面的言语现象,其特点是只改变句法成分的语序,而不改变其原句式的句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句法成分移位的目的是为了某些表达的需要,改变原句式的语用风格。

       1、句法移位跟句法变换的区别。

       句法移位跟句法变换具有某些共同点,即语序都产生变动,并且语序改变后所形成的语言结构体的意义也基本相同。但是,二者有本质的区别。跟句法成分移位相比,句法变换不仅改变语序,句法关系也要发生变化,唯一不变的只是语义关系。例如:

       (1)来客人了。→ 客人来了。

       (2)他打了小王一顿。→ 小王被他打了一顿。

       例(24)的前句是述宾关系,后句是主谓关系。前后两句的语义关系没有发生改变,“客人”都是 “来”的施事。例(1)的前句是主动句,后句是被动句。前后两句的语义关系是相同的,“他”是施事,“小王”是受事。句法变换正是建立在语义关系不变的基础之上的,变换以后,成为不同的句法结构或句式。这种现象不属于语用平面,而是属于句法平面。

       2、句法移位跟词语重新组合的区别。

       词语的重新组合是指运用相同的词语组成相同或不同句法、语义结构的现象。例如:

       (1)小王打了小李。→ 小李打了小王。

       例(1)的前后两句,所用词语完全相同,句法结构关系也相同,但是语义关系不同,两句话的意义也不一样,这种情况属于词语的重新组合,跟句法移位和句式变换都有本质的区别。它不是同一个句子三个平面的关系,而是不同句子之间的关系。

       感想

       移位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句中的语义重心在前半部分上,后半部分只是带有解释或补充的性质。句中被移位的两个部分可以还原,还原以后句子的意思不变。横向上看,各民族语言丰富多彩,有着鲜明的特色;纵向上看,每一种语言都是鲜活的,会随着时间不断发展变化。但是至少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要适应交际的需要、方便交流的进行。目前对于移位理论的部分理解还存在争议,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任何理论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劭敬敏,从语序的三个平面看定语的移位,袁辉 戴耀晶编,三个平面:汉语语法研究的多维视野,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刘顺,现代汉语句法成分的移位分析,绥化师专学报,2022年3月,第23卷第1期

第四篇:古代汉语句法

       第一节

       句法

       一、判断句

       (一)古今判断句的差异

       试比较: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②我是一名人民教师。

       1.古:名谓句;今:非名谓句。2.古:不用判断词;今:用判断词。

       3.古:主语后可用语气词“者”;今:不用。

       4.古:常用语气词“也”煞句;今:不用句尾语气词“也”。

       (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常见句式 1.“……者,……也。” 例如:

       ①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②夫仁义者,上所以劝下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下》)2.“……,……也。” 例如:

       ①夫管子,天下之才也。(《国语·齐语》)②张骞,汉中人也。(《汉书·张骞传》)3.“……者,……。” 例如:

       ①虎者,戾虫;人者,甘饵。(《战国策·秦策》)②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4.“……,……。” 例如:

       ①夫鲁,齐晋之唇。(《左传·哀公八年》)②农,天下之本。(《史记·孝文本纪》)

       提示:

       (1)如果以使用频率高低作为判别典型句式的标准,那么,2式应该是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典型句式。

       (2)主语后面的“者”未必都是语气词。例如:

       ①知者,无不知也。(《孟子·尽心上》)②代汉者,当途高也。(《三国志·魏书·袁术传》注引《典略》)

       三)常用于古代汉语判断句的一些词的性质判定 1.“是”

       (1)作指示代词。例如: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②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天论》)

       试比较:繁启蕃长于春夏,蓄积收藏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同上)(2)作判断词。例如: ①韩是魏之县也。(《战国策·魏策》)②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提示:一般认为汉语的判断词“是”萌芽于战国时期,发展于两汉时期,东汉末期发展成熟。2.“为”

