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第一篇:第二讲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第二讲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

       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华夏民族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

       早在四五千年前,兴起于黄河中游地域的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已经展现了华夏民族的祖先从渔猎向农耕生产过渡的历史风貌,中华农耕文明在这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的黄河中游流域开始形成。与此同时,长江中下游的屈家岭文化及钱塘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也都显示了祖先们在这里辛勤耕耘、繁衍生息的时代痕迹。中国古代历史典籍追述先古“有道帝君”的作风,便是孜孜以农业为怀的君子,《论语·宪问》称“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史记·周本纪》称赞周人的先祖公刘“务耕种,行地宜,……民赖其庆,百姓怀之,多徒而保归焉。周道之肖,自此始”。农耕与部族的兴衰紧密相连。

       三代时期,农耕业已经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古代诗歌的记载,反映了这一时期先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繁忙景象,所谓“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唆至喜”(《诗·豳风》);“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王世纪·击壤之歌》),即是其生动写照。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列国竞雄,政治家们为了在激烈的对抗中取得生存,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制度改革,而这些改革,几乎无不与促进农耕经济联系在一起。管仲的“相地而衰征”,为齐国的强盛奠定了雄厚的基础;魏国李悝的“尽地力之教”,竞为列国所仿效;著名的商鞅改革,其“耕战”政策使秦国的大军在关东所向披靡。秦汉以后,大一统的中华帝国更把“重农固本”奉为治国的不易之道。

       中国的农耕文明虽然同时发祥于黄河、长江流域,但由于黄河流域细腻而疏松的黄土层较适宜于远古木石铜器农具的运用和粟、稷等旱作物的生产,所以农业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达到较高水平,黄河中下游地区自然也成了中国上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人文中心。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中国的农耕区域,逐渐向土肥水美的长江流域扩展,而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更为中国农耕区域的向南扩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条件。汉晋以降的数百年间,北方的边患日趋严重,战火的蹂躏,使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在战乱的压迫下,中原优秀的农耕男女大批向南迁徙,足迹遍布长江中下游区域及东南沿海各地。于是,中国农耕区的中心,逐渐从黄河流域向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转移,而中国南方优良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很快就显示出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隋唐以后,长江中下游区域迅速成为京都及边防粮食、布帛的主要供应地,“苏杭熟、天下足”和..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即反映了唐宋以来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事实.“东南财税”与“西北甲兵”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

       当黄河流域以南农耕文明日益发展的时候,中国的西北部地区,正繁衍生存着剽悍善

       战的游牧民族,他们世代“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史记·匈奴列传》),依靠畜牧、狩猎为生。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促使他们经常南下劫掠,“利则进,不利则退”(《史记·匈奴列传》),给中原的农耕民族造成很大的威胁。而当某一游牧部落出现了具有政治远见和号召力的领袖,游牧人短暂的经济劫掠便可能发展成为大规模的征战,甚至入主中原,建立起混一游牧区和农耕区的王朝。

       中原农耕民族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土地这个固定的基础上,稳定安居是农耕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面对秦汉以来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曼扰,中原历代王朝无不竭尽全力加以抵御。然而安居乐业的农耕民族终究无法与“往来转徙,时至时去”(《汉书·晁错传》)的游牧人在军事上作长期的追逐争锋,虽然在历史上也曾出现汉武帝、唐太宗、明成祖等远征漠北的短暂行为,但农耕与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代中国的军事格局是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处在被动防御状态,而经济文化落后的游牧人常取攻势。

       处于守势的中原农耕人,他们世代相沿用以抵御游牧人的最基本策略是“修障塞,饬烽燧,屯戍以备之”(桓宽:《盐铁论·本议》)。历尽艰辛前赴后继而修筑起来的万里长城,正体现了中原华夏民族试图把农耕区围护起来的防御心态。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只是中华文明发展史的一个侧面,而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这两者通过迁徙、聚合、战争、和亲、互市等形式为中介,实行经济文化的互补和民族的融合。北方的游牧民族虽然在整个社会发展水平上处于较低层次,但他们勇猛善战、粗犷强劲,富于流动性,善于吸取从远方带来的异域文化,成为中原稳健儒雅的农耕文化的补强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和汉唐时期开辟通西域的丝绸之路,是中原农耕文明博取游牧文明的精妙结晶。游牧民族不断侵扰中原农耕区,固然给农耕区人们带来许多痛苦,但因而也促进了中华民族血统的合流。汉族的“百家姓”,有相当一部分是由羌、胡等游牧民族姓氏直接转化而来的,即使是赵、钱、孙、李、陈等较为古老的汉族姓氏,也都在不同程度上融合了少数民族的血统,“四夷如同一家”,是中华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血统融合史的整体趋势。

       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游牧人,从农耕人那里学习先进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技术,促进其自身社会形态的变化。特别是当以征服者身份进入农耕区的游牧人,在先进优裕的农耕文化氛围中,往往“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①,而出现农耕化的趋向。这一趋向的结果,不但进一步充实了农耕文明的内在涵量,同时也促进了中原华夏农耕经济的周边扩展和多元交汇。农耕与游牧作为东亚大陆两种基本的经济类型,是中华文明的两个彼此不断交流的源泉,他们历经数千年的相互融合、互为补充,汇成气象恢弘的中华文化。

       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以农耕文明为主导的中华文明,有着不可割断的历史延续性,这与古印度、古埃及以及古欧洲文明史截然不同。中国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一方面造成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也影响着社会形态的变化藕断丝连,含混不清。因此,从纵的方面讲,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分。远古时代的村社经济残余,到宋元明清时期演变为乡族经济,由此而产生的乡族组织和宗法观念,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再如三代以来的奴隶制经济残余,亦长期并存于农耕经济之中,直至明代,江南“富家大族役使小民,动至千百,至今佃户苍头有至千百者”②。贵族分封制度,虽然从秦汉以后在形式上有所变化,但历代不绝,如明代的藩王勋戚经济就成为明代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横的方面来考察,华夏民族“早出暮人、耕稼树艺”的农耕经济,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然而,我们现在常说的中国农耕经济是自然经济体系,这是借用了西欧中世纪庄园制自然经济体系的用语,实际上,中国的农耕经济与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制自然经济差异甚多,二者不可画等号。西欧中世纪自然经济的一些主要特征如封闭式的自给自足、依附农奴等,在中国的农耕经济中并不很突出。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分。士、农、工、商的社会分工由来已久,并且不时相互变换。中国的个体家庭经济,很早就与市场有着一定的联系,早在战国时,孟子就指出农家“以粟易械器……纷纷然与百工交易……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是“天下之通义”(《孟子·滕文公上)》):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的下述描写,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多元化结构:

       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源也。

       到了封建社会晚期,商品性农业和为市场而生产的手工产品更在农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明清之际的长江下游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比较发达,棉花、桑蚕的生产,是农家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地产木棉,衣被天下,而民间赋税,公私之费,亦赖并济”(顾炎武:《肇域志,江南九》)。以食租为特征的中国地主,在广置田产的同时,也对工商业生产有浓厚的兴趣,“乡落大姓,居货而贾者,数不可纪”(《嘉靖江阴县志·市集》)。中国农耕经济就是这样包容着工商业等多种经济成分,扩充了内部的活动空间,使自己始终保持着一定的简单再生能力,适应时代的变化,从而维系着中华农耕文明的长流不息。

       内敛型的海洋贸易

       在中国内地广阔农耕区的东南面,有浩瀚的大海。海洋事业的开拓,是促进欧洲文明特别是近代文明高度发展的有力杠杆。然而,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缺乏开拓海洋事业的进取精神,因此,虽然中华民族早就有了出色的航海能力,但由此而产生的海洋贸易,不是向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而是一种内敛型的经济,它是作为农耕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

       稳定的农业社会和较少变化的经济结构,使中国古代的帝王们陶醉于万物皆备,“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大雅·民劳》)的理念之中,他们把“皇天眷命,奄有四海”,“无怠无荒,四夷来王”(《尚书·大禹谟》)作为治道的高妙境界。因此,在他们看来,中国与海外的经济交往,应当建立在“宾服贡献”的基础上。唐宋时期,中国与海外的经济联系渐次加强,东南沿海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玳瑁奇物溢于中国,不可胜用”(韩愈:《昌黎先生全集·送郑尚书序》)。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成了闻名世界的贸易港口,出现了“市井十洲人”(《诏诗别裁·送泉州李使君之任》)的繁荣景象。但这时的海外贸易,一方面是服从于政治的需要,夸示海外,“远抚蕃夷”,而且在不少场合是“赐品”多于“贡品”,不计经济得失。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上层统治者对于海外奇珍异宝的需求,与广大民众的生活需求较少发生联系。这种朝贡式的贸易直至明代前期犹然。明成祖以“振纲常以布中外,敷文德以及四方”为己任,当有人主张对入贡互市的外商征税时,明成祖的答复是“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明史·食货志》)。互市在政治上的意义仍然超过经济的意义。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东南沿海私人对外贸易有长足的进步,海洋商业收入已在福州、广东等沿海地区的经济结构中占有相当的比重,白银货币的输入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明末福建郑成功家族的海上势力,操中国、日本、东南亚之间海洋贸易的牛耳,收复台湾,顶住荷兰等西方殖民者的东进,中国的海洋事业一度出现勃勃生机。但是,政府对于私人海商集团的扼杀以及对海外贸易的严格控制,限制了清代海洋商业的顺利发展,而明清以来移居海外的商民,也被政府视为“自弃王化”的刁民,备受歧视。在这种情况下,当西方殖民者以咄咄逼人之势梯航东来之际,内敛型的中国海洋事业,不能不大大落伍于世界前进的步伐。

第二篇:第二讲:中国古代科技文化

       第二讲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 第一节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兴起、发展

       中国古代卓越的科学技术成就,是由中国古代特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孕育的。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肇始于尧舜时期。在当时,就有关于羲和、羲仲观察日月星辰以定四时的传说。说明一方面我国很早就有了熟悉天文制定历法的专职人员,另一方面农业生产与季节天象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古代的天文历法知识,就是在农业生产的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又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

       战国时期,激烈的变革、频繁的战争,谁拥有足够的粮食,谁就具备了战胜对手的法宝,所以“农本”思想也就成为统治者驾驭天下的治国思想。此后,历代统治者皆以农为天下之根本:汉文帝曾下诏说:“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唐太宗说:“农时最急,不可失也。”农业是国家财赋的根本,农业发展的好坏,维系着国家、王朝的命运。于是农学发展起来了,有了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的意识。因此,与农业有密切关系的天文历法学也随之发展起来。

       封建帝王认为,天象直接关系着王朝的命运,《易》曰:“天垂象,见吉凶„„”王室的兴衰是天象在人间的反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所以历法的准确与否,被看作是王朝是否顺应天意的标志。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农民,在长期靠天种地的劳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就是古代天文历法起步早、成就显著的原因。要制定精确的历法,就要准确地测天,就得精于计算,于是数学伴随着天文学发展起来;中国有广袤的土地、众多的人口,中央政府为有效地管理国家,发展了地理学。古代自然经济螺旋式的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技术的改进,商业、城市的繁荣,为科技文化的发达创造了重要的条件。合乎规律的政治制度、措施,对科技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战国、隋唐、北宋等各个时期的统治者都重视文化。战国时期,正如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所说的,是“古今一大变革”。诸多矛盾纷纭复杂,思想界空前活跃,各国君主为战胜自己的敌人,广揽人才,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农业水利科技、天文历法、医学等各方面都得到了相当的发展。

