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第六卷读书笔记

第一篇:理想国第六卷读书笔记

       理想国第六卷读书笔记

       控制1301汪哲培 3130104562 在苏格拉底讨论清楚了真正的哲学家应该是怎么样的以后,他继续论证为何哲学家治国最合理。因为相对于被多样的事物弄晕的人来说,这种人能够认清楚事物永恒不变的本质,所以最能守卫城邦的法律和习惯。因此这种真正的哲学家才适合成为城邦的统治者。然而阿德曼托斯说现实中很多爱哲学的人往往变成了坏人,即使最优秀的人也成了无用的人。苏格拉底不否认他的话,而是以船员篡夺船长的权利成为所谓的航海家这个例子来比喻现实中哲学家在城邦中变得无用的处境。至于哲学家变坏,苏格拉底以愈好的种子在不利的成长环境中会偏离应有的生长状态愈远来说明当今的城邦制度不适合哲学家,因此哲学家也败坏了。此外还有许多并非适宜哲学的人为荣誉和利益而研究哲学,这也造成了哲学的败坏。因此,真正配得上研究哲学而又成为了真正哲学家的人就微乎其微了。

       在说明了哲学本身无罪以后,苏格拉底开始阐明一个哲学王统治的城邦何以不会败坏。人应在心智成熟且为城邦做出了服务之后才开始研究哲学。这种人必须敏而好学博闻强识积极进取并且具有稳定性。

       苏格拉底觉得,关于正义等等其它知识只有从善的理念里演绎出来才能是正确的。然而即使是苏格拉底自身也无法直接把握善的理念。因此苏格拉底先通过解释永恒的存在与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来探讨善的具体表现。他用太阳比喻善,视觉比喻理智,可见的事物比喻可知事物,以此说明知识的对象不仅从善得到它们的可知性,并且从善得到它们自身的存在。随后苏格拉底将可见世界划分为影像世界和实物世界,将可知世界划分为灵魂所认为的影像世界和纯粹理念世界。前者正如几何学与现实事物的关系一样,只能从假定下降到结论。后者则可以从假定上升到原理,从而得到完全的阐释。这两个世界共四个部分可以对应到四种不同灵魂状态即理性、理智、信念和想象。

第二篇:《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读书笔记范文三篇

       许多人都知道,读书是一件能够丰富我们学问的一件事情,那么在读书后的读后感我们有应当怎么来写呢?下面是我和大家共享的《志向国》读书笔记范文三篇,供应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志向国》读书笔记范文1

       读完了《志向国》,刚起先读的时候其实内心的冲击和心情还是许多的。这本书前半部分在用批判性的思维在读。

       首先,明白下面这些,初读《志向国》的人应当就可以安静一些了。志向国,它就是个“志向国”,不能够把它当做现实世界,用现实世界的思维,和普世价值观等去思索和对待。不用太较真。

       也不能认为被冠之“志向”二字就是说明这个国度尽善尽美只是现实中做不到,读前四章的时候看到有些部分带有肯定的愚民文化,也有完全不符合普世价值观和人文主义观点的地方。

       所以,在志向国中,不能够用普世的思路来理解他们的思想,许多都是非现实的一种假设,许多地方的设计不符合人性,有些地方有肯定的可取之处,也有许多地方令人无法赞同。

       其次,走进志向国的国度。

       志向国中的诗歌,曲调等艺术是被剔除了一些描写死亡的恐惊,哀痛,苦痛的内容,留下表现忠诚,和善和英勇等的主题。志向国所描述的人性被剔除了人性的负面和人性之恶。志向国度的国度还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地方。人必需依据自己的性情选择职业。想要寻求正义,应当先寻求一个国家的正义,然后再寻求个人的正义,先有国后有家。

       这些是志向国的设计和蓝图。

       其中,志向国中有对救治病人的观点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相符,与人文主义观点相驳,认为老弱病残没有生存和救治的权利。

       也有在后面,关于男女的论述,体现了男女同等的理念,又实属难得。

       如笛卡尔所说,人们的看法之分歧,是因为我们由不同的路径引导我们的思想,或者各人的思想不是针对同一件事物的原因。所以,无论如何,有些地方持着与书中所描述的不同的观点,引发了我更加深化的思索。

       假如你想要有更多的思索,读读《志向国》吧,尽管可能这不是这个符合人性以及真正志向的国度,但是里面也有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志向国》读书笔记范文2

       《志向国》是一部政治学经典,但在读这本书时,我的思维经常在字里行间静静的远行,所以有时候不得不停下来想想自己的思维跑到了哪里,是怎样跑的。这本书不是很简单读懂的,在细读起来总是觉得在和先哲对话时少了那份开阔与气度,多了些唯唯诺诺,人云亦云,很想用自己的话去理解去探究可那终归是一道很漫长且艰辛的路,所以我将渐渐的前行,那样收获的或许才更多。

       在《志向国》里苏格拉底刚起先探讨的话题就是“正义”问题。正义真的是一个很难解答的问题,有时想与其长期的在屋里思索理念上的正义还不如做一件正义的事,为一些不公发发自己的声音来的更为实际。或许这是浮躁或许这也是心虚,因为正义千百年来很多人都未明白,仿佛自己能恍然若悟的几率也很小。但我却信任自己和柏拉图一样,对正义有着剧烈的向往与憧憬!可他认为肯定的正义在神那里,作为一个唯心主义者这是一个很好的答案。而对于自己甚至对于整代中国人来说缺乏信仰总是让我们有时候焦虑、孤寂、无所适从,不知将来、过去,甚至不明白现在。柏拉图最终说“让我们恒久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才智”。我很喜爱,或许理解不同但真的很喜爱因为有了自己别样的感受。

       柏拉图不仅是一位宏大的政治学家也是一位哲学家,其哲学才智尽管没有特地的哲学专著,但却几乎体现在他的每部著作当中。不论是从早期的《志向国》,过渡阶段的《政治家》还是思想有了较大转变的《法律篇》,都闪烁着西方哲人的才智之光。

       在哲学上,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唯心主义,成为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始祖。他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在阅读《志向国》这本书时,柏拉图的一个主导的观念及其对话的起点就是:理念本身是实在的,感知、具象与阅历的都是虚幻的。比如说,在书中就柏拉图与大家辩论的缘起正义而言,什么是正义?