       对于判断句中的“为”字的性质的认识,目前人们有两种不同看法:一是认定为动词,二是认定为判断词。请分析下例: ①余为伯儵,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三年》)②周公旦为天下之圣人,关叔为天下之暴人。(《墨子·公输》)③敢请,女为谁氏?(《仪礼·士昏礼》)

       ④长沮曰:“夫执御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论语·微子》)⑤顷承释子端坐六年,道成号佛,为实尔不?是世所美乎?(《中本起经·度波斯匿王品》)⑥谢承记孚字及本郡则与琼同,而致死事乃与孚异也,不知孚为琼之别名?为别有伍孚也?(《三国志·魏书·董卓传》裴松之注)

       我们倾向于第二种观点,认为“为”是个准判断词。理由是:(1)上列文例只能理解为判断词,否则无以解释原文。

       (2)③④两例疑问代词“谁”如果作动词的宾语,则必须前置。

       (3)⑤⑥两例说明汉魏时出现的选择问关联词“为”是由判断词虚化而来的,而后又被新兴判断词“是”替代。

       3.一组副詞(1)“非”

       这是个在上古汉语中专表否定判断的一个副词。例如: ①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经·邶风·柏舟》)②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引申而含有“假设”义:

       ③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庄子·秋水》)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左传·成公十六年》)

       判断词“是”产生后,早期的否定形式是“非是”,说明“非”本身不表判断: ⑤及见他鬼非是所素知者。(《论衡·讲瑞》)

       ⑥夫少单特,养一老妪为母,事甚恭谨,又哀儿女,抚视不离,非是轻狡不顾家者也。(《三国志·魏书·高柔传》)(2)其他副词

       还有许多副词位于判断句的主谓之间,它们都不是判断词。略举数例如下: ①列国之君当小国之君,固周制也。(《左传·昭公二十三年》)②是乃仁术也。(《孟子·梁惠王上》)③士诚小人也。(《孟子·公孙丑下》)④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庄子·让王》)⑤乃其姊者,亦烈女也。(《战国策·韩策》)⑥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四)判断句主谓之间的语义关系

       判断句的表意本质是对主谓之间的同异关系作出判断。表同一般用肯定判断句,表异一般用否定判断句。下面以表同为例说明判断句主谓之间的语义关系。1.判断句主谓之间两类基本语义关系:(1)主谓之间是等同关系。例如: ①游公母即祁太伯母也。(《汉书·原涉传》)② 乔字伯松,亮兄瑾之第二子也。(《三国志·吴书·诸葛亮传》)(2)主谓之间是类属关系。例如: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僖公三十年》)② 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孟子·滕文公上》)

       2.三类特殊的语义关系(1)比喻关系。例如:

       ①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②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2)因果关系。例如:

       ①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逍遥游》)②此臣等所以痛心也。(《三国志·魏书·明帝纪》注引《汉晋春秋》)③原之所以自容于明公,公之所以待原者,以能守训典而不易也。(《三国志·魏书·邴原传》)

       (提示:思考现代汉语“之所以……是因为……”句式的来源。)

       (3)其他。这类判断句比较特殊,通常要依据上下文灵活理解。例如: ① 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②布,狼子野心。(《三国志·魏书·吕布传》)

       二、被动句

       所谓主动、被动是针对句子中主谓之间的施受关系而言的,主语是受事的句子都是被动句。在语言表达系统中,被动句处于一般语句的上层。汉语没有印欧语系那样的形态变化,所以被动句在汉语表达系统中没有明显的形式标记,但有些被动句可以通过介词短语或其他附加成分凸显主语的受事性质,我们把这类被动句称为被动式。必须提醒的是:这种被动式与形态变化语言中的被动式不具同质性。

       (一)无标记被动句

       这类被动句通常没有什么形式标记,只能从句义理解的角度看出句子的主语是受事。例如:

       ①谏行言听。(《孟子·离娄下》)②鲁酒薄而邯郸围。(《庄子·胠箧》)③西伯,伯也,拘于羑里。(司马迁《报任安书》)④高帝欲伐匈奴,大困平城。(《史记·酷吏列传》)⑤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⑥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以上都是汉语无标记被动句,自古至今始终存在。