       隋唐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代,封建经济高度发展,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安邦治国的政策,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百姓乐业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在科技的各个领域硕果累累:保存至今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颁布的药典——《唐本草》;以及僧一行的天文成就;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公元868年(唐咸通九年)雕印的《金刚经》长卷,是世界上保存最早的有图画的雕版印刷品,此卷雕刻精美、刀法纯熟,字体浑朴厚重,墨色均匀,已达到相当高的工艺水平。

       北宋建立至公元979年,基本上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南方,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以隋唐经济为基础,北宋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北宋造纸业的发展给印刷业的繁荣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宋代的雕版印刷业进入了全盛时代。一些富于实践经验的劳动者尝试改革,毕昇创造了活字的印刷术,对世界印刷术的发展、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的影响。

       唐朝发明了火药,北宋将火药应用在军事上,火药武器在战争中显示了巨大的威力。恩格斯说:“在十四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这是每一个小学生都知道的。”

       北宋时期,对外贸易较前代更为繁荣,这时的造船业已相当发达,海外贸易不断扩大,由于航海的需要,我国重要的发明之一——指南针,从此时起就在海船上得到普遍应用。北宋《萍州可谈》记载,公元1098—1106年间在广州“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不久,阿拉伯人从中国人这儿学会了使用指南针,并传入欧洲人手中。马克思说:“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在古代,尤其是唐宋,知识分子能真正起到社会头脑的作用。隋朝开始,唐朝完善的科举制,形成了官僚一定的社会流动性。魏晋北朝时期的士族阶层已经腐朽,出身卑微,有真才实学的庶族地主阶层,逐渐取代了士族的地位。科举制给当时的人们提供了一定的竞争机会,以满足更高的需要。科举制在初建时,给知识分子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积极参与政事,发挥自己的专长,潜心研究,所以唐宋时期,科技成就辉煌。

       在古代,中国人较西方人要自由。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魏晋时期的人有放达之风;科举制度实施前期竞争较为公平。虽然中国封建社会高度集权,但是自然经济(以家庭为单位)下的人,相对于西方中世纪宗教神学统治下的人而言,要自由得多。正因为有人的自由,有创造的空间,才可能有超越存在的意识,并将之物化为存在。

       中世纪的西欧,由于宗教神学意识形态一统天下,扼杀了人性和创造力,孕育了中世纪西欧“片面的道德型人格”。恩格斯说:“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这种单一的意识形态,“片面的道德型人格”,使得西欧的中世纪成为科技发展的阴霾时代。因而,也使得中国古代的科技成果卓然鹤立,璀璨夺目。此外,中国地广人多,各民族间的交往频繁,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素质,使得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造。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再者,历朝的开放政策,在传播中国文化成就的同时,又注意吸收外来文化,形成了博大精深,泽被东西的中国文化圈。在西方,虽曾有过灿烂的古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然而由于地质的变迁,外族的入侵,日尔曼人潮水般的涌入,摧垮了一切。中世纪的西欧是在文化的废墟上重建的,缺乏坚实的文化基础。所以,中国古代科技走在世界的前列。然而当西方在中世纪末、新时代到来之际以及在整个近代史上,科技生机勃勃发展的时候,中国的科技发展却迟滞了。

       明朝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活跃,在苏州等地资本主义萌芽正在“孕育”之中,可是历代统治者依然倡行“重农抑商”的思想、政策,使商品经济的发展受到了扼制,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这些田园风味的农村公社不管粗看起来怎样无害于人,却始终是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它们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不出任何伟大和任何历史首创精神”。即将走到尽头的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新生产力的发展,成为束缚生产力的桎梏。在封建社会超稳定系统下极端的皇权制和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人们的头脑。从隋唐开始的科举制,到明清时代的八股取士,极端野蛮的文字狱的出现,也使知识分子只能“舍今而求古,舍人事而言性天”。鲁迅曾说:“到乾隆年间,大家便更不敢用文章来说话了。所谓读书人,便只好躲起来读经,校刊古书,做些古时的文章,和当时毫无关系的文章”。出现了一股死气沉沉的学风。封建文化专制下的知识分子,成为驯服工具,已毫无创造力可言,已不能起到社会头脑的作用了。

       在封建社会上升发展的时期,中国人行为取向的重实际性,极大地推动着古代科技的发展,然而过于讲究实用便忽略了理论的研究。当科技在经历一定的发展之后,由于缺乏雄厚的基础理论作铺垫,因此很难跃入新的发展阶段。科技成果被统治阶级占有,使得科学技术的研究陷入了政治学的轨道,而没能进入哲学推理、科学抽象的殿堂。尽管在中国古代出现过天人学说、阴阳五行学说等哲学理论,但是这些理论是普适型的,被应用于天地人间万事万物,它笼统地、模糊地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强调共性,缺乏对自然现象具体的、个别的、有分析的探讨,传统科学擅长综合,从总体、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充满了朴素的辨证法,但忽略对个别物质实体、物质内部深层结构等独立的研究,容忍思想的朦胧性和认识的不精确性,缺乏科学的实证、分析的基本方法,最终成为人们深刻认识事物本质、形成科学的专门理论的障碍。中国传统科学技术中的重实际应用、轻理论探讨;重整体综合、轻个案分析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限制了中国科技从传统形态向近代形态的创造性转化。中国封建社会利用儒生阶层组成官僚机构管理国家,使得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结构一体化。所以中国成为一个文化政治化倾向非常强烈的国家。儒家文化熏陶下的知识分子,读经书,考科举,将踏仕途、登龙门作为最佳的人先选择,而实际上这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这种文化导向,使得知识分子对仕宦趋之若鹜,各种与安邦治国无直接关系的学问,都被视为无用之辨,不急之察,弃而不治,因此造成许多重要的科学著作无人问津,束之高阁或流失。重政轻技的观念阻碍了科技的进步。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统治者用人重德不重才。曹操曾说:“有事赏功能,治平尚德明。”司马光称才过于德者为小人。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又有重“道”轻“器”的传统。就学术而言,则是重人文科学,轻自然科学。就自然科学而言,中国古代贤哲对于自然界大量敏锐的观察和新颖的见解,最终总是一致地导向对人心的启迪。知识分子崇尚政治人伦之“道”,天地万物之“理”,轻贱具体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艺的趋向,无疑也是阻碍中国科技继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性的缓慢发展,造就了普遍的“萎缩型人格”。中国儒家文化的心理特征,即“实践理性”。所谓“实践理性”,就是把理性引导、贯彻在日常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不作抽象的玄思。其整个思想中心是“克己复礼”,企图通过人们道德力量的发扬,造成一个“天下归仁”的理想社会。因此,在人格上强调道德力量,在意志品质中,那种对抗权威,反对传统的“独立性”和“果断性”强调不够,至于强调要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所必需的“竞争性”更是极为罕见。统治者用人重德不重才,否定人的个性。在封建社会的末期,儒家文化的政治化,促使中国知识分子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驯服工具,对具有创造型、开拓型人格的人才从精神上进行扼杀和遏制。鲁迅认为:不满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不满是向上的车轮。一个种族只有不满的人多了,才能前进,否则就会没落。社会文化的生命力来自于:一要能够自我批判;二要有开放的教育。然而封建的文化专制统治,给知识分子戴上了沉重的枷锁,培育了物质文化氛围。恩格斯曾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束缚人们头脑的封建神学受到冲击,使得中世纪普遍的归属性“道德型人格”转向“自尊型人格”。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新兴的资产阶级学者鄙弃以基督教神学为中心的封建文化,热心于研究人和自然,肯定人和人性,强调要发展个性。人在这时从宗教神学的迷惘中复归本源,回到自然,得到了自由。启蒙运动的先进思想家们喊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冲击着传统的迷信、信仰,他们对知识的力量和作用,充满了乐观和信心。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文化愈来愈呈现出明显的外倾性,强调外在的超越;西方科学家们研究星辰、人体、杠杆、化学物质,强烈要求改变外部环境,而中国传统文化是内倾文化,强调内在的超越。中国的读书人大多热衷于研究订正古学音和文字,离科技——第一生产力太远,不具有改变外部世界的特性。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打开,经济落后,国力衰竭,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中国科技的发展,缺乏相应的经济基础以及必要的人才结构,所以,在封建社会末期直至近代,中国的科技领域逐渐丧失了独占鳌头,生机盎然的风度。

       第二节

       中国古代科技的重大成就

       一、主要的科学成就

       (一)天文学

       中国有着悠久深远的农业传统,由于古老的农业对日月递昭,四时交替的自然节律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因此,历代官方皆十分重视对天文的研究,从而促进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早熟和辉煌。

       中国古代天文学从一开始便以“历象日月星辰,敬援民时”为目的,去观测物候、天象,制定历法,排定节气。中国古代所用历法最早创始于夏朝,故称夏历。当时已能依据北斗星旋转斗柄所指的方位来确定月份,夏历就是以斗柄指在正东偏北所谓“建寅”之月为岁首。相传记载夏代历法的《夏小正》,是中国最古的科学文献之一,它按夏历十二月的顺序,分别记述每个月中的星象、气象、物象以及所应从事的农事和政事。商代的历法,在夏历的基础上,把我国最早实行的阴阳合历加以调整,使它逐渐趋于完备。依据卜辞所记,这时,人们已测出一年分四季,共366天,并有闰月的安置。年有平闰,年终置闰,平年12个月,闰年13个月。大约在西周初年,我国已知用土圭观察日影,测定冬至和夏至的时日。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法,一年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十九年共二百三十五个月,为了调整年与月的差距,采用十九年七个月的置闰方法,这又名四分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又改进制定了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采用有利于农时的二十四节气,在无中气的月份,插入闰月,调整了太阳周天与阴历纪月不相合的矛盾,使朔望晦弦较为正确,是我国历法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唐朝和尚一行制定大衍历,测定四季日行规律,立法整齐,为后世效法。宋代是颁行历法最多的朝代,两宋共颁布18部历法,平均17·8年改历一次。元代制定授时历,这是中国古代最精确的历法,与现行的格列高里历法相等,但比它早出现三百年。明代大统历,基本沿袭旧制,行用364年,成为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历法。为了让历法更好地把握天象和自然季节变化,我国古人还区分了二十四节气。在西周时期,就有了春夏秋冬四季名称。战国末年,《吕氏春秋》中又出现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至西汉初年,《淮南子。天文训》中更是出现了全部的二十四节气,其名称与顺序已与今天完全一致。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之一,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历法的制定和完善,主要以天文观测的逐步精确为根据,如郭守敬所言:“历之本,在于测验(观测),而测验之器,莫先于仪表。”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祖先以自己的智慧创制了许多世界一流的天文仪器。根据文献记载表明,中国早在虞舜时代,就在长期观察日月星辰方位与四季变化的基础上,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测天仪器——浑仪。战国时期齐国人甘德著《天文星占》八卷,魏国人石申著《天文》八卷,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为一部,叫《甘石星经》。他们观测了金、木、水、火、土五个行星的运行,发现了这五个行星出没的规律。根据我国科学家的研究证明:甘德已发现木星的三号卫星,比意大利伽利略和德国麦依耳的同一发现早近两千年。甘德、石申所测定的恒星记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比欧洲第一个恒星表希腊依巴谷的星表早约二百年。这当中,尤其是浑仪历经东汉张衡、隋朝耿询、唐李沱风、北宋苏颂和韩公廉等改进和发展,结构日趋完善。到元代,郭守敬又在前人基础上创制了简仪,使除了北极天附近外,全部天区一望无余,这使它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此外,在浑仪创造后不久,西汉武帝时期,落下闳、耿寿昌创造了浑天仪,用以摹拟天体视运动。东汉初年的张衡在浑天仪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水运浑天仪,以漏水转动,其中星宿出没,与灵台观象所见完全符合。北宋苏颂和韩公廉等人,吸取前人有关天文学方面的知识和齿轮应用技术上的成就,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座结构复杂、自动运转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充分体现了我国天文学的发展水平及机械工程技术的卓越成就。