       苏格拉底的对手给出了正义的多种解答,诸如传统的仰或当时流行的:正义是有话实说、欠债还钱、把善赐予友人,把恶赐予敌人、帮助挚友,损害敌人等,这些都是正义的详细事例,正如现在问我们一样我们总会回答成正义的人或正义的事。因为他认为真正的学问是理念,不是存在于客观可见的物体之中的。而其哲学观点可以简洁的总结为认为理念是事物的永恒不变的“范型”,是独立于个别事物和人类意识之外的实体。感性的详细事物是不真实的,它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这些都在《志向国》的正义论与洞窟理论部分得到了很好的阐释。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他的理论是典型的唯心主义,但作为一个智者与先驱他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一个人的哲学观对其理论有着很大的影响,其理论也随处可以看到其哲学观。在《志向国》里柏拉图的这种理念说对其在辩论中思维的绽开、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是这本书对话的起点也是其中的一个主导观念。在看这本书时我常想起中国的哲学问题,想起另一位的哲学大师阳明,或许他们观点什么的相关的真的很少,或许唯一的关联就是他们都被称作唯心主义,而唯心主义在过去思维里,在我们从小被教育或明或暗的教育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时,我们对唯心主义或许不是厌恶反对但至少也退而远之,不敢亲近,就如阳明大家许多人或许只知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句话。

       这句话充溢了诗意与人生很难理解的韵味,可这句话也是我们在哲学上所批判的。而真正的进一步知道阳明是余秋雨的书里提到了这位老乡,这位在抗日斗争期间日本人特地派人为其守墓,有个日本将军甚至有个腰牌上写道“一生俯首拜阳明”,读到后我深深的触动了,觉得如此对一个厉害的人物在我们厚厚的课本里竟然没有提过,自己也知之甚少。后来也也许了解了一下阳明,明白了其宏大,尽管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但这不能阻挡我们去观赏他的宏大。

       《志向国》读书笔记范文3

       读完《志向国》一书,我深切体会到柏拉图这位古希腊大哲学家的非凡之处。柏拉图诞生于雅典的贵族家庭。小时候从师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青年时期功成名就,和苏格拉底及亚里士多德一道成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之一。我读这本书虽不觉得难懂,却也须仔细细致咬文嚼字方懂其中的道理。一直哲学书不好读懂,可略懂一些却已是受益匪浅,此次我是深得这番道理了吧。柏拉图严密的逻辑思索和精彩的论证让我佩服不已。

       该书通过苏格拉底与色拉马霍斯、格劳孔、阿德曼托斯的辩论对话的形式,把自己的治国志向渗透与其中。这种构思,不但现实出哲学家的胆略,更现实出思辨的才智。辩题围绕论财产与老有所福、志向国与志向政治、论定国安邦、论正义与邪恶、正义与非正义的哲学诡辩、论国民教化、论妇女的天赋以及哲学家的德行等一系列绽开。涉及的问题众多,如国家专政问题、独裁问题、正义与非正义问题、善与恶问题、民主问题、法律问题、宗教问题、道德问题、妇女参政问题、教化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等诸多问题。其中,关于志向国与志向政治的辩论我印象尤为深刻。

       苏格拉底在辩论中首先提出了国家的起源,“国家的兴盛是这个国家的民众的生存须要,没有国家的人是不能够自给自足的,但人总是有许多欲求”,“我们群居在一起,帮来帮去,大家都能从别人身上满意各自的欲求。于是,当这些合伙人和帮手聚居一地、同舟共济的时候,他们所形成的一个整体就可以称之为一个国家了”。苏格拉底关于国家起源的论述为志向国的提出与设想作了铺垫。而当缔造出一个国家,“我们好像就要为扩展我们的疆土而费心思了。

       因为原先那志向的国家的财宝已经不够用了”,“假如要想得到更多的耕地和牧场,我们就会想到邻国去占有,邻国的人自然也会盘算着我们的耕地和牧场。因为他们的欲望同样也超出了人们远离生活必需的范围”,“于是斗争就发生了”。这里,苏格拉底只用几句话就把人类为何而发动斗争说明得清清晰楚,无非是人类的贪欲和国家的不志向。苏格拉底又认为,保卫城邦者需是“不屈不饶,意志坚毅,所向无敌”,可具有这么好的天赋乃至勃发的精神的人,却有可能彼此间发生内乱,抑或跟其他的公民发生野蛮举动。可见,志向国的建立是艰难的,但苏却认为是必要的。

       可就当下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来说,建立志向国未必还太过不现实。虽然我对志向国能否建立抱质疑看法,但苏格拉底围绕志向国与志向政治的精彩辩论仍让我惊羡,这可是两千多年前一位有宏大理想的智者内心的呼喊啊!随着志向国与志向政治的提出,柏拉图在书中引出了他的恩师关于正义与非正义这个话题的看法。

       柏拉图把国家分为三个阶层:受过严格哲学教化的统治阶层、保卫国家的武士阶层、平民阶层。他鄙视个人华蜜,无限地强调城邦整体、强调他一己以为的“正义”。这种完全的舍己为集体的精神虽然在现今不行完全赞同,可还是让人佩服的。想想当下还会有多少人情愿放弃自身利益而真正地为人民服务?