       (二)被动式 1.“于”字句/式

       这类被动句用介词“于”引进行为主动者,凸显主语的受事性质。例如: ①侯作册麦锡金于辟侯。(西周《麦尊铭文》)②卻克伤于矢。(《左传·成公二年》)③人之情,宁朝人乎,宁朝于人乎?(《战国策·赵策》)

       提示:这类被动句没有称为“式”而称“句”,是因为王力先生认为介词“于”并非专表被动,“这只是借用处所状语类引进施事者。从结构形式上看,它和处所状语„于‟字结构毫无二致。”例如:“东败于齐,长子死焉。”(《孟子·梁惠王上》)2.“为”字式

       这类被动句包括“为 动词”、“为 施事 动词”两类句式。例如: ①使身死而为刑戮。(《墨子·尚贤中》)

       ②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左传·成公二年》)③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贾谊《过秦论》)

       以上文例都是动词前加“为”字,表示被动。有的学者对于这类被动句只是笼统地说“为”字后动作行为的施事“可以不出现”。④战而不克,为天下笑。(《左传·襄公十年》)⑤不为酒困。(《论语·子罕》)⑥然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僇。(《荀子·非相》)

       以上文例“为”字后均出现动作行为的施事,“为”字已是介词。战国末期开始出现动词前加助词“所”的“为”字被动式,并成为后世很长时期的汉语主要被动句式。例如: ⑦方术不用,为人所疑。(《荀子·尧问》)

       ⑧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自投于河,为鱼鳖所食。(《庄子·盗跖》)⑨夫直议者,不为人所容。(《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提示:一般认为“所”是由辅助性代词虚化为助词的。“卫太子为江冲所败。”(《汉书·霍光传》)《马氏文通》将此句理解为判断句,从侧面说明“所”与代词的亲密关系。3.“见”字式

       这类被动式出现的时代很早,句式也比较单一,一般是在谓语动词前加助词“见”,“见”后极少出现动作行为的施事。例如: ①今日王其步,见雨,亡灾。(见赵诚《甲骨文虚词探索》引例,《中国语文研究》第八期)②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墨子·兼爱下》)③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荀子·非十二子》)

       汉魏之际出现了与“见”字被动式同构的主动句,例如: ④少加孤露,母兄见骄。(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⑤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⑥足下相为观察,还以见诲。(《三国志·魏书·陈矫传》)

       以上文例中的“见”吕叔湘先生将之定性为指代性副词。这种用法的产生,使得先秦以来“见”字在被动式中的形式标记功能几乎丧失殆尽。例如: ⑦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三国志·魏书·吕布传》注引《英雄记》)

       例中“见用”的理解可能产生分歧:如果认为“不见用”的主语是“忠臣明智者”,此句为被动句;如果主语不是“忠臣明智者”,此句就是主动句。4.“被”字式

       一般认为“被”字式萌芽于战国末期,发展于两汉时期。“被”字式与“为”字式相类,也可以分为“被 动词”和“被 施事 动词”两个类别。早期的用例均为前者。例如: ①所被攻者不乐,非或闻之也,神者先告也。(《吕氏春秋·精通》)②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

       以上文例都是在动词谓语前加“被”字表被动。大约在东汉末期,“被”字后出现施事的用例产生。例如: ④五月二十日,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⑤玚、桢各被太祖辟为丞相掾属。(《三国志·魏书·王粲传》)⑥亮子被苏峻害。(《世说新语·言语》)

       南北朝时期,受“为……所……”式类化影响而出现“被……所……”式。例如: ⑦父子并有琴书之艺,尤妙丹青,常被元帝所使,每怀羞恨。(《颜氏家训·杂艺》)⑧因被匈奴所破,西逾葱岭,遂有其国。(《隋书·西域列传》)