       由于有了不断创制改进的工具和仪器,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们得以对多种天体进行世界上最早且最精确、系统和详尽的观测和记录。殷墟卜辞中有不少关于天象的记录,还有世界最早的新星观测记录。西周时期,人们就为肉眼可见的星辰、星座确定了名称,将黄道带和赤道带两侧的恒星划分为28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由太阳在二十八宿中的位置,便可知道一年的季节,这比观测昏旦星象以观察太阳所在位置而定季节的方法要精确。而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星占》中有五大行星运行的记载,测量的金星会合周期为584·4日,比现今测值只大0·48日。南北朝时期祖冲之的《大明历》规定一年的时间为365·24281481天,与近代科学测量的日数相差不到五十秒。隋代刘焯创制《皇极历》,最早提出“等间距二次内插法”的公式,并测定岁差为七十六年差一度,已接近准确值。随着天体观测准确度的提高,使我国历法也日趋精密。北宋沈括主持编修的《奉元历》,以365·24358日为一回归年,比当时通行的历法要精密得多。元代郭守敬测定一年为365·2425日,与实际地球绕太阳一周时间只差26秒,与现行的格列高里历相等,但比它早出现三百年。在天象的观测中,中国还是世界上最早记录日食和彗星及太阳黑子现象的国家。春秋鲁太史引《夏书》有“辰不集于房”的记载,就是说在某年某月朔日发生在房宿位置上的一次日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殷墟甲骨文中也有日食的多次记载,据统计,自春秋至清末,流传至今的日食记录,就多达1100多次。至于对哈雷慧星的观测,世界天文史学界公认,我国彗星的观测记录久远、详尽,非其他任何国家可比。《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的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的彗星,各国学者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从那时起到1986年,哈雷彗星共回归了30次,我国史籍和地方志中都有记录。实际上,我国还有更早的哈雷彗星记录。我国已故著名天文学家张钰哲在晚年考证了《淮南子·兵略训》中“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这段文字,认为当时出现的这颗彗星也是哈雷彗星。他计算了近四千年哈雷彗星的轨道,并从其他相互印证的史料中肯定了武王伐纣的确切年代应为公元前1056年,这样又把我国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的年代往前推了800多年。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也以中国最为丰富,如公元前约140年成书的《淮南子》中说:“日中有踆乌。”公元前165年的一次记载中说:“日中有王字。”战国时期的一次记录描述为“日中有立人之像”。更早的观察和记录,可以上溯到甲骨文字中有关太阳黑子的记载,离现在已有3000多年。从公元前28年到明代末年的1600多年当中,我国共有100多次翔实可靠的太阳黑子记录,这些记录不仅有确切日期,而且对黑子的形状、大小、位置乃至分裂、变化等,也都有很详细和认真的描述。这是我国和世界人民一份十分宝贵的科学遗产,对研究太阳物理和太阳的活动规律,以及地球上的气候变迁等,是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数学

       中国古代数学成就辉煌,既有系统的理论又有丰硕的成果,直到16世纪许多数学分支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是名副其实的数学强国。中国古代数学具有悠久的传统。在古代世界四大文明中,中国数学持续繁荣时期最为长久。从公元前后至公元14世纪,中国古典数学先后经历了三次发展高潮,即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宋元时期,并在宋元时期达到顶峰。

       古代的数学成就,首推十进位制、筹算和珠算的发明。我国自有文字记载开始,就用十进位制来记数和进行计算。在商代的甲骨文乃至西周钟鼎文中,人们已经学会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这13个单字记十万以内的任何数字,但是现在能够证实的当时最大的数字是三万。甲骨卜辞中还有奇数、偶数和倍数的概念。十进位位值制记数法包括十进位和位值制两条原则,“十进”即满十进一;“位值”则是同一个数位在不同的位置上所表示的数值也就不同,如三位数“111”,右边的“1”在个位上表示1个一,中间的“1”在十位上就表示1个十,左边的“1”在百位上则表示1个百。这样,就使极为困难的整数表示和演算变得如此简便易行,以至于人们往往忽略它对数学发展所起的关键作用。著名的英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教授曾对中国商代记数法予以很高的评价,“如果没有这种十进制,就几乎不可能出现我们现在这个统一化的世界了”,李约瑟说“总的说来,商代的数字系统比同一时代的古巴比伦和古埃及更为先进更为科学。” ①

       到公元前5世纪出现了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制的数码体系进行计算的方法——筹算。根据史书的记载和考古材料的发现,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一般长为13~14cm,径粗0·2~0·3cm,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大约二百七十几枚为一束,放在一个布袋里,系在腰部随身携带。需要记数和计算的时候,就把它们取出来,放在桌上、炕上或地上都能摆弄。在算筹计数法中,以纵横两种排列方式来表示单位数目的,其中1-5均分别以纵横方式排列相应数目的算筹来表示,6-9则以上面的算筹再加下面相应的算筹来表示。表示多位数时,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用纵式,千位用横式,以此类推,遇零则置空。这种计数法遵循十进位制。中国古代十进位制的算筹记数法在世界数学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造。把它与世界其他古老民族的记数法作一比较,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古罗马的数字系统没1有位值制,只有七个基本符号,如要记稍大一点的数目就相当繁难。古代美洲2玛雅人虽然懂得位值制,但用的是20进位;古巴比伦人也知道位值制,但用的是60进位。20进位至少需要19个数码,60进位则需要59个数码,这就使记数和运算变得十分繁复,远不如只用9个数码便可表示任意自然数的十进位制来得简捷方便。中国古代数学之所以在计算方面取得许多卓越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归功于这一符合十进位制的 ①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三卷,第323、333页 算筹记数法。马克思在他的《数学手稿》一书中称十进位记数法为“最妙的发明之一”,确实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珠算和算盘是在筹算和算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最早记载珠算的书是东汉末年数学家徐岳著的《数术记遗》。在书中记载,他的老师刘洪访问隐士天目先生时,天目先生解释了14种计算方法,其中一种就是珠算,采用的计算工具很接近现代的算盘。这种算盘每位有5颗可动的算珠,上面1颗相当于5,下面4颗每颗当作1。随着算盘的使用,人们总结出许多计算口诀,使计算的速度更快了。这种用算盘计算的方法,叫珠算。到了明代,珠算不但能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还能计算土地面积和各种形状东西的大小。由于算盘制作简单,价格便宜,珠算口诀便于记忆,运算又简便,所以在中国被普遍使用,并且陆续流传到了日本、朝鲜、美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即便到了今天的电脑时代,算盘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由于使用它具有强化脑力、培养计算能力之功用,因此,在日美国家都普遍开展珠算教学。

       其次,中国最早计算出圆周率的精确值并发明了割圆术。圆周率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常数之一。对它的计算,可以作为显示出一个国家古代数学发展的水平的尺度之一。而我国古代数学在这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我国古代最初把圆周率取作3,这虽应用起来简便,但太不准确。在求准确圆周率值的征途中,首先迈出关键一步的是刘徽。他创立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无限逼近圆而求取圆周率值。用这种方法他求得圆周率的近似值为3·14,也有人认为他得到了更好的结果:3·1415。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继者祖冲之利用割圆术得出了正确的小数点后七位(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而且他还给出了约率(305/113)与密率(22/7)。密率的发现是数学史上卓越的成就,比德国奥托,荷兰安托尼兹早了一千多年,被人称之为“祖率”。

       此外,我国古代还曾经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数学家和数学专著,在世界享有很高的地位。据统计,全部数学著作约有2500种左右,流传下来的就有2100种,成为世界数学宝库中极为珍贵的资料。其中《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五曹算经》、《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五经算术》、《缉古算经》和《缀术》等合称《算经十书》,是汉至唐一千年间重要的数学著作,尤其是前两部著作对我国古代数学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周髀算经》是我国现存的最早数学著作,约在公元前一世纪成书。它虽然是一本关于“盖天说”的天文学著作,但是包括两项数学成就——(1)勾股定理的特例或普遍形式(“若求邪至日者,以日下为句,日高为股,勾股各自乘,并而开方除之,得邪至日。”——这是中国最早关于勾股定理的书面记载);(2)测太阳高或远的“陈子测日法”。《九章算术》 在中国古代数学发展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经过许多人整理而成,大约成书于东汉时期。全书共收集了246个数学问题并且提供其解法,主要内容包括分数四则和比例算法、各种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测量的问题。在代数方面,《九章算术》在世界数学史上最早提出负数概念及正负数加减法法则;现在中学讲授的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和《九章算术》介绍的方法大体相同。《九章算术》标志以筹算为基础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正式形成。这部书对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正像古希腊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对西方数学所产生的影响一样,是很大的。它不仅在中国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影响到朝鲜、日本,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

       (三)医学

       中国是医药文化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宝藏中的一枝奇葩,至今仍以其独特的风格傲然于世,与西方医学同时并存。