       柏拉图的《志向国》还有许很多多值得今人借鉴和学习的观念和价值观,我仅从自身感受最深刻的部分进行整理。要真正汲取柏拉图的思想精髓,我知道这样粗略阅读还是远远不够的。大哲学家的思想还将由我们接着传承,接着在历史长河中闪着刺眼的光线!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第三篇: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不仅是哲学家的宣言书,而且是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计划纲要。初读,感觉柏拉图有点诡辩论的感觉,更觉得很多地方根本无法理解,但仔细的看了几遍之后,其中的韵味才略知一二。

       众所周知,苏格拉底与柏拉图是师徒关系,柏拉图的《理想国》以苏格拉底作为主要对话者。苏格拉底一生不著一个字,而柏拉图却记下老师的重要对话,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理想国》内容丰富,书中讨论到优生学问题、节育问题、家庭解体问题、婚姻自由问题、文艺问题、教育问题(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以及工、农、航海、医学等职业教育)加上男女平权,男女参政,男女参军等等问题。本书一共十卷,我最感兴趣的是第一卷、第四卷、第六卷、第八卷和第九卷。这五卷分别讲了正义与非正义之争、节制与美德、什么是真哲学、寡头政治与僭主政治、详谈僭主政治。

       在第一卷中,苏格拉底和色拉叙马霍斯对“正义与非正义”之争是非常精彩的,色拉叙马霍斯一直强调“正义是为强者的利益”,而苏格拉底反驳色拉叙马霍斯用了“医生、舵手、统治者”的例子来说明正义才是最有力的,正义的人才是最快乐的。如果一个社会中不正义随处可见,那么这个社会必定是黑暗和无秩序的。稳定的秩序一方面靠规则的约束,另一方面需要道德的感化。而道德很大程度上就是正义的力量。“理想国”的基础是一种“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也就是正义的社会的化身。苏格拉底、柏拉图所追求的正义既是智慧与善。什么是正义?谁拥有这些正义呢?怎样获得正义?这一系列问题引出了后面章节。

       第四卷我用“节制与美德’”来概括。因为在我看来苏格拉底与阿德曼托斯的对话中一直出现了“护卫者”这个角色。苏格拉底说“只要护卫者成其为护卫者就能使国家有良好的秩序和幸福”。什么是“成其为护卫者”?苏格拉底解释说就是有良好的营养和教育造成的良好的身体素质来维护国家和法律的国家保护者。这种护卫者保护下的国家一定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和正义的。节制比前两种性质更来的和谐些。节制是一种好的秩序或对某些快乐与欲望的控制。“人的灵魂里面有一个较好的部分和一个较坏的部分,而所谓的‘自己的主人’就是说较坏的部分受较好部分的控制”。节制的人是勇敢的,是有智慧的,是正

       义的。节制之人必懂得如何去遏制心灵中不好的一面。这种品质既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良好愿景。人人都有欲望,懂得节制才会拥有理性。有理性的人才能充当国家的领导者。国家的领导者还需要美德。“美德似乎是一种心灵的健康,美和坚强有力,而邪恶似乎是心灵的一种疾病,丑和软弱无力”。美德是构成理想国四大性质之一。柏拉图的观点是“国家的美德现在就是其成员作为成员的美德”。苏格拉底提出的四大性质构成了理想国完整的道德体系,也就是靠道德感化来稳定秩序。

       第六卷开始以“真哲学”为中心展开一系列讨论。在苏格拉底看来“真哲学”除了要具备勇敢、大度、聪敏、强记这种天赋所具备的品质外,还需要有“美观,富裕,身强体壮,在城邦里有上层家族关系,以及与此相关连的一切”。“现行的政治制度我所以怨它们,正是因为其中没有一种是适合哲学本性的。哲学的本性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而堕落变质的。”苏格拉底认为真正的哲学家就是最好的护卫者,一个城邦的良好的风气需要少数真正的哲学家来引导。他们是这个城邦的领导者,为这个城邦服务。“只有在某种必然性碰巧迫使当前被称为无用的那些极少数的未腐败的哲学家出来主管城邦(无论他们自愿与否),并使得公民服从他们管理时,或者,只有在正当权的那些人的儿子,国王的儿子或当权者本人、国王本人,受到神的感化,真正爱上真哲学时—只有这时,无论城市,国家还是个人才能达到完善。”苏格拉底所处的这个时代,哲学家并不被重视,甚至被称之为无用。可是被称之为无用的哲学家是管理这个“国家”的最佳人选。因为这些哲学家是至善至美的,“理想国”就是善与美的集合体。柏拉图受老师影响,他的有一个关键的政治观点就是“哲学王”。哲学家执政是柏拉图挽救城邦的根本措施。“柏拉图把哲学王之治或称为君主制,或称为贵族制:两个名字所描述的只是一种形式”。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继承并创新了老师的政治分类。“在政府形式的分类上,亚里士多德做出了再造的一次理论尝试。在他看来,政府可以基于‘谁统治?’和‘谁从统治中受益?’来划分。政府可以置于单个人、一小群人或多数人的手里。不过,在上述每一种情形下,政府既可以是出于统治者的私利也可以是处于全体公民的公利而运作的。由此,亚里士多德确定了六种政府形式。他指出,僭主制、寡头制和平民制都是败坏的或者是扭曲的统治形式,因为三者都是单个人、一小群人、(多数)民众出于自身的利益而进行统治,因

       而牺牲了他人的利益。相比而言,君主制、贵族制和共和制更为可取,因为三者分别是单个人、一小群人和民众出于全体人的公共利益而统治的”。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分类上并没有完全按着老师的思路走,他说“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和老师一样,亚里士多德同样认为“僭主制、寡头制和平民制是败坏的和扭曲的统治形式。在《理想国》第八卷、第九卷中柏拉图就很好整理了苏格拉底的对话来证明自己的政治思想,下面我会详细描述。