       唐代以后,“被”字式成为汉语被动表示的主流句式。

       以上对于“为”字式、“被”字式的介绍都是依据通行的观点。这样的观点是否就无可挑剔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一般的观点都还没有回答“为 动词”、“被 动词”是如何变化为“为 施事 动词”、“被 施事 动词”这一问题,而这又是汉语被动句式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5.叠加式

       在古代的文献中,我们还常常见到两种句式叠床架屋的用例,反映了言语实际的复杂性。以下分别列举。

       (1)“见……于……”式。这类用例是“见”字式与“于”字句的叠加。介词“于”引进行为施事。例如:

       ①无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②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史记·管晏列传》)

       (2)“为……见……”式。这类用例是“为”字式与“见”字式的叠加。介词“为”引进行为施事。例如:

       ①烈士为天下见善矣。(《庄子·至乐》)

       ②臣诚恐卒为豺狼横见噬食,故冒死欲诣阙。(《后汉书·邓寇传》)

       以上两种叠加式使用的原因大致是由于单纯使用“见”字式则行为施事不能出现,在需要施事出现的表达语境中就只能借助介词“于”或“为”。就实际用例的数量看,(1)式两汉以前较为多见,(2)式始终不太多见。

       3)“为……所见……”式。这种句式是“为……所”式与“为……见……”的叠加。例如: ①羌胡披发左衽,而与汉人杂处,习俗既殊,语言不通,数为小吏黠人所见侵夺。(班彪《复护羌校尉疏》)

       ②臣昔为曹氏所见交接,外托君臣,内如骨肉。(《三国志·吴书·胡综传》)③汝等以家事往,欲试乱道,反为世尊所见摄取、迷惑、诳诈。(竺法护译《生经·裸形子经》)

       “为……所……”和“为……见……”两式本身都可以出现行为的施事,完全能满足表达的需要,因此,从语言的经济原则看,(3)式是带有羡余成分的句式,虽然它能满足某些特定语境的表达需求,但终究不是最经济的句式,所以这个句式不可能成为主流被动句式。6.特殊句式

       在这类句式中,主要介绍两种情况:一是谓语动词带宾语的被动句,二是被动式的省略式。

       (1)“谓语动词 宾语”式

       被动句的本质特点为主语是受事,既然谓语动词的宾语已经置于主语的位置,宾语位置就应该空缺,但在实际语言中,情况并非像想象的那么简单。例如: ①今犯法已论,而使毋罪之父母妻子同产作之,及为收帑,朕甚不取。(《史记·文帝本纪》)②时焉被天火烧城,车具殆尽,延及民家。(《三国志·蜀书·刘焉传》)(试比较:焉既痛二子,又遇天火烧其城府车重。(《后汉书·刘焉传》))

       以上两例的主语都是宾语的领有者,主语是间接受事,宾语是直接受事。③吾子,白帝子也…… 今为赤帝子斩之。(《史记·高祖本纪》)④王君望凝,欲屈膝,忽被二壮士挟而扶之。(《太平广记》卷238“王使君”)

       以上两例中的宾语“之”与主语同实,是羡余成分,一般可起语气强调作用。

       (2)被动式的省略式

       被动句的成分省略是普遍存在的,主语、介词后的施事,甚至介词,都可以省略。对于省略问题,有时必须以历史的观念分别对待。例如: ①A建安中都护欲使掌书记,瑀终不为屈。(《三国志·魏书·王粲传》)

       B臣松之案鱼氏《典略》、挚虞《文章志》,并云瑀建安初辞疾避役,不为曹洪屈。(同上,裴松之语)

       A例中的“为屈”显然是B中“为曹洪屈”的省略,但是早期的“为 动词”则不宜看作省略。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③岱不从,遂与战,果为所杀。(《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为所……”式被动句,“为”后必定是省略了施事,因为这种句式都是在“为……所……”式产生以后出现的,与例①的情况有本质的不同。“为所……”省略式被动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比较常见,而且绝大多数呈现为四字句或四字音部,与当时的文风正相吻合,不仅仅是单纯的省略问题。