       早在商代甲骨文卜病辞中已有对疾病的部位、病因等多方面的“诊断”表述。《周礼》有医师“掌医之政令”,有食医、疾医(内科)、疡医(外科)和兽医等我国最早的医学分科的文献记载。春秋时,诊断病人的方法已有切脉、望色、听声、写(观)形等。战国时期,医学家已懂得人体解剖,知道内脏、血管和血液循环的情况。诊断方法已懂得望、闻、问、切。医疗器械有“针”、“石”、“烫”等。齐人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不仅精通内科,而且熟悉妇科、小儿科、五官科。秦汉时,诊断表述走向系统化,建立起了中国医学的完整体系。《难经》首次阐述了望、闻、问、切的“四诊法”,即通过望五色、闻五音、问所欲之五味,切脉等外部症候来诊断疾病。东汉时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强调以“四诊”分析病情,对伤寒诸症分析病理,提出疗法,确定药方。张仲景被后世称为医圣,他的著作,“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是后世医家的重要经典。晋代名著《脉经》又总结脉象二十四,主张切脉要配合四诊,全面观察。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各器官及疾病都与五脏有联属关系,有“诸内必形诸外”,并“视力应,以求其内”,故在诊疗过程中,皆由四诊开始,尤以望诊和初诊为重,讲求辨证(症)施治。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汉族医学的历史最悠久,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最为丰富。中医发源于中国黄河流域,很早就建立了学术体系。中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代都有不同的创造,涌现了许多名医,出现了许多重要学派和名著。中国历史上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苦过程,也是中药起源于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早在夏商周时期,中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西周的《诗经》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有药物的书籍。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内经》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脏苦欲补泻”等学说,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基础。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了先秦以来丰富药学资料而成书的。本书载药365种,至今尚为临床所习用。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中国已经有关于医疗卫生以及十多种疾病的记载。周代已经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秦汉时期,形成了《黄帝内经》这样具有系统理论的著作。此书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理论性经典著作。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专门论述了多种杂病的辨证诊断、治疗原则,为后世的临床医学奠定了发展的基础。汉代外科学已具有较高水平。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已开始使用全身麻醉剂“麻沸散”进行各种外科手术。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脉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晋代名医王叔和所著的《脉经》归纳了24种脉象。该书不仅对中国医学有很大影响,而且还传到了国外。这一时期医学各科的专科化已趋成熟。针灸专著有《针灸甲乙经》;《抱朴子》和《肘后方》是炼丹的代表著作;制药方面有《雷公炮炙论》;外科有《刘涓子鬼遗方》;《诸病源候论》是病因专著,《颅囟经》是儿科专著;《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眼科专著有《银海精微》等等。另外,唐代还有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等大型方书。唐代经济繁荣,促进了中药学的发展。唐政府率先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药典性本草——《唐本草》的编修工作。全书载药850种,还增加了药物图谱,进一步完善了中药学的规模格局。

       在宋代医学教育中,针灸教学有了重大改革。王惟一著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后来,他又设计制造等身大针灸铜人两具,教学时供学生实习操作。这一创举,对后世针灸的发展影响很大。明代时,有一批医学家提出把伤寒、温病和瘟疫等病区分开。到了清代,温病学说达到成熟阶段,出现了《温热论》等专著。

       从明代开始,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一

第三篇: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1、在掌握小农经济形成的基本史实基础上认识、评价小农经济。(什么是小农经济及其特点?)

       例题1: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西汉 晁错《论贵粟疏》

       阅读上述材料,想一想,它说明了小农经济的什么特点?

       例题1 小农经济基本上自给自足,有一定封闭性;自耕农是国赋税的主要承担者,负担沉重;自耕农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难以扩大再生产,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较差。

       2、中国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有哪些?

       2、中国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有哪些?

       答案:(1)原始社会时是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时期是以商周时期的井田制为代表的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3)战国形成并确立了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如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3、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封建社会对农业、工业的长期政策,对中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可从形成时期、发展过程、评价等方面考虑)

       例题: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醒世恒言》叙述:明朝浙江淳安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油漆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居为大地主。又有苏州王宪,出生于大地主家庭,经营一个玉器铺,更富裕了。

       材料二 《郑氏规范》介绍,大地主郑氏家族的条规规定:“佃人用货币折租。”

       材料三 《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在(明朝)成化末年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忻织泞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明朝的什么社会现象?

       (2)以上材料提及的人物从事的经济活动有哪几种?

       (3)这几种经济活动对明朝社会经济发展各有什么影响?

       (4)哪一种经济活动是当时社会经济的主流?为什么?

       例题2(1)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经营商业活动;从事封建地租剥削;兴办手工工场。

       (3)经营商业和兴办手工工场,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投资田产,从事封建地租剥削,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4)投资田产。因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4、导致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阻碍的原因有哪些?

       例题3:关于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缓慢的原因再国内有多种说法,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谈谈你对此问题的看法。

       例题3 ①封建的经济基础非常顽固。在封建剥削制度下,封建地租很重,农民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这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同时,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阻碍社会分工,对独立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也起着限制作用。②封建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明清统治者为巩固封建统治,继续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外实行海禁,闭关锁国,这些措施从各方面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③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旧的经济观念,使地主、商人等往往用剥削来的钱财用于买田置地,这就严重影响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不利于资本从土地流向商品生产。

       影响:造成了中国近代的封闭落后,成为西方列强侵略、掠夺的对象,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5、经济重心的南移:唐朝中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北宋时完成例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

       二、(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夜„„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任八方,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卷五十四

       材料

       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陆游集》

       材料

       四、朝

       代

       南 方

       北 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760 62.9% 6624296 37.1%

       ①材料一反映出西汉时期南方的经济状况如何?材料二、三、四反映出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②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③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④依据材料四,概括北宋时期南方人口和户数超过北方的主要原因。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复习提纲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例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材料二:大洋州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步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材料三: “松、太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顺德县)自西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佛山)1854年后„„纺业停顿”。„„茶叶“卖与收购商贩,收购商贩或将茶运到通商口岸去出卖,或在当地卖与茶商,洋商又从茶商之手购买”。

       材料四:“这些情形,不仅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15世纪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其最大的意义在于?

       (2)材料二反映了19世纪中期英国所处的地位如何?这种地位是怎样形成的?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与材料二有何关系?

       (4)材料四中的“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是什么?应如何理解材料四的观点?

       2、列举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例题4: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世界市场是怎样形成的?

       (2)中国是怎样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卷入后,中国在世界市场中居于什么地位?举例说明。

       例题4:(1)世界市场是经过新航路的开辟、两次工业革命,通过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以及武力威逼的方式,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终形成。(2)英国等国工业革命之后,发动了对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它们凭借不平等条约获得的政治经济特权,掀起向中国倾销商品的狂潮,大量洋货涌入中国,同时还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大批丝、茶运出。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3、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例题5 材料1 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工场手工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和以经验为主的技术,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需要用自然力代替人力。这就得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知识,大工业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从此,科学在生产中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

       --《简明科学史话》

       材料2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工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数是由科学家作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到了1870年,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两次工业革命在技术发明的人才素质、科技含量等方面各有何特点?

       (2)材料一主要阐述了一种什么关系?材料二对这种关系作了什么重要补充?

       (3)通过阅读以上两则材料,你有何认识? 例题5(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技术发明主要是由具有实践经验的工匠、技师完成的,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技术发明是由科学家、工程师完成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技术发明是实践经验的总结,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在技术发明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4.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例题6:

       1843-1844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的五处通商口岸相继开放。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原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东南沿海许多以纺织为业的乡村,也受到很大冲击,已无棉可纺,无布可织。尽管这种现象只出现在局部地区,它却是中国传统经济开始解体的征兆。

       ——摘自人教社《中学历史教材》

       请回答:

       ①“中国传统经济”指什么?结合中国古代史说说它的基本特点。

       ②导致“中国传统经济”开始解体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③你认为材料反映的现象对当时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例题6: ①自给自足的小家经济(自然经济);特点:以家庭为单位,拥有部分土地;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②原因:鸦片战争后,大量洋货涌入中国,冲击中国市场

       ③积极影响:中国小农经济的解体有利于商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为中国新的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促使了中国手工业技术的改新等等。

       例题:概述1840年到1919年近代工业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基本线索,具体分析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代”的原因。

       5.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例题: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反映了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什么现象?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右图反映了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什么特点?

       (3)右图中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对我国近代史的发展有何影响?

       6.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例题7: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类历史发展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化.(1)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上、政治上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2)同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方面有哪些重大变化?

       (3)中国社会的经济变化与世界的发展有何内在联系?如何理解这种变化?

       例题7:(1)经济上:①工业革命在英法美等国已经完成,并向世界其它地区扩展。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许多地区展开,一系列国家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基本确立,并得到巩固。

       (2)经济上:①洋务运动兴起,民族工业产生,中国的近代化起步;②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政治上:中国丧失大片领土和主权,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3)联系: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需要开拓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理解:①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掠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②客观上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例题8:一种观点认为,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国家带来了先进科技和政治学说,促进了东方国家资本主义的产生和经济发展;另一种观点认为,西方侵略国家对东方国家只是造成了莫大的灾祸,造成东方国家近代的落伍,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无任何有利的作用。请结合史实评述上述观点。28.马克思曾经对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进行了科学的评价,他说:“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70页)

       针对马克思“双重使命”问题,国内外学者争论激烈,观点各异,大致上有三类:

       否定论:殖民主义道德沦丧,种族优越,带给亚非拉的是巨大民族灾难与仇恨。

       肯定论:殖民主义功大于过,是推动亚非拉被动迈人现代化的动力。亚非拉社会制度与经济基础不可能自然过渡到现代化工业文明,而殖民主义改造了亚非拉,完成了过渡。

       双重作用论:殖民主义给亚非拉带来了巨大灾难,但同时摧毁旧社会体制,推动了亚非拉自身改选,通过改良或革命迈上了现代化道路,因此功过相抵。

       请问,你的认识观点如何?请加以说明。

       例题8:同意第三种观点,即双重作用论。

       殖民主义对亚非拉的大肆掠夺,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的民族灾难,殖民主义扩张,其目的是掠夺,开辟市场与夺取原料产地,性质是侵略性,非正义的。但要看到,亚非拉广大地区在遭受殖民征服之前,一般都处在前资本主义,自然经济的社会发展阶段,特点是社会封闭落后,经济水平低下,发展速度极为缓慢。西方殖民扩张打破了各地区各民族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以近代工业文明的纽带将全世界人类历史提高到一个新阶段,这是一个客观的进步。不可否认,殖民扩张将近代工业技术和文明价值观带人落后地区,客观上冲击与摧毁了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也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使全世界纳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是一个时代的进步。

       7.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8.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民社会生活的影响。

       9. 以我国近代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转播媒体的发展给人民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例题9: 20世纪20年代,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得到普遍推广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空前繁荣,美国尤为突出。人们一片欢呼,认为资本主义进入了千年繁荣时期。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突然崩溃,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由此爆发,人们的千年梦被击碎。

       (1)请分析这次危机爆发的原因。

       (2)危机爆发后,各国都采取了摆脱危机的办法。美国是如何消除危机的?

       (3)美国消除危机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有何影响? 例题9:(1)①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②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使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越来越多。③普通大众收入低,消费有限。④股票投机过度。

       (2)罗斯福通过新政消除了危机。整顿财政金融调整工商业调节农业生产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3)凯恩斯主义。开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例题10: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一次是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请结合史实回答:

       (1)俄国、美国、中国“改革调整的机遇”分别是什么?

       (2)这三国的改革调整各有什么主要特点?结果和影响如何?

       (3)据此你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例题10:(1)俄国: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国:1933年罗斯福实施新政;中国: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

       (2)特点:俄国通过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国家资本主义的办法发展生产,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和农业的市场交流;美国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目的;中国克服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是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结果和影响:苏俄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但到1927年新经济政策被废除,建立起斯大林高度集中是经济体制;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并促成了战后出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趋势;中国现代化建设出现繁荣景象。

       (3)认识: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例题11:为什麽资本主义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得以继续发展,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繁荣的景象?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那些新变化?