       第八卷和第九卷都在讨论政治形态的分类。“我所指的四种制度正是下列的通用名称。第一种被叫做斯巴达和克里特政治,受到广泛赞扬的。第二种被叫做寡头政治,少数人的通知,在荣誉上居第二位,有很多害处的。第三种被叫做民主政治,是接着寡头政治之后产生的,又是与之相反对的。最后,第四种,仍是与前述这三种都不同的高贵的僭主制,是城邦的最后祸害。”苏格拉底认为第一种荣誉统治或荣誉政制的起源和本性是好胜和爱荣誉。在第八卷中苏格拉底对第一种政体是持赞同观点的。第二种政体—寡头政治,是一种根据财产资格的制度。“政治权利在富人手里,不在穷人手里”“这时他们便通过一项法律来确定寡头政治的标准,规定一个最低限度的财产数目:寡头制程度最高的地方这个数目大些,寡头制程度低的地方数目就小些。法律宣布,凡财产总数达不到标准的人,谁也不得当选”。寡头制实质上是以财产多少来衡量权利大小。这种制度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人们对财富的狂热追求。类似于欧洲工业革命时期的拜金主义。这种制度下的社会是畸形的,什么道德、节制、理性统统被金钱所掩盖,人们相互仇恨,相互妒忌,急切地希望革命。可以说这种制度是不会长久的。第三种制度是民主政治也叫平民政治。苏格拉底解释民主制度的特征特征提到容许有广泛的自由(包括有一切类型的制度),宽容的制度。事实上,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并不赞同这种民主制度。自由是民主制度的最大特点。可是自由到极点必然导致无序。“极端的自由其结果不可能变为别的什么,只能变成极端的奴隶”。我认为这种平民政治类似于历史上提到的“无政府主义”,无政府主义滋生了个人主义的成长,政局必然不会是稳定的。平民政治的弱点还有忽视法律,人治大于法治必然也不会利于社会的稳定。第四种政治是僭主政治。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认为僭主制是最有害的。因为僭主制意味着绝对的专制。格劳孔说“没有一个城邦比僭主统治的城邦更不幸的,也没有一个城邦比王者统治更幸福的。”苏格拉底则道出了

       本质“真正的僭主实在是一种依赖巴结恶棍的最卑劣的奴隶。”僭主政治源于极端的民主,控制僭主的仍是欲望。僭主为了使这种这种政治长久,必定会将勇敢、正义、节制等成分从这个社会剔除。这个社会仍是黑暗的。僭主政治我认为类似于中国古代的皇权至上。

       综上所述,“理想国”不仅是美和善的集合体,还是理性、欲望和激情的和谐统一。这种“理想国”也许就是人们所说的“乌托邦”。就如在第九章的最后,格劳孔和苏格拉底的对话。“格劳孔:‘我知道合意的城邦你是指的我们在理论中建立起来的那个城邦,那个理想中的城邦。但是我想这种城邦在地球上是找不到’。苏格拉底:‘或许天上建有它的一个原型,让凡是希望看见它的人能看到自己在那里定居下来。至于它是现在存在还是将来才能存在,都没有关系。反正他只有在这种城邦里才能参加政治,而不能再别的任何国家里参加。’”但是,理想国对之后的西方政体的建立还是有比较大的影响的,因为这是一个美好的政治愿景。

第四篇: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读书笔记

       中文5111陈梦丽

       选择《理想国》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我觉得我怎么也不会主动读这样的书,但是里面关于哲学的观点又是我需要了解,有时候就需要用一种压力干自己不喜欢的事但这种事又是对自己好的,就好像我们并不怎么喜欢上学一样,可是上学对我们的好处又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还是蛮感谢老师的,给了我机会让我接触我不曾关注的方面。现在下面就是我看《理想国》的读书笔记了。

       【上篇】理想国家与理想政治

       论财产与老有所福

       辩论者:苏格拉底玻勒马霍斯克法洛斯

       “克:我想告诉你,随着对肉体快乐的需求越来越清淡,我就越来越留意享受聊天的快乐。”我想说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们现在社会,因为手机功能的快速发展,我们好像越来越远离面对面的聊天,我们利用微信、微博和朋友聊天,说着各种亲密的话语,可是当我们见面的时候却发现我们要说的话很少,尽管我们在手机里说到很多的我想你啊,但是见面的我们有了一些违和感。

       “克:不过,我认为人的痛苦与人老不老是没有关系的,要不然的话,和我一样的老年人都应该在受苦。人老了,应该多一份宁静与自由感。年老不是问题,真正会出现问题的是人性格的因素。一个乐观的、心境淡泊的人是不会因为年岁的增长而增加压力的;反之,那些具有相反性格的人,即使年纪再轻,他活着也是负担呀!”这是对我们年老生活的分析,让我们对人老这个自然规律有正确的认识,不要恐惧老这个问题。

       “克:钱财固然能给人们带来许多好处,但对于一个有理智的人来说,明白事理才是最重要的。”这里谈到了钱财,其实对于现在我们来说,钱财这个问题是很常见的了,也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这个社会有太多的东西需要钱来解决了,我们不能否定我们需要它,但我们也不能被它给左右了。

       理想国与理想政治

       辩论者:苏格拉底阿德曼托斯

       “苏:我想,凡事都不能等有时间了再去做,而是应该自觉的、全心全意的地去做,还要力争把它做好。”还蛮喜欢这句话的,有些事喜欢就应该马上做,等待只会让我们错过和后悔,虽然觉得这句话与理想国的主题好像不怎么搭,不过喜欢就收藏。

       对于这一章的理想国与理想政治,我只想说我比较佩服古人的思想,他们的思想和创造力都是惊人的,对于理想国的辩论,苏提到了关于理想国需要的许多职业,都是人们的欲求,提到了食物、房屋、衣着,提到了粮食生产、木匠、铁匠等,最后最让我觉得佩服的是提到了如何缔造一个国家,还要考虑如何缔造一个奢华享受的国家。说实话,我并不懂那些关于制度政治的东西,仅仅是单纯诧异古人的想法那么深远,突然发现我们身边的人,我们的想法只能说是幼稚,我们还要学习的东西很多。

       国家的力量与法律问题

       辩论者:苏格拉底阿德曼托斯

       “阿:如果有人说你是要让我们这些守护城邦的人找不到任何幸福,并使我们自作自受地成为忧愁的人。他们是受雇佣的,用自己的生命赢来了国家的安全,而到头来他们却一穷二白。对这一切,你如何作答?”