       以上都是行为施事省略的用例,也有介词省略的用例,而且容易引起误解。例如: ④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李密《陈情表》)⑤此三世者,贮病之牢室,内外坚固,非医所疗治,内者四百四病同时惧发,外者含毒之类、蚖蛇百尺、蝮蝎虎狼所见噬螫。(《出曜经·恶行品》)

       在这两例中都省略了介词“为”。7.其他

       被动表达式在近现代也有新的发展。例如: ①我回去时,须喫他耻笑。(《水浒传》第23回)②若投别处去,终究要吃拿了。(同上,第31回)

       ③谁知那日一下子失了脚掉下去……到底叫那木钉把头硼破了。(《红楼梦》第38回)④刚才一个鱼上来……叫你唬跑了。(同上,第81回)

       思考:早期表被动的介词或助词都是由“遭受”义虚化而来的,近代则是有表“使令”义的动词虚化为表被动的趋势。

       三、语序

       从语言类型的角度观察,现代汉语的语序类型是SVO型。韩语属阿尔泰语系,语序类型是SOV型。从历史的角度看,汉语的语序是否古今一致,没有任何变化呢?这是下面将要回答的问题。

       古汉语的语序问题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是具有类型学意义的古今不同语序,二是不具类型学意义的临时语序变化。以下分别介绍。

       (一)具有类型学意义的古今不同语序

       这类语序问题常见的主要有三种:一是宾语的位置,二是介宾短语的位置,三是动量成分的位置。1.宾语前置

       现代汉语中,在正常的语境中,宾语的句法位置通常都是在谓语之后。与现代汉语的这种语序比较,古代汉语则略有不同,主要的表现有5种情况。(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这种语序形式在现存的古代文献中一直到南北朝时期还几乎完整保存在语言之中。例如:

       ①予何言?(《尚书·益稷》)②曰“奚冠?”曰:“冠素。”(《孟子·滕文公上》)③虽闻,曷闻?虽见,曷见?虽知,曷知。(《吕氏春秋·任数》)④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⑤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⑥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

       以上是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前置的用例,疑问代词作介词(“于”除外)的宾语通常也前置。例如: ⑦客胡为若此?(《战国策·齐策》)⑧如伋去,君谁与守?(《孟子·离娄下》)

       先秦汉语中也有少数场合疑问代词作宾语不必前置。例如: ⑨子夏云何?(《论语·子张》)⑩哀我人斯,于何从禄?(《诗经·小雅·正月》)2)用复指代词帮助构成宾语前置

       这种宾语前置的构成条件是:宾语为名词或名词短语,以复指代词“是”“之”“斯”等置于前置宾语和谓语动词之间。例如: ①愎谏违卜,固败是求,又何逃焉?(《左传·僖公十五年》)②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③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诗经·豳风·七月》)④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

       前置宾语前常用语气词“惟(维、唯)”,构成“惟……是……”固定句式,一直沿用至今。另外“何……之……”也是常见的宾语前置句式。例如: ⑤寡人将率敝赋以从执事,唯命是听。(《左传·昭公二十五年》)⑥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

       除了名词或名词短语在这种句式中充当前置宾语以外,指示代词“是”也可以在这种句式中充当前置宾语,并进一步凝固成固定表达形式。例如:

       ⑦古者民有三疾,今者或是之亡。(《论语·阳货》)

       ⑧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荀子·劝学》)“是”也可用“此”替代。例如:

       ⑨四方之民莫不惧至,此之谓圣治。(《庄子·天地》)(3)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这种宾语前置句构成的前提条件有两条:一是否定句,具体说句中必须出现否定词,常见的有“不”、“未”、“毋(无)”、“勿”、“弗”,“莫”等。其中“莫”是无定代词,其他都是副词。二是宾语为代词,通常是人称代词。例如: 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②骄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左传·定公十三年》)③故作事不以礼,弗之敬也。(《礼记·礼器》)

       (先秦汉语中,“弗”字句中宾语通常可以隐去,所以,带“弗”字的宾语前置句早期其实并不多见。)