       例题1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地迅速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地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各国政府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利用国家的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发展阶段;西方福利国家得到发展,社会福利政策普遍实行;第三产业蓬勃发展,高科技产业部门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4、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比较两者的区别。

       例题12:

       材料一:实行余粮征集制后,粮食征购量有较大幅度的上升,1917~1918征购粮食7340万普特(1普物=0.016吨),1918~1919为10790万普特,1919~1920为21250万普物。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际上从农民手里拿走了全部余粮,甚至有时不仅是余粮,还包括农民的一部分必需的口粮。付给农民的都是纸币。由于当时纸币大幅度贬值,纸币不过是“彩色纸片”。内战基本结束时,苏维埃政府把国有化扩大到小企业。

       材料二: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

       年份

       项目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

       (万公顷)

       9446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

       (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请回答: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实行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分析评价新经济政策。

       例题12:(1)背景:1918年夏至1921年初,面对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以及极其困难的经济形势,苏俄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影响:一方面,这个政策能够保证苏维埃政府在残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财力、物力,保障军事胜利。另一方面,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如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引起了农民的暴动,造成社会的不稳定的生产的下降。1921年春,苏俄发生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2)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②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找到了一条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实践表明,新经济政策可以作为在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不发达,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时期内行之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5、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6、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a)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内容(任务)

       b)中国工业化与苏联工业化的区别

       c)经济建设中的错误教训。(表现、原因、影响)

       例题13:

       材料一: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太快了。我看这个意见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比如农业合作社,一两年一个高潮。一种组织形式还没巩固呢,很快又变了。从初级合作社到普遍办高级社,也是如此。如果稳步前进,巩固一段时间再发展,就可能搞得更好些。1958年大跃进时,高级社还不巩固,又普遍搞人民公社,结果六十年代初不得不退回去。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材料二: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摘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中的什么教训?

       (2)材料二所属的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方面怎样的变革?它是否意味着否定了前者的成果?为什么?

       (3)材料三评论农村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为什么?

       例题13:(1)忽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片面追求生产关系的高水平、高速度。(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因为是在保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环节。(3)基本着眼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生产关系要以能否发展生产力为准,采取稳妥的方针。

       d)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内容、原因、步骤。

       为什么首先在农村进行改革?农村改革的内容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

       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是在哪次会议提出的?十五大有什么内容?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国有企业为什么要改革?改革有什么影响?

       7、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步骤及如何正确处理好对外开放?

       例题14:

       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十三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文选》

       材料二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难以在封闭的状态下得到发展。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实行开放政策,以更加积极地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竟争。

       ————江泽民在香港“2022《财富》全球论坛”开幕晚宴上的讲话

       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认识。

       例题1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决定实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外开放的实行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吸引外资;有利于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加以鼓励和肯定。便同时还应注意,随着对外开放的实行,中国毕将面临新的挑战和问题,中国应该勇于面对挑战,迎接挑战。

       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以美国为中心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例题15: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的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请回答

       (1)这句话的实质含义是什么?

       (2)美元是通过建立什么体系而取得这样的地位?如何理解这个体系的重要意义?

       2、雷顿森林体系的客观作用。

       例题15:(1)美元取得世界资本主义货币体系的统治地位。

       (2)1944年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及附件。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二年两个金融组织成立。根据规定。各国货币保持与美元的汇率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这样,美元取得高于其它国家货币的地位。

       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贸易的发展,从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3、欧洲为什么要走向联合及其发展过程。

       例题

       材料一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咱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这种力量虽然远不如这两个国家强大,但是它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是如此有力,一旦潜在的分歧发展成为严重的紧张局势,在面临这种威胁时,为了维护和平,它可以天平中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材料二 1974年,出任欧洲共同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交部长谢尔说道:“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和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请回答:(1)据配材料一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阿登纳说欧洲联合是必要的?试列举欧洲联合史实。

       (2)材料二中,联邦德国外交部长谢尔说道:“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和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4、理解区域集团化发展的趋势。

       5、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例题16:

       材料一 据统计,美国福特汽车主要部件生产商分布于美、欧、亚三洲的20多个国家,美国制造的波音747客机,由450万个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除自制外,还有来自6个国家的2万家企业制造。日本丰田汽车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品牌,但汽车零部件大多数并非日本国产,而是来自20多个国家的160家工厂,汽车轮胎等甚至是马来西亚等第三世界国家生产的。由于生产成本低于国外同等企业,而质量和售后服务优于国外同类产品,销售状况一直呈上升态势。

       材料二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不少跨国公司,他们在原料最便宜的地方采购原料,到劳动力价格最低的地方加工产品,然后再销往全球其他地区,以获取最大利润。这样做的后果是,发达国家将本国不允许设立的工厂和生产的产品,特别是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工厂和产品,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以达到将污染转移出国,以及利用发展国家廉价劳动力赚钱的双重目的。

       材料三 2022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从1980年7月10日,中国政府正式提出申请要求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方地位,到中国正式入世经历了15年的谈判,黑头发都谈成了白头发。

       ⑴.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⑵.结合材料二,说明世界经济发展的这种特点将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什影响?

       ⑶.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上,中国政府坚持既要争取,又不放弃原则的立场。试结合材料三及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说明中国采取这种立场的原因。

       例题16:⑴.特点:世界经济联系密切,逐渐走向全球化。根源:生产力的进步推动社会生产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⑵.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可借此机遇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加入到世界经济的循环中去,以发展本国经济;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⑶.加入世贸组织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所以我们要积极加入;但是,我们要保证我国经济安全,经济独立,所以要坚持原则。

       ⊙该文章转自[历史风云网]:http://.lsfyw.net/Article/HTML/12227.html

第四篇:中国古代复习资料之精华精讲

       1、北方代表作家刘因 代表作《白沟》

       3、元末诗名最高的是杨维桢,诗歌追求构思的超乎寻常和意象的奇特不凡,形成“铁崖体

       4、明代前期诗文以高启成就最高,他的长篇歌行体代表作《青丘子歌》,刻画了“谪仙”式的自我形象

       5、前七子代表人物是李梦阳、何景明,文学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徐祯卿 边贡 康海 王九思 王廷相

       6、后七子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

       7、明代后期诗歌主要成就最为著名的是陈子龙《陈忠裕公全集》《皇明诗选》,夏完淳

       8、元曲:元杂剧(基本形式为四折一楔子)(角色:旦、末、净、杂)散曲

       元戏曲:杂剧,南戏

       9、元代水浒戏双壁:高文秀《黑旋风双献功》(简称《双献功》又称《双献头》)、康进之 《梁山泊黑旋风负荆》(简称《李逵负荆》)

       10、元杂剧前期是元杂剧鼎盛时期,以京城大都为活动中心,以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为代表,还有纪君祥《赵氏孤儿》、康进之《李逵负进荆》

       12、《单刀会》突出关羽形象

       13、白朴《梧桐雨》描写了唐明皇、杨贵妃不幸的爱情故事

       《墙头马上》 本出于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14、马致远《汉宫秋》取材于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是本末戏,以汉元帝为主角

       创作《黄粱梦》《岳阳楼》《任风子》等神仙道化剧

       万花丛里马神仙

       16、郑光祖《倩女离魂》取材于唐代陈玄祐的传奇《离魂记》 杭州是元杂剧后期活动中心

       17、南戏(南曲戏文)是在东南沿海地区发育成熟起来的,最早出现于浙江温州(旧名永嘉),故又称“温州杂剧”、“永嘉戏曲”。

       19、《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成就最高)、《杀狗记》(南戏复兴合称“四大传奇”)20、高明《琵琶记》被誉为“南戏之祖”,写的是蔡伯喈与赵五娘的故事,三辞三不从构成戏剧冲突:辞试不从;辞官不从;辞婚不从。

       21、明代戏曲主要包括杂剧与传奇

       22、王九思《杜甫游春》康海《中山狼》是明中期较早出现的杂剧名作

       23、徐渭《四声猿》 明杂剧最高成就,由《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凤得凰》

       24、明中叶“三大传奇”:李开先《宝剑记》梁辰鱼《浣纱记》阙名《鸣凤记》(著名时事剧)

       四大声腔: 海盐腔 余姚腔 弋阳腔 昆山腔

       25、汤显祖与《牡丹亭》(杜丽娘、杜宝)

       汤显祖及其“临川四梦”出现。沈璟作为“吴江派”领袖,在理论和创作上与“临川派”争胜,促进了传奇发展。争论焦点:“律”与“意”的关系。→沈“强调音律”。→汤“推崇意趣”。

       26、元散曲的体制:小令、套数、带过曲

       代表作家是关汉卿、马致远和白朴

       马致远是元代散最丰的作家之一,《东篱乐府》,“秋思之祖”

       27、元后期散曲代表作家是张可久、乔吉、贯云石

       刘时中《上高监司》

       28、宋濂被明太祖朱元璋称为“开国文臣之首”

       刘基 寓言散文

       29、嘉靖年间,出现了以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茅坤为代表的唐宋派(归有光)30、晚明散文以小品文最有光彩,集晚明小品之大成者是张岱,《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31、《三国演义》(历史演义)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

       《水浒传》(英雄传奇)有繁本和简本两大系统,以文字描写详略划分,简本是繁本的节本,而不是由简本发展成繁本。还有七十回本,明末金圣叹将120回本腰折成70回本,砍去了大聚义后的内容

       《西游记》(神魔小说)前7回写大闹天宫,主角是孙悟空

       《金瓶梅》(世情小说)第一部文人独创,兰陵笑笑生,书名有小说中三位主要女性(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的名字合成

       33、清初遗民诗人

       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屈大均、吴嘉纪: 清初入仕诗人 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宗宋派)、吴伟业(尊唐派)(“梅村体” 代表作《圆圆曲》)、龚鼎孳

       后有王士禛“神韵说”

       34、清中叶诗歌:沈德潜及其“格调说”

       翁方纲及其“肌理说”

       袁枚 及其“性灵说” 袁枚思想颇有离经叛道的色彩,表现出强烈的反传统倾向

       随缘先生

       35、清初词

       “三大家”:陈维崧(阳羡词派)、朱彝尊(浙西词派)、纳兰性德

       金缕曲(顾贞观),怀念吴兆骞,作《金缕曲》二首“以词代书”

       36、“常州词派”

       张惠言开山,周济发扬光大

       37、清近代戏曲以李玉为首的苏州派,代表作《清忠谱》,反烟党

       第一部以戏曲形式写市民斗争

       38、李渔是清初著名的在戏剧理论家和戏剧作家,在戏剧理论方面著有《闲情偶记》,传奇《笠翁传奇十种》,强调“结构第一”,注重戏剧构造:立主脑、脱窠臼、减头绪

       39、南洪北孔:洪昇与《长生殿》,情节主线是专写钗盒情缘

       孔尚任与《桃花扇》是一部接近历史真实的历史剧,融进了南明的政治斗争 40、清初散文

       “学人之文”: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主要从文章内容上抨击晚明散文空疏,强调文章经世致用社会功能,以议论文见长。

       “文人之文” : 以侯方域《李姬传》、魏禧《大铁椎传》、汪婉为代表,主要从文章风格上力戒晚明文章纤佻,倡导恢复唐宋散文传统,以传记文见长。

       41、桐城派:方苞(先驱)、刘大櫆、姚鼐”桐城三组“

       姚鼐是桐城派理论集大成者,他提倡“义理”、“考证”、“文章”相济、提出“神、理、气、味、格、律、声、色”八字散文要素、把握文章风格 刚柔与阴柔

       42、清前期小说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

       最有特色的是李渔《无声戏》(又名《连城璧》《十二楼》 蒲松龄《聊斋志异》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一书而兼二体” 吴敬梓《儒林外史》长篇讽刺小说,塑造一些正面形象:王冕“敷陈大义”“隐括全文”,杜少卿既有传统道德,也有名仕风度

