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翻译试题集(超全)

第一篇:古代汉语翻译试题集(超全)

       1〔原文〕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翻译〕

       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生了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难产,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于是姜氏就很讨厌他。而偏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没有答应。等到郑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首先为共叔段请求以“制”封地,庄公说:“制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的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武姜便请求封给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祭仲(对庄公)说:“都的城墙超过一百雉长,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全。先王的制度:大的都市不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都市不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小的都市不超过国都的九分之一。现在京这个地方不合乎制度,不制裁的话,国君将不能忍受。”庄公说:“武姜想要(这样),我又怎能躲避灾祸呢?”祭仲说:“武姜有什么满足?不如早给太叔安排个处所,不要让他(的势力)滋生蔓延!一旦蔓延起来,就难以对付了。蔓延的杂草尚且不可以除掉,何况是国君您宠爱的弟弟呢?”郑武公说:“多做了不合道义的事情,必定会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 2〔原文〕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翻译〕

       过了不久,太叔又使(郑国)西部和北部的两个边邑一面属于庄公,一面属于自己。公子吕(对郑庄公)说:“国家不能经得起两个君主,您要(对他)怎么办呢?若(想把君位)给予太叔,我请求去臣事他;如果不给他,我请求除掉他,不要让老百姓产生二心。”郑庄公说:“用不着,他将自己赶上灾祸。”太叔又收起原来两属的地方作为自己的郡邑,(领土一直扩大)到了廪延。子封说:“行了!共叔段的底盘要再扩大,就会失去民众。”郑庄公说:“对兄弟不亲,地盘再扩大,就必将崩溃。” 3〔原文〕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翻译〕(晋灵公)仍旧不改。赵宣子多次进谏。晋灵公很厌恶他,派暗杀他。清早赶去,看到卧室的门已打开了。(赵宣子)已穿戴整齐准备上朝,由于时间还早,端坐在那里打瞌睡。退出来,感叹地说:“不忘记恭敬,真是百姓的主啊。杀害百姓的主,就是不忠;不履行国君的使命,就是不守信用。在这两者之间只要有一种,都不如死了。”便撞死在槐树上。4〔原文〕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翻译〕

       当初,赵宣子在首阳山打猎,在翳桑住了一晚。看见灵辄饿倒在地,问他得了什么病,灵辄回答说:“已经多日没有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灵辄留下一半食物不吃。问其原因,答道:“我在外当奴仆已经多年了,不知道母亲还在不在。现在离家近了,请让我把这些东西送给她。”(赵盾)要他吃光,并给他预备一筐饭和肉,放在袋子里送给他。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甲士,却把戟掉过头来抵御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免于难。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回答说:“我就是您在翳桑救的饿汉呀。”问(他的)名字和住处,他没有告诉就走了,于是(赵宣子)也逃亡了。5〔原文〕

       癸酉,师陈于鞍。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郄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郄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翻译〕

       十七日,齐晋两军在鞍摆开阵势。邴夏为齐侯驾车,逢丑父坐在车右做了齐侯的护卫。晋军解张为却克驾车,郑丘缓做了却克的护卫。齐侯说:“我姑且消灭晋军再吃早饭!”不给马披甲就驱车进击晋军。却克被箭射伤,血一直流到鞋上,但是进军的鼓声仍然没有停息。却克说:“我受重伤了!”解张说:“从一开始交战,箭就射穿了我的手和胳膊肘,我折断(箭杆)继续驾车,左边的车轮被血染得殷红,难道敢说受了重伤?您就忍耐它一点吧。”郑丘缓说:“从开始交战以来,如果遇到险峻难走的路,我必定要下来推车,您是否知道这种情况呢?不过您的伤势确实太严重了!”解张说:“全军的人都听着我们的鼓声,注视着我们的旗帜,或进或退都跟随着我们。这辆车只要一人镇守,就可以凭它成就大事。怎么能因受重伤而败坏国君的大事?穿上铠甲,拿起武器,本来就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受了重伤还没有到死,您还是努力地干吧!”于是左手一并握住缰绳,右手取过鼓槌击鼓。马狂奔不止,全军跟着他们冲锋。齐军溃败。晋军追击齐军,绕着华不注山追了三圈。6〔原文〕

       韩厥梦子舆谓己曰:“旦辟左右。”故中御而从齐侯。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韩厥俯定其右。〔翻译〕

       (头天夜里)韩厥梦见父亲子舆对自己说:“明天早晨不要站住兵车的左右两侧。”因此他就在车当中驾车追赶齐侯。邴夏说:“射那个驾车的,他是个君子。”齐侯说:“认为他是君子反而射他,这不合于礼。”射韩厥的车左,车左坠掉在车下;射他的车右,车右倒在车中。綦毋张的兵车坏了,跟着韩厥说:“请允许我搭你的车。”上车后,綦毋张站在兵车的左边和右边,韩厥都用肘撞他,让他站在身后。韩厥低下身子放稳当被射倒的车右。7〔原文〕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崤、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之,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秦王曰:“寡人闻之,买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翻译〕

       苏秦起初用连横的策略游说秦惠王,他说:“秦国西边有巴、蜀、汉中等富庶之地,北面有可用的胡貉、代马,南方有巫山、黔中为屏障,东边有坚牢难攻的?、函之地。秦国土地肥美,百姓殷实富足,兵车万辆,勇士百万;而且有千里沃野、蓄积丰厚;地势险峻,便利攻守。这正是人们所说的得天独厚的天府,天下的大国啊!况且凭借您的贤明,百姓的众多,如果习用车骑,教以兵法,一定可以兼并诸侯,统一天下,成就帝业。我希望大王对此稍加留意,请允许我陈明其成效吧。”秦惠王说:“我听说:羽毛不丰满的鸟,不能高飞;法令不完备的国家,难以施行诛罚;德行不高的人,不能够役使百姓;政治教化不曾修明,不可以烦劳大臣。现在您不远千里郑重庄严地在宫廷上指教我,我希望您以后再说吧!”

       8〔原文〕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滕履跷,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黎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绵绣千纯,白壁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张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秦之隆,黄金万溢为用,转毂连骑,炫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且夫苏秦特穷掘门桑户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翻译〕

       苏秦向秦王上书有十次,但他的主张终未被采纳,最后黑貂皮袍破了,带的钱花光了,以至用度缺乏,只得离秦归家。他绑裹腿,穿草鞋,背书担囊,形容憔悴,脸色黑黄,面带羞愧。回到家里,妻子见到他,依然织布不睬。嫂子不为他做饭。父母也不与他说话。苏秦见此情状,长叹道:“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嫂不把我当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我的不好啊!”于是他连夜清检书籍,把几十个书箱打开,找到一部姜太公的兵书《阴符经》,立即伏案诵读,反复研习揣摩,深入领会。有时读书读得昏昏欲睡,他就取过铁锥,照着自己的大腿刺去,以至血流到脚跟,他发狠说:“哪有游说君主而不能使其拿出金玉锦缎,并以卿相之尊位给我的呢?”一年以后,他捉摸已经学成,便道:“这次真可用所学的去游说当今的君主了。” 于是他出发了,经过赵国的燕乌集阙,在华丽的殿堂进见赵肃侯,和赵肃侯抵掌而谈,十分投机。赵王很高兴,封苏秦为武安君,任命他为赵国的相国,并赐给兵车百辆,锦缎千匹,白壁百双,黄金万镒,让他带着这些财物去游说各国诸侯,推行合从散横的计谋,以打击强大的秦国。因此苏秦当赵的相国时,秦与东方六国的交往被切断,秦军不能出函谷关。在这期间,天下如此广大,百姓如此众多,王侯们的威势、谋臣们的权力,都取决于苏秦的策略。没有花费一斗粮食,没有用一兵一卒;一仗未打,一弦未断,一箭未折,而能使诸侯相亲,胜于兄弟。贤人在位而天下归服,一人得用而天下顺从,所以说,这是“运用政治的力量而不诉诸武力,用于朝廷之上而不必用兵于四境之外。”当苏秦得意显耀之时,黄金万千为其所用,随从车骑络绎不绝,光耀于道路;山东六国,如草从风,倒伏于前;从而使赵国在诸侯中的地位大大提高。而苏秦只不过是位出身于穷门陋巷,贫寒困苦的士人罢了,但他却坐车骑马,行遍天下,在宫廷游说各国诸侯,使国君左右之人杜口不言,天下没有能与之抗衡的人了!苏秦将要往南游说楚王,途经洛阳时,他父母闻讯,连忙张罗打扫住处,清洁道路;并且设置音乐,筹办酒席,在郊外三十里地迎接。苏秦来到后,他妻子不敢正视,只是偷偷地察颜观色,恭敬地听他讲话。他嫂嫂如蛇伏地,匍匐而行,四次跪拜谢罪。苏秦说:“嫂嫂,为什么你以前那么傲慢,现在又如此卑下呢?”嫂嫂答道:“因为您现在地位显贵而且金钱很多啊!”苏秦叹道:“唉!一个人在贫穷时,连父母也不把他当儿子看待;等到他富贵了,就是亲戚也都害怕他。看来人生在世,对于权势富贵,怎么能够忽视呢?” 9〔原文〕 夫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俛噣白粒,仰栖茂树,鼓翅奋翼,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醎,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手。〔翻译〕

       蜻蜓还算小的,黄雀也是如此啊。他俯身啄食白米粒,飞上茂密的树上?息,不时地拍打着翅膀奋飞,自以为不会有灾祸,跟谁也没有争端。哪知那些公子王孙,左手持着弹弓,右手握着弹丸,正要从七八丈高的天空中捕捉自己,并已瞄准了自己的脖子。它白天还在茂密的树枝间嬉戏,晚上已被调成酱醋制成佳肴了。10〔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翻译〕

       虽然有美好的菜肴,不去吃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即使有最好的大道,不去学习它,就不知道它义理的精善。因此,经过学习,然后才知道自己有困惑不通的地方;透过施教,然后才晓得自己困惑的所在。知道自己欠缺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自己困惑的所在,然后才能奋力求进。所以教与学是可以互相促进的。书经说命篇说:“教是学的一半。”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11〔原文〕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翻译〕

       学生有四种缺点,教师们一定要知道。那就是: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的失之于贪多务得,有的失之于涉猎不广,有的失之于把学习知识看得很容易,有的失之于固步自封;这四种缺点,是学生的心理、思想状态不同所造成的。要了解学生的心性,然后才能补就其缺失。教育的工作,就是赔养学生的优点,而补救学生的缺点。12〔原文〕

       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翻译〕

       墨子说:“现在掌握国家政权的王公大人,都希望国家富,人民多,政治清明。但事实上他们得到的不是国家富而是国家穷,不是人民多而是人民少,不是政治清明而是政治混乱,那就是他们所希望的没有得到,却得到了他们所憎恶的。这个原因在哪里呢?”墨先生接着回答说:“这就在于掌握国家政权的王公大人不能以尊重贤人任用能人的办法来管理政治。国家拥有的贤良之士多,治理国家的力量就雄厚;贤良之士少,治理国家的力量就薄弱。因此,大人的重要任务,就只在于使贤良之士增多而已。” 13〔原文〕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翻译〕

       齐宣王问(孟子):“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你可以讲给我)可以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中没有谈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也不曾听说过。(如果)一定要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齐宣王)说:“要有什么样的道德,才可以行王道以统一天下呢?”(孟子)说:“安抚百姓,而称王天下,任何人也阻挡不住。”(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抚老百姓吗?”(孟子)说:“可以。”(齐宣王)说:“根据什么知道我可以做到呢?”(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来祭钟。”大王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它恐惧发抖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而走向受刑的地方。”(那人问)道:“那么就废弃祭钟的仪式吗?”王说:“哪能废呢?用羊来代替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齐宣王)说:“有这事。”(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行王道以统一天下了。老百姓都以为大王是吝啬。我确实知道您是出于一种不忍之心。”(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是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何至于吝惜一条牛?就是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毫无罪过而走向受死的地方,所以用羊去换它。”(孟子)说:“你不要对百姓说您吝啬而感到奇怪。以小换大,他们怎么知道其中的意思呢?您如果不忍看它无罪而走向死地,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齐宣王笑着说:“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心理呢?(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吝惜钱财而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孟子)说:“不要紧,您这样做正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君子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们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们(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所以君子要离开厨房远远的。” 14〔原文〕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翻译〕

       齐宣王高兴地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当时)我这样做了,但回头再追问自己,却想不出(当时)是什么心思。您这么一说,正合我意,内心很激动。(但)我这种心之所以符合王道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孟子)说:“(假如)有人报告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稍,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相信(这种话)吗?”(齐宣王)说:“不相信。”“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功德却不能加到百姓身上,这偏偏是什么缘故呢?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眼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受护,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齐宣王)说:“不肯做与不能做有怎样区别呢?”(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北海,告诉别人说:‘我不能。’这确实是不能。向年长的人鞠个躬,告诉别人说:‘我不能。’这是不肯,而不是不能。大王所以不能统一天下,不属于(用胳膊)挟泰山去跳过北海这一类;大王不能统一天下,属于对老年人鞠躬一类的事。尊敬自己的老人,推而广之到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推而广之到爱护别人的孩子。(照这样的仁心)治理天下,就可以把天下运转在手掌之上了。《诗经》说:‘(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作个榜样,影响到到兄弟,进而治理封邑和国家。’说的就是把这种(爱自己亲人的)仁心推及到爱别人。所以,推广恩德,就可以使天下安定,不推恩,甚至没办法保全自己的妻子。古代的圣贤大大超过平常人(的原因),没有别的,(不过是)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却不能加到百姓身上,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请思量一下吧!15〔原文〕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翻译〕