       “苏:我现在的回答是:我说城邦守卫者的那种“一穷二白”的生活是最幸福的,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我们建立的这个国家的理想目标并不是为了某一阶段独自享有的幸福,而是为了这个国家全体百姓的幸福。”我想说这个辩论是很精彩的,让我们知道士兵的生活虽是单调的,却是有重要意义的。对于国家的力量士兵的作用小而又大,就此我们知道为什么我们国家对军人的福利会有所改变,因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苏:有个过来人对我们说:‘眼睛是人的身体上最美的部分。而最美的部分应该用紫色来表示,你为什么不把眼睛涂成紫色,而涂成黑色的呢?’对于这个提问,我认为可以用以下的回答最好:‘尊敬的先生,看来你根本不想让我们美化眼睛,因为如果按你的意思去上彩,那眼睛看上去就不是眼睛了。’我要说的是:不能按照你自己的意思去解释守卫我们的城邦的人的幸福观。”最喜欢苏的这个辩论,这个事例用的很巧妙,让人很佩服,让我们充分体会到守卫城邦的人的幸福并不是那么渺小。不难说苏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

       “苏:所以我认为,真正的立法者,不论是在政治井然有序还是在杂乱无章的国家里,也不论是在宪法上,都不应该以标新立异去自寻烦恼。”看到这里,我想说关于哲学,关于柏拉图,关于苏格拉底,我真的是有很多的不懂,不知道找出我喜欢的句子,找出我认为的亮点对不对,但我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就这样慢慢学习吧。

       论城邦的妇女儿童公有制度

       辩论者:苏格拉底格劳孔

       “格:什么法律?”

       “苏:这些女人应该属于男人的公共产品,所有的男人都不能和所有的女人组成“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同样地,儿童也都公有。”

       “苏:我认为,从二十岁到四十岁的女人都应该为国家抚养子女,而男人则应该是从过了跑步速度最快时期起算,一直到五十五岁。”

       最搞不懂的就是这一章,为什么苏会在理想国中建造这样一个制度,对于现代人的我来说是不能接受的,我认为苏是忽略了我们人的情感,把国家的利益放在了最顶端,所有的东西在国家利益下都是渺小的。但仿佛真正的道理又是这个样子的,在国家的利益下一切都是渺小,所以我们的岳飞一直在被人称赞。但或许古代的社会是需要这个样子的。

       “苏:有那么一群懒汉,他们在独处的时候很喜欢海市蜃楼地想入非非,却不急于找到实现自己目标的方法;他们习惯了束之高阁,缺乏进取心,不愿动脑;把目标当做假想的实现,然后再虚无飘渺的空想„„这样一来,他们只能使自己原来懒散的灵魂更加懒散。”仿佛是看到了我自己,自己每次都有很多的想法,但从来都是想想,很少付出行动,我们对于生活有太多的懒惰了,所以最后只能是发现自己越来越懒惰了。以后要多付出行动。

       论定国安邦

       辩论者:苏格拉底格劳孔

       “苏:这里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共有”的妇女儿童,也是共同来保护的。你说是不是?”

       “格:是的。”

       “苏:这就是我们缔造的理想国之大善之举呀。大善就是连感情也是共同的,如同我们也把一个团结有序的国家比作一个人的身体。你说这个身体的各个部件不就是同苦同乐吗?”似乎从这里能够理解苏关于妇女儿童公有制度,这是构建理想国的条件,同时也是惹人争议的条件,连苏自己都明白会与很多人争议。

       论希腊的内讧和战争

       辩论者:苏格拉底格劳孔

       我想说对战争与内讧并不感冒的我,对着一章的主题也并不感冒,里面讲到了孩子的教育,讲到了团结,讲到了公民的素质,不过对于苏说的“在孩子面前,父母亲往往也会表现得更为勇敢。因为他们总要以此精神来激励或影响下一代人。”这句话我还是们喜欢的,因为让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妈妈,她们真的很伟大。

       从寡头到无政府的政体形式

       辩论者:苏格拉底阿德曼托斯

       “阿:我想人的所有改变中,在没有什么能比变贪婪更迅猛更无耻的了。”

       “苏:那你说这种青年属不属于寡头政体的代表?”

       “阿:准确无疑。无论怎么说,这种年轻人的事例实质上也就是寡头政体所产生的国家社会景况的一种缩影。”

       把寡头政体与青年相比较,又是一个奇妙的对比,我不知道为什么他要这么对比,但好像就是很贴合。

       “苏:我们如上所说的民主政体的表现形式,以及相关的特点就是民主制度的根本特征。这种特征从表象看是很迷人的,很快乐的,殊不知因此也充满了变化与混乱。因此也可以说这是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它无法区分人的平等与不平等,也不管事实上是不是有平等与不平等的存在。”这是值得我们推敲的,民主政体从古时候就开始被人们讨论,现在我们世界上的政治家们也在为此费尽力气。

       【中篇】正义与非正义

       论正义与邪恶

       辩论者:苏格拉底玻勒马霍斯克法洛斯

       正义与非正义的哲学诡辩

       辩论者:苏格拉底色拉叙马霍斯

       解构正义与非正义的本质

       辩论者:色拉叙马霍斯苏格拉底

       论正义的起源与本质

       辩论者:苏格拉底格劳孔

       苏格拉底对正义的定义

       辩论者:苏格拉底格劳孔

       《理想国》中大部分写的是关于正义的探讨,在上篇中也提到过,但同时正义的部分的辩论也是最精彩的,特别是苏与色的辩论堪称绝妙的,因为里面涉及的内容很广也很多,打出来实在是太多了,所以省了下来。

       【下篇】国民与民生

       论国民教育

       辩论者:苏格拉底格劳孔阿德曼托斯

       “苏:这些大的,大凡指荷马、赫西俄德之类的诗人,以及那些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故事家所编造的假故事。”

       “苏:我认为他们的作品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说谎,而且很丑恶。”