       曹雪芹《红楼梦》80回抄本,120回刻本,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三桩誓愿”:窦娥冤中情节 女主在含冤临刑前发出三愿:血飞白练、六月降雪、亢旱三年。要苍天证实她清白无辜,借异常的事象向人间发出强有力的警示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文学史上,早期南戏《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在明代被收入《永乐大典》里,得以保存,人们统称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三不从:元代剧作家高明《琵琶记》中为蔡伯喈精心设计的“三不从”情节。第一:欲在家养亲,父不从,蔡伯喈被迫上京赴考;第二:考中状元后,蔡伯喈想推辞牛丞相招婚,但牛丞相不从,并以奉旨成婚的方式逼迫蔡伯喈“重婚”;第三:蔡伯喈时刻怀念家人,欲辞官归里,可朝廷不从 小令:又称“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单片只曲,调短字少。

       套数:又称套曲、散套、大令。由同一宫调若干首曲牌联缀而成;各曲同押一部韵;有【尾声】或【煞尾】。

       元诗四大家;指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四人,主张:宗唐复古,共性:讲求法度,形式工整,措辞典雅,不追求情感或个性的激烈或纵恣的表现,而崇尚雅正。个性:虞集“典而实”,杨载“整而健”,范梈“刻而峭”,揭傒斯“丽而新” 铁崖体: 杨维桢古乐府,题目多新创,题材或翻新故事、或描写世故,爱用古韵,诗风瑰奇绮丽,时称“铁崖体” 四声猿:是徐文长的四出戏剧杰作:分别是《: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四声猿”语出郦道元《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徐渭欲借此剧,呼喊久积于胸的牢骚,张扬狂放不羁的个性,表现愤世嫉俗的精神。“临川四梦”;是《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四部传奇。因为都写有神灵感梦的情节,故合称“临川四梦”。又因为汤显祖在临川居所的堂名为玉茗堂,故又称“玉茗堂四梦”。

       杜丽娘;是大胆追求爱情、追求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叛逆者形象。《牡丹亭》通过杜丽娘为情而死,因情而生的浪漫主义情节,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批判了程朱理学;表现了明代妇女对自由爱情、个性解放的强烈渴望,歌颂了他们为实现理想所进行的斗争。拥刘反曹;《三国演义》中体现出来的历史道德思维,表现为在政治上向往仁政;对所处时代的寄托;人格上注重道德;应当批判所宣扬的封建正统观念:曹-托名汉相,实为汉贼;刘-汉室宗亲;桃园结义――封建时代小生产者的道德观念 拟话本;模拟宋元话本小说形式写成的专供人们阅读的新小说,通常被后人称为“拟话本”。

       三言;明代冯梦龙纂辑的短篇小说集。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二拍;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凌濛初。唐宋派:嘉靖年间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一个散文复古流派。他们反对前后七子“文必秦汉”的文学观,标举唐宋古文,故称为唐宋派。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历史剧作家洪升和孔尚任,他们分别以《长生殿》和《桃花扇》名震剧坛

       苏州派;明末清初的一个现实主义戏剧流派,以李玉为首,因都是苏州人,创作倾向和创作风格都有共同特点,故称苏州派。

       “一人永占”:明末清初 李玉 所作《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四个传奇剧本各取首一字的合称

       神韵说:中国古代诗论的一种诗歌创作和评论主张。为清初王士禛所倡导,要求诗歌有幽静淡远境界和含蓄隽永语言,在清代前期统治诗坛达百年之久 古文三大家:指侯方域、魏禧和汪琬三位,主要从文章风格上力戒晚明文章纤佻,倡导恢复唐宋散文传统,以传记文见长。

       桐城派;是清中叶最大的散文流派,因代表作家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而得名。阳羡词派:中国清代前期词坛流派。陈维崧“阳羡词派”领袖

       简述元杂剧的艺术体制:1.一本四折一楔子(折同幕 音乐组织单位 故事情节发展自然段落 楔子开场过场)2.用北曲,每折同一宫调3.角 未旦净杂、分旦本未本 4.剧本由曲词宾白科 一人主唱其他宾白 题目正名放在最后

       简述散曲形式上的特点:1.句式灵活 伸缩2.可加衬字:保曲词腔格 加语言生动性淋漓酣畅3.用韵密一韵到底平仄通押活泼流畅顺口动听4.诗词避重复忌重韵,而散曲以此见长5以俗为尚口语散文化语言风格6.审美取向明快显豁民间特色 简述关汉卿剧作的思想内容:1.反映民族情绪期盼英雄,以正统观念来申诉民情如单刀会西蜀梦2.颂青男女对自由恋爱幸福婚姻追求,揭封建礼法制度虚伪残忍如救风尘 望江亭3.揭社会黑暗颂人民斗争如窦娥冤 鲁斋郎 蝴蝶梦4.题材广泛反应社会生活各方面 尤描统治者给民带灾难 不以揭黑为主 而鼓舞人民斗争 没感伤叹息 有愤怒控诉积极斗争 他的戏从始至终洋溢着一种令人振奋的精神 简述《窦娥冤》中的三层戏剧冲突:1社会:高利贷经济剥削,张驴儿父子社会恶势力,糊涂官吏政治压迫,这“三座大山”是造冤直接原因2道德:不安现与不得不、不信天地鬼神、明知道道德无用与不得不遵从道德。3意志:借各阶层人们在信守道德与适应现实的两难抉择中的困境,来表现道德破败的社会危机和挽救危机的不懈努力

       简述《西厢记》在体制上的突破:1突破一本四折制,采五本二十一折长篇巨制,像用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的连台本2打破元杂剧由一人主唱的通例,采用了由末、旦轮流主唱的方式。西对于故事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分析《西厢记》的戏剧冲突:主矛 张生莺红对老妇人斗争 封建势力与礼教叛逆 次矛 张红莺性格 次迂回穿插在主中。它们相互制约,起伏交错,推情节发展。运用喜剧手法处理悲剧性的冲突,把大大小小的矛盾组成一个盘根错节的艺术整体,成功地表现了事件曲折复杂的过程。采用现实主义手法,不借助于神仙皇帝以及鬼魂妖怪的想象力量,这更需要高超的驾驭生活的艺术能力。马致远的《汉宫秋》对历史的昭君故事有何改编?有何用意?1.改汉尊胡卑,昭君出塞于匈奴重兵压境。2虚构昭皇后身份和未入匈奴便投江殉国。3虚构毛延寿为汉中大夫且投敌卖国。通改编,颂了昭对汉的忠贞,鞭挞通敌卖国的权奸,暴露元帝及大臣软弱无能,寄寓了强烈的民族感情。这些改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元代的社会现实,揭示了宋金相继灭亡而元蒙入主中原后汉民族的心理。

       简述《琵琶记》中赵五娘的形象:把她作为“孝妇贤妻”的典型,通过她来宣传封建道德,但她却并不是一个概念化的人物,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十分感人的人物形象。让她承受了封建社会制度和伦理道德所造成的一切苦难,在种种社会的生活的苦难折磨中,在痛苦的心灵煎熬中,展现她纯朴坚贞的性格、敢于承担一切苦难的顽强不屈的精神、贤惠孝顺舍己为人的品质

       怎样理解《三国志演义》的悲剧意蕴?暴政胜仁政,奸压忠。无奈地将这一历史悲剧归为天意或天数,与其说肯客观历史进展理则,不如是流露对理想幻灭、道德失落、价值颠倒所感到的一种困惑和痛苦。一部三国表现了在理想与历史、正义与邪恶、感情与理智、人谋与天时的冲突中,带着一种悲怆和迷惘的心理,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的苦苦追寻和呼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部悲剧,也是一部呼唤民族大众传统文化精神的史诗。

       《西游记》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有何特点?1物神人性的统一。物是神魔形象自然属性 神是形象的神奇本领 人是形象社会属性2多角度、多色调描绘人物形象 打破人物性格单一,好人一切都好、坏人一切都坏的倾向 猪八戒,号为佛家“八戒”,实是凡夫俗子:贪吃、睡、财、色;憨厚纯朴、吃苦耐劳、斗争顽强。为什么说“《金瓶梅》是一部哀书”?1.小说通过西门庆、陈经济的命运深刻表现了16世纪中国商人的悲剧、社会的悲剧,人性的悲剧。2.小说通过金、瓶、梅三位女性的毁灭,生动反映了晚明时期人欲放纵的悲剧。从西门庆的身上反映出对新兴商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颇为复杂的态度。者在传统的道观和重农抑商思想的支配下,总体将西作为新兴商人的代表放被批判的位置,一个罪恶累累、欲壑难填、不得好死的恶棍。但同时,在新思潮熏染下,又常常不自觉地把这个不顾传统道德、破坏封建秩序、蔑视朝廷法规、不信因果报应而一味疯狂地追求金钱和女人、尽情的享受人间快乐的商人,写得那样精明强干。在写西门庆这个丑恶的强者时,半是诅咒,半是欣羡,以致情节有时错乱,反映了生活在人生价值取向正在转变过程中的,最终还是在情感上游移不定,难以用一定的标准去评判新兴的商人。

       简论《浣纱记》的悲剧意蕴:以范蠡与西施的聚散离合为贯穿众多情节的主线,试图将政治与爱情相结合,着力渲染西为勾践灭吴的牺牲品时所感受到的深深悲哀。梁辰鱼的浣在戏剧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通常是被以为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曲并演出的传奇剧本。《浣溪沙》首先是一出极为崇高而苦涩的爱情悲剧,又是一出沉重的政治悲剧,这部剧本体现出对明中叶内忧外患及根源的担忧,饱含着对历史变幻在哲学上的深沉思考。

       汤显祖的“至情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宏观,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程度,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至情”,《牡丹亭》便是“至情”的演绎。途径,有效的“至情”感悟方式是借戏剧之道来表达。《牡丹亭》诞生于16世纪末,有何特殊的文化意义?

       1以情反理,反对处于正统地位的朱程理学,肯定和提倡人的自由权利和情感价值,褒扬像杜丽娘这样的有情之人,从而拨开了正统理学的迷雾,在受害最深的女性胸间吹拂起阵阵清风。2崇尚个性解放,突破禁欲主义。肯定了青春的美好、爱情的崇高以及生死相随的美满结合。3在商业经济日益增长、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新形势下,对于正在兴起的个性解放思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前七子”的文学复古有何主张?1.不满文坛萎弱卑冗的格局,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文学复古,想借助复古手段而达到变革的目的。2.贬斥文学“主理”现象,提出文学应重视真情表现的主情论调,惹为“真诗乃在民间”。这些都在强调文学自身价值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学观念与创作体持怀疑,具有某种挑战性。《聊斋志异》的题材来源主要有哪些?