       尧把得不到舜作为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皋陶作为自己的忧虑。把地种不好作为自己忧虑的人,是农民。把财物分给别人叫做惠,教导别人向善叫做忠,为天下找到贤人叫做仁。所以把天下让给别人是容易的,为天下找到贤人却很难。孔子说:‘尧作为君主,真伟大啊!只有天最伟大,只有尧能效法天。广大辽阔啊,百姓不能用语言来形容!舜真是个得君主之道的人啊!崇高啊,有天下却不事事过问!’尧舜治理下,难道不要费心思吗?只不过不用在耕种上罢了!” 16〔原文〕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乎不可尚已。’今也南蛮□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翻译〕

       “我只听说过用中原的文明去改变蛮夷的,没听说过被蛮夷改变的。陈良出生于楚国,爱好周公、孔子的学说,到北边的中原地区来学习,北方的学者没有人超过他的,他真称得上是杰出人物了。你们兄弟拜他为师几十年,老师一死就背叛了他。从前,孔子逝世,(弟子们服丧)三年后,收拾行李将要各自回去,走进子贡住处行礼告别,相对痛哭,泣不成声,这才回去。子贡又回到墓地,在祭场上搭了间房子,独居三年,然后才回家。后来的某一天,子夏、子张、子游认为有若像孔子,要用侍奉孔子的礼节侍奉有若,硬要曾子同意。曾子说:‘不行!(老师的人品)如同经江汉之水洗涤过,盛夏的太阳曝晒过一般,洁白明亮得无人可以比得上的了!’现在,那个话语难听得像伯劳鸟叫似的南方蛮子,攻击先王之道,你却背叛自己的老师去向他学习,这跟曾子相差太远了。我听说‘(鸟雀)从幽暗的山谷飞出来迁到高树上’的,没听说从高树迁下来飞进幽暗山谷的。《诗经鲁颂》上说:‘征讨戎狄,惩罚荆舒。’周公尚且要征讨楚国人,你却还向楚国人学习,也真是不善改变的了。” 17〔原文〕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翻译〕

       孟子说:“桀和纣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人民归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所以,替深水赶来鱼的是水獭;替树丛赶来鸟雀的是鹞鹰;替汤王、武王赶来百姓的,是夏桀和商纣。如果现在天下的国君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们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哪怕他不想称王天下,也不可能了。现在想称王天下的人,好比害了七年的病要找存放多年的艾来治。如果平时不积存,那就终身得不到。如果不立志在仁上,必将终身忧愁受辱,以至子死亡。《诗经》上说:‘那怎能把事办好,只有一块儿淹死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18〔原文〕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翻译〕

       管仲说:“从前我穷困时,曾和鲍叔合作做生意,每当分红算帐时,自己都多拿些,鲍叔并不因此而认为我贪心,他知道我穷困。我曾为鲍叔计划事情,结果事败,反而时他更困难,鲍叔并不因此而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运有好有坏。我曾经多次任官,多次被辞退,鲍叔并不因此而认为我没才能,他知道我没有遇到好机会。我曾经三次作战,三次失败逃跑,鲍叔并不因此而认为我怯懦,他知道我有老母需要奉养。公子纠失败,召忽自杀,我被囚禁,受尽污辱,鲍叔并不因此认为我无耻,他知道我不以小节为耻,耻的是功名不能显扬于天下。生我的人是父母,了解我的人是鲍叔。”鲍叔既推荐了管仲,自己情愿做他的部属。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俸禄,有封地的有几十代,而且常都有著名的大夫。因此,天下人并不赞美管仲的才能,却敬重鲍叔能够知人。19〔原文〕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闲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翻译〕

       晏子担任齐国之相时,有一天出去,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丈夫。她丈夫替国相驾车,坐在伞下,用鞭子抽打着车前的四匹马,趾高气昂,十分得意。车夫回来后,他妻子要求离婚,车夫问她是什么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身为齐相,名闻各国。今天,我看他出门,智谋深远,态度谦虚。现在看看你,身高八尺,却做人家的车夫,可是看你的样子,好像还觉得很满足,我因此要求离婚。”从此之后,她丈夫处处收敛,谦卑多了。晏子觉得奇怪,就问他怎么回事,车夫据实相告,晏子就推荐他做大夫。20〔原文〕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中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己,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语在《田完世家》中。〔翻译〕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位入赘女婿。身高不足七尺。为人滑稽,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国,从未受过屈辱。齐威王在位时喜好说谜语,彻夜陶醉于酒宴,不理政事,将国事委托卿大夫。文武百官也荒淫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在旦夕。身边近臣不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劝谏说:“国中有大鸟,落在大王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叫,大王猜这是什么鸟?”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二县长官来朝奏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把侵占的土地归还齐国。齐国的声威竟维持三十六年。这些话都记载在《田完世家》里。21〔原文〕

       威王大说,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三。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屣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香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炊一石。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以讽谏焉。齐王曰:“善。”乃罢长夜之饮,以髡为诸侯主宾。宗室至酒,髡尝在侧。〔翻译〕

       齐威王非常高兴,在后宫设置酒肴,召见淳于髡,赐他酒喝。问他说:“先生能够喝多少酒才醉?”淳于髡回答说:“我喝一斗酒也能醉,喝一石酒也能醉。”威王说:“先生喝一斗就醉了,怎么能喝一石呢?能把这个道理说给我听听吗?”淳于髡说:“大王当面赏酒给我,执法官站在旁边,御史站在背后,我心惊胆战,低头伏地地喝,喝不了一斗就醉了。假如父母有尊贵的客人来家,我卷起袖子,躬着身子,奉酒敬客,客人不时赏我残酒,屡次举杯敬酒应酬,喝不到两斗就醉了。假如朋友间交游,好久不曾见面,忽然间相见了,高兴地讲述以往情事,倾吐衷肠,大约喝五六斗就醉了。至于乡里之间的聚会,男女杂坐,彼此敬酒,没有时间的限制,又作六博、投壶一类的游戏,呼朋唤友,相邀成对,握手言欢不受处罚,眉目传情不遭禁止,面前有落下的耳环,背后有丢掉的发簪,在这种时候,我最开心,可以喝上八斗酒,也不过两三分醉意。天黑了,酒也快完了,把残余的酒并到一起,大家促膝而坐,男女同席,鞋子木屐混杂在一起,杯盘杂乱不堪,堂屋里的□烛已经熄灭,主人单留住我,而把别的客人送走,绫罗短袄的衣襟已经解开,略略闻到阵阵香味,这时我心里最为高兴,能喝下一石酒。所以说,酒喝得过多就容易出乱子,欢乐到极点就会发生悲痛之事。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这番话是说,无论什么事情不可走向极端,到了极端就会衰败。淳于髡以此来婉转地劝说齐威王。威王说:“好。”于是,威王就停止了彻夜欢饮之事,并任用淳于髡为接待诸侯宾客的宾礼官。齐王宗室设置酒宴,淳于髡常常作陪。22〔原文〕

       杨王孙者,孝武时人也。学黄老之术。家业千金,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郄臝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吊脱其囊,以身亲土。“其子欲默而不从,重废父命;欲从之,心又不忍。乃往见王孙友人祁侯。〔翻译〕

       杨王孙是武帝时期的人。学习黄(帝)、老(子)“无为而治”的理论主张。家中产业上千,生活上供养自己非常丰厚,保养身体无所不至。等到生病临终时,先给儿子留下遗言,说:“我打算臝体埋葬,来返回我的本质,一定不要改变我的意思!死了就做一个布袋盛我的身体,葬到离地面七尺深的地方,尸体下葬后,从脚下扯下那布袋,使身体贴近土地。”他的儿子想默不依从,但父命难违;想按照父亲的意思办,又不忍心,就去见杨王孙的友人祁侯。23〔原文〕

       王孙报曰:“盖闻古之圣王,缘人情不忍其亲,故为制礼,今则越之,吾是以臝葬,将以矫世也。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靡财单币,腐之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何异!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归者得至,化者得变,是物各反其真也。反真冥冥,亡形亡声,乃合道情。夫饰外以华众,厚葬以隔真,使归者不得至,化者不得变,是使物各失其所也。且吾闻之,精神者天之有也,形骸者地之有也。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故谓之鬼,鬼之为言归也。其尸塊然独处,岂有知哉?裹以币帛,隔以棺椁,支体络束,口含玉石,欲化不得,郁为枯腊,千载之后,棺椁朽腐,乃得归土,就其真宅。由是言之,焉用久客!昔帝尧之葬也,窾木为椟,葛藟为缄,其穿下不乱泉,上不泄殠。故圣王生易尚,死易葬也。不加功于亡用,不损财于亡谓。今费财厚葬,留归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谓重惑。於戏!吾不为也。” 祁侯曰:“善。”遂臝葬。〔翻译〕

       杨王孙回信说:“听说古代的圣王,因为人情不忍心自白看着他们的亲人故去,所以制定了安葬的礼仪制度。现在却超过了古代圣人制定的葬礼,所以我准备臝体埋葬,以此矫正世俗的厚葬风气。厚葬实在无益于死者,可是世俗之人却争着相互比高,费尽钱财,使财币都烂在地下。有的竟然今天埋下去而明天就被挖掘出来,这和在田野中暴露尸骨有什么两样?况且所谓死,就是生命终了时的变化,事物的归宿。回归的能够得其所,变化的能够顺其变,这样的事物就能各自返回其本真。返回本真就是进入一种玄远的境界,无形无声,才合乎道的真理。如果装饰外表来向众人夸耀,用厚葬来阻隔死者返回本真,使回归的不能得其所归,变化的不能顺其变。这是使事物失去他们各自的归宿呀。况且我听说:人的精神是天赋予的,形骸是地赋予的。精神离开形骸,各归本真,所以叫做鬼,‘鬼’的意思说的就是‘归’。死者的尸体安然自得独自呆在那里,难道会有知觉吗 ?用缯帛包裹尸体,装进棺椁与土地隔绝,肢体捆束,口含玉石,尸体不能腐化,渐渐郁结成肉干,千年以后,棺椁腐朽,才得以返还大地,让尸体化为乌有,回归到本真所在。由此而言,哪里用长久做客而不返回真宅呢!从前帝尧安葬时,抠木为棺,用藤蔓当绳索捆绑棺材。他的墓穴往下没有挖到泉水,往上也不散发臭气。所以说圣王容易奉养,死了容易安葬。不在无用的地方下工夫,不在没道理的地方花钱财。如果浪费钱财实施厚葬,阻留死者归真返本,不能归返无声无形的境地,死去的人什么也不知道,活着的人什么也得不到,这叫做双重的糊涂。呜呼!我决不这样做。”祁侯说:“说得好!”于是(按杨王孙的遗愿)臝葬。24〔原文〕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翻译〕

       元和年间,曾将他和一道被贬的人召回京城,又再次一道出京为刺史,这次子厚分在柳州。到任之初,他感慨系之地说:“这里难道就不值得实施政教吗?”于是按照当地的风俗,制定了劝谕和禁止的政令,赢得了柳州民众的顺从和信赖。此地人借钱时习惯用子女作为人质相抵押,如不能按约期赎回,等到利息与本钱相等时,子女就要沦为债主的奴婢。子厚为借钱的人想尽办法,让他们全都能把子女赎回去。其中特别贫穷实在无力赎取的,就让债主记下人质当佣工所应得到的酬劳,等到酬劳和所借钱数相当时,便要债主归还人质。观察使把这个办法下达到其他的州,刚到一年,免除了奴婢身分而回归自己家里的就有近千人。衡山飞湘江以南考进士的人,都以子厚为老师。那些经过子厚亲自指点而撰写文词的人,从他们的文章中都可以看到很好的章法技巧。26〔原文〕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分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侯命某者,能为公已乱 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 如太尉请。〔翻译〕

       太尉从泾州(用公文)把有关情况禀告给节度使府,请求商议此事。(他)到了官府后就对白孝德说:“皇上把老百姓交给您治理,您看见老百姓被暴徒伤害,依然安闲自在,现在就要造成大乱,(您)怎么办?”白孝德说:“愿听从您的指教。”太尉说:“我任泾州刺史之职,很清闲,事不多。现在不忍心老百姓没有寇乱的情况下而被害死,使国家边地安危被搞乱。您若任命我担任都虞候,我能替您制止骚乱,使您的百姓不受侵害。”白孝德说:“很好。”就答应了太尉的请求。27〔原文〕

       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戒其族:“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及过,泚固致大綾三百匹。太尉婿韦晤坚拒,不得命。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晤谢曰:“处贱,无以拒也。”太尉曰:“然终不以在吾第。”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泚反,太尉终,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翻译〕