       ④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⑤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论语·子路》)这类宾语前置句的情况比较复杂,周光午先生《先秦否定句代词宾语位置问题》:第一,“莫”、“未”字句中逆序句具有压倒优势。第二,“不”字句中,顺序句是逆序句的三倍。第三,“毋(无)”、“勿”、“弗”等句中都是顺序多于逆序。第四,从发展的趋势看,“不”字句日益向顺序句过度,“莫”“未”句在很长时期里继续保持逆序句形式。(中华书局1959年版《语法论集》)例如: ⑥尔不许我。(《尚书·金縢》)⑦其未得之也,患得之。(《论语·阳货》)⑧以天下之民莫为之也,然而是子独为之。(《荀子·君道》)⑨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吕氏春秋·贵因》)(4)介词“以”的宾语可以前置

       这种宾语前置句在古代的文献中也时或可见,但不具普遍规律性。例如: ①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左传·僖公四年》)②大人世及以为礼(《礼记·》)③一以当十。(《史记·项羽本纪》)

       还能见到动词短语作介词“以”前置宾语的用例。例如: ④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生。(《孟子·滕文公上》)(5)代词作宾语直接前置

       按照王力先生的观点,认为这种宾语前置的句式是汉语远古结构的残留。例如: ①民献有十夫予翼。(《尚书·大诰》)②惟我事,不贰适,惟尔王家我适。(《尚书·多士》)③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诗经·小雅·节南山》)④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焚也。(《庄子·人间世》)

       除了“自”外,其他代词在后世文献中不见类似文例,一般语法论著也无涉及。我们见到了一些用例,例如:

       ⑤嗟三事之我负兮,乃迫余以天威。(《后汉书·崔駰传》载崔駰《慰志赋》)⑥无谓我贵,天将尔摧。(《后汉书·文苑传(崔琦)》载崔琦《外戚箴》)

       这类宾语前置句中,“是”字是最多见的前置宾语代词。例如: ⑦维叶莫莫,是刈是濩。(《诗经·周南·葛覃》)

       ⑧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

       ⑨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论语·里仁》)⑩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庄子·马蹄》)2.介宾短语的句法位置

       (1)表处所方位的介宾短语的位置

       两汉以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的介宾短语中最常用的介词是“于”,这种介宾短语的句法位置通常在谓语动词之后。例如: ①为坛于南方,北面,周公立焉。(《尚书·金縢》)②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熟不可忍也。(《论语·八佾》)③庄子行于山中。(《庄子·山木》)

       如果介宾短语是表趋向的,就必定位于动词谓语之后。例如: ④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论语·学而》)⑤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庄子·逍遥游》)汉代以后,表处所方位的介宾短语逐渐可以前移至动词谓语之前,例如: ⑥吕后侧耳于东厢听。(《史记·张丞相列传》)⑦褒于道病死。(《汉书·王褒传》)

       南北朝以后,介词“于”被“在”替代,表一般处所的“在”字介宾短语总是位于动词谓语之前。例如:

       ⑧性与人异,故在母之身留多十月。(《论衡·吉验》)⑨今在家习学,何愁伎艺不成。(《敦煌变文·秋胡变文》)

       但是,如果“在”字介宾短语表趋向时,句法位置仍在动词谓语之后。例如: ⑩家人了不见儿去,后乃各见死在床上。(《神仙传·李常在》)(2)表比较的介宾短语的位置

       在上古汉语中,表比较的介宾短语中介词一般用“于”字,介宾短语的句法位置通常在谓语之后。例如:

       ①师少于我,斗士倍我。(《左传·僖公十五年》)②季氏富于周公。(《论语·先进》)

       ③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梁惠王上》)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南北朝以后,介词“比”替换“于”以后,介宾短语通常置于谓语之前。例如: ⑤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柳宗元《捕蛇者说》)(3)表被动的介宾短语的位置(从略)

       3.表动量成分的位置

       在上古汉语中,汉语还为使用动量词。在表示行为动作的数量时,用数词直接加在动词前面,作谓语的状语。例如:

       ①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墨子·公输》)②子重、子反于是乎七奔命。(《左传·成公七年》)③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大约在东汉中后期动量词产生。例如: ④缚之著树,鞭杖百余下。(《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典略》)⑤太子击前诵恭王之言,诵三遍而请习之。(《说苑·敬慎》)⑥清晨建齿三百过者,永不动摇。(《抱朴子·杂应》)

       数词和动量词组合而成的数量短语一般都位于动词之后,语序与上古汉语不同。有些例句的辨识很费斟酌,例如: ⑦孔子游于匡,卫人围之数匝。(《庄子·秋水》)⑧壻授绥御轮三周。(《礼记·昏义》)(以上两例都不应视为动量词)

       4.特殊语序

       在先秦汉语中,还有一些零星的语言材料,它们的语序和后世的汉语差别很大,我们一时还很难断定这些语言现象到底属于何种性质。例如: ①彼何罪?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也。(《左传·昭公十九年》)②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墨子·非乐》引《武观》)

       ③卫公子鱄(zhuān)盟曰:“苟有履卫、食卫粟者,昧雉彼视!”(《公羊传·襄公二十七年》)例①《战国策·韩策》引作:“怒于室者色于市”,则是改变了原来谚语的语序。武观是夏启的儿子,一般认为《武观》是《夏书》的佚文。例① ②句式完全一致。例③的语序与前两例类似。(昧,刎。)怀疑这是远古语序的残存。

       (二)不具有类型学意义的不同语序

       总体而言,这部分所涉及的语序都与一般正常的语序有所不同,但这些不同语序是在具体的语境制约下临时出现的,不具有语法规则的约束性。1.主谓倒装

       汉语表述的一般语序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这是古今基本一致的正常语序。但古代汉语在某些特定语境中,主谓的语序会临时发生变化。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在感叹句句中,二是在疑问句中。

       1)感叹句中的主谓倒装。例如: ①美哉,禹功!(《左传·昭公元年》)②贤哉,回也!(《论语·雍也》)③美哉乎,山河之固!(《史记·孙武吴起列传》)(2)疑问句中的主谓倒装。例如: ①何哉,尔所谓达者?(《论语·颜渊》)②谁与,哭者?(《礼记·檀工上》)③子也,言伐莒者?(《吕氏春秋·重言》)2.其他

       下面所列文例的倒装语序没有规律可言,纯粹是临时行文的需求,更多地具有修辞的意义。例如:

       ①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江淹《恨赋》)②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③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韩愈《柳州罗池庙碑》)

       例①应作“孤臣坠涕,孽子危心”理解,语出《孟子·尽心上》“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危

       “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理解,原诗为了迁就格律诗的平仄要求而临时改变语序。例③句中“秋鹤与飞”应与上句语序一致作“秋与鹤飞”。

第五篇:词法分析小结

       词法分析是编译器工作的第一阶段,它的工作就是从输入(源代码)中取得token,以作为parser(语法分析)的输入,一般在词法分析阶段都会把一些无用的空白字符(white space,即空格、tab和换行)以及解释剔除,以降低下一步分析的复杂度,词法分析器一般会提供一个gettoken()这样的方法,parser可以在做语法分析时调用词法分析器的这个方法来得到下一个token,所以词法分析器并不是一次性遍历所有源代码,而是采取这种on-demand的方式:只在parser需要时才工作,并且每次只取一个token。

       token和lexeme

       首先,token不等于lexeme。token和lexeme的关系就类似于面向对象语言中“类”和“实例”(或“对象”)之间的关系,这个用中文不知该如何解释才好,比如语言中的变量a和b,它们都属于同一种token:identifier,而a的lexeme是”a”,b则是”b”,而每个关键字都是一种token。token可以附带有一个值属性,例如变量a,当调用词法分析器的gettoken()时,会返回一个identifier类型的token,这个token带有一个属性“a”,属性可以是多样的,例如表示数字的token可以带有一个表示数字值的属性,它是整型的。