       科场蹭蹬

       幕僚生活

       教书生涯

       《聊斋志异》的结构模式是什么?1.人入异域幻境,其中有入天界、入冥间,入仙境,入梦,入奇邦异国。二是狐、鬼、花妖、精怪幻化入入人世间。这些异类是以人的形神、性情为主体,只是将异类的某种属性融入或附加在其身上。以《促织》为例,谈《聊斋志异》的情节特色:聊记叙详尽而委曲,情节曲折,以起伏跌宕之致取胜。如促,全篇不过一千六百多字,所写主要内容不过成名一家、促织一物,征缴促织一事,却经历了四次的起伏转折,写得跌宕多姿。简述《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讽刺特征“戚而能谐”:善将讽刺对象的喜剧性与真实性与悲剧性结合。讽刺手法“婉而多讽”:分类法:针对不同人物作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讽刺。对照法:语言与行动的对照。对同一对象前后态度的对照。夸张法:通过对典型细节的夸张描写,揭示人物的真实面目。

       简析薛宝钗形象:“任是无情也动人”。“动人”:美貌、有学识、天性善良。“无情”:冷情寡欲,冷漠处世。她虔信、恪守封建道德观念,为躬行礼教而压抑才情,丧失自我。有城府,“会做人”,喜怒不形于色;乖觉圆滑,善于处世,精通关系学。薛宝钗是恪守封建礼教而终成牺牲品的典型,同林黛玉一样她的命运也是悲剧。

       简述李渔的戏剧创作特色:1李渔将戏曲的娱乐消遣功能放在首位,作品充满了戏剧色彩2大多剧作情节曲折关目新颖,引人入胜,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3舞台性很强,非常重视戏曲的结构,并从整体结构出发,使曲文和宾白相配,达到“一句好白而引起无限曲情”的舞台效果

       简述《长生殿》的主题思想:1.展帝、妃情,宣李、杨挚爱2.穿插朝政事件,寄垂戒之意 围绕李杨爱的一系列朝政事件,反映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表现乐极哀来、荒淫误国等垂意,寓深沉的民族意识兴亡之感3.情缘总归虚幻,点剧主旨,剧本后二十五出运用浪漫主义笔触,写李、杨的悔恨、相思和天上团圆。简述《长生殿》中爱情描写与政治批判的关系:1.从爱情角度热情的歌颂和赞美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生死不渝之恋。借助这个爱情故事歌颂人间真挚的爱情2.对他们造成的国家和社会的灾难、危害,充满了不满和抨击的态度,并没有因为肯定李杨的爱情而原谅他们对国家灾难应当承担的责任3.对爱情主题和政治主题相互对立的描写,并不是艺术安排的败笔,而恰恰是匠心独运之所在4.《长生殿》剧作中李杨“占了情场”与“误了朝纲”的矛盾,只是探索人生哲理的一个外显层次。它的内在追求是从这一对表面的矛盾中去挖掘内在的哲理蕴含,那就是忘我的爱情与其社会角色的矛盾是永远难以克服和弥合的。

       孔尚任的《桃花扇》最后张瑶星孔尚任借张道士的口说的这番话,实际上是他观照南明兴亡的基本点,是对晚明崇尚情欲思潮的反拨和修正,但也不是回归到以群臣之义为首要的封建伦理中,而是把国家放在了人伦之上,以国家为君、臣、民赖以立身的根本。其意义超越了表现的明清易代之悲。

       《桃花扇》中“扇子”喻意何在?《桃花扇》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的定情物桃花扇贯穿始终。这柄桃花扇,原本只是爱情的象征,但它一旦成为侯、李离合和南明兴亡的历史见证,便赋予人生理想的象征意蕴。“桃花薄命,扇底飘零”,这本身就从理想上升到悲伤情调;而香君的桃花扇却是“美人之血痕”“点染成的,这就更染上了悲伤的色彩;最后张道士裂扇掷地,隐寓地透露出理想的破灭,于是,“南朝兴亡,遂系之桃花扇底”。

       简述吴伟业的诗歌创作的特点:推崇前后七子,却不排斥公安派所提倡的性灵,取法唐诗又吸收宋诗精华。早年诗歌华艳绮丽,藻采风流;明亡后苍凉凄楚,风骨遒劲。后期作品代表诗歌创作的成就。诗歌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明清易代之际社会的动荡局势和亡国之痛、各色人等的不同处境和心态等,有“一代诗史”之誉。《圆圆曲》为其代表作。他的诗歌多为五言七言古体,尤长七言歌行,时有“梅村体”之称。其歌行体诗歌在叙事方面受到白居易新乐府的影响,但在用事和辞藻方面则接近李商隐,形成沉郁苍凉、气势磅礴、语言华丽、律度严整的特色。简述翁方纲“肌理说”的内涵。

       翁方纲的论诗主张。认为“为诗必以肌理为准”。“义理之理,即文理之理,即肌理之理也”(《志言集序》)。他把思想意义(义理)与组织结构(文理)、学问材料(肌理)统一起来,认为作诗不在力求神韵,不在死守格调,也不在空谈性情,而在读书,有学问,有方法。把诗歌引向“考据入诗”的故纸堆,成了令人生厌的学问诗。

       简述袁枚“性灵说”的内涵。认为“诗有性情而后真”。既反形式主义,又反拟古主义,体现了一种革新精神,有一定进步意义。但是,它也有缺乏深刻社会内容的局限性。简述姚鼐的散文理论。他提倡“义理”、“考证”、“辞章”三者相互为用。“义理”是程朱理学;“考证”是对古代文献、文义、字句的考据;“辞章”是文章辞采。这些主张充实了散文的写作内容,是对方苞“义法”说的补充和发展。

       试述关汉卿《窦娥冤》中窦娥的品格与反抗精神:关汉卿的《窦娥冤》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作品。剧本反映的内容和人物遭遇,是以元代贪官污吏徇私枉法、制造冤假错案的社会现实为根据的,属于社会公案剧。(1)这是一出描写好人蒙冤受难的苦情戏。剧中的窦娥具有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和事事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品格。如窦娥在严刑拷打之下仍不屈服,当听到要拷打婆婆时,才屈招投毒一事是自己所为。宁愿让自己受冤也不愿看婆婆遭受皮肉之苦。(2)剧中的窦娥同时也具有刚烈的性格和强烈的反抗精神,如“叱天骂地”之举蕴含着强烈的反抗精神,是对暗无天日的社会制度的怀疑和批判。“三桩誓愿”的应验,表明天地也为其冤情所感动。最后窦娥的冤魂化作复仇的鬼魂出场,也是其刚烈性格的表现。试析《窦娥冤》第三折“三桩誓愿”的深刻含义。

       关汉卿从“东海孝妇”的传说中得到启示,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概括丰富的现实生活内容,大胆而精巧地构思出三桩誓愿。这三桩誓愿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步步递升,创造出浓厚的悲剧气氛。窦娥是无辜的,冤大屈深,她坚信她的死定会“感天动地”,在人间不可能不留下奇迹,于是临刑时斩钉截铁发下三桩誓愿。第一桩,血飞白练:表明自身清白,毫无罪愆,“委实的冤情不浅”。让天下百姓在“四下里皆瞧见”,她死得象苌弘化碧那样冤屈,象望帝啼鹃那样凄惨。第二桩,六月落雪:表明官府制造冤狱,就连苍天都要逆转常轨,显威震怒。第三桩,三年亢旱:以大自然不可抗拒的灾难,给以严惩,直接向黑暗世界进行挑战。三桩誓愿,从时间延续而言,一桩比一桩更久长;从空间范围来看,一桩比一桩更扩大。这也是跟主人公思想感情的发展紧密配合,和谐推进的。血飞白练,主要是表白诬陷致死,死得冤枉无辜;六月飞雪,进而是指责官府昏聩贪赃,制造冤狱;三年亢旱,则是对残酷制度表示抗议,给以惩罚。三桩誓愿依次发出的过程,就是窦娥反抗精神步步升级的过程。

       为什么说窦娥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窦娥悲剧产生的原因颇为复杂。首先,作品写了高利贷事件:窦娥七岁抵债当了童养媳,从此陷入孤苦境地,后又因蔡婆向赛卢医讨债引来了恶棍张驴儿父子,从此窦娥的厄运便接踵而至。可见高利贷剥削是引发悲剧的间接原因。接着,剧作写流氓恶棍张驴儿对窦娥的欺凌、威逼和诬陷,导致窦娥吃官司,这是酿成悲剧的直接原因。而贪官桃杌信奉“人是贱虫,不打不招”的信条,不问曲直,对窦娥酷刑逼供并冤判了死刑。“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造成了窦娥的冤狱。贪官污吏贪赃枉法,草菅人命,这是悲剧产生的决定性原因。像张驴儿之类的恶棍在元代社会到处横行,像桃杌之类的贪官在元代也普遍存在。据《元史》载,成宗大德七年仅七个道就有贪官18000多名,冤狱5000多起。“覆盆不照太阳晖”,正是那个黑暗社会的写照。关汉卿是从整个社会黑暗腐败去揭示窦娥悲剧根源的。因此说窦娥的悲剧是......分析《墙头马上》一剧中李千金的形象,并与《西厢记》中的崔莺莺进行比较。李千金和崔莺莺都是背叛封建礼教的贵族小姐,都追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并为之进行了反抗斗争。但两人性格有异:莺莺温柔、矜持,性格内向;李千金则豪爽率直、果敢刚强,泼辣奔放。李在对爱情幸福的追求中,大胆主动,无崔那种犹豫顾虑和忸怩之态,敢于无媒自聘,弃家私奔,敢于与封建势力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并用卓文君私奔之事来证明自主婚姻的合理性。她对屈服于封建压力的丈夫也予以严正谴责。李干金的形象带有市井女子的特征,而崔莺莺更多贵族小姐的气质。但李干金的形象不如崔莺莺的形象那样丰满。《西厢记》对莺莺性格的刻划更细腻、更深刻、更合理,也更具典型意义。

       谈谈《梧桐雨》的主题意蕴,并与白居易《长恨歌》进行比较。

       白居易的《长恨歌》有“秋雨梧桐叶落时”一句,饱含凄清幽怨的意蕴。金元时期,李隆基与梧桐的细节,受到诗人的重视,与元好问、白华有联系的冯壁、姚枢、袁桷等人都为名画《明皇击梧桐图》题诗。白朴的《梧桐雨》,很可能是在这样的创作氛围中受到启迪。白居易的《长恨歌》一方面同情、赞誉杨、李生死不渝的爱情;一方面揭露、讽喻杨、李耽于享乐,贻误朝政。而白朴的《梧桐雨》固然也写到杨、李的情爱、侈逸,但创作的着眼点却不在于此,他要向经历过沧桑巨变的观众,宣示更深刻更沉痛的人生变幻的题旨。

       通过对蔡伯喈人物形象的分析,论述《琵琶记》的悲剧意蕴。

       蔡伯喈是个全忠全孝的人物,他的悲剧是围绕着“三不从”展开的。被亲生强来赴选场,蔡伯喈考虑到父母年老,无人照顾,决意暂且放弃功名,他蔡公以死相逼,蔡伯喈既不有违背孝道的伦理,又不能违抗父命,无奈之下,离家赴远。蔡伯喈得中状元,得到牛丞相的青睐,执意招他为婿,皇帝也玉成其事。蔡伯喈不想滞留京师,辞婚、辞官,但君命难为,有苦难言,有家难回,只得入赘相府,但荣华富贵的生活,始终无法消除了的内疚和痛苦。另一方面,蔡伯喈家乡灾祸频仍,蔡公蔡婆衣食无着,最后家破人亡.就这样,一个努力按照封建伦理行事的“孝子”,却因伦理纲纪的不合理以及伦理钢纪自身的矛盾,成为可怜可悲的牺牲品。