       到太尉自泾原节度使被征召为司农卿之时,告诫他的家属说:“经过岐州时,朱泚可能赠送财物,切不要接受。”待到过歧州之时,朱泚(果然)执意要赠送大绫三百匹。太尉女婿韦晤坚决回绝,可是辞不掉。到了京城,太尉大发脾气说:“(你们)到底不听我的话!”韦晤谢罪说:“(我)地位卑贱,没有办法拒绝。”太尉说:“可是无论如何不能(将这些东西)放在我家里。”就把大绫送到司农卿官府的大堂,安放在梁木上面。朱泚谋反,太尉被杀,官吏(将把这件事)告诉了朱泚,朱泚叫人(将大绫)取下来一看,(只见那上面)原来封条上的标记连动都没动。28〔原文〕

       夫君子之所取远者,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翻译〕

       君子要想达到长远的目标,则一定要等待时机;要想成就伟大的功业,则一定要能够忍耐。古代的贤能之士,都有建功立业的才能,但有些人最终未能施展其才能于万一,未必都是当时君王的过错,也许是他们自己造成的。我看贾谊的议论,照他所说的规划目标,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远远地超过它?遇到象汉文帝这样的明君,尚且因未能尽才而郁郁死去,照这样说起来,如果天下没有尧、舜那样的圣君,就终身不能有所作为了吗?孔子是圣人,曾周游天下,只要不是极端无道的国家,他都想勉力扶助,希望终有一天能实践他的政治主张。将到楚国时,先派冉有去接洽,再派子夏去联络。君子要想得到国君的重用,就是这样的殷切。孟子离开齐国时,在昼地住了三夜才出走,还说:“齐宣王大概会召见我的。”君子不忍心别离他的国君,感情是这样的深厚。公孙丑向孟子问道:“先生为什么不高兴?”孟子回答:“当今世界上(治国平天下的人才),除了我还有谁呢?我为什么要不高兴?”君子爱惜自己是这样的无微不至。如果做到了这样,还是得不到施展,那么就应当明白世上果真已没有一个可以共图大业的君主了,也就可以没有遗憾了。象贾谊这样的人,不是汉文帝不重用他,而是贾谊不能利用汉文帝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啊。29〔原文〕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愤闷,趯然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天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翻译〕

       周勃曾亲手持着皇帝的印玺献给汉文帝,灌婴曾联合数十万兵力,决定过吕、刘两家胜败的命运,他们又都是汉高祖的旧部,他们这种君臣遇合的深厚情分,哪里只是父子骨肉之间的感情所能比拟的呢?贾谊不过是洛阳的一个青年,要想使汉文帝在一朝一夕之间,就全部弃旧图新,也真太难了。作为贾谊这样的人,应该上面取得皇帝的信任,下面取得大臣的支持,对于周勃、灌婴之类的大臣,要从容地、逐渐地、感情深厚地结交他们,使得天子不疑虑,大臣不猜忌,这样以后,整个国家就会按我的主张去治理了。不出十年,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怎么能在顷刻之间就突然对人痛哭起来呢?看他路过湘江时作赋凭吊屈原,心绪紊乱,十分忧郁愤闷,大有远走高飞、悄然退隐之意。此后,终因经常感伤哭泣,以至于短命早死,这也真是个不善于身处逆境的人。古注阅读

       昔者赵简子使王良与嬖奚乘终日而不获一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贱工也赵简子晋卿也王良善御者也嬖奚简子幸臣以不能得一禽故反命于简子谓王良天下鄙贱之工师也或以告王良良曰请复之闻嬖奚贱之故请复与乘强而后可强嬖奚乃肯行一朝而获十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以一朝得十禽故谓之良工简子曰我使掌与女乘掌主也使王良主与女乘谓王良良不可王良不肯曰吾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一朝而获十范法也王良曰我为之法度之御应礼之射正杀之禽不能得一横而射之曰诡遇非礼之射则能获十言嬖奚小人也不习于礼诗云不失其驰舍矢如破我不贯与小人乘请辞诗小雅车攻之篇也言御者不失其驰驱之法则射者必中之顺毛而入顺毛而出一发贯藏应矢而死者如破矣此君子之射也贯习也我不习与子人乘不愿掌与嬖奚同乘故请辞御者且羞与射者比比而得禽兽虽若丘陵弗为也如枉道而从彼何也孟子引此以喻陈代云:御者尚知羞耻此射者不欲与比子如何欲使我枉正道而从彼骄慢诸侯而见之且子过矣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谓陈代之言过谬也人当以直矫枉耳己自枉曲何能正人章指言修礼守正非招不往枉道富贵君子不许是以诸侯虽有善其辞命伯夷亦不屑就也 〔问题〕 ①嬖奚为什么说王良是贱工?因为一天没有射得一只禽兽。

       ②王良为什么说请复之?听说嬖奚说他是贱工。

       ③翻译“我使掌与女乘”。我派他为你主管驾车

       ④什么是诡遇?不合乎礼制的射箭。

       ⑤“不失其驰,舍矢如破”出自哪里?《诗经?小雅?车攻》

       ⑥孟子用嬖奚和王良的故事说明什么?

       ⑦本章的主旨是?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离娄古之明目者公输子名班鲁之巧人也规所以为员之器也矩所以为方之器也师旷晋之乐师知音者也六律截竹为筩阴阳各六以节五音之上下黄钟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为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为阴也五音宫商角征羽也范氏曰此言治天下不可无法度仁政者治天下之法度也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闻去声○仁心爱人之心也仁闻者有爱人之声闻于人也先王之道仁政是也范氏曰齐宣王不忍一牛之死以羊易之可谓有仁心梁武帝终日一食蔬素宗庙以面为犧牲斷死刑必為之涕泣天下知其慈仁可谓有仁闻然而宣王之时齐国不治武帝之末江南大乱其故何哉有仁心仁闻而不行先王之道故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徒犹空也有其心无其政是谓徒善有其政无其心是为徒法程子尝言为政须要有纲纪文章谨权审量读法平价皆不可阙而又曰必有关雎麟趾之意然后可以行周官之法度正谓此也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诗大雅假乐之篇愆过也率循也章典法也所行不过差不遗忘者以其循用旧典故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胜平声○准所以为平绳所以为直覆被也此言古之圣人既竭耳目心思之力然犹以为未足以遍天下及后世故制为法度以继续之则其用不穷而仁之所被者广矣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丘陵本高川泽本下为高下者因之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矣邹氏曰自章首至此论以仁心仁闻行先王之道

       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辟与辟同丧去声○上不知礼则无以教民下不知学则易与为乱邹氏曰自是以惟仁者至此所以责其君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蹶居卫反泄弋制反○诗大雅板之篇蹶颠覆之意泄泄怠缓悦从之貌言天欲颠覆周室群臣无得泄泄然不急救正之泄泄犹沓沓也沓徒合反○沓沓即泄泄之意盖孟子时人语如此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非诋毁也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范氏曰人臣以难事责于君使其君为尧舜之君者尊君之大也开陈善道以禁闭君之邪心惟恐其君或陷于有过之地者敬君之至也谓其君不能行善道而不以告者贼害其君之甚也邹氏曰自诗云天之方蹶至此所以责其臣○邹氏曰此章言为治者当有仁心仁闻以行先王之政而君臣又当各任其责也 〔问题〕

       ①什么是仁者?有仁慈的心和仁慈的名声,并且能扩充它来实行先王的政道。②解释“徒”。相当于“空”。

       ③君子、小人按什么划分?按地位划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不书侵伐齐北蔇之盟我有辞公将战曹刿请见曹刿鲁人○刿古卫反见贤遍反下同〔疏〕注曹刿鲁人○正义日史记作曹沫亦云鲁人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肉食在位者间犹与也○间间□之间注同与音预〔疏〕注内食至与也○正义曰孟子论庶人云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是贱人不得食肉故云在位者也襄二十八年传说子雅子尾之食云公膳日双鸡昭四年传说颁冰之法云食肉之禄冰皆与焉大夫命妇丧浴用冰盖位为大夫乃得食肉也间谓间杂言不应间其中而为之谋故云间犹与也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间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疏〕衣食所安○正义曰公意衣食二者虽所以安身然亦不敢专己有之必以之分人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分公衣食所惠不过左右故曰未偏○偏音遍注同公曰牺牲玉帛〔疏〕牺牲玉帛○正义曰四者皆祭神之物曲礼曰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郑玄云牺纯毛也肥养于涤也然则牲谓三牲牛羊豕也牺者牲之纯色也鲁自得用天子之礼要牺牲相配之语未必为得用乃言之也弗敢加也必以信祝辞不敢以小为大以恶为美○牺许宜反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孚大信也〔疏〕注孚大信也○正义曰孚亦信耳以言小信未孚故解孚为大信以形之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必尽己情察审也对曰忠之属也上思利民忠也○属音蜀〔疏〕注上思利民忠也○正义曰桓六年传文也言以情审察不用使之有枉则是思欲利民故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问题〕

       ①解释中的“不书侵伐”是什么意思?《春秋经》没有记载侵伐这件事。

       ②孔颖达在做书正时引用诸多孟子的言论其目的是什么?目的在于证明“在位者”。

       ③分别解释“牺”、“牲”。牺:纯毛的牲,用于天子祭祀。牲:养于深宫,用于诸侯祭祀。

       ④为什么把“孚”说大信。为了解释“小信未孚”,也就是小信而不是大信。

第二篇:古代汉语试题

       古代汉语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东汉许慎写出了我国学术史上第一部汉字形义分析的巨著《说文解字》,在书中他列出了“六书”的细目,其中被后人称之为“造字法”的是指事,会意象形 和 形声;被称为“用字法”的是转注和 假借。

       2.作为代词、语气词的“焉”在六书中属于假借 ;作为动词的“牧”在六书中属于会意。

       7.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怪:认为„„奇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衣冠:穿上衣服戴好冠帽,名词词组用如动词。

       四、说明下列句子属于哪一类宾语前置,并作语法分析。(古)之 人〔不〕余 欺 也。定主状宾 谓 1.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被强调的宾语前置寡人是问 2.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3.“共”和“供”属于古今字字;“迺”和“乃”属于异体字字。用“是”复指的宾语前置.岂 不谷是 为

       4.汉字通假是指古代汉语中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 的用字现象。与通假字不同,假借字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5.古用今废词是指的词在新陈代谢中被历史抛弃了;古今通用词是以基本词汇为基干,在汉语史上生命力很强的词,它一直流传至今,活跃在口语或书面语里。

       6.联绵词是由两个字组成的双音单纯词,它在结构上具有不可分割的特点。

       7.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在于:使动用法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 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语译,而意动用法需要用认为宾语怎么样 或者把宾语当作什么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语译。

       8.“读若”和“读如”这两个术语主要是用来注音 的,有时也用来注明假借字。

       二、名词简释(每释5分,共20分)

       1.古今字:就是古今分化字,我们把分化前一字写数词的字称作“古字”,分化后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作“今字”。

       2.本义和引申义: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的意义,它是与引申义相对而言的。所谓词的引申义就是有本义直接或间接引申出来的意义。直接引申出来的词义叫直接引申,也叫近引申;间接引申出来的叫间接引申,也叫远引申。

       3.词义扩大:从原义发展为新义,所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有所扩大,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有狭窄变宽泛,使原义包括在新义中,成为新义外延的一部分。

       4.骈文:骈文是在辞赋影响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文体。从不用韵的角度说,它不属于韵文而似散文;从使用对仗和平仄来说,它又不是散文,所以称它是一种特殊文体。

       三、指出词类活用现象,说明属于哪种活用。(每词2分,指出活用词1分,说明活用1分,共20分)1.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来:使„„来,动词的使动用法。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奇:认为„„奇怪,形容词意动用法;

       宾客:把„„当作宾客,名词词组的意动用法。3.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把„„当作伴侣,名词的意动用法;友:把„„当作朋友,名词的意动用法。4.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表:做标记,名词用如动词。5.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

       鱼肉:把„„当作鱼肉,名词词组的意动用法。6.尔欲吴王我乎。

       吴王:使„„成为吴王,名词词组的使动用法。

       用“是”复指的宾语前置先君之好 是 继 3.梁客辛垣衍安在?

       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梁客辛垣衍安在 4.唯陈言之务去。

       用代词“之”复指的宾语前置唯陈言之〔务〕 去

       五、标出平仄(共10分)

       — — ∣ ∣ —,○ ∣ ∣ — —。深 居 俯 夹 城,春 去 夏 犹 清。○ ∣ — — ∣,— — ∣ ∣ —。天 意 怜 幽 草,人 间 重 晚 晴。○ — — ∣ ∣,○ ∣ ∣ — —。并 添 高 阁 迥,微 注 小 窗 明。∣ ∣ — — ∣,— — ∣ ∣ —。越 鸟 巢 干 后,归 飞 体 更 轻。

       五、古文翻译(20分,每句1 分,扣完为止,不倒扣)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

       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等到庄公做了国君,替公叔段请求制这个地方。庄公说:“制是个险要的城邑,虢叔就死在那里,别的城邑惟命是从。”请求京这个地方,庄公让他居住在那里,人们称他为京城大叔。祭仲说:“都邑的城墙超过三百丈是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大的都邑不得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都邑不得超过五分之一,小的都邑不得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城不合乎法度,不是先王的制度,君将要承受不了的。”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哪里能够躲避祸害?”祭仲回答说:“姜氏有什么满足的!不如早点给他安排一个地方,不要让他滋生蔓延。一旦蔓延开来,就难以对付了。蔓延的野草尚且难以除掉,何况是君王的尊宠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必定自己垮台,您姑且等待着他的下场吧!”