       如下代码:

       int age = 23;

       int count = 50;

       可以依次提取出8个token:int(值为”int”),id(值为”age”),assign(值为”=”),number(值为整型数值23),int(值为”int”),id(值为”count”),assign(值为”=”),number(值为50)

       正则表达式

       正则表达式可以用来描述字符串模式,例如我们可以用digit 来表示number的token,其中digit表示单个数字(这里说正则表达式并不完全和实现的正则引擎所识别的正则表达式等价,这里只是为了描述问题而已)。

       然而像c语言的的多行解释,用正则表达式来描述就比较麻烦,此时更倾向于直接用有穷自动机(finite automaton)来描述,因为用它来描述非常直观且很容易。

       有穷自动机(finite automata)

       有穷自动机也称为有限状态机,状态在输入字符的作用下发生迁移,因此,它可以用来识别token,也因此,我们只要画得出fa,之后再用代码实现这个fa,那词法分析器也就差不多弄好了。

       有穷自动机分确定性(dfa)和非确定性(nfa)两种,如果对于同一个输入,只会有一个确定的状态迁移路线,也就是只有一个确定的“下一状态”,那就是dfa,否则就是nfa。

       因为dfa对于同一个输入只有一个确定的下一状态,所以词法分析器当然优先采用它,那nfa拿来干嘛用呢?nfa用来做描述用时更方便,我们可以非常迅速地画出一个识别token的nfa图,但要想直接画出个dfa那要动不少脑筋。

       根据正则表达式构建nfa

       如上所述,nfa更容易画出,那我们就先研究nfa,在定义token时,我们可以用正则表达式来描述它,因为正则表达式干这行很合适,例如一个digit 就可以描述数字,多方便。因此,我们需要根据正则表达式画出与之等价的nfa。而这个算法非常简单,就是tompson’s construction,这个书上写得很清楚了。

       将nfa转化成dfa(nfa的确定化)

       对于计算机来说,面对同一个输入,如果有多个下一状态,那计算机就不清楚要转到哪个状态,所以我们期望能从正则表达式得到dfa,而不是nfa,因为这样将来编程实现时比较自然(同一输入有确定的一个下一状态),而幸运的是,每个nfa都可以转化成dfa。为什么nfa可以转化成dfa?因为fa(finite automata)中的状态都是我们自己画的,只要fa能正确的识别token,那就ok了,也就是,如果nfa和dfa都可以达到一样的效果:识别token,那其它的我们就不管了。

       实现词法分析器

       对于一个token,比如用来表示数字的token:num,我们可以用正则表达式描述它,然后画出nfa,再将nfa转化成dfa,再最小化dfa的状态,但是我们的词法分析器是不是分析一个token,所以我们要把所有类型的token的dfa合并成一个dfa,这样,这个dfa也就可以识别语言的所有token了,如果在某一连串的输入下,dfa达不到终结状态,那就说明源代码有错误了。

       我用c#实现了一个用于《compiler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中tiny语言的词法分析器,tiny语言有关键字:if, then, else, end, repeat, until, read, write,有操作符 ,-,*,/,=,<,(,),;,:=(全角逗号不算,是文章的分隔符)这10个,然后其余的token有number(一或多个数字)和identifier(一或多个字母),其dfa如下图:

       上面这张图和《编译原理及实践》中的一样,其中的带中括号的输入说明这个输入是lookahead的,在匹配成功后是要重新放回输入流中的,比如识别num时,如果发现个非digit的,那就说明识别到了一个number,但是最后识别的那个非digit字符是要放回输入流的,因为它要留着下一次识别。

       其中从start到done的那个other,指所有非white space,非{,非letter,非digit,也非:的字符,它有可能是合法的 , *, /这些,也可能是不合法的其它输入,如#号。因此,done这个状态只是说本次gettoken已经结束,状态机是有可能因为不合法的输入而进入done状态的。究竟从start到done是因为合法的,如 号导致的,还是由不合法的如#号导致的,将在代码中实现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 号还是#号作用于start状态,都会进入done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