       《琵琶记》尽管从正面肯定了封建伦理,但通篇展示的都是“全忠全孝”的蔡伯喈和“有贞有烈”的赵五娘的悲剧命运,从而引发对封建伦理合理性的怀疑。在封建时代,恪守道德纲常的知识分子,经常陷入情感与理智,个人意愿与门第、伦理之冲突中。《琵琶记》的悲剧意蕴具有深刻性和普遍性,它比单纯谴责负心汉的主题,更具社会价值。

       结合作品谈谈三言二拍的思想内容。

       一、表现商人的活动和思想观念:鲜明的重商思想。全新的价值取向。“三言”商人往往“重义”,多为善良致富,辛劳发财,如《施润泽滩阙遇友》。“二拍”商人更加“逐利”,常是投机致富,冒险发财。如《转运汉巧遇洞庭红》 《叠居奇程客得助》。

       二、张扬女性意识和婚恋自主的精神(1)肯定以“情”抗“礼”,张扬执着真爱。《宿香亭张浩遇莺莺》“宜从先约,可断后婚”。《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相悦为婚,礼以义起”。《通闺闼坚心灯火》罗惜惜与张幼谦相爱、私会,肯定女性情欲。(2)冲破贞节观念,主张男女平等。《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丈夫蒋兴哥原谅妻子王三巧的失贞。《酒下酒赵尼媪迷花》:巫娘子遭人奸污后设计报仇,丈夫见她“立志坚贞,越相敬重”。《满少卿饥附饱飏》关于两性关系的议论。(3)表现妇女反抗,维护女性尊严。《王娇鸾百年长恨》谴责“贪财慕色”的周廷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的人格尊严,被压迫妇女追求自由幸福的强烈愿望。杜十娘既死于李甲对礼教的信守,又死于李甲对金钱的贪求。小说对晚明社会相当顽固的封建势力、日渐增长的金钱势力,给予了无情揭露和批判。

       揭露官场腐败与社会黑暗 《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反映忠奸斗争。《灌园叟晚逢仙女》表现善恶斗争。

       结合作品论述《聊斋志异》的主题思想。《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孤愤”之书,其鬼怪的故事背后,其实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意义

       一、歌颂纯真爱情,寄托人生理想。(1)“真心至情”观,具有进步的民主思想。塑造了许多“情痴”、“情种”的男性形象:如《婴宁》中的王子服,《青凤》中的耿去病,《阿宝》中的孙子楚等。《阿宝》笔笔写“痴”,字字关“情”。(2)宣扬“知己之爱”,新型的爱情观。《宦娘》宦娘与温如春的知音之恋。《连城》连城与乔生的知己之爱。《乔女》乔女与孟生的精神之恋。(3)追求理想的家庭婚姻生活。《翩翩》“不羡贵官”,“不羡绮纨”。

       二、揭露社会黑暗,歌颂被压迫者的反抗。借梦境揭露官府:《梦狼》 借阴间隐射阳世:《席方平》 借历史针砭现实:《促织》

       三、暴露和批判科举制度的弊端。考试荒唐,黜佳进庸:《贾奉雉》、《三仙》考官昏聩,贤愚不辨:《司文郎》考生心态,神魂颠倒:《王子安》科举之痛,一生悲剧:《叶生》

       四、对世俗民风的劝诫讽刺。《劳山道士》、《画皮》、《骂鸭》等。结合作品论述《聊斋志异》“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的特点。(1)志怪指的是六朝的志怪小说,六朝志怪大都“合丛残小语”,形同短制,情节简单,叙述平板,缺少细腻感人的艺术性魅力。(2)传奇指的是唐传奇,唐传奇在六朝志怪基础上承绪发展,除内容的继承、发展和变化外,结构上从六朝“粗陈梗概”发展到有关有尾、情节丰富曲折的完整故事;文字上从简率古朴发展到文辞华丽、形象生动;叙述和描写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唐传奇不仅篇幅比六朝志怪普遍加长,更重要的是写法上的变化和进步。这个艺术特点主要是通过“尽设幻语”的虚构手法,完成了委婉曲折、优美动人的故事。这就是所谓“传奇法”。(3)《聊斋志异》一书大多数篇章叙写的是神仙狐鬼精魅的故事,具有超现实的虚幻性;即使是写现实生活的篇章,也往往添加些虚幻之笔,从这个角度说,它与六朝志怪小说同伦。由于其中许多篇章描写委曲,又有别于六朝志怪小说之粗陈梗概,而与“始有意为小说”的唐人传奇相类。所以,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之为“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以至成为成熟的短篇小说杰作。(4)如《连城》一篇,出色地运用传奇手法,具体描写了二人爱情的曲折发展过程,其中包括乔生为连城割肉和药,连城路遇乔生为之一笑,以及连城病死、乔生殉情、双双入冥,又双双还魂,终成眷属的故事,成功地歌颂了二对为为情而生、为情而死的青年男女,嘲笑了贪财好利的史孝廉、横暴自私的盐商子,进而抨击了封建婚姻制度。较典型地体现了《聊斋志异》兼用志怪,传奇的特点。试论《儒林外史》中两组对立人物的意义。

       小说中描写了一些热衷科举追求功名的一群文人,也塑造了一群与前者完全对立的文人。她们有独立人格,讲究行文出处等等。这反映了思想:一是看到了文人除了举业一无所长,只能依附于封建政权,这是他们失去人格独立的重要原因,二是劳动者有技能,自食其力,但贫困又使他们远离教育与风雅,于是按自己的思想对他们改造,来个两美合一,这就是小说结尾的四大奇人的形象。但总的来说,笔下的理想人物,只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形象不突出,显得苍白无力。这反映了思想的模糊性,看不出出路的苦闷彷徨。试论《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形象。

       1,聪明才智,处事果断 林黛玉刚进贾府,未见其人闻其声,我来迟了,见到黛玉后上下打量,关心,搬东西,体现他做事爽快,圆滑2.辛辣狠毒,弄权敛财,滥施刑罚对待丫鬟,略施手段将小叔子置于死地,自己撇的清清白白,经常叫心腹在外防高利贷,甚至挪用工钱 3.无奈 残骸尤二姐后被骂,只能继续狠下去 结合作品分析你对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

       宝玉“无才可去补苍天”,还称他“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有一些贵族公子的纨绔习气,但更突出的是他身上表现出来的新的思想意识。一个在思想上,行动上能与封建世俗的现实要求格格不入,因而他是不容于世的狂人,不和封建制度之时宜,受到封建卫道士“百口毁谤”的封建叛逆者。宝玉之光彩亦于此,不愿补天的宝玉,他的叛逆精神酿成他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促使其出家,铸成与薜的婚姻悲剧。

       ①反对封建仕途经济的叛逆性格

       ②反对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反对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具有平等观念

       ③追求纯真的爱情,婚姻爱情上的叛逆

       ④精神被禁锢的苦闷,现实环境造成的人生痴苦,绝望而又找不到出路,以出家的行动,表示以世俗礼教的决裂。

       试述贾宝玉形象所展示的人生悲剧。贾宝玉虽然出生于世家大族,但从其性格来讲,却是封建社会传统价值观的叛逆者,其叛逆性主要体现在:首先,贾宝玉具有“情不情”的性格特点,对于一切为正统文化所排斥的人与事,他都怀有一颗赞赏与怜悯之心,如他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人,便觉浊臭逼人”;其次,贾宝玉厌恶八股文;再次,贾宝玉厌恶走仕途经济之路,称追求科举之士为“国贼禄蠹”;最后,他反对“文死谏、武死战”的传统道德观念。正是由于以上性格行为的叛逆性,使贾宝玉不可能担当起挽救家庭衰亡命运的重担,封建家庭的衰亡无可避免。鲁迅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请以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例,谈谈《红楼梦》是怎样打破传统写法的。《红楼梦》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形象塑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总结,塑造出一大批高度个性化的艺术典型。(1)《红楼梦》完全改变了以往小说人物类型化、绝对化的描写,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丰富性。严格依照生活的本来面目进行创作,他笔下的人物大都是多侧面、多棱角、多变化的圆形人物,真正打破了“恶则无往不恶,美则无一不美”的传统人物描写模式。(2)《红楼梦》写出了人物形象的独特性格、人各一面,毫不雷同。书中所写多为年轻女性,年龄、身份。教养、生活环境相近,以其精湛的技巧塑造了一批同中有异的艺术典型。之所以能达到如此效果,与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有关。第一,打破以往小说的传奇性特征,通过日常琐屑的生活细节,对主要人物的独特性格反复描写。第二,借助于对比与映衬手法。第三,通过环境描写和后气氛渲染衬托人物个性。

       (3)在《红楼梦》之前,中国古代小说的心理描写相当薄弱,《红楼梦》在人物内心世界和内心深处种种隐微曲折的情感。有时是直接以内心独白的形式将人物的所思所想剖析得细致入微;有时是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外化为具体可感的、确定性的动作、语言和景物,以之来间接地传达人物的心理;有时还将笔触深入到梦境和潜意识的层面,使心理写实和主观表意相结合。《红楼梦》代表着中国古代小说心理描写的最高成就。

       11、为什么说《儒林外史》既是一部儒林丑史,也是一部儒林痛史?

       7、试述你对梁辰鱼《浣纱记》悲剧意蕴的理解。

第五篇:《敬畏自然》双主体探究教案

       《敬畏自然》双主体探究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价值目标:从整体上把握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白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发展,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培养学生科学的理性精神与人文关怀。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和批评性反思能力。

       教学重点:

       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看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充分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教学内容:

       本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理念,不要再宣称什么“征服自然”,而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教学时应该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理清论述思路,探究难点,感受并理解“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的观点。

       教学方式:

       1、多媒体教学

       2、自主、合作探究

       学法设想:

       为了让学生有所收获,贯彻新课程标准上提出的“学生就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考虑:首先要考虑学习的主体,即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内容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告诉他们要“敬畏自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与问答法解决,针对教学重点,可采用情景激励法、投影展示法、分析法、引导法、点拨法等,力求能通过恰当的学习方法来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本文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重在课文的整体感悟,充分理解“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的观点,整体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保护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第二课时重在写作技巧的探究与理解富有哲理性的语言。本课内容为第一课时的教学程序设计。

       第一步:创设情景。

       以多媒体播放人与自然的片段,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整体感知探究阶段:

       学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同时投影出阅读中需要解决的思考题,并小声播放音乐,以创设轻松的阅读气氛。

       第三步:小组讨论,个案探究

       给予学生适当自读的时间后,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尽量解决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及投影的思考题,同时注意引导学生理清是如何一步步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

       第四步:互动探究。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后,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或对课文中质疑的问题提出来,可以学生回答,可以老师回答。投影示范质疑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句子观点进行探究。

       第五步:课堂小结。

       第六步:拓展性作业。

       1、开展“人定胜天”与“敬畏自然”辩论会,请准备辩论材料。

       2、调查石桥镇有哪些违反自然规律的现象,并写成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