       一、解释下列名词(10分)

       1、四体二用

       “四体二用”是清代学者戴震针对“六书”是造字之本提出的新的看法,他认为只有指事、条形、形声、会意四者是造字的方法、转注、假借二者用字的方法。

       2、韵摄 等韵学中把若干韵系合并成更大的类,叫韵摄。同韵摄内各韵系有相近的韵腹和相同的韵尾。

       3、同形字 同形字是指形结构相同而表示的却不是一个词邮局就是为不同的词造出的形体结构相

       同的字。

       4、钟鼎文钟鼎文是金文的别称。金文最初发现于钟鼎等器物上,所以又称作钟鼎。

       5、同源词 同源词是指古汉语中一些在读音有着密切的联系,意义又都包含有所标示事物的共同特征,有共同的语源的词。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30分)

       1、为什么说隶书是古文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从小篆到隶书,是字体变化最大的一次:小篆的字形结构被打破,象形意味淡簿,符号

       5、反:(句)返回。(今)相反。返回的意义写作“返”。

       6、近臣谏,远臣谤。(《国语·楚语》)

       6、谤:(句)议论批评过失。(今)诽谤。词义加重

       五、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并说明判断的依据(8分)

       1、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史记·屈原列传》)

       1、祖:祖(屈原)依据:两个名词相连构成一个组合,这个组合既不是联合结构也不是偏正结构,那么这两个名词中的一个一定活用为动词。

       2、以其子妻之。(《论语·公冶长》)

       2、妻:依据:名词位于代性加强。小篆的圆转笔势到隶书一般变为方折及横、撇、捺等笔画。词前,活用为动词。

       小篆变为隶书,现代文字笔画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所以说隶书是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

       2、春秋晚期以后金文中出现的美术字体有什么特点?这些字体主要流行在什么地区的国家?春秋晚期以后,金文中出现一些美术字体,这些美术字体有两个特点:一是故意将笔划拉长,甚或作曲宛转之势。这种曲折宛转不是按物体的形态“随体诘诎”,增强形象性,而是故作姿态。二是在字形之外,加画鸟虫之类的装饰品。这些字体主要流行在东方和南方的国家。

       3、近代汉语共同语的语言系统跟中古音的主要不同是什么?近代汉语共同语的语音系统跟中古音的主要不同是:声母里的全浊声母变成了清声母;韵母简化,中古时期[-p]、[-t]、[-k]为韵尾的入声韵母都变成元音韵尾或者没有韵尾的韵母,韵尾[-m]变成了[-n]。中古的平声分化成阴平和阳平,入声调逐渐消失,明朝时入声字分别派入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

       4、什么是图画文字?图画文字和文字画的区别是什么? 图画文字是文字的雏形,又称作原始文字。图画文字和文字画的区别是:图画文字与有声语言的直接联系,它记录了语言中词的声音和意义。文字画是通过画面表达画者的思想意图的,没有跟语言发生直接的对应关系,它没有固定的读音,看画的人可以用各自所操的语言去解读,有不同经历的人,对画面的意义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5、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1)“主语 谓语 也”。(2)“主语 者 谓语 也”。(3)“主语 者 谓语”。(4)“主语 谓语”。

       (5)“主语 副词 谓语 (也)”。(6)“主语 为 宾语”(7)“主语 是 宾语”。

       6、区别字所表示的意义有哪些类型?

       区别字表示的意义有三种类型: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

       三、用汉语拼音注出下列《广韵》反切的被切字的现代普通话读音博怪切 bài 之芮切 zhuī苦到切 kào 五劳切 áo

       四、解释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并说明古今的意义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有区别字,也请写出(12分)

       1、终日不获一禽。(《孟子·滕文公下》)

       1、禽:(句)飞禽和走兽总名。(今)主要指飞禽。缩小

       2、耕、渔与陶,非舜官也。(《韩非子·难一》)

       2、官:(句)官职。(今)官职。没有变化。

       3、孔君平疾笃,庾司空为会稽,省之,相问讯甚至。(《世说新语·方正》)

       3、甚至:(句)指十分周到。(今)程度副词。句中是两个词,现在是一个词。

       4、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孟子·梁惠王上》)

       4、妻子:(句)指妻子儿女。(今)男子的配偶。句中是两个词,现

       在是一个词。

       5、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孟子·梁惠王下》)

       3、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甲:名词活用为动词;穿铠甲。依据:名词出现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4、师还,馆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4、馆:名词活用为动词;驻扎。名词位于介宾“于虞”前,活用作动词。

       六、指出下列句中的名词状语并说明其作用。(8分)

       1、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

       1、人:名词状语;表比

       喻。

       2、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2、日:名词状语,表时间。

       3、学士皆师尊之。(《汉书·董仲舒传》)

       3、师:名词状语,表示对人态度。

       4、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4、兄:名词状语,表示对人态度

       七、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的词性、在句中的意义和语法作用(8分)

       1、人之爱其子,亦如余乎?(《左传·昭公十三年》)

       1、之:助词,组成“之”字结构,充当主语。

       2、苟宝贵,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2、相:副词,指代动作行为的对象。

       3、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四年》)

       3、是:指示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4、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八年》)

       4、莫:无定代

       词,八、翻译下列古文(14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脩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渴,寒暑不能使之疾,祅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①天行有常,②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③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④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⑤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⑥脩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⑦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渴,寒暑不能使之疾,⑧祅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⑨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⑩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参考译文:

       ①大自然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②不因为尧而存在,不因为桀而消失。③用合理的措施来适应它就吉祥,用不合理的措施来对待它就

       凶险。④加强农业生产而且节约用度,天就不能使人贫穷;⑤生活给养完备并且按季节活动,天就不能使人生病;⑥遵循正确的治国之道并且始终如一,天就不能使人遇到灾祸。⑦所以水灾旱灾不能使人生病,⑧异怪事情不能使人凶险。农业生成荒废而奢侈无度,那么天也不能使人富裕;⑨衣食不足,活动又少,那么天也不能使人保全;⑩违背正确的治国之道,胡作非为,那么天也不能使人吉

       祥。

第三篇:古代汉语语法简介(超实用)

       一、词类的活用

       (一)定义: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

       (二)分类

       1、使动用法

       (1)定义: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实质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了递系(兼语句)结构的内容。

       格式:主语 使 宾语 名、动、形

       例:齐使田忌将而往。《史记·孙膑》(注:“使田忌将”是递系结构。)

       齐威王欲将孙膑。《史记·孙膑》(注:“将孙膑”是使动用法。)

       (2)分类

       ①名词的使动用法。

       A名词用作动词,它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注:使死生)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B作使动的名词后面也可省略宾语。

       例: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刘向《新序·节士》

       ②动词的使动用法。

       A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所以用使动。

       例: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僖公十三年》(注:使郑亡)

       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鸿门宴》(注:使之活)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史记·陈涉起义》(注:使尉忿恚)

       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柳宗元《封建论》(注:使之痛)

       △①使之活、使之痛、使尉忿恚,是递系结构。②“活“可以扩展为动补结构“救活”。③古代汉语里,递系结构和动补结构比较少见。

       B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后面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

       例: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荀子·天论》(注:不能病→不能使之病)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注:烧而走→烧而走之)

       C古代汉语里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情况比较少见。及物动词本来就带宾语,在形式上和使动用法没有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

       例: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子路从而后》

       天汉四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汉书·武帝纪》

       △分辨及物动词是否用作是动的方法①认真分析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来确定(最主要)。②破读。

       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使动,它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例:今媪尊长安君之位。《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强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下不能使之富。《荀子·天论》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

       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汉书·艺文志·诸子略》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

       2、意动用法

       (1)定义: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格式:主语 认为 宾语 名、形

       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齐策一》(意动用法:主观认为)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荀子·劝学》(使动用法:客观命令)

       (2)分类

       ①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就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格式:主语 把 宾语 看作 名

       例: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僖公八年》

       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柳宗元《封建论》

       ②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格式:主语 认为 宾语 形

       例: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庄子·秋水》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荀子·天论》

       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韩非子·五蠹》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晁错《论贵粟疏》

       渔人甚异之。陶潜《桃花源记》

       3、名词用如动词

       (1)名词的使动用法。

       (2)名词的意动用法。

       (3)名词用如一般动词。

       ①普通名词用作动词。

       例: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战国策·触龙説赵太后》

       范增数目项王。《史记·鸿门宴》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城朔方城。《汉书·武帝纪》

       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三戒》

       阴面峰腋寺,作为草堂。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②方位名词用作动词。

       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

       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史记·孙膑》

       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徐宏祖《游天都》

       (三)条件

       1、两个名词连用,活用为动词。

       ①主谓结构。格式:名 名→名 动

       例: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起义》

       子房前!《史记·留侯世家》

       ②动宾结构。格式:名 名→动 名

       例:遂王天下。《韩非子·五蠹》

       擅爵人,赦死罪。贾谊《治安策》

       面山而居。《列子·汤问》

       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辅助性代词)字后面,活用为动词。

       格式:所 名→所 动

       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起义》

       世之所高,莫若皇帝。《庄子·盗跖》

       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晁错《论贵粟疏》

       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格式:能愿动词 名、形→能愿动词 动

       例: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论语·公冶长》

       寡人欲相甘茂,可乎?《史记·甘茂列传》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自上观之,至于子胥比干,皆不足贵也。《庄子·盗跖》

       厌(厌:堵塞)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荀子·修身》

       4、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格式:副 名→副 动

       例:秦师遂东。《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史记·西门豹治邺》

       不足生于不农。晁错《论贵粟疏》

       5、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活用为动词。

       格式:名、形 代词→动 代

       例:高之,下之,小之,臣之,不外是矣。《荀子·儒效》

       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晁错《论贵粟疏》

       既臣大夏而君之。《汉书·张骞传》

       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

       6、名词后面用介宾结构作补语,活用为动词。

       格式:名 介宾结构→动 介宾结构

       例:请勾践女女于王。《国语·勾践灭吴》

       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史记·商君列传》

       7、名词用“而”连接时,活用为动词。

       格式:(名) 而 名→(动) 而 动

       例: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荀子·天论》

       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史记·项羽本纪》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盐铁论·相刺》

       8、名词后面有“者”,活用为动词。

       格式:名 者→动 者

       例:平地三月花者,深山则四月花。沈括《梦溪笔谈》

       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战国策·触龙説赵太后》

       △名词用作状语(不是词类活用,现代汉语中只有时间名词才能作状语。)

       1、普通名词用作状语(现代汉语中少见)

       (1)表示方位或处所。译为:向、在 名

       例: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山海经·夸父逐日》

       大月氏复西走。《汉书·张骞传》

       范睢至秦,秦王庭迎。《战国策·范睢说秦王》

       蜀太守以下郊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汉书·高帝纪》

       (2)表示工具或依据。译为:用、依照 名

       例: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战国策·范睢说秦王》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三国志·华佗传》

       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起义》

       (3)表示对人的态度。译为:用对待 名 的态度

       例:彼秦者……虏使其民。《战国策·赵策三》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鸿门宴》

       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史记·韩信破赵之战》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膑》

       (4)表示比喻。译为:像 名 一样

       例:嫂蛇行匍伏。《战国策·秦策一》

       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雁鹜行以进,平立。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

       熊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柳宗元《熊说》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

       2、时间名词用作状语

       (1)古今用法一致: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用在动词前。

       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2)古今用法不一致:“日”、“月”、“岁”等作状语。

       ①用“而”或“以”连接起来,这种格式现代汉语里没有。译为:在……的时候。

       例:长驱至齐,晨而求见。《战国策·冯客孟尝君》

       ②在具体行动前表示频数、经常,“岁”、“月”、“日”作状语+行动性动词。译为:“岁岁”、“月月”、“日日”或“每年”、“每月”、“每日”。

       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

       ③表示情况逐渐发展,日、月+形、动。译为:“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地”、“一月月地”。

       例: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柳宗元《捕蛇者说》

       ④表示对往事的回溯,用在句首。译为:“往日”或“从前”。

       例:日君以骊姬为夫人,民之疾心固皆至矣。《国语·晋语》

       二、古代汉语的词序

       (一)主:主语在谓语之前,动词在宾语之前,修饰语在被修饰语之前,这在古今是一致的。

       (二)次:在先秦古籍中,最突出的特殊词序是宾语在一定条件下要放在动词之前。

这有如下三种情况:

       1、疑问代词作宾语

       (1)上古汉语的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作宾语时必须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敢问何谓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

       方此时也,尧安在?《韩非子·历山之农者侵畔》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如果动词前面有助动词,宾语一般要放在助动词的前面。

       例: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2)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时,也要放在介词前面。

       例:先秦:先生何以幸教寡人?《战国策·范睢说秦王》

       吾谁与为亲?《庄子·齐物论》

       秦后(拟古):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而今安在哉?苏轼《前赤壁赋》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吾何以传女曹哉?汪琬《传是楼记》

       △介词“以”的宾语常常为了强调而前置。

       例: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

       古:凭什么?(凝固形式)

       △何以(实际是以何)

       今:为什么?