       “苏:那么,我的朋友呀,我们就不应该允许任何诗人说这样的话:诸神乔装见异乡人,此形彼影记各邦城。”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苏是很讨厌诗人的,他认为诗人虚假,或许他的观点是偏激的,但有些是可以肯定的,他让父母或保姆不要把虚假的东西教给孩子,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可见苏对教育有自己的理解。

       “苏:因为年轻人不能判断什么事隐含的寓意,什么是言之外的真实本义。他们的头脑在早期所接受的一切东西都将是很难遗忘或更改的。所以,对孩子们早期的教育应该是从美好的道德思想熏陶开始。”由此可见,苏对于孩子的教育是很重视的,同时我认为这个观点是很正确的,就算是现在的我们也要记住这个教育观点,就像近朱者赤。

       智慧、勇敢兼及节制的性质

       辩论者:苏格拉底格劳孔

       “苏:所以,一个国家,正是有了这些为数很少的知识人员阶层,加上国家统治阶层所具有的知识,按照这种规律所形成的国家,才形成了一个具有智慧的强大国家。而且,唯有这些称得上知识的阶层,才是这个国家最为少数的人群。”这是理想国中关于智慧的论说,感觉和现在的国家构成的很多因素是一样的。

       “苏:坚持就是拯救内心存余的懦弱的灵魂。这种精神上的能力,这种关于可怕事物和不可怕事物的符合法律精神的信念的坚持,就是我定义的勇敢。”这是理想国中关于勇敢的定义。

       “苏:节制是指人的一些快乐的欲望有秩序且有理性地得到控制„„我认为,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个较善的部分和一个交恶的部分。”这是理想国中关于节制的定义,这三个定义是理想国中重要的部分,虽然是关于国家的建立,但是我觉得对于我们的人生也是很有帮助的。

       论妇女的天赋

       辩论者:苏格拉底格劳孔阿德曼托斯色拉叙马霍斯

       “苏:如果一个人要和那些喜欢他的朋友说明一件他自己很有心得的事,自然不会有什么心中忧虑。”这个对我们的友谊还是蛮受用的,让我到了我的好朋友们,忽然想他们了,和他们一起交流就不需要顾虑什么。

       “苏:那些表面上好像很正经的人其实他们的心里并不痛恨邪恶,他们对美的评判标准时时刻刻都盯在被他们认定为可笑的事物上。所以说,他们才是真正的蠢材。”好像这和论妇女的天赋没有多大的联系,但也给人以启发,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苏:人的天赋异同真正起影响的应该是行业的分工,但这种分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那么如果在男性与女性之间显示出适应性的差异,我们就应该根据他们各自的适应性分配给他们各自不同类型的职业。”这里苏关于妇女的讨论还是蛮前卫的,最起码在他的理想国里面妇女没有被歧视,也被社会分工所认可。

       论哲学治国兼及知识的存在辩论者:格劳孔苏格拉底

       “苏:你一定会记得,如果一个人对某样东西有特殊的爱好,那么他会爱这个东西的全部,而不是这个东西其中的一部分,是不是?”这一章,我是真的没有在意其哲学治国与知

       识的存在,因为哲学这个东西太让人模糊了。不过喜欢里面一些我易懂的小句子。最后:

       这本书我只看到了这里,发现就算知道了里面的事例,人物,主题,但就是不知道我能明白一些什么,不过总算是看完了一本哲学书,这次的哲学入门感觉不是很好,果然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就是累,连看书都会觉得累啊,不过又总会有不同的想法从脑海中闪过,现在是打心底佩服那些哲学家深邃的思想了。这次的读书之旅还是蛮开心的。估计以后读哲学这方面的书又不只是什么时候了„„

       【备注】《理想国》

       柏拉图(著)张子菁(译)光明日报出版社 2022

第五篇: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摘录

       第一卷:

       苏格拉底和格劳孔来到雷埃夫斯港,参加向女神的献祭,同时观看赛会。正要回城,被玻勒马霍斯等人挽留,至其家,见到色拉叙马霍斯等人。一系列的对话就此展开……

       苏格拉底:许多痛苦,痛苦……其原因只有一个,不在于人的年老,而在于人的性格。苏:大凡不亲手挣钱的人,多半不贪财……像诗人爱自己的诗篇,父母疼自己的女儿一样,赚钱者爱自己的钱财。

       克法洛斯:钱财的主要好处也许就在这里……有了钱财他就不用存心作假或不得已而骗人了。

       苏:他(西蒙尼)实在的意思是说,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

       玻勒马霍斯: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 苏:伤害任何人无论如何总是不正义的。色拉叙马霍斯:正义不是别的,就是强者的利益。

       色:每一种统治者都制定对自己有利的法律,……他们制定了法律明告大家:凡是对政府有利的对百姓就是正义的;谁不遵守,他就有违法之罪,又有不正义之名。……正义就是当时政府的利益。苏:在任何政府里,一个统治者,当他是统治者的时候,他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属下老百姓的利益。

       色:正义的人跟不正义的人相比,总是处处吃亏。……最不正义的人就是最快乐的人;不愿意为非作歹的人就是最吃亏苦恼的人。……一般人之所以谴责不正义,并不是怕做不正义的事,而是怕吃不正义的亏。……正义是为强者的利益服务的,而不正义对一个人自己有好处、有利益。

       苏:正义者是快乐的,不正义者是痛苦的。……不正义绝对不会比正义更有利了。

       第二卷:

       格劳孔:人们在彼此交往中既尝到过干不正义的甜头,又尝到过遭受不正义的苦头。……那些不能专尝甜头不吃苦头的人,觉得最好大家成立契约:既不要的不正义之惠,也不要吃不正义之亏。打这时候起,他们中间才开始定法律立契约。他们把守法践约叫合法的、正义的。这就是正义的本质与起源。正义的本质就是最好与最坏的折衷。……人都是在法律的强迫之下,才走到正义这条路上来的。……一个人只要能干坏事,他总会去干的。大家一目了然,从不正义那里离比从正义那里个人能得到更多的利益。……不正义的最高境界就是嘴上仁义道德,肚子里男盗女娼。

       阿得曼托斯:不正义是心灵本身最大的丑恶,正义是最大的美德。苏:之所以要建立一个城邦,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不能单靠自己达到自足,我么需要许多东西。

       苏:个人性格不同,适合于不同的工作。

       第三卷: 苏:还有什么快乐比色欲更大更强烈的吗?