       例:先生何以幸教寡人?《战国策·范睢说秦王》

       吾何以传女曹哉?汪琬《传是楼记》

       古:像什么(前期)?怎么样(后期)?(凝固形式)

       △何如(实际是如何)

       今:怎么样?

       例: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战国策·楚策一》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上》

       与不谷同好,如何?《左传·齐桓公伐楚》

       △古书上“如何”又可以说成“若何”、“奈何”。

       例: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先生助之奈何?《战国策·赵策三》

       △“如何”、“”若何、“奈何”的当中还可以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成为“如……何”等格式,意思是“对……怎么样”。

       例: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晋侯谓庆郑曰:“寇深矣,若之何?《左传·僖公十五年》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条件①宾语必须是代词。②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否定代词“莫”。

       (1)用否定副词“弗”、“勿”的否定句一般是不带宾语的,但如果出现宾语,而且又是代词,同样要放在动词之前。

       例:大国亦弗之从而爱利。《墨子·非攻中》

       (2)代词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但也有否定句中代词宾语不前置的例子,即这两种情况并存。

       前置:吾爱之,不吾叛也。《左传·子产论尹何为邑》

       邻国未吾亲也。《国语·齐语》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先秦

       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孟子·许行》

       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左传·昭公十二年》

       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诗经·魏风·园有桃》

       不前置:有事而不告我。《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夫不恶女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诸侯莫违我。《管子·封禅》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前置: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不我击。《汉书·李广传》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贾谊·论积贮疏》

       秦后(拟古)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彼不我恩也。柳宗元《童区寄传》

       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不前置:汉果不击我矣。《汉书·赵充国传》

       △以下三种情况不用宾语前置:

       ①即使是否定句,但宾语不是代词。

       例: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未绝鼓音。《左传·鞌之战》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为王。《战国策·齐策一》

       ②宾语是代词但不是否定句。

       例: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左传·昭公十二年》

       ③在否定句中,具有称代作用的名词,而不是代词。

       例:若不许君,将焉用之。《左传·昭公四年》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庄子·秋水》

       3、宾语用代词复指

       (1)此类宾语前置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放在动词前面的代词“是”或“之”复指一下,起强调宾语的作用。

       例:秉国之均,四方是维(维四方。维:保护)。《诗经·小雅·节南山》

       将虢是灭(将灭虢),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今吴是惧(惧吴)而城于郢。《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吾以子为异之问(问异),曾由与求之问(问由与求)。《论语·先进》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有何后)?《国语·勾践灭吴》

       △这种宾语前置格式,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再加上“惟(唯)”,构成“惟(唯)……是……”或“惟(唯)……之……”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更加明显。

       例: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唯求敌)。《左传·宣公十二年》

       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唯视利)。《左传·吕相绝秦》

       父母唯其疾之忧(唯忧其疾)。《论语·为政》

       (2)如果宾语本身就是代词,有两种情况:

       ①仍旧用这种语法格式强调宾语,只是用来复指的代词一般只用“之”,不用“是”。

       例: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谓我)矣。《左传·宣公二年》

       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谓斯)与?《谷梁传·僖公二年》

       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亡是)也。《论语·阳货》

       △由这种格式形成的“是之谓”、“此之谓”已成为一种凝固形式。

       例: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是之谓(谓是)政令行。《荀子·王霸》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谓此)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此之谓”(叫它、把它叫做、说的就是这个)还可以不带其他宾语单独形成一个分句。

       例:吾闻之,禹称善人,不善人远,此之谓也夫。《左传·宣公十六年》

       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孟子·离娄上》

       ②不用复指代词,直接把代词宾语放到动词之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只限于“是”。

       例:维叶莫莫,是刈是濩(刈是濩是)。《诗经·周南·葛覃》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寡人问是)。《左传·齐桓公伐楚》

       4、数词放在动词前作状语

       现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时,一般是把数词和动量词放在动词之后(如“去三回”、“看两遍”),古代汉语有两点不同:一是一般不用动量词,二是数词一般要放在动词之前。

       例:又与之遇,七遇皆北(遇七)。《左传·文公十六年》

       公输般九设攻城之机变(设九),子墨子九距之。《墨子·公输》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一反)。《列子·汤问》

       △从句子成分看,古代汉语放在动词前面表示数量的数词,是作为状语来修饰动词的。在强调某一行为的数量时,可把数词移到句尾作全句的谓语,并在其前用代词“者”字复指,使“者”字前面的词语成为全句的主语。

       例: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三辞让),终不肯受。《战国策·赵策三》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举)。《史记·鸿门宴》

       三、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一)定义:判断句是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或不是什么东西,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的句子。

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两种,判断句中的“是”叫做判断词(也叫系词)。

       (二)分类

       1、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不用判断词,而是在判断句的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

       格式:主语 谓语 也

       例: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齐桓公伐楚》

       王,人君也;斶,人臣也。《战国策·齐策四》

       张骞,汉中人也。《汉书·张骞传》

       2、在主语后面加上代词“者”复指,引出谓语。

       格式:主语 者 谓语 也

       例: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吾所欲者,土地也。《韩非子·五蠹》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起义》

       3、在主语后面加上代词“者”复指,省略“也”字。

       格式:主语 者 谓语

       例: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陈轸者,游说之士。《史记·张仪列传》

       4、省略“者”、“也”,这是“……者……也”的省略形式。

       格式:主语 谓语

       例:夫鲁,齐晋之唇。《左传·哀公八年》

       荀卿,赵人。《史记·孟轲荀卿列传》

       5、判断句的主语有时根本不出现,有时承上文省略,这时,句末的“也”字必不可少。

       例: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论语·子路从而后》

       酣战之时,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谷阳操觞酒而进之。天子曰:“嘻!退,酒也!”谷阳曰:“非酒也。”《韩非子·十过》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区分“是”为判断动词还是指示代词。

       ①先秦时代,“是”字往往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用和“此”一样。

       例:公曰:“是吾宝也。”《左传·僖公二年》

       是社稷之臣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荀子·天论》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墨子·非攻上》

       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天论》

       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左传·哀公元年》

       国平养侠儒,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游学者日众。是世之所以乱也。《韩非子·五蠹》

       ②“是又”等于“此又”,意思是“这些又”。如果“是”是判断词,就应该说成“又是”,而不能说成“是又”。

       例:繁起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荀子·天论》

       ③先秦时代,有没有判断词存在,目前正在争论中,讨论“为”。

       A

       “为”字是动词,不是真正的判断词,其作用很像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

       例: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子路从而后》

       B只有在极少数句子中,“为”才和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相当。

       例:余为伯倏,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三年》

       ④“是”作为判断词,汉代就有了。从汉语发展来看,判断词“是”从指示代词“是”发展而来。

       例: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于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死伪》

       若枯即是荣,荣即是枯,则应荣时凋零,枯时结实。范缜《神灭论》

       ⑤秦后,由于拟古,有时“是”也不是判断词,文言文中的判断句,绝大多数仍然采用先秦的形式。

       例:夫殷、周之不革者,是不得已也。柳宗元《封建论》

       然则变化无穷者,地利也。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总叙》

       6、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中,在谓语前面可以加上

       “乃”、“即”等副词或

       “维”、“惟”等语气词,起加强判断、肯定、否定等语气的作用。

       例:是乃狼也。《左传·宣公四年》

       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史记·项羽本纪》

       我马维骐。《诗经·小雅·皇皇者华》

       尔惟旧人。《尚书·大诰》

       △①加“乃”和“即”的,先秦不太多,后代比较多;加“维”和“惟”的,先秦较常见,后代不多见。

       ②语气词“维”和“惟”起引出谓语的作用,它后面的谓语并不能和前面的主语发生判断关系。

       例:百工维时。《尚书·皋陶谟》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

       蚩尤惟始作乱。《尚书·吕刑》

       ③这些副词和语气词常常和否定副词“非”配合起来使用。

       例: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左传·襄公八年》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左传·僖公五年》

       7、古代汉语表示否定语气,是在判断句的谓语之前加上“非”字。

       格式:主语 非 谓语

       例:楚虽大,非吾族也。《左传·成公四年》

       耕渔与陶,非舜官也。《韩非子·历山之农者侵畔》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四》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李斯《谏逐客书》

       △“非”字可译为“不是”,但它是副词,并不表示判断。

       (三)活用

       1、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喻(主语和谓语不是同一事物或同一类别)。

       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2、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复杂的内容。

       例: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四》

       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白居易《轻肥》

       3、用判断句的形式说明原因(因果复句)。

       例: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土橐,非下也,权重也。《韩非子·五蠹》

       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战国策·触龙説赵太后》

       4、用判断句的形式解释词语。

       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孟子·滕文公上》

       厥,其也。《尔雅·释言》:

       四、代词

       (一)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代词

       (1)吾、我、予(余)朕等

       例:他日我曰:“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左传·子产论尹何为邑》

       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战国策·勾践灭吴》

       居,予语汝!《庄子·达生》

       曰:“余病矣。”《左传·鞌之战》

       皋陶曰:“朕言惠。”《书经·皋陶谟》

       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

       △①魏晋前,“吾”字很少放在动词和介词后面作宾语。

       例:今者吾丧我。《庄子·齐物论》

       ②否定句中,宾语放在动词之前,可以用“吾”。

       例:居则曰:“不吾之也。”《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③魏晋后,“吾”字可放在动词和介词后面。

       例: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三国志·蜀志·先生传》

       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2)谦称(名词,包括自称)。

       例: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齐桓公伐楚》

       是臣之大荣也,臣又何耻乎?《战国策·范睢说秦王》

       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史记·孝文本纪》

       仆非敢如此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愚谓大计不如迎之。《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文(田文,即孟尝君)倦於事,愦于忧,而性儒愚,沉於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战国策·齐策四》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二人称代词

       (1)作主语、宾语、定语:“女(汝)、尔、若”等。

       例: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左传·齐桓公伐楚》

       吾将残汝社稷,灭汝宗庙。《国语·勾践灭吴》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若为庸耕,何富贵也。《史记·陈涉起义》

       吾语若。《庄子·人间世》

       (2)一般只作定语,偶尔也作主语,但绝不作宾语:“而、乃”等。

       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哉?《史记·平原君列传》

       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汉书·项羽传》

       (3)尊称(包括称字、官爵等)。

       例:子将若何?《左传·晏婴论季世》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国策·齐策一》

       先生奈何而言若此!《战国策·范睢说秦王》

       足下事皆成。《史记·陈涉起义》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战国策·魏策四》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司马迁《报任安书》

       东野之役於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韩愈《送孟东野序》

       3、第三人称代词

       (1)其、之(先秦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其”、“之”可起第三人称代词的作用,“其”只作定语,“之”只作宾语)。

       例:公室将卑,其宗族先落,则公从之。《左传·晏婴论季世》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左传·庄公十年》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庄子·逍遥游》

       △名词加“之”与后面的“其”在意义上相等。

       例: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2)他

       ①其他、别的。

       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②唐代之后,发展为第三人称代词。

       (3)彼:他

       例: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孟子·滕文公上》

       △第三人称作主语,古代有两种表达方法:

       ①重复前面出现的名词。

       例: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左传·襄公十五年》

       ②省略主语。

       例:使子路反见之。「子路」至,则「丈人」行矣。《论语·子路从而后》

       △①古代人称代词没有单复数的分别,人称代词代表单数还是复数要根据上下文才能决定。

       例:齐师伐我。《左传·庄公十年》

       吾与汝毕力平险。《列子·汤问》

       若皆能去归矣!《史记·西门豹治邺》

       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

       ②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后面可以加“辈”、“属”、“曹”等字,表示不止一个人。

       例:吾辈何知焉?《左传·昭公二十四年》

       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

       欲使汝曹不忘之耳。《后汉书·马援传》

       吾何以传女曹哉?汪琬《传是楼记》

       总的来看,古代汉语人称代词比现代汉语用的少些,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古代汉语省略主语的地方较多,而且没有用作主语的第三人称代词;二是谦称和尊称较多,代替了人称代词。

       (二)指示代词

       1、近指:此、是、斯、兹等。

       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齐桓公伐楚》

       此谁也?《战国策·齐策四》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庄子·逍遥游》

       是梁史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挹彼注兹。《诗经·大雅·泂酌》

       2、远指

       ①指代性强:彼

       例:彼一时,此一时也。《孟子·公孙丑下》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论语·宪问》

       ②指代性弱:夫(不必翻译)

       例:食夫稻,衣夫锦。《论语·阳货》

       则夫二人者,鲁国社稷之臣也。《左传·成公十六年》

       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左传·子产论尹何为邑》

       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庄子·大宗师》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四》

       3、泛指:作定语或宾语:之。

       例: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邶风·燕燕》

       姜氏欲之,焉辟害?《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4、特指:作定语,其,译为“那个、那种”。

       例: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史记·西门豹治邺》

       5、作定语:若。作谓语:然、尔,译为“如此、这样、那样”。

       例: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

       闻若言,莫不挥泣奋臂而欲战。《战国策·齐策六》

       河东凶亦然。《孟子·梁惠王上》

       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荀子·劝学》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古诗十九首》

       汝乃我家出,亦敢尔邪?《后汉书·鄧禹传》

       6、焉

       ①指示代词,指代范围或方面,常与人物或处所有关,译为“于是”。

       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孟子·许行》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荀子·劝学》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列子·汤问》

       △“焉”字一般用在不及物动词后,“之”字一般用在及物动词后。同一动词,加“焉”和

       加“之”意义也不同。

       例:君何惧焉。《左传·襄公十八年》

       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②语气词,以引起人的注意。

       例: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荀子·劝学》

       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焉。《国语·晋语》

       7、诸

       ①之于

       例: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孟子·许行》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左传·襄公十五年》

       ②之乎

       例: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梁惠王下》

       人孰敢不听而化诸?《庄子·应帝王》

       (三)疑问代词

       1、指人:谁、孰(禅母)。

       (1)谁:用法和现代汉语完全相同。

       (2)孰:

       ①主要用于选择问句,但不能作宾语。

       例:父与夫孰亲?《左传·桓公十五年》

       吾子与子路孰贤?《孟子·公孙丑上》

       ②指人时,也可以不表示选择。

       例:孰可以代之?《左传·襄公三年》

       孰为夫子?《论语·子路从而后》

       ③指事物时,表选择。

       例: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尽心下》

       天下之大孰为大?《墨子·兼爱下》

       两者孰足为也?《荀子·强国》

       ④凝固形式:孰与,用来比较人物的高下或事情的得失,译为“何如”。

       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

       2、指事物:何、胡、曷、奚(匣母)。

       (1)何: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译为“什么”、“为什么”、“怎么”。

       例: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荀子·天论》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齐桓公伐楚》

       夫子何哂由也?《论语·子路曽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先生坐,何至于此?《战国策·魏策四》

       弟子何久也?《史记·西门豹治邺》

       (2)胡

       ①作状语,译为“为什么”、“怎么”。

       例:胡不见我于王?《墨子·公输》

       ②作宾语,见于“胡为”,译为“为什么”。

       例:胡为至今不朝也?《战国策·齐策四》

       (3)曷

       ①作状语,译为“为什么”、“怎么”。

       例: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荀子·劝学》

       ②作宾语,见于“曷为”,译为“为什么”。

       例: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4)奚

       ①作状语,译为“为什么”、“怎么”。

       例:子奚哭之悲也?《韩非子·和氏》

       ②作宾语,表示事物或处所。

       例:“许子冠乎?”曰:“冠。”“奚冠?”曰:“冠素。”《孟子·许行》

       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

       3、指处所:安、恶、焉(影母)。

       (1)作状语,表示反问,译为“哪里”。

       例: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

       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墨子·兼爱上》

       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

       (2)作宾语。

       例: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礼记·檀弓上》

       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

       (四)无定代词

       1、或:肯定性无定代词。

       (1)指人,作主语,译为“有人、有的人、某人”。

       例:或劳心,或劳力。《孟子·许行》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史记·陈涉起义》

       宋人或得玉。《左传·襄公十五年》

       曹人或梦众君子立于社宫而亡曹。《左传·哀公七年》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孟子·梁惠王上》

       (2)指物,作主语,译为“有的”。

       例: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万。《孟子·许行》

       2、莫:否定性无定代词。

       (1)先秦:无定代词,译为“没有谁、没有什么东西。

       例:群臣莫对。《战国策·楚策一》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墨子·公输》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庄子·秋水》

       虎负嵎,莫之敢撄。《孟子·尽心下》

       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韩非子·历山之农者侵畔》

       (2)汉后:否定副词,用于祈使句或陈述句,译为“勿、不要”。

       例:秦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史记·商君列传》

       诸将皆莫信。《史记·韩信破赵之战》

       (五)辅助性代词

       “者”和“所”都称代一定的人或事物,但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必须构成“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使整个结构构成句子的一个成分。

       1、者

       (1)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者”字结构,使整个结构具有名词性,译为“的、的人、的东西”。

       例:庸者笑而应曰。《史记·陈涉起义》

       大者王,小者侯。《汉书·高帝纪》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史记·鸿门宴》

       王莽徵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后汉书·光武纪》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李斯《谏逐客书》

       (2)放在数词之后,表示一定的范围或种类,译为“样、种、类、方面”等。

       例:必不得以而去,于斯三者何先?《论语·颜渊》

       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史记·游侠列传》

       (3)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一定的范围或种类,现在无法翻译。

       例: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韩非子·五蠹》

       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阵。《史记·韩信破赵之战》

       (4)用来复指主语,引出谓语。

       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起义》

       2、所:代指的是某种动作的对象。

       (1)位于动词性或动词性词组之前,构成具有名词性的“所”字结构。

       例:民无所依。《左传·晏婴论季世》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论语·子路》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史记·鸿门宴》

       (2)“所”字后面必须是及物动词,并可另带宾语。如果是形容词或不及物动词,要变成具有及物动词性质的词。

       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左传·庄公十年》

       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诗经·小雅·小宛》

       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也。《庄子·德充符》

       (3)“所……”=“所……者”指代行为对象,“……者”指代行为的主动者。

       例: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庄子·养生主》

       见者惊犹鬼神。《庄子·达生》

       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诛灭之。《史记·酷吏列传》

       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战国策·齐策四》

       (4)行为的主动者 (之) 所字结构(包括“所……者”)

       例:商之所长也。《庄子·列御寇》

       是又禹桀之所同也。《荀子·天论》

       臣之所好者道也。《庄子·养生主》

       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战国策·赵策三》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5)“所“字结构可扩展。

       例: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孟子·滕文公下》

       光不敢以图国事,所善荆卿可使也。《史记·刺客列传》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史记·项羽本纪》

       总之,“所”字常见的用法有四种①所食②所食者③民之所食、民之所是者④所食之粟

       △①凝固形式:所谓

       例: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孟子·梁惠王下》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国策·齐策一》

       ②凝固形式:所以(古:代词 介词;今:连词。)

       A第一种意义比较具体,相当于“用来……的方法”‘“凭它来……的”,说明“怎样”。

       例:吾知所以距子矣。《墨子·公输》

       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荀子·议兵》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荀子·劝学》

       B第二种意义比较抽象,相当于“导致……的原因”,说明“为什么”。

       例: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君不此问而问舜冠,所以不对也。《荀子·哀公》

       ③所从、所由、所与、所为

       例: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是乱之所由作也。《荀子·正论》

       其妻问其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孟子·离娄下》

       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战国策·赵策三》

       ④被动句式

       五、介词、连词

       (一)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或形容词的状语或补语,以表示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式、对象等。

古代汉语常用的介词有“于(於、乎)、以、为、由、自、从、向、在、用、被”等。

       1、于(於、乎)

       △“于”和“於”的区别①上古不同音。②主要区别在于书写形式上,即“于”产生的时间比“於”早(甲古文中只用“于”,战国后多写作“於”,后有简化为“于”)。

       (1)①表示处所,包括方位和方向,此时“于”字可不出现。

       例: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越王勾践栖於会稽之上。《国语·勾践灭吴》

       虎兕出於柙,龟玉毁於椟中。《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庄子·齐物论》

       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史记·项羽本纪》

       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史记·西门豹治邺》

       ②表示时间。

       例: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尚书·无逸》

       是干戚用於古,不用於今也。《韩非子·五蠹》

       有志乎古者希矣。韩愈《答李翊书》

       (2)介绍涉及的对象。

       例: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言博问也。《荀子·大略》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於公。《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利泽施乎万物。《庄子·大宗师》

       (3)表示比较。

       例: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水。《荀子·劝学》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於长安君。《战国策·触龙説赵太后》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4)表示被动。

       例: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荀子·王霸》

       2、以

       (1)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译为“用”或“拿”。

       例:蛇出於其下,以肱击之。《左传·鞌之战》

       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荀子·劝学》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五蠹》

       (2)表示凭借某种资格、身份或地位,率领或依照。

       例: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史记·西门豹治邺》

       骞以郎应募使月氏。《汉书·张骞传》

       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史记·项羽本纪》

       余船以次俱进。《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3)表示原因,译为“因”、“因为”、“由于”。

       例: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战国策·魏策四》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起义》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表示时间,译为“于”、“在”。

       例:文(田文,即孟尝君)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

       韩说以太初三年为游击将军。《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①“以”字的位置:用在谓语动词之前或谓语动词之后。

       例: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荀子·劝学》

       ②把“以”的宾语提前,以突出或强调。

       例: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左传·齐桓公伐楚》

       一以当十。《史记·项羽本纪》

       ③“以”字的宾语上文出现过,这时宾语可省略。

       例: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④“无以(亡以)”是一种凝固形式,“以”后可不带宾语。

       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河曲智叟亡以应。《列子·汤问》

       ⑤“以”可作连词,作用略同于“而”。

       例: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史记·孙膑》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王勃《滕王阁序》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为

       (1)“为”(四声)经常和它后面的宾语一起放在谓语动词前面作状语,表示对象、目的、原因等关系。

       例:为长安君约车百乘。《战国策·触龙説赵太后》

       苦为河伯娶妇。《史记·西门豹治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灭。《荀子·天论》

       汉族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史记·项羽本纪》

       (2)“为”后面的宾语可省略。

       例:禹之时,十年九涝,而氺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庄子·秋水》

       居辎车中,坐为计谋。《史记·孙膑》

       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史记·西门豹治邺》

       (3)表被动,读二声。

       (二)连词

       1、定义: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的虚词。

       2、分类

       (1)与

       ①连词:连接并列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

       例:蜩与学鸠笑之。《庄子·逍遥游》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屈原《离骚》

       吾与女同好弃恶,复忧旧德,以追念前勋。《左传·吕相绝秦》

       凡有爵者与七十者与未龀者,皆不为奴。《汉书·刑法志》

       △现代汉语连词“和”连接三个以上的并列成分,一般只在末一项前用一次。

       ②介词:它前后的成分不是并列的,而是和它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状语。

       例: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左传·庄公十年》

       夸父与日逐走。《山海经·夸父逐日》

       君安与项伯有故?《史记·鸿门宴》

       △①介词“与”的宾语可省略。

       例: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史记·陈涉起义》

       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徐宏祖《游天都》

       ②介词“与”和连词“与”的区别。

       A介词前有状语修饰。

       B介词后的成分可以省略。

       C介词的成分可以前置。

       D连词的成分位置可互换。

       (2)而

       ①用在联合结构里,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动词性的词组,表示两种性质或行为的联系。

       例:美而艳。《左传·桓公元年》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执其手而与之谋。《国语·勾践灭吴》

       △A连接两个主谓结构,表示两件事情的联系。

       例: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故令尹诛而楚姦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韩非子·五蠹》

       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战国策·范睢说秦王》

       B一般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但作谓语且带有描写性质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除外。

       例:蟹六跪而二螯。《荀子·劝学》

       C用于顺接和逆接,但并不是“而”本身有这两种性质。

       a顺接是指相连接的两项在意思上是并列的,或者是相承的,中间没有转折。译为“而且、就”等。

       例: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山海经·精卫填海》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韩非子·五蠹》

       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b逆接是指相连接的两项在意思上是相对的或相反的,即含有转折的意思。译为“但是、却”等。

       例: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谋攻》

       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

       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②用在偏正结构里,连接状语和谓语动词,意思上是一种顺接,但并不是并列和转折的意思。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业。《荀子·劝学》

       太后盛气而揖之。《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未至,道渴而死。《山海经·夸父逐日》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史记·陈涉起义》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柳宗元《捕蛇者说》

       ③用在主谓结构里,放在主谓之间,意思上是一种逆接,表示不该有而有的事,或含有假设的意思。

       例:先生独未见夫僕乎?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畏之也。《战国策·赵策三》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意而安之,愿假冠以见;意不如安,愿无变国俗。《说苑·奉使》

       (3)则、然则

       ①则

       A表示两事在时间上的相承,译为“就、便”。

       例: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

       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人情一日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晁错《论贵粟疏》

       B表示因果或情理上的联系,译为“那么、那么就”。

       例: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民贫则奸邪生。晁错《论贵粟疏》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苏轼《日喻》

       △这种“则”,如果用于平行的两个分句,那就形成对比。

       例: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

       是故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强。《韩非子·五蠹》

       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史记·秦始皇列传》

       C表示假设,译为“如果、假如”。

       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庄子·逍遥游》

       项王乃谓海春侯大司马曹咎等曰:“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史记·项羽本纪》

       D表示发现,译为“原来已经”。

       例: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论语·子路从而后》

       E表示让步,译为“虽然、倒是”。

       例: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郑风·东门之墠》

       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国语·吴语》

       ②然则

       A指示代词加连词,表示顺着上文的语义,申说应有的后果。

       例:今后有构木钻燧于夏后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禹、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韩非子·五蠹》