       第四卷:

       苏;我们建立这个国家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某一个阶级的单独突出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

       苏:他们像我刚才说过的那样不停地制定和修改法律,总希望找到一个办法来杜绝商业上的以及我刚才所说的那些其他方面的弊端,他们不明白,他们这样做其实等于在砍九头蛇的脑袋。

       苏:真正的立法家不应当把力气花在法律和宪法方面做这一类的事情。

       苏:人的灵魂里面有一个较好的部分和一个较坏的部分,而所谓“自己的主人”就是说较坏的部分受天性较好的部分的控制。

       苏认为,使国家具有美德的四种性质是,勇敢、智慧、节制和正义。苏:正义就是只做自己的事而不兼做别人的事。苏:正义就是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

       苏:国家有三等人——生意人、辅助者和谋划者——组成。苏: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

       苏:正义的人不许可自己灵魂里的各个部分相互干涉,起别的部分的作用。

       苏:美德似乎是一种心灵的健康,……而邪恶则似乎是心灵的一种疾病。第五卷:

       苏认为,国家制度有五种,王政或贵族政治是善的制度,其他四种是恶的制度,斯巴达和克里特政制,寡头政制,民主政制,僭主政制。苏:我怕的不是人家嘲笑,那是孩子气;我怕的是迷失真理,……失手杀人其罪尚小,混淆美丑、善恶、正义与不正义,欺世惑众,其罪大矣。

       苏:每个人应该做天然适宜于自己的工作。

       苏:他们以为是在辩论,实际上不过在吵架而已。因为他们不懂得在研究一句话的时候怎样去辨别其不同的涵义,只知道在字面上寻找矛盾之处。

       苏:两性之间,唯一的区别不过是生理上的区别,……我们不能据此就得出结论说,男女之间应有我们所讲的那种职业的区别。苏:各种天赋才能同样分布于男女两性。根据自然,各种职务,不论男的女的都可以参加,只是总的说来,女的比男的弱一些罢了。格:情欲的必然比几何学的必然有更大的强制力与说服力。苏:治理者为了被治理者的利益,有时不得不使用一些假话和欺骗。苏:给国家丢下一个私生子,这是不合法的,亵渎神明的。苏:对于一个国家来讲,还有什么比闹分裂化一为多更恶的吗?还有什么比讲团结化多为一更善的吗?

       苏:当一个国家最最像一个人的时候,它是管理得最好的国家。苏;权力应该赋予年长者,让他们去管理和督教所有比较年轻的人。苏:结婚的机会对于优秀人物,应该多多益善,以便让他们尽可能地多生孩子。

       苏: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而为一;……除了这个办法之外,其他的办法是不可能给个人给公众以幸福的。

       苏:(真正的哲学家是)那些眼睛盯着真理的人。

       第六卷:

       苏:谁看来最能守卫城邦的法律和习惯,就确定让谁做城邦的护卫者。苏:一个人如果不是天赋具有良好的记性,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尔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他是不能很好地从事哲学学习的。

       苏:最优秀哲学家的无用其责任不在哲学本身,而在别人不用哲学家。苏:当他们的体力转衰,过了政治军事服务年龄时,应当让他们自在逍遥,一般不再担当繁重的工作,只从事哲学研究。苏:完全绝对的真理会引起忌恨并且很难实现。苏:必须确定哲学家为最完善的护卫者。

       苏:这个给予知识的对象以真理给予知识的主体以认识能力的东西,就是善的理念。它乃是知识和认识中的真理的原因。真理和知识都是美的,但善的理念比这两者更美。格:善是知识和真理的源泉。

       苏认为,有四种灵魂状态,理性,理智,信念,想象。

       第七卷:

       在凡是被定为统治者的人最不热心权力的城邦里必定有最善最稳定的管理。

       苏:感觉中的东西有些是不需要求助于理性思考的,因为感官就能胜任判断了。但是还有一些是需要求助于理性的,因为感官对他们不能作出可靠的判断力。

       苏:有志于哲学者对待劳苦一定不能持瘸子走路时的态度。

       第八卷;

       苏:一个安排得非常理想的国家,必须妇女公有,儿童公有,全部教育公有。不论战时平时,各种事情男的女的一样干。他们的王则必须是那些被证明文武双全的最优秀人物。

       苏:(寡头政治)是一种根据财产资格的制度。政治权力在富人手里,不在穷人手里。

       苏:(民主制度)公民都有同等的公民权及做官的机会——官职通常抽签决定。

       苏:(寡头政治)失败的原因在于过分贪求财富,为了赚钱发财,其它一切不管。

       苏:不顾一切过分追求自由的结果,破坏了民主社会的基础,导致了极权政治的需要。

       苏:极端的自由其结果不可能变为别的什么,只能变成极端的奴役。苏;人民领袖的所作所为,亦是如此。它控制着轻信的民众,不可抑制地要使人流血;他诬告别人,使人法庭受审,谋害人命,罪恶地添尝同胞的血液;或将人流放域外,或判人死刑;或取消债款,或分人土地。最后,这种人或自己被敌人杀掉,或由人变成了豺狼,成了一个僭主。

       第九卷:

       苏:关于最恶的人让我们一言以蔽之。他们是醒着时能够干出睡梦中的那种事的人。

       苏:没有一个城邦比僭主统治的城邦更不幸的,也没有一个城邦比王者统治的城邦更幸福的。

       苏:人的基本类型有三:哲学家或爱智者、爱胜者和爱利者。苏:(哲学家)是唯一有知识和经验结合在一起的人。苏:推理最是哲学家的工具。

       苏:僭主暴君离真正的固有的快乐最远,王者离它最近。苏:心灵比身体可贵得多。

       苏:(理想中的城邦在地球上是找不到的)或许天上建有它的一个原型。

       苏:我们一定不能把对个人的尊敬看得高于真理。苏:荷马确是最高明的诗人和第一个悲剧家。苏:一切能毁灭能破坏的是恶,一切能保存有助益的是善。苏:(正义者)的每个行动、他和别人的交往,以及他的一生,到最后他总是能从人们那里得到光荣取得奖品的。苏: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