       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李斯《谏逐客书》

       B凝固形式,译为“那么”。

       例: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

       吾方以此为鉴。然则吾何以传女曹哉?汪琬《传是楼记》

       (4)虽、虽然

       ①“虽”表示让步,译为“虽然、即使”。

       例: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揉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汤问》

       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②“虽然”是连词和指示代词的连用,译为“虽然如此”。

       例: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孟子·许行》

       虽然,犹有未树也。《庄子·逍遥游》

       (5)然、然而

       ①“然”表示转折,译为“可是、但是、然而”。

       例: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左传·鞌之战》

       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史记·高祖本纪》

       ②然而

       A指示代词加连词,译为“如此,而”、“虽然如此,但是”。

       例: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公孙丑下》

       汝颍以为险,江汉以为池,限之以邓林,缘之以方城,然而秦师至而鄢郢举,若振槁然。《荀子·议兵》

       B凝固形式,“然”字用来肯定上文的事实,“而”字转折引出下文的结论或另一事实,译为“可是、但是”。

       例:步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城。然而降于夷王,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柳宗元《封建论》)

       (6)之

       ①代词

       ②连词

       A连接定语和中心语,表示领属关系或修饰关系,译为“的”。

       例:是炎帝之少女。《山海经·精卫填海》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淮南子·女娲补天》

       足下尚未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传之手。《战国策·范睢说秦王》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韩非子·五蠹》

       B插在主谓结构之间,也是连接定语和中心语,使主谓结构变为名词性的偏正结构,用来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或状语。

       例: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齐桓公伐楚》

       汤之问棘也是已。《庄子·逍遥游》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左传·齐桓公伐楚》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郗也。《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庄子·逍遥游》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几上,不肯出师救。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六、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一)语气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也不能表示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它的作用就是表达提顿、陈述、祈使、疑问、感叹等各种语气。句首和句中语气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存在,句尾语气词从古至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1、句尾语气词

       (1)也:表示肯定确认的语气。

       ①主要用在判断句中,帮助谓语进行判断。

       例:张骞,汉中人也。《汉书·张骞传》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齐桓公伐楚》

       ②用在复句、祈使句、疑问句中,表示对前面论断的肯定和确认,加强全句的语气。

       例:如必自为而后用也,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许行》

       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荀子·天论》

       赏罚不信,故士民不死也。《韩非子·初见秦》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史记·鸿门宴》

       南冠而执者,谁也?《左传·成公九年》

       不识臣之力也,君之力也?《韩非子·难二》

       (2)矣:表示报道新情况。

       △“也”和“矣”的主要区别:前者表静态,基本作用是把对事物进行的判断告诉别人,现代汉语没有和它相当的语气词;“矣”字表动态。后者表动态,基本作用是把事物发展的现阶段作为新情况告诉别人,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了“。

       ①

       A表示已然,即事情已经发生。

       例:鸡既鸣矣。《诗经·齐风·鸡鸣》

       余病矣。《左传·鞌之战》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史记·鸿门宴》

       B表示将然,即事情尚未发生。

       a单句: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鸿门宴》

       b复句: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矣。《国语·勾践灭吴》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左传·宣公二年》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战国策·燕昭王求士》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②用在各种句式中。

       A描写句,这种带“矣”的宾语提前,感叹意味更明显。

       例:吾君已老矣,已昏矣。《谷梁传·僖公十年》

       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齐策一》

       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陈涉起义》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远矣,全德之君子。《庄子·天子方》

       B祈使句。

       例: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四》

       若皆能去归矣。《史记·西门豹治邺》

       C疑问句。

       例: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年几何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③作用相似于表偏重限制的语气词“已”。

       例: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

       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史记·货殖列传》

       (3)乎、与、邪(耶):表示疑问、感叹的语气。

       ①非问句里:发问者把一件有疑问的事情全部说出来,要求对方做肯定或否定的答复,译为“吗”。

       例: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乐正夔一足,信乎?《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今》

       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起义》

       商君曰:“子不说吾治秦与?”《史记·商君列传》

       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风赋》

       ②问句里。

       A选择问。

       例: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庄子·秋水》

       子以为秦将救韩乎?其不乎?《战国策·韩策二》

       夫古之为臣者,于此乎?于彼乎?黄宗义《原臣》

       此天下之害与?天下之利与?即必曰:“天下之利也。”《墨子·兼爱下》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庄子·逍遥游》

       B特指问。

       例:轸不之楚,何归乎?《史记·陈轸列传》

       将军迎曹,欲安所归乎?《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子何为者邪?《庄子·外物》

       C反问句。前面必有疑问代词、否定词或“岂、宁、况”字等相呼应。

       例: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墨子·非攻》

       况日不悛,其能久乎?《左传·晏婴论季世》

       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不敢不走乎?《战国策·楚策一》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起义》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孟子·许行》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D感叹句。

       例:善哉,机盖至此乎!《庄子·养生主》

       天乎!吾无罪!《史记·秦始皇本纪》

       ③凝固结构。

       A“不亦……乎”。

       例:为子君者,不亦难乎?《左传·僖公十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庄子·逍遥游》

       B“其……乎”。

       例: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C“得无(该不会)……乎”。

       例:日食饮得无衰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D“无乃(恐怕)……乎”。

       例:出三日而五灾至,无乃不可乎?《荀子·儒效》

       E“何∕奚∕恶以∕用……为”,译为“为什么用得着……呢?”

       例: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恶用是鶂鶂者为哉?《孟子·滕文公下》

       (4)哉:表示感叹语气。

       ①感叹句,译为“啊”。

       例: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韩愈《张中丞傅后叙》

       楚国若有大事,子自危哉!《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大哉!尧之为君!《孟子·许行》

       ②反问句,一般需要疑问代词或“岂”字与之呼应。

       例: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李斯《谏逐客书》

       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庄子·逍遥游》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表感叹语气的还有“夫”。

       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今若是焉,悲夫!柳宗元《三戒》

       (5)句尾语气词的连用。

       ①最常见的是“乎”、“哉”放在其他语气词后面。

       例:位其不可不慎也乎!《左传·成公二年》

       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女为周南、召南矣乎?《论语·阳货》

       岂特攫其腓而噬之耳哉!《战国策·齐策六》

       善败由己,而由人乎哉?《左传·僖公二十年》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梁惠王上》

       △连用的语气词仍然保留各自表达的语气。不过语气的重点一般落在后一个语气词上。

       ②“矣、已、与、邪、夫”等也可以放在其他语气词的后面。

       例:代翕代张,代存代亡,相为雌雄耳矣!《荀子·议兵》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子路曽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何愚也耶!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此是命矣夫!赵壹《刺世疾邪赋》

       ③三个语气词也可连用,最常见的是“哉”放在另外两个语气词之后。

       例:吾罪也乎哉!《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论语·阳货》

       2、句首和句中语气词

       (1)夫:作为句首语气词从指示代词“夫”虚化而来,叫句首发语词或提顿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

       例:夫将者,国之辅也。《孙子·谋攻》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晁错《论贵粟疏》

       △“且夫、故夫、若夫、今夫”用于句首,译为“且、故、像、至于说到”。

       例: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故夫作法术之人,立取舍之行,别辞争之论,而莫为之政。《韩非子·问辩》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范仲淹《岳阳楼记》

       今夫螟滕蚼蠾,春生秋死,一出而民数年不食。《商君书·农战》

       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柳宗元《封建论》

       (2)惟(维、唯)

       ①句首

       A一种作用是提示、引出主语或年月。

       例:惟辟作福,惟辟作威。《书经·红范》

       唯赤则非邦也与?《论语·子路曽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书经·泰誓上》

       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书经·红范》

       维禹浚州,九州攸宁。《史记·太史公自序》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欧阳修《祭石曼卿文》

       B另一种作用是表示期望的语气。

       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左传·僖公三十年》

       故敢略陈其愚,唯君子察焉。杨恽《报孙会宗书》

       ②句中:主要起引出谓语的作用。

       例:蚩尤惟始作乱。《书经·吕刑》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

       厥土惟白壤。《书经·禹贡》

       (3)其

       ①用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推测、拟议,译为“大概、恐怕”。

       例:齐其为陈氏矣。《左传·晏婴论季世》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庄子·逍遥游》

       呜呼!其信然耶?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耶?韩愈《祭十二郎文》

       ②

       A祈使句中,加强祈使语气,有劝勉、期望、命令等意思。

       例: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左传·齐桓公伐楚》

       吾子其无废先王之功!《左传·隐公三年》

       B反问句中,加强反问语气。

       例: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书经·盘庚上》

       若阙地及泉,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韩愈《答李翊书》

       (4)也

       ①用在句尾表示判断肯定的语气。

       ②用在句中或复句的前一分句之后,表示停顿。

       例: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四》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③在主谓之间加上“之”字,变为偏正结构。

       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左传·僖公三十年》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韩非子·五蠹》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公而告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④位于主语之后,与“者”字相结合,起提示谓语的作用。

       例:君子也者,道法之总要也。《荀子·致士》

       竽也者,无声之长者也,故竽先则钟瑟皆隨。《韩非子·解老》

       (5)系、伊、思

       (二)词头(发语词、语首助词)、词尾(发声词、语中助词)

       1、词头

       (1)有

       ①常用在名词前。

       例:我不可不鉴于有夏,亦不可不鉴于有殷。《书经·召诰》

       禹攻有扈。《庄子·人间世》

       号之曰有巢氏。《韩非子·五蠹》

       子欲左右有民。《书经·皋陶谟》

       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诗经·小雅·巷伯》

       ②用在形容词前。

       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诗经·邶风·击鼓》

       (2)其:用在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前面。

       例:既见君子,云何其忧?《诗经·唐风·扬之水》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诗经·邶风·北风》

       (3)言、于、薄:放在动词前。

       例: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诗经·周南·葛覃》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诗经·召南·草虫》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王风·君子于役》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诗经·周南·葛覃》

       2、词尾

       (1)然、如、尔、若:放在形容词后作状语或谓语,译为“……的样子”、“……的貌”。

       例:填然鼓之。《孟子·梁惠王上》

       天下晏如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子路曽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卫风·氓》

       (2)与、乎:作用同上。

       例:潸焉出涕。《诗经·小雅·大东》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七、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

       (一)含义: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易·乾·文言》

       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系辞》

       (二)分类:

       1、消极修辞:指遣词造句用语,使文字通顺流畅的方法,如增字,删字,颠倒,炼字等。

       2、积极修辞:指广泛使用的各种修辞方式。

       (1)引用

       ①目的: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文心雕龙·事类》

       ②分类:

       A引言:引用那些不见之于书本的格言、俗语、谚语、歌谣等,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例: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书经·盘庚上》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

       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史记·季布列传》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水经注·巫山·巫峡》

       B引事:引用历史故事。

       例: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报任安书》

       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李白《与韩荆州书》

       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取于管库。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陆游《诉衷情》

       C引文:引用见之于载籍的文字。

       a明引:直接说出引文的出处,或书名、,使人一看即知。先秦以引经书为主,如《孟子》引《诗经》26次,《荀子》引《诗经》70次。

       b暗引:不指明引文出处,甚至把引文和本文合在一起。如《岳阳楼记》的“商旅不行”引自《易经·复卦》,《赤壁赋》的“逝者如斯”引自《论语·子罕》。

       c略改:左相日与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杜甫《饮中八仙歌》

       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韩愈《送孟东野序》

       王朗健笔誇翘楚。到如今,落霞孤鹜,竞传佳句。辛弃疾《贺新郎<赋滕王阁>》

       (2)譬喻(比喻)

       ①作用:使道理通俗易懂,文字生动形象。

       ②分类:

       A明喻:往往用“譬如、譬犹、譬之、犹、若、如”等词语加以表明。

       例:背如泰山,翼若垂天之云。《庄子·逍遥游》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肤如凝脂。《卫风·硕人》

       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B隐喻:不用“譬喻”等比喻词,而是直接表述。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步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柳宗元《封建论》

       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竢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韩愈《答李翊书》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苏轼·卜算子》

       C博喻:用很多比喻来说明同一事物。

       例: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苏轼《百步洪》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庄子·秋水》

       (3)代称(借代)

       ①定义:事物本有自己约定俗成的称号,有时为了修辞上的需要,不用该事物的固有名词,而临时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内在联系的词语作为称谓,叫做代称。

       ②区别代称与譬喻:譬喻是说甲事物好比乙事物,但不等于就是某事物,译为“像”。代称是直接代替,不是像不像的问题,译为“是”。

       例:乘坚驱良逐狡兔。《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乘坚策肥。《汉书·食货志》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水经注·巫山·巫峡》

       ③分类:

       A用该事物的性质、特征指代该事物。

       例: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诸葛亮《出师表》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水经注·巫山·巫峡》

       载圆履方。《淮南子·本纪训》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伟业《圆圆曲》)

       赤脚挑残笋,苍头摘晚茶。陆游《幽居初夏》

       古之伐国,不杀黄口。《淮南子·礼论》

       皤然阡陌间,来往几鲐背。陆游《若耶村老人》

       B用泛称代特称。

       例:晋国,天下莫强焉。《孟子·梁惠王上》

       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后汉书·华佗传》

       擅山海之富。《洛阳伽蓝记·王子坊》

       但知以声色、土木淫蛊上心耳。《青溪寇轨·容齐逸史》

       C用特称代泛称。

       例:凌阳侯之犯滥兮,忽翱翔之焉薄。《九章·哀郢》

       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江淹《别赋》

       许史相经过,高门盈四牡。王维《偶然作》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李白《古风》

       区区之心,愿断三人头,竿之藁街。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韩愈《马说》

       D用人名代事物。

       例:日高五丈睡正浓,将军打门惊周公。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春网荐琴高。黄庭坚《送舅氏野夫之宣城》

       E用地名代事物。

       例:欲写李成《骤雨》;惜无六幅鹅溪。黄庭坚《题郑防画夹》

       食顷,有一人控大宛,汗流驰至。白行简《李娃传》

       常恐夜寒花索寞,锦茵银烛按凉州。陆游《花时遍游诸家花园十首》

       F代职业,工种,官职等。

       例:先民有言,询于刍荛。《大雅·板》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孟子》

       吴人伐楚,获俘焉,以为阍。《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及三闾桔诵,情采芬芳。《文心雕龙·颂赞》

       G用部分代全体。

       例: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4)并提(分承、合叙)

       ①定义:并提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来表达,使句子紧凑,文辞简练。

       例: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史记》

       脭醲肥厚。……发皇耳目。枚乘《七发》

       耳目聪明。《后汉书·华佗传》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水经注·巫山·巫峡》

       ②并提之法用不好,则以辞害义。

       例:封故御史大夫周苛孙平为绳侯,故御史大夫周昌子左车为安阳侯。《史记·孝景本记》

       ③古籍中,合叙法用得较广泛。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韩愈《师说》

       风霜高洁,水落而不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公孙丑下》

       (5)互文(互见、互文见义)

       ①特点:上下文义互相呼应、补充。

       ②分类:

       A一个句子中某些字词互见。

       例: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没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郦道元《水经注》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欧阳修《醉翁亭记》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B多数情况下,互见出现在上下两句之中。

       例: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焦仲卿妻》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说》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C同义词互训,避免行文重复。

       例: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马駃騠不实外厩。李斯《谏逐客书》

       吾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庄子·山水》

       跖越者,或以舟,或以车,虽异路,所极一也。《淮南子·说林》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王勃《秦王阁序》

       (6)夸饰(夸张)

       例: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诗经·卫风·河广》

       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史记·鸿门宴》

       观其廊庑绮丽,无不叹息,以为蓬莱仙室,亦不是过。《洛阳珈蓝记·王子坊》

       暗鸣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7)倒置

       倒置是一种没有规律的修辞方式。倒装是一种有条件的语法现象,今人的倒装对古人来说是正常的句式。

       例: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左传·昭公十九年》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江淹《恨赋》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

       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韩愈《柳州罗池庙碑》

       (8)委婉

       ①定义: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话说得含蓄、婉转一些。

       ②分类:

       A避粗俗

       例:荒侯市人病,不能为人。《史记·樊郁滕灌列传》

       即阳为病狂,卧便利。《汉书·玄成传》

       权起更衣。《赤壁之战》

       B避忌讳

       例:放勋乃徂落。《孟子》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史记·秦始皇本纪》

       即宫车晏驾,非大王立,尚谁立哉?《汉书·灌夫传》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百岁之后,归于其居。《诗经·唐风·葛生》

       越数月,而先生亦捐馆。廖廷柏《切韵考外篇·跋》

       C避冒犯

       例:陛下富于春秋。《史记·李斯列传》

       太子方富于年。枚乘《七发》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D交际辞令

       例: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王安石《答司马迁议书》

       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左传·齐桓公伐楚》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左传·鞌之战》

       此外,还有反语、双关、拈连、设问、错综、对比、排偶、反复、层递、顶真等,今已见之,故从略。

第四篇:古代汉语试题(上)

       古代汉语模拟试题(上)

       一、名词解释:(10分)

       六书本义笺疏衍文

       二、说明下列字的结构,并指出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10分)

       亦江北莫象徒载末岳鹿

       三、多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请将所选择的答案填

       入括号内。)

       1.下列形声字中,形符在左下角的是()。

       A.裁B.疆C.榖D.窥

       2.下列各句“表”字用的是本义的是()。

       A.虢,虞之表也。B.表裘不入公门。C.或援誓以表心。

       D.今反表以为里兮,颠裳以为衣。

       3.下列句子中,形容词用作意动的是()。

       王抑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

       小人甘其垄亩,君子保其恬素。

       什一,去关市之征,今之未能,请轻之。

       4.下列句子中,“发”是引申义的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

       B射者正己而后发。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E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5.下列句子中,疑问代词做宾语的是()。

       A.许子奚为不自织?

       B.子归,何以报我?

       C.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吾子与子路孰贤?

       四、属于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还是感情色彩不同。(10分)

       1、厉王虐,国人谤王。

       2、听事前除,雪后犹湿。

       3、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4、世人皆醉,我独醒。

       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五、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是本义还是引申义。(10分)肃肃鸨羽,集于苞栩。

       两载之间一火,皆立而待鼓音而然。

       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题白身,名曰孟极。

       秦军引而去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六、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包括名词作状语),并说明是属于哪一种活用。(15分)

       1、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5、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七、注出下面这首诗的平仄,如有拗救,请指出:(加点的字是入声字。10分)孤桐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陵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八、翻译下面句子。(10分)

       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九、标点并翻译下面一段文章。(20分)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且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战国策·魏策四》

       注:无忌:信陵君名。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0分)

       六书: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传统文字学认为的六种造

       字方法。

       本义:由汉字和汉字记录的词的较原始的意义。

       笺:毛传的补充和订正。

       疏:在注的基础上进一步作注,既解释古文正文,也解释古书的注。

       衍文:古籍因传抄和刻印误加入的字。

       二、说明下列字的结构,并指出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10分)

       亦:指事江:形声“水”形符“工”声符北:会意

       莫:会意象:象形徒:形声“辵”形符“土”声符

       载:形声“车”形符“”声符末:指事岳:会意鹿:象形

       三、多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请将所选择的答案填

       入括号内。)

       1.下列形声字中,形符在左下角的是(ABC)。

       A.裁B.疆C.榖D.窥

       2.下列各句“表”字用的是本义的是(BD)。

       A.虢,虞之表也。B.表裘不入公门。C.或援誓以表心。

       D.今反表以为里兮,颠裳以为衣。

       3.下列句子中,形容词用作意动的是(BCD)。

       王抑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

       小人甘其垄亩,君子保其恬素。

       什一,去关市之征,今之未能,请轻之。

       4.下列句子中,“发”是引申义的是(ACE)。

       A舜发于畎亩之中。

       B射者正己而后发。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E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5.下列句子中,疑问代词做宾语的是(ABD)。

       A.许子奚为不自织?

       B.子归,何以报我?

       C.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D.吾子与子路孰贤?

       四、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并说明它古今词义的变化是属于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还是感情色彩不同。(10分)

       1、谤:批评。感情色彩的不同。

       2、除:台阶。词义的缩小。

       3、购:悬赏征求。词义的转移。

       4、醒:酒醒。词义的转移。

       5、穷:不得志。词义的转移

       五、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是本义还是引申义。(10分)

       集:鸟聚集。本义。

       然:燃烧。本义。

       题:额头。本义。

       引:后退。引申义。

       间:参与。引申义。

       六、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包括名词作状语),并说明是属于哪一种活用。(15分)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药:名词意动用法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作状语表示凭借的工具。

       3、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大小:形容词使动用法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王:名词活用作动词。

       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儿: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

       七、注出下面这首诗的平仄,如有拗救,请指出:(加点的字是入声字。10分)孤桐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

       陵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

       八、翻译下面句子。(10分)

       庄公赏赐给他食物,(颖考叔)吃的时候把肉放在一边。庄公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家有母亲,吃的都是我供奉的食物,没吃过国君赏赐的食物,请允许把这些肉送给她吃。” 虽然没有敌国外部的忧患,但是谋士和勇猛的将士不能不培养、选拔。譬如蓑衣和斗笠,当适宜于时令的雨已经来临时必定会需求它的。

       九、标点并翻译下面一段文章。(20分)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且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

       译文:

       信陵君杀死晋鄙,解救了邯郸,破除秦兵,使赵国保存下来。赵王在(邯郸)郊外迎接信陵君。唐且对信陵君说:“我听说:‘有的事是不能知道的,有的是不能不知道的;有的是不能忘记的,有的是不能不忘记的。”信陵君说;“(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唐且)回答说:“别人憎恨自己,不能不知道;自己憎恨别人,不能让别人知道。别人对自己的好处,不能忘记,自己对别人的好处,不能不忘记。现在您杀死晋鄙,解救了邯郸,破除秦兵,使赵国保存下来,这(对赵国)是最大的恩德。现在赵王在(邯郸)郊外迎接您,突然见到赵王,我希望您能忘记对赵国的好处。”信陵君说;“我接受您的教诲。”

第五篇: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10)

       古代汉语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古代汉语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

       1、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A)A、目甘伐哀 B、又受劣都C、鱼牧末戒 D、日亦修疆

       2、下列各组字,关系为通假字的一组是(C)

       A、州——洲 B、襍——雜C、罢——疲 D、雕——彫

       3、下列各组字,关系为异体字的一组是(A)

       A、暱——昵 B、昏——婚C、赴——讣 D、信——伸

       4、下列句子,属于介词做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B)

       a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b是以远至迩安。c之二虫又何知?d君何患焉?

       5、下列句子中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一句是(C)

       a众人匹之,不亦悲乎?b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c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6、下列句子,具有名词用作意动用法的一句是(D)

       a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b象有齿以焚其身。c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d今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7、下列句子,具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一句是(B)a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b从左右,皆肘之。

       c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d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8、下列句子,属于疑问代词做动词宾语前置的一句是(C)

       a彼且奚适也?b何以知其然也?c姜氏何厌之有?d去以六月息者也。

       9、下列句子,具有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意思的一句是(D)

       a会天大雨,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b乃幽武,置大窖,绝不饮食。c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d于是秦王廷见相如。

       10、下列句子,属于语义上的被动句的一句是(B)

       a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b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c见犯乃死,重负国。d终不得归汉,空自苦无人之地,信义安所

       见乎?

       二、填空题(共20分)

       1、清代学者刘淇所著、专门解释古代汉语中虚词的一部工具书是《助字辨略》。

       2、近人张相所著、汇集了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语辞的一部工具书是《诗词曲语辞汇释》。

       3、古书注音常采用反切法,如“膑,鼻引切”。反切法的原理是叠韵。

       4、根据“四书”分析,“行”字的构造类型是象形,本义是跑。

       5、根据“四书”分析,“焚”字的构造类型是形声,本义是烧。

       6、《说文解字叙》关于“六书”中的“指事”许慎的定义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解释是一眼看去就可以认识大体,仔细观察就发现

       意义所在”。

       7、在“冯唐已老听吹嘘”句中,“吹嘘”的意思是指替人宣扬,称扬。这是古今词义在感情色彩方面发生了变化。

       8、“宫”的古义是房屋,居室,如“父母闻之,清宫除道”。

       9、《三国志•华佗传》:“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可知“禽”在古代词义范围比今天有所

       扩大,意思是鸟兽的总称。

       10、在“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句中,“而”的词性是连词,其语法作用是表示前后两个词或词组间的并立转折相互关系。

       11、在“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句中,“以”的词性是连词,其语法作用是相当于“而”。

       12、在《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中“于”词性是介词,其语法作用是表示被动。

       三、释词题(共30分)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20分)

       1、颍考叔,纯孝也。纯:敦厚

       2、射其左,越于车下。越:坠落

       3、苟有险,余必下推车。险:险阻

       4、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遗:赠给

       5、擐甲执兵,固即死也。擐:穿起

       6、我決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決:迅疾

       7、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卒:聚集

       8、故饑岁之春,幼弟不饟;穰岁之秋,疏客必食。穰:分收

       9、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爨:烧饭

       10、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懿:深

       (二)说明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词性和意义,如没有实在意义,则说明其语法作用(10分)

       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与::连词 和 同 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于::被 助动词

       鹏之徙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之:连词赦之,以劝事君者。劝:鼓励 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焉:于此 在这里,在那里

       四、古文标点题(共10分)给下面一段短文加上新式标点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

       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

       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五、古文今译题(共20分)把下面短文中带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搆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

       臊恶臭而伤害脾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而汤、武征伐。今有搆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

       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宋人有耕者,田中

       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1、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搆木为巢以避群害。

       人民少而禽兽多,人民受不了禽兽的侵袭,有位圣人起来,有位圣人起来,在树木上构架起鸟巢一样的住处,来避免群兽的伤害。

       2、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那么现在学习尧、舜、汤、武、禹的的人,一定会被现在的圣人嘲笑。

       3、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因此圣人不希望一切都学习古代,不墨守成规,而是研讨当代的情况,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

       4、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一只兔子奔跑是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而死。于是他便放下了农具守在树桩边,希望再得到兔子,5、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兔子不可能再得到,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