       读《理想国》心得

       在《理想国》中,与苏格拉底讨论“什么是正义”这一问题的智者们对正义提出了多种解释。克法洛斯认为,正义就是讲真话,欠债还钱;玻勒马霍斯认为,正义就是帮助朋友,损害敌人;色拉叙马霍斯认为,人们都是把守法当作正义,但法律是每一国家的统治者制定的,统治者都是强者,他们制定的都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法律,因此,所谓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另一智者格劳孔对正义作另一解释:人们在相互损害中对从这种损害中的获利与受害相比较,发现害大于利,于是相互协议、制定法律,放弃相互损害;由于人们把守法践约叫作正义的,所以,正义的本质就是最好与最坏的折衷,正义就是源于人们的契约或协议。柏拉图借助于苏格拉底之口,对上述正义观念加以反驳。反驳并不太有力,但柏拉图在陈述自己的正义理想或主张时,却非常精彩。

       柏拉图对正义的讨论,是从区分城邦正义、个人正义开始的。古希腊讨论正义,都是把它视为个人的德行,属当时普遍重视的四主德(正义、智慧、勇敢、节制)之一。柏拉图感到个人的德行属于微观世界,较为抽象,不易说明,需要借助于一种显明的、宏观的事物来说明。柏拉图采取的论证方法是,以城邦来比方个人,借助于阐明城邦正义来阐明个人正义。

       柏拉图认为,城邦是由在分工的基础上、各具技艺的各种工匠、农民、商人所组成的共同体。城邦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同外界的战争不可避免,这就需要城邦保卫者。城邦保卫者包括统治者和辅助者。三种人的分工如下,城邦统治者,因具有知识,考虑整个国家大事,对国家事务进行谋划安排;城邦护卫者是统治者的辅助者,他们是被选拔出来的专门从事战争、保卫城邦的人;各种工匠从事自己的手艺工作,农夫种地,商人贸易。

       在柏拉图看来,要通过一些特定的制度安排,对城邦护卫者加以教育、培养。这些制度包括:进行各种诱惑性考察,选拔那些注重公益、经得住考验、无懈可击者担任护卫者;护卫者专职化,专门从事军事训练和战斗,不得学习其它工艺;以良好的音乐来陶冶护卫者的精神;以严格的体育来锻炼护卫者的身体;护卫者的生活方式必须是公有制,不得有自己个人的房屋、土地、金钱,也不得有个体的家庭;妇女、子女一律公有。在这种特定的制度安排下,三种人被严格地区别开来,不至于品性混杂。由此,按照三种人各自的品性,各自从事适宜于其从事的职业。当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统治者以自己的智慧统治城邦、辅助者以自己的勇敢保卫城邦、工匠商人农民等节制欲望、接受哲学家的智慧统治———而互不干扰时,城邦就是正义的。

       柏拉图在推导出城邦正义之后,进而论述个人正义。在他看来,个人与城邦相似,在个人的灵魂中也具有和城邦的构成成份相似的三个组成部分:用以思考和推理的理性;使人发怒的激情;使人感受到爱、饿、渴的欲望。柏拉图认为,理智体现出智慧,类似于城邦的统治者,是为整个城邦的利益而谋划的,所以它在个人灵魂中应该起领导作用。激情类似于城邦中的辅助者,辅助、协助理智的领导。欲望的满足会使人感到快乐,但欲望过大过强会使人变得邪恶,因此,必须由理性和激情结成盟友去领导欲望,使欲望受到节制。通过教养、教育,通过训练,人们的理智和激情就能够起到领导作用。个人正义就在于,他心灵的各个部分各起各的作用,领导的领导着,被领导的被领导着。具备个人正义的人,或正义的人,不会监守自盗,不会渎神、偷窃、不会出卖朋友,出卖祖国,不会违反誓言或协约,不会犯其它种种别人可能犯的罪恶。

       真实的正义不是表现为外部城邦的“各做各的事”,而是在人的自身内部“各做各的事”。“这就是说,正义的人不许可自己灵魂里的各个部分相互干涉,起别的部分的作用。他应当安排好真正自己的事情,首先达到自己主宰自己,自身内秩序井然,对自己友善。”“不正义应该就是三种部分之间的争斗不和、相互间管闲事和相互干涉,灵魂的一个部分起而反对整个灵魂,企图在内部取得领导地位……。” 《理想国》首先开启了对理想国家加以描述的先河。在该著中,柏拉图本来是要论述个人正义,为了说明个人正义,用城邦正义作为铺垫和比方,但,柏拉图实际上用大量的篇幅去论证描述理想城邦。柏拉图的这种证明方式给了后人一个他所始料不及的提示:除了个人正义之外,还存在着城邦正义,或者说,还存在着国家制度的正义。后来人们在思考国家正义、法律正义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对人类文明发生重大影响的思想成果。而我国古代没有关于国家正义问题的思考。我国古代虽然有对个人正义的思考,但这种思考主要涉及个人义务、行为,基本不涉及国家制度的正义问题,所以,其思考的深度远不能同西方的正义思考相比。传统中国政治法律思想史认为,君主制是天经地义的事,不可改变。如果没有西方思想的引入,很可能,我们现在仍然生活在帝制或君主专制制度中。

       围绕着国家正义的制度设计,柏拉图在人类史上首倡公有制。这种关于公有制的论述,不是对原始公有制的描述,而是在人类文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的基础上,对一定国家和地区实行的公有制原型的理论概括,是经过理论加工的公有制。这种关于公有制的理想,对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发展起到了思想先导作用。由于科学社会主义是在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就这个意义上来说,柏拉图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起到了启示和先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